哈工大物理实验报告总结

哈工大物理实验报告总结(总3页)

--本页仅作为文档封面,使用时请直接删除即可--

--内页可以根据需求调整合适字体及大小--

哈工大物理实验报告总结

这是一篇由网络搜集整理的关于哈工大物理实验报告总结的文档,希望对你能有帮助。

1.了解数码照相的基本原理、基本结构及一些重要概念;

2.学习数码相机的基本操作;

3.学习数码相机在科学技术照相中常用的一些高级功能。

二、实验原理

数码相机的原理结构:主要是利用CCD/CMOS传感器的感光功能,将来自被拍摄物体的光线通过

光学镜头成像于光电转换器CCD(或CMOS)的感光面上。经由CCD直接输出的是模拟信号,由A/D转换

器转换成数字信号,经数字信号处理器DSP的处理,将图像保存到存储器中。

原理光路(在图上标出:光阑直径、进光面积、成象面积各量)

光圈(光圈指数):光圈是限制光束通过的结构。光圈能改变能光口径,控制通光量。光圈指数是衡

量光圈大小的参数,数值越小表示光圈的孔径越大,所对应成像面的亮度就越大;反之,数值越大,表

示光圈的.孔径越小,所对应成像面的亮度就越小。

H=Et

快门速度(时间):决定曝光时间,速度越快则曝光时间越短。

景深:拍摄有前后纵深的景物时,远景不同的景物在CCD上能够清晰成像的范围。

3.成像曝光量H与光圈指数F及快门开启时间t间的关系:光圈指数越大,快门开启时间越久,则

2曝光量越大;反之,光圈指数越小,快门开启时间越短,则曝光量越小。即H∝(1/F)t

三、照片及分析评价

项目一

拍照模式:自动 ISO:500(自动产生)快门:1/30(自动)光圈:(自动)白平衡:Auto,0 曝光补偿:±

评议:画面较暗,曝光量不足、颜色偏黄,白平衡调节不当、画面不够清晰,聚焦不准,可能是操作不当。在此场景下全自动拍摄结果不尽人意。

项目二

拍照模式:P ISO:HI-1 快门:1/125(自动)光圈:白平衡:Auto,0 曝光补偿:±

拍照模式:P ISO:HI-1 快门:1/125(自动)光圈:白平衡:白炽灯曝光补偿:± 评议:白平衡为白炽灯时效果更自然,白平衡自动时背景失真。

项目三

拍照模式:A ISO:200 快门:1/3(自动)光圈:9 白平衡:阳光曝光补偿:±

拍照模式:A ISO:200 快门:1/3(自动)光圈:9 白平衡:阳光曝光补偿:±

评议:经过多次光圈调整,对比所拍摄照片可以发现:当光圈较小(光圈指数较大)时,景深较长。

项目四

拍照模式:自动 ISO:320(自动产生)快门:1/125(自动)光圈:(自动)白平衡:Auto,0 曝光补偿:±

拍照模式:P ISO:200(自动产生)快门:1/20(自动)光圈:(自动)白平衡:阳光曝光补偿:+

评议:无曝光补偿时,拍摄背景较亮的景物,物体显得十分昏暗。

大学物理实验心得(精选6篇)

大学物理实验心得(精选6篇) (经典版) 编制人:__________________ 审核人:__________________ 审批人:__________________ 编制单位:__________________ 编制时间:____年____月____日 序言 下载提示:该文档是本店铺精心编制而成的,希望大家下载后,能够帮助大家解决实际问题。文档下载后可定制修改,请根据实际需要进行调整和使用,谢谢! 并且,本店铺为大家提供各种类型的经典范文,如工作总结、计划大全、策划方案、报告大全、心得体会、演讲致辞、条据文书、作文大全、教案资料、其他范文等等,想了解不同范文格式和写法,敬请关注! Download tips: This document is carefully compiled by this editor. I hope that after you download it, it can help you solve practical problems. The document can be customized and modified after downloading, please adjust and use it according to actual needs, thank you! Moreover, this store provides various types of classic sample essays for everyone, such as work summaries, plan summaries, planning plans, report summaries, insights, speeches, written documents, essay summaries, lesson plan materials, and other sample essays. If you want to learn about different formats and writing methods of sample essays, please stay tuned!

哈工大大物实验报告

哈工大大物实验报告 实验报告 实验名称:哈工大大物实验 实验目的: 1.了解大物学科的基本概念和基础知识; 2.提高对实验器材的使用和操作技能; 3.熟练掌握实验记录方法和实验报告的撰写技巧。实验原理: 本次实验主要涉及以下内容: 1.牛顿第一、二、三定律;

2.动量定理; 3.万有引力定律; 4.欧姆定律; 5.电磁感应定律; 6.光的反射和折射; 7.杨氏干涉实验。 实验步骤: 1.停止作业,收拾物品,关灯锁门; 2.认真浏览实验器材说明书和实验原理; 3.分组进行实验,确保人员、器材和实验环境安全;

4.对实验现象进行观测和记录,注意实验数据的准确性; 5.组织实验数据,进行数据处理和分析; 6.编写实验报告,总结实验结果和得到的结论。 实验结果: 1.通过万有引力实验,验证了宇宙万物的万有引力定律; 2.通过光的反射和折射实验,在不同材质和角度下,观察到光线的反射和折射现象; 3.通过杨氏干涉实验,验证了光波干涉的规律性。 实验结论:

本次实验通过严谨的实验步骤和数据处理,得到了多个实验结 果和结论。这些实验结果验证了大物学科的基本定律和规律,对 于相关学科的学习和研究具有重要意义。 实验报告撰写: 实验报告由实验目的、实验原理、实验步骤、实验结果和实验 结论几部分组成。为了使报告具有严谨性和可读性,在撰写报告 过程中,对实验数据和结论进行适当的分析和总结,取得符合实 际的结论。同时,应该注意选取恰当的表格和图表展示实验结果,使报告更加直观。在撰写实验报告的过程中,应该遵循学校相关 规定和要求,确保报告的规范和准确性。 参考文献: 1.《大学物理实验》; 2.《物理实验数据处理与分析》。

哈工大物理实验报告——霍尔效应

哈工大物理实验报告——霍尔效应 一、实验目的 1. 了解霍尔元件的制作工艺和特性; 2. 掌握霍尔效应的实验方法和测量原理; 3. 了解霍尔效应在电磁学和半导体中的应用; 4. 熟练掌握霍尔实验数据处理方法。 二、实验原理 1.霍尔元件 霍尔元件是由半导体材料做成的,包括霍尔片和两个接触点。霍尔片所在的面被接上电,霍尔面受到一个磁场时,霍尔电位差就会出现。霍尔电势是电势与电场的乘积,由负载电流和输入电压维持。霍尔电势大小与霍尔电导有直接关系。 2. 霍尔效应 当载有电流的导体在外磁场中移动时,如果该导体的厚度很小,就会出现霍尔效应。这种效应被称为霍尔效应。 霍尔效应的物理原理亦非常简单。电子顺着磁场方向受到洛伦兹力作用,其中洛伦兹力垂直于电子的往复运动,同时导致电子在垂直磁场方向上移动,此时电子内的电荷聚集在两边,形成了一个激活电动势,即霍尔电势。 3. 实验装置 富血红相机,霍尔电场电源,数字万能表,霍尔元件,霍尔效应试验样品块,两个高强度永久磁铁。 实验过程 1. 实验样品块与样品固定块相连,将该样品块放置在磁铁之间,并旋转磁铁,使其磁场与样品块同轴。此时,在样品块上加上霍尔电极的电压。 2. 将电压表安装在霍尔电极的两端,并将其任意保持一个方向。记录下当前电压。 3. 开关功率源,并将电流带到霍尔元件上。 4. 测量电路中的电压,可以得到霍尔电势。

5. 重复测量,直到获得清晰的数据,为在提供数据做铺垫。 6. 测量结束后,关闭电源和电压表。 7. 计算不同电流、不同磁场下的霍尔电势。 8.分析相关数据。 三、实验数据 I(mA)B(T)VH(mV) 1.01 0.3666 0.825 1.51 0.5466 1.225 2.02 0.7266 1.63 2.52 0.9066 2.042 3.03 1.0866 2.445 3.53 1.2666 2.86 4.04 1.44 3.248 四、数据处理 1. 作出I-B、I-VH关系图。 2. 求出样品块的霍尔系数,即Kh=VH/IB。 3. 利用电阻降温层和导体层之间的比例得到样品块材料的铁磁率。 五、实验结论 本实验通过测量霍尔电势实验数据,探索了霍尔效应的特性,并分析了霍尔元件的基本原理和特点。最终,通过对实验数据的处理分析,得出了实验结果,并得到了样品块的霍尔电导,表明实验结果的准确性和可靠性。

大学物理实验报告范文3篇(完整版)

大学物理实验报告范文3篇 大学物理实验报告范文3篇 大学物理实验报告范文篇一: 一、实验综述 1、实验目的及要求 1.了解游标卡尺、螺旋测微器的构造,掌握它们的原理,正确读数和使用方法。 学会直接测量、间接测量的不确定度的计算与数据处理。 3.学会物理天平的使用。 4.掌握测定固体密度的方法。 2 、实验仪器、设备或软件 1 50分度游标卡尺准确度=0.02mm 最大误差限△仪= 0.02mm 2 螺旋测微器准确度=0.01mm 最大误差△仪= 0.005mm 修正值=0.018mm 3 物理天平 TW-0.5 t天平感度0.02g 最大称量500g △仪= 0.02g 估读到 0.01g 二、实验过程准确度=0.01mm 估读到0.001mm 测石蜡的密度 仪器名称: 物理天平TW 0.5 天平感量: 0.02 g 最大称量500 g 3、数据处理、分析 h) mm 2、计算钢丝直径

t以2 5C为标准查表取值,计算石蜡密度平均值: M1 t M2 M3 =0.9584kgm3 三、结论 1、实验结果 实验结果即上面给出的数据。 2、分析讨论 心得体会: 1、天平的正确使用: 测量前应先将天平调水平,再调平衡,放取被称量物和加减砝码时○ 一定要先将天平降下后再操作,天平的游码作最小刻度的12估读。 2、螺旋测微器正确使用: 记下初始读数,旋动时只旋棘轮旋柄,当听到两声咯咯响○ 时便停止旋动,千分尺作最小刻度的110估读。 思考: 1、试述螺旋测微器的零点修正值如何确定?测定值如何表示? ○ 答: 把螺旋测微器调到0点位置,读出此时的数值,测定值是读数+零点修正值

大学居家物理实验漫反射法测量玻璃折射率

. 物理实验报告哈工大物理实验中心 班号33004学号1190501008姓名杨沥教师署名 实验日期2021 年 5 月21 日预习成绩学生自评分 总成绩 (注:为方便登记实验成绩,班号填写后 5 位,请大家合作。〕 实验 (五)漫反射丈量玻璃折射率 一.实验目的 准备简单的实验器械〔激光笔、玻璃、直尺等〕,经过用激光笔射出玻璃漫反射的实验现象,运用大学物理所学习到的光学局部的知识,计算出玻璃的折射率,总结得出玻璃折射率与激光笔照耀暗纹直径之间的关系,还可得出其A 类不确立度。 二.实验原理 全反射现象:与法线的角度越大,光纤折射的局部那么越少,直至当大于临界角时,全反射 便会发生。以以下图: 实验中会将被水润湿的纸巾铺到需丈量的玻璃上,目的是增大玻璃表面的粗拙程度,使之易 产生漫反射,以便于丈量。原理可以以下图: .'

. 由图像可获得: 。 nsinθc=n 空气 sin90 Sinθ c=1/n Θ c=arcsin1/n D=4dtan θ c=4d/ 根号下 n*2-1 可获得暗纹半径与玻璃折射率之间的关系式:n= 三.实验主要步骤或操作重点 1.将纸巾铺在玻璃片上,用水浸润,驱逐气泡使表面平坦。 2.用激光笔照耀到玻璃片表面,发现出现暗环。 3.丈量暗环直径以及玻璃片厚度〔重复五次〕。 4.计算玻璃的折射率以及 A 类不确立度。 5.选用不一样厚度玻璃重复上述操作,丈量产生圆环的特点差别。 四.实验数据 用小功率激光笔照耀以以下图所示: 表 1 为丈量同一厚度玻璃的不一样地点的暗纹直径大小 D 与玻璃厚度 d 实验表格: .'

. 工程次数实验次数 1试验次数 2试验次数 3试验次数 4试验次数 5 实验玻璃激 光笔暗纹直 径 D〔 mm〕 实验玻璃的 厚度 d〔 mm〕 表 1 选用另一较厚玻璃,重复上述实验获得下表2: 工程次数实验次数 1实验次数 2实验次数 3实验次数 4实验次数 5 实验激光笔 暗纹直径 D 〔 mm〕 实验玻璃的 厚度 d〔 mm〕 表 2 注:表二玻璃为我家茶几玻璃,可能丈量不正确及暗纹不显然致使丈量有误,故不采纳。 五.数据办理 1.经过对表 1 的数据办理得出以下图表 3: 工程数据 实验激光笔均匀暗纹直径D〔 mm〕 实验玻璃的均匀厚度d〔mm〕 折射率 2.经过对表 1 的数据剖析,获得其 A 类不确立度为: 工程数据 玻璃厚度 d 的 A 类不确 定度 U d 暗纹直径 D的 A 类不确 定度 U D 注: n=5 ,那么 六.实验结论及现象剖析 1.经过数据拟合及结果剖析可获得玻璃厚度、玻璃折射率、暗纹直径之间知足以下关系: n= 2.暗纹直径跟玻璃厚度呈正有关的关系。 3.表一的 A 类不确立度 U d,U D,玻璃折射率 .'

大学物理实验总结论文

大学物理实验心得 在本学期的实验课中,我学到了很多在平时的学习中学习不到的东西。基本每次实验都达到了实验目的要求。每次上实验课,老师都给我们认真的讲解实验原理,轮到我们自己动手的时候,老师还常常给予我们帮助,我真心地感谢他们对我们的付出。在大学物理实验课即将结束之时,我对在这一年来的学习进行了总结,总结这一年来的收获与不足。取之长、补之短,在今后的学习和工作中有所受用。 通过物理实验的学习,我认识到了实验是物理学的基础,许多理论直接来自于实验。而要设计一个实验去验证某个理论或者利用某个理论去测量某个物理,更是十分有学问的,是非常复杂的。我们学理科的同学,尤其要重视实验课,注重理论与实践相结合。 总的来说对本学期的实验还是很大程度上开阔了我们的视野,也和科技前沿的一些东西开始有了亲密的接触。基本上和我们的实验初衷吻合,完成了实验任务,达到了我们实验目的。 下面我就对我这一年所学到的东西做一个概述: 1、实验课的基本程序 1.1、课前预习: 学生对于将要进行的实验做预习,通过阅读实验教材和参考资料,弄清本次实验的目的、原理和所要使用的仪器,明确测量方法,了解实验要求及实验中特别要注意的问题等。预习报告包括:实验目的、试验中所用的仪器、实验原理及实验内容、实验步骤这四大部分。同学做好实验预习报告以后才可以拿着预习报告去做实验,预习报告在试验中占有一定的分值。 1.2、实验操作 我们做实验是在双周周二的下午,先由实验辅导老师对实验进行讲解,一般来说我们一个班是分成两个两个实验组,每个组做不同的实验。老实讲解完后,会分组再详细的对该组的实验仪器的使用进行讲解,在对基本实验的装置了解之后,我们对自己动手实验也不象以前的有一种很陌生的感觉,这一点对我们来说很有利,我们可以很投入和很成功的完成实验。因为我们已经知道什么地方是操作的要点,什么可能导致失败。并且物理实验本就在很大程度上调动我们学习的积极性。实验完毕,实验数据须经教师审阅、签字,再将仪器整理好。 实验操作是物理实验基本程序中的核心,使学生主动研究,积极探索的好时机。每一实验收获大小主要取决于学生主观能动性的发挥程度。 1.3、整理实验报告 实验报告是实验成果的文字报告,是实验过程的总结。与别的实验班不同的是我们班并不是在做实验的时候交报告,而是在做完实验的下一周交报告,这样的好处是我们不会为了写报告手忙脚乱而且还会很好的帮我们能复习一下实验内容。实验总结报告包括:实验结果分析与计算,实验思考题两大部分。 实验报告对我们整个大学期间的物理实验都是很重要的一步,这也是检测我们学生学到什么的重要一步,并且也是考察我们数据处理能力的一个重要依据。 2、物理实验的基础知识 2.1、误差的分类 (p.s.测量结果都存在误差,误差不可避免) 2.1.1、误差的表示 a.绝对误差:绝对误差 = 测量结果 - 被测量的真值

大学物理实验思想总结(通用12篇)

大学物理实验思想总结 大学物理实验思想总结(通用12篇) 总结就是对一个时期的学习、工作或其完成情况进行一次全面系统的回顾和分析的书面材料,它在我们的学习、工作中起到呈上启下的作用,不如我们来制定一份总结吧。那么你知道总结如何写吗?下面是小编为大家整理的大学物理实验思想总结,欢迎大家借鉴与参考,希望对大家有所帮助。 大学物理实验思想总结篇1 为期七周的的大学物理实验就要画上一个圆满的句号了,回顾这七周的学习,感觉十分的充实,通过亲自动手,使我进一步了解了物理实验的基本过程和基本方法,为我今后的学习和工作奠定了良好的实验基础。 物理学从本质上说就是一门实验的科学,它以严格的实验事实为基础,也不断的受到实验的检验,可是从中学一直到现在,在物理课程的学习中,我们都普遍注重理论而忽视了实验的重要性。本学期的大学物理实验,向我们展示了在物理学的发展中,人类积累的大量的实验方法以及创造出的各种精密巧妙的仪器设备,让我们开阔了视野,增长了见识,在喟叹先人的聪明才智之余,更激发了我们对未知领域的求知与探索。 大学物理实验是我们进入大学后受到的又一次系统的实验方法与实验技能的培训,通过对实验现象的观察、分析和对物理量的测量,使我们进一步加深了对物理学原理的理解,培养与提高了我们的科学实验能力以及科学实验素养。特别是对于我们这样一批工科的学生,仅有扎实的科学理论知识是远远不够的,科学实验是科学理论的源泉,是自然科学的根本,也是工工程技术的基础。一个合格的工程技术人员除了要具备较为深广的理论知识,更要具有较强的实践经验,大学物理实验为我们提供了这样的一个平台,为我们动手能力的培养奠定了坚实的基础。 除次之外,大学物理实验使我们认识到了一整套科学缜密的实验

哈工大物理实验报告耦合摆

哈工大物理实验报告耦合摆 引言 耦合摆是一种重要的物理实验,它可以用来研究摆的运动 规律和耦合效应。本实验将通过观察和分析耦合摆的运动特性,探讨摆的共振现象和相位差对耦合摆的影响,并通过实验数据验证相关理论公式。 实验目的 1.研究耦合摆的运动规律和耦合效应; 2.定量观察和分析耦合摆的共振现象; 3.利用实验数据验证相关理论公式。 实验器材 1.两个具有可调长度的铅垂线摆; 2.两个具有刻度的小铅球; 3.移动式光电计数装置;

4.字机(用于记录数据); 5.台式计算机(用于数据处理)。 实验原理 耦合摆是由两个具有可调长度的铅垂线摆耦合而成。当其 中一个摆钟运动时,另一个摆钟也会受到影响而发生一定的运动。其运动方程可以表示为: 耦合摆运动方程 耦合摆运动方程 其中,θ1和θ2分别表示摆锤1和摆锤2的摆动角度;l1 和l2分别表示摆锤1和摆锤2的线长;m1和m2分别表示 摆锤1和摆锤2的质量;g表示重力加速度;k表示耦合系数;ω1和ω2分别表示摆锤1和摆锤2的角频率。 由上述运动方程可知,耦合摆的运动规律与摆锤的质量、 长度和耦合系数等因素有关。在本实验中,我们将通过调整摆锤的长度和改变耦合系数来观察和分析耦合摆的运动特性。 实验步骤 1.调整两个摆锤的线长,并保持其相等;

2.将两个摆锤分别摆到一个固定的初始角度并释放; 3.使用移动式光电计数装置记录摆锤的摆动过程; 4.使用字机记录实验数据; 5.重复以上步骤3-4,改变耦合系数,并记录实验数 据。 数据处理与分析 通过实验记录的数据,我们可以得到摆锤的摆动角度随时间的变化曲线。根据角度的变化曲线,可以计算出摆锤的角频率和振幅。 通过比较不同条件下的数据,可以观察到耦合摆的共振现象。共振现象是指在某一特定频率下,摆锤摆动的振幅达到最大值。在实验中,我们可以控制摆锤的长度和耦合系数,从而改变共振频率,并验证理论公式: 共振频率公式 共振频率公式 通过比较实验结果与理论公式,可以验证理论的正确性。

哈工大物理实验-数码照相实验报告

实验报告样本(电子稿)大学物理实验 实验二十四数码照相技术基础 学号班号姓名合作者相机编号 No. 1 一、实验目的 1.了解数码照相的基本原理、基本结构及一些重要概念; 2.学习数码相机的基本操作; 3.学习数码相机在科学技术照相中常用的一些高级功能。 二、实验原理 (按下面的提示完成对实验原理的描述) 1.参考本实验的讲义和实验原理图片库,简述: 数码相机的原理结构:主要是利用CCD/CMOS传感器的感光功能,将来自被拍摄物体的光线通过光学镜头成像于光电转换器CCD(或CMOS)的感光面上。经由CCD直接输出的是模拟信号,由A/D转换器转换成数字信号,经数字信号处理器DSP的处理,将图像保存到存储器中。 原理光路(在图上标出:光阑直径、进光面积、成象面积各量) (图片版权属原作者 :-) ) 2.简单解释以下名词: 光圈(光圈指数):光圈是限制光束通过的结构。光圈能改变能光口径,控制通光量。光圈指数是衡量光圈大小的参数,数值越小表示光圈的孔径越大,所对应成像面的亮度就越大;反之,数值越大,表示光圈的孔径越小,所对应成像面的亮度就越小。 快门速度(时间):决定曝光时间,速度越快则曝光时间越短。 景深:拍摄有前后纵深的景物时,远景不同的景物在CCD上能够清晰成像的范围。 3.成象曝光量H与光圈指数F及快门开启时间t间的关系:光圈指数越大,快门开启时间越久,则曝光量越大;反之,光圈指数越小,快门开启时间越短,则曝光量越小。即H∝(1/F)2t

三、照片及分析评价 项目一 拍照模式:自动 ISO:800(自动产生)快门:1/20(自动) 光圈:5.6(自动)白平衡:自动曝光补偿:0 项目一评议: 画面较暗,曝光量不足、颜色偏黄,白平衡调节不当、画面不够清晰,聚焦不准。项目二 拍照模式:P ISO:1600(自动产生)快门:1/25(自动) 光圈:8(自动)白平衡:自动曝光补偿:0 拍照模式:P ISO:1600(自动产生)快门:1/25(自动) 光圈:8(自动)白平衡:自动曝光补偿:0 项目二评议:

大学物理一实验报告(共5篇)

篇一:大学物理实验报告模板. **学院物理系大学物理 学生实验报告 实验项目:实验地点:班级:姓名:座号: 实验时间:月 物理系编制 一、实验目的: 二、实验仪器设备: 三、实验原理: 四、实验步骤: 教师签名: 五、实验数据记录 六、实验数据处理 七、实验结论与分析及思考题解答 1、对实验进行总结,写出结论: 2、思考题解答: 篇二:大学物理实验报告 **学院物理系大学物理 学生实验报告 实验项目:空气比热容比测定实验实验地点:班级:姓名:座号: 实验时间:月日 物理系编制 一、实验目的: ①用绝热膨胀法测定空气的比热容比?。②观察热力学过程中状态变化及基本物理规律。 ③学习气体压力传感器和电流型集成温度传感器的原理及使用方法。 二、实验仪器设备: 贮气瓶,温度计,空气比热容比测定仪。 数字电压表 1-进气活塞;2-放气活塞;3-ad590; 4-气体压力传感器;5-704胶粘剂图4-4-1 实验装置简图 三、实验原理: 气体由于受热过程不同,有不同的比热容。对应于气体受热的等容及等压过程,气体的比热容有定容比热容c和定压比热容c。定 v p 容比热容是将1kg气体在保持体积不变的情况下加热,当其温度升高 1?c 时所需的热量;而定压比热容则是将1kg气体在保持压强不变的情 ?cv 况下加热,当其温度升高1?c时所需的热量。显然,后者由于要对外作功而大于前者,

即c定容比热容c之比 v p 。气体的比热容比?定义为定压比热容c和 p ? ? cc pv 是一个重要的物理量,经常出现在热力学方程中。 2 四、实验步骤: 5 (1)用气压计测量大气压强p0 设为(1.0248?10pa); (2)开启电源,将电子仪器部分预热10分钟,然后用调零电位器调节零点; (3)关闭放气活塞2,打开进气活塞1,用充气球向瓶内打气,使瓶内压强升高(即数字电压表显示值升高120~140mv左右,关闭进气活塞1。待瓶中气压强稳定时,瓶内气体状态为ⅰ。记下p1; (4) 迅速打开放气活塞2,使瓶内气体与大气相通,由于瓶内气压高于大气压,瓶内部分气体将突然喷出,发出“嗤”的声音。当瓶内压强降至p0时(“嗤”声刚结束),立刻关闭放气活塞2,此时瓶内气体状态为ⅱ。 (5)当瓶内压强稳定后,此时瓶内气体状态为ⅲ。记下p2。 p0pp每次测出一阻压强值、1、2,利用公式 ??p51 (4-4-2) ?p1???p?100?? ?2000? 计算 教师签名: 3 p1、p2;再用以下公式 lnp?lnp ?p2?5 ?p2???p?100??2000 ?? lnp/p (4-4-3) 1010??? lnp1?lnp2 计算空气比热容比 ?。重复4次,计算?的平均值。 lnp1/p2 五、实验数据记录: 测量数据填入下表。 t? 27 ℃ 1.0248×105 pa

大学物理实验报告范文3篇

大学物理实验报告范文3篇 大学物理实验是一门着重培养大学生综合能力和素质的课程。做好大学物理实验课程的考试工作对于大学物理实验课程教学质量的提高和人才的培养都具有重要的意义。本文是小编为大家整理的大学物理实验报告范文3篇_大学物理实验报告怎么写,仅供参考。 大学物理实验报告范文篇一: 一、实验综述 1、实验目的及要求 1.了解游标卡尺、螺旋测微器的构造,掌握它们的原理,正确读数和使用方法。 2.学会直接测量、间接测量的不确定度的计算与数据处理。 3.学会物理天平的使用。 4.掌握测定固体密度的方法。 2 、实验仪器、设备或软件 1 50分度游标卡尺准确度=0.02mm 最大误差限△仪=±0.02mm 2 螺旋测微器准确度=0.01mm 最大误差△仪=±0.005mm 修正值=0.018mm 3 物理天平 TW-0.5 t天平感度0.02g 最大称量500g △仪=±0.02g 估读到 0.01g 二、实验过程(实验步骤、记录、数据、分析) 1、实验内容与步骤 1、用游标卡尺测量圆环体的内外径直径和高各6次; 2、用螺旋测微器测钢线的直径7次; 3、用液体静力称衡法测石蜡的密度; 2、实验数据记录表 (1)测圆环体体积 (2)测钢丝直径 仪器名称:螺旋测微器(千分尺) 准确度=0.01mm 估读到0.001mm 测石蜡的密度 仪器名称:物理天平TW—0.5 天平感量:0.02 g 最大称量500 g

3、数据处理、分析 (1)、计算圆环体的体积 1直接量外径D的A类不确定度SD ,SD=○SD=0.0161mm=0.02mm 2直接量外径D的B类不确定度u○ d. ud,= Ud=0.0155mm=0.02mm 3直接量外径D的合成不确定度σσ○ σD=0.0223mm=0.2mm 4直接量外径D科学测量结果○ D=(21.19±0.02)mm D= 5直接量内径d的A类不确定度S○ Sd=0.0045mm=0.005mm d。d S= 6直接量内径d的B类不确定度u○ d ud= ud=0.0155mm=0.02mm 7直接量内径d的合成不确定度σi σ○ σd=0.0160mm=0.02mm 8直接量内径d的科学测量结果○ d=(16.09±0.02)mm 9直接量高h的A类不确定度S○ Sh=0.0086mm=0.009mm d = h h

大学物理实验报告书(共6篇)

篇一:大学物理实验报告1 图片已关闭显示,点此查看 学生实验报告 学院:软件与通信工程学院课程名称:大学物理实验专业班级:通信工程111班姓名:陈益迪学号:0113489 学生实验报告 图片已关闭显示,点此查看 一、实验综述 1、实验目的及要求 1.了解游标卡尺、螺旋测微器的构造,掌握它们的原理,正确读数和使用方法。 2.学会直接测量、间接测量的不确定度的计算与数据处理。 3.学会物理天平的使用。 4.掌握测定固体密度的方法。 2 、实验仪器、设备或软件 1 50分度游标卡尺准确度=0.02mm 最大误差限△仪=±0.02mm 2 螺旋测微器准确度=0.01mm 最大误差△仪=±0.005mm 修正值=0.018mm 3 物理天平 tw-0.5 t天平感度0.02g 最大称量 500g △仪=±0.02g 估读到 0.01g 二、实验过程(实验步骤、记录、数据、分析) 1、实验内容与步骤 1、用游标卡尺测量圆环体的内外径直径和高各6次; 2、用螺旋测微器测钢线的直径7次; 3、用液体静力称衡法测石蜡的密度; 2、实验数据记录表 (1)测圆环体体积 图片已关闭显示,点此查看 (2)测钢丝直径 仪器名称:螺旋测微器(千分尺)准确度=0.01mm估读到0.001mm 图片已关闭显示,点此查看 图片已关闭显示,点此查看 测石蜡的密度 仪器名称:物理天平tw—0.5天平感量: 0.02 g 最大称量500 g 3、数据处理、分析 (1)、计算圆环体的体积 1直接量外径d的a类不确定度sd ,sd=○ sd=0.0161mm=0.02mm 2直接量外径d的b类不确定度u○ d. ud,= ud=0.0155mm=0.02mm 3直接量外径d的合成不确定度σσ○ σd=0.0223mm=0.2mm 4直接量外径d科学测量结果○ d=(21.19±0.02)mm d = 5直接量内径d的a类不确定度s○

大学物理实验报告(集锦10篇)

大学物理实验报告(集锦10篇) 大学物理实验报告(集锦10篇) 随着个人的文明素养不断提升,报告使用的次数愈发增长,我们在写报告的时候要注意逻辑的合理性。我们应当如何写报告呢?以下是小编为大家整理的大学物理实验报告,欢迎阅读,希望大家能够喜欢。 大学物理实验报告1 实验报告 一.预习报告 1.简要原理 2.注意事项 二.实验目的 三.实验器材 四.实验原理 五.实验内容、步骤 六.实验数据记录与处理 七.实验结果分析以及实验心得 八.原始数据记录栏(最后一页) 把实验的目的、方法、过程、结果等记录下来,经过整理,写成的书面汇报,就叫实验报告。 实验报告的种类因科学实验的对象而异。如化学实验的报告叫化学实验报告,物理实验的报告就叫物理实验报告。随着科学事业的日益发展,实验的种类、项目等日见繁多,但其格式大同小异,比较固定。实验报告必须在科学实验的基础上进行。它主要的用途在于帮助实验者不断地积累研究资料,总结研究成果。 实验报告的书写是一项重要的基本技能训练。它不仅是对每次实验的总结,更重要的是它可以初步地培养和训练学生的逻辑归纳能力、综合分析能力和文字表达能力,是科学论文写作的基础。因此,参加实验的每位学生,均应及时认真地书写实验报告。要求内容实事求是,

分析全面具体,文字简练通顺,誊写清楚整洁。 实验报告内容与格式 (一) 实验名称 要用最简练的语言反映实验的内容。如验证某程序、定律、算法,可写成“验证×××”;分析×××。 (二) 所属课程名称 (三) 学生姓名、学号、及合作者 (四) 实验日期和地点(年、月、日) (五) 实验目的 目的要明确,在理论上验证定理、公式、算法,并使实验者获得深刻和系统的理解,在实践上,掌握使用实验设备的技能技巧和程序的调试方法。一般需说明是验证型实验还是设计型实验,是创新型实验还是综合型实验。 (六) 实验内容 这是实验报告极其重要的内容。要抓住重点,可以从理论和实践两个方面考虑。这部分要写明依据何种原理、定律算法、或操作方法进行实验。详细理论计算过程. (七) 实验环境和器材 实验用的软硬件环境(配置和器材)。 (八) 实验步骤 只写主要操作步骤,不要照抄实习指导,要简明扼要。还应该画出实验流程图(实验装置的结构示意图),再配以相应的文字说明,这样既可以节省许多文字说明,又能使实验报告简明扼要,清楚明白。 (九) 实验结果 实验现象的描述,实验数据的处理等。原始资料应附在本次实验主要操作者的实验报告上,同组的合作者要复制原始资料。 对于实验结果的表述,一般有三种方法: 1. 文字叙述: 根据实验目的将原始资料系统化、条理化,用准确的专业术语客观地描述实验现象和结果,要有时间顺序以及各项指标在时间上的关系。

工作报告之哈工大物理实验报告

哈工大物理实验报告 【篇一:哈工大近代光学实验报告】 《近代光学创新实验》 双曝光全息照相技术介绍 院(系)专业光学工程 学生许祯瑜 学号班号 2013年6月 双曝光全息照相技术介绍 摘要:双曝光全息照相技术是指在拍摄静态全息图曝光过程中,如 果拍摄物产生了微小位移(或微小形变),则这张全息图再现时在 像的表面上就会产生若干条黑条纹,从而可以根据全息图片再现的 物象条纹完成对拍摄物体表面,诸如形变、位移、振动等多种物理 量的研究和测量工作。通过最近几年的发展,全息干涉测量法已经 在无损检测、微小位移或振动的监测等领域得到了广泛的应用,成 为全息照相技术的一个重要分支。 关键词:激光全息干涉技术;双爆光;测量 0 引言 双曝光法即在全息光路布局中,用一张全息底片分别对变形前后的 物体进行两次全息照相。这时,物体在变形前后的两个光波波阵面 相互重叠,固定在一张全息图中。如全息图用拍摄时的参考光照明,再现的干涉条纹图即表征物体在两次曝光之间的变形或位移。双曝 光全息干涉法是简单易行的常用方法,可获得高反差的干涉条纹图。自激光全息术发明以来,激光全息技术的应用领域和范围不断拓展,对相关技术和行业的影响越来越大,尤其是近年来随着激光全息技 术与其它学科技术的综合运用,激光全息技术更展现了它的巨大应 用前景。全息干涉测量技术是全息技术应用于实际的最早也是最主 要的技术之一,它把普通的干涉测量同全息技术结合起来,有如下 特点: (1) 一般干涉测量只可用来测量形状比较简单的高度抛光表面的工件,而全息干涉测量能够对具有任意形状和粗糙表面的三维表面进行测量,精度可达光波波长数量级。

(2) 由于全息图再现的像具有三维性质,故用全息技术就可以通过干涉测量方法从许多不同视角去观察一个形状复杂的物体,一个干涉测量全息图就相当于用一般干涉测量进行的多次观察。 (3) 全息干涉测量可以对一个物体在两个不同时刻的状态进行对比,因而可以探测物体在一段时间内发生 的任何改变。这样,将此一时刻物体与较早时刻的物体本身加以比较,在许多领域的应用中将有很大优点,特别是适用于任意形状和粗糙表面的测量。 (4) 全息干涉测量的不足之处是其测量范围小,仅几十微米左右。目前,全息干涉测量技术在方法上先后发展了实时全息干涉法(单次曝光法)、双曝光全息干涉法、时间平均全息干涉法、双波长干涉法以及双脉冲频闪全息干涉法等。双曝光全息干涉测量法原理简单操作方便,是测定物体微小变形的有效方法。 1 实验原理 1)基本原理所有干涉仪的工作原理都是比较两个或多个波面的形状。双曝光法是将初始物光波面与变形以后的物光波面相比较。在记录过程中对一张全息干板作双曝光,一次是记录初始物光波(标准波面)的全息图;一次是记录变化以后的物光波(变形波面)的全息图。这两张全息图记录在同一张干板上,记录时顺序也可以颠倒。当用照明光波再现时,可再现出两个物光波面,这两个波面是相干的,因而观察到的是她们之间的干涉条纹。通过干涉条纹的分布情况,可以了解波面的变化。 双曝光法的记录与再现光路如图1所示。在底片平面上,参考光波r(x,y)=r0(x,y)exp??i?r(x,y)??,初始物光波 o(x,y)=o0(x,y)exp??i?0(x,y)??,变 i?形后的物光波o(x,y)=o0(x,y)exp?0?(x,y)??。 图1 双曝光全息图的记录与再现 假设两次曝光时间相同,则总的曝光光强为 i(x,y)=o+r+o+r=?(r02+o0)2+or?0e0xp0r)??i(???+or22 ?+o0r0exp?-i(?0+o0r0exp?i?-?-?r)?()0r????00exi(??r0)???p?在线性记录条件下,全息图的复振幅透过率正比于曝光光强 假设用参考光波照明全息图,如图1(b),则在全息图的透射光波中,与原始物光波和变形物光波有关的分量波为 再现的原始物光波前和变形物光波前沿同一方向传播,产生干涉。这时干涉条纹的强度分布为 ii=ccos(?0-?0)

大学物理实验报告精选10篇

大学物理实验报告精选10篇 姓名:_________________ 日期:_________________

大学物理实验报告精选10篇 大学物理试验报告1 试验目的:通过演示来了解弧光放电的原理 试验原理:给存在肯定距离的两电极之间加上高压,若两电极间的电场达到空气的击穿电场时,两电极间的空气将被击穿,并产生大规模的放电,形成气体的弧光放电。 雅格布天梯的两极构成一梯形,下端间距小,因而场强大(因)。其下端的空气最先被击穿而放电。由于电弧加热(空气的温度升高,空气就越易被电离,击穿场强就下降),使其上部的空气也被击穿,形成不断放电。结果弧光区渐渐上移,犹如爬梯子一般的壮观。当升至肯定的高度时,由于两电极间距过大,使极间场强太小不足以击穿空气,弧光因而熄灭。 简洁操作:打开电源,观察弧光产生。并观察现象。(留意弧光的产生、移动、消逝)。 试验现象: 两根电极之间的高电压使极间最狭窄处的电场极度强。巨大的电场力使空气电离而形成气体离子导电,同时产生光和热。热空气带着电弧一起上升,就象圣经中的雅各布(yacob以色列人的祖先)梦中见到的天梯。 留意事项:演示器工作一段时间后,进入保护状态,自动断电,稍等一段时间,仪器恢复后可连续演示, 试验拓展:举例说明电弧放电的应用

大学物理试验报告2 院系名称:勘察与测绘学院 专业班级: 姓名: 学号: 辉光盘 【试验目的】: 观察平板晶体中的高压辉光放电现象。 【试验仪器】:大型闪电盘演示仪 【试验原理闪电盘是在两层玻璃盘中密封了涂有荧光材料的玻璃珠,玻璃珠充有淡薄的惰性气体(如氩气等)。掌握器中有一块振荡电路板,通过电源变换器,将12V低压直流电转变为高压高频电压加在电极上。通电后,振荡电路产生高频电压电场,由于淡薄气体受到高频电场的电离作用二产生紫外辐射,玻璃珠上的荧光材料受到紫外辐射激发出可见光,其颜色由玻璃珠上涂敷的荧光材料决定。由于电极上电压很高,故所发生的光是一些辐射状的辉光,绚丽多彩,光线四射,在黑暗中特别好看。 【试验步骤】: 1.将闪电盘后掌握器上的电位器调节到最小; 2.插上220V电源,打开开关; 3.调高电位器,观察闪电盘上图像变化,当电压超过肯定域值后,盘上消失闪光;

物理实验总结范文(精选6篇)

物理实验总结范文(精选6篇) 物理实验总结1 接下来谈谈我在做实验时的一些技巧与方法。首先,做每个实验都要用科学认真的态度去对待,实验前要认真作预习,做好实验预习报告,并在不懂处做标记,在实验课上请教老师或同学;第二,上课时认真听老师讲解,把老师特别提醒会出错的地方记下来,做实验时避免出错;第三,做实验时要冷静、谨慎并且认真对待,要按实验的步骤进行,不能太过心急想要一步到位,这样很容易出错使实验从头来过,越做越慢。并且在实验中一些细节之处要特别小心,若不懂如何处理,可以跟其他同学一起探讨一下,把问题解决,这样实验结果也会更加精确;第四,实验后数据处理一定要独立完成,不要抄袭他人的,否则的话,做实验就没有什么意义了,当然也就不会有什么大的收获。 在实验中,我学到了很多有用的东西,特别是在做实验报告的时候,因为在做数据处理时会出现很多的问题,如果不解决的话,实验报告就很难完成。比如在数据处理画图时,就要用软件画图,这就会联系到大一上计算机课时学到的excel软件的应用,这就会要求我们要熟悉且掌握这款软件的使用。在上实验课的期间我们也有上物理化学这门课,这使的物理化学这门课的一些理论知识与实践相结合,更加加深了我对这门课的认识,巩固了我的理论知识,很有益处。 有理论而不去实践,这是纸上谈兵,对我们能力的提升没有一点益处。现在很多的学生只关注学习理论而忘记了去实践,这是很危险的,同时也不利于我们自身能力的协调发展。但是物化实验不一样,它融合了理论和实践。而我们通过这学期的物化实验学习和经过老师认真的指导后,可以了解并学会很多东西。同时也使我认识到了物理化学实验作为化学实验课程的重要分支,是与物理化学课课堂理论教学相辅相成的基础实验课程。物理化学实验课的主要目的是使学生初步了解物理化学的研究方法,通过实验手段了解物质的物理化学性质与化学反应规律之间的关系,熟悉重要的物理化学实验技术,掌握实验数据的处理及实验结果的分析、归纳方法,加深对物理化学基本理论和概念的理解,增强解决化学实际问题的能力,为将来工作和进一步深造打下良好的专业

哈工大电磁场实验报告.

哈工大 电磁场实验报告

电磁波波动特性的实验研究 1.实验目的 无线电的使用频率在不断提高,微波(超高频),由于它的波长短、频率高、方向性强,所以广泛的应用在雷达、遥控、电视、射电天文学、接力通讯和卫星通讯等方面。 微波通常指分米波、毫米波的电磁波,它的频率极高,一般在300~300000兆赫,所以有关微波的产生、放大、发射、接收、测量、传输等和一般的无线电波不尽相同。在微波技术中,需要微波电子管、晶体管、波导、同轴线和一些诸如衰减器,谐振腔等特殊元件。 从电磁波的本质来说,微波也具有波动的共同特点,如反射、折射、衍射、干涉、偏振等。我们根据它们的这种共同的通性,以及微波波长接近光波波长的特点,模仿光学实验的方法,来做电磁波波动特性的实验。 我们的实验目的是,以微波作波源,用模拟光学实验的方法,来研究电磁波所具有的传递能量和波动的特性。 2.微波实验主要仪器简介 1)三厘米固态信号源 三厘米固态信号源结构简单、体积小、重量轻、输出功率大、性能稳定、携带使用方便。主要技术指标: 工作频率范围:9370±50MHz 在工作频率范围内,输出功率≥20mW 工作模式:等幅波、方波 输入电源:220V±10% 2)微波分度计 其总体结构如图1-1所示,可分为三个部分。 1、发射部分 它是由固定臂及臂上的发射喇叭和可变衰减器组成,其微波信号是由三厘米固态信号发生器经同轴电缆馈电送至发射天线。 2、接收部分 它由可绕中心轴转动的悬臂和臂上端的接收喇叭,检波器组成。 3、在两喇叭之间的中心轴自由转动的圆形小平台,平台被均分为360等分。 图1-1 (一)电磁波的反射实验 1、实验目的 任何波动现象(无论是机械波、光波、无线电波),在波前进的过程中如遇到障碍物,波就要发生反射。本实验就是要研究微波在金属平板上发生反射时所遵守的波的反射定律。 2、实验原理 电磁波从某一入射角i射到两种不同介质的分界面上时,其反射波总是按照反射角等于入射角的规律反射回来。

大学物理实验报告(10篇)

大学物理实验报告(10篇) 大学物理实验报告1 院系名称:勘察与测绘学院 专业班级: 姓名: 学号: 辉光盘 【实验目的】: 观察平板晶体中的高压辉光放电现象。 【实验仪器】:大型闪电盘演示仪 【实验原理闪电盘是在两层玻璃盘中密封了涂有荧光材料的玻璃珠,玻璃珠充有稀薄的惰性气体(如氩气等)。控制器中有一块振荡电路板,通过电源变换器,将12V低压直流电转变为高压高频电压加在电极上。通电后,振荡电路产生高频电压电场,由于稀薄气体受到高频电场的电离作用二产生紫外辐射,玻璃珠上的荧光材料受到紫外辐射激发出可见光,其颜色由玻璃珠上涂

敷的荧光材料决定。由于电极上电压很高,故所发生的光是一些辐射状的辉光,绚丽多彩,光芒四射,在黑暗中非常好看。 【实验步骤】: 1. 将闪电盘后控制器上的电位器调节到最小; 2. 插上220V电源,打开开关; 3. 调高电位器,观察闪电盘上图像变化,当电压超过一定域值后,盘上出现闪光; 4. 用手触摸玻璃表面,观察闪光随手指移动变化; 5. 缓慢调低电位器到闪光恰好消失,对闪电盘拍手或说话,观察辉光岁声音的变化。 【注意事项】: 1. 闪电盘为玻璃质地,注意轻拿轻放; 2. 移动闪电盘时请勿在控制器上用力,避免控制器与盘面连接断裂; 3. 闪电盘不可悬空吊挂。 辉光球 【实验目的】

观察辉光放电现象,了解电场、电离、击穿及发光等概念。 【实验步骤】 1.将辉光球底座上的电位器调节到最小; 2.插上220V电源,并打开开关; 3. 调节电位器,观察辉光球的玻璃球壳内,电压超过一定域值后中心处电极之间随机产生数道辉光; 4.用手触摸玻璃球壳,观察到辉光随手指移动变化; 5.缓慢调低电位器到辉光恰好消失,对辉光球拍手或说话,观察辉光随声音的变化。 【注意事项】 1.辉光球要轻拿轻放; 2.辉光球长时间工作可能会产生臭氧。 【实验原理】 辉光球发光是低压气体(或叫稀疏气体)在高频电场中的放电现象。玻璃球中央有一个黑色球状电极。球的底部有一块震荡电路板,通电后,震荡电路产生高频电压电场,由于球内稀薄气体受到高频电场的电离作用而光芒四射。辉光球工作时,在球中央的电极周围形成一个类似于点电荷的场。当用手(人与大地

相关主题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