辽宁鞍山一中人教版初中化学九年级第三章物质构成的奥秘经典测试卷(培优专题)

合集下载

人教版初中化学九年级上册第三章《物质构成的奥秘》单元测试题(解析版)

人教版初中化学九年级上册第三章《物质构成的奥秘》单元测试题(解析版)

第三章《物质构成的奥秘》单元测试题一、单选题(每小题只有一个正确答案)1.有关分子与原子的说法,正确的是()A.分子可分,而原子在任何情况下不可再分B.分子可直接构成物质,而原子要先构成分子才能构成物质C.分子能保持物质的化学性质,原子不能保持物质的化学性质D.分子在化学变化中可分解成原子,这些原子又可重新组合构成新的分子2.用KMnO4、KClO3、H2O2三种物质都可制得氧气,说明这三种物质的组成中都含有( )A.氧元素 B.氧化物 C.氧分子 D.氧原子3.在宏观和微观之间建立联系是化学学科特有的思维方式。

下列对宏观事实的微观解释错误的是()4.下列物质是由离子构成的是()A.金刚石 B.氨气 C.汞 D.硫酸铜5.为了发展新能源,不少国家都建有以铀(U)为核燃料的核电站。

已知一种铀原子的原子核中质子数为92、中子数为146,下列关于该铀原子的说法正确的是()A.原子核外电子数为238 B.相对原子质量为92C.原子的核电荷数为92 D.原子核外电子共带有238个单位负电荷6.分析推理是化学学习中常用的思维方法,下列推理不正确的是( )A.碱的溶液pH都大于7,但pH都大于7的溶液不一定是碱溶液B.溶液是均一、稳定的,但均一、稳定的液体不一定是溶液C.中和反应有盐和水生成,但有盐和水生成的反应不一定是中和反应D.化合物由不同种元素组成,但不同种元素组成的纯净物不一定是化合物7.下列有关微粒的说法不正确的是()A.分子、原子和离子都是构成物质的微粒B.气体受热膨胀,说明温度升高微粒变大了C.滴水里约有个水分子,说明分子很小D.物质通常有三态变化,说明微粒之间有空隙8.下图中“”“”分别表示不同元素的原子,其中属于单质的是( )A. B.C. D.9.碘-131(质子数与中子数之和)具有放射性,对人体有害,而碘-127对人体无害。

碘-127和碘-131是同种元素的不同原子,核电荷数均为53。

下列说法正确的是()A.碘是一种金属元素 B.碘-127原子核外有74个电子C.碘-131原子核内有78个质子 D.碘-127和碘-131核内中子数不同10.硅是一种重要的半导体材料,从图中得到的正确信息是( )A.硅属于金属元素 B.硅原子的最外层电子数为2C.硅的相对原子质量为28.09g D.硅原子的质子数为1411.如下图是元素周期表中硒元素的相关信息和硒原子结构示意图,下列说法正确的是()A.硒元素属于金属元素 B.硒元素位于元素周期表第二周期C.图中x=34、y=6 D.硒原子的中子数为3412.保持氢气化学性质最小的粒子是()A. H2O B. H+ C. H2 D. H13.下列对一些事实的解释错误的是()事实解释A 温度计中的水银(汞)热胀冷缩原子的大小发生改变B 花香四溢分子不断的运动C CO有毒而CO2无毒两种物质的分子构成不同D CuSO4溶液和Na2SO4溶液的颜色不同两种溶液中的阳离子不同14.M2+的核外有x个电子,相对原子质量为m,那么M元素原子核里的中子数是( ) A. m-x-2 B. m-x C. m+x-2 D. m-x+215.下列说法中正确的是()A.含有氧元素的物质分解可能产生氧气,能分解产生氧气的物质一定含有氧元素B.置换反应一定有单质和化合物生成,有单质和化合物生成的一定是置换反应C.氧化物一定含有氧元素,含有氧元素的物质一定是氧化物D.金属元素的最外层电子数一般小于4,最外层电子数小于4的元素一定是金属元素二、填空题16.用化学符号填空。

人教版九年级化学上册培优综合测试卷 第三单元 物质构成的奥秘(解析版)

人教版九年级化学上册培优综合测试卷 第三单元 物质构成的奥秘(解析版)

第三单元物质构成的奥秘测试时间 60分钟满分100分一、选择题(每小题3分,共45分)可能用到的相对原子质量:H:1 C:12 O:161.对下列现象的微观解释不正确的是( )A.用水银体温计测量体温温度升高,分子体积变大B.湿衣服晾在太阳底下干得快温度升高,分子运动速率加快C.氧化汞受热后分解分子在化学变化中可分D.氢气和液氢都可以作燃料相同物质的分子,其化学性质相同2.1869年发现了元素周期律并编制出元素周期表的科学家是( )A.道尔顿B.阿伏加德罗C.门捷列夫D.侯德榜3.下列粒子结构示意图中,表示阳离子的是( )4.“中国芯”的主要材料是高纯度的单质硅,其结构类似于金刚石。

下列有关硅的说法正确的是( )A.属于金属元素B.元素符号为SIC.硅是地壳中含量最多的元素D.单质硅由原子构成5.下列说法中正确的是( )A.当水结成冰时,分子的运动就停止了B.电子数相同的微粒化学性质相同C.分子都是由不同原子构成的D.结构示意图为的微粒,表示的是同种元素的不同微粒6.如图为元素周期表的一部分,根据三种元素的相关信息,下列说法不正确的是( )A.三种元素位于元素周期表的同一周期B.三种元素均属于非金属元素C.硫原子的质子数为16D.磷元素的相对原子质量为30.97g7.下列符号中,既能表示一种元素,又能表示该元素的一个原子,还能表示该元素所组成的单质的是( )B. OC. COD. SA. O28.全球近140个国家将根据签署的《国际防治汞污染公约》,在2020年前禁止生产和出口含汞产品,如电池、荧光灯、化妆品、温度计、血压计等。

汞元素部分信息如图所示,下列说法不正确的是( )A.汞为非金属元素B.汞原子的核外电子数是80C.汞原子的质子数为80D.汞的相对原子质量为200.69.元素观是化学的重要观念之一下列有关元素的说法中错误的是( )A.元素是具有相同核电荷数的一类原子的总称B.元素周期表中,元素的原子序数与该元素原子的核电荷数在数值上相同C.同种元素的原子核内质子数与中子数一定相等D.在物质发生化学变化时,原子的种类不变,元素也不会改变10.已知元素周期表中第三周期各元素原子结构示意图如下,下列分析错误的是( )A.以上原子的核外都有三个电子层B.Na+和Mg2+的核外电子数不相同S D.在化学反应中氯原子容易得到电子C.Na与S形成化合物的化学式为Na211.下列有关原子结构的说法中正确的是( )A.氢、碳、氧的原子核都由质子和中子构成B.“毒大米”中含有金属铬(Cr),铬的原子序数为24,则质子数和中子数都为24C.氯原子的结构示意图为,在反应中若得到一个电子即变成氯离子(Cl-)D.质子和中子的相对质量都约等于1,每个质子、中子都带1个单位正电荷12.如图为某反应的微观示意图,其中“●”和“〇”代表不同元素的原子,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A.此反应属于置换反应B.有两种分子参加反应,且个数比为2:1C.有五种分子参加反应D.各元素的化合价在反应前后未改变13.下列关于“决定”的说法不正确的是( )A.决定元素周期表中原子序数的是核电荷数B.决定元素性质的是原子的最外层电子数C.决定元素相对原子质量的是质子数和中子数D.决定元素和原子种类的是相对原子质量14.认真分析测定相对原子质量的示意图,推断A原子的相对原子质量约为( )A.12B.16C.5D.1015.下列说法不正确的是( )A.稀有气体的化学性质比较稳定,是因为它们的原子结构都相对稳定B.氧化汞、水都能分解得到氧气,是因为它们的分子中都含有氧原子C.尘土飞扬,说明分子是不断运动着的D.将两个干净平整的铅柱紧压在一起会结合起来,说明分子间存在引力二、填空与简答题(共33分)16.(7分)写出下列符号或符号表示的意义:(1)氮元素____________;(2)3个氧原子________;(3)O__________,____________;(4)2S__________;(5)Na+________;(6)4个镁离子__________。

人教版本九年级第一学期初中化学第三单元《物质构成的奥秘》测试卷

人教版本九年级第一学期初中化学第三单元《物质构成的奥秘》测试卷

第三单元《物质构成的奥秘》测试卷一、单选题(共15小题)1.水在不同的条件下会发生三态变化,主要原因是()A.构成水的微粒的大小发生了变化B.构成水的微粒间的间隔发生了变化C.水的物理性质发生了变化D.水的化学性质发生了变化2.下列是一些微观粒子结构示意图,有关叙述正确的是()A. ②②为同一周期元素的原子B. ②②的元素在周期表的同一族C. ②②②②是具有相对稳定结构的原子D. ②②属于同种元素的同种粒子3.最近俄罗斯科学家利用第72号元素铪和第74号元素钨精确测定出月球至少比地球早700万年形成。

这里的“72号”和“74号”指的是两种元素的()A.核内质子数目B.核内中子数目C.核外电子数目D.相对原子质量4.由分子参加的化学反应,反应前后一定发生变化的是()。

A.分子种类B.分子数目C.原子种类D.原子数目5.近日据媒体报道,一些制药企业的药用胶囊中重金属“铬”含量严重超标。

“铬”在人体内蓄积具有致癌性并可能诱发基因病变。

这里的“铬”是指()A.元素B.原子C.离子D.分子6.下列物质中,由离子构成的是()A.氯化钠B.金C.氢气D.金刚石7.生活我们经常听说“补铁”,你认为下列可行的是()A.代表需要补充铁丝B.代表需要补充铁粉C.代表需要补充铁块D.代表需要补充铁元素8.下列关于四种粒子的结构示意图的说法中正确的是()A. ②②属于不同种元素B. ②属于离子,离子符号为Mg+2C. ②②的化学性质相似D. ②表示的元素是金属元素9.对于下列说法,有关微观解释正确的是()A.水分子是由氢原子和氧原子构成的,氢原子和氧原子能保持水的化学性质B.化学反应过程的实质是分子破裂、原子重新组合C.将水加热变成水蒸气,体积变大,是因为水分子体积变大D.花香四溢主要是因为分子间有间隔10.下列符号中,书写正确且能正确表示该种元素的元素符号是()A. CL(氯)B. MG(镁)C. mn(锰)D. Cu(铜)11.王安石的《梅花》诗:“墙角数枝梅,凌寒独自开。

人教版初中化学九年级上册第三章《物质构成的奥秘》单元测试题(解析版)

人教版初中化学九年级上册第三章《物质构成的奥秘》单元测试题(解析版)

第三章《物质构成的奥秘》单元测试题一、单选题(每小题只有一个正确答案)1.日常生活常接触到“含氟牙膏”、“高钙牛奶、碘盐”、“富硒茶叶”、“加铁酱油”等用品,这里的氟、钙、碘、硒、铁指的是()A.单质 B.原子 C.离子 D.元素2.下列有关原子结构的说法中正确的是()A.氢、碳、氧的原子核都由质子和中子构成B.“毒大米”中含有金属铬(Cr),铬原子序数为24,则质子数和中子数都为24C.氯原子的结构示意图为,在反应中若得到一个电子即变成氯离子(Cl-)D.质子和中子的相对质量都约等于1,每个质子、中子都带1个单位正电荷3.水结成冰是由于( )A.水分子的运动停止了 B.水分子的化学性质发生了改变C.水分子变小了 D.水分子间的间隔发生了变化4.关于原子的说法不正确的是()A.是构成物质的一种粒子 B.是化学变化中的最小粒子C.在化学反应中可以再分 D.是由原子核和核外电子构成5.图示为R元素的原子结构示意图。

下列说法错误的是( )A.x为11 B.决定R元素种类的是核内质子数C. R易失电子 D. R在化学反应中易得到电子,形成R-6.卢瑟福的α粒子轰击金箔实验推翻了汤姆森在1903年提出的原子结构模型,为建立现代原子理论打下了基础.某小组同学所画的如图线条中,不可能是α粒子(带正电)在该实验中的运动轨迹的是()A. a B. b C. c D. d7.关于相对原子质量,下列说法正确的是()A.相对原子质量是原子的质量跟一种碳原子质量的比值B.相对原子质量就是原子质量C.相对原子质量是一个比值D.通常情况下,相对原子质量是以“千克” 为单位8.水受热变成水蒸气的过程中,下列说法中错误的是()A.水分子运动加快 B.水分子之间的间隔变大C.水分子数目增多了 D.水分子没有变成其它分子9.金秋的瘦西湖万花园中,百花怒放,香气扑鼻。

下列观点可以用来解释花香的是()A.分子很大 B.分子分裂成原子C.分子间有间隙 D.分子在不断地运动10.元素观是化学的重要观念之一。

人教版初中化学九年级第三章《物质构成的奥秘》单元测试题(解析版)

人教版初中化学九年级第三章《物质构成的奥秘》单元测试题(解析版)

第三章《物质构成的奥秘》单元测试题一、单选题(每小题只有一个正确答案)1.碳元素和氧元素最本质的区别是()A.质子数不同 B.中子数不同C.相对原子质量不同 D.中子数和核外电子数之和不同2.近日据媒体报道,一些制药企业的药用胶囊中重金属“铬”含量严重超标。

“铬”在人体内蓄积具有致癌性并可能诱发基因病变。

这里的“铬”是指()A.元素 B.原子 C.离子 D.分子3.某原子的结构示意图如下,下列说法正确的是()A.该原子中所含的质子数为16 B.该原子表示氧原子C.该原子表示氟原子 D.该原子的核外电子数为64.从分子的角度分析,能体现分子在不断运动的是()A.固体不易被压缩 B.花香四溢C.水结成冰 D.一滴水约有1.67×1021个水分子5.原子失去最外层电子或在最外层得到电子后,下列各项一定不会发生变化的是()(1) 原子种类 (2)化学性质 (3)相对原子质量(4)原子的电性 (5)原子核 (6)电子层数 (7)最外层电子数A. (1)(3)(5) B. (2)(4)(6)(8) C. (2)(5) D. (1)(5)6.元素在自然界里分布并不均匀,如智利富藏铜矿,澳大利亚多铁矿,山东的黄金储量居我国首位,但从整个的地壳含量的多少分析,最丰富的金属元素是()A. Fe B. Al C. O D. Si7.对下列现象或事实的解释错误的是()A.选项A B.选项B C.选项C D.选项D8.关于各元素相对含量说法正确的是()A.地壳中含量最高的元素是氧 B.海洋中含量最高的元素是氯C.空气中含量最高的元素是碳 D.人体中含量最多的元素是氢9.下列不符合近代化学观点的是()A.物质是由原子和分子构成的B.化学变化中分子分裂成原子、原子重新组合成新分子C.化学变化中原子不会破裂D.分子在化学变化中不会破裂10.不同种元素间的本质区别是原子的()A.中子数不同 B.质子数不同C.核外电子数不同 D.相对原子质量不同11.下列微粒结构示意图中,表示钠原子的是 ( )A. B. C. D.12.下列分子变化中,一定发生了化学变化的是()A.分子间隔变小 B.分子数目变多C.分子本身起了变化 D.一种分子运动到另一种分子中间去了13.下列化学符号的书写符合要求的是()A.氧离子:O-2 B. 2个氢原子:H2C.氢氧化镁的化学式:Mg(OH)2 D.铁离子:Fe2+14.某气态物质变成液态的主要原因是()A.微粒的性质发生了改变 B.微粒的大小发生了改变C.微粒的质量发生了改变 D.微粒间的间隔发生了改变15.日本曾向美国借了331公斤武器级钚,至今赖着不还,钚除用于核电外,还是制造核武器的主要原料,现在日本已是世界第六大钚贮存国,钚元素的有关信息如图,下列说法正确的是()A.钚是非金属元素 B.钚是稀有气体元素C.钚是金属元素 D.钚的相对原子质量是244g二、填空题16.已知一个碳12原子的质量为n kg,一个A原子的质量为m kg,则A原子的相对原子质量可表示为___________________。

人教版初中化学九年级上册第三章《物质构成的奥秘》单元测试试题(含答案)

人教版初中化学九年级上册第三章《物质构成的奥秘》单元测试试题(含答案)

第三章《物质构成的奥秘》单元测试题一、单选题(每小题只有一个正确答案)1.三甲醚(C2H6O)是一种清洁燃料,能替代柴油作车用能源,具有广阔的市场前景。

下列有关三甲醚的说法正确的是( )A.由C、H、O三种元素组成B.一个分子中含有3个氢分子C.由碳原子、氢原子、氧原子构成D.属于氧化物2.我们人的头发能反映一个人的健康状况,健康人的每克头发中含有:铁﹣﹣130mg、锌﹣﹣167mg、铝﹣﹣5mg、硼﹣﹣7mg,这里的铁、锌、铝、硼是指()A.元素B.原子C.分子D.离子3.下列各组物质,按混合物、单质、氧化物顺序排列的是( )A.煤、金刚石、干冰B.食盐、水、水银C.食醋、黄铜、海水D.冰水混合物、铁、二氧化硫4.碳元素和氧元素的根本区别是( )A.质子数不同B.相对原子质量不同C.电子数不同D.最外层电子数不同5.每年的4月份,婺源的油菜花都会吸引一大批游客。

一进到村庄,就能闻到花香,原因是()A.分子由原子构成B.分子间有间隔C.分子在不断运动D.分子的质量和体积都很小6.下列化学概念之间的关系符合右图包含关系的是( )A.①原子②原子核 B.①氧化物②化合物C.①氧化反应②化合反应 D.①混合物②纯净物7.下列各组物质中,前者属于混合物,后者属于化合物的是()。

A.食盐,食醋B.生铁,氩气C.洁净的空气,无水乙醇D.冰水混合物,烧碱8.下列现象,用微粒观点解释不正确的是()A.A B.B C.C D.D9.王安石用“遥知不是雪,为有暗香来”描写梅花,能从远处闻到花香的原因是( ) A.分子质量很小 B.分子在不断运动C.分子间有间隔 D.分子由原子构成10.下列各组物质,前者属于混合物,后者属于化合物的是( )A.干冰、空气 B.石灰乳、石油 C.水、金刚石 D.石灰石、纯碱11.雷雨过后空气特别清新,这是因为少量氧气在一定条件下能转化成臭氧(O3),反应方程式为3O2 2O3,下列说法①该变化属于物理变化②该变化属于化学变化③O2与O3是同一种单质④O2与O3是同一种元素组成的不同单质⑤O3是混合物,其中正确的是()A.②③ B.①④ C.① D.②④12.构成冰的分子与构成水蒸气的分子具有( )A.相同的物理性质 B.不同的性质C.相同的化学性质 D.不同的化学性质13.下列物质是自来水厂对水净化过程常用的消毒剂,其中属于氧化物的是( ) A.氯气(Cl2) B.二氧化氯(ClO2) C.臭氧(O3) D.次氯酸钙 Ca(ClO)214.下列物质中含有氧分子的是A.水 B.氧气 C.二氧化碳 D.二氧化硫二、填空题15.空气中常用于制造化肥的气体的化学式为_______________,地壳中含量居金属元素第2位的金属单质在O2中燃烧所形成的化合物是_______________。

人教版初中化学九年级上册第三单元《物质构成的奥秘》测试题(含答案解析)

人教版初中化学九年级上册第三单元《物质构成的奥秘》测试题(含答案解析)

一、选择题1.(0分)[ID:131851]关于下列四种粒子的说法正确的是A.X、Y、M均是已形成稳定结构离子B.粒子Y若失去一个电子就可以变成原子C.它们表示四种元素D.上述粒子中有两个是离子,两个是原子2.(0分)[ID:131850]原子簇是若干原子的聚集体,有望开发成新材料,某铝原子簇由13个铝原子构成其最外层电子数的总和为40时相对稳定,下图为铝原子的结构示意图,则该稳定铝原子簇的微粒符号是A.Al3+B.13Al3+C.13Al-D.Al13-3.(0分)[ID:131849]下列说法正确的是①高锰酸钾加热完全分解后剩余的固体是纯净物;②能保持氧气化学性质的最小粒子是2O;③蒸馏水不宜养鱼,因为蒸馏水中几乎不含氧分子;④铪、钨两种元素原子的本质不同是核内质子数目不同⑤已知M2-核外有x个电子,其相对原子质量为a,则该粒子含有的中子数为a-x+2;⑥质量相同的Na、Mg、Al、Ca四种金属,含原子数最少的是Mg。

A.①②B.③④C.③④⑤D.③⑤⑥4.(0分)[ID:131829]建立宏观与微观的联系是化学独特的思维方式。

下列解释中错误的是A.花香四溢—一分子在不断地运动B.水蒸发属于物理变化一—分子种类没有改变C.氧化汞分解成汞和氧气一一化学变化中分子可以再分D.气体可压缩储于钢瓶中,所占体积明显变小一—分子数目变少5.(0分)[ID:131804]下列有关分子、原子、离子和元素的说法正确的是()A.分子和原子的本质区别是:分子可分而原子不可分B.决定元素化学性质的是原子的电子数C.分子是化学变化中最小的微粒D.离子是带电的原子或原子团6.(0分)[ID:131801]座式酒精喷灯的火焰温度可达1000℃以上。

使用时,向预热盘中注入酒精并点燃,待灯壶内酒精受热气化从喷口喷出时,预热盘内燃着的火焰就会将喷出的酒精蒸气点燃。

下列说法不正确的是A.注入酒精的过程中能闻到刺激性气味,因为分子在不断运动B.预热过程中,分子的运动速率发生了改变C.燃烧过程中,分子本身发生了改变D.受热气化过程中,分子的体积发生了改变7.(0分)[ID:131800]我国成功发射的“北斗三号”卫星采用了高性能的“铷原子钟”和“氢原子钟”。

人教版初中化学九年级上册第三单元《物质构成的奥秘》测试试题(含答案)

人教版初中化学九年级上册第三单元《物质构成的奥秘》测试试题(含答案)

人教版初中化学九年级上册第三单元《物质构成的奥秘》测试试题(含答案)第三单元《物质构成的奥秘》测试题一、单选题(每小题只有一个正确答案)1.下列关于“决定”的说法错误的是()A.决定元素周期表中原子序数的是﹣核电荷数B.决定元素化学性质的是﹣最外层电子数C.决定元素相对原子质量的是﹣质子数和中子数D.决定元素和原子种类的是﹣相对原子质量2.在元素周期表中,镁元素的某些信息如图所示,下列有关镁元素的说法中正确的是()A.原子序数为24.31 B.属于非金属元素C.相对原子质量是24.31g D.原子核外电子数为123.如图是元素X的一种粒子结构示意图,下列说法不正确的是()A.X是非金属元素 B.该粒子最外电子层达到稳定结构C.该粒子的核外电子数为18 D.该粒子可表示为X+4.日本发生核泄露后,人们纷纷抢购加碘盐以防辐射,这里的碘指的是()A.单质B.元素C.分子D.原子5.下列具有相似化学性质的是( )A.①② B.②③ C.②④ D.③④6.我国研制的铯原子钟,精度达到世界先进水平。

铯元素相关信息如下图,下列表述正确的是()1 / 7A.铯是非金属元素 B.铯的中子数为55C.铯的相对原子质量为132.9g D.铯元素符号为Cs7.用地壳中含量最多的金属和非金属元素组成的化合物为原料可生产耐高温、高强度的陶瓷,可用来制造发动机零件.这种物质是()A.SiO2 B.A12O3 C.A1N D.Fe2O38.早晨在松树下,部分氧气能转化为臭氧(O3),即3O2→2O3,下列说法正确的是()A.以上变化属于物理变化B.以上变化属于化学变化C.O2与O3是同一种物质D.臭氧是化合物9.下图是“尾气催化转换器”将汽车尾气中有毒气体转变为无毒气体的微观示意图,其中不同的圆球代表不同原子。

下列说法错误的是()A.此反应有单质生成 B.图中生成物全部是化合物C.原子在化学变化中是不可分的 D.参加反应的两种分子的个数比为1∶110.分类法是化学研究的重要方法。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考试范围:xxx;满分:***分;考试时间:100分钟;命题人:xxx 学校:__________ 姓名:__________ 班级:__________ 考号:__________一、选择题等微粒。

则1.南京理工大学胡炳成团队用新方法制得了NaN5·3H2O,该化合物中含有N-5下列有关说法正确的是A. N-是一种单质5B.1个N-中有5个氮原子核5C.1个N-中共含有35个中子5D.1个N-中共含有34个电子52.用“●”和“〇”表示两种不同元素的原子,如图所示表示混合物的是()A.B.C.D.3.下列变化能证明分子可以再分的是()A.酒精挥发B.冰雪融化C.玻璃破碎D.过氧化氢分解4.下列物质中,由分子构成的是A.铁B.硅C.氯化钠D.二氧化碳5.如下图所示,甲、乙、丙、丁是四种粒子的结构示意图。

下列说法不正确的是A.乙、丁具有相似的化学性质B.甲、乙属于同种元素C.乙表示阴离子D.丁中x=86.下列对分子、原子、离子的认识,正确的是A.质子数相同的微粒一定属于同种元素B.镁原子的质子数大于镁离子的质子数C.分子可分,原子不可再分D.分子、原子、离子都可以直接构成物质7.下图为某粒子的结构示意图,下列有关该粒子的说法中错误的是A.质子数为12B.有2个电子层C.该粒子是原子D.属于相对稳定结构8.下列说法正确的是()A.不同元素最本质的区别是相对原子质量不同B.原子不显电性,是因为原子中不存在带电的粒子C.水通电产生氢气和氧气,说明水中含有氢分子和氧分子D.在化学反应中,反应前后的原子的种类没有改变,数目没有增减9.事物的宏观表象是由其微观性质决定的。

下列事实及对这些事实的解释不正确的是A.食物变质,是因为分子发生变化,分子的性质发生变化B.水沸腾时能掀开壶盖,说明分子的大小随温度升高而增大C.不同的花儿有不同的香味,是因为不同的分子性质不同D.非吸烟者受到被动吸烟的危害,是因为分子在不断地运动10.下列有关微观粒子的说法正确的是()A.氯化钠是由氯化钠分子构成的B.原子的质量主要集中在电子上C.原子是由原子核和核外电子构成的D.分子是保持物质性质的最小粒子11.硒元素具有抗衰老、抑制癌细胞生长的功能,其原子结构示意图及在元素周期表中的信息如图,下列说法正确的是A.硒原子核内有6个质子B.硒元素的相对原子质量是78.96gC.硒元素原子核内中子数是45 D.硒元素的化学性质与③的化学性质相似二、填空题12.今年5月5日成功首飞的长征五号B运载火箭,采用了低温高压液氢作燃料。

(1)构成氢气的微观粒子是_______。

(2)从微观的角度分析,氢气变成液氢时发生变化的是_______。

(3)如图所示,将一定量氧气封闭在注射器中,改变氧气的体积和温度,记录不同条件下注射器中氧气的压强大小,结果如图。

温度℃ 20 20 20 20 20 25 30 35 40体积/mL 12 11 10 9 8 12 12 12 12压强/kPa99.6 110.6 120.7 130.6 149.7 101.3 103.1 104.5 106.6_______。

(4)影响一定容积的氧气钢瓶内压强大小的因素是瓶内的温度、_______。

13.元素周期表是学习化学的重要工具,如图是元素周期表中的一部分,请回答下列问题: 第一 周期 1H2He第二 周期 3Li 4Be 5B 6C 7N 8O 9F 10Ne第三 周期11Na 12Mg 13Al ① 15P 16S 17Cl 18Ar(2)X 2- 与Ar 的核外电子排布相同,则X 的元素符号是_______,它处于元素周期表中的第_________周期。

(3)元素周期表中同族和同周期元素的性质具有一定的相似性和变化规律,同族元素化学性质相似的原因是_______相同。

(4) 化学上用符号AZ X 表示原子构成,其中X 代表元素符号,Z 表示原子核内质子数,A 表示原子核内质子数与中子数之和。

已知bn+a X 和d m-c Y 电子层排布完全相同,则下列关系正确的是 ___A b - a = d - cB a - n = c + mC a + n = c - mD b - n = d + m 14.如图是五种粒子的结构示意图,根据如图回答下列问题。

(1)如图中共有_____种元素。

(2)从粒子⑤的结构示意图可以判断该元素位于元素周期表的第_____周期。

(3)③⑤两种元素的化学性质相似的原因是_____。

(4)①④两种粒子构成的化合物是_____(填化学式)。

15.一个碳12原子的质量为a kg,一种铁原子的质量为b kg , 则该铁原子的相对原子质量_____(用字母a、b表示)。

16.化学是造福人类的科学,在生产生活中做出了重大贡献。

(1)心脏起搏器是一种可植入人体内的电子治疗仪器,在研制、生产和植入过程中,属于化学研究对象的是_____(填序号)。

A 医生外科手术的缝合技法B 心脏起搏器的电子线路设计C 心脏起搏器内部元件的组成材料D 心脏起搏器工作时的化学反应原理(2)南京青奥会开幕式上应用环保烟花,减少了硫粉和金属粉末的使用,保护了环境。

硫粉在空气中能燃烧,放出具有_____气味的气体,产生_____火焰,该反应的文字表达式为_____。

(3)“含氟牙膏”中的“氟”指的是_____(填“分子、原子、元素”)。

17.(1)模型认知是建立宏观与微观联系的思维方法。

如图为氧原子结构示意图,x的数值为_______。

在化学变化中,氧原子容易_______(填“得到”或“失去”)电子。

(2)化学变化的实质:___________。

18.碘是一种人体必需的微量元素,如图是碘离子(I⁻)的结构示意图。

回答下列问题:(1)图中x=_____,127表示_____。

(2)碘属于_____元素(填“金属”或“非金属”)。

碘元素在元素周期表中位于第_____周期。

(3)下图表示的粒子中,其元素的化学性质与碘元素化学性质相似的是_____(填标号)。

19.根据下列粒子结构示意图,回答问题:(1)D粒子在化学反应中容易_____(填“得到”或“失去”)电子。

(2)若E中x=18,则该粒子属于_____(填“原子”或“离子”)。

(3)A和B对应元素形成化合物的化学式为_____。

(4)A、B、C、D四种粒子中属于同种元素的是_____。

三、解答题20.“微观—宏观—符号”是化学独特的表示物质及其变化的方法。

(1)构成物质的粒子之间的关系如图所示。

①甲是________;②在氨气、金刚石和氯化钠三种物质中,由分子构成的物质是________。

(2)根据如图的信息填空:甲图中所示元素原子的核电荷数是______,铝和氧两种元素形成化合物的化学式是________,丙图所示粒子符号是_______。

(3)甲和乙在高温高压、催化剂条件下反应生成丙,三种物质微观结构示意图如下,若该反应中生成3.2g的丙物质,则丙物质中碳元素的质量为________。

21.根据钙、镁、铁、钾的相对原子质量,比较相同质量的钙、镁、铁、钾四种金属,哪一种所含的原子最多?其中镁元素处于元素周期表的第几周期?22.星期日爸爸带小凯参观了科技馆,其中“物质之妙”展区蕴含着丰富的化学知识.(1)A展示了金刚石的微观结构模型.构成金刚石的基本粒子是_____;(2)B介绍了14C测年法.14C是质子数为6,中子数为8的碳原子,该原子中核外电子数为_____;(3)C介绍了化学家门捷列夫及元素周期表.如图所示是元素周期表中某一周期元素的原子结构示意图:①表中氟原子的质子数X为_____,上述元素在周期表中位于同一周期的原因是_____;②镁原子的结构示意图为,上图中与其化学性质相似的元素是_____;③图中从左到右排列所遵循的一条变化规律是_____.23.老师在讲授“分子和原子”内容时做了如图所示实验。

请问:(1)该实验的目的是什么? _______(2)B烧杯的作用是什么? ______24.模型是联系宏观与微观的桥梁。

(1)图1是钠原子结构示意图,图中“X”的数值为 _____ 。

(2)某化学反应的微观示意图如图2所示,据图回答问题,请写出这个反应的化学方程式: _____ 。

(3)2017年5月9日,中国科学院发布了 113号、115号、117号及118号四种元素的中文名称,其中一种元素在元素周期表中的信息如图3所示,下列有关该元素说法错误的是_____ 。

A.相对原子质量为288 B.核内有115个质子C.是非金属元素 D.核内有173个中子(4)图4中ABCD四种粒子的结构示意图都具有 _____ 结构。

25.下表为元素周期表中某一周期元素的原子结构示意图请回答下列问题:(1)表中磷原子的核电荷数x= __________;(2)表中具有相对稳定结构的元素是_________;(3)镁元素与氯元素形成的化合物化学式为 __________;(4)从上表可以看出这8种元素的原子结构中___________ 相同。

【参考答案】一、选择题1.B2.C3.D4.D5.A6.D7.C8.D9.B10.C11.C二、填空题12.H2分子之间的间隔变小增大减小气体的体积13.硅S三最外层电子数B14.四四原子的最外层电子数相同AlCl315.12b/a【分析】根据某原子的相对原子相对质量=结合题意进行分析解答即可16.CD刺激性淡蓝色硫+氧气二氧化硫元素17.得到分子分解成原子原子重新组合成新的分子18.相对原子质量非金属五(或5)E19.得到原子MgOBC三、解答题20.21.22.23.24.25.【参考解析】一、选择题1.B解析:BA、N-是一种阴离子,不符合题意;5B、1个N-中有5个氮原子,故有5个氮原子核,符合题意;5C、没有信息能提供氮原子的中子数,故不能确定N-中含有的中子数,不符合题意;5D、氮原子的核外电子数为7,N-是N5得到一个电子形成的微粒,所以1个N-5中共含有57×5+1=36个电子,不符合题意。

故选B。

2.C解析:C【分析】同种分子构成的物质是纯净物,不同种分子构成的物质是混合物;同种元素构成的纯净物是单质,不同种元素构成的纯净物是化合物,结合图示进行分析。

A、该物质中有一种分子,说明该物质由一种物质组成,属于纯净物,不符合题意;B、该物质中有一种原子,说明该物质由一种原子组成,属于纯净物,不符合题意;C、该物质中有两种分子,说明该物质由两种物质组成,属于混合物,符合题意;D、该物质中有一种分子,说明该物质由一种物质组成,属于纯净物,不符合题意;故选C。

3.D解析:D【分析】化学反应的实质,分子分解成原子,原子重新组合;在物理变化中,分子和原子都不发生变化;能证明分子在化学反应中可以再分必须是化学变化。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