最美致富带头人事迹材料

合集下载

带头人先进事迹材料3篇

带头人先进事迹材料3篇

带头人先进事迹材料3篇李宁,男,33岁,中共预备党员,**市**镇**村农民。

他在党的富民政策鼓舞下立足环境保护、生态保护,在创新增收致富的道路上越走越宽。

从XX年开始,带头建造沼气池,发展养殖业,开办酿酒坊,发展无公害蔬菜。

致富不忘左邻右舍,带领周围群众致富,他政治思想进步,刻苦钻研学习科技文化知识和实用技术,在当地是一名远近闻名的新农村建设的优秀新型农民,他先后获得“**市科技致富带头人”、“**镇农民致富带头人”等光荣称号。

**出生在一个普通的农民家庭,成长在交通、信息闭塞的大山里。

高中毕业后,回到了家乡,他满怀信心想利用自己学到的文化知识来改变家乡的贫穷面貌。

经过自己的努力事实证明,自己的理想在大山里是难得实现的,他不甘心同其他村民一样过着那种面朝黑土背朝天,日出而耕、日落而息的传统生活,与家人商量后举家移居到**村。

**村在镇政府所在地,这里交通便利、信息畅通,**为了早日还上搬家时所欠下的外债,使家庭生活能宽裕一些,又借资8000余元买了一台农用三轮车,跟着其他人一起跑运输,几年下来不仅还上了外债,生活条件也有了改善。

按理说,家里没有了饥荒,生活也说得过去,妻子有事做,自己有车开,应该安安稳稳地过平静日子了,可他不满足于现状,不断地寻求机遇,把握时机,来实现自己的人生价值。

党的十六届三中、四中全会的富民政策深入到祖国的广大农村,给亿万农民带来了致富机遇。

XX年春,上级主管部门和地方政府大力倡导鼓励和支持有条件的农民建造沼气池。

当时,“沼气池”这个词汇对农民来说是第一次听到,非常陌生,大多数有条件的农民对此事都不感兴趣,无论政府怎么动员和举办培训班,结果群众还是不认可,提出了许多这样、那样的问题和难点,唯有**他的想法与众不同,他认为,在党的富民政策的扶持下,作为一个新时期、新形势下的青年农民就应该大胆地探索,勇敢地创新,他认为建沼气池是一个新生事物,它既利于保护环境、保护生态、保护林业,又有利于发展生态农业,也可以说利己利民又利国。

带头人先进事迹材料3篇

带头人先进事迹材料3篇

带头人先进事迹材料3篇本文是关于带头人先进事迹材料3篇,仅供参考,希望对您有所帮助,感谢阅读。

李宁,男,33岁,中共预备党员,**市**镇**村农民。

他在党的富民政策鼓舞下立足环境保护、生态保护,在创新增收致富的道路上越走越宽。

从XX年开始,带头建造沼气池,发展养殖业,开办酿酒坊,发展无公害蔬菜。

致富不忘左邻右舍,带领周围群众致富,他政治思想进步,刻苦钻研学习科技文化知识和实用技术,在当地是一名远近闻名的新农村建设的优秀新型农民,他先后获得“**市科技致富带头人”、“**镇农民致富带头人”等光荣称号。

**出生在一个普通的农民家庭,成长在交通、信息闭塞的大山里。

高中毕业后,回到了家乡,他满怀信心想利用自己学到的文化知识来改变家乡的贫穷面貌。

经过自己的努力事实证明,自己的理想在大山里是难得实现的,他不甘心同其他村民一样过着那种面朝黑土背朝天,日出而耕、日落而息的传统生活,与家人商量后举家移居到**村。

**村在镇政府所在地,这里交通便利、信息畅通,**为了早日还上搬家时所欠下的外债,使家庭生活能宽裕一些,又借资8000余元买了一台农用三轮车,跟着其他人一起跑运输,几年下来不仅还上了外债,生活条件也有了改善。

按理说,家里没有了饥荒,生活也说得过去,妻子有事做,自己有车开,应该安安稳稳地过平静日子了,可他不满足于现状,不断地寻求机遇,把握时机,来实现自己的人生价值。

党的十六届三中、四中全会的富民政策深入到祖国的广大农村,给亿万农民带来了致富机遇。

XX年春,上级主管部门和地方政府大力倡导鼓励和支持有条件的农民建造沼气池。

当时,“沼气池”这个词汇对农民来说是第一次听到,非常陌生,大多数有条件的农民对此事都不感兴趣,无论政府怎么动员和举办培训班,结果群众还是不认可,提出了许多这样、那样的问题和难点,唯有**他的想法与众不同,他认为,在党的富民政策的扶持下,作为一个新时期、新形势下的青年农民就应该大胆地探索,勇敢地创新,他认为建沼气池是一个新生事物,它既利于保护环境、保护生态、保护林业,又有利于发展生态农业,也可以说利己利民又利国。

农村致富带头人事迹材料三篇

农村致富带头人事迹材料三篇

农村致富带头人事迹材料三篇(篇一)**,男,1965年11月出生,中共党员,**市**镇**社区人,一名看似普通农民,却有着一股吃苦耐劳、永不服输的创业精神。

给人的感觉他是一个头脑灵活、思维敏捷的人,而且他敢闯敢干,大胆创业,吃苦耐劳,勤奋好学。

通过他不懈的努力,他在党的富民政策鼓舞下立足当地实际,在增收致富的道路上带头发展农业,并致富不忘左邻右舍,带领周围群众致富,他思想进步,刻苦钻研学习科技文化知识和实用技术,在当地是一名远近闻名的优秀新型职业农民。

一、棉花无土育苗种植,起示范带头作用。

在党的致富政策的鼓舞下,**带头在自家承包地的地上进行了棉花无土育苗种植,为了很好的掌握这一新型种植技术,他多次到市农业局棉麻站请教,还多次参加农广校举办的农业技术培训,并专门购买有关棉花无土育苗种植方面的书籍进行自学。

经过不懈的努力,他的棉花无土育苗种植终于取得了成功,亩产增值达20%以上。

看到这种情况,周围的乡亲们有点眼热了。

在他的鼓励和带动下,几户村民也以同样的方法种植了棉花。

虽然方法相同,但是其他村民由于种植的经验不足,栽植之后在管理上仍然存在不足。

**一方面不断摸索,一方面多方查阅、购买棉花种植方面的资料和书籍,并对其他几户村民进行技术指导和帮助,经过一年时间的精心管理,他们的棉花无土育苗种植得到了丰收。

通过几年的管理实践,他掌握了棉花无土育苗种植技术,成为了一名棉花种植能手。

与他同时栽植的几户农民收入也一直相当可观,曾强了他们的信心。

由此便调动了周围群众进行棉花无土育苗种植积极性,开始全村进行了50亩的种植示范点,之后全村棉花无土育苗种植面积一下子达到1000亩以上。

二、创新思路,购置农用机械走上致富之路。

棉花无土育苗种植取得了成功,经济收入也有了很大的提高。

这时,**也意识到,光靠种棉花是很难真正发家致富的,要做好致富的“领头雁”,就必须另谋出路。

经过详细的调查,他发现,大多数青壮年劳力都外出打工经商,留在家乡种田的都是上了年纪的中老年人及妇女,每到“双抢” 季节,许多人都很难请到帮工,传统的种田相当费时费工,于是一条商机在他的脑海中闪现,他决定购买农用机械,于是到农机市调查了一番,要买一套农用机械要投入几十万,虽然自己小有积蓄,要全部家当投入里面还要举债,当他把这个决定告诉家人时,家人被他的这种大胆的想法吓了一大跳,但还是没有动摇他的决心。

党员带头致富典型材料[5篇模版]

党员带头致富典型材料[5篇模版]

党员带头致富典型材料[5篇模版]第一篇:党员带头致富典型材料xx,男,2006-2011年曾任xx村支部书记,xx同志看到五指峰良好的生态环境,气候温和,冬暖夏凉,常年云雾缭绕,雨量充沛,土壤肥沃,没有任何污染,具有茶叶生长得天独厚的生态环境,所产茶叶叶嫩清秀,色泽绿润,香味持久,滋味醇厚,汤色明亮,决定自己带头发展茶叶,为更快地促进xx村的经济建设,提高人民群众的生活水平,积极探索。

在各级单位领导的关心支持下,目前,已有茶园面积1000亩,丰产茶园800亩,仅去年就新发展茶园687亩,2010年新建了茶叶加工厂,并带动100多农户种植高山茶。

2004年,乡政府号召种茶,xx同志把自己所有的土地整合,并租赁农户一百多亩土地,开始了茶叶种植。

刚开始,不懂技术,茶叶长势不好,有点灰心,期间养过鸡、种过瓜,但从未放下茶叶种植,一直摸索种植技术,在各级领导关心下,参加了县茶果局举办茶叶知识讲座,到婺源茶校进行了一个多月培训,并到狗牯脑等地学习茶园管理技术,同时向本乡茶叶种植大户虚心请教。

通过精心管理,xx同志种植的茶叶长势喜人,并取得了可喜的效益。

为扩大生产,2009年,xx又租赁农户土地六百多亩种植茶叶,为了提高茶叶经济效益,他自费到浙江、福建等产茶地了解,拜访了中国农业科学院茶叶研究所俞永明研究员,到过福建省农业科学院茶叶研究所郭吉春研究员处,了解到金观音、金牡丹等品种,香气高、花香显、味醇厚,耐冲泡,适制绿茶、红茶、乌龙茶,适应性广、抗逆性强、产量高,就决定引种试种,现在种植的金观音、金牡丹,长势良好,生长茂盛,预计今年秋可以采茶,并能制出金观音、金牡丹绿茶、红茶、乌龙茶等样品茶。

2010年春,为了更好地掌握茶叶的加工技术,营销渠道,xx同志多方筹集资金6万多元,从浙江上洋机械厂购回制茶机械,新建了一个年加工能力20多吨的茶叶加工厂,县茶果局对次十分关心,专门派茶叶加工技术人员进行现场指导,茶叶加工生产进行顺利,茶叶质量有所提高,生产的绿茶和红茶都得到客户的好评。

致富带头人典型事迹材料(通用10篇)

致富带头人典型事迹材料(通用10篇)

致富带头人典型事迹材料(通用10篇)致富带头人典型事迹材料(通用10篇)无论是在学校还是在社会中,说到事迹,大家肯定都不陌生吧,从先进对象的形成和内涵上来分,事迹可分为在一个较长时间内形成的先进事迹的材料和在一时因突发事件而产生的先进事迹的材料。

拟起事迹来就毫无头绪?以下是小编整理的致富带头人典型事迹材料(通用10篇),仅供参考,希望能够帮助到大家。

致富带头人典型事迹材料篇1侯亮,男,33岁,汉族,家中6口人,住勉县老道寺镇侯寨村五组,主要从事生猪养殖与饲料营销。

几年来,他凭着自己特有的顽强与拼搏,凭着一双勤劳的手,在市场经济的大潮中打拼,走上富裕之路。

家有饲料机2台,饲料配送车1辆,有现代化大型养猪厂房12栋,年出栏生猪5000头以上,向社会提供优良三元仔猪4000头,获利20多万元。

多次被县委、县政府评为“万头猪养殖示范场”、“养殖业大户”、“致富带头人”。

2000年,目光敏锐、富有经济头脑的他看到当地粮食价格低,结构调整路难找、种植粮食收入少,本地有种植玉米、大麦的习惯,饲料资源丰富,又有养猪的基础经验,又加上生猪行情看好,每头猪盈利在100元以上,通过市场调查与分析,他决心走科学养猪致富之路。

2000年7月,他克服没有资金的困难,采取自己拿一点、亲戚借一点、朋友帮一点、向信用社贷一点的办法,投资近2万元,建成猪舍20多间,购买小仔猪200头。

刚开始没有科学技术怎么办?还得学习,于是他又从书店抱回厚厚几本科学养猪资料。

很快掌握了生猪的繁育、喂养、疾病防治等一整套养猪技,由于他精心管理、科学饲养、定期防疫,加上自己的刻苦钻研和实践,饲养的仔猪3个月即育肥出栏,当年就出栏肥猪800多头,净获利1万多元。

侯亮从第一批养猪中尝到了甜头,从养殖业中看到了致富的希望,第二年,又扩大养殖规模,由于科学饲养,当年出栏生猪1000多头,净获利12万元。

侯亮的手头有了积蓄,但这些钱如何用,他有自己的打算。

在这几年的养殖实践中他发现当地生猪品种落后,生产效益差,饲料转化率低的问题,他决定要解决目前存在于自己场和农户养殖中的这一难题,他先后到杨凌、四川等地考察,通过调查了解后,他决定要甩开膀子大展宏图,加大投入,扩大圈舍,2002春天,侯亮在亲友的帮助下,又投资30万元,建起现代化的养猪场房,又购买二元母猪200头,种公猪10头,实现自繁自养、科学饲养,年出栏肥猪4000头以上,。

中国农村十大致富带头人事迹简介例文

中国农村十大致富带头人事迹简介例文

中国农村十大致富带头人事迹简介例文第一篇:中国农村十大致富带头人事迹简介例文中国农村十大致富带头人事迹简介例文梁希森,山东希森集团有限公司董事长。

梁希森17岁外出打工,23岁回乡创业,先后办起了面粉厂、五金厂、棉纺厂、建材公司等,1995年组建了希森集团。

这位山东汉子,1997年以3.98亿元成功竞买了北京高档楼盘“玫瑰园”,创下中国农民闯京都的传奇故事,成为新闻人物。

2002年,梁希森投资4亿元在家乡山东乐陵建立了鲁西牛业公司,发展养殖、屠宰和深加工。

目前希森集团下辖12个分公司,成为总资产达20亿元的企业集团。

多年的创业体会,梁希森深感:“企业小了是个人的,大了是社会的”。

他靠智慧和实力让自己的企业融入社会。

把公司发展和渔民增收结为一体的施性江施性江,福建晋江市闽南水产开发有限公司总经理。

这是位28岁的年轻人,在总经理职位上已有5年。

闽南水产开发有限公司创办于1992年,从事水产加工、冷藏、冷冻及水产品销售。

施性江任总经理之后,公司逐步形成以高新技术为先导,以品牌产品为龙头,以低值原料加工为依托的高效经济结构,成为闽南地区最大的水产品供应基地和水产品加工企业。

近年来,公司投资1000万元建造三艘冷冻船,直接从海上收购和加工水产品,既保证了产品鲜度,又缩短了渔民的作业周期,节省了渔民开支,通过节约成本,增加了渔民收入。

与此同时公司还开发浅海养殖,为渔民扩大了增收渠道。

2003年,公司总资产达5000多万元,年增长率达29.7%第二篇:养鸡致富带头人事迹养鸡致富带头人事迹蒋梅同志今年30岁,毕业于佳木斯工学院,1996年7月,她意气风发,满怀憧憬地走上了工作岗位,任桃山林业局机修厂技术股技术员,正当她沉浸在爱的温馨与对事业充满抱负之时,1998年,全国企业转制,3月份她下岗了,几天以后,丈夫也下岗了……夫妻双双下岗,犹如睛天霹雳,让刚刚步入工作的一对年轻人无法接受,现实是如此的冷酷无情,他们失去了经济来源,靠双方父母接济生活,随之他们的女儿又出生了,女儿的到来并没有给他们带来太多的喜悦,却增加了负担和忧伤。

农村致富带头人先进事迹材料

农村致富带头人先进事迹材料

农村致富带头人先进事迹材料一、引言农村致富带头人是指在农村地区通过自己的努力和智慧,带领他人致富的先进个人。

他们以身作则,通过创业创新、科技引领和合作共赢等方式,积极推动农村经济的发展和农民收入的增加。

本文将介绍一个农村致富带头人的先进事迹,以期激励更多的人投身农村发展,促进乡村振兴。

二、个人背景该农村致富带头人名叫李明,现年45岁,是某农村地区的村民。

他出身农村,家庭经济条件一般,但他从小就有一颗勤劳务实的心。

经过多年的努力和学习,他积累了丰富的农业知识和管理经验,并成功实现了自己的致富梦想。

三、创业创新李明在农村创业的过程中,积极探索农业产业的发展潜力和市场需求。

他发现农村地区的土地资源适宜种植某种农产品,并具有一定的市场竞争力。

于是,他决定投身到该农产品的种植和销售中去。

李明首先进行了市场调研,了解了农产品的市场需求和潜在竞争对手。

然后,他积极引进先进的种植技术和设备,并与相关企业建立了合作关系,保证了产品的质量和供应的稳定。

在销售方面,李明利用互联网和电商平台进行产品的推广和销售。

他通过建立自己的品牌,提高产品的知名度和美誉度,吸引了大量的消费者。

同时,他也与当地的超市和餐饮企业建立了合作关系,扩大了产品的销售渠道。

四、科技引领李明深知科技的重要性对于农业发展的推动。

他积极引进和应用先进的农业科技,提高了生产效率和产品质量。

首先,李明引进了现代化的种植设备和农业机械,取代了传统的人工劳动,提高了生产效率和劳动力的利用率。

其次,李明采用了智能化的农业管理系统,通过传感器和云平台实现对土壤湿度、温度等环境参数的监测和控制。

这样不仅提高了农作物的产量和品质,还节约了资源和能源的使用。

最后,李明积极推广农业科技知识,组织农民参加培训和学习,提高了农民的科技素质和创新能力。

他还与当地农业科研机构合作,共同研发和推广适合当地的农业技术和品种。

五、合作共赢李明认为农村致富不仅仅是个人的事情,还需要通过合作共赢的方式来实现更大的发展。

(6篇)关于致富带头人事迹材料

(6篇)关于致富带头人事迹材料

(6篇)关于致富带头人事迹材料1. 杨元庆:联想集团的致富带头人杨元庆是中国IT行业的重要人物,也是联想集团的首席执行官。

作为联想的领导者,他在过去的几年中推动了公司的快速发展,使其成为全球最大的电脑制造商之一。

杨元庆的成功源于他对市场的洞察力和对品质的追求。

他坚信创新是经营的关键,因此投资大量资源用于研发。

他的努力使联想能够在竞争激烈的市场中保持竞争力,并且获得了丰厚的回报,使自己成为一位致富带头人。

2. 马云:阿里巴巴的创始人和致富带头人马云是中国电子商务巨头阿里巴巴的创始人和前任执行主席。

他以其在互联网领域的开拓和领导能力而闻名。

马云的创业之路并非一帆风顺,他曾多次面临失败和挫折。

然而,他从失败中汲取经验教训,不断调整并寻找新的商机。

通过他的努力和勇气,阿里巴巴在中国和全球范围内取得了巨大的成功。

马云的成功故事激励着无数创业者,他被视为致富带头人的典范。

3. 周鸿祎:360公司的创始人,网络安全的致富带头人周鸿祎是中国一家知名网络安全公司360的创始人和首席执行官。

他以其在互联网安全领域的专业知识和创新能力而闻名。

在他的领导下,360公司成为中国最大的网络安全公司之一,赢得了用户的信任和市场的认可。

周鸿祎的励志故事吸引了众多创业者,他的成功经验成为追逐梦想和创业致富的典范。

4. 马化腾:腾讯公司的创始人和成功企业家马化腾是腾讯公司的创始人和首席执行官。

他以其在互联网和移动通信领域的创新能力而享有盛誉。

马化腾带领腾讯公司在中国和全球市场取得了巨大成功,并推动了社交媒体和游戏行业的发展。

他的成功事迹激励着年轻人,鼓励他们勇敢创业和追求自己的梦想。

5. 丁磊:网易公司的创始人和互联网创业的致富带头人丁磊是中国互联网公司网易的创始人和首席执行官。

作为一名杰出的企业家和互联网创业者,丁磊在中国互联网行业中享有崇高的声誉。

他在创办网易之初就确定了以用户为中心的经营理念,并坚持不懈地推动技术创新和产品质量。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最美致富带头人事迹材料朱登平,男,1964年1月出生,中共党员,xx镇xx 村党支部书记,全家5口人,他思想进步,刻苦钻研学习科技文化知识和实用技术,在实施科学养殖、带头示范、带领群众,指导群众学科技奔小康工作中实绩显著,是全镇科技示范的典型人物。

为了能更好的发展,带动全村农民致富,偶然的机会他产生了搞养殖业的想法,说干就干,在认真分析了市场实际情况后终于在2009年7月建起面积为40亩的肉羊繁育养殖基地,现在养殖1000多只肉羊。

朱登平的养殖业取得了初步成功,经济收入也有了很大的提高,勤奋的他坚持看书学习养殖技术,刚开始由于经验技术的不足管理上还不到位,这让他遇到了创业以来的第一次打击,但是他并没有为此而气馁,请来了专业技术员进行指导,凭着对创业的执着和吃苦耐劳精神,生意越做越好,养殖场越做越大。

一年销售肉羊达到400只,纯收入达到5万元,在村上已经是出了名的“养殖专家”了。

在搞好自己的养殖的同时,作为村上“先富帮后富,共同奔小康”的带头人,他没有忘记带领村上的贫困户共同致富,时时关心贫困户的生产、生活情况,他鼓励村民发展养殖业,与此同时,他义务给村民讲养殖的一些知识和技能,使周
围的很多村民也走上了养殖道路,开始过上了富裕的生活,在讲解中,他是知无不言,言无不尽,在农民中树起一面旗帜,起到了先锋模范作用。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