中国气象局上海台风研究所

合集下载

WMO台风委员会第9次综合研讨会简介

WMO台风委员会第9次综合研讨会简介

1 概 况
2 2 0 1 4年 气 象 " 1 - 作组 ( WG M) 项目
W MO 台 风 委 员 会 第 9次 综 合 研
讨会 于 2 O l 4年 1 O月 2 0 —2 4 日在 亚
进 展 概 况
2 0 1 4年 , 由中国气象局 ( C MA) 主 导 的 气 象 类 工 作 项 目有 : Tr o p i c a l C y —
国家 气 象 中心 钱 传 海 和 尹 尽 勇 出 席 了
会议 。
Re v i e w 期 刊
Tr o pi c a l Cyc l o ne Re s e a r c h a n d
第 9次 综 合 研 讨 会 期 间 进 行 了 主
题为“ 多 灾 种 早 期 预 警 的 协 同 和 标 准 化” 的学 术 交 流 , 召 开 了 气 象 工 作 组

气象科技合作动态 2 0 1 5年 第 2期
WMO 台风 委 员会 第 9次 综 合研 讨 会 简 介
雷小 途 虞 俊。 钱 传 海。 尹 尽 勇。
( 1中 国气 象 局上海 台 风研 究 所 ,上海 2 0 0 0 3 0 ; 2中国气 象局 国际合 作 司 , 3国家气 象 中心 ,北京 1 0 0 0 8 1 )
估、 近 海 台风 强 度 变 化 科 学 试 验 、 台 风
8 0 余 人 参 加 了会 议 。 中 国气 象 局 国 际 合 作 司虞 俊 、 上海 台风研究 所雷 小途 、
英文论坛 、 台风气候 变化评 估报 告 、 高 。
2 .1 Tr o pi c a l Cy c l o ne Re s e ar c h an d
灾害风险 _ T作组 ( WGD RR) 的 平 行 会 议, 交 流 了各 会 员 的 “ 会 员报告 ” 、 各 工

东太平洋暖池及经向风异常在ENSO事件发生、发展过程中的作用

东太平洋暖池及经向风异常在ENSO事件发生、发展过程中的作用

Abt c B a s f D O as r c mp r tr S T) n E / A ra ls n rm 9 2t 9 9 s at y r men E s uf et ea u e( S a dNC P NC R en y i wi fo 1 8 1 9 , oL e a e a s d o
ee t hns o ra fAt op ei S i cs(nChn s) 0 8 3 5 :15 ~ 1 6 v n.C ieeJ un l o m s hrc ce e i n iee ,2 0 , 2( ) 0 1 0 3
东太 平洋 暖 池及 经 向风 异 常在 E S N O事 件 发 生 、 发 展 过 程 中 的 作 用
2L brtr fTy h o oeatT cnq e C i e ooo ia mii rt n, h n h i 2 0 3 aoaoyo p onF rcs eh iu / hn M t rlgcl a e Ad ns ai S a g a 0 0 0 t o
3S h o f At o p e i S ine . n ig Unv r i f I f r t n S i c n eh oo y。 n i g 2 0 4 c o l m s h rc ce c s Na jn i st o n o ma i ce ea d T c n lg Na 3n 1 0 4 o e y o n
岳 彩 军 陆 维松。
2 0 3 00 0
1中 国气 象 局 上 海 台风 研究 所 ,上 海
2中国气象局台风预报技术重点开放实验室 , 上海 3南京信息工程大学大气科学学 院,南京 20 4 04 1
2 0 3 0 00


利 用 18  ̄ 1 9 间 L E 海表 温度 资 料 和 NC P N AR 再分 析 风 场 资 料 , 析 东 太平 洋 暖池 Байду номын сангаас 经 向 92 9 9期 D O E/ C 分

21世纪Q矢量在中国多种灾害性天气中应用研究的进展

21世纪Q矢量在中国多种灾害性天气中应用研究的进展

众 所周知 ,天气现象 的发生 、演 变与垂直运 动密切
相关 ,因此 , 于垂直运 动的研 究不 仅有 利于揭示 天气现 对
绍和说 明。另一方面 ,伴随着 Q 矢量 理论研究的不断深
入 ,更 凸显 Q 矢量 的优越性 ,从而又进一 步推动了人们
象 的发 生及 演变规律 , 同时也有利 于对其进行 预报。 但到
2 世 纪 Q矢量在 中国多种 灾害性 1 天气 中应 用研 究的进展
岳 彩军 ,寿绍文 2 ,姚秀 萍 3
( .中国气象局上海台风研究所,上海 20 3 ;2 南京信息工程大学大气科学学院, 1 0 00 . 江 苏 南 京 2 04 104;3 .中 国气象局 培 训 中心 。北 京 10 8 ) 0 0 1
雨 、台风 、暴 雪、强对流及沙尘暴等 )的诊断分析研究。 那么 , 入 2 世 纪之后 ,国内对 Q矢量 的具体应用研究 进 1 状况如何?未来又将如 何更 进一步挖掘 出 Q 矢量这种先
进诊 断工具应 用在天 气预 报上 的潜 能 ?都 是值得 我们去 全面总结与认真思考 的。本文将全面 回顾 、总结我 国进入
为重要 。在科学文献 中,Q矢量被誉 为诊 断垂 直运 动的一 种高级工具 [。 17 年 Hokn 等 【 出准地 转 Q矢 量 1 自 98 l sis 2 】 提 之后 。被广泛 应用 于天气诊 断分析研究 ,以及对数值预 报 产 品的动力释用研究 中,也就是说 ,Q矢量不仅是一种 天
2 Q 矢量在 暴 雨 ( 降水 ) 究 中的应 用 强 研
Q 矢量作 为一种先进 的天气诊断分 析工具 ,被我 国
发展,先后提出了半地转 Q矢量【 、修改的 Q矢量 ( 非
地转 干 Q矢量 ) 、湿 Q矢量 ( 】 非地转 湿 Q矢量 )[ 9 6] -、 改进 的湿 Q矢量 【 以及改进后 的非地转湿 Q矢量 [ 。最 l 川 1 “

2016年度宁波市科学技术进步奖拟奖项目

2016年度宁波市科学技术进步奖拟奖项目
6
16007
JLE-4G18TD缸内直喷发动机
浙江吉利罗佑发动机有限公司
王瑞平羊奎赵福成刘东宋遵法姚君韦肖翔李强鲍帅华孙萧陈政弘蒋恩腾
7
16014
低噪声燃油泵及其总成关键技术与产业化
宁波洛卡特汽车零部件有限公司浙江大学
吴大转孙国庆佘艳涛武鹏沈建样郑宗波张露张辉平李诗徉郭春林杨聪裕邹舟孙高锋
8
16052
宁波兴业盛泰集团有限公司北京有色金属研究总院
王建立黄国杰马万军马吉苗彭丽军刘志成苑和锋
30
16157
高精度液压分度控制技术及产业化
宁波中意液压马达有限公司
路小江朱诚钟善军邬丹斌王少华王明智席昭侠
31
16105
TG-500型高效自动化酒坛清洗灌装机组
象山恒大机械制造有限公司
王松连史天宝王鹏陆增国吴兆云方红建
15
16111
高性能高速铁路切磨砂轮关键技术的研发及产业化
宁波大华砂轮有限公司
李保国张和平俞建成张瑜刘钟黄海燕董金华谢克林李萌
16
16013
基于嵌入式可溯源系统的单相智能电能表研发及产业化
宁波迦南电子有限公司
龙翔林杨峻松章恩友马益平张军强刘秀峰章川陆聪沛王亚楠
17
16045
港口取制样系统技术改造及新技术应用
15
16151
官能团修饰Fe3O4基复合材料的设计及其对环境污染物的吸附与富集作用
浙江大学宁波理工学院宁波市疾病预防控制中心
沈昊宇赵永纲胡美琴潘胜东董新艳张蕴陈君良
16
16017
12KV环保型固体绝缘环网供电关键技术研发及产业化应用
宁波耀华电气科技有限责任公司宁波优维电力科技有限公司

涡旋自组织现象在上海一次暴雨预报中的应用

涡旋自组织现象在上海一次暴雨预报中的应用

涡旋自组织现象在上海一次暴雨预报中的应用漆梁波;曹晓岗;张吉;马革兰;余晖【摘要】根据涡旋自组织理论的研究成果,通过对天气背景以及卫星、雷达等资料的分析发现,在2008年8月25日早晨上海地区发生的一场雨强为百年未遇的强雷电和大暴雨天气过程中,确实存在着涡旋自组织现象.地面中低压的发展与中小尺度涡旋的组织、合并关系密切,而中低压的发展导致了剧烈而集中的降水发生,进而造成了上海地区的这场特大暴雨.此外,详细阐述了在业务预报中预报员如何应用涡旋自组织理论的相关成果来改进和提高暴雨预报的时效和准确度,显示该理论在业务应用中具有广阔前景.【期刊名称】《大气科学学报》【年(卷),期】2011(034)001【总页数】6页(P52-57)【关键词】涡旋自组织;暴雨预报;中小尺度涡旋【作者】漆梁波;曹晓岗;张吉;马革兰;余晖【作者单位】上海中心气象台,上海,200030;上海中心气象台,上海,200030;上海中心气象台,上海,200030;南京信息工程大学,江苏,南京,210044;中国气象局上海台风研究所,上海,200030;中国气象局,台风预报技术重点开放实验室,上海,200030【正文语种】中文【中图分类】P457.60 引言近年来,在强非线性的框架内,不同尺度涡旋之间强耦合的问题,已有一系列的结果给出(Montgomery and Kallenbach,1997;周嘉陵等,2006;周秀骥等,2006;Luo and Liu,2006a,2006b;Ping et al.,2006;罗哲贤和李春虎,2007;Luo,2007;Luo and Liu,2007;Ping and Luo,2007)。

在台风相关研究领域,涡旋相互作用的动力学研究也在广泛开展(Enagonio and Montgomery,2001;罗哲贤,2005;Ping etal.,2008;Yu et al.,2010)。

相关研究(Enagonio andMontgomery,2001;漆梁波,2002;罗哲贤,2005;漆梁波等,2006;Ping et al.,2008;Yu et al.,2010)表明:中尺度暴雨云团的生成和消散,与更小尺度(20~40 km)的云团合并有着非常密切的联系。

2013年973计划结题验收项目清单-中华人民共和国科学技术部

2013年973计划结题验收项目清单-中华人民共和国科学技术部

附件:2013年973计划结题验收项目清单项目编号项目名称项目首席科学家项目第一承担单位项目依托部门2009CB118300 小麦高产优质品种设计和选育的应用基础研究王道文中国科学院遗传与发育生物学研究所中国科学院2009CB118400 玉米大豆高产优质品种分子设计和选育基础研究赖锦盛中国农业大学教育部农业部2009CB118500 光合作用分子机理及其在农业生产中应用的基础研究张立新中国科学院植物研究所中国科学院2009CB118600 主要粮食作物高产栽培与资源高效利用的基础研究张福锁中国农业大学教育部农业部2009CB118700 淡水池塘集约化养殖的基础科学问题研究聂品中国科学院水生生物研究所中国科学院湖北省科技厅2009CB118800 畜禽产品中有害物质形成原理与控制途径研究袁宗辉华中农业大学教育部2009CB118900 农业生防微生物制剂的合成与作用机理及定向改造邓子新上海交通大学教育部上海市科委项目编号项目名称项目首席科学家项目第一承担单位项目依托部门2009CB119000 设施作物的环境适应机制与产品安全调控的基础研究喻景权浙江大学教育部浙江省科技厅2009CB119100 速生优质林木培育的遗传基础及分子调控张守攻中国林业科学研究院国家林业局中国科学院2009CB119200 重要外来物种入侵的生态影响机制与监控基础万方浩中国农业科学院植物保护研究所农业部2009CB219300 火山岩油气藏的形成机制与分布规律冯志强大庆油田有限责任公司中国石油天然气集团公司2009CB219400 南海深水盆地油气资源形成与分布基础性研究朱伟林中国科学院地质与地球物理研究所中国科学院中国海洋石油总公司2009CB219500 南海天然气水合物富集规律与开采基础研究杨胜雄中国地质调查局国土资源部2009CB219600 高丰度煤层气富集机制及提高开采效率基础研究宋岩中国石油天然气股份有限公司勘探开发研究院中国石油天然气集团公司2009CB219700 分布式发电供能系统相关基础研究王成山天津大学教育部天津市科委项目编号项目名称项目首席科学家项目第一承担单位项目依托部门2009CB219800 大型燃煤发电机组过程节能的基础研究杨勇平华北电力大学教育部2009CB219900 大规模化工冶金过程节能的关键科学问题研究张锁江中国科学院过程工程研究所中国科学院2009CB220000 高效低成本直接太阳能化学及生物转化与利用的基础研究郭烈锦西安交通大学教育部2009CB220100 新型二次电池及相关能源材料的基础研究吴锋北京理工大学国家国防科技工业局2009CB320200 系统级封装的基础研究毛军发上海交通大学上海市科委2009CB320300 水环境监测无线网络微传感器芯片系统基础研究夏善红中国科学院电子学研究所中国科学院2009CB320400 认知无线网络基础理论与关键技术研究张平北京邮电大学教育部2009CB320500 新一代互联网体系结构和协议基础研究吴建平清华大学教育部2009CB320600 复杂生产制造过程一体化控制系统理论和技术基础研究柴天佑清华大学教育部2009CB320700 基于网络的复杂软件可信度和服务质量及其开发方法和运行机理的基础研究梅宏北京大学教育部项目编号项目名称项目首席科学家项目第一承担单位项目依托部门2009CB320800 混合现实的理论和方法鲍虎军浙江大学教育部浙江省科技厅2009CB320900 基于视觉特性的视频编码理论与方法研究高文北京大学教育部2009CB421000 三江特提斯复合造山与成矿作用邓军中国地质大学(北京)教育部国土资源部2009CB421100 中国主要类型生态系统服务功能与生态安全傅伯杰中国科学院生态环境研究中心中国科学院2009CB421200 中国近海碳收支、调控机理及生态效应研究戴民汉厦门大学教育部国家海洋局2009CB421300 干旱区绿洲化、荒漠化过程及其对人类活动、气候变化的响应与调控王涛中国科学院寒区旱区环境与工程研究所中国科学院2009CB421400 全球变暖背景下东亚能量和水分循环变异及其对我国极端气候的影响王会军中国科学院大气物理研究所中国科学院2009CB421500 台风登陆前后异常变化及成灾机理研究端义宏中国气象局上海台风研究所中国气象局2009CB421600 持久性有机污染物的环境行为、毒性效应与控制技术原理郑明辉中国科学院生态环境研究中心中国科学院国家环境保护部项目编号项目名称项目首席科学家项目第一承担单位项目依托部门2009CB521700 肿瘤相关分子在癌进展中的多相调控机制陈志南中国人民解放军第四军医大学陕西省科技厅总后勤部卫生部2009CB521800 肿瘤侵袭和转移的恶性生物行为及分子干预詹启敏华中科技大学教育部2009CB521900 脑血管疾病发生和防治的基础研究苏定冯中国人民解放军第二军医大学总后勤部卫生部上海市科委2009CB522000 阿片类物质精神依赖的神经生物学机制马兰复旦大学教育部上海市科委2009CB522100 呼吸系统疾病与损伤基础研究钟南山广州医学院广东省科技厅2009CB522200 炎症反应的细胞信号转导网络与肿瘤的关系韩家淮厦门大学教育部2009CB522300 中国特有植物和微生物药用活性物质的基础研究刘吉开中国科学院昆明植物研究所中国科学院云南省科技厅2009CB522400 器官移植的免疫学应用基础研究郑树森浙江大学浙江省科技厅教育部2009CB522500 丙型肝炎病毒感染及防治的基础研究唐宏中国科学院生物物理研究所中国科学院2009CB522600 重要致病性细菌微进化的研究杨瑞馥中国人民解放军军事医学科学院微生物流行病研究所总后勤部卫生部项目编号项目名称项目首席科学家项目第一承担单位项目依托部门2009CB522700 “肺与大肠相表里”脏腑相关理论的应用基础研究高思华北京中医药大学国家中医药管理局2009CB522800 确有疗效的有毒中药科学应用关键问题的基础研究叶祖光北京中研同仁堂医药研发有限公司国家中医药管理局2009CB522900 灸法作用的基本原理与应用规律研究吴焕淦上海中医药大学国家中医药管理局2009CB523000 若干中药成方的现代临床与实验研究董竞成复旦大学国家中医药管理局教育部2009CB623100 水泥低能耗制备与高效应用的基础研究沈晓冬中国建筑材料科学研究总院中国建筑材料科学研究总院2009CB623200 环境友好现代混凝土的基础研究李宗津东南大学江苏省科技厅教育部2009CB623300 信息功能陶瓷及其元器件的若干基础问题研究南策文清华大学教育部2009CB623400 面向应用过程的膜材料设计与制备基础研究金万勤南京工业大学江苏省科技厅2009CB623500 新结构高性能多孔催化材料的基础研究谢在库中国石油化工股份有限公司上海石油化工研究院中国石油化工集团公司中国科项目编号项目名称项目首席科学家项目第一承担单位项目依托部门学院2009CB623600 有机/高分子平板显示材料的基础研究王利祥中国科学院长春应用化学研究所中国科学院2009CB623700 先进材料性能与结构演化间关系的现代表征方法及科学问题的研究张泽北京工业大学北京市科委2009CB723800 数值风洞软件系统若干基础问题研究邓小刚中国空气动力研究与发展中心四川省科技厅2009CB723900 空间观测全球变化敏感因子的机理与方法郭华东中国科学院对地观测与数字地球科学中心中国科学院2009CB724000 高分辨率对地观测系统中的高精度实时运动成像基础研究房建成北京航空航天大学国家国防科技工业局2009CB724100 飞行器气动力学与光学设计中的关键湍流问题佘振苏北京大学教育部2009CB724200 超大规模集成电路制造装备基础问题研究雒建斌清华大学教育部2009CB724300 核主泵制造的关键科学问题雷明凯大连理工大学辽宁省科技厅教育部2009CB724400 超高速加工及其装备的基础研究卢秉恒西安交通大学教育部项目编号项目名称项目首席科学家项目第一承担单位项目依托部门2009CB724500 防御输变电装备故障导致电网停电事故的基础研究唐炬重庆大学重庆市科委教育部2009CB724600 能源储备地下库群灾变机理与防护理论研究杨春和中国科学院武汉岩土力学研究所中国科学院2009CB724700 新一代生物催化和生物转化的科学基础欧阳平凯南京工业大学江苏省科技厅2009CB824800 黑洞以及其它致密天体物理的研究张双南中国科学院高能物理研究所中国科学院2009CB824900 宇宙第一缕曙光探测武向平中国科学院国家天文台中国科学院2009CB825000 深俯冲地壳的化学变化与差异折返郑永飞中国科学技术大学中国科学院2009CB825100 干旱区盐碱土碳过程与全球变化陈曦中国科学院新疆生态与地理研究所新疆维吾尔自治区科技厅中国科学院2009CB825200 北京谱仪III tau-粲物理实验研究沈肖雁中国科学院高能物理研究所中国科学院2009CB825300 惰性化学键的选择性激活、重组及其控制麻生明华东师范大学教育部上海市科委2009CB825400 新非编码RNA及其基因的系统发现和“双色网络”构建陈润生中国科学院生物物理研究所中国科学院项目编号项目名称项目首席科学家项目第一承担单位项目依托部门2009CB825500 表观遗传学的结构机理研究许瑞明中国科学院生物物理研究所中国科学院2009CB825600 染色质解码的基础及医学应用基础研究于文强复旦大学上海市科委教育部2011CB302700 物联网体系结构的基础研究马华东北京邮电大学教育部2011CB302800 物联网基础理论和设计方法研究赵伟同济大学上海市科学技术委员会教育部2011CB302900 物联网的基础理论与实践研究刘海涛无锡物联网产业研究院江苏省科学技术厅。

多普勒激光雷达探测台风“利奇马”边界层风场精度分析

多普勒激光雷达探测台风“利奇马”边界层风场精度分析

第36卷第5期2020年10月热带气象学报JOURNAL OF TROPICAL METEOROLOGYVol.36,No.5Oct.,2020史文浩,汤杰,陈勇航,等.多普勒激光雷达探测台风“利奇马”边界层风场精度分析[J].热带气象学报,2020,36(5):577-589.文章编号:1004-4965(2020)05-0577-13多普勒激光雷达探测台风“利奇马”边界层风场精度分析史文浩1,汤杰2,陈勇航1,赵兵科2,汤胜茗2,杨文杰1,邬贤文1(1.东华大学,上海201600;2.中国气象局上海台风研究所,上海200030)摘要:多普勒激光雷达在台风等强天气背景下的探测能力亟待研究,为此将多普勒激光雷达与70m 测风塔超声风温仪在同址同高度探测台风“利奇马”影响期间的边界层风场数据进行对比,并分析多普勒激光雷达的误差分布以及变化情况。

结果显示:在高度70m 上,两者的水平风速、风向相关系数分别为0.97和0.99,垂直风速的相关系数为0.36。

以超声风温仪为参考值,激光雷达水平风速、垂直风速和风向均方根误差分别为1.06m/s 、0.46m/s 和17.10°。

深入研究表明:降水对多普勒激光雷达测量水平风速和垂直风速误差均有一定影响。

当激光雷达信噪比大于2000时,各参量的误差与信噪比呈负相关关系。

研究表明多普勒激光雷达至少可以较好地刻画台风环流内的水平风场结构及演变,可应用于台风外围环流影响下(即较弱降雨条件下)边界层风场的高分辨率探测和研究。

关键词:台风;多普勒激光雷达;超声风温仪;边界层风结构中图分类号:P444文献标志码:ADoi :10.16032/j.issn.1004-4965.2020.053收稿日期:2020-03-14;修订日期:2020-06-18基金项目:国家重点研发计划国际合作专项(2017YFE0107700);国家重点研发计划(2018YFC1506305);国家自然科学基金(41775065、41475060、41805088);上海市自然科学基金(18ZR1449100、19dz1200101)共同资助通讯作者:汤杰,男,江西省人,研究员,博士,主要从事台风边界层结构和机理研究。

福建热带气旋风雨空间分布特征及风险评估

福建热带气旋风雨空间分布特征及风险评估

福建热带气旋风雨空间分布特征及风险评估张容焱;徐宗焕;游立军;高建芸;鲍瑞娟【摘要】Tropical cyclone (TO influences Fujian Province frequently and often makes severe damages. The damages aroused by TC depend on undertaker, disaster defense abilities and the factors such as environment, weather and so on.rnThe weather factor is a trigger and the essential term of the damage. TCs from 1961 to 2010 which affect Fujian Province are divided into 11 types according to their landing sites and moving paths. Then spatial features of rainfall and wind speed of each TC type are given, and then spatial features of damage potential are given based on them. Evidence shows that TCs landing Fujian Province mostly land Taiwan first and often result in rainfall and strong wind speed, meanwhile TCs landing south to the Pearl River estuary only result in strong wind speed in Fujian Province. The most serious damages aroused by rainfall located in north of Ningde and Jinjiang, while the strongest wind speed occurs in south coastal area of the Province. TCs landing Taiwan and then landing north of the Province again cause the heaviest rainfall, the strongest wind speed aroused by TCs landing Taiwan and then landing south of the Province, TCs landing Taiwan and landing south of the Province again, then landing south of the Province directly cause the broadest area of strong wind speed. Using objective correlation coefficient weighting, an assessment model of damage potential of rainfall and strong wind speed is established. The model reveals some facts: The highest damage potential area is oftennear the landing site and north to it. When TCs move westward into inland, it often produces a secondly highest area. TCs landing Taiwan, then landing north or middle of the Province again produce the highest damage potential, and landing south of the Province directly or landing south to the Pearl River estuary. High damage potential areas mostly appear in coastal area, west or north of the Province, while low potential areas appear in the river basin.%根据1961-2010年热带气旋资料,按登陆地段或移动路径将登陆影响福建的热带气旋分为11种路径,分析各种路径的致灾因子空间分布特征,结果表明:热带气旋雨灾最严重的区域位于北部和中部沿海,风灾最严重的是南部沿海;从路径来看,降水强度最强是登台入闽北路径,强风区域最大的是直接登陆闽南路径和登台入闽中部路径,风力最强的是登台入闽南路径.采用相关系数客观赋权法建立了致灾因子风险评估模型,分析不同热带气旋路径致灾因子风险等级,登台人闽中和登台入闽北路径风险最大,其次是直接登陆闽南和登陆珠江口及以东路径;高风险区域(包括次高危险和高危险区)集中在沿海地区、闽西和闽北的局部.【期刊名称】《应用气象学报》【年(卷),期】2012(023)006【总页数】11页(P672-682)【关键词】不同路径;热带气旋;致灾因子;风险评估【作者】张容焱;徐宗焕;游立军;高建芸;鲍瑞娟【作者单位】福建省气候中心,福州350001;福建省气象科学研究所,福州350001;福建省气象科学研究所,福州350001;福建省气候中心,福州350001;福建省气象科学研究所,福州350001;福建省气候中心,福州350001;福建省气象科学研究所,福州350001;福建省气候中心,福州350001【正文语种】中文根据1961—2010年热带气旋资料,按登陆地段或移动路径将登陆影响福建的热带气旋分为11种路径,分析各种路径的致灾因子空间分布特征,结果表明:热带气旋雨灾最严重的区域位于北部和中部沿海,风灾最严重的是南部沿海;从路径来看,降水强度最强是登台入闽北路径,强风区域最大的是直接登陆闽南路径和登台入闽中部路径,风力最强的是登台入闽南路径。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中国气象局上海台风研究所
业务值班(暂行)办法
上海台风研究所承担了上海气象局区域数值天气预报和台风客观业务预报等众多业务工作,为了保证业务产品的质量、规范业务工作流程、提高业务工作效率,特制订如下业务值班办法。

1.主要的业务工作
台风所的业务工作主要是指客观(预报)业务系统的运行、业务产品的制作和入库、组织或参加各类业务会商、业务系统和业务产品的性能检验。

目前,台风所承担的主要业务系统包括:
(1)区域数值天气预报。

负责全年上海区域中尺度数值天气预报模式的运行,制作(不断拓展)和解释数值模式的预报产品,并参与或协助相应的会商(提供PPT)。

(2)海洋气象数值预报。

负责全年上海责任海区的风浪、风暴潮及海雾等海洋气象数值预报模式的运行,制作(不断拓展)和解释相关的预报产品,并参与或协助相应的会商(提供PPT)。

(3)台风路径和强度等客观预报。

台汛期负责运行台风所开发并获准参加全国发报的台风路径和强度等客观预报业务系统,制作相关的业务产品,编辑并发送《台风活动专报》,组织所内的台风会商并参加或协助相应的会商(提供PPT)。

(4)台风短期气候趋势预测。

负责制作全年和汛期(及汛期内
各月)西北太平洋、登陆中国及影响上海和华东地区的热带气旋频数预测,参加国家气候中心和上海区域中心组织的气候预测会商(提供PPT并发言)。

(5)中国台风网。

负责中国台风网的运行维护,及时更新西北太平洋台风监测实况、滚动发布官方最新预报信息,通过BBS提供“台风论坛”等咨询服务。

2.业务值班
台风所的业务采取“业务中试室为主,其他业务科室支持”的方式组织实施。

具体任务分工:
(1)业务中试室:组织全所的业务值班工作,负责所内各业务系统的运行、相关业务产品(及专报)的制作和业务系统的性能评估,负责组织所内的台风会商和重要天气过程会商,负责参加或组织所内职工参加上海中心气象台及中国气象局的业务会商。

该室职工原则上全员全年均参加业务值班。

(2)台风监测信息研究室:负责中国台风网的运行维护,台汛期提供台风监测及预报产品等信息的支撑保障。

(3)数值预报研究室:负责台风及区域中尺度数值预报业务系统运行的技术支撑,协助业务中试室处理和开发数值模式的输出产品及释用(或新)产品,参加所内台风及重要天气过程的会商,及时掌握数值预报系统的业务性能。

(4)台风理论与预报技术研究室:负责台风路径、强度等客观
预报系统业务运行的技术支撑,协助业务中试室进行实时台风活动特征的分析预测及相关业务新产品的开发,参加所内台风及重要天气过程的会商,及时掌握各类台风预报系统的业务性能。

(5)海洋气象研究室:负责海洋气象数值预报业务系统运行的技术支撑,协助业务中试室处理和开发海洋气象数值模式的输出产品及释用(或新)产品,参加所内台风及重要天气过程的会商,及时掌握海洋气象数值预报系统的业务性能。

(6)台风气候研究室:负责台风短期气候预测产品制作及会商等相关业务工作,参加所内台风及重要天气过程的会商,提供台风及大气海洋环流的气候背景。

3.其他
(1)汛期结束或年度和季节预测期限结束后,相关业务科室要及时做好总结。

鼓励业务人员发现和解决业务工作的问题,并从中凝练出科学技术问题,提出科研或业务开发意向。

(2)所领导实行轮班制,一周轮一次。

参加汛期台风及重要天气过程(或局里要求)的会商,指导台风所的业务人员准备好相关的业务产品。

(3)严禁玩忽职守,造成严重后果的,扣除全年业务产品制作奖励津贴,并视情节轻重追加行政处分。

(4)本制度自通过所办公会议之日起执行。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