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兽医基础
执业兽医资格考试培训之中兽医学基础知识培训课件

执业兽医资格考试培训之中兽医学-
一.中兽医学的基本特点:
1.强调整体概念: (1)家畜本身的整体性: 家畜本身是一个有机的整体:生理、病理、诊断和治
疗等各个方面。 (2)家畜与自然环境的相关性 2.突出辨证施治的原则:
辨证:就是分析患畜的症状和体征资料,辨别疾病 的证侯; 施治:就是根据辨证的结果(证候),确定治则和 治法,给予相应的治疗。
执业兽医资格考试培训之中兽医学-
四、肝与胆 (一)肝 1. 肝藏血: 2.肝主疏泄:具疏通、开泄功能: (1)精神活动;(2)
消化方面;(3)水液代谢;(4)调畅气血运行;(5) 调理冲任二脉 3.肝主筋,”其华在爪:指全身筋膜依赖于肝血的滋养 4.肝开窍于目,在液为泪 (二)胆:主贮藏和排泄胆汁
执业兽医资格考试培训之中兽医学--中兽医学基础知识培训
执业兽医资格考试培训之中兽医学-
“证”与“病”、“症” 的概念及区别
1.病:即疾病,是一种病理过程。是指有特定病因、病机、发病形 式、发展规律和转归的一个完整的病理过程,如上呼吸道感染、 痢疾等。
2.症:即症状,指疾病的个别表面现象和具体临床表现,如发热、 呕吐等。也是疾病的客观表现,是认识疾病和进行辨证的主要 依据。
执业兽医资格考试培训之中兽医学-
2.脏腑学说的内容
脏:指五脏,即肝、心、脾、肺、肾(心包)。脏为 “贮藏”的意思,共同功能是贮藏精气。 腑:指六腑,即胆、小肠、胃、大肠、膀胱、三焦。 “腑”为暂寄的意思,共同功能是传化物,对水谷进 行受纳、消化、吸收,并能排泄糟泊。 奇恒之腑:即脑、髓、骨、脉、胆、胞宫 。 “奇”是 异,“恒”是常的意思,因其形态似腑,功能似脏, 不同于一般的脏腑,故称为奇恒之腑,其中胆为六 腑之一,但唯其收藏清洁之液,也归入奇恒之腑。
中兽医基础智慧树知到答案章节测试2023年黑龙江农业工程职业学院(松北校区)

绪论单元测试1.《中兽医学》基本特点是()A:天人合一B:认知过程C:辨证论治D:整体观念答案:CD2.动物不能离开自然界而生存,自然环境的变化不能直接或间接地影响动物体的生理功能。
()A:错B:对答案:A3.中兽医认识疾病,首先着眼于整体,重视整体与局部之间的关系。
()A:错B:对答案:B4.中兽医学在长期的医疗实践过程中,逐渐形成并发展了以阴阳五行学说为指导思想,以()为特点的理论体系和以四诊、辨证、方药及针灸为主要手段的诊疗方法。
A:阴阳五行学说B:辨证论治C:脏腑经络D:整体观念答案:BD5.中兽医学主要内容包括基础理论、诊法、中药、方剂、针灸和病证防治等部分。
()A:错B:对答案:B第一章测试1.阴阳消长的基本形式包括阴消阳长和阳消阴长。
()A:错B:对答案:B2.五行中的“五”,是指木、火、土、金、水五种物质。
()A:对B:错答案:A3.相乘的实质反克、相侮的实质是相克太过。
()A:对B:错答案:B4.五行中的相生与相克均属于正常现象。
()A:错B:对答案:B5.对于阴阳偏胜偏衰的症状,可采取“补不足,泻有余”之法,使之平衡。
()A:对B:错答案:A6.事物的阴阳属性是相对的,而不是绝对的。
()A:对B:错答案:A7.事物阴阳两个方面的相互转化是()。
A:有条件的B:绝对的C:单方面的D:量变的答案:A8.具有清洁、收敛、肃降等作用的事物属()。
A:木B:土C:火D:金答案:D9.具有生化.承载.受纳作用的事物属()。
A:木B:火C:土D:水答案:C10.五行学说中,木的特性是:()。
A:曲直B:从革C:炎上D:稼穑答案:A第二章测试1.五脏之间存在着相互资助与制约的关系,六腑之间存在着承接合作的关系,脏腑之间存在着()的关系,五脏与肢体官窍之间存在着()的关系。
()A:归属开窍B:相克相生C:表里相合D:里应外合答案:AC2.五脏是以藏为主,六腑是以通为用。
()A:错B:对答案:B3.中兽医中,心的生理功能有()。
中兽医基础理论复习资料

中兽医基础理论复习资料中兽医基础理论复习资料兽医学是一门涉及动物健康和疾病的学科,它不仅关注着动物的生理和解剖结构,还包括动物疾病的预防、诊断和治疗等方面。
中兽医基础理论是兽医学学科的基石,为兽医学的深入研究和实践提供了重要的理论支持。
一、动物生理学动物生理学是研究动物生命活动的规律和机制的学科。
它包括动物的细胞生理学、组织器官生理学和系统生理学等方面的内容。
在中兽医基础理论中,我们需要了解动物的生理特点、器官功能以及各种生理过程,如呼吸、循环、消化、排泄等。
此外,还需要掌握动物的生理调节机制,包括内分泌系统、神经系统和免疫系统等。
二、动物解剖学动物解剖学是研究动物体内外部结构及其相互关系的学科。
在中兽医基础理论中,我们需要了解动物的整体解剖结构,包括骨骼系统、肌肉系统、循环系统、呼吸系统、消化系统、泌尿系统、生殖系统等。
此外,还需要了解动物的解剖生理特点,如动物的体型特征、器官位置和功能等。
三、动物病理学动物病理学是研究动物疾病的发生、发展和变化规律的学科。
在中兽医基础理论中,我们需要了解动物病理学的基本概念和原理,包括病因学、病理生理学、病理解剖学和病理诊断学等。
此外,还需要了解动物的常见疾病和病理变化,如感染性疾病、寄生虫病、肿瘤等。
四、动物药理学动物药理学是研究动物对药物的反应和药物在动物体内的作用机制的学科。
在中兽医基础理论中,我们需要了解动物药理学的基本概念和原理,包括药物的吸收、分布、代谢和排泄等。
此外,还需要了解动物对不同药物的反应和用药原则,如抗生素、抗病毒药物、解热镇痛药等。
五、动物流行病学动物流行病学是研究动物疾病在群体中的发生、发展和传播规律的学科。
在中兽医基础理论中,我们需要了解动物流行病学的基本概念和原理,包括疫病的流行方式、传播途径和控制措施等。
此外,还需要了解动物疫情监测和预警的方法和技术,如疫情调查、疫苗接种和动物检疫等。
总结起来,中兽医基础理论是兽医学学科的基础和核心,它为兽医学的研究和实践提供了重要的理论支持。
中兽医基础

,.中兽医基础_在线作业 _3交卷时间: 2017-08-25 13:57:03一、单选题1.(5 分)A. 肺在五脏之中,()属“金”。
B. 脾C.肝D.心纠错得分:5知识点:中兽医基础展开解析答案 A解析2.(5 分)在五行之中,“金”的属性是()。
A. 稼穑B.变化C.收敛D.上行纠错得分:5知识点:中兽医基础展开解析答案 C解析3.(5 分)清心火宜用()。
A.黄连,.B.大黄C.黄柏D.黄芩纠错得分:5知识点:中兽医基础展开解析答案 A解析4.(5 分)A.肺经以下分布于前肢的经脉是()。
B.肾经C.胃经D.胆经纠错得分:0知识点:中兽医基础展开解析答案 A解析二、多选题1.(5 分)A.止咳当归的主要功能有()。
B.活血C.祛湿D.润肠E.清心纠错得分:5知识点:中兽医基础收起解析答案 D,B解析2.(5 分)治黄疸宜用()。
B. 牛黄C. 三七D.栀子E. 茵陈纠错得分:5知识点:中兽医基础展开解析答案 E,D解析3.(5 分)中药五味中()属阳性药。
A. 酸B. 苦C. 甘D.辛纠错得分:5知识点:中兽医基础展开解析答案 C,D,.A.桂枝解析4.(5 分)以下()属于木系统。
B. 酸C. 东D.青E. 辛F. 西纠错得分:5知识点:中兽医基础展开解析答案 B,D解析5.(5 分)以下()属于金系统。
B. 西C. 白D.辛E. 黑纠错得分:5知识点:中兽医基础展开解析答案 D,C,B解析6.,.A.黄A.咸,.(5 分)以下()属于肝系统。
A. 骨B.筋C.目D.膀胱E.胆纠错得分:5知识点:中兽医基础展开解析答案 E,B,C解析三、判断1.(5 分)精神倦怠、厌食,口内酸臭、粘滑,口色红、苔厚腻,这是胃热。
()纠错得分:5知识点:中兽医基础展开解析答案错误解析2.(5 分)阳中有阴。
()纠错得分:5知识点:中兽医基础展开解析答案正确解析3.(5 分),.妊娠动物填用行气破瘀,大辛热、滑利品如:桃仁、附子、肉桂、瞿麦、芒硝。
中兽医基础教学基本要求

中兽医基础教学基本要求(154学时)一、课程性质和任务本课程是中等职业学校畜牧兽医专业的一门主干专业课程。
其任务是使学生具备基层畜禽疾病防治人员和饲养管理人员所必需的中兽医的基本知识和基本技能。
二、课程教学目标(一) 知识教学目标1. 了解中兽医基本理论知识,初步掌握辨证论治的要领。
2. 掌握各类常用中药的性味、功效、主治、用法用量及配伍,重点掌握100味常用中药的功效与应用。
3. 掌握各类常用方剂的组成、功效、适应证及加减应用,重点掌握50 首代表方剂的组方、主证。
4. 初步掌握针灸的基本知识。
(二) 能力培养目标1. 能识别常用的中药材,具备简单的加工、炮制技能,能合理的采集常用中草药。
2. 初步具备应用中药的能力,会配伍组合方剂。
3. 能使用针具,会取穴、配穴,具备实施针灸技术的能力。
4. 能按中兽医理、法、方、药的基本技能防治畜禽疾病。
三、教学内容和要求知识部分(一) 基础理论1. 绪论明确中兽医的概念、内容和发展简史,熟悉中兽医的基本特点,了解学习目的和任务。
2. 阴阳五行了解阴阳五行的基本概念、基本规律,初步掌握阴阳五行在中兽医上的应用。
3. 脏腑经络了解脏腑的概念,基本掌握五脏六腑的生理功能及病理表现,会以生理推论病理,以病理反证生理的方法。
了解气血津液的概念,基本掌握气血津液的生成、功能、运行及相互关系。
了解经络的概念,基本掌握十二经脉、奇经八脉的作用。
4. 病因了解病因的概念、正邪在发病中的关系,掌握外感、内伤及其他致病因素的致病特点。
5. 辨证理解证、症、病的概念及关系,基本掌握八纲辨证、脏腑辨证、卫气营血辨证的基本内容和辨证方法。
6. 防治法则了解疾病的预防原则,树立“防重于治”的思想,基本掌握常见病的治疗原则及治疗方法。
(二) 中药方剂1. 各类常用中药了解中药的发展概况及采集、加工、贮藏方法,掌握中药的性能、配伍、禁忌、剂型、剂量及投药方法。
了解中药免疫作用及中草药饲料添加剂的基本知识,初步掌握中草药饲料添加剂合理应用的方法。
中兽医基础总结2000字

中兽医基础总结2000字兽医学是研究动物疾病的一门学科,主要包括动物解剖学、动物生理学、动物病理学、兽医药理学、兽医微生物学、兽医寄生虫学、兽医免疫学、兽医临床学等方面的内容。
以下是对中兽医基础的总结。
一、动物解剖学动物解剖学是研究动物体内组织、器官和系统的结构和形态的学科。
它包括人体解剖学、动物解剖学和比较解剖学。
在中兽医基础中,主要学习的是动物解剖学的基本知识和技能,包括动物体表标志点的确定、动物常用骨骼、肌肉、神经、血管等的解剖学特点和解剖学术语的理解等。
二、动物生理学动物生理学是研究动物体内各种生命现象和生理功能的学科。
它包括动物生理学的基本概念、细胞生理学、组织学、器官学等。
在中兽医基础中,主要学习的是动物生理学的基本概念和原理,包括动物体内各种生命现象和生理功能的调节机制、动物体内各种代谢过程的基本原理、动物体内各种生理参数的测定方法等。
三、动物病理学动物病理学是研究动物疾病的发生、发展和变化规律的学科。
它包括动物病理学的基本概念、病理生理学、病理组织学、病理化学、病理免疫学等。
在中兽医基础中,主要学习的是动物病理学的基本概念和原理,包括动物疾病的发生和发展过程、动物疾病的诊断方法和治疗方法、动物病理学常用的病理学检查方法等。
四、兽医药理学兽医药理学是研究动物体内药物的吸收、分布、代谢、排泄和作用机制的学科。
它包括兽医药理学的基本概念、药物吸收学、药物分布学、药物代谢学、药物排泄学、药物作用机制学等。
在中兽医基础中,主要学习的是兽医药理学的基本概念和原理,包括动物体内药物的吸收、分布、代谢、排泄过程的基本原理、药物对动物体内各种生理功能的作用机制等。
五、兽医微生物学兽医微生物学是研究动物体内和周围环境中各种微生物的分类、形态、生理特性、生活史、生态学、遗传学和病原学等方面的学科。
它包括兽医微生物学的基本概念、细菌学、真菌学、病毒学、寄生虫学等。
在中兽医基础中,主要学习的是兽医微生物学的基本概念和原理,包括动物体内和周围环境中各种微生物的分类、形态、生理特性、生活史、生态学、遗传学等方面的基本知识。
中兽医基础理论知识点总结

中兽医基础理论知识点总结中兽医是一门多学科综合性的学科,包含动物医学、药学、兽医卫生学、兽医法医学、兽医内科学、兽医外科学、兽医儿科学、兽医妇产科学、兽医放射学、兽医临床实验等专业学科。
毕业后将掌握动物的饲养、疾病防治、动物保健、药物使用和兽医卫生等技能。
兽医师可以在动物诊所、兽医院、动物保健中心、养殖场、动物园、动物卫生监督部门等场所从事兽医临床、兽医教学、兽医科研等工作。
兽医基础理论包括兽医生理学、兽医病理学、兽医药理学、兽医微生物学、兽医免疫学、兽医寄生虫学、兽医流行病学等知识,具体的知识点如下:一、兽医生理学1. 细胞生理学:包括细胞结构、细胞代谢、细胞分裂、细胞凋亡等内容。
2. 神经生理学:包括神经元结构、神经传导、神经元兴奋性、神经调节等。
3. 内分泌生理学:包括内分泌模式、激素作用、内分泌调节等。
4. 消化生理学:包括消化器官结构、消化吸收、消化酶作用等。
5. 呼吸生理学:包括呼吸器官结构、呼吸运动、肺气体交换等。
6. 循环生理学:包括心脏结构、心血管调节、血液循环等。
二、兽医病理学1. 病理变化:包括病理细胞学、病理组织学、病理器官学等。
2. 病因病理:包括遗传性病变、畸形性病变、营养性病变等。
3. 体液病理:包括炎症反应、免疫反应、内环境失衡等。
4. 感染病理:包括细菌感染、病毒感染、真菌感染、寄生虫感染等。
5. 肿瘤病理:包括肿瘤生长、肿瘤形态学、肿瘤发生机制等。
三、兽医药理学1. 药代动力学:包括药物吸收、分布、代谢、排泄等。
2. 药效学:包括药物作用机制、药物治疗效果、药物不良反应等。
3. 药物治疗:包括抗菌药物、抗寄生虫药物、抗病毒药物、激素类药物等。
四、兽医微生物学1. 细菌学:包括细菌形态、培养、生长、致病机制等。
2. 病毒学:包括病毒形态、复制、致病机制等。
3. 真菌学:包括真菌形态、培养、毒素、致病机制等。
五、兽医免疫学1. 免疫器官:包括淋巴器官、骨髓、脾脏、淋巴结等。
中兽医理论基础知识1

一、阴阳的概念, 相互关系及其在兽医学上的应用。
阴阳的概念: 是代表事物对立而又统一的两个方面, 是一切事物和现象冲突双方的概括。
识别阴阳的属性是以上下, 明暗, 大小, 前后, 动静等为准则。
阴阳的相互关系: 1, 阴阳的对立2, 阴阳的互根3, 阴阳的消长4, 阴阳的转化阴阳在中兽医学上的应用1, 在畜体组织结构方面: 机体部位上为阳, 下为阴;脏为阴, 腑为阳;经属阴, 络属阳;血为阴, 所为阳;营气在内为阴, 卫气在外为阳。
2, 在生理方面: 物质为阴, 功能为阳, 阴平阳秘, 精神乃治, 阴阳离决, 精气乃绝3, 在病理方面: 阴阳失去平衡, 导致疾病发生, 阴盛则阳病, 阳盛则阴病, 阳盛则热, 阴盛则寒。
二、4, 在药物方面:四气五味, 升降沉浮;寒者热之, 热者寒之, 盛者泻之, 虚者补之三、5, 在病证防治方面:阴阳为八纲的总纲, 脉象的阴阳之分, 数, 洪,浮, 大, 滑为阳, 迟, 小沉, 细, 涩为阴。
四、五行的相互关系及其在兽医学上的应用。
1、五行相互关系:2、五行相生: 木→火→土→金→水→木。
3、五行相克: 木→土→水→火→金→木。
4、五行相乘: 木→土→水→火→金→木。
五行相侮: 木→金→火→水→土→木五行在中兽医学中的应用1, 在生理方面: 按五行的属性以分别脏器的特性及相互联系, 以生克制化的关系, 说明脏腑器官相互滋生和制约的生理现象。
畜体就是依靠这种生克制化以维持相对的平衡协调, 来保持正常的生理活动。
2, 在病理方面:用五行生克规律说明脏腑疾病的传变。
依据五行的生克关系, 任何一行都有生我, 我生, 克我及我克的关系, 用这四行进行了联系。
五行配五脏以后, 也从这样的四个方面来固定一个脏与其他四个脏的联系。
如以肝为例, 生我者为肾, 我生者为心, 克我者为肺, 我克者为脾。
在病理上, 肝病传脾, 称为“木克土”, 肝火犯肺, 称为“木火刑金”。
3, 在疾病传变上:在疾病的传变上, 肝病传脾, 称为“木乘土”, 脾病传肝称为“土侮木”, 肝脾也可同病(木郁土虚或土壅木郁), 肝病传心(母病及子), 传肺(木侮金), 传肾(子病及母)等, 都可用五行生克乘侮来说明。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中兽医基础
1.前言
1.1课程性质
中兽医基础是高职院校动物防疫检疫专业的一门能力拓展课程。
本课程的主要目的是让学生了解中兽医阴阳、五行、脏腑、气血津液和经络等基本理论,掌握引起疾病的常见原因,能够运用四诊八纲认识疾病证候,运用常用中草药和针灸技能,有针对性的进行病证防治。
1.2设计思路
该课程的总体设计思路是以能力为本位,以项目导向和任务驱动的方式组织课堂教学内容,打破以知识传授为主要特征的传统学科课程模式,让学生在完成具体项目和任务的过程中巩固和加深对理论知识的掌握,逐步培养学生利用中草药和针灸进行病证防治的职业能力。
本课程包括12个项目,所有项目是以完成真实的病证防治为线索设计的。
课程内容突出对学生职业能力的训练,理论知识的选取紧紧围绕各项工作任务的需要来进行,同时又充分考虑了高等职业教育对理论知识学习的需要,并融合了相关职业资格证书对知识、技能和态度的要求。
在课程建设和教学过程中,应积极邀请行业企业专家全程参与,并且在教学过程中积极探索校企深度融合,采取工学交替的方式让学生到校外实训基地进行生产性实训,在实践过程中促进理论知识的掌握。
在教学效果评价方面,也采用过程评价与效果评价相结合、校内和校外评价相结合的方式,适当扩大学生作业和校外实践所占比重,通过理论和实践相结合,着力培养学生熟练掌握病证防治的各项能力。
该门课程总学时45学时。
2.课程目标
通过本课程学习,学生能够了解阴阳、五行相互关系及其在兽医实践中的应用,掌握脏腑的基本功能和常见病因,掌握四诊八纲的基本知识,能够运用常用中草药和针灸的基本技能,正确进行常见病证防治。
职业能力目标
1、根据病例,正确分析引起机体发病的原因和发病机理。
2、熟练掌握150—180种临床常用中草药的名称、性能及主治。
3、掌握中药配伍原则、方剂组方原则和方剂加减变化。
4、熟练掌握牛的临床常用穴位位置、主治及针法。
5、熟练掌握猪的临床常用穴位位置、主治及针法。
6、熟练掌握犬的临床常用穴位位置、主治及针法。
7、掌握白针、血针、火针、水针、埋线等的操作方法。
8、掌握艾灸、醋酒灸、软烧法等的操作技能。
9、掌握望口色的部位、正常口色和病理性口色及其实践意义。
10、掌握切脉的部位、正常脉象和病理性脉象及其实践意义。
11、运用中兽医学四诊和辨证方法,正确诊断疾病。
12、运用中草药和针灸知识,开出中兽医处方,并正确治疗临床常见病证。
3.课程要求
中兽医基础的课程内容和要求如表1所示。
表1 中兽医基础的课程内容和要求
序号 工作任务 课程内容及教学要求 活动设计
参考课时 1 病因病理分析 通过分析引起机体发病的原因,掌握疾病发生的机理 活动一:让学生讨论机体为何发病
阴阳偏盛偏衰引起疾病
五行生克制化失衡引起疾病 脏腑功能失调引起疾病 活动二:思考,引起机体发病的原因 外感致病因素
内伤致病因素
其他致病因素 10 2 望口色 掌握望口色的部位、正常口色和病理性口色及其实践意义 活动: 正常动物(牛、羊、猪)口色 患病动物口色 拓展:其他病理性口色 2 3 切脉 掌握切脉的部位、正常脉象和病理性脉象及其实践意义 活动: 正常动物(牛、羊、猪)脉象 患病动物脉象 2
4 认识疾病证候 掌握中兽医诊断疾病的程序,正确认识疾病 活动一: 中兽医诊断疾病的程序 活动二:辨证方法 八纲辨证 脏腑辨证
外感热证的辨证方法 6
5 常用中草药 掌握150—180种常用中草药性能及主治 活动: 通过饮片、原料药、标本、图片等认识中药
中药性能、主治
14 6
方剂组方原则 掌握中药配伍原则、方剂组方原则和方剂加减变化 活动: 根据病例,设计中药处方,掌握中药配伍原则和组方原则 根据病情,熟练方剂加减变化 2
7 牛的常用穴位 熟练掌握牛的临床常用穴位位置、主治 活动: 牛的常用穴位的取穴方法、主治
拓展:
经络在中兽医学中应用 1 8 猪的常用穴位 熟练掌握猪的临床常用穴位位置、主治 活动:
猪的常用穴位取穴方法、主治 1
9 犬的常用穴位 熟练掌握犬的临床常用穴位位置、主治 活动:
犬的常用穴位取穴方法、主治 1
10 针法 了解针法种类,掌握白针、血针、火针、水针、埋线等的操作方法
活动: 白针、血针、火针、水针、埋线等的操作方法 2 11 灸法 了解灸法种类,掌握艾灸、醋酒灸、软烧法等的操作技能 活动: 艾灸、醋酒灸、软烧法等的操作技能 2
12 中兽医处方 运用中草药和针灸知识,开出中兽医处方,并正确治疗临床常见病证 活动: 根据病例,开出中兽医处方,并实施 跟踪评价治疗效果 2
合计 45
4.实施建议
4.1教材选用建议
1、建议选用与本课程标准相适应的高职高专教材。
2、教材应充分体现任务引领、实践导向的课程设计思想。
3、教材应以完成任务的典型活动项目作为驱动,从而让学生了解病证防治的基本方法。
4、教材应突出实用性,应避免把职业能力简单理解为纯粹的技能操作,同时要具有前瞻性,应将专业领域的发展势头及革新项目及时纳入其中。
5、教材应以学生为本,文字表达要简明扼要,内容展现要图文并茂,突出重点,重在提高学生学习的主动性和积极性。
6、教材中的活动设计要具有可操作性。
4.2教学建议
1、应加强对学生实际职业能力的培养,强化案例教学或项目教学,注重以任务引领型案例或项目来激发学生兴趣,使学生在案例分析或项目活动中了解病
证防治的基本程序和基本方法。
2、应以学生为本,注重教与学的互动。
通过选用典型的活动项目,由教师提出要求或示范,组织学生进行活动,让学生在学中做和做中学,在实际项目开发过程中逐步掌握本课程的职业能力。
3、教师必须重视实践,更新观念,走产学研相结合的道路,探索具有中国特色职业教育的新模式,为学生提供自主发展的时间和空间,积极引导学生提升职业素养,努力提高学生的创新能力。
4.3教学评价
1、突出过程与模块评价,结合课堂提问、业务操作、课后作业、模块考核等手段,加强实践性教学环节的考核,并注重平时评分。
2、强调目标评价与理论实践一体化评价,注重引导学生进行学习方式的转换。
3、强调课程结束后的综合评价,结合案例分析,充分发挥学生的主动性和创造力,注重考核学生所具有的综合职业能力及水平。
4、建议在教学中分为任务模块进行评分,课程结束时进行综合模块考核。
各主要任务模块可参照表2进行评价
表2 中兽医基础的评价体系
说明:
1、形成性评价是指在教学过程中对学生的学习态度和各类作业情况进行的评价;总结性评价是指在教学模块结束时,对学生总体技能进行的评价。
若模块考评中同时采用形成性评价和总结性评价时,建议采用6:4的方式评分。
2、本课程按百分制考评,60分为合格。
4.4课程资源的开发与利用
1、利用现代信息技术开发多媒体课件,通过搭建多维、动态、活跃、自主的课程平台,使学生的主动性、积极性和创造性得以充分调动。
2、努力搭建网络化学习的平台,让学生能够通过网络进行自主学习,也可进行虚拟实训,通过网络进行在线答疑和辅导,为学生创造个性化学习的条件,提高学生学习的兴趣和效果。
3、搭建产学合作平台,充分利用本行业的企业资源,满足学生参观、实训和毕业实习的需要,并在合作中关注学生职业能力的发展和教学内容的调整。
4、积极利用电子书籍、电子期刊、数字图书馆、各大网站等网络资源,使教学内容从单一向多元化转变,进一步拓展学生的知识和能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