飞机飞行控制课件 PPT
《飞机飞行控制》课件

02
人机界面必须设计得简单、直观、易操作,使飞行员能够快速
地获取飞行状态信息并发出控制指令。
人机界面也是飞行员紧急情况下进行人工操纵的通道,必须保
03
证在任何情况下都能迅速有效地发挥作用。
飞行控制系统的基
03
本原理
飞行动力学基础
飞行动力学是研究飞 行器在气动力作用下 的运动规律的科学。
飞行动力学主要研究 飞行器的飞行性能, 包括稳定性和操纵性 。
飞行控制系统硬件
飞行控制系统硬件是实现飞行控制功能的物理设备,包括传感器、控制 器、执行器等。
传感器用于检测飞机的状态参数,如姿态、速度、高度和角速度等;控 制器用于处理传感器信号并计算出控制指令;执行器用于接收控制指令
并操纵飞行控制面。
飞行控制系统硬件必须具有高可靠性和高精度性,以确保飞行的安全和 稳定。
调查结论
调查报告认为,波音公司在MCAS的设计和认证过程中存在严重失误,
同时美国联邦航空局(FAA)也未能有效监管。
波音737 MAX的飞行控制系统简介
飞行控制系统
波音737 MAX的飞行控制系统包括自动驾驶系统、飞行指引系统、机动特性增强系统等 。
MCAS系统
MCAS系统是一种自动防失速系统,旨在防止飞机机翼上的失速。当传感器检测到机翼上 的气流分离时,MCAS会自动调整机头的角度以减少机翼的失速。
它以空气动力学为基 础,研究飞行器在空 气中运动的力学规律 及其应用。
飞行控制系统的工作原理
飞行控制系
它通过接收飞行员输入的指 令,经过处理后发送控制指 令给执行机构,使飞行器按 照预定的轨迹和姿态飞行。
飞行控制系统通常由传感器、 控制器和执行机构三部分组成
飞行控制系统的历史与发展
第三章 飞机的飞行原理ppt课件

(1)飞机结冰增加机体重量;
(2)机翼机尾结成冰壳,损坏其流线外形;
(3)喷射发动机进口结冰,发动机丧失发动能力;
(4)天线结冰,致使无线电精选雷课件达ppt信号失灵等。
13
二、大气与飞行安全
乱流——飞机飞入对流性云区,如积云、积雨云、层积云, 由于空气发生上下对流垂直运动,使机身起伏不定,会使乘 客感觉不舒服、晕机呕吐、颠伤,严重时导致飞机结构损坏, 造成飞机失事。
精选课件ppt
6
一、大气的结构和气象要素
气压就是大气压强,度量气压的单位为帕斯卡,符号是 Pa。气压的大小和高度、温度、密度有关。一般情况下随 高度的升高而降低,依此规律可测量飞行高度。因而气压 也就成了重要的大气资料。
精选课件ppt
7
一、大气的结构和气象要素
能见度是指正常视力者能看清目标轮廓的最大水平距离。对 飞行员来说,最重要的是跑道能见度(着陆能见度),它是指飞 机在下降着陆过程中飞行员能看清跑道近端的最远距离。影响能 见度的因素很多,主要的是受大气透明度(如云、雾、烟、沙尘 及水滴等直接影响着大气的透明状况因素),夜间的灯光强度等。
17
三、大气飞行环境
平流层位于对流层顶的上面,其顶界由地面伸展到35一 40公里。由于这一层受地球表面影响较小,所以气温基本上 保持不变,大约为-56.51℃,故又称同温层。平流层中,几 乎没有水蒸气,所以没有雪、雾、云等气象现象;且空气比较 稀薄,风向稳定,空气主要是水平流动。
飞行器的飞行的理想环境是平流层。
精选课件ppt
10
一、大气的结构和气象要素
降水是云雾中的水滴或冰晶降到地面的现象。降水通常 指雨、雪、冰、雹等。
降水对飞行的影响: 1.降水使能见度减小。 2.过冷雨滴会造成飞机结冰。 3.降水影响了跑道的正常使用。
第五章 飞行操纵系统

第三节 助力机械操纵系统
助力机械操纵系统的提出
舵面铰链力矩是随舵面尺寸和飞行速压的增加而增加! 当舵面铰链力矩变得很大时,即使利用当时的空气动力补偿法,也不能使驾 驶杆(脚蹬)力保持在规定的范围之内:
1. 研究效率更高的空气动力补偿; 2. 研究液压助力器,以实现液压助力操纵!
助力机械操纵系统的分类
钢索承受拉力时,容易伸长。由于操纵系统的弹性变形而产 生的“间隙”称为弹性间隙; 钢索的弹性间隙太大,会降低操纵的灵敏性; 钢索预紧(施加予张力)是减小弹性间隙的措施! 常见故障:断丝与锈蚀,主要部位是滑轮或导索板处。
几个注意问题: 1、为了改善软式操纵系统的灵敏性,钢索在未安 装之前,必须用相当于设计强度50%~60%的力进 行予拉伸处理; 2、装在飞机上的钢索必须根据周围温度的高低而 保持一定的予张力; 3、在飞机主操纵系统中,可以使用的钢索最小直 径是1/8英寸; 4、钢索不可气割,不可焊接,只能用钢索剪剪断 或用錾子錾断; 5、在改变钢索方向不大于 3º的情况下,可以使用 导索板或导索环。
中央操纵机构—手操纵机构
驾驶杆式手操纵机构
推拉驾驶杆操纵升降舵; 左右压杆操纵副翼!
横纵向操纵的独立性
驾驶杆要操纵升降舵和副翼, 但两者不会互相干扰!
独 立 性 分 驾驶杆左右摆时,传动杆沿着以b-b线为中 析 心轴,以c点为顶点的锥面运动;
由于圆锥体的顶点c到底部周缘上任一点的 距离相等,所以当驾驶杆左右摆动时,摇 臂1不会绕其支点前后转动,因而升降舵不 会偏转!
。
操纵系统
主操纵系统
副翼
升降舵
辅助操纵系统
前缘襟翼缝翼
后缘襟翼 扰流板 水平安定面
警告系统
《飞行操纵系统》课件

THANKS
感谢观看
飞行员通过Байду номын сангаас纵杆、脚蹬等输入装置 ,将控制指令传递给飞行操纵系统, 以改变飞机的飞行姿态和轨迹。
它包括主操纵系统和辅助操纵系统, 主操纵系统包括升降舵、方向舵和副 翼,辅助操纵系统包括襟翼、缝翼和 起落架收放机构等。
飞行操纵系统的动力学基础
飞行操纵系统的动力学基础包 括空气动力学和飞行力学。
空气动力学是研究气体流动和 物体在气体中运动的科学,它 为飞行操纵系统的设计和性能 提供了理论基础。
分类
根据飞行器类型和设计需求的不同,飞行操纵系统有多种分类方式。例如,按照传力介质的不同,可以分为机械 式操纵系统、液压式操纵系统和电气式操纵系统等;按照控制方式的不同,可以分为助力操纵系统和主动控制系 统等。
发展历程与趋势
发展历程
飞行操纵系统的发展经历了多个阶段,从早期的机械操纵系统到现代的电传操纵系统和 主动控制系统。随着科技的不断进步,飞行操纵系统的性能和安全性得到了极大的提升
权限管理与安全认证
限制飞行员对系统的操作权限,防止误操作或 恶意干扰。
自适应容错控制
在系统发生故障时,自动调整控制策略,降低故障对飞行安全的影响。
05
飞行操纵系统的应用与案例分析
飞行操纵系统在无人机中的应用
1 2 3
无人机飞行操纵系统概述
无人机飞行操纵系统是无人机控制的重要组成部 分,负责无人机的起飞、巡航、降落等操作。
飞行操纵系统的传感器
01
02
03
04
角位移传感器
检测飞行员的操纵角度,转换 为电信号。
力矩传感器
检测飞行员施加在操纵杆上的 力矩,转换为电信号。
侧杆传感器
AOPA飞行原理ppt课件

第二章 第 页
完整版PPT课件
12
翼型的选择
• 翼型的升力特性; • 翼型的阻力; • 翼型的使用范围; • 平面形状的影响; • 足够的空间和刚度; • 翼型选择的一般规律;
第二章 第 页
完整版PPT课件
13
第三节 机翼的平面形状
第二章 第 页
完整版PPT课件
14
机翼的展弦比: 机翼的梢根比: 机翼的后掠角: 机翼的平均气动弦长:
完整版PPT课件
9
第二章 第 页
完整版PPT课件
10
四、起降装置
第二章 第 页
完整版PPT课件
11
第二节 翼型
中弧线:翼型的上下表面的等距离的曲线。 前缘、后缘:机翼上下表面的外形线在前后的交点。 前缘半径:翼型前缘曲率圆的半径 。 弦线:前缘和后缘端点的连线。 弦长:弦线被前缘和后缘所截长度。
第一章 飞机的基本结构
第一节:固定翼飞机的主要组成部分
小型固定翼飞机的主要部件: 机体、起落架、动力装置
主要组成部分-机体: 机身、机翼、尾翼
第二章 第 页
完整版PPT课件
1
固定翼无人机第二章 第 页来自完整版PPT课件2
一、机身
装载
飞行控制系统、动力系统、通讯系 统、燃料系统、任务系统等。
将机翼、尾翼、发动机、起落架连 在一起,形成完整的飞行平台
1 2
v2
PP0
1 2
v 2 —动压,单位体积空气所具有的动能。这是一种附加的压
力,是空气在流动中受阻,流速降低时产生的压力。
P —静压,单位体积空气所具有的压力能。在静止的空气中, 静压等于当时当地的大气压。
P —总压(全压),它是动压和静压之和。总压可以理解为 0 ,气流速度减小到零之点的静压。 完整版PPT课件
第五章 飞机飞行操纵系统

Page34
五、飞机飞行操纵系统的传动系数、传动比及非线 性传动机构
㈠ 操纵系统的传动系数 舵偏角△δ与杆位移△X的比值
飞机结构与系统
Page35
㈡ 操纵系统的传动比
飞机结构与系统
Page36
㈢ 改变传动比和传动系数的机构 ——非线性传动机构
❖传动系数不变的操纵系统, 不能满足对飞机操纵性的要求:
飞机结构与系统
Page50
颤振
弹性结构在气动力 和惯性及自身弹性 结构力的作用下, 由于作用力相互耦 合而形成的剧烈自 激振动。
飞机结构与系统
Page51
颤振的形式
机翼弯曲扭转颤振 机翼弯曲-舵面偏转颤振 操纵面本身颤振
飞机结构与系统
Page52
机翼的弯扭颤振 • 由于机翼扭转而产生激振力
飞机结构与系统
脚操纵机构有脚蹬平放式和脚蹬立放式两种。
飞机结构与系统
Page18
㈡ 脚操纵机构
脚操纵机构有脚蹬平放式和脚蹬立放式两种。 脚蹬平放式脚操纵机构
平行四边形机构保证脚蹬只做平移而不转动
飞机结构与系统
Page19
脚蹬立放式脚操纵机构
之一
飞机结构与系统
之二
Page20
四、传动机构的构造和工作原理 四、传动机构的构造和工作原理
飞机结构与系统
Page22
摇臂的作用
• 支持传动杆 • 改变传动力的大小 • 改变位移 • 改变传动速度 • 改变传动方向 • 实现差动操纵
飞机结构与系统
2、摇臂 摇臂通常由硬铝材料制成,在与传动杆和支
座的连接处都装有轴承。
⑴ 放大或缩小力的作用
飞机结构与系统
nF
《民航飞机自动飞行控制系统》教学课件—06飞行指引仪系统

飞行指引仪系统第六章目 录CONTENTS 1飞行指引仪系统的组成3飞行姿态指引系统的使用飞行姿态指引系统的工作原理2飞行指引仪系统的组成第1节1 飞行指引仪系统的组成Ø不同型号的飞行指引仪系统组成略有不同。
通常,飞行指引仪系统由飞行指引计算机、姿态指引指示器、指引放大器、方式控制板、飞行方式通告牌等部件组成。
1.1 飞行指引计算机Ø飞行指引计算机(Flight Director Computer,FDC)是飞行姿态指引仪的核心部件。
它为姿态指引仪提供飞机的俯仰和横侧指令、故障旗收放指令和飞行指引通告牌指示。
Ø在某些飞机上,飞行指引计算机是单独的;在另一些飞机上,飞行指引计算机是与自动驾驶仪的计算机合为一体的,称为飞行控制计算机。
Ø姿态指引指示器是飞机姿态指示与飞机姿态指引的综合指示器。
为了便于驾驶员观察飞机上其他设备的指示,指示器内也综合有其他信息显示,如无线电高度表的指示、仪表着陆系统的指示等。
Ø飞行姿态指引指示器目前使用的有 3 种:ü机电式姿态指引指示器 ADI;ü电子姿态指引指示器 EADI:ü主飞行显示器。
带十字形和带八字形指引杆的姿态指引仪的指引信号Ø飞行指引的控制板用于驾驶员接通/断开飞行指引系统以及选择飞行指引的方式。
不同型号的飞行指引仪,其控制板也不同。
但总体来说,都具有飞行指引仪接通/断开电门和飞行指引仪方式选择电门。
Ø AP 接通电门(AP ENG)ü按下,如果接通的条件满足,就可以接通 AP;再按,断开 AP。
ØFD 接通电门(FD)ü按下,如果接通的条件满足,就可以接通 FD。
再按,断开 FD。
ØFD 的方式选择钮ü按下某一按钮,选择 FD 的指引方式。
不同的飞行指引仪其指引方式不同。
总体来说,将指引方式分为两大类,其中的一大类用于俯仰姿态的指引,另外一大类用于飞机横滚姿态的指引。
《民航飞机自动飞行控制系统》教学课件—09自动油门系统

自动油门系统第九章目 录CONTENTS 1飞行速度的控制方案2自动油门系统概述4自动油门系统的接口5自动油门系统的接口自动油门系统的组成和在飞机上的安装位置36自动油门系统的控制、显示和使用飞行速度的控制方案第1节Ø自动驾驶仪控制飞机速度的方法是将速度误差信号和速度给定信号引入自动驾驶仪的俯仰通道,通过操纵升降舵来改变飞机的俯仰姿态,从而改变飞机的飞行速度。
自动驾驶仪控制飞机速度的原理Ø将速度误差信号和速度给定信号引入自动油门控制系统,通过控制发动机油门的方法实现对飞行速度的控制。
Ø由于飞机纵向运动中飞行速度和俯仰姿态角之间存在着气动耦合,当增加推力时,不仅会直接引起飞行速度的增加,而且还会引起俯仰角(航迹角)的增大,俯仰角增大又会导致飞行速度下降。
因此要改变飞行速度必须保持俯仰角。
Ø所以,通常自动油门系统必须与自动驾驶仪(姿态保持功能)配合使用才能达到速度控制的目的。
1.3 交叉耦合控制飞机速度的方法Ø交叉耦合控制飞机速度的方法是在对速度进行控制的同时,还要对飞机的俯仰运动参数进行控制或保持。
交叉耦合控制飞机速度的原理自动油门系统概述第2节Ø自动油门系统可以在起飞、爬升、巡航、下降、进近、着陆和复飞阶段使用。
Ø在这些阶段中自动油门系统应该具备以下功能:速度保持功能进场功能起飞/复飞功能速度保护功能自动检测功能推力以响应机组在 AFCS MCP 板上和驾驶舱内选择的方式以及来自 FMC 的方式。
Ø自动油门系统的工作方式总体来说有两种,即推力方式和速度方式。
自动油门的工作方式可以通过 3 种方法确定:一是通过MCP 板人工确定,二是在 AFCS 衔接时由AFCS 自动选择,三是通过油门杆上的起飞/复飞电门(TO/GA 电门)人工选择。
自动油门系统的组成和在飞机上的安装位置第3节Ø自动油门系统由自动油门计算机、自动油门伺服电机(A/T Servomotors,A S M s)、油门解算器(T h r u s tResolver,TR)组件、具有摩擦制动器和离合器的齿轮箱、油门杆和自动油门伺服电机之间的机械连接部分、MCP 板上的自动油门预位/断开电门和自动油门方式选择电门、油门杆上的起飞/复飞(TO/GA)电门、油门杆上的自动油门脱开电门,以及自动油门方式通告牌等组成Ø自动油门计算机和自动油门程序电门组件安装在电子设备舱内。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推力矢量
P
44
纵向传递函数1
GU e
(S)
U (S )
e (S )
(S
22
AU
(S
1 TU1
)(S
1 TU 2
)
sp sp
S
2 sp
)(S
22
p
pS
2 p
)
其中 sp 短周期阻尼比 sp 短周期频率 p 长周期阻尼比 p 长周期频率
短周期(short period)
C A
Im
B
1 2
Re
29
频率特性
传递函数G(S)中,S用j(对应于正弦振荡)代入,得
G( j ) Ae j ( )
这个公式表示系统输入(正余弦)谐波振荡时,系统反 应中的强迫振荡分量(时域)
纵向短周期近似传递函数:
G(S)
nz
e
kn2sp
S
2
2
sp nsp S
从事飞行器
设计、飞行 动力学工作 的基础之一。
需求分析,任务分解 飞行控制 武器系统
飞机综合评估
发动机……
14
内容
引论 飞行控制系统概述(自学) 飞机的闭环动态特性 人机闭环系统分析 各类飞行控制系统的分析
15
考核
课堂、作业:40% 考试(闭卷):60%
16
背景知识
控制过程的描述
(S)
GHe (S )
H (S )
e (S )
[ (S) a (S)]U0 Se (S)
1 S
[G
e
(
S
)
Ga
e
(
S
)]U
0
46
俯仰角反馈
c
e
KeΒιβλιοθήκη Ge( S)-
47
反馈系数符号的确定
c
e
K
e
Ge( S)
-
G e
(S)
(S) e (S )
f>0
23
飞机的振荡模态
振荡模态 弹簧振子
短周期 长周期 荷兰滚
频率的决定因素 阻尼的决定因素
弹簧系数
阻尼系数
纵向静稳定导数
Ma
以Zu为主
航向静稳定性导数
Nb
纵向阻尼导数
Mq
以Xu为主
偏航阻尼导数等
Nr、Yb
24
闭环系统
单位负反馈(k=1)的传递函数
W (S) G(S) 1 G(S)
若 G(S) N(S)
递函数的分子多项式 N(S),仅改变分母多项 式(特征方程)
从物理角度讲,反馈控
制改变了模态特性,而 对模态比没有影响。就 是说,加入反馈后飞机 各运动参数之间的幅值 比和相位差不变。
26
根轨迹法
Root Locus
在复平面内判断反馈系
数变化引起的闭环特征 10
根变化情况
若特征方程
5
Imag Axis
kn2sp
(S 1)(S 2 )
31
对数频率特性
n'z (t) e (t)G( j )
n'z (t) G( j) e (t)
G( j ) A( )e j ( )
频率特性曲线(Bode图),
半对数坐标
对数幅频特性 对数相频特性
20log10A(dB)
飞行控制系统如何改变飞机的模态特性; 不同的反馈改变不同的模态特性;
飞机、飞控、驾驶员组合的动力学特性分析:
飞机+控制系统特性的分析方法; 人机系统的特性分析;
选择飞行控制系统的控制律的基本原理:
常见控制系统类型及其分析、选择;
13
本课程的地位
以自动控制
原理、飞行 动力学为基 础的一门提 高课程; 飞机本体
(S)=D(S)+kN(S)=0
当k=0时,D(S)=0,对应 0 系统极点
当k=时,N(S)=0,对应
系统零点
-5
Matlab:rlocus,rltool
-10
-1.4
-1.2
-1
-0.8
-0.6
-0.4
-0.2
Real Axis
0
0.2
27
根轨迹分析
每一对共轭复根表示一
个振荡模态
37
手绘Bode图的过程
将S以0代入G
Phase (deg)
Magnitude (dB)
Bode Diagram -10
-20
-30
-40
-50
-60
-70 0
-45
-90
10-1
100
101
102
103
Frequency (rad/sec)
38
控制系统组成
飞机本体 驾驶员 传感器 舵回路 控制系统
机械 模拟式电传 数字式电传 光传
陀螺
三自由度陀螺(角度) 二自由度陀螺(角速度)
加速度计(测量过载) 空速管
气流角度(迎角、侧滑角) 速度、M数
高度传感器
气压 无线电
大气计算机
39
作业
自学第一章:§1-3 ~ §1-6 内容 有条件的可以练习使用Matlab绘制简单的
(S
22
A
(S
1 T 1
)(S
1 T 2
)
sp sp
S
2 sp
飞机飞行控制
绪论
飞行控制的历史
1891年,海诺姆.
马克西姆设计并制 造的飞机已经装有 用于改善纵向稳定 性的控制系统。
早期的飞机基本上
没有固有稳定性, 靠飞行员的能力来 保证飞机的稳定。
3
飞行控制的历史
后来设计的飞机
一般具有一定的 固有稳定性,但 没有保证。
1920年以后,飞
机的稳定性靠外 形布局及重心定 位来保证。
D(S)
则
X(S)
Y(S) G(S)
_
k
W (S) N(S) D(S) N(S)
对于反馈系数为k的负反馈
W (S)
N (S )
D(S) k N(S)
25
反馈控制的特点
G(S) N(S) D(S)
W (S)
N (S )
D(S) k N(S)
采用反馈控制不改变传
1 2
33
对数频率特性曲线的优点
可叠加。线性系统可以分解为一阶、二阶环节和微分、
积分、比例等环节的组合 Gi(S) (1 TS )1, ( 2 2 S S 2 )1, S 1, K 因此,可以作出典型环节的曲线,再进行叠加
频带宽。通常飞机与飞控系统组合后的频带很宽,用
2 nsp
kn2sp (S 1)(S 2 )
若输入为正弦波:
e (t) e0e jt
30
频率特性
拉氏变换后得:
e (S)
e 0
S
1
j
于是:
nz (S)
kn2sp e0
(S
j )( S
1
1)(S
2 )
海维赛展开:
nz (t)
根轨迹和Bode图
不要求上交
40
飞机闭环动态特性
——纵向反馈控制及其闭环特性
飞机纵向常见问题
战斗机高空飞行时阻尼不足 高速飞行静稳定性高或低速不足 战斗机放宽静稳定性后纵向静稳定性不
足,甚至短周期发散
长周期发散
更关心短周期模态
42
纵向反馈控制
指令
误差 -
控制系统
舵偏角
飞机本体
运动参数
19
弹簧振子系统
Fy F k y f y m y y f y k y F( y)
mm m
y
f
k
m
F
(S2 f S k )Y(S) F(S)
mm
m
零初值拉氏变换
Y (S)
1
1
G(S)
F(S) S2
f
S k
S2 2S 2
7
典型助力器及力臂调节器
8
第三代战斗机
布局:翼身融合、边条 放宽静稳定性
武器:近距、超视距空 空导弹
作战方式:格斗、超视 距空战
模拟式和数字式电传控 制系统(FBW,fly by wire)。按其作用可以 分为两种:
控制增稳系统 自动驾驶仪
9
典型电传飞控系统
10
第四代战斗机
布局:隐身气动一体化设计 武器:先进格斗导弹、超远程空 空导弹、精确制导 火飞推一体化、主动控制技 术……
G sin
a>0
阻尼
M Iy
, (Maa )
q
Mq
频率
短周期
22
Lbb<0
b>0
荷兰滚 频率
Nbb>0
Ybb<0
荷兰滚阻尼
p < 0 p<0
滚转 收敛
Lpp>0
r > 0 r>0
荷兰滚阻尼
Nrr<0
荷兰滚模态
b<0
f<0 Npp>0
y>0
Lrr>0 p>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