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人教版七年级历史上册第一课解析

合集下载

人教版·中学历史·第七年级·上册·第1课:《祖国境内的远古居民》

人教版·中学历史·第七年级·上册·第1课:《祖国境内的远古居民》

第一部分:祖国境内的远古居民一、前言:人类如何起源,历史上有过各种各样的说法。

考古学者根据发掘的古人类化石进行研究,发现人类是由古猿逐渐进化而来的。

那么,古人类在中国境内起源于何时、何地,他们的生产、生活状况又如何?我们接着往下看↓二、元谋人:发现地点:云南省元谋县距今年代:距今约170万年。

生活状况:会制造工具和知道用火。

地位:是我国境内已知的最早人类。

流域:长江流域。

人和动物的根本区别是:会不会制造工具。

三、北京人:发现地点:北京西南周口店的山洞里。

距今年代:距今约70-20万年。

体质特征:保留了猿的某些特征,但手脚分工明显。

生活状况:(1)工具:使用打制石器和木棒。

(2)组织:共同分享劳动果实,过着群居生活。

(3)用火①使用:会使用天然火,还会保存火种。

②用途:用火烧烤食物,驱赶野兽,照明,防寒。

③意义:增强了人们适应自然的能力,是人类进化过程中的一大进步。

所属流域:黄河流域。

四、山顶洞人:发现地点:周口店龙骨山顶部洞穴里距今年代:距今约3万年。

生活状况:他们会打制石器,还学会了磨光技术、钻孔、人工取火,,靠采集、狩猎为生,还会捕鱼,会缝制衣服。

他们能走到很远的地方同别的原始人群交换生活用品。

已经懂得审美,并且开始死后埋葬。

山顶洞人生活的集体是由血缘关系结合起来,开始形成早期的氏族社会,女性在社会生活中起主导的作用,按母系血统确立亲属关系。

他们共同劳动,共同分配食物,没有贫富贵贱的差别,所属流域:北京人活动过的地区。

五、原始社会的基本特征:(1)经历了原始人群和氏族公社两个时期。

(2)人类社会发展的最低阶段,生产力极端低下并极端缓慢的向前发展。

(3)与生产力发展相适应,人们的生活水平和生产关系也逐渐发生了变化。

六、山顶洞人与北京人相比,在生产生活方面有哪些异同:相同:都过着集体生活,共同劳动,共同分配食物,依靠集体力量生存。

不同:北京人过着群居生活,山顶洞人已进入氏族公社。

七、北京人“原始群居”与山顶洞人的“氏族”的异同点:相同点是:都是由几十人组成的集体;共同劳动共同分享劳动果实;没有阶级划分,无贫富贵贱的差别。

历史七年级上册第一课

历史七年级上册第一课

历史七年级上册第一课一、人教版七年级上册第一课:中国早期人类的代表 - 北京人。

1. 元谋人。

- 发现地点:云南省元谋县。

- 生活年代:距今约170万年,是我国境内目前已确认的最早的古人类。

- 考古发现:1965年发现了两颗门齿化石,以及一些粗糙的石器,还发现了炭屑和烧骨。

- 意义:这些发现证明元谋人已经能够制作工具,知道使用火。

这一发现对于研究人类的起源和发展有着重要的意义,说明中国是人类起源地之一。

2. 北京人。

- 发现地点:北京西南周口店龙骨山上。

- 生活年代:距今约70 - 20万年。

- 体质特征。

- 北京人的头骨,前额低平,眉骨粗大,颧骨突出,鼻骨扁平,嘴部前伸,脑容量比现代人小。

他们的身高平均为157厘米,上肢与现代人相似,下肢较上肢略长,能够直立行走。

- 生产生活。

- 工具制作:北京人能够制造和使用工具。

他们使用打制石器,这种石器制作比较粗糙,被称为“旧石器”。

例如,他们会把石头敲打成尖锐的形状用来切割兽肉、挖掘植物根茎等。

- 用火情况:北京人已经学会使用火,还会长时间保存火种。

他们用火烧烤食物、防寒、照明、驱兽。

火的使用是人类进化史上的一个里程碑。

它改善了人类的生存条件,增强了人类适应自然的能力。

- 群居生活:北京人过着群居生活。

这主要是因为当时的自然环境非常恶劣,野兽众多,单个人的力量无法生存下去。

他们往往几十个人在一起,共同劳动,共同分享劳动果实。

3. 山顶洞人。

- 发现地点:北京周口店龙骨山顶部的洞穴里。

- 生活年代:距今约3万年。

- 体质特征:山顶洞人的模样和现代人基本相同。

- 生产生活。

- 工具制作:他们使用的工具仍然是打制石器,但已经掌握了磨光和钻孔技术。

例如,他们会制作骨针,用骨针来缝制衣服,这说明他们已经有了爱美意识。

- 生活方式:山顶洞人过着氏族生活,他们按照血缘关系结合成氏族,共同劳动,共同分配食物,没有贫富贵贱的差别。

新人教版2019年历史七年级上册知识点总结

新人教版2019年历史七年级上册知识点总结

2、用途:饮食、祭祀、军事特点:种类丰富,数量众多3、制作工艺:泥范铸造法4、代表性青铜器:司母戊鼎(迄今世界上出土的最重的青铜器)、四羊方尊(造型奇特,做工精美)二、甲骨文1、定义:中国商周时期刻写在龟甲和牛、羊等兽骨上的文字。

2、发现者:清朝官员王懿荣3、地位:①是中国已发现的古代文字中年代最早、体系较为完整的文字,对中国文字的形成和发展有深远的影响。

②我国有文字可考的历史从商朝开始。

5、甲骨文已经具备了汉字的基本结构,很多字体至今仍在使用,是汉字形成与发展的重要阶段。

6、有些青铜器铸刻有文字,古人称铜为金,所以这种文字被称为金文。

第六课动荡的春秋时期东周分为两个时期:春秋(公元前770年—公元前476年)战国(公元前475年—公元前221年)(春秋时期最显著的政治特点:周王室衰落,诸侯争霸)一、经济发展农业:铁制农具和牛耕的使用,是春秋时期农业生产力水平提高的重要标志。

二、王室衰微表现:分封制瓦解;周王室势力大减;诸侯崛起,竞相争霸。

三、诸侯争霸1、原因:(1)周王室衰微,控制力减弱;(2)各诸侯政治、经济发展不平衡;(3)各诸侯国为争夺土地、人民、财产和政治上对别国的支配权。

2、口号:“尊王攘夷”3、春秋霸主:齐桓公、晋文公、楚庄王、秦穆公等4、影响:利:有利于局部的统一和民族融合。

弊:给人民带来深重的灾难。

5、晋楚争霸:晋文公城濮之战----退避三舍;楚庄王---一鸣惊人、问鼎中原;越王勾践---卧薪尝胆)第七课战国时期的社会变化一、战国七雄七雄方位口诀:齐楚秦燕赵魏韩,东南西北到中来。

桂陵之战—魏(庞涓)、赵、齐(孙膑)—围魏救赵马陵之战—魏(庞涓)、齐(孙膑)—减灶计长平之战(规模最大,最激烈)—秦(白起)、赵(赵括)—纸上谈兵二、商鞅变法(重点)1、背景:(1)铁制农具和牛耕的使用进一步推广,社会生产力水平不断提高(经济)(2)新型地主阶级的势力增强(政治)2、目的:富国强兵,在兼并战争中取胜。

七年级上册历史第一课讲解

七年级上册历史第一课讲解

七年级上册历史第一课讲解
七年级上册历史第一课讲解应由本人根据自身实际情况书写,以下仅供参考,请您根据自身实际情况撰写。

七年级上册历史第一课《中国早期人类的代表——北京人》
一、教学目标
1. 掌握北京人的基本特征,了解北京人发现的意义。

2. 了解化石和考古资料在研究人类起源中的重要作用。

3. 通过观察和想象北京人一天的生活,培养学生的想象能力。

二、教学重点
北京人的基本特征和发现意义。

三、教学难点
化石和考古资料在研究人类起源中的重要作用。

四、教学过程
1. 导入新课:通过讲述人类起源的奥秘和考古学的发展,引导学生了解人类起源的研究历程和北京人的发现背景。

2. 讲授新课:介绍北京人的基本特征、发现意义和化石、考古资料在研究人类起源中的作用,引导学生通过观察和想象北京人一天的生活,了解北京人的生活状况。

3. 巩固练习:通过填空题、选择题等题型,检查学生对本课内容的掌握情况,巩固所学知识。

4. 小结:总结本课所学内容,强调北京人在人类起源研究中的重要地位和化石、考古资料在研究中的作用。

五、教学反思
通过本课的学习,学生了解了北京人的基本特征和发现意义,了解了化石和考古资料在研究人类起源中的重要作用。

但在教学过程中,部分学生对于化石和考古资料的了解还不够深入,需要进一步拓展相关内容。

同时,教师也需要加强课堂互动,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和参与度。

新人教版七年级历史第一课我国境内早期人类的代表

新人教版七年级历史第一课我国境内早期人类的代表
保留了猿 的某些特 征
会制造工具
知道使用天然火 打制石器和木棒 狩猎、采集 使用火保存火种
与现代人 基本相似
磨制和钻孔技术 人工取火 采集、狩猎、捕鱼
社会 组织
原始 人群
原始 人群
氏族
课外活动
大胆想象远古北京人的一天,写一篇小短文。 提示:可从衣食住行着手
“山顶洞人”身上已无猿类特 征,模样与现代人已经没有多 大的区别。
山顶洞人头部复原像
磨光鹿角
山顶洞人头盖骨化石
这说明山顶洞人已
骨针
掌握磨光和钻孔技 术,是中国发现最
早的缝纫工具
装饰品
这说明山顶 洞人已懂得 爱美
山顶洞人通过改进工具和提高劳动技能可以获得更多的食物。 在长期生产生活中,已经能够人工取火,还能用兽皮缝制衣服, 可以抵御北方寒冷的冬天。
5、生活地点在今北京周口店一带的远古人类有
A.元谋人、蓝田人
D
B.元谋人、北京人
C.蓝田人、山顶顶洞人
D.北京人、山顶洞人
课堂小结
名称
距今 时间
元谋人 170万年
发现 地点
云南省 元谋县
北京人
70-20 万年
北京西南 周口店
山顶洞 3万年 人
周口店龙 骨山山顶 洞穴
体形 特征
工具、 生产生活
有较多猿 的特征
思维提升
北京人遗址发现有什么意义?
1、对历史:北京人是世界上最重要的原始人 类之一,它的发现对于研究古人类进化的历史 具有重要的意义。 2、对世界:周口店北京人遗址是迄今所知世 界上内涵最丰富、材料最齐全的直立人遗址。 3、对科学:通过对北京人的研究,可以发现 早期猿人向现代人类演进和发展变化的规律, 为人类起源的研究提供了可靠的证据。

七年级上册历史第一课讲解

七年级上册历史第一课讲解

七年级上册历史第一课讲解
七年级上册历史第一课是关于"人类文明的发展与交往"的讲解。

本课主要内容包括以下几个方面:
1. 人类文明的起源:讲解人类起源的地点和时间,以及人类从狩猎采集社会向农耕社会的转变。

介绍了人类定居和农业的发展对社会生活的影响。

2. 文明和交往:讲解古代文明的出现对人类社会的影响,以及文明之间的交流和交往。

介绍了古代文明如何通过贸易、军事征服等方式进行交往。

3. 各大洲的古代文明:讲解世界上几个重要的古代文明,如尼罗河文明、美索不达米亚文明、古埃及文明、古印度文明、古中国文明等。

介绍了这些文明的特点和成就。

4. 文明之间的影响:讲解各个古代文明之间的相互影响和借鉴,以及其中的冲突和战争。

介绍了文明之间的交往和互动对于人类社会文明进步的重要作用。

通过这一课的讲解,学生可以了解人类文明的起源和发展,认识到不同文明之间的交往与影响,并培养对历史的兴趣和理解。

人教版七年级历史上册教案第1课中国早期人类的代表——北京人

人教版七年级历史上册教案第1课中国早期人类的代表——北京人

人教版七年级历史上册教案第1课中国早期人类的代表——北京人第1课《中国早期人类的代表——北京人》一教学目标知识与能力:了解和掌握有关元谋人、北京人的基本生活状况。

过程与方法:通过对比“古猿、北京人和现代人的头部有什么区别”和想象“北京人的一天是怎样生活的”,培养学生的观察和想象能力。

情感态度与价值观:通过本课的学习,使学生认识到中国是人类的发源地之一,周口店古人类遗址是著名的世界文化遗产,激发学生的爱国主义情感和民族自豪感,培养学生珍视人类文化遗产的意识。

教学重点和难点二教学重难点:重点:北京人难点:本课所讲内容距今久远,只有依据考古发掘成果进行科学推断并结合必要的、合理的想象,才能理解和掌握本课的基本内容。

三教学过程(一)创设情境,导入新课:教师:同学们,这节课是大家进入初中以来的第一节历史课,对于历史,大家并不陌生,通过书籍和影视剧我们了解了许多历史知识和历史故事,下面请大家说说你知道的历史知识、历史故事、历史人物。

生试说。

教师:自从有了人,就有了人类历史。

谁能告诉大家:最早的人类产生在什么地方,又是怎么样产生的呢?请大家看“导入框”中的内容。

教师:关于人类的起源古今中外有许多美丽的神话传说,同学们知道哪些关于人类起源的神话传说呢。

谁能为大家讲述一下?学生:盘古把宇宙分成天和地两部分,但没有人类存在。

有个女神叫女娲把泥土揉到一块,捏成了一个个小人,吹口气,人就活了,后来,女娲累了,便用一根藤条从泥中一抽。

甩出许多泥点,泥点变成了一个个小人,这样就有了人类。

展示:美丽的传说。

教师:有关人类起源,无论西方的上帝造人还是中国的女娲抟土造人都是神话传说,那么人类到底是怎样诞生的呢?今天让我们带着这些疑问,一起走进《中国早期人类的代表——北京人》!通过这节课的学习,相信我们会找到答案的。

第1课《中国早期人类的代表——北京人》(二)教师引领,合作探究:展示:一、我国境内的早期人类:展示:元谋人的资料卡片发现的地点:距今时间:发现的意义:让学生阅读教材并填写完整,在学生填写完整的基础上带他们看相关的资料图片,问题:我们是如何知道这些信息的?学生:史料、文献、实物、口头传说等。

人教版历史七年级上册单元知识点(1-10课)

人教版历史七年级上册单元知识点(1-10课)

人教版历史七年级上册单元知识点(1-10课)第一单元史前阶段:中国境内早期人类与文明的起源第一单元内容要点:一具制度:禅让制(是指原始社会末期实行的把部降联盟领袖之位传给贤德之人的制度。

)两种原始农耕文明的代表:南方的河姆渡人和北方的半坡人。

两位中华民族的人文初祖:炎帝和黄帝三个原始人类的代表:元谋人,北京人,山顶洞人。

第1课中国早期人类的代表——北京人一、我国境内早期的人类1.我国的古人类遗址:(1)地位:中国是世界上发觉古人类遗址最多国家之一(2)代表:元谋人、北京人和山顶洞人(我国远古人类遗址要紧分布在长江、黄河等大江、大河流域,这些地区土地胖沃、水源充脚,适合人类生存。

)2.元谋人(1)发觉地方:云南省元谋县;(2)日子年代:距今约170万年;(3)日子事情:能创造工具,懂用火;(4)发觉意义:元谋人是我国境内目前已确认的最早的古人类。

二、北京人1.发觉地方:北京西南周口店龙骨山上;2.日子年代:距今约70万—20万年;3.发觉:1929年,中国的少年学者裴文中发觉第一具北京人头盖骨化石。

4.体貌特征:(1)北京人的头骨,前额低平,眉骨粗大,颧骨突出,鼻骨扁平,嘴部前伸。

(2)上肢与现代人相似,下肢较上肢略长,可以直立行走,保留了猿的某些特征。

5.生产日子:(1)使用打制石器(使用打制石器的时代叫做旧石器时代)、木棒;(生产工具)(2)采集、狩猎;(3)会使用天然火,会保存火种。

(注:①火的功能:用火烧烤食防寒、防寒、照明、驱兽,从而改善了生存条件。

②学会用火的意义:学会用火是人类进化史上的里程碑,增强了人类习惯自然的能力。

)6.社会组织:过群居日子,原始社会。

7.地位:北京人是世界上最重要的原始人类之一;周口店北京人遗址是迄今所知世界上内涵最丰富、材料最齐全的直立人遗址。

8.意义:经过对北京人的研究,为人类起源的研究提供了可靠的证据。

三、山顶洞人1.发觉地方:北京西南周口店龙骨山顶部的洞穴;2.日子年代:距今约3万年;3.体貌特征:差不多具有现代人类的特征;4.生产日子:打制石器,但已掌握钻孔技术和磨制技术(骨针);人工取火,靠采集、狩猎为生,还会捕鱼,缝制衣服。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距今年代 发现地点 体貌特征 生产生活
约70-20万年
北京西南周口店
保留了猿的某些特 手脚分工明显
打制石器、天然火、群居
山顶洞人的生活想像图
名称: 山顶洞人
地点: 北京西南周口店龙骨山顶洞
距今年代:约三万年
生产、 生活特
征:
仍使用打制石器,但已掌握磨光和钻 孔技术,并且会人工取火。靠采集、 狩猎为生,会捕鱼。用骨针缝制衣服, 懂得爱美。
第三、北京人只能利用天然火,而山顶洞人已会人工取火;
第四、北京人过群居生活,山顶洞人已进入氏族公社时代。
北京人还保留了古猿的某些特征。
我是北京人, 我的生活是 这样的……








照 明 防 寒
发挥你的想像
力:北京人是怎样 取得天然火的呢?
煤的自燃
雷电生火
偶然碰撞生火
森林自燃生火
在遗址中,还发现了虎、豹、熊、鹿、野 猪等许多兽骨化石。在这样的环境中,北京人 怎样生存下去呢?
群居生活 形成早期原始社会
社会生活: 氏族(由血缘关系组成)
山顶洞人比北京人有哪些进步之处?
体质 特征
工具 制造
用火 方面
社会 组织
保留猿 北京人 的某些
特征
打制 石器
天然火 群居
山顶洞 人
和现代 打制石器 人基本 磨光钻孔 相同 技术;骨

人工 取火
氏族
山顶洞人与北京人相比主要有四点进步:
第一、从相貌上看北京人保留了某些猿的特征,山顶洞 人同现代人基本相同; 第二、北京人只会打制粗糙的石器,而山顶洞人已经掌 握了磨制和钻孔技术;
第1课 祖国境内的远古居民
学习目标
1.认知我国境内主要远古居民的基本情况。 2.对比了解这些远古居民与现代人的差异。
重难点: 我国远古居民的生产、生活情况,距今年代
及氏族生活的特点。
Hale Waihona Puke 人类从哪里来 ?1、神创论
2、进化论
你能找到我国 境内主要的远 古居民有哪些 吗?
元谋人 北京人
山顶洞人
我国是世界上发现远古 人类遗址最多的国家。
我国境内最早的人类
名称: 元谋人
地点: 云南省元谋县
距今年代: 约170万年
生产、 生活情
会制造工具和知道用火
况:
人和动物的根本区别:会不会制造工具
北京人 周口店龙骨山全景
我国著名考古学家—裴文中怀抱北 京人的头盖骨
古猿
北京人
现代人
请对比图片,说出北京人头部特 征?(额头 眉骨 颧骨 嘴巴 下颌)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