摄影知识培训-构图

合集下载

摄影构图知识:摄影构图——八大构图技巧

摄影构图知识:摄影构图——八大构图技巧

摄影构图知识:摄影构图——八大构图技巧摄影构图是指在拍摄时,将视觉元素布置在画面中,将主体和环境紧密联系在一起,从而使图像更加富有艺术性和感染力。

而八大构图技巧,就是在摄影构图中,常用的八种排列方式和角度,它们分别是:对称构图、逆向构图、分隔构图、平面构图、对角线构图、弧线构图、对照构图、层次构图。

本文将为大家逐一讲解这八大构图技巧。

一、对称构图对称构图是指将主题放置于画面中心,以主题为中心,左右对称分布其他元素构成画面,具有平衡美、稳重美的特点,常见于建筑和人物摄影。

二、逆向构图逆向构图是指将主体放置于画面一侧,留有更多的空间去表现其他元素,能够有意识地传达出一种空间深邃感或是容纳恰到好处的构成美感。

逆向构图常被运用在拍摄风景和动态素材的拍摄中。

三、分隔构图分隔构图是指依据主题的特定线、形或其他元素将画面分为进退两个空间,让画面造成压迫、隔离或者选择质感的影响,适合用于拍摄人物和建筑物等静态场景。

四、平面构图平面构图是指将画面中的元素呈现在一个平面空间中,注重元素的排列、大小和颜色,能够让画面即大有小、显得纯粹美观。

这种构图方式常被运用在抽象和纯色构思影像中。

五、对角线构图对角线构图是指在画面中呈现出一条对称的斜线,将画面分成两个部分,营造出动态、不稳定、时尚的感觉,是拍摄运动、动态和人物等的重要手段。

六、弧线构图弧线构图由于它独特的曲线美学感觉而备受青睐。

弧线构图普遍会用在拍摄静物,装饰品和人物等作品中。

它与其他构图手法创意联用可以创出大有作为的视觉语言。

七、对照构图对照构图是指在相片中凸显出不同的视觉要素,构造一种对照的比较或者反差性,让画面形成鲜明的视觉感受,从而吸引人们的注意力。

比如,白红颜色对照,细小细节和大幅景象对照等。

八、层次构图层次构图是指巧妙地利用深度感掌握画面通透性的一种构图方法,在画面中营造出层次的艺术效果。

层次构图普遍应用与拍摄人物,静物,风景和建筑等作品中,并且层次构图与其他构图手法的联用,能够构造出出人意料的视觉效果。

摄影构图基础知识

摄影构图基础知识

摄影构图基础知识摄影构图是拍摄者创造美丽摄影的可靠工具,它可以使照片更有语言性,更有表现力,也更容易吸引观众的注意力。

即使在数码技术与视觉效果发展迅速的当下,摄影构图仍然是摄影师提升作品品质的根本知识。

什么是摄影构图?构图可以定义为将拍摄者拍摄的景象采用特定方式组合,以达到最大美感成效的过程。

在摄影中它可以指影像中的大体框架,如果拍摄者用好构图,能把现实的景物转化为有深度的照片,层次分明、蓝点引人入胜。

其中基本的构图方法有:一、视角。

拍摄者可以从不同的视角拍摄,比如正面、侧面、俯视和仰视,去发现不同的风景。

二、比例。

对对象的比例有着重要的作用,大的对象显得更具示意性,拍摄者可以根据不同的比例,让作品更美观。

三、构图技巧。

构图技巧分为直线、弧线构图、对称构图、倒影构图、拾联构图等,拍摄者可以根据拍摄对象,创造有创意的作品。

四、空间元素。

空间元素有近、远、浅、深,这些空间元素影响拍摄者创作作品的美感,拍摄者可以根据不同的场景选择不同的拍摄方法,让作品更有深度。

五、光影。

光影是拍摄者创作的重要元素,阳光的强烈可以让作品更加美丽,月光柔和可以营造梦幻氛围。

六、色彩。

色彩是构图中重要的元素,有时色彩可以为作品增加很多情感,拍摄者可以根据现实场景,分析色彩的运用,创作出美丽而生动的作品。

摄影不仅仅是把事物拍下来,更要把景物安排的优美,结构的完美,以及色彩的运用,将事物表现得美妙到极致。

多种组合,让拍摄者在遵循摄影构图原则的基础上,发挥自己的创新思维,发掘出更多的可能性,创作出更多绚丽多彩的作品。

因此,掌握摄影构图基础知识,是摄影师提升作品质量的必要条件,也是拍摄者创作高质量摄影作品的基础。

摄影构图基础PPT课件

摄影构图基础PPT课件

对称构图
总结词
对称构图是一种平衡的构图方式,画面被等分,两边呈现出 对称的效果。
详细描述
对称构图给人一种稳定、平衡的感觉。这种构图方式常用于 建筑、自然风光和静物摄影。通过对称构图,可以强调主题 的平衡和稳定性,同时创造出更加和谐和宁静的画面效果。
框架构图
总结词
框架构图是通过将主题包围在一个框架内来突出主题的构图方式。这个框架可以 是任何形状,如树枝、建筑结构或前景物体。
摄影构图的重要性
好的构图能够使照片更具吸引力,引 导观众的视线,突出主题,增强照片 的表现力。
不合理的构图可能会使照片显得平淡 无奇,甚至让人感到混乱和无趣。
摄影构图的基本原则
平衡原则
通过合理安排画面元素,使 画面在视觉上达到平衡,避
免过于沉重或轻浮。
对比原则
运用色彩、明暗、大小、 远近等对比手法,增强画 面的层次感和立体感。
体感。
后期处理
学习后期处理软件
了解并掌握常用的后期处理软件,如Adobe Photoshop、 Lightroom等,以便对拍摄的照片进行优化和修饰。
色彩调整与校正
通过后期处理,对照片的色彩进行精细调整和校正,使作品的颜色 更加自然、饱满。
裁剪与构图再创作
在后期处理过程中,根据需要裁剪照片,重新构图,以突出主题, 增强视觉效果。
果。
展望摄影构图未来的发展
创新构图规则
人工智能在摄影构图中的应用
随着摄影技术的不断发展和创新,构图规 则也将不断演变和完善,未来可能会有更 多创新的构图方式出现。
随着人工智能技术的不断发展,未来可能 会在摄影构图领域中得到广泛应用,为摄 影师提供更多的创作灵感和工具。
多维度构图

摄影知识培训-构图..

摄影知识培训-构图..

前言:你想没想过:为什么有些照片比其它照片更吸引人…为什么有些照片能在画廊里展出几个月甚至数年,供成千上万的人欣赏?你想没想过:为什么有些摄影师总能赢得比赛评委和评论家们的称赞?有些照片格外出色,主因之一就是具有良好的构图,这也正是本次培训的核心内容。

什么叫“构图”?关于摄影构图的定义十分简单:在图片范围内,有美感地选择和安排物体。

一幅摄影作品与随手拍摄的“照片”的区别就在于是否有精心的构图。

通过改变焦距、角度和相机的位置,从而改变被摄主体在画面中的相对位置、大小,从而产生视觉愉悦的效果,这个过程就是构图。

学习构图必须通过实践和经验积累,但也有一些规律可循,下面让我们来研究一下:如何善用构图来改进你照片的质量。

构图是一门历史悠久的学科,早在摄影出现之前2000年,希腊和罗马人就已经应用了构图法则,这在其建筑中有明显的体现。

在现代建筑学中,构图法也是一个重要组成部分。

在本单元培训中,我们将重点讨论:简洁、三分法、线条、平衡、框架、避免遮盖。

但是,不要将讲述的这些“法则”当成条条框框,它们仅仅是简单的拍摄指南。

摄影构图是你天生设计感的表达,本单元的培训是希望能帮助你强化自身固有的构图感,从而拍出更好的照片。

一、简洁简洁是摄影构图最基本也是最重要的原则:想办法让你照片主题具有最强的视觉吸引力。

一个方法就是选择简单的背景,这样不会分散观众对主题的注意力。

示范1:电话?桥?还是仙人掌?这是一幅构图不成功的照片,因为我们不知道照片的主体是什么,换言之,构图不够“简洁”。

让我们看一下如何通过化繁为简来改进这张照片。

首先要决定主题究竟是公共电话、桥还是仙人掌。

我们决定将仙人掌作为主题,将相机移近一些,用平实的天空作为背景从而简化画面,改进了照片的效果。

示范2:在上面两张照片中我们当然离主题够近的了,可左边的照片背景杂乱,遮盖住了海鸥的身体,只要将相机的视角移动一点点,立竿见影,海鸥就在蓝天的背景上凸显出来。

示范3:构图时要清楚地表明你的拍摄意图,合理地安排主题外的其他物体,使其成为主题的补充。

摄影画面构图知识点总结

摄影画面构图知识点总结

摄影画面构图知识点总结一、构图的基本原则1. 黄金分割黄金分割是构图中常用的原则之一,将画面分为3等分,然后在对分线上或对分点上放置主体或元素,能够让画面显得更加和谐、平衡和美感。

2. 对称构图对称构图是将画面上的元素按对称原则进行镜像布局,让画面显得平衡和稳定,通常用于拍摄建筑或风景等。

3. 头部构图头部构图是指在画面上留有足够的空间,让画面产生延伸的感觉,与画面中的元素形成对比,给人留白而舒适的感觉。

4. 圆形构图圆形构图是运用画面上的元素或光线的方向,将主体放在画面的中心,让画面显得和谐、统一,给人一种舒适和美感的感觉。

5. 对角线构图对角线构图是通过对角线的布局来吸引观众的目光,使画面显得更加有层次和动感。

6. 运用线条画面中的线条是构图中非常重要的元素,能够引导视线,增加画面的层次感和动感,让画面显得更加有趣。

二、构图的关键要素1. 主体主体是照片中最重要的元素,它吸引观众的目光,是构图的核心。

在构图中,要注意将主体放置在黄金分割点或构图中心,让主体能够更加突出和吸引眼球。

2. 前景前景是画面中距离镜头最近的元素,它能够增加画面的层次感和深度感,提高照片的立体感和表现力。

3. 背景背景是画面中主体或前景之后的元素,它能够营造出适合主题的环境和氛围,增加画面的可读性和吸引力。

4. 空间空间是画面中的元素之间的位置和关系,正确处理空间能够让画面显得更加和谐和舒适,增加画面的厚度感。

5. 光影光影是摄影中非常重要的元素,它能够赋予画面丰富的层次感和表现力,增加画面的立体感和魅力。

合理运用光影,能够让画面更加生动和有趣。

6. 线条线条是构图中的重要元素,能够引导观众的目光,增加画面的层次感和动感,让画面更加有趣和富有表现力。

7. 比例画面中的元素的大小和比例关系是构图中需要注意的关键要素,能够影响画面的平衡和和谐,对比度和韵律。

三、构图的技巧和方法1. 等待时机在拍摄中,摄影师应该耐心等待最佳的时机,抓住主体的最佳瞬间,以获得更加生动和有趣的照片。

摄影构图知识:认知构图的本质

摄影构图知识:认知构图的本质

摄影构图知识:认知构图的本质摄影构图是摄影中最为重要的技术之一,这不仅仅是因为构图能够决定照片是否美观,更重要的是构图是表达摄影师创意的基础。

构图实际上是在呈现摄影师想要表达的主题或感觉,是让观众感受到照片背后深刻的意义,摄影师应该如何才能做到这一点呢?本文将探讨构图知识,帮助你更好地理解构图的本质。

一、构图是什么?构图是一种将照片元素组织在一起的艺术形式,使得照片在视觉上更加平衡、有条理、引人注目,同时能够准确地表达摄影师所要表达的主题或情感。

构图中最基本的元素是线条、形状、颜色、纹理和空间,它们可以单独或联合使用来创造出各种深刻、丰富的视觉效果。

构图的目的是使得观众在看到照片时,感受到照片的主题或情感,并用它来诱发观众的情感反应。

二、构图的本质构图的本质并不仅仅是为了照片的美观,而是要传递摄影师所要表达的信息或感觉。

构图最重要的部分是让观众对照片的主题或情感有自己的理解,这也正是摄影诉求的核心。

一个好的构图能够引导观众去发现照片中的一些感性元素,例如情感、情节、主题、气氛、等等。

不同的构图方式可以给观众带来截然不同的感受,这也是构图变得如此重要的原因。

三、认知构图认知构图是指摄影师通过观众的视角来构思照片的构图。

这种构图方式要求摄影师将自己的角色认知在观众身上,然后用他们的角度看世界,再用照片将自己的感觉呈现出来。

认知构图的核心是将观众的视线引导到照片的主体上,以使他们可以更好地理解照片中所表达的情感或主题。

摄影师在准备摄影作品时必须认真思考每个元素在构图中的作用,然后想办法利用它们为照片呈现更唯美的效果。

四、构图规则构图中有一些基本规则,如对称性、对角线、三分法的使用等,这些规则可以帮助摄影师更好地完成认知构图。

这些规则的目的在于将视线引导到主体上,以强调照片表达的信息或情感。

除此之外,摄影师还可以使用线条、形状、颜色、纹理和空间等视觉元素,来表达构图中隐藏的情感或主题。

五、总结通过认识摄影构图的本质,摄影师可以更好地利用各种构图规则,将照片呈现得更优美和更具感染力。

摄影构图技巧

摄影构图技巧

摄影构图技巧
1. 三分法则:
将画面分成九等分,通过将主体置于交点或线的位置,使画面更有层次感。

2. 对角线构图:
利用对角线线条,将主体放置在交叉点上,增强画面动感和平衡感。

3. 眼位构图:
将主体置于画面的中心,吸引观者的注意力,适用于对称性强的场景。

4. 空间感:
利用前景、中景和远景,营造画面深度感,使照片更具层次。

5. 曝光平衡:
注意曝光平衡,避免过曝或欠曝,保持画面细节的清晰度。

6. 极简构图:
精简画面元素,突出主体,营造简洁而强烈的视觉效果。

7. 线条引导:
利用线条引导观者的视线,使画面更有层次和引人入胜。

8. 逆光拍摄:
利用逆光拍摄,营造光影效果,使主体更加突出。

9. 色彩搭配:
注意画面中的色彩搭配,创造和谐的调性,突出主体。

10. 运用虚实:-利用虚实对比,通过调整景深使主体更加突出。

11. 视角创新:-尝试不同的拍摄角度和视角,呈现独特的构图效果。

12. 对比度:-利用明暗对比,突出主体,增强画面的表现力。

13. 背景虚化:-使用大光圈拍摄,使背景模糊,突出主体,创造艺术效果。

14. 动静结合:-结合运动和静态元素,捕捉瞬间,营造有趣的画面。

15. 人物构图:-在人物摄影中,注意人物的表情、动作,使画面更具情感。

以上构图技巧有助于提升摄影作品的艺术感和表现力,但记住,创意和感觉是摄影中不可或缺的部分。

摄影摄像基础构图

摄影摄像基础构图

此时您正浏览在第13页,共38页。
取景构图
仰摄角度
用仰摄角度拍摄某些竖立的物体和高大的建筑物, 可以收到挺拔直立、刺破青天的效果;拍摄有人 物活动的某些场面,能够获得朝气蓬勃,升腾向 上的效果。
在人像摄影中,仰摄角度不仅可以突出表现人 物形象之高大,还可以纠正和弥补某些脸型上 宽下窄,或下巴以及口型比例过小的缺陷。
取景构图
(1)全景 全景以表现某一个被摄对象的全貌和它所
处的环境为目的。全景用来交待事件发生 的环境及主体物与周围环境的关系。与远 景比较,全景有较明确的内容中心。全景 范围的大小总是与主体对象有关,是与主 体对象的大小相对而确定的。
此时您正浏览在第4页,共38页。
取景构图
(2)远景 远景离被摄对象距离远,它包括的景物
此时您正浏览在第21页,共38页。
摄影构图的常见错误
X:水平线产生歪斜不平衡现象,因此拍照时,相机应持稳持平。 O:水平线呈现平稳,且不能中分画面,以免过于呆板,这是处理水平线 最基本的原則。
此时您正浏览在第22页,共38页。
摄影构图的常见错误
X:人物后方水平线切过人物头部,形成砍头, 是拍人像最大的禁忌。 O:换个角度拍照,让水平线不要出现在人后,是解决人像砍头的最佳途径。
此时您正浏览在第27页,共38页。
摄影构图的常见错误
X:少女脚部未入镜,彷彿被砍断脚踝;人物拍照时,要是所拍人物超过膝盖 的全身照,应该将手、脚拍入画面中。 O:让少女全身入镜,这才是完整的人物全身照。
此时您正浏览在第28页,共38页。
摄影构图的常见错误
X:人物拍坐姿时,同样不能将脚踝切除在外。 O:人物拍坐姿时,可改橫向拍摄,让人物全身入镜。
此时您正浏览在第23页,共38页。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前言:你想没想过:为什么有些照片比其它照片更吸引人…为什么有些照片能在画廊里展出几个月甚至数年,供成千上万的人欣赏?你想没想过:为什么有些摄影师总能赢得比赛评委和评论家们的称赞?有些照片格外出色,主因之一就是具有良好的构图,这也正是本次培训的核心内容。

什么叫“构图”?关于摄影构图的定义十分简单:在图片范围内,有美感地选择和安排物体。

一幅摄影作品与随手拍摄的“照片”的区别就在于是否有精心的构图。

通过改变焦距、角度和相机的位置,从而改变被摄主体在画面中的相对位置、大小,从而产生视觉愉悦的效果,这个过程就是构图。

学习构图必须通过实践和经验积累,但也有一些规律可循,下面让我们来研究一下:如何善用构图来改进你照片的质量。

构图是一门历史悠久的学科,早在摄影出现之前2000年,希腊和罗马人就已经应用了构图法则,这在其建筑中有明显的体现。

在现代建筑学中,构图法也是一个重要组成部分。

在本单元培训中,我们将重点讨论:简洁、三分法、线条、平衡、框架、避免遮盖。

但是,不要将讲述的这些“法则”当成条条框框,它们仅仅是简单的拍摄指南。

摄影构图是你天生设计感的表达,本单元的培训是希望能帮助你强化自身固有的构图感,从而拍出更好的照片。

一、简洁简洁是摄影构图最基本也是最重要的原则:想办法让你照片主题具有最强的视觉吸引力。

一个方法就是选择简单的背景,这样不会分散观众对主题的注意力。

示范1:电话?桥?还是仙人掌?这是一幅构图不成功的照片,因为我们不知道照片的主体是什么,换言之,构图不够“简洁”。

让我们看一下如何通过化繁为简来改进这张照片。

首先要决定主题究竟是公共电话、桥还是仙人掌。

我们决定将仙人掌作为主题,将相机移近一些,用平实的天空作为背景从而简化画面,改进了照片的效果。

示范2:在上面两张照片中我们当然离主题够近的了,可左边的照片背景杂乱,遮盖住了海鸥的身体,只要将相机的视角移动一点点,立竿见影,海鸥就在蓝天的背景上凸显出来。

示范3:构图时要清楚地表明你的拍摄意图,合理地安排主题外的其他物体,使其成为主题的补充。

大多数人会喜欢右边这张照片,因为左面照片下的停车场抢夺了观众的注意力。

示范4:请记住:我们正在讨论构图的简洁,有时你可能不得不做出选择:在照片中你要给主题分配多大的分量,是否应该采用上图这样的水平构图或者,也许你更喜欢我们用框线标出的垂直构图,选择权在你。

综上所述,你可以通过以下方式简化画面和强调主题:选择简单的背景,避免画面中出现与主题无关的物体,以及将相机抵近拍摄。

如果你想令主题产生一些动感,可以将其稍微偏离画面中心,如上图中的这位小艺术家。

二、三分法在将主体置于画面中心以外时,可用三分法作为构图指导,如下图所示在拍照之前,先想象一下将整个画面纵横均分为三等份,得出四个交叉点,这便是良好构图中主体应处的位置。

而具体将主体置于哪个点上则取决于主体本身和你想如何表现它。

请看这幅图片:这幅照片拍得不错,曝光准确、对焦清晰、光线也不错,但是,请看一下下面这幅:第二幅是否看上去更舒服些?很明显,雕像还是那座雕像,并且是从同一个位置拍摄的,但这样的构图更能吸引人。

原因很简单,在这幅照片中,主体——雕像——不再位于画面的中心,而移到了横向幅面的右侧三分之一处,这种构图方式就是遵循了“三分法则”。

应用三分法则最好的方法是将整个画面横向和纵向均三等分,也就是在画面中画出“井”字形网格,如果将被摄主题放在分隔线——最好是分隔线的交叉点——上,这样拍出的照片看上去就很舒服。

三分法则用在竖构图上也很有效,尤其在拍摄风景照时,地平线的景物可以形成一个自然的分界线。

在拍摄人像时也同样可以应用三分法则,使模特靠近镜头的一只眼睛位于三分线的交叉点上,能让你的照片一下子吸引欣赏者的目光,使照片获得强烈的视觉冲击力。

许多数码相机在用显示屏或者EVF取景器取景时可以显示井字格,之前也许您对这些线条感到莫名其妙,现在应该明白它的用途了吧!利用这些线条,可以方便地遵循三分法则进行构图。

如下图,主题居于画面中心的构图会产生静止的感觉,而主题偏离画面中心的构图会更有趣些我们将主体置于右上点,这样可以表现出阴影和那行将视觉引向海鸥的脚印。

灯塔位于右上点,因为其余部分的走势与画面布局相吻合。

在这张例图中主题控制得很好。

你可以将主体置于栈道上任何位置,但根据三分法,目前的位置是最好的,而且这种构图在画面中为主体指出了明确的行进路径,从而产生悠远和纵深的感觉。

在主体移动的情况下,一定要考虑路径问题。

通常要在行进方向的前方留下足够空间。

如果你不这么做的话,这就是后果:这位慢跑者看上去要跑到照片外面去了。

将主体置于左下方,既符合三分法,又为主体留出了足够的移动空间。

又一张运动照片,重点就在于:要在运动物体的前方留出更多空间。

在风景照片的拍摄中,最容易范的错误就是地平线和主体居中问题,如下图:船和地平线位于中间,给人静止和呆板的感觉。

让我们把地平线提高到上三分之一处并将船置于左边,记住,这里所说的不过是些指导性原则,如果你不喜欢这样构图,就换另外一种试试看。

像这样,把地平线降到下三分之一处。

通常而言,在风光照中要把地平线置于三分之一处,而很少摆在正中。

就像地平线最好不要在正中一样,纵向物体也最好不要摆在中间位置。

例如,在左图中纵向物体位于中间,而右图中摄影者仅移动了一下相机,就得到了更有表现力的照片。

三、线条线条在构图中起着重要作用。

这座雕塑具有优美的线条,但杂乱的背景掩盖了其特征。

我们试着简化一下画面,将相机移到雕塑底部。

现在我们可以向上看,发现这些线条映衬在明净的天空背景下。

因为带有强烈动感的对角线条,使得右侧的照片更具表现力。

对角线条更具动感想象一下,这张照片如果失去对角向的光线会怎样?你可能会同意:对角线条更具动感。

你可以利用对角线条作为视线进入画面的引导,这是一个简单容易的方法,使观众的视线随着线条的指引而投向主体。

你还可以利用重复线条来将观众的注意力吸引到主体上。

在构图中最常见也是最优雅的线条是S型线条这里的S型线条同时形成了对角向的视觉引导线,同时主体的位置良好也使照片增色不少,这样构图的成果便是一张令人注目的照片四、平衡如果拍摄画面中包含不止一个主体,最好的方法是让他们在画面占有均等的比重。

这需要将相机放在合适的位置,使画面形成一种和谐的平衡。

在技术上这需要多多练习,积累经验,而在艺术上这与美学修养以及个人的喜好有关。

作为一个的规律,让画面中的不同主体到边框的距离相近似是达到平衡的简单方法。

另外一种简单的方法就是使他们基于画面斜向对角线形成对称,这在拍摄双人像时很有效。

利用对角线的对称可以避免简单的中心对称导致的画面过于雕琢、呆板。

这个例子中两条鱼与瓶子形成了对称,使画面得到平衡,从而产生和谐的视觉愉悦。

你可以试着用手捂住瓶子再看看,画面立刻变得失去生气。

这幅照片是经过精心剪裁的,画面中谈话的两个人与马形成了对称,使画面得到平衡。

画面中马离镜头近一些,体积很大,有了两个人的均衡,画面才显得自然、稳定。

在这幅婚纱中,斜向对称的构图虽然简单,但非常经典。

现在很多婚纱照极尽花哨之能事,但如果您希望您的作品在30年后仍非常耐看的话不妨按照我的建议去拍摄。

右边的照片才是我们想要的:火烈鸟放松了下来,颈项形成了悦目的S 型曲线,背景也更好。

在摄影中,S型是一种很有吸引力的形态,值得注意寻找。

几何图形你也可以利用其它几何图形来帮助构图。

你能看出想象的联线在三位修女间形成的三角形吗?它加强了照片的整体感。

请注意这对模特和他们的倒影形成了多少个三角形:研究并找出图片中线条和几何图形的力量和均衡感,借此来培养你的艺术眼光。

均衡是获得良好构图的另一原则。

请注意树叶、窗户和两位模特的位置都恰到好处。

为获得这张均衡的照片,相机视点和主体的位置都经过仔细安排。

掌握均衡就是合理安排形状、颜色和明暗区域,使其互相补充,使照片看上去很平衡,而不是……像这样歪向一边。

由于照片中缺少视觉上的支撑物,女孩看上去要摔出画面去了。

现在我们调整相机视角,将至关重要的支持主体的车轮拍进去。

虽然女孩还是偏离照片中心,但整张照片是平衡的。

想象一下这两对夫妇位于天平的两端,他们非常平衡。

这是典型的对称均衡。

这是非对称式的均衡,由大头雕塑与右侧小一些的儿童头部雕塑构成。

这种均衡法比对称式的更富趣味。

这是一张均衡的照片,但两个主体可被纵向分成两张独立的照片,分散了观者的注意力。

通常,你可以选择不同方式安排并平衡主体。

你可以选择左图的方式,因为你要表达一种正式的感觉。

或者,你更喜欢随便和放松的姿势,两种构图都很均衡。

五、框架不,这不是我们要讲的框架,尽管原则是相同的。

我们说的框架是指利用前景中的物体将主题框起来,这样做可以赋予照片纵深感,使其有别于一般的快照。

利用环境中的特殊造型构成画面的围框,是一个屡试不爽的成功构图技巧。

利用前景中可将主体围起来的造型,可以进一步强调主体。

当然,要做到这一点并不容易,因为使用不好的话,组成围框的前景有可能喧宾夺主。

如果组成围框的前景没有特别突出的细节,主体又非常抢眼的话,这种构图方式可以非常成功。

这幅照片试图利用岸边的树木做大桥的围框,但显然不成功,因为树木的细节太多,抢了主体在画面中的分量。

同样是这些树木和远处的桥梁,改变一下焦距,让树木只留下稀疏的叶子,桥梁在画面中的比例增大,就取得了很好的构图效果。

在电影中,经常利用压抑的围框来渲染恐怖气氛,但摄影中不要去考虑这些,利用一些下垂的植物来做前景,可以使画面非常浪漫。

马和骑马的人为照片形成了极富味道的前景,垂挂的树枝补足了这一框架,为照片增加了纵深感。

当你利用人物来取得平衡或是作为前景时,一定要让他们面向照片中心。

这两种对硫磺岛战役纪念雕塑的诠释都有效地利用了框架,为照片增添了空间感和趣味。

六、避免遮盖不管你选择拍摄什么样的主题,注意不要让主题被遮盖。

避免遮盖是我们获得良好构图的第六条原则。

戴夫头上的这棵树这么明显,你可能觉得在按快门前没人会看不见它。

但是记住:人观看物体的方式是三维的,因此实际上我们很容易只盯着主体而忽略了背景。

反之,照相机却总老老实实地拍下所有东西。

因此在让模特摆姿势前,先记得给他找个干净的背景。

在本例中这么做其实很容易,照左右两张照片时相机只移动了几英尺。

这是张有趣的照片,但是当我们把人切去一半或是砍掉他们的头或脚时,我们犯了一个“出界”的错误。

产生这种毛病的原因通常是摄影者的眼睛和取景器没配合好:在取景时,一定要将眼睛正直地贴紧取景器。

注意调整构图,在四边留空。

靠近的干扰也许还不那么讨厌,但仍然会分散对主题的注意力。

这种干扰是指某些物体和线条离主体太近,在本图中球和雨伞边就是这样。

围绕摄影构图的探讨现在我们来研究一些获奖照片,看看评委为什么给它们这么高的分数。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