临床执业医师考试儿科学考点串讲生长发育

合集下载

临床执业医师儿科之生长发育,绪论

临床执业医师儿科之生长发育,绪论

第一单元绪论一、A11、正常足月儿的皮肤外观特点是A、肤色苍白,皮下脂肪丰满B、肤色稍黄,皮下脂肪少C、肤色红润,皮下脂肪少D、肤色红润,皮下脂肪丰满E、肤色稍黄,毳毛少早产儿足月儿皮肤绛红,水肿,毳毛多红润,皮下脂肪丰满,毳毛少头头更大,占全身的1/3头大,占全身的1/4头发细而乱,如绒线头分条清楚耳廓软,缺乏软骨,耳舟不清楚软骨发育良好,耳舟成形,直挺乳腺无结节或结节<4mm结节>4mm平均7mm外生殖器男婴睾丸未降或未全降,阴囊少皱裂;女婴大阴唇不发育,不能遮盖小阴唇男婴睾丸已降至阴囊,阴囊皱裂形成;女婴大阴唇发育,可覆盖小阴唇及阴蒂指(趾甲未达指(趾尖达到或超过指(趾尖跖纹足底纹理少足纹遍及整个足底2、幼儿期指的是A、生后28天~满2周岁B、生后1个月~满2周岁C、生后1周岁~满2周岁D、生后1周岁~满3周岁E、生后2周岁~满3周岁3、婴儿期指的是A、从出生后~满1周岁之前B、从出生后28天~满1周岁之前C、从出生后1个月~1周岁之前D、从1岁~2周岁之前E、从1岁~3周岁之前答案部分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一、A1【答案解析】正常足月儿与早产儿外观特点比较早产儿足月儿皮肤绛红,水肿,毳毛多红润,皮下脂肪丰满,毳毛少头头更大,占全身的1/3头大,占全身的1/4头发细而乱,如绒线头分条清楚耳廓软,缺乏软骨,耳舟不清楚软骨发育良好,耳舟成形,直挺乳腺无结节或结节<4mm结节>4mm平均7mm外生殖器男婴睾丸未降或未全降,阴囊少皱裂;女婴大阴唇不发育,不能遮盖小阴唇男婴睾丸已降至阴囊,阴囊皱裂形成;女婴大阴唇发育,可覆盖小阴唇及阴蒂指(趾甲未达指(趾尖达到或超过指(趾尖跖纹足底纹理少足纹遍及整个足底2、【正确答案】D【答案解析】幼儿期是指1周岁后到满3周岁之前。

3、【正确答案】A【答案解析】婴儿期又称为乳儿期,出生后至满1周岁之前,包括新生儿期在内。

执业医师考试笔记-儿科-执业医师考试笔记-儿科-1儿科绪论、生长发育、儿童保健

执业医师考试笔记-儿科-执业医师考试笔记-儿科-1儿科绪论、生长发育、儿童保健

第一节绪论1.胎儿期:胚胎8W 胎儿;2.围生期:胎龄28W至出生后7足天内;死亡率最高;3.新生儿期:胎儿娩出后至生后28天内;4.婴儿期:出生后至1周岁前;小儿生长发育最迅速的时期;5.幼儿期:1周岁后至满3周岁之前;6.学龄前期:3周岁后6~7周岁入小学前;儿童培养是最佳时期;7.学龄期:从入小学起到进入青春期前;8.青春期:第二个体格生长高峰;注:婴儿期包括新生儿期;意外事故多见,营养性疾病亦多见的是:幼儿期;意外事故多见,其他疾病减少的年龄段是:学龄前期;孕2胎儿靠母体; 8W后是胎儿;8W前是胚胎;双7围产死亡高;1年婴儿长得快;6,7学前智力形;智力发展的关键期:7岁前;青春发育第2峰;第二节生长发育1.神经系统:最先发育,先快后慢;生殖系统: 先慢后快;2.体重:生理性体重下降:出生后3~4日,一般不超过体重的10%;其他状况好;病理性的体重下降:体重下降超过10%,超过10天;出生 3 kg;3个月 6kg;1周岁 10kg;2周岁 12kg;注:儿童1周岁内生长7kg;前3个月生长3.5kg;后9个月生长3.5kg;公式: <6个月:出生时体重 +月龄*0.7;7~12个月:体重==6+月龄*0.25;2~12岁:体重==年龄*2+8;题眼:7.5kg是一个分界点;7.5kg以下使用<6个月公式计算;7.5kg以上(包括7.5kg)的使用7~12个月的公式计算;3.身高:出生 50cm;前半年平均每月2.5cm;后半年平均每月1.5cm;3个月 62.5cm;1岁 75cm;2岁 87cm;2~12岁年龄*7+75;4.头围:出生 34cm 3个月 40cm;1岁 46cm;2岁 48cm;5岁 50cm;5.胸围:出生时 32cm;1周岁 ==头围 46cm;2周岁后:头围+年龄-1cm;6.骨骼发育:前囟出生时 1~2cm; 1~1.5岁时闭合;额顶前囟成;1年半载合;2月后囟闭;脊柱:6个月小儿能坐时出现胸椎后凸(第二个生理弯曲);正常成人四个弯曲:颈、胸、腰、骶四个生理弯曲;三抬四翻六会坐;七滚八爬周会走;三个月颈曲;六个月胸曲;周会走腰曲;骨化中心:10岁出齐;共10个;7.牙齿发育:乳牙:4~10月开始出,2.5岁出齐; 20颗;恒牙:6岁开始出; 14岁出齐; 28颗;2岁以内的乳牙:月龄-4~6;8. 5~6个月发音;9~10个月理解;1岁会表达了;2岁能说出2~3个字的短句;3岁能唱歌,背唐诗;第三节儿童保健1.出生乙肝卡介苗;2月脊灰炎正好;三四五百白破;八月麻疹两岁脑;两岁流脑;注:1.乙肝:出生 1月 6月;2.卡介苗 7岁和12岁复种;。

执业医考儿科知识点2

执业医考儿科知识点2

执业医考儿科知识点二生长发育的规律:特点:生长发育是一个连续、有阶段性的过程,各系统器官生长发育不平衡。

发育速度:淋巴系统的发育先快后慢,生殖系统发育较晚,特点是先慢后快。

一般规律:有上到下、由近到远、由粗到细、有简单到复杂、由低级到高级。

常用指标:体格生长是小儿生长发育的一个重要方面,常用的形态指标有体重、身高(长)、头围、胸围、上臂围、皮下脂肪等。

1.体重:映儿童近期营养状况的指标。

(反映远期营养状况的指标是身高)生理性体重下降:指出生后3-4天体重下降范围3%-9% ,至出生后第7-10 天可恢复至出生体重,故无需处理。

2.患儿的体重计算公式:小于6月龄婴儿体重计算公式:出生时体重+月龄*0.77-12个月龄婴儿体重计算公式:6+月龄*0.251-12岁体重计算公式:年龄*2+8身高:出生时身长50cm(前3个月增长11-13 cm,后9个月同前3个月),1岁时身长75cm,2时身长87cm。

计算公式:2-12岁身高=年龄*7+75颅骨的发育:前囟:呈“菱形”,出生时为1-2cm,1-2岁闭合,最迟2岁闭合,闭合过早见于头小,闭合过晚见于佝偻病、甲状腺功能低下。

前囟饱满见于颅内压增高,前囟凹陷见于脱水。

后囟:呈“三角形”,出生后6-8周闭合。

7.脊柱的发育正常脊柱有颈、胸、腰、慨四个生理弯曲,3个月能抬头时出现颈椎生理弯曲,6个月能坐后出现胸椎生理弯曲,1岁左右开始行走,出现腰椎生理弯曲(三抬四翻六会坐,七滚八爬周会走)。

8.骨化中心:10个,10岁出齐,婴儿早期拍摄膝关节,年长儿拍摄左手及腕部X光片,2-9岁腕部骨化中心数目:年龄+1。

9.牙齿的发育乳牙:共有 20颗,正常乳牙4-10个月开始萌出,3岁出齐,萌出时间>13个月,称为出牙延迟。

恒牙:共有 28 颗(或32,恒牙骨化从新生儿开始,第一恒牙6岁开始萌出,12岁出齐。

10.运动和语言发育小儿的语言发育遵循的规律:小儿语言发育3个阶段的顺序是发音、理解、表达。

儿科临床常用知识考点

儿科临床常用知识考点

儿科临床常用知识考点儿科作为医学领域中的一个重要分支,关注着儿童从出生到青少年时期的健康成长。

对于儿科医生和相关医疗工作者来说,掌握儿科临床的常用知识考点是至关重要的。

以下将详细介绍一些关键的儿科临床知识考点。

一、儿童生长发育儿童的生长发育是一个连续但非匀速的过程,受到遗传、环境等多种因素的影响。

在评估儿童生长发育时,需要关注身高、体重、头围等指标。

1、身高出生时平均身高约 50 厘米,1 岁时约 75 厘米,2 岁时约 85 厘米。

2 岁后至青春期前,每年增长 5 7 厘米。

青春期时,身高增长加速,女孩一般在 10 12 岁,男孩在 12 14 岁,每年增长 7 10 厘米。

2、体重出生时平均体重约 3 千克,前 3 个月体重增长最快,约每月增长 1 11 千克;3 6 个月每月增长 05 06 千克;6 个月后至 1 岁,每月增长025 03 千克;1 岁时体重约 10 千克,2 岁时约 12 千克,2 岁后至青春期前每年增长 2 3 千克。

3、头围出生时头围约 34 厘米,1 岁时约 46 厘米,2 岁时约 48 厘米,5 岁时约 50 厘米。

此外,还需关注儿童的骨骼发育,如囟门闭合时间、出牙时间等。

二、儿童营养与喂养合理的营养和喂养对于儿童的生长发育和健康至关重要。

1、母乳喂养母乳是婴儿最好的食物,含有丰富的营养成分和免疫物质。

建议纯母乳喂养6 个月,之后逐渐添加辅食,并继续母乳喂养至2 岁或以上。

2、辅食添加4 6 个月时开始添加辅食,首先添加含铁丰富的米粉,然后逐渐引入蔬菜、水果、肉类等。

添加辅食应遵循由少到多、由稀到稠、由细到粗的原则。

3、儿童膳食幼儿期和学龄前期儿童应保证营养均衡,摄入足够的蛋白质、碳水化合物、脂肪、维生素和矿物质。

每日饮食应包括谷类、蔬菜、水果、肉类、蛋类、奶类等。

三、儿童常见疾病1、呼吸道感染儿童由于呼吸道免疫功能尚未完善,容易发生呼吸道感染,如感冒、肺炎等。

临床执业医师考试儿科学考点速记:生长发育

临床执业医师考试儿科学考点速记:生长发育

临床执业医师考试儿科学考点速记:生长发育2 生长发育小儿生长发育的一般规律:由上到下,由近到远,由粗到细,由低级到高级,由简单到复杂。

1、体重增长出生后一周:生理性体重下降前半年:600~800g/月前3月:700~800 g/月后3月:500~600 g/月后半年:300~400 g/月1~2岁:3kg/年2~青春期:2 kg/年公式计算3~12 月(月龄+9)/2(kg)1~6岁年龄×2+8(kg)7~12岁(年龄×7–5)/2(kg)2、身高(cm):年龄×6+773、胸围:出生时胸围比头围小1~2cm,约32cm;一周岁时头围和胸围相等为46cm;以后则超过头围。

4、前囟门:12~18月闭合。

闭合过早:见于头小畸形闭合过晚:见于佝偻病、克汀病、脑积水。

前囟饱满:见于脑膜炎、脑积水。

前囟凹陷:见于脱水或极度消瘦患儿。

后囟门:6~8周闭合。

5、腕骨骨化中心:共10个,10岁出齐。

2~9岁的数目为:岁数+1。

6、牙齿:2岁以内乳牙数目=月龄―4~6。

7、克氏征(+)——3~4月以前正常。

巴氏征(+)——2岁以前正常。

小儿出现的第一个条件反射:吸吮反射(生后2周出现)。

8、2个月——抬头。

6个月——独坐一会。

7个月——会翻身,独坐很久,喊“爸爸、妈妈”。

9个月——试独站,能听懂“再见”,不能模仿成人的动作,但看到熟人会伸手要人抱。

1~1.5岁——能说出物品和自己的名字,认识身体的部位9、克汀病:身材矮小,智力低下,不成比例,上身大于下身。

10、身长中点2岁——脐下6岁——脐和耻骨联合上缘之间12岁——耻骨联合上缘。

执考儿科考点总结

执考儿科考点总结

执考儿科考点总结01绪论、生长发育与儿童保健1.新生儿期发病率高,死亡率也高,约占婴儿死亡率的1/3~1/2。

围生期是指妊娠满28周至出生后7天,此期为死亡率最高的时期,年龄越小,死亡率越高。

2.前囟最迟于2岁闭合,乳牙一般3岁出齐(8版儿科学)。

前囟最迟于1.5岁闭合,乳牙一般2.5岁出齐(7版儿科学)。

3.运动发育口诀:二抬四翻六会坐,七滚八爬周会走。

4.预防接种时间:出生乙肝卡介苗,二月脊灰炎正好,三四五月百白破,八月麻疹岁(乙脑)。

02营养和营养障碍疾病1.奶量计算公式(8%糖牛奶):①婴儿体重已知或从计算得知②婴儿每日所需总液体量=150ml/kg(固定值)×体重(kg)③婴儿每日所需8%糖牛奶量=100ml/kg(固定值)×体重(kg)④婴儿每日补水量(ml)=总液体量-8%糖牛奶量2.添加辅食的月份:分别记忆为春夏秋冬四季(即1~3月、4~6月、7~9月、10~12月)。

四季分别对应添加的食物为“汁泥破碎”(支离破碎)汁状、泥状、末状、碎食物。

3.①蛋白质-能量营养不良最早出现的症状是——体重不增。

②蛋白质-能量营养不良最常并发的维生素缺乏是——维生素A(不是维生素D)。

③蛋白质-能量营养不良最先累及的皮下脂肪是——腹部。

④蛋白质-能量营养不良最后累及的皮下脂肪是——面颊部。

4.①维生素D缺乏性佝偻病的临床表现无特异性,故根据临床表现的诊断准确率较低。

②骨骼改变可靠;血清25-(OH)-D3水平为最可靠的诊断标准,但很多单位不能检测。

③血生化与骨骼X线检查为维生素D缺乏性佝偻病诊断的“金标准”。

5.维生素D缺乏性佝偻病——无惊厥,无抽搐,无喉痉挛。

维生素D缺乏性手足搐搦症——有惊厥,有抽搐,有喉痉挛+维生素D缺乏性佝偻病症状。

03新生儿与新生儿疾病1.①新生儿缺氧缺血性脑病(HIE)病后1~2天首选MRI,72小时内选用B超检查,4~7天内选用CT,1周内选用脑电图。

执业医师考点【儿科学】第二单元 生长发育

执业医师考点【儿科学】第二单元  生长发育

第二单元生长发育一、生长发育的规律生长发育是小儿机体各组织、器官形态的增长和功能成熟的动态过程。

生长指儿童身体各器官、系统的长大;发育指细胞、组织、器官的分化与功能成熟。

生长是量,发育是质,生长发育是小儿机体的基本特征。

了解小儿的生长发育,一方面可用以判断小儿生长发育有无异常;另一方面可用以指导小儿的保健、护理等工作。

生长发育不论在总的速度或各器官、系统的发育顺序上,都遵循一定的规律。

(一)生长发育是连续的、有阶段性的过程生长发育在整个儿童时期不断进行,但其发育速度又因年龄而异,如体格方面,婴儿期是第一个生长高峰(尤其前三月更快),青春期出现第二个生长高峰,总体讲,年龄越小,体格增长速度就越快。

(二)生长发育的一般规律生长发育遵循由上到下、由近到远、由粗到细、由低级到高级,由简单到复杂的一般规律。

例题1:不符合小儿生长发育的一般规律的是A.由上到下B. 由远到近C.由粗到细D.由低级到高级E.由简单到复杂答案 B例题2:不符合生长发育一般规律的是(2003)【zl】ABCDE答案A(三)各系统的发育速度不平衡小儿各系统的发育快慢不同,各有先后。

如神经系统发育是先快后慢,生殖系统发育是先慢后快,体格发育是快慢快,淋巴系统发育在儿童期迅速,青春期达高峰(达190%)以后降至成人的水平。

(四)存在个体差异生长发育虽有一定的规律,但因一些因素影响(如:遗传、性别、环境、教养)存在着相当大的个体差异,个体差异一般随年龄增长而显著,青春期差异较大。

儿童的生长发育水平有一定的范围,所谓的正常值不是绝对的,必须考虑影响个体的不同因素,才能做出正确的判断。

【真题库】2005)ABCDE答案:B二、体格生长(一)体格生长的指标体格发育是小儿发育的一个方面,主要表现在体重、身高、头部、胸部、牙齿等方面。

ABCDE答案:E[解析]:体格生长常用指标:体重、身高(长)、头围、坐高(顶臀长)、胸围、上臂围、皮下脂肪等。

1.体重体重为身体各器官、组织和体液的总重量,是体格发育尤其是近期营养状况的灵敏指标。

临床执业医师考试大纲复习儿科学名师辅导讲义.doc

临床执业医师考试大纲复习儿科学名师辅导讲义.doc

第十九篇儿科学第1章绪论、生长发育与儿童保健原则考纲要求①绪论:小儿年龄分期和各期特点。

②小儿生长发育的规律。

③体格生长:体格生长常用指标(体重、身高、头围、胸围),骨骼发育(头颅骨、脊柱、长骨骨化中心),牙齿发育。

④运动发育,语言发育。

⑤计划仇疫与预防接种:计划佐疫种类,预防接种实施程序。

复习要点一、小儿年龄分期和各期特点在临床工作中,常将小儿年龄分为七期。

时间分期各期生理特点胎儿期从受精卵形成至小儿出生共40周母亲妊娠期间若受外界不利因素影响,诃影响胎儿的正常生长发育,导致流产、畸形、宫内发育不良新生儿期从胎儿娩出至28天此期包含在婴儿期内小儿脱离母体独立生存,内外环境发生根本变化,其适应能力不完善。

发病率高,死亡率高婴儿期从出生至1岁之前生长发育极其旺盛,营养需求量大。

易发生营养和消化紊乱来自母体的抗体减少,抗感染能力较弱幼儿期从1岁至满3岁体格发育稍减慢,智力发育迅速。

消化功能不完善,营养需求大应给予适宜的喂养以保证正常生长发育。

意外伤害发生率高学龄前期从3岁至6〜7岁体格生长发育速度减慢,智力发育更加迅速知识面扩大,自理能力和社交能力得到锻炼诳3期从6〜7岁至青春期生长发育相对缓慢,除生殖系统外,备系统器官外形己接近成人智力发育更加成熟,可以接受系统的文化教育青春期10〜20岁女孩青春期升始和结束较男孩早2年左右体格生长发育再次加速,生殖系统加速发育并渐趋成熟二、小儿生长发育规律1.概念生长是指儿童身体各器官、系统的长大,诃有相成的测量值来表示其景的变化。

发育是指细胞、组织、器官的分化与功能成熟。

生长和发育密切相关。

2.生长发育规律(1)生长发育是连续的、有阶段性的过程身高和体重的增加有两个高峰,即第1年和青春期。

(2)各系统、器官生长发育不平衡神经系统发育较早,脑在出生2年内发育较快。

淋巳系统在儿童期生长迅速,于青春期达高峰。

生殖系统发育较晚。

心肝肾肌肉的发有与体格生长相平行。

(3)生长发育存在个体差异(4)生长发育有一定的规律遵循由上到下、由近到远、由粗到细、由低级到高级、由简单到复杂的规律。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临床执业医师考试儿科学考点串讲:生长发育
一、小儿生长发育的规律
(一)生长发育是一连续的、有阶段性的过程。

(二)各系统、器官的生长发育不平衡。

神经系统:先快后慢;
生殖系统:先慢后快;
体格发育:快T慢—快;
淋巴系统:越来越快。

(三)生长发育的一般规律
由上到下、由近到远;
由粗到细、由低级到高级;
由简单到复杂的规律。

(四)生长发育的个体差异,遗传、环境等。

二、体格生长
体格生长常用指标
1.体重一一反应近期营养的敏感指标;
2.身高一一反应远期营养;
3.头围——反应神经系统、颅骨的发育,及颅内病变;
4.胸围一一与头围的增长相比较,反应生长发育。

5.上臂围
6.皮下脂肪
1.体重
☆生理性体重下降
时间:出生后3〜4日内,至7〜10日体重逐渐恢复至出生时的体重。

正常值:w原有体重的3%〜9%;
原因:由于哺乳量的不足、不显性失水、排尿及排出胎便。

☆体重增长的一般规律
出生后:前3个月每月增长700〜800g;
4〜6个月每月增长500〜600g/月;
7〜12个月每月增长300〜400g/月。

2-12月:年龄X 2+8
☆体重计算公式
为了便于临床应用,可按以下公式粗略估计小儿体重:
2.身高(长)
◊身高增长的一般规律
前半年平均每月增长2.5cm;
后半年平均每月增长1.5cm;
2岁后到12岁前平均每年约增加6~7cm。

◊上部量与下部量
上部量:头顶至耻骨联合上缘
下部量:耻骨联合上缘至足底;
12岁上/下部量相等。

3.头围
O测量方法:经眉弓上方、枕后结节绕头一周的长度为头围,反映脑和颅骨的发育情况。

O临床意义:在2岁内测量最有价值。

头围过大,常见于脑积水; 头围过小,可见于小头畸形或脑发育不全。

O正常值:
初生时约34cm;
3个月头围40cm;
12 个月头围46cm;
2 岁时48cm;
5 岁时约50cm。

4.胸围
O测量方法:沿乳头下缘平绕胸一周的长度;
O临床意义:反应胸廓、胸背肌肉、皮下脂肪及肺的发育程度。

O正常值:出生时胸围比头围小1~2cm,约32cm;
1 周岁时与头围相等,约46cm。

O公式:胸围〜头围+年龄-1。

5.上臂围沿肩峰与尺骨鹰嘴连线中点的水平绕上臂一周的长度为上臂围,反映上臂肌肉、骨骼、皮下脂肪和皮肤的发育,可用测量左上臂围来筛查1~5 岁小儿的营养状况。

评估标准:>13.5cm 为营养良好,12.5〜13.5cm为营养中等,<12.5cm为营养不良。

6.皮下脂肪通过测量皮脂厚度反映皮下脂肪。

要用皮下脂肪测量工具(测皮褶卡钳)测量才能得出正确的数据。

常用的测量部位有:腹壁皮下脂肪:背部皮下脂肪。

三、骨骼发育
1.头颅骨发育
2.脊柱发育
3.长骨骨化中心的发育
1. 头颅骨发育
(1)前囟:
*测量方法:对边中点连线;
*正常值:出生时约1~2cm 1~2岁前闭合。

*临床意义:
闭合过早T见于头小畸形;
闭合过迟T见于佝偻病、甲减、脑积水等;
前囟饱满、紧张、隆起T颅内压增高,是婴儿脑膜炎、脑炎或脑积水等重要体征之一;
前囟凹陷T常见于脱水。

(2)后囟:出生时很小或已经闭合,一般于生后6〜8周时闭合。

(3)骨缝:出生时稍分离或重叠,一般于生后3~4个月时闭合。

2.脊柱发育
6-7岁,这三个脊柱自然弯曲才随着韧带的发育而固定。

3.长骨骨化中心的发育
*骨龄:通过X线检查长骨干骺端骨化中心出现的数目、出现时间、大小形态、干骺端融合时间,并与标准骨龄图谱进行比较,其骨骼成熟度相当于某一年龄标准图谱时,该年龄即为骨龄;
*拍片位置:婴儿早期应摄膝部X片;
年长采用左腕、掌、指骨正位X片;
公式:1〜9岁腕部骨化中心的数目〜年龄+1;
*正常值:共10个,10岁出齐。

四、牙齿发育
☆总数:乳牙总数20颗,恒牙32个;
☆出牙时间:乳牙多于生后4〜10个月开始萌出,3岁前出齐;
☆出牙延迟:超过12个月尚未萌出为异常;
☆出牙数目:2岁内乳牙数〜月龄-(4〜6)
☆换牙:
6〜12岁一一按乳牙出牙顺序逐个以恒牙替换;
6岁一一萌出第一颗恒牙,即第一磨牙(六龄齿);12岁一一萌出第二颗恒磨牙;
18岁以后一一萌出第三颗恒磨牙(智齿)。

☆恒牙的骨化:从新生儿时开始。

五、运动和语言的发育(一)运动发育
(二)语言发育
考啥丫?
到什么月龄,干什么事,或不能干什么事…
A2型题,推算月龄/年龄
(一)运动发育
1. 大运动发育:
2 个月抬头(
3 个月抬稳);
6个月独坐一会儿(8 个月能坐稳);
7个月会有意识的翻身(滚);
8个月会爬;
11 个月能独站片刻;
1岁逐渐会走,15个月能走稳,18个月爬台阶; 2岁双足跳,30 个月会单足跳;
3岁会跑,骑三轮车。

二抬四翻六会坐;
七滚八爬周会走;
1,2, 3,走,跳,跑……
2抬4才稳,6坐8才稳;
8〜9爬;11能独站。

2.精细运动发育:
4 个月握持玩具;
6 个月手摇玩具;
7个月玩具倒手;
9~ 10个月拇、示指对捏,喜撕纸
12〜15个月用汤勺,乱图画;
18个月堆2、3块儿积木;
2岁堆6、7块儿积木
4握6摇7倒手;
9捏10撕周涂鸦;
18盖房堆积木;
(二)语言发育
*语言发育阶段发音、理解、表达。

*哭叫阶段:1〜2个月;
咿呀阶段:3〜4个月;
单音阶段:5〜10个月(无意识,模仿);单词阶段:1〜2岁(有意识,会用词);成语阶段:3岁以后短歌谣
新生儿咿呀叫;
二月微微笑;
三到四月笑出声;
七八个月能把爸爸妈妈叫;
一岁说再见;
三岁唱歌谣;。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