耶鲁大学公开课《死亡》详细笔记
《耶鲁大学公开课:死亡》笔记

《耶鲁大学公开课:死亡》笔记我们可以把这第一种观点称为二元论物质实体。
命令肉体。
但另一方面,灵魂也会受到肉体的反作用。
一方面,我们言谈间好像灵魂是有处所的,我们说灵魂在肉体中。
另一方面,也许这都是幻觉,也许灵魂根本没有任何处所,也许我有一个处所的感受,实际上只是我从我的肉体获得的所有感觉输人形成的幻觉。
我们还有物理主义者的观点。
物理主义者也相信心灵,但是他们认为,心灵只是一种谈论肉体能力的方式。
物理主义者当然不相信二元论者信奉的非物质的灵魂。
所以为了区分清楚,我将说物理主义者根本不相信灵魂。
他们相信心灵,但是不相信灵魂。
第三章灵魂存在的论证对于我们看不见(又听不见、尝不到,也无法用内感官观察到)的东西,我们该如何去证明它们的存在呢?最重要的方法也许是这样的:有时我们合理地设定存在某种我们看不见的东西,以便去解释我们都认同其存在的其他事情。
关于最佳解释推论,在此要强调一下。
我们可以合理地相信某事物,不仅是因为我们需要靠它提供某种解释,而是由于它能提供我们可以得到的最佳解释。
的肉体的生命。
纯粹的机器不能思考、推理,也没有信念和欲望。
即使是在解释思考、推理和计划时,好像我们也并不需要诉诸灵魂。
如果我真的有自由意志,那我就不可能受制于决定论法则。
换句话说,受制于决定论法则的东西不可能拥有自由意志。
这两者是不相容的。
也许能够想象出来某种事物,并不一定代表该事物具有逻辑上成立的可能性。
想象力是逻辑成立可能性的正确向导,也就是说,但凡我们能够想象出来,便具有逻辑上成立的可能。
没准想象力是逻辑成立的可靠向导,但凡能想象出来的,就具有逻辑成立的可能。
即使我们同意柏拉图的理念存在,即使我们也同意灵魂存在并且可以被思考,·我们还没有得到任何充分的理由去相信灵魂一定是不朽的。
因此,柏拉图的第一个论证—由理念本质引起的论证—我认为是站不住脚的。
组成部分的事物可以被毁灭。
事实上,柏拉图本人在其他对话录中,反对灵魂的单纯性。
【学习】耶鲁大学公开课-死亡

耶鲁大学公开课D E A T H和你想的不太一样亡[美]谢利·卡根◎著贝小戎等◎译糖炒诗人- ◎读书笔记PPT你可能相信我们拥有灵魂永生是一种赐福 对死亡感到恐惧无可厚非 死亡是一件神秘的事情你可能不曾想过我们没有灵魂永生是一种诅咒死亡并不神秘恐惧死亡并不恰当花5分钟同我一起思考死亡吧!死亡其实和你想的不太一样!目录●死亡是坏事吗?●永生是好事吗?●灵魂存在吗?●我们能在死后存活吗?●死亡的本质是什么?●我们该如何面对死亡而活?死亡是坏事吗?IS IT BAD TO BE DEAD?什么事对我有坏处?相较于其他事来说是坏事。
−捡到钱是好事,但是捡到5毛就不如捡到100好。
事情本身不坏,但会导致坏的结果。
−如熬夜看世界杯本身不是坏事,但它导致的精神不济、被扣工资、家庭矛盾甚至猝死等是坏事。
事情本身就是坏事。
−如疼痛、疾病,只要发生就是坏事。
相对坏结果坏 本质坏死亡的坏处是?死亡会剥夺可能拥有的美好和幸福−关于死亡坏处的剥夺解释理论死亡对于死者而言没有任何结果−任何事情对不存在的事物都不会有影响死亡本身不好也不坏−对于不存在的事物而言,不存在对它来说没有好处也没有坏处相对 有点坏 结果不坏 本质不坏那么,永生是好事吗?IS IT GOOD TO BE IMMORTAL?永生不见得是好事记忆能够保存假如记忆能够一直保存,再有意思的活动我们也用无尽的时间去体验所有的关卡变化。
生活将最终变为无尽模式的神庙大逃亡,无法结束的生命不是赐福反而是诅咒。
记忆不能保存假如灵魂通过转世得以永生,但每次转世都要喝孟婆汤清零记忆。
那么对于现在的我来说,不管我曾有多大的成就都毫无意义。
未来对现在的我来说是零。
永生对现在的我来说毫无意义。
尽管如此,我们希望活的久一点我们不一定要永生,但要能够活到我们满足为止。
为此,我们希望有灵魂,我们希望我们是灵魂和肉体的混合,而灵魂是我们的主要部分。
这样,我们才可能活得比肉体更久一些。
耶鲁大学开放课程—哲学:死亡.02.

死后是否还有活的可能性Could there be life after death?
我能幸免一死吗Might I survive my death?
哲学上对此有反驳But there's a philosophical objection to the entire question.
然后再用几周时间And then we're going to spend several weeks,
至少一周or at least a week or so,
讨论个人同一性的问题talking about the nature of personal identity.
在我们开始之前But before we can even get started,
我们是由什么组成的What are we made of?
我们的组成部分是什么What are our parts?
在回答"我是否能够幸存"It seems plausible to think
这个问题之前that before we could answer the question,
我们要知道 "我"是什么we need to know, what am I?
人是什么What's a person?
一方面要搞清形而上学中What's the metaphysical composition of people,
人的构造是什么on the one hand?
同时还要弄清同一性及And we need to get clear on the nature of identity
耶鲁大学公开课《死亡》详细笔记

PHIL 176 Death Professor Shelly Kagan(第一课没什么实质内容,可以略过)教授在第一课列举了这门课将要讨论的一些问题:1.人能否幸免于死2.人是什么?“我”是什么?3.有没有来生?4.自杀一定是恶的吗?……然后他摆出了自己的观点:1.不存在灵魂2.永生并不是好事情3.对死亡的恐惧是很正常的4.自杀在特定情境下有可能是理性的,并且在道德上是正当的……他希望通过这门课:学生能够自己独立思考。
他不是要灌输给学生这些观点,而是要引导学生运用自己的理性,无论是支持还是反对这些观点,都要有合理的根据,给出论证。
第二课要回答“我能否幸免于死”“我死后我是否还存在”,就需要先回答:“我”是什么?或人是什么?什么叫“幸免于死”?什么叫“活着”?一个人过了一段时间仍然是这个人,这是怎么一回事?……反驳:有人认为这个问题是混淆概念造成的,根本毫无意义,因为1.如果“死亡”的意思是生命的结束的话,那么2.“是否来生”就相当于“生命结束之后是否还有生命”,这就好比“碗里的饭吃完后碗里还有饭吗”,那么3.“是否有来生”或“我能否幸免与死”的答案当然就是否定的(因为很明显这些提问自相矛盾),这能从问题里直接得到答案。
△回应:1.如果,“死亡”指的是身体的死亡(即一系列的生理过程);那么,2.之前的问题将变成“我的身体死后我是否还存在”,这和“生命结束之后是否还有生命”不同,不能从提问中直接得到答案。
YYets3.所以,在这个意义上提问和回答“我能否幸免与死”是有意义的。
要回答“我能否幸免于死”(在上面的那个理解下),就需要先弄清楚:“我”是什么?“我”是什么东西组成的?或者人是什么?人由什么组成?一般来说,有两种主流观点:一、二元论(Dualism)◎1.人是由身体和心灵(灵魂)两部分组合而成严格说来,人的本质是灵魂,它与某具肉身密切联系着;“我”就是指我的灵魂,尽管与我的身体紧密联系着。
2.身体和心灵是完全不同的两种东西,身体是物质的,灵魂是非物质的(不是由原子、分子构成的)3.心灵指挥身体,“身体反作用于心灵”4.死亡就是指身体的死亡,灵魂离开肉体(?)二、物理主义(Physicalism)○1.人只有身体,尽管2.这个身体能够实现多种功能3.人就是一个物理对象,一个纯物质的存在4.谈论心灵,实际上就是谈论大脑(或大脑的功能),正如微笑就是特殊的肌肉运动5.死亡就是指身体丧失了正常功能第三课二元论与物理主义的分歧:是否存在灵魂?证明事物存在的方法:1.通过五感获得的经验证据来证明但是,灵魂是非物质的(如果二元论正确的话),我们无法通过感官来感觉到灵魂。
耶鲁大学开放课程—哲学:死亡

不同的手段导致死亡的方式不同,但是我认为有一点是相同的,你的死亡伴随着这一系列的事情发生,都是些什么事呢?事实上我对这方面不是很了解。
我只能认为是不论最初的死亡原因是什么,最后血液不再流动,氧气不能输送到全身,导致大脑变得缺氧,由于细胞中缺少氧气,所以细胞不能完成它们的各种新陈代谢活动,因此他们不能修复各种损伤,或者生成所需的氨基酸蛋白质,当细胞开始衰退,细胞组织开始损坏,它们不能像正常的细胞一样修复,结果就是重要的细胞组织衰竭了,瞬间肉体死亡了,我想说我不是很确定这个是不是真的。
刚才讲的那个小故事是不是真的。
但是有些类似的故事就可能是真的。
从哲学的观点来看,我已经把整个过程画在了黑板上。
由于我不知道某些具体的生理过程,我们可以叫它B1 B2 B3一直到Bn ,在B1之前你的身体还在运作,正常运作也就是机体的呼吸复制细胞诸如此类。
在这个过程的最后也就是Bn 身体死亡了,B是指身体B1到Bn 这就是死亡的过程至少这是身体上的死亡。
就像我说的这就是一些医学院的人生物学家或生理学家向我们描述的死亡。
然而问题又来了,假设我们叫这个过程“肉体死亡”,把这些发生在最后阶段的事称做肉体死亡。
■■■这门课的成绩会由以下几部分构成:平时作业占20%,期中考试占30%,期中有时在10月份考,期末考试占50%;这就是成绩的加权比例。
我还有另外一套评分计划叫“特赦计划”,就是我会比较你的学期总成绩和你的期末考试成绩,我会取这两个成绩中更高的作为你的课程最终成绩。
……接下来学好物理最重要的就是完成作业,作业的权重虽然只有20%,但这个数字是无法真正衡量其重要性的,作业能让你真正弄清楚自己对知识的掌握程度,如果你只看我在黑板上的推导,觉得很有道理,好象自己也能行,但是只有你动手去解题,才是验证自己会与不会的唯一方法。
只有这个时候你才知道自己是否真正理解了,所以,我要求你们按时按量地完成作业。
如果我周三布置了关于该周课堂内容的作业,你们应该尽快着手去做,因为当你下周来上新课时我会假设大家都已经把上周题目做完了。
耶鲁大学开放课程—哲学:死亡01

我的意思是指某些非物质的东西\I'm going to mean something immaterial,
某些区别于我们身体的东西\something distinct from our bodies.
我们有非物质的灵魂吗\Do we have immaterial souls,
会有东西能够从身体的死亡中幸存吗\something that might survive the death of our body?
如果没有 那么死亡的本质意味着什么\And if not, what does that imply about the nature of death?
我们要讨论的是当我们思考\Well, the things we'll talk about are philosophical questions
死亡本质或诸如此类的问题时 所产生的\that arise as we begin to think about the nature of death,
..,我们不会谈论那些\about the things we won't be talking about
你们可能强烈希望在\that you might reasonably expect or hope
死亡课程上听到的东西\that a class on death would talk about,
其他死亡课上听不到的\could cover that we won't talk about.
耶鲁大学雪莱死亡哲学第二课的节略笔记

1、死亡-哲学-绪论这是一门哲学课。
要讨论的是死亡本质或诸如此类的问题的哲学疑问。
课程前半部分将集中在,死亡本质的问题上:我们死亡时发生了什么?要解决这个问题,首先要考虑的是:我们是什么?人是一种什么样的实体?特别是我们有灵魂吗?这里所说的灵魂是哲学中的术语,意指某些非物质的东西——区别于我们身体的东西,有非物质的灵魂吗?会有东西能够从身体的死亡中幸存吗?如果没有,那么死亡的本质意味着什么?怎么样才称得上死亡?幸存对我来说是什么?假如我从死亡中幸存,这又意味着什么?显而易见,要想弄明白死亡和生存是怎么一回事儿,我们必须对个人同一性了然于心。
之后我们会讨论到价值论。
如果死亡是终结,那么它是坏事吗?无疑,大多数人,坚信死亡是件坏事。
但是死亡到底有多糟?如果在我死了,我不存在了,对我来说怎么会有坏事呢?对于不存在的东西怎么会有坏事呢?那么,死亡怎么会是坏事呢?这么说并不是试图让你相信死亡不是坏事,但这的确要花点时间来准确地说清楚:什么让死亡成了坏事和怎样才算死亡,使得死亡成为坏事的东西是否不止一件?如果死亡是件坏事,是不是永生就是件好事了?应该用怎样的态度对待不可避免的死亡。
比如:我应该害怕死亡吗?我该对我即将死去这个事实感到绝望吗?最后,我们将转入自杀问题。
许多人认为既然生命是有价值的,无比珍贵的,那么自杀就是毫无意义的,你放弃了你仅有的生命。
我们将通过思考自杀的合理性和道德性来结束这个学期。
大致地讲,这就是我们的课程安排:前半学期形而上学。
后半学期价值论。
讲课有两种方法,特别是像这种引论课:方法一:你们简单的列出不同的观点,正面和反面,老师争取保持中立,不表明他支持哪个观点。
我会在介绍课上,采用这种方法。
另一种方法,会始终围绕一个观点来谈,并推动和论证这个观点。
也就是说,关于我们要讨论的问题,我会持有自己的观点,而我在课堂上要做的就是,与其它的观点辩论,说服你们并让你们相信我的观点是正确的。
为了让你们先了解一下那些观点是什么,我想先给大家介绍几种普遍的观点:第一,我们有灵魂。
(整理)02-死亡-哲学-耶鲁大学开放课程纯中文译稿txtppsrtf.

人的本质:二元论与物理主义我们要讨论的第一个问题是:我是否可能幸免一死?死后能否继续活着?是否有可能死后我依然存在?或是我能幸免于死?乍看之下……实际上,只有深入考虑才能得出真相,在回答这些个问题之前,需要先弄清楚两点:我能幸免于死吗?我们能幸免于死吗?首先,我们要明白人究竟是什么?人究竟是什么生物?总的来说,什么才能称作人?我们是由什么组成的?我们的组成部分是什么?在回答“我是否能够幸存?”这个问题之前,我们需仔细思考,我们得知道“我”是如何形成的。
那么首先我们需要花一点时间,搞清楚人是什么,人的基本构造是什么;第二个你要弄清楚的问题是,活着的概念是什么,在探讨“我是否能够幸存”之前,我们要搞清楚“我是什么?”、“活着又是什么?”、“未来的我又是什么样的呢?”这些问题,可以作为哲学问题来讨论,同一性的持存本质是什么?由于我们对我们这种生物十分感兴趣(也就是人类)这个话题,属于同一性话题下的分支问题,通常会放在某话题的标题下讨论。
也就是个人同一性,什么是个人同一性的关键、本质或基础(或者说,现在的我和下周在这里的我又有什么不同)什么是个人同一性,正如我所说,起初你只是想弄清楚这个答案,我究竟能否幸免一死?我们要知道“我”是什么?人是什么?一方面要搞清形而上学中,人的构造是什么,同时还要弄清同一性及持存的本质,具体说来就是个人同一性,如果想深入了解这个话题,就必须弄清楚这两个问题,这就是头几周课的主要内容。
我们会花两周的时间讨论,人是什么;然后再用几周时间,至少一周,讨论个人同一性的问题;在我们开始之前,还有一个问题:这是所有问题的核心内容,我们需要花很多时间去谈论这个哲学问题,死后能否继续活着,死后是否还有活的可能性,我能幸免一死吗,哲学上对此有反驳,反驳的观点相当简单,它认为这个问题本身就是错误的,是在混淆概念,一旦弄清了混淆的地方,这个问题就好回答了,我能幸存于一死吗?答案肯定是,反驳的人会说,答案当然是不会,这就是否定的说法。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PHIL 176 Death Professor Shelly Kagan(第一课没什么实质内容,可以略过)教授在第一课列举了这门课将要讨论的一些问题:1.人能否幸免于死2.人是什么?“我”是什么?3.有没有来生?4.自杀一定是恶的吗?……然后他摆出了自己的观点:1.不存在灵魂2.永生并不是好事情3.对死亡的恐惧是很正常的4.自杀在特定情境下有可能是理性的,并且在道德上是正当的……他希望通过这门课:学生能够自己独立思考。
他不是要灌输给学生这些观点,而是要引导学生运用自己的理性,无论是支持还是反对这些观点,都要有合理的根据,给出论证。
第二课要回答“我能否幸免于死”“我死后我是否还存在”,就需要先回答:“我”是什么?或人是什么?什么叫“幸免于死”?什么叫“活着”?一个人过了一段时间仍然是这个人,这是怎么一回事?……反驳:有人认为这个问题是混淆概念造成的,根本毫无意义,因为1.如果“死亡”的意思是生命的结束的话,那么2.“是否来生”就相当于“生命结束之后是否还有生命”,这就好比“碗里的饭吃完后碗里还有饭吗”,那么3.“是否有来生”或“我能否幸免与死”的答案当然就是否定的(因为很明显这些提问自相矛盾),这能从问题里直接得到答案。
△回应:1.如果,“死亡”指的是身体的死亡(即一系列的生理过程);那么,2.之前的问题将变成“我的身体死后我是否还存在”,这和“生命结束之后是否还有生命”不同,不能从提问中直接得到答案。
YYets3.所以,在这个意义上提问和回答“我能否幸免与死”是有意义的。
要回答“我能否幸免于死”(在上面的那个理解下),就需要先弄清楚:“我”是什么?“我”是什么东西组成的?或者人是什么?人由什么组成?一般来说,有两种主流观点:一、二元论(Dualism)◎1.人是由身体和心灵(灵魂)两部分组合而成严格说来,人的本质是灵魂,它与某具肉身密切联系着;“我”就是指我的灵魂,尽管与我的身体紧密联系着。
2.身体和心灵是完全不同的两种东西,身体是物质的,灵魂是非物质的(不是由原子、分子构成的)3.心灵指挥身体,“身体反作用于心灵”4.死亡就是指身体的死亡,灵魂离开肉体(?)二、物理主义(Physicalism)○1.人只有身体,尽管2.这个身体能够实现多种功能3.人就是一个物理对象,一个纯物质的存在4.谈论心灵,实际上就是谈论大脑(或大脑的功能),正如微笑就是特殊的肌肉运动5.死亡就是指身体丧失了正常功能第三课二元论与物理主义的分歧:是否存在灵魂?证明事物存在的方法:1.通过五感获得的经验证据来证明但是,灵魂是非物质的(如果二元论正确的话),我们无法通过感官来感觉到灵魂。
所以2.对于无法通过五感感觉到的事物,需要通过“最佳解释推理”来证明其存在:我们必须假设a 存在,才能解释现象P,而且能给出最佳解释。
(例如:原子、X 射线)注意:这里要求的是可能的“最佳”解释,而非任一看似可行的解释。
所以,二元论者要论证灵魂存在,就必须:找到我们身上的某个现象或特性F,只有通过假设灵魂存在才能给出最佳解释(物理主义无法解释或者只能给出较差的解释)。
灵魂存在论证◎YYets根据F 的不同,有不同种类的论证。
第一类诉诸普通的事物(情感、理性之类);第二类诉诸不寻常的、超自然的现象(通灵、濒死体验)。
◎论证1.1 F=身体运动1.人死后,(一般来说)身体仍然保存完好,但是已经不能动了2.如果人只是一具身体,那么物理主义无法解释完好的身体为什么不动了。
所以,3.必须假设灵魂存在,才能解释 F ○回应1.1 人死后身体的部件虽然都在,但是坏了,无法正常工作,就像机器一样。
物理主义,完全可以解释,所以论证1.1 不成立。
◎论证1.2 F=身体运动的目的性1.人的身体运动不是随机的,而是有目的性的;2.如果人只是一个物体,那么无法解释身体运动的目的性。
○反驳1.2 可以对2 举出反例,追踪导弹、机器人都是纯物理对象,它们的运动就有目的性。
所以论证1.2 不成立。
◎回应1.2 热追踪导弹、机器人有目的性的运动都来自于一个外来的命令源(人的编程)。
那么人的目的性运动,也必须诉诸于身体之外的某个东西才能解释,那就是灵魂。
○回应信徒可以诉诸上帝来解释目的性的外在来源;而物理主义者也可以假设一个能制造机器人的机器人,通过DNA 来编程,因而人的活动有了目的性,也不必诉诸灵魂就足以很好地解释这一现象。
◎回应人有自由意志,而机器没有自由意志。
见论证1.6◎论证 1.3 F=理性、信念、欲望1.纯粹的机器(物理对象)不可能有欲望、理性、信念……2.我们人由理性、信念、欲望……3.所以,我们肯定还有灵魂,这才能解释理性、信念、欲望……○反驳 1.3 前提一是错的,复杂的电脑、智能机器人完全可以有欲望和信念等,比如下棋程序运行时,就好像有信念、欲望、推理等等◎回应1.3 拟人化的说法并不表示电脑真的有欲望、机器人有信念○反驳这是偏见,凭什么不能说电脑有欲望?二元论者没有给出证据证明为什么机器不能有信念、欲望……机器和电脑程序的一些行为使人很自然地把信念、欲望归属给机器。
◎回应YYets◎论证1.4 F=感受性、感质(qualia)1. 机器在行为方面也许和人一样,但没有感受性的方面(如,机器不能知道花闻起来怎么样,咖啡尝起来什么味道……)2.物理主义者不能从纯物理的角度解释感受性,所以人不仅仅是物理的,还有灵魂。
○回应物理主义现在不能解释,不代表不可能解释,也许将来科学发展之后可以解释。
◎回应不公平,物理主义解释不了的就说将来某天能解释,那岂不永远立于不败之地了?明明二元论可以解释,为什么就不接受呢?○回应目前为止,二元论对于解释所要求的细节也只是语焉不详,算不得真正的解释。
所以,双方在这个问题上只不过打成平局。
◎论证1.5 F=创造性1.机器、电脑这些物体只能按照指令行事,没有创造性。
2.而人有创造性,人的创造性从纯物理的角度无法解释,必须诉诸灵魂。
○反驳前提一错误,已经有作曲程序、下棋程序、数学定理证明程序,能够表现出超凡的创造性。
所以这个论证不成立。
◎论证1.6 F=自由意志人有自由意志,而纯粹物理对象没有自由意志。
所以我们不仅仅是物体。
1.人有自由意志2.服从决定论的东西不可能有自由意志3.所有的纯粹物理系统都服从决定论4.人不是纯粹的物理系统所以,要解释自由意志,必须假设灵魂存在。
(第四课结束)○回应上述论证要成立必需三个前提同时成立,而对每一前提都可以提出合理的质疑:对前提一:自由意志也许只是错觉,我们认为我们有自由意志,但实际上没有。
支持自由意志的人也没给出令人坚信不疑的证明。
也许人就是服从于决定论的物理对象。
对前提二:相容论是可能的。
对前提三:根据量子力学,在基础层面物理现象(如原子衰变)是盖然性的而不是遵从决定论。
YYets人的欲望、信念等等都伴随着一定的情绪,而机器没有这些情绪伴随着它们那些被认为有欲望、信念的行为。
(第三课结束)○回应(第四课)机器也有情绪,比如太空漫游2001 里的Hal综上,论证1.6 的要求相当苛刻,需要许多准备工作才能可行。
第二类论证◎论证 2.1 F=濒死体验1.许多人报告自己有过濒死体验,有特殊的见闻2.对这些体验,只有诉诸灵魂才能给出最佳解释(用两间房的类比)△反驳1.“濒死”体验名不副实,这些人根本就没死,谈不上是濒死体验2.或者说,这些人并没有永远地死掉所以,这些人并不是在报告来生或阴间,濒死体验不足为证。
◎回应在教室里的人不出教室也知道走廊上发生了什么;去法国只暂住过一段时间的人,当然有住在法国的经验。
所以上述反驳不成立○物理主义的反驳2.1 对于这些体验,物理主义者完全可以从生理学、神经科学的角度来解释,所以论证2.1 不成立。
◎论证2.2 F=通灵1.许多人报告自己能够跟死人交流2.无法从科学角度解释,除非假设灵魂存在○物理主义不知道,但表示没有压力……◎笛卡尔的论证3.1 1.如果A 和B 是同一个东西(“A”“B”是不同的说法),那么不可能A 存在而B 不存在。
2.如果A 存在而B 不存在是可能的,那么A 和B 不是同一个东西3.通过叙述的故事可知,可以想象我(我的心灵)存在而身体不存在。
4.可以想象的,就是可能的。
5.我的心灵存在而身体不存在,是可能的。
6.由2、5 可得,心灵和身体是不同的东西,心灵不是身体的另一种说法所以,物理主义不成立,二元论成立。
(第五课结束)○反驳3.1 上述论证不成立,因为对同类论证可以提出反例:1.如果A 和B 是同一个东西(“A”“B”是不同的说法),那么不可能A 存在而B 不存在。
2.如果A 存在而B 不存在是可能的,那么A 和B 不是同一个东西3.可以想象昏星存在而晨星不存在4.可以想象的,就是可能的。
5.昏星存在而晨星是可能的。
YYets6.由2、5 可得,晨星和昏星不是一个东西。
7.事实上,晨星就是昏星,而且都是金星。
8.6、7 矛盾,所以上述论证不成立。
同样,可以质疑论证3.1 也不成立,因为两个论证的形式是一样的。
问题出在哪里?△有三种可能的分析:一、前提3 有问题看似能够想象的东西,其实并非真正能够想象;你认为你在想象那个东西,其实并不然。
例如:方的圆、最大自然数……二、前提4 有问题能够想象的并非一定在逻辑上是可能的。
例如:方的圆,也许有人真能想象出来,但方的圆在逻辑上是不可能的。
三、前提1 有问题 A 和B 相等是偶然的,A 和B 的同一关系在某些可能世界(现实世界)成立,并不一定在其他逻辑可能世界成立。
在现实世界W0中,A=B;对W0来说,不可能A 存在而B 不存在。
但是,在一个可能世界W1中,A≠B;对W1来说,A 存在而B 不存在是可能的,尽管在现实世界W0中A=B。
YYets。