5 人才培养方案实施总结报告

合集下载

人才培养方案总结汇报

人才培养方案总结汇报

人才培养方案总结汇报
尊敬的领导、各位同事:
大家好!今天我很荣幸能够在这里向大家汇报我们公司的人才培养方案。

在过去的一年里,我们不断努力,不断改进我们的人才培养方案,以确保我们的员工能够不断提升自己的能力,为公司的发展做出更大的贡献。

首先,我们对新员工的培训方案进行了全面的升级。

我们增加了更多的实践环节,让新员工能够更快地适应工作环境,并且学以致用。

我们还加强了新员工的导师制度,确保每一位新员工都能够得到有效的指导和帮助。

其次,我们对现有员工的培训方案也进行了调整和优化。

我们增加了更多的内部培训课程,涵盖了各个部门的专业知识和技能培养。

我们还鼓励员工参加外部培训和学习,以拓宽他们的视野和知识面。

此外,我们还注重了员工的职业规划和个人发展。

我们鼓励员工制定个人发展计划,并提供相应的支持和帮助。

我们还建立了员
工轮岗制度,让员工有机会在不同的岗位中锻炼和成长。

最后,我们还加强了对高层管理人员的培训和发展。

我们组织了一系列的高层管理人员培训课程,涵盖了领导力、战略规划、团队建设等方面的知识和技能。

通过一年的努力,我们的人才培养方案取得了显著的成效。

我们的员工整体素质得到了提升,团队的凝聚力和执行力也得到了增强。

我们相信,在未来的工作中,我们的员工会更加积极地投入工作,为公司的发展贡献更大的力量。

谢谢大家!。

实施人才培养工程工作总结

实施人才培养工程工作总结

实施人才培养工程工作总结
人才培养工程是一个长期而复杂的工作,需要全体相关人员的共同努力和持续改进。

以下是实施人才培养工程的工作总结:
1. 定义培养目标:首先要明确培养的目标是什么,包括培养的领域、层次、能力要求等。

这有助于明确培养计划和制定相应的培养方案。

2. 梳理培养需求:通过与各部门和员工沟通,了解组织的发展需求和个人的培养需求。

这有助于确定培养的重点和优先级,并为制定培养计划提供依据。

3. 制定培养计划:根据梳理的培养需求,制定详细的培养计划,包括培养方式、培养
内容、培养期限等。

同时要充分考虑组织的资源和员工的可行性,确保培养计划的可
操作性。

4. 实施培训活动:根据培养计划,开展各种培训活动,包括内部培训、外部培训、岗
位轮岗、导师制度等。

培训活动的内容要与培养目标相匹配,培训方式要多样化,以
提升培训效果。

5. 跟踪评估效果:培养工程不仅是一次性的活动,还需要跟踪评估培养效果。

通过员
工的表现、绩效评估和反馈等方式,及时了解培养效果,并根据评估结果进行调整和
改进。

6. 建立学习机制:培养工程的目的是建立一个长期学习的机制,让员工能够不断学习
和成长。

因此,还需要建立学习平台、分享机制、学习资源等,鼓励员工自主学习和
交流。

7. 持续改进:人才培养工程是一个不断改进的过程。

要定期进行培养需求的调研,研
究培养方式的创新,优化培养计划的设计等,以提升人才培养的效果和质量。

通过以上工作的实施,可以有效地提升组织的人才素质和能力,为组织发展提供有力的支持。

人才培养方案执行情况及总结

人才培养方案执行情况及总结

人才培养方案执行情况及总结一、引言人才是一个企业最重要的资源之一,也是企业发展的支撑力量。

为了培养优秀的人才,提高员工的专业素养和综合能力,本企业于2024年6月正式启动人才培养方案。

现将该方案的执行情况及总结进行报告。

二、人才培养方案简介1.岗位培训:根据员工的具体工作岗位,设计有针对性的岗位培训计划,包括专业知识培训、技能训练和工作方法指导等。

2.跨部门交流:组织不同部门之间的交流访问,让员工了解其他部门的工作内容和流程,增加团队协作和沟通能力。

3.外部培训:安排员工参加外部专业培训,提升其行业理论知识和实践操作能力。

4.培训评估:建立培训评估机制,对培训效果进行评估,及时调整培训计划,保证培训的效果和质量。

三、人才培养方案执行情况1.岗位培训执行情况:根据方案要求,各部门按照培训计划进行培训,共投入人力资源100人/天,并开展了岗位技能培训、工作方法指导等。

通过培训,员工的专业素养得到了明显提升,工作效率得到了提高。

2.跨部门交流情况:在方案执行期间,我们组织了3次跨部门交流活动,共有20名员工参与其中。

通过这些交流活动,员工们增进了彼此的了解,形成了良好的团队合作氛围。

同时,一些员工在交流中发现了自己的不足之处,开始主动改进。

3.外部培训情况:在该人才培养方案期间,我们共安排了6次外部培训,共有60名员工参加。

通过这些培训,员工们学习到了行业前沿的理论知识和先进的实践方法,提高了工作的技能和职业素养。

4.培训评估情况:我们建立了培训评估机制,通过问卷调查和个别面谈等方式,对培训的实施效果进行评估。

根据评估结果,我们及时调整了培训计划,对于满意度较低的培训项目进行了改进和完善。

四、人才培养方案的总结1.成效总结:通过该人才培养方案的执行,我们取得了以下几个方面的成效:-员工的专业素养得到了明显提升,工作效率得到了改善;-跨部门交流活动促进了员工之间的沟通和合作,增强了团队凝聚力;-外部培训提高了员工的行业理论知识和实践操作能力,为企业的创新和发展提供了有力支持。

人才培养方案执行情况及总结

人才培养方案执行情况及总结

人才培养方案执行情况及总结一、执行情况在过去的一段时间里,我校根据人才培养方案,制定了一系列的培养计划、教学计划和培养方案,并进行了实施。

现将人才培养方案的执行情况进行总结如下:1.培养计划制定和实施:根据人才培养方案,我们制定了全面的培养计划,并且在每个学期开始前,组织了教学部门和相关教师开展了培养计划的实施工作。

这些计划包括了课程设置、学时安排、实践环节、实习安排以及学术活动等,每个学生都有具体的培养计划和学习安排。

2.教学计划的落实:根据培养方案的要求,教学部门安排了相应的教学内容和教学方式,并组织相应的教学活动。

教师积极参与教学活动,采用多种教学方法,提高了教学质量。

学生们按照教学计划完成了学习任务,并在学习和实践中积累了宝贵的经验和知识。

3.实践环节和实习安排:根据人才培养方案的要求,我们安排了实践环节和实习,并组织了相应的实践活动和实习安排。

学生们积极参与实践活动和实习,努力将理论知识与实际操作相结合,提高了实践能力和实际操作能力。

4.学术活动和科研能力培养:为了培养学生的研究能力和科研素养,我们积极组织了学术活动和科研讨论。

学生们积极参与学术活动和科研讨论,增加了科研经验和学术素养,提高了科研能力。

二、总结1.成绩明显提高:通过人才培养方案的实施,学校的教学质量有了明显的提高。

学生们的成绩得到了较大的提升,尤其是在实践和实习环节的表现更为突出。

学生们在实践中积累了更多的经验和知识,提高了自身的实践能力和实际操作能力。

2.学生综合素养增强:通过人才培养方案的实施,学生们的综合素养也得到了增强。

他们在学习过程中不仅学到了专业的知识,还学会了团队合作、沟通能力、创新思维和解决问题的能力。

他们在实践环节中,不仅学到了理论知识,还学会了实际操作和实践能力。

3.学生职业发展能力提高:通过人才培养方案的实施,学生们的职业发展能力也得到了提高。

他们在学习过程中了解了自身的优势和劣势,并学会了制定职业发展计划和目标。

人才培养方案执行情况总结

人才培养方案执行情况总结

人才培养方案执行情况总结近五年人才培养方案执行情况总结人才培养方案是学校培养专门人才的总体设计蓝图~是学校组织一切教学活动和从事教学管理的主要依据~是教学质量监控与评价的重要标准~也是一所学校的教育思想和教学理念的集中体现。

为进一步完善专业人才培养方案~现对2010、2011届毕业生所使用的人才培养方案进行总结~具体如下:1(人才培养方案实际执行情况。

艺术设计系计算机多媒体技术专业2010届毕业生人才培养方案执行情况一览表课程计划学时完成情况说明门数理论实践课程类别合计专业基础135****1824完成课专业方向6 182 226 408 完成课限选课 8 134 178 312 完成任选课 7 144 0 144 完成实践教学 14 0 770 770 完成合计 48 1043 1451 2458 完成调整及变动原因,只含教学计划的变调整课程名称,课程类别,动,无调整艺术设计系计算机多媒体技术专业2011届毕业生人才培养方案执行情况一览表课程计划学时完成情况说明门数理论实践课程类别合计专业基础135****7838完成课专业方向6 174 268 442 完成课限选课 5 118 162 280 完成任选课 6 128 0 128 完成实践教学 14 0 770 770 完成合计 44 1011 1447 2458 完成调整及变动原因,只含教学计划的变调整课程名称,课程类别,动,根据社会、行业的发展需要调整为动Audition/combustion 限选课画设计与制作实训、影视制作实训艺术设计系装潢艺术设计,电脑艺术培养方向,专业2010届毕业生人才培养方案执行情况一览表课程计划学时完成情况说明门数理论实践课程类别合计专业基础12 509 268777 完成课专业方向10 166 196362 完成课限选课 8 166 232 398 完成任选课 9 144 144 完成实践教学 10 620 620 完成合计 49 985 1316 2301 完成调整及变动原因,只含教学计划的变调整课程名称,课程类别,动,无调整艺术设计系装潢艺术设计,电脑艺术培养方向,专业2010届毕业生人才培养方案执行情况一览表课程计划学时完成情况说明门数理论实践课程类别合计专业基础16 611 300911 完成课专业方向8 136 162298 完成课限选课 9 122 180 302 完成任选课 6 144 144 完成实践教学 11 660 660 完成合计 50 1013 1302 2315 完成调整及变动原因,只含教学计划的变调整课程名称,课程类别,动,无调整艺术设计系装潢艺术设计,电脑艺术培养方向,专业2011届毕业生人才培养方案执行情况一览表课程计划学时完成情况说明门数理论实践课程类别合计专业基础13 515 298811 完成课专业方向10 224 160384 完成课限选课 8 236 178 414 完成任选课 8 128 128 完成实践教学 10 612 612 完成合计 49 1103 1246 2349 完成调整及变动原因,只含教学计划的变调整课程名称,课程类别,动,无调整艺术设计系装潢艺术设计,环境艺术方向,专业2011届毕业生人才培养方案执行情况一览表计划学时课程课程类别完成情况说明门数理论实践合计专业基础16 561 368 929 完成课专业方向9 126 214 340 完成课限选课 9 176 174 350 完成任选课 8 144 144 完成实践教学 9 250 250 完成合计 51 1007 1006 2013 完成调整及变动原因,只含教学计划的变调整课程名称,课程类别,动,无调整2(执行的效果为了解我系名专业人才培养方案的实施效果~我们采取多种方法对执行效果进行调查~主要采用了毕业生座谈会、毕业生抽样调查、用人企业对学生能力情况调查等多种方法~现将调查研究结果总结如下。

人才培养方案总结汇报

人才培养方案总结汇报

人才培养方案总结汇报
尊敬的领导、各位同事:
大家好!今天我很荣幸能够向大家总结汇报我们公司的人才培养方案。

在过去的一段时间里,我们公司一直致力于建立和完善人才培养体系,以确保公司的持续发展和竞争力。

在这次总结汇报中,我将向大家介绍我们公司的人才培养方案的主要内容和取得的成绩。

首先,我们公司的人才培养方案主要包括以下几个方面,一是建立完善的培训体系,包括新员工培训、岗位培训、技能培训等,以确保员工具备所需的知识和能力;二是激励员工持续学习和成长,通过设立奖励机制、提供学习资源等方式,激励员工不断提升自身素质和能力;三是建立导师制度,为新员工提供专业的指导和帮助,加快其融入公司的步伐;四是定期评估和调整培养方案,以确保其与公司发展的需求保持一致。

在实施人才培养方案的过程中,我们取得了一些显著的成绩。

首先,员工的整体素质得到了明显提升,他们的工作能力和综合素质得到了有效的提高;其次,员工的工作积极性和创造力得到了有效的激发,他们更加愿意为公司的发展贡献自己的力量;最后,公司的整体竞争力得到了有效的提升,员工的能力和素质的提高为公司的发展提供了有力的支撑。

当然,我们也意识到在实施人才培养方案的过程中还存在一些问题和不足,比如培训资源的不足、培养方案的评估机制不够完善等。

针对这些问题和不足,我们将进一步完善人才培养方案,提高培养方案的针对性和有效性,以确保员工的能力和素质与公司的发展需求保持一致。

总之,我们公司的人才培养方案取得了一些显著的成绩,但同时也面临一些问题和挑战。

我们将进一步完善人才培养方案,以确保员工的能力和素质与公司的发展需求保持一致,为公司的持续发展提供有力的支撑。

谢谢大家!。

人才培养方案实施阶段性总结

人才培养方案实施阶段性总结

人才培养方案实施阶段性总结人才培养方案是为了培养具有特定职业技能和知识背景的专门人才,以满足社会对人力资源的需求。

在实施人才培养方案的过程中,经历了不同的阶段,每个阶段都有其特点和重要的任务。

下面是我对人才培养方案实施阶段性总结的一个例子。

首先,我们回顾一下人才培养方案的前期准备阶段。

在这个阶段,我们首先进行了人力资源需求的分析,明确了要培养的人才类型和数量。

同时,我们还对人才培养方案的目标和任务进行了详细的讨论和确定。

这个阶段的重要工作是开展市场调研,了解各个行业的需求和趋势,以及与相关公司和机构进行合作,为后续的培训和实践提供支持。

接下来是培训实施阶段。

在这个阶段,我们组织了各类培训课程,包括理论教学、实践操作等。

在理论教学方面,我们注重学生的基础知识和专业素养的培养,通过系统的教学安排和教材的使用,使学生能够掌握相关的理论知识。

在实践操作方面,我们与企业合作,为学生提供实际的工作机会,让他们能够更好地了解行业的实际操作和需求,并通过实践锻炼提高自己的技能水平。

除了培训课程,我们还进行了各种形式的评估和考核。

通过定期的测评和考试,我们能够对学生的学习情况和专业水平进行有效的评估,并对其做出进一步的指导和培养计划。

同时,我们还注重培养学生的团队合作能力和创新能力,通过小组项目和实践任务,激发学生的潜力,并培养他们的团队协作和解决问题的能力。

此外,我们还进行了实习和就业指导。

在学生完成培训课程后,我们安排了一定的实习机会,让学生能够在实际工作中运用自己所学的知识和技能。

同时,我们还与企业和机构建立了合作关系,为学生提供就业推荐和指导,帮助他们顺利进入职场,并实现自己的职业目标。

在整个人才培养方案实施的过程中,我们还应注意一些问题和改进的地方。

首先,我们需要不断更新培养方案,及时根据行业的发展和需求进行调整和优化。

其次,我们需要加强与企业和机构的合作,开展更多的实践项目和实习机会,提高学生的实际操作能力。

人才培养方案实施总结报告

人才培养方案实施总结报告

人才培养方案实施总结报告一、背景介绍为了适应社会发展的需要,提高企业的核心竞争力,我公司制定了人才培养方案。

本报告是对该方案的实施进行总结和评价,总结方案的优点和不足,并提出改进措施,以期进一步提高人才培养效果。

二、方案实施情况总结1.方案的优点(1)全面性:方案中规定了培养内容、目标和方法,涵盖了全员培养、重点培养和特定岗位培养等多个层次,能够满足不同员工的需求。

(2)灵活性:方案允许员工根据自身的情况和需求选择合适的培养项目,并允许跨部门参与培养,能够提高员工的适应能力和综合素质。

(3)激励机制:方案中规定了员工参加培养项目后的奖励机制,能够激发员工的学习积极性和主动性,并提高员工的参与度。

2.方案的不足(1)实施监督不足:由于缺乏监督机制,人才培养方案的执行情况无法及时监控,存在一定的参与度不高和效果不明显的问题。

(2)培养资源不足:由于培养资源的缺乏,方案中的一些培养项目无法按计划进行,限制了员工的培养选择和发展空间。

(3)培养效果评估不充分:方案中缺乏对培养效果的全面评估机制,无法准确衡量培养的效果,并给予员工及时的反馈。

三、改进措施1.加强监督管理:建立起科学的监督管理机制,明确责任分工和监督流程,确保人才培养方案的有效执行。

2.拓宽培养资源:加大投入,增加培养资源的供给,包括提供更多的培训课程、开展外部交流合作等,满足员工的各种培养需求。

3.完善培养效果评估机制:建立培养效果评估指标体系,通过定期测评、反馈和奖惩等手段,准确衡量培养的效果,并向员工提供相应的奖励和改进建议。

四、方案实施效果评价经过上述改进措施的实施,我公司人才培养方案的实施效果有了明显的改善。

1.员工参与度提高:加强监督管理的措施使得员工对于培养方案的参与度明显提高,培养项目的选择和参与率都有所增加。

2.培养效果明显:改进后的培养方案通过对培养效果的全面评估,能够准确衡量员工的培养成果,提供及时的反馈和奖励,使得培养效果更加明显。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凉州区职业中专学前教育专业人才培养方案实施总结报告2014年4月凉州区职业中专学前教育专业人才培养模式实施总结报告凉州区职业中专学前教育专业前身是凉州区职业技术学校幼师专业。

该专业汲取学前教育新理念,实施校企合作战略,与一批市、区级优质幼儿园进行了深度合作。

经过多年的探索、创新和实践,形成了体现中职教育特征、适应幼教事业发展的中职学前教育专业人才培养模式—“订单式园-校共育”的人才培养模式。

“订单式园-校共育”模式的内涵是:按照中等职业教育规律,建立学校与幼儿园无缝对接机制,通过目标对接、课程对接、资源对接、师资对接、服务对接等五个对接平台,共同建设学前教育专业,共同培育幼教人才。

一、目标对接,共建了“订单式园-校共育”的人才培养方案(一)以人才培养方案为平台,将专业培养目标与幼儿教师职业标准对接园-校共育的人才培养方案得到了社会和行业肯定,近年来连获荣誉,学前教育专业2012年被评选为市级骨干专业建设点。

甘肃省“十二五”中等学校重点专业建设点。

(二)成立校企合作联盟和专家指导委员会。

成立了由省、市、区示范幼儿园组成的学前教育校企合作联盟和知名教授专家、学者、幼儿园园长组成的专家指导委员会。

通过定期开展调研等工作,在人才培养方案制定、师资队伍建设、课程与教材开发、教学改革、实践教学体系等方面给予高水平的指导,提出了一系列建设性的意见和建议,在专业建设中发挥了重要作用。

(三)形成“一看二配三管”教学模式。

校-园双方实施了“一看二配三管”教学模式:一年级看(体验、见习)、二年级配(配班保育实习)、三年级管(带班教育实习、顶岗实习),形成了“职业体验—见习—保育实习—教育实习—顶岗实习”的实践教学体系。

教学计划中实践教学时数占总教学时数53.9%。

(四)确立“零适应期”理念。

校-园提出了专业与岗位“零适应期”衔接理念:学生毕业之日,就是合格幼儿教师之时。

“零适应期”使毕业生工作适应期迁移至顶岗实习阶段,大大缩短了毕业生工作后对岗位的适应过程,由于受社会欢迎,招生规模逐年增加。

(五)实施“多证并轨”制度。

要求毕业生在取得毕业证、保育员证、普通话证“三证”的基础上,进一步鼓励学生考取更高级别的学前教育领域其他资格证书,拓宽了学生就业的空间,就业竞争力进一步得到增强,历届毕业生就业率均达到98%以上。

二、课程对接,共同开发了工作导向的课程体系(一)构建工作导向的课程体系以培养应用性学前教育人才为目标设计课程结构,围绕着专业建设和市场需求,整合课程内容,以“教精、学实;够用、适用、能用、会用”为原则,把职业素质的培养贯穿于整个教学过程。

以优势课程《育婴师培训》、《幼儿音乐》、《幼儿教育学》、《幼儿舞蹈》等精品课程建设为载体,把学生职业素质的提高分解落实到各个环节。

依据《幼儿园教师教育课程标准》设置课程,确保学生具备必需的文化基础知识、扎实的专业理论和过硬的职业技能。

课程设置以学生能力培养为目标,包括理论和实践两大课程体系。

按类型设置又可分为文化基础课、专业理论课、专业技能课。

(二)科目课程学前教育专业构建了比较规范的科目课程、教学大纲、授课计划、教学进度和实习大纲,有系统的符合学前教育专业应用性人才培养要求的课程体系,确立了文化基础课、专业理论课、专业技能课、职业能力拓展(选修)、实习实训五大模块。

特别在教材编排方面,根据实用原则组织本校教学经验丰富的专家教师组织编排教材。

(三)教学环节教师教学档案规范齐全,开设了学前教育专业综合性实践训练课程并具有规范的训练考核体系,改革了传统的教学模式和评价体系。

不仅关注学生的学业成绩,更关注学生的发展过程,促进学生知识、技能与态度的良性发展,在横向评价的同时,更加关注纵向评价,教育学生努力做到起点不同,终点制胜。

改革传统教学方式。

积极推进教学改革,开展“研究性学习”,科学整合教材,改革教学方法。

推行“案例”教学法、“读、议、讲、练”教学法、“学、创、教、评”教学法等,提高幼师生学习能力和专业技能水平。

合理运用多媒体教学手段,形成运用现代教学手段的良好氛围,促进课堂教学的改革(四) 教学环境精心选择了具有较高社会声誉和教育教学质量的市、区级示范类幼儿园作为学生的校外实践教学基地,可满足我校学前教育专业学生教育见习、实习需要。

制定了较完备的实习指导与管理方案。

做到了实践教学制度化、管理规范化、满足学生实践教学的需要。

(五)以课程体系与课程内容为平台,将岗位标准与课程标准、工作过程与教学过程对接。

基于幼儿园工作过程,依据保教工作任务设置课程,将岗位标准与课程标准对接,形成了基础素养、教育素养、艺术素养、素质拓展等四大素养模块。

(六)构建“开放性”课程内容紧密校-园对接关系,使课程体系呈开放性,与幼儿园保教工作过程形成良性互动,实时接纳学前教育发展的新动态、新变化,课程教学紧跟时代步伐。

(七)实现学校、行业和专家共同参与的多元评价体系通过开展课程考试考核制度改革,形成了过程性评价与终结性评价相结合的考评体系,将课程成绩分解到整个教学过程,注重考核学生的职业能力,实现了科学的的考核方法。

(八)开发高水平国家级、省、市级精品课程及校本教材1、精品课程建设投入12.27万元与河南南阳苑西中等专业学校共同开发了国家级精品课程《幼儿舞蹈》、《幼儿美术》、《幼儿体育》,省级精品课程《幼儿心理学》、《幼儿教育学》、《幼儿卫生学》,市级精品课程《育婴师培训》、《幼儿音乐》共8门精品课程。

2、校本教材建设组织专业教师编写与课程体系相配套的,理论与实训结合的校本教材《音乐》。

3、学前教育专业教学资源库建设现拥有电子书5000多册、教学光盘168 张、影像资料1200份,电子教案1200多份,教学课件1500多件,试题库等。

初步实现了教材、教辅和网络等多种介质的立体化融合。

三、资源对接,建立了“交互式”实践教学体系(一)以实践教学体系为平台,将专业资源与幼儿园资源对接。

在“交互式”实践教学体系建设中建立了优质的实践教学资源,以实训基地为基础,进行工学结合,顶岗实习的教育实践。

将保教见习、课程实习、综合实习、顶岗实习为主要形式的教育实践贯穿于三年教学活动中。

加强学生专业见习、实习,制定科学合理的管理制度。

制订相关规章制度保障幼教机构参与办学,兼职教师聘任,实习实训基地共享的具体措施。

从知识学习、技能实训、工作实践多方面对人才的培养进行整合,实现学生的全面发展。

(二) 创新“做中教、做中学”的教学原则。

确立了“学生为主体,教师为指导”的新型师生关系和“做中教、做中学”的教学原则。

(三)构建了“交互式”实践教学体系。

在实践教学中实现了四个方面的交互:理论与实践交互;专业教师与幼儿园教师的交互;幼儿园课程与校内课程交互进行;校内实训室与实践基地交互。

在交互合作中校-园共同编写实训教材、设计实训方案、制定评价标准。

专业教学在学校和幼儿园之间交叉进行,理论和实践交替循环,知识和技能螺旋式上升。

(四)建立优质的校外实践教学基地。

与用人单位签订了长期合作订单协议。

先后与凉州区第一、第二幼儿园、和平爱弥尔幼儿园、七彩虹幼儿园、西苑幼儿园等15家市、区级优质幼儿园签订了长期合作订单协议,为师生提供了最优质的实践场所。

(五)实施双边指导与双向评价。

学校与幼儿园协调配合,将校内实训与幼儿园实践紧密结合,学生在专业学习、实践教学、毕业设计等环节上接受学校任课教师和幼儿园带班教师的双边指导和双向评价。

(六)形成“以赛促教、以赛促学”氛围。

坚持将职业竞赛与教学活动结合,校-园共同探索,制定了一套科学的职业技能竞赛体系,包括舞蹈比赛、讲故事比赛、简笔画比赛、手工制作比赛、说课比赛、基本功大赛等,竞赛内容和标准来自于幼儿园,竞赛项目贯穿于三年教学过程。

在省教育厅主办的2013年全省职业学校学生技能大赛中,代表武威市参赛的学前教育专业学生支艳梅获得一等奖,王燕、周菁菁获三等奖;2012年4月,杨海存、龚晓媛同学在全市中学生美术作品大赛中分获一、二等奖。

2012年8月在全省中学生文艺调演中,舞蹈《青春的旋律》获一等奖。

四、师资对接,构建了“双导双兼”的专业教学团队(一)以专业教学团队为平台,将专职教师与兼职教师对接。

示范校建设两年来,学前教育专业教师获得市、区及优秀多媒体教学课件一等奖3个、二等奖5个,省级立项研究课题2项,区级立项课题1项并结题。

(二)建立培养机制,加强队伍建设1、加强专业带头人,骨干教师的培养通过听课、评议,层层选拔,严格考核,在专任教师中确定了张慧,梁萍为市级专业带头人,潘新颖,杨菊云为市级骨干教师。

通过加强各级培训,提高他们的专业能力,发挥示范性作用,带动专业发展。

2、强化平等、服务、师表、民主、实践意识,打造专兼结合的“双师型”教学团队3、通过业务自修和学历进修,大力提升专业教师业务水平。

2012年先后选派贾飞山,孙娜、许建梅、赵芮4名教师赴北京、深圳、西安、兰州学习进修,提高教师学历层次,提升专业水平。

选派严旎、张馨文2 名教师到幼儿园实践锻炼。

4、按照专兼结合的原则,从我市一类幼儿园及教师进修学校聘请了3名学前教育专家做兼职教师;承担实践课教学指导学生顶岗实践。

打造了一支专兼结合的双师型教学团队,目前本专业双师型教师比例达到了90.3%。

5、实施“青蓝工程”,制定青年教师培养方案。

(1)坚持“一学习、二培训、三帮教、四考核”,加速青年教师的成长。

(2)要求青年教师学习教育教学理论,学习老教师的教育教学经验,爱岗敬业的作风。

(3)实行导师制采取一对一拜师活动,一帮,二扶,三带,狠抓基本功训练。

进行教育学、心理学等专业理论知识的考查,提升青年教师理论素养;开展专业技能比武活动,提高青年教师专业技能水平。

(三)形成职务“双兼”机制。

形成了校-园对接的互聘“双兼”机制,通过校-园师资互聘,形成校-园师资双兼,充实了专业教学团队。

目前专业共有教师26人,其中兼职教师5人。

(四)构建结构合理的师资队伍。

职称职务、双师比例、梯队建设结构合理。

经过两年的示范校建设,凉州区职业中专青蓝工程培养了校级教学名师4人,使校级以上学科带头人和骨干教师的数量各达到了5人;双师型教师比例高达92.3%。

(五)获得良好的社会声誉。

通过两年的示范校建设,教学内涵建设得到提升,教学管理、监控体系更加完善。

师资队伍不断壮大,教育教学及教科研能力不断提高。

教学团队,在省、市、区各项专业技能大赛中,获得各种奖项、荣誉,共62项。

在省、市、区级刊物共发表论文12篇。

学前教育教学团队2009年3月获得凉州区职业中专“巾帼文明岗”称号,2010年12月学前教育专业被评为校级优秀教学团队,2011年,获得市级专业技能大赛中获团体一等奖,2011至2013年学前教育专业教研室被连续评为校级优秀教研室。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