内分泌
生理学:内分泌(名词解释)

生理学:内分泌(名词解释)1内分泌(endocrine)某些腺体或细胞能分泌高效能的生物活性物质,通过血液或其它体液途径作用于靶细胞,从而调节它们的功能活动,这种有别于通过导管排出腺体分泌物的现象,称为内分泌。
2激素(hormone)由内分泌腺或散在的内分泌细胞分泌的高效能生物活性物质,称为激素。
3自分泌(autocrine)由内分泌细胞所分泌的激素在局部扩散又返回作用于该内分泌细胞而发挥反馈作用,称为自分泌。
4靶细胞(target cell)能与某种激素起特异性反应的细胞,称为该激素的靶细胞。
5允许作用(permissive action)有些激素本身并不能直接对某些组织细胞产生生理效应,然而在它存在的条件下,可使另一种激素的作用明显加强,即对另一种激素的效应起支持作用,这种现象称为允许作用。
6亲和力(affinity)激素与受体的结合力称为亲和力。
7上调作用(up regulation)某一激素与受体结合时,可使该受体或另一种受体的亲和力与数量增加,称为增量调节或简称上调。
8第二信使(second messager)激素是将所携带的信息传递到靶细胞的细胞外信使,称为第一信使;将这一信息传递到细胞内,使之产生生理效应的细胞内信使,称为第二信使。
9神经激素(neural hormone)由神经细胞分泌的激素,称为神经激素。
10半衰期(half-life)激素的活性在血液中消失一半的时间,通常用来表示激素更新的速度。
11下丘脑调节肽(hypothalamic regulatory peptide)下丘脑促垂体区的肽能神经元能合成并分泌一些调节腺垂体活动的肽类激素,称为下丘脑调节肽。
12侏儒症(dwarfism)幼年时缺乏生长素造成身材矮小、性成熟延迟,但智力发育多属正常,称为侏儒症。
13肢端肥大症(acromegaly)成年后GH分泌过多,将刺激肢端骨、颌面骨生长,内脏器官如肝、肾等也增大,称为肢端肥大症。
内分泌系统

①促甲状腺激素 细胞(thyrotroph)
分泌颗粒
嗜碱性
分泌激素 促甲状腺激素 TSH
生理作用 促进甲状腺激素的合成和分泌
②促性腺激素 细胞 (gonadotroph)
分泌颗粒 嗜碱性
分泌激素 卵泡刺激素 FSH
生理作用
雌
黄体生成素 LH 雄
FSH促进 卵泡发育 LH促进 黄体生成、排卵
第十章 内分泌系统
概述
1、内分泌腺:独立存在,包括: 脑垂体、肾上腺、甲状腺、甲状旁腺。 2、内分泌组织:位于其他器官内,如: 胰岛、卵泡、黄体、睾丸间质等 。 3、内分泌细胞:散在分布,如: 胃肠道的内分泌细胞等。
内分泌系统组成与功能
内分泌腺(器官) 组成 内分泌组织(胰岛、睾丸间质细胞等)
内分泌细胞(分散在其它器官内)
3、网状带(zona reticularis)
(1)结构 细胞排列成索状,并互相吻合成网。 细胞小,胞质嗜酸性,含较多脂褐素颗 粒,且随年龄而增加。(图1)(图2)
(2)功能 主要产生雄激素; 也可产生少量雌激素和糖皮质激素。
(二)髓质
1、结构 主要成分: 髓质细胞 排列成团状或索状。 (图) 其它成分: 丰富的毛细血管; 少量的结缔组织和交感神经节细胞; 成束的无髓神经纤维。
视上核
神经垂体
3、结节部(pars tuberalis)
呈套状包围着神经垂体的漏斗。腺细胞 较小,沿血管呈索状排列。 主要:嫌色细胞 少量:嗜酸性细胞
嗜碱性细胞
(二)神经垂体
1、神经垂体的结构 由大量无髓神经纤维、 神经胶质细胞、 丰富的毛细血管组成。
(1)无髓神经纤维
来自下丘脑视上核、室旁核等处的分泌 性神经元的轴突。
生理学【内分泌】重点名词解释汇总(一)(一)

生理学【内分泌】重点名词解释汇总(一)(一)引言概述:生理学是研究生物体各种生命活动的一门科学,而内分泌学则是研究机体内分泌系统的结构、功能以及内分泌激素的合成、分泌和调节等方面的学科。
本文将对生理学中与内分泌有关的重点名词进行解释和汇总,以帮助读者深入了解内分泌的相关知识。
正文:一、内分泌系统的组成1. 内分泌腺体:指能合成、分泌和释放内分泌激素的细胞团和器官,如下丘脑垂体系统、甲状腺、胰岛等。
2. 内分泌激素:由内分泌腺体分泌的化学物质,可通过血液循环或神经系统传递到作用部位,调节或控制机体的生理功能。
二、内分泌激素的合成和分泌1. 前体激素:指在体内转化为活性激素的一种未成熟的激素,如促黄体生成素、胰高血糖素等。
2. 编码基因:指编码内分泌激素的基因,通过转录和翻译过程合成出内分泌激素的前体物质。
3. 内分泌反馈调节:指机体内分泌腺体受到上游激素的刺激后分泌激素,从而抑制或促进下游腺体分泌激素的一种调节机制。
三、内分泌系统的调节与协调1. 负反馈调节:指机体通过反馈机制自我调节内分泌激素的分泌,使其维持在一定的平衡状态,如甲状腺激素的分泌调节。
2. 正反馈调节:指某些特定的生理过程或应激情况下,内分泌激素的分泌被刺激后,会进一步促进激素的分泌,从而形成正向的反馈调节。
四、内分泌疾病与常见疾病1. 内分泌失调:指内分泌系统中某些激素的水平异常,比如糖尿病、甲状腺功能亢进症等。
2. 内分泌肿瘤:指在内分泌腺体或相关器官中发生的恶性肿瘤,如垂体腺瘤、甲状腺乳头状癌等。
五、内分泌系统与其他生理功能的关系1. 生长发育调节:内分泌激素在人体生长发育过程中起着重要的调节作用,如生长激素、促性腺激素等。
2. 代谢调节:内分泌激素参与机体的代谢调节,如胰岛素和胰高血糖素对血糖水平的调控。
总结:以上是生理学中与内分泌有关的重点名词解释。
通过对内分泌系统的组成、激素的合成和分泌、调节与协调、内分泌疾病以及内分泌系统与其他生理功能的关系的解析,我们可以更好地理解内分泌系统的重要性和它在机体中的作用。
第九章 内分泌

激素的传递方式:
Telecrine Paracrine Autocrine Neurocrine
二、激素种类及特征
(一)种类
1、含氮类:
• • 肽类和蛋白质类激素:下丘脑调节肽、神经垂体激素、腺垂体激素、降钙素、 胃肠激素等 胺类:有肾上腺素、去甲肾上腺素、甲状腺素、褪黑激素。
2、类固醇(甾体)激素:
(二)类固醇激素的作用机制 — 基因表达学说
激素(H)进入细胞膜 与胞浆受体(R)结合→H-R复合物
H-R复合物进入核内
H-R复合物与核内受体结合
H-R复合物
此复合物结合在染色质 的非蛋白质的特异位点上 调控DNA转录过程
细胞内生物效应
第二节
一、下丘脑 (一)结构
外形:视交叉、 灰结节、漏斗、 乳头体
中间部: 结节部
嗜碱性细胞和滤泡构成
嗜碱性细胞分泌 促性腺激素
腺垂体的血管分布
垂体上动脉
垂 体 门 脉 系 统
第一级毛细血管网
(漏斗处)
弓状核
垂体门微静脉
(结节部)
第二级毛细血管网
(远侧部)
下丘脑与腺垂体的关系
下丘脑弓状核分泌
6种释放激素 3种释放抑制激素
弓状核
垂体门脉系统
腺垂体
调节
激素分泌
2、神经垂体
肾上腺皮质和性腺分泌的激素:如皮质醇、醛固酮、雌激素、孕激素、雄激素 等。
3、脂肪酸衍生物:
• 前列腺激素
(二)激素作用的一般特性 1、激素的信息传递作用
激素只是将信息传递给靶细胞,调节其固有的 生理生化反应。∴将激素称为“第一信使”。
2、激素作用的相对特异性
激素与组织细胞是广泛接触特异作用,关键取决 于靶细胞的特异受体。
内分泌 名词解释

内分泌名词解释
嘿呀!今天咱们来聊聊“内分泌名词解释” 呢!
首先,啥叫内分泌呀?哎呀呀,简单来说,内分泌就是身体里的一套神奇的调节系统哇!它通过分泌各种化学物质,也就是激素,来控制和协调身体的各种生理活动呢!
比如说,胰岛素,这可是个重要的家伙呀!它能调节血糖水平。
当我们吃了东西,血糖升高,胰岛素就出来干活啦,把血糖降下来,维持身体的平衡,你说神奇不神奇?!
再说说甲状腺激素,哇哦!它对身体的代谢、生长和发育都有着重要的影响呢!小孩子要是甲状腺激素分泌不足,哎呀呀,就可能影响长个子和智力发育呢!
还有性激素,这也很关键呀!像雌激素和雄激素,它们影响着我们的第二性征发育。
女孩子的雌激素能让身材变得婀娜多姿,男孩子的雄激素让他们更有阳刚之气,是不是很有意思?!
生长激素呢,顾名思义,就是管着我们长个儿的!在成长的关键时期,如果它分泌不正常,那身高可就成问题啦!
还有褪黑素,嘿,它跟咱们的睡眠息息相关!晚上它多起来,就让咱们犯困想睡觉。
哎呀呀,内分泌系统里的名词可真是不少呢!每一种激素都有着自己独特的作用,共同维持着我们身体的正常运转。
哇!这内分泌系统可真是太重要啦,咱们可得好好爱护自己的身体,让它正常工作,是不是呀?!。
内分泌的概念

内分泌的概念内分泌是一个复杂而重要的生理系统,它由各种化学物质(激素)和组织(内分泌腺)组成,它们协同工作以维持身体内各种生理过程的平衡。
内分泌系统的主要功能是调节和协调身体的生长、代谢、性发育、精神状态和妊娠等生理过程。
在这个回答中,我将详细介绍内分泌的概念及其在身体内的作用。
内分泌系统由多个内分泌腺组成,包括垂体、甲状腺、肾上腺、胰腺、性腺等。
这些内分泌腺分泌多种激素,这些激素通过血液循环系统传递到身体的各个部位,以影响和调节细胞的活动。
内分泌腺受到中枢神经系统的调控,通过神经递质的作用和神经激素的分泌来控制内分泌的释放。
激素是内分泌系统中的主要化学信使。
它们分为两种类型:极性激素和非极性激素。
极性激素主要是蛋白质和肽类,它们不能直接穿过细胞膜,而是通过膜上的受体来传递信号。
非极性激素主要是类固醇激素和甲状腺激素,它们可以直接穿过细胞膜,进入细胞内部,与细胞内的受体结合后发挥作用。
内分泌系统中的激素通过负反馈和正反馈机制来调节它们的分泌。
负反馈是指当血液中某种激素的浓度升高时,它会抑制该激素的分泌。
反之,当激素浓度降低时,它会刺激该激素的分泌。
这一机制确保了激素在合适的范围内保持稳定。
正反馈则是指当某种激素的浓度升高时,它会进一步刺激该激素的分泌,从而形成一个正向的增加循环。
内分泌在身体内发挥着多种重要的作用。
首先,它调节生长和发育。
生长激素、甲状腺激素和性激素等在儿童和青少年的身体发育和成熟过程中起着重要作用。
其次,内分泌参与调节代谢。
胰岛素、甲状腺激素和肾上腺素等激素调控糖代谢、脂代谢和蛋白质代谢等过程。
内分泌还影响免疫系统的功能,激素如胸腺素和干扰素等在免疫细胞的发育和功能中起关键作用。
内分泌系统还与生殖系统密切相关。
性激素如雌激素和睾酮等在性发育、性成熟和生育过程中发挥重要作用。
它们调节着卵巢和睾丸的功能,以及一系列与性别特征和生育能力相关的生理过程。
此外,内分泌还参与调节精神状态和行为。
内分泌疾病总论
内分泌疾病典型外貌
侏儒症 肢端肥大症
甲亢
巨人症
皮质醇增多症
Addison病
呆小症
谢 谢!
蛋白磷酸化
磷酸化介导的生物作用
酶活性增强或抑制;DNA和RNA 合成;蛋白合成;膜功能:葡萄糖、 氨基酸转运;细胞生长和分化
图7-1-1 膜受体激素的作用机制
非磷酸化介导的 生物作用
激素的作用机制
细胞质或核内受体-类固醇激素、T3、VitD、视黄酸
二聚体 类固醇反应元件-转录因子
细胞质 结合
类固醇
激素的分类
按产生的部位分: 下丘脑的神经激素
ADH,催产素
释放激素
下 丘 脑 释 放 激 素 : TRH , GnRH,CRH,GHRH,PRF
下 丘 脑 释 放 抑 制 激 素 : GHIH , PRL-IF
激素的分类
垂体激素 GH,PRL,LH,FSH,TSH,ACTH
靶腺分泌的激素 甲状腺:T3,T4 甲状旁腺:PTH 肾上腺:皮质醇、醛固酮、性激素 性腺:T,DHT,E , P 肝脏:IGF 肾脏:1,25(OH)2D3 胰腺:胰高糖素,胰岛素,生长因素
内分泌疾病防治原则
预防:如缺碘性甲状腺肿、 sheenhan syndrome 功能亢进治疗措施
手术治疗 放射治疗 药物:抑制激素合成分泌 ,如奥曲肽、溴隐亭、 赛庚啶、 酮康唑、抗甲亢药
米非司酮----阻断糖皮激素受体 酚妥拉明----阻断a受体 其他化疗
内分泌疾病防治原则
功能减退治疗措施: 替代治疗(replacement therapy) 或补充治疗(substitution therapy) 内分泌腺组织移植
第十一章 内分泌
内分泌腺:没有导管的腺体。其分泌物 由腺细胞直接释放进入血液或淋巴内,通过 血液循环运送到特定的器官、组织或细胞, 来活化或抑制其生理反应,如甲状腺、肾上 腺等。
内分泌与外分泌区别
(一)内分泌系统
有的激素本身并不能直接对某些组织细胞产 生生理效应,然而在它存在的条件下,可使另一 种激素的作用明显增强,即对另一种激素的效应 起支持作用,这种现象称为允许作用。
(六)激素作用的时间因素 (七)通过代谢在肝脏、肾脏灭活或排泄,不断 从体内消失。
三、激素对机体的调节作用
(一) (二) (三) (四) (五) (六) 控制能量产生 维持内环境的恒定 促进生长、发育 保证生殖 控制消化过程 参与机体的应激过程和免疫过程
下丘脑——神经垂体系统
2、小细胞肽能神经分泌系统 (神经内分泌小细胞) ——下丘脑促垂体区 下丘脑—垂体门脉系统—腺垂体系统
视上核
下丘脑-垂体束 起始于下丘脑视上核 和室旁核,终止于神 经垂体。 神经内分泌大细 胞分泌产生的激素经 轴浆运输到达神经垂 体储存。
下丘脑-垂体门脉系 统起始于正中隆起,终 止于腺垂体,是下丘脑 与腺垂体之间的体液联 系通道。 下丘脑促垂体区释 放的激素都在正中隆起 进入毛细血管,经门脉 系统到达腺垂体,调节 腺垂体的分泌。
9.促黑素细胞激素释放抑制激素(MRIH MRIF)
§3
垂体的内分泌
下丘脑-垂体门脉系 统起始于正中隆起,终 止于腺垂体,是下丘脑 与腺垂体之间的体液联 系通道。 下丘脑促垂体区释 放的激素都在正中隆起 进入毛细血管,经门脉 系统到达腺垂体,调节 腺垂体的分泌。
一、腺垂体分泌的激素及其生理作用 (神经内分泌小细胞)
5.1内分泌系统PPT
相对于外分泌而言
内分泌腺
(二)内分泌系统的组成 内分泌组织
内分泌细胞
(三)激素的概念
人体主要内分泌腺
第一节 概述
二、激素的分类及信息传递方式
(一)激素的分类
含氮激素 类固醇激素
(二)激素信息传递的方式
激素信息传递的方式
A.内分泌(远距分泌);B.神经分泌; C.内在分泌;D.自分泌;E.旁分泌
第一节 概述
(二)下丘脑-神经垂体系统 通过神经纤维束相连
下丘脑与垂体的功能联系示意图
第十三章 内分泌系统
第三节 甲状腺与甲状旁腺
第三节 甲状腺与甲状旁腺
一、甲状腺 (一)甲状腺的形态结构
最大的内分泌腺。 位于颈前部,呈H形,分左、右 两个侧叶,中间以峡部相连。
甲状腺(前面)
第三节 甲状腺与甲状旁腺
(二)甲状腺激素
第十三章 内分泌系统
THANKS
谢谢观看
腺垂体分泌生长激素等7种激素;幼年时期缺乏生长激素,可引起侏儒症;若分泌过多,可导致巨人症; 成年人若分泌过多可引起肢端肥大症。
下丘脑视上核和室旁核神经元合成的血管升压素和催产素,通过下丘脑-垂体束神经纤维的轴浆运输, 运送到神经垂体贮存,再由神经垂体释放入血。
第十三章 内分泌系统
小结
3.甲状旁腺激素、降钙素和维生素D3是体内调节钙、磷代谢的3种主要激素,它们通过对骨、肾和肠 3种靶组织的作用,维持血中钙、磷水平的相对稳定。 4.肾上腺皮质激素包括盐皮质激素(如醛固酮)、糖皮质激素(如皮质醇)和性激素。糖皮质激素的 分泌主要受下丘脑-腺垂体-肾上腺皮质功能轴的调节及糖皮质激素的反馈调节。 5.肾上腺髓质分泌肾上腺素和去甲肾上腺素。人体遇到紧急情况时同时产生应急反应和应激反应, 前者在于提高机体对环境突变的应变能力,后者则是增强机体对伤害性刺激的耐受能力。 6.胰岛素是调节糖、脂肪、蛋白质代谢的重要激素之一,是生理状态下唯一能降低血糖的激素,当 胰岛素分泌不足时,可引起糖尿病。
内分泌学基础知识点
内分泌学基础知识点内分泌学是研究内分泌系统结构、功能、调节和疾病的学科。
内分泌系统由内分泌腺体和神经分泌组织组成,通过分泌激素调节各个器官和组织的生理功能。
本文将介绍内分泌学的基础知识点,包括内分泌腺体、激素、激素分泌调节机制以及内分泌系统相关疾病。
一、内分泌腺体内分泌腺体是指能够合成和分泌激素的器官或组织,主要包括下丘脑释放因子、垂体、甲状腺、胰岛、肾上腺、性腺等。
下丘脑释放因子是指释放因子通过门静脉系统直接作用于垂体,调节垂体前叶的激素分泌。
垂体是人体内分泌系统的中枢,分为前叶和后叶。
前叶主要分泌促肾上腺皮质激素、促甲状腺激素、促卵泡激素等。
后叶主要分泌抗利尿激素和催产素。
二、激素激素是一类能够通过血液或淋巴系统传播到目标器官或组织,调节其生理功能的化学物质。
根据化学性质可以分为脂溶性激素和水溶性激素两大类。
脂溶性激素主要包括甾体激素和甲状腺激素,它们能够通过细胞膜进入细胞内,结合细胞核内的受体调节基因转录和蛋白质合成。
水溶性激素主要包括肽类激素和氨基酸衍生物激素,它们不能穿过细胞膜,通过细胞膜上的受体活化细胞内的第二信使系统。
三、激素分泌调节机制激素的分泌受到多种因素的调节,包括神经系统、代谢产物、其他激素以及环境因素等。
神经系统通过神经内分泌调节激素的分泌,如下丘脑-垂体-靶腺轴调节机制。
代谢产物是指某些物质的合成或降解过程产生的产物,它们能够直接或间接地调节激素的合成和分泌。
其他激素可以通过负反馈或正反馈机制调节目标激素的分泌。
环境因素包括光照、温度、气压等,这些因素能够通过特定的感受器调节激素的分泌。
四、内分泌系统相关疾病内分泌系统相关疾病是指与内分泌系统功能异常有关的疾病,包括内分泌腺体的功能亢进或功能减退以及激素合成或分泌异常等。
常见的内分泌系统疾病包括甲状腺功能亢进症、甲状腺功能减退症、糖尿病、垂体瘤等。
这些疾病的发生与激素的合成、分泌、靶器官的反应等环节紊乱有关。
总结:内分泌学作为一门综合性学科,研究内分泌系统的结构、功能、调节和疾病,对于了解人体的生理和病理有着重要的意义。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期末复习题一、名词解释1.内分泌系统2.激素3.甲状腺功能亢进症4.甲状腺功能减退症5.胰岛素6.糖尿病7.痛风8.系统性红斑狼疮9.晨僵二、单项选择题1.内分泌系统的反馈调节是指: ( E )A.神经系统对内分泌系统的调节.B.内分泌系统对神经系统的调节C.免疫系统对内分泌系统的调节;D.免疫系统对神经系统的调节;E.下丘脑一垂体一靶腺之间的相互调节睁2.常用于内分泌功能减退的动态功能试验是: ( A )A.兴奋试验 B.抑制试验; C.激发试验 D.拮抗试验; E.负荷试验3.对内分泌腺功能减退性疾病的治疗主要采用: ( A );A.替代治疗 B.病因治疗! C.对症治疗 D.支持治疗; E.放疗或化疗4.引起地方性甲状腺肿的最常见原因是: ( A )A.碘缺 B.碘过多C.TH合成障碍 D.致甲状腺肿物质’ E.FH需要量增加5.关于Graves病的发病机制,下列选项中与目前观点不符的是: ( D )A.有一定的家族倾向B.与一定的HLA类型有关C.与TSAb的关系十分密切D.由于TSH分泌亢进E.是一种器官特异性自身免疫病6.Graves病的典型临床表现有: ( E )A.基础代谢率升高,甲状腺肿B.基础代谢率升高,突眼,甲状腺肿C.突眼,甲状腺肿,心率增快D.突眼,甲状腺肿,多食,消瘦E.高代谢综合征,甲状腺肿,突眼征7.下列选项中不是甲亢的临床表现: ( D )A.消瘦 B.心悸C.月经量过多 D.怕冷E.大便次数增多8.关于胫前黏液性水肿,下列说法不正确的是: ( B )A.属自身免疫性疾病B.是单纯性甲状腺肿的特有临床表现C.常与浸润性突眼并存D.多见于胫骨前下1/3部位E.皮损大多为对称性9.关于TSAb的意义,下列选项错误的是: ( E )A.诊断Graves病 B.疾病是否处于活动期C.Graves病复发与否 D.能否停药的指征E.手术指征10.甲亢危象的主要临床表现是: ( B )A.心率增快,血压增高,脉压增大B.高热,心率增快,呕吐、腹泻,烦躁C.血压增高,心力衰竭,肺水肿D.低血压,低体温,休克E.心率增快,心律失常,心力衰竭11.下列疾病中不伴高脂血症的是: ( C )A.糖尿病 B.甲减c.甲亢 D.肾病综合征E.动脉粥样硬化12.甲亢药物治疗后停药的重要指征是: ( E )A.TRH兴奋试验正常 B.T.抑制试验正常c.甲状腺摄碘率正常 D.TSH测定正常E.TSAb转阴13.抗甲状腺药物的主要副作用是: ( D )A.胃肠道反应 B.药疹C.肝功能损害 D.粒细胞减少E.肾脏损害14.抗甲状腺药物的作用机制是: ( C )A.抑制甲状腺细胞摄取碘B.抑制甲状腺组织释放碘C.抑制TPO活性.抑制碘化物形成活性碘,影响酪氨酸碘化及偶联 D.抑制甲状腺状腺组织释放THE.增加甲状腺激素的降解15.抗甲状腺药物有如下两类: ( B )A.咪唑类和磺脲类 B.咪唑类和硫脲类C.咪唑类和碘制剂 D.磺脲类和双胍类E.磺脲类和硫脲类16.抗甲状腺药物引起外周血白细胞减少时的停药指征为: ( D ) A.白细胞<6×10./L.或中性粒<1.O×10./LB.自细胞<4×10./L,或中性粒<1.0×10 1J/LC.白细胞<3.5×10./L.或中性粒<2.5×10./LD.白细胞<3×10./L或中性粒<1.5×10./LE.白细胞<5×10./L或中性粒<O.5×10./L17.用131I治疗甲亢,下列选项中属于禁忌证的是: ( B )A.中度甲亢,年龄>25岁B.妊娠、哺乳期妇女不愿服药者C.抗甲状腺药物过敏或无效或治疗后复发D.某些高功能结节E.非自身免疫性家族性毒性甲状腺肿18.131I治疗甲亢最常见的并发症是: ( D )A.突眼加重 B.诱发甲状腺危象C.甲状腺癌变 D.甲状腺功能减退E.血小板减少19.原发性甲减是指: ( B )A.由于下丘脑或垂体疾病所致B.由于甲状腺本身疾病所致C.由于下丘脑疾病所致D.由于甲状腺对TSH有抵抗E.由于靶组织对TH不敏感20.亚临床甲减的特征是: ( D )A.血T3、T4↓,TSH↑B.血T3十,T4正常,TSH ↓C.血T3正常,T4↑,THS ↓D.血T3、T4正常,TSH↑E.血T3、T4↑,TSH正常21.关于甲减替代治疗,下列说法中错误的是: ( E )A.从小剂量开始逐渐加量至甲状腺功能正常B.TSH是评价疗效的最佳指标C.替代用量应注意个体化D.不论何种甲减均需TH替代并监测E.确诊甲减后即刻足量替代22.关于糖尿病病因和发病机制的论述,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 A ) A.遗传与环境因素共同参与其发病过程B.主要与遗传及免疫因素有关C.遗传易感性是其主要发病因素D.自身免疫反应起主要作用E.环境因素导致胰岛素分泌不足23.2型糖尿病的发病机制是: ( C )A.胰岛B细胞破坏,胰岛素绝对不足B.胰岛B细胞自身免疫反应性损伤c.胰岛素抵抗和胰岛素分泌缺陷D.胰岛B细胞遗传性缺陷E.胰岛素拮抗激素增多24.胰岛素抵抗是指: ( D)A.机体对胰岛素超常反应B.机体对胰岛素超常敏感c.机体对胰岛素的生理效应增高D.机体对胰岛素的生理效应降低E.机体对胰岛素的需要量减少25.引起糖尿病代谢紊乱的主要是: ( B )A.胰岛素拈抗激素增多B.胰岛素生物活性或效应绝对或相对不足c.胰岛素受体数目、亲和力降低D.高胰岛素血症和胰岛素抵抗E.葡萄糖耐量降低26.下列关于2型糖尿病的论述,错误的是: ( A )A.“三多一少”症状较1型严重B.可表现为餐后反应性低血糖C.餐后2 h 血糖≥11.1 mmol/I.D.胰岛素抵抗为主E.尿糖检查可出现阴性27.糖尿病微血管病变的典型改变是: ( B )A.糖尿病肾病、视网膜病变、心肌病变B.微循环障碍、微血管瘤、基底膜增厚C.结节性病变、弥漫性病变、渗出性病变D.单纯性病变、增殖性病变E.血流动力学改变28.糖尿病患者失明的主要原因是: ( C )A.脑血管意外 B.白内障c.视网膜病变 D.青光眼E.虹膜睫状体病变29.糖尿病性神经病变最常见的是: ( A )A.周围神经病变 B.颅神经病变c.植物神经病变 D.中枢神经病变E.脊髓病变30.糖尿病的诊断标准是:症状+静脉血浆葡萄糖值: ( A )A.随机≥11.1 mmol/L或空腹≥7.0 mmo|/L.或OGTT中2 h≥11.1 mmol/L B.随机≥7.8 mmol/L.或空腹≥7.0 mmol/L,c.随机≥11.1 mmol/L.或空腹≥7.8 mmol/L一D.随机≥6.1 mmol/L,或空腹≥7.0 mmol/LE.随机≥6.1 mmol/L.或空腹≥7.8 mmol/L31.HbA1c测定的临床意义为反映糖尿病患者: ( D )A.近半年内血糖总的水平B.近5个月内血糖总的水平C.近16周内血糖总的水平D.近8~12周内血糖总的水平E.近2~3周内血糖总的水平32.糖尿病的基础治疗包括: ( A )A.饮食治疗和合适的体育锻炼B.口服降糖药物治疗C.胰岛素治疗D.胰腺移植E.胰岛细胞移植33.男,34岁,口干、消瘦、多尿半年,尿常规:蛋白+++,血糖随机:19.2mmol/l。
下列治疗中最适合的是:( E)A.饮食治疗B. 二甲双胍+磺脲类C.胰岛素D. 阿卡波糖+二甲双胍E.饮食治疗+胰岛素44.女,70岁,懒言、纳差、便秘、乏力半年,查体:神差,面部浮肿,心率53次/分,律齐,双下肢腱反射减弱,双下肢非凹陷水肿。
其最可能诊断是:( D )A.肾病综合征B.阿尔茨海默病C.肾上腺皮质减退症D.甲状腺功能减退症E.脑血管意外45.中年男性,晨间起床后感左足疼痛,查体:肥胖体型,左足第一关节红肿热痛。
最可能诊断是:( E)A.类风湿关节炎B.退行性关节炎C.化脓性关节炎D.风湿热急性期E.痛风50.男,55岁,患甲亢10年,因意识障碍,全身大汗急诊入院,查体T:39.3C P:165次/分,R:35次/分 BP:170/96mmHg,意识谵妄,全身湿冷。
诊断最可能是:( C )A.脑血管意外B.心律失常C.甲亢危象期D.甲亢危象前期E.高血压脑病51.女,21岁,患“糖尿病”10年,半日前突昏迷入院,急查血糖:33.5mmol/l,尿糖4+,尿酮体3+,请问下列处理措施中错误的是:( E )A.立即大量输入生理盐水B. 监测血糖q30minC. 多通道输液D.急查血气分析E.静脉输入胰岛素+口服二甲双胍52.男,54岁,既往患COPD,现确诊“2型糖尿病”,下列口服药物不适合的是:( E )A.罗格列酮B. 格列吡嗪C.瑞格列奈D.西格列丁E.二甲双胍53.男60岁,既往患冠心病,现确诊“2型糖尿病”,下列口服药物不适合的是:(A )A.罗格列酮B. 格列吡嗪C.瑞格列奈D.西格列丁E.二甲双胍54.男,44岁,BMI27.3,测空腹血糖6.5mmol/l,餐后血糖17.2mmol/l,治疗方案应为:( E )A.二甲双胍+胰岛素B. 饮食控制C. 饮食控制+运动D. 阿卡波糖+胰岛素E.饮食控制+阿卡波糖55.男,32岁,患甲亢3年,畏光、流泪、眼痛半年,查体:双眼明显突出,结膜红肿,泪器外露,突眼5mm,甲状腺II肿大,下列治疗正确的是:( D )A.立即行I131冲击治疗B.增加抗甲亢药C. 戴偏光镜D. 激素冲击+眼科治疗E.手术切除甲状腺三、是非题1.一种激素只能作用于一种靶器官。
( )2.体内能降血糖的激素只有胰岛素,升血糖的激素只有胰高血糖素。
( ):3.下丘脑不属于固有内分泌腺。
( )4.神经、免疫和内分泌三个系统之间可通过相同的肽类激素和共同的受体相互作用,形成一个完整的调节网络. ( )5.内分泌激素分泌方式有内分泌、旁分泌、自分泌、他分泌、神经分泌. ( ) 6.Graves病的标志性抗体为TSBAb,桥本病的标志性抗体是TPOAb ()7. 自身免疫抗体阴性不能排除1型糖尿病()8.伴良性突眼可以行I131治疗()9. 2型糖尿病患者可以出现自发性餐后低血糖()10亢患者的甲状腺肿大程度与病情轻重一致. ( )11.药物停药指证中最重要的是激素水平恢复正常()12.性甲亢患者心率不快,可发生心衰. ( )13.巴疗甲亢病人发生轻度皮疹时应当加用抗过敏药物.继续用药观察. ( )14.病的基本病理生理改变是胰岛素相对分泌不足. ( )15糖尿病最常见的神经病变是周围神经病变 ( )16.注射胰岛素最常见的全身反应是过敏性休克. ( )17胰岛素有促进糖原分解的作用 ( )18娠时尿糖阳性不一定是糖尿病. ( )19.甲状腺减退症患者可出现血糖正常或偏低,血胆固黔、甘油三酯等均降低. ( ) 20痛风急性发作应用排酸药治疗. ( )四、填空题1激素按产生的部位分,可分为_____、______、______.2体内存在的激素调节轴主要有____、____、_____。