计量确认过程记录表Word版

计量确认过程记录表Word版
计量确认过程记录表Word版

Q/ZJ G0802-06-01

计量确认人员:批准:确认日期:

Q/ZJ G0802-06-01

计量确认人员:批准:确认日期:

计量确认过程

测量设备计量确认过程

计量确认——为确保测量设备符合预期使用要求所需的一组操作。 注 1. 计量确认通常包括:校准和验证、各种必要的调整或维修及随后的再校准、与设备预期使用的计量要求相比较以及所要求的封印和标签。(校准证明:校准证书、报告,校准记录) 注2. 只有测量设备已被证实适合于预期使用并形成文件,计量确认才算完成。 注3. 预期使用要求包括:测量范围、分辨力、最大允许误差等。 注4. 计量要求通常与产品要求不同,并不在产品要求中规定。 检定――查明和确认计量器具是否符合法定要求的程序,包括检查、加标记和(或)出具检定证书。 特点: 1)对象:计量器具; 2)目的:判定计量器具是否符合法定的要求(全部应检项目); 3)依据:按法定程序审批发布的计量检定规程 4)结果:必须作出是否合格的结论,并出具检定证书(检定结果通知书);5)性质:具有法制性,是实施国家对测量业务监督的一种形式。 校准――确定由测量标准提供的量值与相应示值之间的关系。 1)对象:计量器具; 2)目的:确定计量器具的示值或其他计量特性; 3)依据:计量检定规程或校准规范; 4)结果:给出实际值或修正值,一般不作合格判定,出具校准证书; 5)性质:不具有法制性,是溯源的一种方法。 计量要求——计量要求是顾客根据相应的生产、检测过程规定的测量要求。可

以用最大允许误差或操作限制等方法表述。 由于测量过程中最重要且必备的要素是测量设备,因此计量要求可分解为:测量设备的计量特性要求+测量过程控制要求(操作者、对被测参数的限定条件、方法、环境、测量允许不确定度/允许误差)。其中“测量设备的计量特性要求”是选配测量设备的主要依据。 。 计量特性——能影响测量结果的可区分的特性。 注1. 测量设备通常有若干个计量特性。 注2. 计量特性可作为校准的对象。 分辨力——显示装置能有效辨别的最小的示差值。 注:1.对于数字式显示装置,这就是当变化一个末位有效数字时其示值的变化。 2.此概念亦适用于记录式装置。

仪器设备和计量确认作业指导书

国家农副加工食品质量监督检验中心ZJ013-2006 安徽农业标准化与监测中心 仪器设备校准验证和计量确认作业指导书 为确保测量设备的计量特性满足测量过程的计量要求,并对适宜其预期用途(包括所有限制和特殊要求)做出正确评价,特制定本中心仪器设备校准验证和计量确认作业指导书。 一、适用范围 本中心所有自校准仪器以及法定计量机构只给出测试报告而没有评价结论的计量仪器设备。 二、确认程序和方法 1、输入用户的计量要求(CMR)用户计量要求的输入是用户根据仪器设备说明书所规定的仪器性能要求以及测量方法等规定的测量要求而输入的,取决于被测量变量的规范,它包括最大允许误差、重复性、稳定性、测量不确定度、最低检出限、测量范围、灵敏度、噪声等。 2、输入测量设备的计量特性(MEMC),包括测量范围、偏移、重复性、稳定性、漂移、分辨率、误差、灵敏度、噪声、死区等,它一般由法定计量机构给出测试报告或通过自校准记录给出。 3、验证和计量确认,将CMR与MMC比较,若超出范围则判该设备不能用于预期用途,若在范围之内,则可确认该设备满足预期

用途。 三、计量确认间隔 国家有规定的按国家规定执行,但对仪器设备在维修、调整或移动后则必须进行计量确认。 四、计量确认的审批 1、由质量技术部根据设备的测试报告或自校准记录填写确认 表(见附件)中测量设备的计量特性。 2、由使用部门根据仪器设备说明书所规定的仪器性能要求以 及测量方法等规定的测量要求填写确认表中用户计量要 求。 3、由使用部门授权人确认其符合性。 4、由质量技术部批准并在仪器设备上给予标识。 2006.3.29

附表 注:若有限制范围和特殊要求的应在备注栏填写

计量确认申请表(模板)

编号 甘肃省企业 计量确认申请书 申请单位 主管单位 发证单位 申请日期 2011年 10月25日

一、填表说明 1、本申请书适用于小型企业、乡镇企业申请计量合格确认。 2、单位名称:以公章为准填写全称,不得简化。 3、详细通读地址:填写单位所在(州、市)、县、街道(乡、镇、村)门牌号。 4、隶属关系:填写企业主管部门,如县XX局,XX街道办事处,乡XX股等。 5、所有制性质,填国营、合资、集体、私有等。 6、职工人数:一般填固定职工,以季节工、临时工为主的填写年平均人数。 7、表3中“企业自查情况”和“评审组考核结果”应写明确具体。 二、申请计量确订申报材料 1、申请书。 2、企业计量工作总结。 三、申报材料一式三份 (申请单位、主管单位、考核发证单位各1份)。

企业基本情况 企业名称********* 详细通讯地址************ 隶属关系所有制性质有限公司邮政编码733000 电话 *** 职工人数 78人固定资产 **** 计量器具总数22(台/套)厂级主管计量领导 *** 职务部门经理职称 计量工作归口管理部门加工储运部、检验部、生产部负责人贾涛、蔡国泰 计量管理人员姓名性别年龄文化程度职务职称备注*** 男39 大专部门经理 *** 男38 本科部门经理助理农艺 企业机构设置简况 设有总经理、副总经理、总经理助理、综合业务部、财务部、加工储运部、检验部、试验站、生产1、2、3、4部。 主要产品名称*** 年产量 3000万公斤 主要能源 种类煤电水油其他 合计(合标 准煤)年消耗量1700吨120000kWH 200吨0吨1700吨 主要原材料 品种** 年消耗量3000 吨 企业获奖、 评先进情况 2003年公司被确定为全省***。 近三年来企业经济效益(元) 年份产值利润利税全员劳动生产率(元/人) 2008 94803227.80 3821628.81 763386.99 938645.82 2009 112297651.74 6550432.19 1140319.33 1100957.37 2010 127550477.81 3746058.74 976099.68 1356919.98

简述我所计量工作运作流程及相关知识的介绍

计量知识和我所计量工作流程 众所周知,测量是以确定量值为目的的一组操作,也就是以某种工具和方法确认自然界某个量值(如长度、时间、质量、温度等)大小的一种行为。计量是关于测量的科学,它涉及到测量理论,测量技术和测量实践多个领域。计量在历史上称为度量衡,是一个国家和组织实现其组织内单位统一,量值准确可靠的活动,包括科学技术、法律法规和行政管理上的活动。计量是科学技术的一个重要组成部分,是与人类社会进步和科学技术发展同步发展的。现代计量是国民经济建设和国防建设中一项重要技术基础,是一个国家、一个地区和一个行业发展的探测器。 1985 年国家颁布《中华人民共和国计量法》,标志着我国计量工作从行政管理走向法治管理的新阶段。1987年,国家计量局发布《中华人民共和国计量法实施细则》,并配套出台一系列相关法规规定。作为国家计量的重要分支,我国国防军工计量在国家基础上,依靠几代国防科技人员的不懈努力,形成了更严更高的国防科技事业计量体系。现行的管理规定为国防科工委于2000年颁布的《国防科技工业计量监督管理暂行规定》。以上三个法律法规,为目前我所计量工作开展运行的主要依据。 就我所计量工作而言,主要分为计量管理和计量技术两大类。计量管理包括计量技术管理和计量法治管理,前者的核心是测量设备的受控管理和测量数据的管理,以确认测量设备满足预期使用要求和量值准确可靠;后者的重点是我所应按照有关计量法律法规要求,搞好内部自主管理和自律监督。计量技术是指以测量为目的所开展的测量技术、测量原理和测量方法的研究与实践,并赋予计量的一致性、准确性、法制性和社会性的特点,简单的说就是具有公信力的测量活动。 为了便于理解,在这里先介绍几个计量常用名词术语。 测量设备:是指进行测量所需的测量器具、测量标准、标准物质、辅助设备及其技术资料的总称。我所用于测量和监控的设备仪器、标准、实物量具和测量软件均可称测量设备,是测量所关联的所有实物的总称。 测量标准:用于进行量值传递,等级较高,在一定范围内作为测量真值使 用的测量仪器或物质。 检定:由法定计量技术机构确定并证实测量仪器(非设备)是否完全满足规定要求而做的全部工作。检定是依据相关计量规程对测量设备进行全面的评定,包括功能、技术指标和可靠性等各个方面综合考察,检定标准需经过国防科工委认定,检定的结果需要给出测量设备合格与否的结论,是传统计量主要手段。 校准:在规定条件下,为确定测量仪器,测量系统所指示的量值或实物量具、标准物质所代表的量值与对应的测量标准所复现的量值之间的一组操作。校准是依据校准规范或使用说明书等技术资料对测量设备全部或者部分量值指标与标准进行比较的操作,校准只给出校准结果和修正值,必要时可以给出测量不确定度,并不需要确定测量设备合格与否。 比对:在规定条件下,对相同准确度等级的同种测量设备之间量值进行的比较。比对主要是针对两台以上同样等级的测量设备进行量值的比较,并不需要标准传递,比对结果取各台测量设备测试值的平均。 确认:为保证测量设备处于能满足预期使用要求的状态所需的一组操作。计量确认是ISO9000 所引进的一种计量模式,这有别于传统计量法制性的特点。

计量器具自校验规范

目录 一.计量设备自校规程 (2) 二.游标卡尺内部校准规程 (2) 三.钢尺、卷尺内部校准规程 (3) 四.千分尺内部校验规程 (3) 五.电热恒温鼓风干燥箱 (4) 六.万用表内部校准规程 (4) 七.匝数测量仪内部校准规程 (5)

一、计量设备自校规程 1、目的 对计量设备进行定期校验,确保检测数据的准确性、可靠性。 2、范围 本程序规定了检测设备内校的控制原则、内容和方法,适用于本公司生产服务过程中与质量有影响的所有检测设备的校准。 3、职责权限 技术质量部负责计量设备的定期校准。 4. 工作程序 4.1技术质量部根据每台计量设备的使用情况制定校准/检定周期,由技术质量部按时校准/检定,超过校准/检定周期的计量设备不能作为合格计量设备使用。 4.2在检测周期内发现计量设备出现故障,立即停止使用,使用人员通知上级处理,对修理后的性能重新检定和校准。 4.3技术质量部统一管理每台计量设备的原始资料,包括说明书、产品合格证、保修单、历次送检情况记录、检定记录或检测报告等,长期保存。 4.5检测设备上都应在明显部位有明确标识,包括“合格”、“准用”、“不合格”。 合格:适用于有计量检定规程的,经检定合格的测量设备用绿色标签。 准用:适用于没有计量检定规程,而按校准规范校准的测量设备也用绿色标签。 不合格:适用于不合格的测量设备,用红色标签,标示禁止使用。 二、游标卡尺内部校准规程 1、目的 对游标卡尺进行内部校验,确保其准确性和适用性保持完好。 2、范围 适用于公司所有使用的游标卡尺的内部校准。 3、校准用基准物质 一把经外部具有检验资质单位检定合格的卡尺作为参照对比(简称封样卡尺),一块测试量块。 4、环境条件 20℃--25℃ 5、校准步骤 5.1 检查卡尺测量接触面,干净、无污渍、锈迹,指针式卡尺表头的指针是否完好,有无松动,刻度是否清晰,推动表头是否平稳、平滑。 5.2调校零位,或使指针对准零点。 5.3先用封样卡尺测量量块外径,量块被测量面要干净、平整,连续测量三次,取其平均值记录在《计量器具自效验/检定计录》相应栏目内,然后用被检定卡尺测量同一量块同一部位,连续测量三次,取其平均值记录在《计量器具自效验/检定计录》相应栏目内,然后和封样卡尺所测数据相比较,误差小于±0.02mm 为合格。 5.6测内径接触面磨损程度:取同一量块(该量块有一正方形凹槽),先用封样卡尺移动表头,使游标卡尺上面的测量端张开靠紧量块凹槽两基准面后再读数,测量三次,取其平均值记录在《计量器具自效验/检定计录》相应栏目内,然后用被检定卡尺测量同一量块同一部位,连续测量三次,取其平均值记录在《计量器具自效验/检定计录》相应栏目内,然后和封样卡尺所测数据相比较,误差小于±0.02mm为合格。5.7新购卡尺必须具备出厂合格证才能用此比对方法进行检定。 5.8 历次测量值与标准值之差,均在允许误差范围内,判校准合格。

计量器具周期检定制度

计量器具周期检定制度 LG GROUP system office room 【LGA16H-LGYY-LGUA8Q8-LGA162】

计量器具周期检定制度 为贯彻《中华人民共和国计量法》和《全国工矿企业计量管理实施办法》,确保本公司在用的计量器具的量值准确,特制订本制度。 (一)本公司流转及使用的一切计量器具必须执行周期检定制度。 (二)属国家强制检定范围内的工作计量器具,由计量室按规定向上级计量检定部门申请周期检定。 (三)非属国家强制检定范围而属公司计量室统一管理范围内的计量器具,由计量室执行周期检定、修理。 (四)计量室各专业组的计量标准器具、仪器、仪表,由专人负责按检定日期送上级计量部门检定,或请上级计量部门来矿进行检定。 (五)计量器具的检定周期根据检定规程的规定执行。 (六)凡使用中的计量器具,由计量室编制周期检定计划表,进行强制性的周期检定,计量室按计划日期提前三天通知有关工区、部门送检,有关工区、部门接通知后应及时将计量器具从保管或使用者手中收集送计量室进行周期检定。逾期不送者,每只量具扣罚人民币10元。凡因使用人因出公差、脱产学习、长期病假、产假、休假,各单位应在使用人离开前留下计量器具,安排他人送检,不得影响量具周检。需要现场检定的量具,使用单位必须提供方便,协助检定工作进行。 (七)计量器具的周期检定必须按国家的检定规程进行,若无国家检定规程的,可按国务院有关主管部门和省、自治区、直辖市计量行政部门制订的检定规程和地方计量检定规程进行,若上述部门也无该项规程时,由计量室参照有关技术标准或使用要求制定暂行检定办法,并报上级计量主管部门审查批准。 (八)检定合格的计量器具,必须具有合格印证,无合格证或合格证过期一律不准使用。(九)计量器具到检定周期,不管是否使用过必须执行周期检定。入库检定、发放检定、巡回检定、临时检定等都不能代替 周期检定。 (十)买回的标准计量器具必须送上级有关部门进行检定,经检定合格后方可使用以后第年至少检定一次。 1、根据计量器具和检测仪器是使用地点、使用频率和对生产工艺的影响程度制定检定周期,检定周期可以3个月,6个月,12个月。一般不超过1年。 2、强制检定的计量器具必须定期定点地由法定的或授权的计量检定机构定。 3、非强制检定的计量器具,可由使用单位依法自行定期检定。本单位不能检定的,由有权开展量值传递工作的计量检定机构进行检定。计量检定工作应当按照经济合理、就地就近的原则进行。 4、本单位自行检定和校准的,必须由取得计量检定员证的人员进行。 计量器具管理制度 一、目的 加强规范计量、测量器具的操作、维护和保养管理,确保各计量 和测量数据的准确、可靠性,以满足使用要求。 二、适用范围 公司所辖范围内贸易结算和各装置间核算的计量器具 三、责任单位

测量设备计量确认控制程序(完整资料).doc

此文档下载后即可编辑 1、目的 为了使本分厂测量设备通过计量确认,保证量值溯源链中的每一个环节的正确执行,确保量值的准确、统一,使测量结果能溯源到国家计量基准。 2、适用范围 适用于本分厂测量设备的计量确认,使其量值最终能溯源到国家基准。 3、职责 3.1质量科计量精测室负责工厂测量设备的计量确认工作,确保测量设备的检定/校准、验证均受控; 3.2测量设备使用部门和人员应协助计量管理人员做好计量确认工作。 4、过程描述 4.1本控制程序过程活动的输入 a)计量法制要求; b)测量设备量值溯源需要; c)测量设备计量特性。 d)检定规程或校准规范 4.2本控制程序的过程活动 a)周期计量确认(包括自校、外检); b)入库验收; c)计量确认结果统计; d)确认间隔确认及调整; e)测量设备调整控制。 4.3本控制程序过程活动的输出 a)计量确认结果及封印; b)测量设备标识; c)计量确认间隔。 5 活动内容 5.1量值溯源系统 5.1.1计量确认的原则 质量科计量精测室应设计并实施计量确认,以确保测量设备的计量特性满足测量过程的要求。计量确认包括测量设备检定/校准和测量设备的验证。

5.2计量确认的方式 5.2.1检定和校准 5.2.1.1企业最高计量标准器和属于贸易结算、安全防护、医疗卫生和环境检测,并列入国家强制检定目录的设备,计量管理员按国家计量检定规程规定的确认间隔(对使用频繁、量值容易变化的重要计量器具,可在《测量设备管理目录》上制定小于计量检定规程规定的确认间隔),在确定的《委外服务机构一览表》中选择相应的计量技术机构进行定点定时的检定。5.2.1.2属于非强制检定的测量设备,对需要委外检定和校准的测量设备,计量管理员根据批准的《周期确认计划表》在确定的《委外服务机构一览表》中选择相应的机构实施委外检定/校准;对于内部检定/校准的测量设备,由使用部门按照《计量器具月度周检通知单》规定的时间送计量精测室实施检定/校准。 5.2.1.3对于B类设备中不易拆卸、连续性检测使用的测量设备或工艺操作中非关键设备上的测量设备可以与设备大修或停产时进行计量确认。 5.3计量确认的实施 5.3.1检定/校准的实施 5.3.1.1质量科计量精测室按JPR0401《测量设备管理目录》中规定的确认间隔,编制和下发年度测量设备周期确认静态计划(计划应经质量科经理批准)。计量精测室根据年度静态计划按月分解,编制月度动态周检通知,下发到各测量设备使用部门执行。各部门兼职计量员应及时将到期的测量设备送/报计量精测室检定或校准。对不方便拆卸或搬运的测量设备应通知计量精测室到现场进行检定或校准。 5.3.1.2测量设备的使用者和各部门的兼职计量员应配合计量精测室做好周期确认工作,不得无故拖延确认日期,对隐瞒事实,拒绝周检,按遗失事故处理。如遇特殊原因,不能按期送检,应由使用部门提出延期确认申请,计量精测室同意方可延期。 5.3.1.3延期确认的测量设备,到期后应限定其使用场合,超期一周以上时,应停止使用。

特殊过程(注塑)确认记录

特殊过程确认记录表 特殊过程名称:注塑所在部门:注塑车间确认项目确认结果 1.从业人员是否经过培训合格见培训记录(附件一) 2.如需使用设备的名称,该设备 是否符合要求 见设备确认记录(附件二) 3.作业指导书名称,该作业指导 书是否符合要求 见“注塑机作业指导”(附件三) 4.该过程需要的记录是否合理 (如有记录,写明记录名称) 见“设备运行温度记录”。没有就不填 确认结论: ■该特殊过程具备达到质量要求的能力,确认合格。 □该特殊过程在以下方面确认不合格: 确认人:确认日期: 如确认不合格,经过整改后再次确认的结论: 确认人:确认日期: 再次确认记录 2014年确认结论: ■确认合格。 □需要整改后重新确认。□重新确认合格。 确认人:日期:2015年确认结论: ■确认合格。 □需要整改后重新确认。□重新确认合格。 确认人:日期:

附件一 培训记录 培训时间:2014-9-17 培训地点:车间培训教师: 参加培训人员:注塑车间全员(包括维修员、调机员) 培训内容: 1、注塑机安全作业 2、注塑件配方工艺 3、注塑成型工艺条件 培训效果评价: 通过与部分学员龚志明,乔玉红,等面谈交流、讨论、大家已对本公司的注塑机安全作业,注塑件配方工艺,注塑成型工艺条件已掌握,对生产产品品质要求也掌握,能独立自检工作,对部门应控制的过程,应作的和保存的记录,记录保存的期限已基本掌握和清楚。并且知道自己在岗位上的职责完成的优劣。经过口述+提问的考核全部合格。 对老师的讲授感到满意,深入浅出,结合本公司的生产实际,易于理解和掌握。 达到了预期的效果。 评价人:

注塑工上岗考核试卷姓名:得分:问答题:每题10分 一、注塑机在开机之前要检查哪些事项? 二、如何换料和对料筒进行清理? 三、操作过程中要注意哪些安全事项? 四、试车的顺序是什么? 五、如何对不同的产品进行标识别? 六、怎么判断产品是符合客户要求的?你在操作的过程中多如何去做了? 七、发生品质问题你是如何处理的? 八、机器的日常保养都要做哪些工作? 九、关闭机器后要确认哪些事项? 十、解释什么是5S,以及作好5S的好处?

特殊过程确认准则

特殊过程确认准则 编制: 审核: 会签 批准:

特殊过程确认准则 一、需确认过程的识别 过程的输出(产品)不能由后续的监视或测量加以验证,使问题在产品使用后或服务交付后才显现时,应对任何这样的过程进行识别,并实施确认。 二、确认过程的准备 为了证实过程具备满足实现所策划结果的能力,在实施确认前应做好相关准备工作,对设备和人员进行鉴定,包括对操作人员进行培训和考核,证明具备相应的技能;对设备的特性进行检查,如热处理炉的温度均匀性,电镀槽液的成分和含量,以及环境条件等。 三、确认的内容 确认是对过程的实现能力的证实和确认,在5M1E等因素相同或类似情况下,可以选择一个典型零部件对该过程进行确认。确认的内容一般包括:1)设备能力的认可 过程所使用的生产设备、工艺装备应具有满足工艺要求的能力,如温度、电流、电压等;在规定参数范围内的稳定性;测量设备的准确性;使用设备的配套完整性等。 2)人员资格的鉴定 操作人员的岗位资格鉴定:通过岗位培训、考核并持证上岗;工种级别符合工艺文件要求;技术能力鉴定:应熟悉工艺过程,清楚重要工艺的工艺参数,对过程能力实施有效的控制,以及实际经验的考核和鉴定。 3)特定方法和程序的使用

过程所使用特定工艺参数的规定:首先是参数设计,通过试验或计算得到最佳的工艺参数,其次是对原材料、加工程序、操作环境、工艺装备等要求进行确认;工艺方法的规定:对按照策划的工艺方法和工艺参数所加工样件的全部特性进行检验验证合格后,包括必要时进行的破坏性性能试验,形成最终的工艺方法和工艺参数,检验试验所使用的文件应为经审批的有效文件。 4)过程实施的记录 记录是指过程能力确认的记录,记录的内容包括:确认准则、人员资格鉴定、样件加工和验证的原始记录等。 四、再确认 当质量要求、工艺方法、工艺参数、生产设备等情况发生变化时,或当过程停工时间较长恢复生产时,需要对过程继续满足要求的能力进行再确认,以确保过程能力持续满足要求。其中,对过程输入发生变化的确认,主要是对变化输入要素按原来的策划要求进行确认,并对加工样件进行检验试验,根据检验试验结果进行评价;定期再确认,主要是依据规定的再确认周期,按规定的周期和方法进行样件加工、检验试验和评价批准。 五、确认结果的判定 当产品的检验试验结果满足规定要求时,可以认定该过程具备了实现策划结果的能力。当初次确认时,将确认的结果纳入正式工艺文件,并按规定程序审批后,用于指导正式批量生产;当再确认时,将确认记录发放到生产单位,用于指导开工再生产。如产品的检验试验结果不能满足规定要求时,即应说明该过程不具备实现策划结果的能力,应在采取相应的措施后,对该过程进行重新确认。

计量器具管理制度

计量器具管理制度 总则 计量工作企业实现现代管理是基础工作之一。根据《中华人民共和国计量法》和《全国公司工矿企业计量管理实施办法》,结合我公司的实际情况,制定本实施办法: 一、设立适应生产需要的检验室,配备专职或兼职的计量人员,在总经理直接领导下,协同各部门,统一管理全公司的计量的工作。 二、建产健全的技术档案和原始记录,并要妥善保管,其内容主要有:1.计量器具检验设备台帐;2.计量器具、检验设备历史档案;3.计量器具、检验设备周期检定计划;4.计量器具检验设备的技术资料(包括说明书、合格证、送检合格证、检定原始记录、报废单等)。 三、能源、工艺、质量、经营管理计量器具、检验设备配备的各种类、规格、数量必须与实际需要相应,并能满足要求。 四、在用的计量器具、检验设备必须执行周期检定制度,检定不合格的不得使用,周期受检率达成100%,周期合格率在95%以上。 五、建立和建各项计量管理制度,并且要严格遵守,计量管理制度包括:1.入库、流转、降级、报废、核准制度;2.使用、维护、保养分制度;3.周期检定制度;4.在用计量器具、检验设备现场抽检制度。 计量器具分类管理规定 一、根据计量器具的可靠性和计量器具在生产和管理中的作用,对企业不同用途类别的计量器具实行“保证重点,兼顾普遍,区别管理,全面监督”的管理办法,以确保生产、科研和经营管理中各种计量器具的单位统一和量值准确。使本企业的计量器具科学管理,实现最佳经济效益,特制订计量器具分类管理

办法。 二、计量器具的分类 1、A类计量器具:列入强制检定的企业最高计量标准器;用于贸易结算的计量器具,如电能表、水表、物料进出厂的台秤;用于质量管理中心试验室的全部检测仪器、仪表。 2、B类计量器具:各生产车间、部门用于工艺控制,质量检测,有计量数据要求的计量器具,如万能量具、专用检具、架盘天平、压力式温度计等;用于公司内部核算的能源、物料管理用的计量器具,如台秤、架盘天平、电能表等。3、C类计量器具:生产设备和装置上固定安装不易拆卸的计量器具。主要有生产设备上的温控仪表、压力表和电接点压力表、电流表、电压表、时间继电器;配电室内除电能表以外的其它指示性仪表和部份简易量具等。以及国家规定标有CCV标志的计量器具。 三、周期检定、检查方法 1、A类计量器具:由法定计量技术机构定点定时检定,检定周期严格按国家计量检定规程规定执行。 2、B类计量器具:根据计量器具的使用环境、使用频率、准确度要求等经济合理调整安排检定周期,保证一次周期检定合格率在90%以上。检定周期一般不超过国家检定规程规定的最长时间要求。 3、C类计量器具:原则上在设备、装置大修和使用人员发现计量性能不合格时进行检定、修理。正常情况下根据C类计量器具检查办法每年实行周期检查和抽查,判定计量性能是否合格,并出具测试证书。 C类计量器具检查办法 根据计量器具分类管理规定,特制订本检查办法。本办法只适用于本公司确定为C类计量器具的检查。

生产过程巡检记录表

生产过程巡检记录表 ----------------------------精品word文档值得下载值得拥有--------- ------------------------------------- 生产管理现场巡查指南 编号:B/JD.HD501 年月日检查人: 巡查检查实际情况描述(合格或不合格描述) 检查内容检查标准岗位项目 及处理 1、标识是否正确(检查原料标识卡填写内容); 1、原料标识卡填写内容与实际 相符; 2、换牌是否及时(保证在用与先进先出); 2、原料标识牌与实际相符且符合先 进先出; 原料3、领用记录是否正确、完整(核对库存数); 3、领用记录清晰、准 确,库存数与实际相符; 标识 4、是否按先进先出原则使用(看入库时间); 4、原 料按先进先出原则使用; 5、是否有不明物(有无未标识的物品)。 5、仓库内无不明(未标识)物品。 1、码放是否规则(检查分区货位、检查码放整齐度、1、原料分区码放,原 料堆无倾斜; 检查是否存在交叉污染的可能); 2、粒料、粉料原料分开码放; 2、防潮情况(查地面湿度和底层包质量;查屋面漏雨 3、仓库不漏雨、不上潮; 原料情况;根据天气查门窗关闭情况); 4、阴雨天门窗关闭; 存储 3、保质期(查入库时间和保质时间;根据库存量和使5、原料在保质期 内使用完;

用量作存放质量评估); 6、原料帐物相符; 4、抽查原料实际库存与阿佳希报表的符合性。 7、各品种原料库存量不低于安全库存量。 5、原料库存量(在安全库存量内) 1、办公室物品摆放(按办公区6S标准核查); 1、办公室符合集团办公区6S 标准; 原料 2、地面、门窗整洁度(按生产区6S标准核查); 2、仓库符合集团生产区6S标准; 库6S 3、仓库墙壁、墙角、屋顶、原料堆上是否有蜘蛛网和 积尘; 1、现场次序(查车辆摆放、装卸顺序的规范性) 1、车辆摆放有序,装卸顺序按到厂时间排列; 2、安全情况(查司机、客户、装卸人员作业的规范性,2、无安全隐患,无安全事故; 装卸查是否有安全隐患); 3、原料码放架板数量符合规定、码放锤直平现场 3、卸车速度和原料码放(查码放数量、码放整齐度,整; 观察到货车辆情况); 4、叉车按程序保养到位,无带病工作; ----------------------------精品word文档值得下载值得拥有---------------------------------------------- ----------------------------------------------------------------------------------------------------------------------------- ----------------------------精品word文档值得下载值得拥有---------------------------------------------- 4、叉车(查保养情况;看工作状况;查方向、灯光、 5、场地散落原料及时分类回收装袋; 喇叭、刹车的完好性); 6、装卸速度满足到货需要。 5、场地(是否及时清扫车厢、地面;散料回收是否混

生产过程记录表

生产过程记录表 被检查单位名称 被检查单位地址 负责人 联系电话 序号检查内容 检查 方式 检查要求 检 查结 果 是 否 评 价 一、基础安全管理内容 1安全生产责任制(是否建立、健全以下安全生产责任制度,并以文件形式下发:) (1) 主要负责人 安全生产责任制 查企 业是否下 发文件,有 无安全生 产责任制 文本 责任制文本是否 结构完整、条理清楚、 责任明确 () 分管负责人安全生产责任制 (3) 安全管理人员安全生产责任制 (4) 岗位安全生产责任制 (5) 职能部门安全生产责任制 安全管理机构 (1) 设置专门安 全生产管理机构 并配备符合规定 的专职安全管理 人员 查相 关文件 机构设置和人员 配备符合要求 3组织制定安全生产规章制度、操作规程和应急救援预案(是否制定以下安全生产规章制度,并以文件形式下发:) (1) 安全教育培 训制度查企 业下发的 文件及安 全生产规 章制度文 本 文本结构是否完 整、条理清楚、规定明 确 () 安全生产奖惩制度 (3) 安全会议制度 (4) 安全检查制度

(5) 隐患整改制度 (6) 安全设施、设备管理制度 () 作业场所防火、防爆、防毒管理制度 (8) 作业场所职业卫生管理制度 (9) 劳动防护用品(具)管理制度 (1) 事故管理制度 (11) 是否制定岗 位操作安全规程 (安全操作法), 以文件形式下发, 并在相应岗位上 公示 查企 业下发的 文件和有 无岗位安 全操作规 程文本 文本结构是否完 整、条理清楚、规定明 确 (1) 事故应急救 援预案并报当地 安监部门备案 查应 急救援文 本及备案 注明 应急救援预案结 构完整规范,应急救援 组织或指定兼职应急 救援人员明确,物资和 器材按规定配备,明确 定期组织演练,能定期 修改完善 4安全管理台帐(根据企业制定的有关安全生产规章制度,查看对应的台帐、记录,检查企业安全生产规章制度的落实情况:) (1) 安全会议台 帐 检查 台帐 根据制度定期召 开会议,主要领导亲参 加,会议议题明确,决 定落实到位 () 安全检查台 帐 根据制度定期组 织检查,检查结果登记 清楚,发现问题应记录 解决期限和结果,主要 负责人要定期参加安 全检查 (3) 隐患整改台 帐 检查 台账 完整记录隐患整 改期限、内容、责任人 和整改结果 (4) 安全设施登 记、维护保养及检 测台帐 记录完整、规范

【精选】生产管理记录表格大全

记录表格格式 受控状态: 分发号:

目录 1.质量管理体系文件更改单(表CX4231) (5) 2.管理评审报告(表CX5611-1) (6) 3.评审组成员签字表(表5611-2) (7) 4.设备购置申请单(表CX6311-1) (8) 5.设备维修、三保验收单(表CX6311-2) (9) 6.工艺装备设计申请单表(CX6312-1) (10) 7.(工艺装备加工申请单表CX6312-2) (11) 8. 工艺装备验收单(表CX6312-3) (12) 9.工艺装备周期检验单(表CX6312-4) (13) 10.工艺装备返修单(表CX6312-5) (14) 11.工艺装备报废单(表CX6312-6) (15) 12.吊具周期检验单(表CX6312-7) (16) 13.过程(4M1E)监督检查记录(表CX6411-1) (17) 14.质量信息传递表(表CX6511-1) (18) 15.车间月质量考核报表(表CX6511-2) (19) 16.合同评审报告(表CX7211-1) (20) 17.合同更改记录(表CX7211-2) (21) 18.合同评审会签单(表CX7211-3) (22) 19.合同评审组成员签字表(表CX7211-4) (23) 20.首件鉴定目录表(表CX7382-1) (24) 21.首件生产总结(表CX7382-2) (25)

22.首件检验总结(表CX7382-3) (27) 23.首件鉴定证书(表CX7382-4) (29) 24.鉴定组成员签字表(表CX7382-5) (30) 25.采购产品检验请托单(表CX7411-1) (31) 26.紧急放行单(表CX7411-2) (32) 27.代料单(表CX7411-3) (33) 28.供方产品质量保证能力评价记录(表CX7411-4) (34) 29.合格供方名录(表CX7411-5) (35) 30.产品交接清单(表CX7511-1) (36) 31.技术通知单(表CX7511-2) (38) 32.试件交接清单(表CX7511-3) (39) 33.技术问题处理单(表CX7511-4) (40) 34.工艺问题处理单(表CX7511-5) (41) 35.特殊过程确认表(表CX7511-6) (42) 36.试制和生产准备状态检查报告(表CX7512-1) (43) 37.工艺审查意见表(表CX7513-1) (48) 38.固体推进剂性能预示评审报告(表CX7514-1) (49) 39.转批单(表CX7531-1) (51) 40.质量复查报告单(表CX7571-1) (52) 41.产品质量复查报告(表CX7571-2) (53) 42.型号产品质量复查问题统计表(表CX7571-3) (57) 43.产品质量评审证书(表CX7572-1) (58)

(焊接过程)特殊过程确认记录表

特殊过程确认记录表 特殊过程名称:焊接过程所在部门:生产车间确认项目确认结果 1.从业人员是否经过培训合格见附件一和资格证. 2.如需使用设备的名称,该设备 是否符合要求 进行维护点检. 3.作业指导书名称,该作业指导 书是否符合要求 见<焊接作业指导书> 4.该过程需要的记录是否合理 (如有记录,写明记录名称) 设备点检记录 确认结论: ■该特殊过程具备达到质量要求的能力,确认合格。 □该特殊过程在以下方面确认不合格: 确认人:确认日期:2011.12.10 如确认不合格,经过整改后再次确认的结论: 确认人:确认日期: 再次确认记录 2011年确认结论: ■确认合格。 □需要整改后重新确认。 □重新确认合格。 确认人:日期:2011.12.10 2012年确认结论: 确认合格。 □需要整改后重新确认。□重新确认合格。 确认人:日期:

附件一 培训记录 培训时间:2011.12.10 培训地点:本公司培训教师: 参加培训人员:车间全员(包括维修员、调机员) 培训内容: 1、焊接的安全作业 2、焊接品的接收标准 3、异常处理 培训效果评价: 通过与部分学员面谈交流、讨论、大家已对本公司的焊接安全作业,焊接工艺条件已掌握,对生产产品品质要求也掌握,能独立自检工作,对部门应控制的过程,应作的和保存的记录,记录保存的期限已基本掌握和清楚。并且知道自己在岗位上的职责完成的优劣。经过口述+提问和实际操作的考核全部合格。 对任课老师的讲授感到满意,深入浅出,结合本公司的生产实际,易于理解和掌握。 达到了预期的效果。 评价人:

焊接工上岗考核试卷 姓名:得分: 问答题:第5和9题每题各15分,其他每题10分. 一、焊接机在开机之前要检查哪些事项? 二、如何对机器进行清理? 三、操作过程中要注意哪些安全事项? 四、如何对不同的产品进行标识别? 五、怎么判断产品是符合客户要求的?你在操作的过程中多如何去做了? 六、发生品质问题是如何处理的? 七、机器的日常保养都要做哪些工作? 八、关闭机器后要确认哪些事项? 九、解释什么是5S,以及作好5S的好处?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