免疫学实验61977

免疫学实验61977
免疫学实验61977

实验四免疫学实验

一、机体体液免疫功能测定

(一)凝集反应

【目的】

了解玻片凝集试验、试管凝集试验及胶乳间接凝集抑制试验的操作过程、结果分析和实际应用。

【原理】

颗粒性抗原(细菌、细胞等)与相应抗体在一定电解质存在的条件下发生特异性结合并出现肉眼可见的凝集块的现象称为凝集反应。凝集反应既可用已知抗体检查和鉴定未知的抗原(如鉴定细菌),也可用已知抗原检查血清中相应的抗体;既可用作定性检测,又可用于定量检测。

凝集反应分两种。一种是颗粒性抗原与抗体直接结合出现的凝集现象,称为直接凝集反应;另一种是将可溶性抗原吸附于一种与免疫无关的载休颗粒表面,再与相应的抗体结合而出现的凝集反应,称为间接凝集反应。如将抗体吸附于载体颗粒表面,再与相应的抗原结合而出现的凝集反应则称为反向间接凝集反应。

1、玻片凝集反应

【材料】

伤寒诊断血清、伤寒沙门菌及大肠埃希菌培养物、载玻片、生理盐水等。

【方法】

①取载玻片1张,左侧加生理盐水1滴,中间及右侧各加伤寒诊断血清1滴;

②用接种环取伤寒沙门菌培养物少许,分别与盐水及中间的伤寒诊断血清混匀。同法取大肠埃希菌培养物与右侧伤寒诊断血清混匀;

③轻轻摇动玻片1~2min后,观察结果;

④观察后,将玻片直接投入消毒缸,不要冲洗,以防污染。

【结果】

出现凝集物者为阳性反应,均匀混浊无凝集物

者为阴性反应。

【注意事项】

玻片凝集反应

①用接种环取一种试剂前后均需进行烧灼,不可有杂菌污染以及前一试剂残留。

②用接种环取细菌时应先烧灼灭菌,待冷却后方可挑取细菌。

③用接种环加细菌于血清中后,应先烧灼接种环,再取细菌加入另一血清中。

【结果分析】

左:

中:

右:

应用:

2、试管凝集反应

试管凝集反应为半定量试验,常用已知抗原检测患者血清中相应抗体的效价。

【材料】

伤寒诊断血清(抗体)、伤寒菌液(抗原)、生理盐水(NS)、刻度吸管、试管等。

【方法及结果】见表

试管凝集反应的方法

试管 1 2 3 4 5 6

7

生理盐水(ml) 0.9 0.5 0.5 0.5 0.5 弃去0.5

0.5

伤寒诊断血清(ml) 0.1 0.5 0.5 0.5 0.50.5 +

NS 0.5

血清稀释倍数1:10 1:20 1:40 1:80 1:160 1:320

对照

菌液(ml) 0.5 0.5 0.5 0.5 0.5 0.5

0.5

血清最终稀释倍数1:20 1:40 1:80 1:160 1:320 1:640

对照

56℃ 4小时,4℃冰箱过夜,次日观察结果

结果

效价

【结果判断】见表

手持试管,对光观察管内液体混浊度及管底沉淀物之性状。

试管凝集反应结果的判读

记录符号上层液体管底凝集物

++++ 完全澄清凝块多而明显,全部沉于管底

+++ 微混浊凝块显著,大部分沉于管底

++ 稍混浊凝块较明显,中等沉于管底

+ 混浊凝块不太明显,少许沉于管底

- 混浊细菌均沉积于管底,呈小园点状,不见凝块

凝集效价的判定:呈“++”阳性反应的最高稀释倍数为该血清的效价(也称滴

度)。对照管(第7管)应为阴性。

【注意事项】

观察结果时,先看生理盐水对照管,可见管底有圆点状细菌沉积,边缘整齐,轻摇则分散为混浊的菌液,似烟雾状。

【思考题】

试管凝集反应的临床应用:

(二)沉淀反应

可溶性抗原(如血清、细菌浸出液、毒素等)和相应抗体结合,在适量电解质存在的条件下,经一定时间,二者在比例适当时形成肉眼可见的沉淀物,称为沉淀反应。参与反应的抗原称为沉淀原,而相应的抗体称为沉淀素。由于沉淀反应的抗原多系胶体溶液,沉淀物主要是由抗体蛋白所组成,为获得抗原与抗体的适宜比例,操作中通常稀释抗原而不稀释抗体,并以抗原的稀释度作为沉淀反应的效价。

本实验介绍琼脂扩散试验和对流免疫电泳。

【目的】

了解单扩、双扩及对流免疫电流的原理、操作步骤及临床应用。

1、单向琼脂扩散试验:

【原理】

琼脂属于大分子多糖,100℃时熔化,低于45℃时凝固而形成网状结构,并能允许抗原抗体的在其中自由扩散。琼脂扩散试验是指可溶性抗原与相应抗体在琼脂内扩散,若二者对应且比例合适,则出现白色沉淀物。

单向琼脂扩散试验系定量试验,通常以已知抗体测定未知抗原。试验中将定量的抗体混合于琼脂内倾注于玻片上制成琼脂板,凝固后打孔。再将待检抗原加入孔中,因抗体与琼脂混合凝固后,不会再扩散,只有孔中抗原向四周扩散,抗原、抗体在比例适合处可形成白色沉淀环。由于只有抗原扩散故称之为单向扩散。沉淀环的直径大小与抗原浓度成正比。以不同浓度的标准抗原与固定浓度的抗血清反应后测得沉淀环的直径作纵座标,以抗原浓度为横座标,绘制标准曲线。测量待检抗原的沉淀环直径,从标准曲线中求得其含量。本试验主要用于检测标本中各种免疫球蛋白或血清补体含量。目前也常采用血清全自动分析仪检测各种免疫球蛋白或血清补体含量。

【材料】

①人免疫球蛋白IgG的诊断血清(冻干羊抗人IgG即抗体)。

②人免疫球蛋白标准血清(抗原),待检人血清(抗原)。

③打孔器、加样器、37℃恒温箱、1.8%琼脂玻片等。

【方法】

①制板:按抗血清效价的一半,用56℃预热的生理盐水稀释抗血清,再加入等量的冷却至56℃的琼脂轻轻混匀,灌板(3ml/板)。

②打孔:以打孔器打孔,孔径3mm,孔距1cm,每板2排,每排5个孔,用针头把孔内琼脂块挑出。

③按说明书要求稀释标准血清与待检血清。待检血清1:50稀释,标准血清

系列稀释至:1:12.5,1:25,1:50,1:100,1:200。

④加样:用微量加样器在第1排孔中依次加入不同稀释度的人标准血清各10μl,第二排相邻两孔中加待检血清各10μl。

⑤将琼脂板放入湿盒,37℃24h后测各沉淀环直径。

单扩标准孔示意图单扩标准曲线示意图

⑥以沉淀环直径为纵座标,相应孔的IgG含量为横座标,在半对数纸上制作标准曲线。根据待检血清沉淀环直径查标准曲线,将查得的IgG含量乘以标本的稀释倍数即为待检血清中的IgG含量。

【注意事项】

①灌板时,一定要将抗血清56℃预温(但不要超过56℃,否则会破坏抗血清),再与冷却至56℃的琼脂混匀,迅速灌板(所灌板应厚薄一致,无气泡)。

②加样要准确、均一,打孔时孔距不能小于1cm。

【结果观察记录】绘图。

单扩实验结果

【临床应用】:

2、双向琼脂扩散试验

【原理】

双向琼脂扩散试验为定性试验。将可溶性抗原与相应抗体分别加入琼脂板上相对应的孔内,两者相互扩散,在比例适宜处形成沉淀线。如抗原与抗体无关则无沉淀线出现。本试验常用于分析抗原抗体的纯度与相互关系。临床上曾经用于检测甲胎蛋白(AFP),作为原发性肝癌的辅助诊断。

【材料】

①甲胎蛋白免疫血清。

②脐带血血清,待检血清。

③玻片、琼脂、打孔器、加样器等。

双向琼脂扩散

【方法】

①制板:将已熔化的1.8%盐水琼脂倒在玻片上,3ml/板。

②打孔:用打孔器照图1-8打孔。

③加样:中央孔加甲胎蛋白免疫血清,1和4孔加脐带血血清,其它孔内加待检血清,每孔均加10μl(。

④将琼脂板置于湿盒内,37℃ 24h后观察结果。

【结果及绘图】

待检标本如出现沉淀线,且与阳性对照的沉淀线相吻合,则为阳性反应。如无沉淀线出现或与阳性对照沉淀线完全交叉则为阴性反应。

双扩沉淀线类型

①表示两种抗原完全相同;②表示两种抗原完全不同;③表示两种抗原部分相同

【注意事项】

①加样时注意不要划破琼脂,以免影响沉淀线形状。

②反应时间要适宜。时间过长,沉淀线可解离致假阴性;时间过短,则沉淀线不出现。

③加样时,抗体、阳性血清及待检标本应各用一支加样器,以免混淆,影响实验结果。

④沉淀线出现的位置及沉淀线是否弯曲均有不同意义,应注意分析。

【结果分析】:

(三)补体溶血试验

【目的】

了解补体溶血试验的原理、方法和应用。

【原理】

补体是具有酶活性的一组球蛋白,不耐热,56℃ 30min即被破坏。其作用没有特异性,能与任何抗原抗体复合物结合,但不能单独与抗原或抗体结合。实验室常用豚鼠的新鲜血清作为补体的来源。

当用红细胞免疫动物后,动物免疫血清中即含有特异性抗体(溶血素),若红细胞与相应抗体结合而有补体存在时,则红细胞被溶解,此为溶血反应。本反应通常作为补体结合反应的指示系统。临床上如发生输血错误,也可出现溶血反应。

【材料】

①溶血素(抗体)、2%绵羊红细胞悬液(抗原)、补体。

②生理盐水、小试管、吸管、37℃水浴箱。

【方法】

①取小试管5支,分别注明管号,按表1-4依次将各成分加入前4支试管中。

溶血反应加样程序1(ml)

试管号 1 2 3 4 2%绵羊红细胞0.5 0.5 0.5 0.5

溶血素(2个单位) 0.5 0.5 - -

补体(2个实用单位) 0.5 - 0.5 -

生理盐水0.5 1.0 1.0 1.5

②混匀试管内容物,将4支试管置37℃水浴15~30min,观察有无溶血现象,若红细胞溶解,则由红色的细胞混浊液变为红色透明液体。

③将不溶血试管的第2、3管低速离心3~5min,使红细胞沉淀,用滴管将上清液与沉淀物分开(第1管出现溶血,第4管不溶血)。

④将第2管上清液用毛细管吸入第4管,将第3管上清液倒入第5管,然后再按表加入各物。

⑤混匀后,将上述第2、3、4、5号试管置37℃水浴15~30min后,观察结果。

溶血反应加样程序2(ml)

试管号 2 3 4 5

内容物第2管沉淀物第2管沉淀物第2管上清液第2管上清液

2%绵羊红细胞- - 0.5 0.5

溶血素(2个单位) - 0.5 - 0.5

补体(2个实用单位) 0.5 - 0.5 -

生理盐水 2.5 2.5 - 2.0结果溶血不溶血不溶血溶血【结果】

第2、5号试管出现溶血,第3、4号试管不出现溶血。

【分析】

试管1:

试管2:

试管3:

试管4:

试管5:

【思考题】

补体有何生物学功能,本实验揭示其何种功能?

二、机体细胞免疫功能测定

【目的】

了解E 玫瑰花结试验、淋转试验的原理、方法、结果观察及意义。

(一)E 玫瑰花结试验(总T-花结形成试验)

【原理】

人外周血T 淋巴细胞表面具有绵羊红细胞(SRBC)受体,在体外一定条件下,

当T 细胞与SRBC 混合时,可形成以T 细胞为中心,四周环绕SRBC 的花结。E 花结的形成是T 细胞独特的标志。E 花结形成试验最常用的是总E 花结试验和活性E 花结试验。总E 花结试验代表被检标本T 淋巴细胞的总数和百分率;而活性E 花结试验反映的是对SRBC 具有高度亲和力的T 细胞亚群,该亚群T 细胞与T 细胞的体内外功能活性有密切关系,在一定程度上反映机体细胞免疫功能。

【结果观察】

绘图(E –玫瑰花结形成细胞)。

(二)淋巴细胞转化试验

【原理】

T 淋巴细胞在PHA 的刺激下可转化为淋巴母细胞,转化过程中的物质基础是

淋巴细胞核DNA 的合成,DNA 特有的组成成分是胸腺嘧啶核苷,人工将胸腺嘧啶核苷用同位素3H-TdR 标记,通过计数淋巴细胞内的放射性就可推知淋巴细胞的转化程度。

【结果观察】

⑴用形态学检查转化的淋巴母细胞形态特征:

①母细胞:体积明显增大,为成熟淋巴细胞的3~4倍(成熟的淋巴细胞直径

约6~10μm )。核膜清晰,核染色质疏松呈细网状。核内可见明显的核仁3个。胞浆丰富嗜碱性,有伪足样突出,胞浆内有时可见小空泡;

②过渡型淋巴母细胞:核质疏松,可见核仁胞浆增多,嗜碱性强,体积比小

淋巴细胞大;

③核分裂相细胞:核呈有丝分裂(核膜消失)可见许多成堆或散在的染色体。

⑶绘图

(淋巴母细胞)。

E-玫瑰花结形成细胞 淋巴母细胞

【思考题】

E花结试验和淋转试验各有何临床意义?

三、免疫标记技术

免疫标记技术是利用酶、荧光素、放射性同位素、胶体金或非放射性物质如光敏生物素等,标记抗体或抗原进行的抗原抗体反应。

【目的】

了解ELISA、免疫荧光技术、RIA及胶体金技术的原理、操作方法、结果观察和实际应用。

(一)酶免疫技术

酶免疫技术(EIA)是一种把抗原抗体反应的特异性和酶的专一高效催化底物的能力二者相互结合而设计的一种血清学方法。此法是通过化学方法将酶与抗原或抗体结合,形成酶标记物。这种酶标记物仍保持其免疫活性和酶活性。然后将它们与相应的抗体或抗原发生反应。当已形成的酶标记免疫复合物遇到相应酶底物时,可催化其水解、氧化还原等反应,生成有色产物。酶降解底物的量与呈现的色泽浓度成正比,由此反映被测定的抗原或抗体的含量。若生成的为可溶性产物,可用肉眼或比色法定性或定量测定;若生成的产物为不溶性沉淀物,则可用光学显微镜进行抗原或抗体的定位研究。

【原理】

酶免疫技术既可应用于组织、细胞内抗原检查和定位,又可用于测定可溶性抗原或抗体,后者称为酶联免疫吸附试验。

酶联免疫吸附试验(ELISA)是将抗原或抗体吸附于固相载体,使免疫反应在载体上进行,然后借助特异性结合的标记抗体显示酶活性,通过测定酶催化底物所得的产物来判断抗原或抗体的量。应用较广的有间接法和夹心法。ELISA的原理见下图。

【ELISA的临床应用】

①测定抗原。应用较多,如微生物及其产物(霍乱肠毒素、白色念球菌抗原、HBsAg等)。根据标准曲线可定量测定IgE、AFP、激素等。

②测定抗体。用于传染病、寄生虫病、病毒性疾病、立克次体病等抗体的测定。

③用于病毒筛选及自身免疫病的测定。

④测定细胞因子及其可溶性受体。

酶联免疫吸附试验原理

1、ELISA双抗体夹心法测抗原

【材料】

①兔抗人IgG(抗体)、酶标记抗人IgG单克隆抗体(酶标抗体)、人血清(抗原)。

②其它试剂 包被缓冲液(0.01mol pH9.6碳酸盐缓冲液)、标本稀释液(含

0.05%吐温-20、0.01mol pH7.2 PBS)、洗涤液(含0.05%吐温-20、0.01mol pH7.2 PBS)、底物溶液(含0.04%邻苯二胺、pH5.0柠檬酸缓冲液)、终止液(2mol H 2S04)。

③聚苯乙烯酶标板、塑料洗瓶、微量移液器。

【方法】

①已知抗体包被酶标板:用包被缓冲液将兔抗人IgG 抗体稀释至工作浓度

后,按每孔100μl 包被酶标板,4℃过夜。

②洗板:弃去酶标板内的包被抗体,在吸水纸上拍干,每个孔内加满洗涤液,静置2~3min ,再在吸水纸上拍干,如此洗涤3次。

③加待检抗原标本:取不同稀释度的人血清标本,加于酶标板内,每孔100

μl ,每份标本加2孔,同时设阳性对照、阴性对照和空白对照。置37℃湿盒30min 。

④弃去酶标板内液体,按步骤2洗板3次。

⑤每孔加100μl 酶标记抗人IgG 单克隆抗体,置37℃湿盒30min 。

⑥弃去酶标板内液体,按步骤2洗板3次。

⑦每孔加底物溶液100μl ,37℃避光孵育15min 。

⑧每孔加终止液一滴(约50μ1),终止反应。

⑨观察显色反应或用酶标仪在490nm 处用水调零,测定其OD 值。

【结果判断】

①用酶标仪检测时,以空白孔调零,先测阴性对照OD 值(N),再测待检孔

OD 值(P),当P/N ≥2.1 时,判为阳性;≥1.5为可疑;P/N <2.1时,判为阴性。

②肉眼判断:反应孔呈棕黄色为阳性结果,无色为阴性结果。

肉眼判断时,待检孔颜色与阴性对照孔颜色相同或更浅判为阴性;若待检孔

颜色明显加深,判为阳性:“-”为无色,“+

”为浅黄色,“++”为黄色,“++”为棕黄色,一般呈“++”以上者为阳性。

③结果记录与分析:

2、ELISA 间接法测抗体

【材料】

①可溶性抗原:根据所测的蛋白浓度用pH9.6 0.01mol 碳酸盐缓冲液稀释至

1~lOg /ml 左右。

②酶标记抗人IgG(酶标抗体)。

③待检患者血清(抗原)。

④其它试剂:包被缓冲液(0.01mol pH 9.6碳酸盐缓冲液);标本稀释液(含

1%牛血清白蛋白、0.05%吐温-20、0.01mol pH7.2 PBS);洗涤液(含0.05%吐温-20、0.01mol pH7.2 PBS);底物溶液(含0.04%邻苯二胺pH5.0柠檬酸缓

冲液);终止液(2mol H

2S0

4

)。

⑤聚苯乙烯酶标板、塑料洗瓶、微量移液器、吸水纸等。

【方法】

①已知抗原包被酶标板:用包被缓冲液将已知可溶性抗原作适当稀释后,用微量移液器每孔加入100μ1,4℃过夜。

②洗板:弃去酶标板内的包被抗原,在吸水纸上拍干,孔内加满洗涤液,静置2~3min,再在吸水纸上拍干,如此洗涤3次。

③加待检患者血清:将待检患者血清用稀释液作不同倍数稀释,如1:20、1:40、1:80、……。

④洗板:同②。

⑤加酶标记抗人IgG:用稀释液将酶标记抗人IgG稀释至工作浓度,每孔加100μl,置37℃湿盒孵育2小时。

⑥洗板:同②。

⑦加底物溶液:每孔加临时配制的底物溶液100μl,置37℃湿盒孵育20min。

⑧终止反应:每孔加终止液50μl。

【结果判断】

肉眼观察判断,滴度超过阴性血清对照的标本定为阳性。

(二)免疫胶体金技术

【原理】

胶体金是由金盐被还原成原子金后形成的金颗粒悬液,这种金颗粒呈红色,并能与蛋白质等大分子物质结合,因此,可用胶体金作为标记物来检测标本中的抗原或抗体。常用的标记物包括抗体、毒素、SPA、PHA、ConA、激素、酶及蛋白质分子等。典型的测定方法有斑点免疫渗滤试验和斑点免疫层析试验等。胶体金技术具有简便、快速等优点。

【临床应用】

①光学显微镜上的应用用于免疫组织化学检测,将特异抗体与组织抗原先发生反应,再用金标记抗体进行染色(即间接法),以确定抗原的分布,也可用金催化还原银离子的原理,结合摄影技术以银增强金标抗体的可见性,即免疫金银法(IGSS)。

②电子显微镜上的应用利用金颗粒高电子密度,经衬染后的组织可对被检抗原或抗体进行组织或细胞的定位观察,作细胞学超微结构的免疫定量研究,也可结合铁蛋白进行双重或多重标记研究。

③荧光显微镜上的应用将荧光素吸附于胶体金,在荧光显微镜下作定向性分布及定位观察免疫荧光标本,加强免疫荧光效果。

斑点免疫层析试验(DICA)

【原理】

斑点免疫层析试验简称免疫层析试验(ICA),它也以硝酸纤维膜为载体,将多个试剂组合在一个约6mm×70mm的塑料板条上,成为单一试剂条(图1-12),试剂条上端(A)和下端(B)分别为粘贴吸水材料,金标抗体干片粘贴在近下端(C)处,紧贴其上为硝酸纤维膜条。硝酸纤维素膜条上有两个反应区域,测试区(T)包被有特异性抗体,参照区(R)包被有抗小鼠IgG。测定时将试纸下端浸入液体标本中,下端吸水材料即吸取液体向上端移动,流经C处时使干片上的免疫金复合物复溶,并带动其向膜条移动。若标本中有待测的特异性抗原,则与免疫金复合物之抗体结合,此抗原抗体复合物流至测试区即被固相抗体所获,在膜上显出红色反应线条(T)。过剩的免疫金复合物继续前行,至参照区与固相抗小鼠IgG 结合<免疫金复合物中的单克隆抗体为小鼠IgG),而显出红色质控线条(R)。反之,阴性标本则无反应线条,而仅显示质控线条。

【材料】

HCG金标试纸条(早早孕试验试剂)、待测尿液。

【方法】

将白色一端插入尿液中,使用时尿液面不超过Max线,5秒钟后取出平放,3 min内观察结果。

斑点金免疫层析试验

【结果判断】

出现一条红线者为阴性;出现两条红线者为阳性;如无红线出现,表明试纸条失效。

早早孕试验阳性说明孕妇尿中含有绒毛膜促性腺激素(HCG);阴性则说明尿中无HCG。

【思考题】

1、何谓免疫标记技术?比较其各种试验的优缺点?

2、ELISA有何优点,可用于哪些检测?

3、免疫胶体金标记技术有何优点,可用于哪些检测?

四、吞噬细胞的吞噬试验

【目的】

吞噬细胞是机体天然抵抗力的一个重要组成部分。吞噬细胞分小吞噬细胞和大吞噬细胞两类,前者为外周血中的中性粒细胞,后者包括外周血中的单核细胞和组织中的巨噬细胞。它们能吞噬和杀灭血液、组织中的病原微生物及衰老、损伤或癌变细胞。吞噬细胞数量减少或功能障碍均可导致非特异性免疫缺陷,检测

其功能有助于诊断某些疾病和判断机体非特异性免疫水平。

【原理】

巨噬细胞(macrophage,M ф)具有活跃的吞噬功能,能清除体内的抗原性异物

及变性的细胞,在特异性及非特异性免疫中均起重要作用。M ф受抗原刺激后成为活化的M ф,其吞噬功能明显增加。

本试验是体外将M ф与白念珠菌按比例混合,温育,以冷亚甲蓝染色,油镜

下计数吞噬白念珠菌的百分数,及观察M ф内被杀死而着染为蓝色的白念珠菌的形态、数目,以判断M ф的杀伤能力,可间接地测定机体的非特异免疫水平。

【吞噬结果观察】(绘图)

小吞噬 大吞噬

【思考题】

吞噬细胞有何生物学功能?

五、常用生物制品观察

【目的】

初步识别常用免疫防治生物制品。

【内容】

观察所陈列的常用生物制品并填入下表:

(一)用于人工主动免疫的生物制品

(二)用于人工被动免疫的生物制品

细胞免疫制剂有:

(三)其它生物制品:

六、豚鼠过敏试验录像

【目的】

通过对豚鼠过敏试验(录像)的观察,进一步认识Ⅰ型超敏反应,解释豚鼠过敏反应现象。

【原理】

豚鼠过敏反应属Ⅰ型超敏反应,与人类的青霉素和异种血清所引起的过敏性休克相似。先给豚鼠注射异种蛋白,经过一定时间,动物产生IgE后处于致敏状态。当第二次相同较大量抗原注射时,抗原与IgE结合,导致肥大细胞和碱性粒细胞脱颗粒,释放活性介质,作用于效应器官.产生严重的过敏性休克。

【方法】(示教,录像)

①致敏注射:取体重250g左右健康豚鼠2只(分别标记为甲、乙),各皮下注射马血清0.1ml。

②发敏注射:10~14天后,甲豚鼠心内注射马血清1ml,观察发敏表现,并记录。

③对照:10~14天后,乙豚鼠心内注射蛋清(或其它变应原)1ml,观察结果,并记录。

【结果分析】

甲豚鼠:

乙豚鼠:

【思考题】

结合豚鼠过敏试验,解释Ⅰ型超敏反应的发生机制。

连续很多天都是天亮之后才睡觉。别人问我,你晚上不睡觉都在干嘛。我马上回答,写稿啊,书稿还没交呢。但其实,我一个字也没写。而之所以熬夜,也不过是因为心里有牵挂的人和未完成的事吧。

别人问你怎么还不睡,你说不困。其实熬夜很困,打个哈欠都会有眼泪流出来,只是心中一直有所期待,有所牵挂。就好像下一秒就会收到喜欢的人的消息,下一秒就能遇见一个惊喜。又或者,熬了太久却迟迟得不到自己想要的结果,渐渐的习惯了孤独。

为什么会熬夜呢,大概是因为白天的自己太理智,太冷漠,好像什么都不在乎。所以有些情绪和思念,心酸和不舍,是要留到深夜独自慢慢消化的。白天的自己和晚上的自己完全不是同一个人啊,白天口口声声说一定早睡,晚上却从来做不到。像失忆一样拿命熬夜,白天开开心心无忧无虑,晚上却忧郁的不行。白天觉得我最牛逼,晚上却变成世界第一大傻逼。

总觉得幸福的人是不用熬夜的,每天都有规律的生活,爱的人就躺在身边,现在过的是想要的生活,手里牵的是喜欢的人。

昨天有人问我,为什么你晚上不睡觉。

我想了很久,已经两三年没有在两点之前入睡过了。但我也说不清为什么,那个人突然给我发了一段话,我突然觉得,这是我熬夜的原因,也是很多人熬夜的原因。

你总是习惯熬夜,然后我也故意很晚都不睡。装作是和你一样睡不着,这样就可以和你聊很久,可是你都不知道其实我要困死了。后来你走了,熬夜的习惯却怎么都改不掉。

说片面点是熬夜,说实在点是失眠,说实话是想你。

你有没有过,为了陪一个人聊天,其实下一秒已经要睡着,但还是死抓着手机不肯睡。

你有没有过,因为一个人的一句话,明明很困却突然变得很清醒,开心和喜悦赶走了所有困意。

你有没有过,为了等一个人的晚安,不停的刷着朋友圈发着动态,其实只想让他看到你还没睡。

你有没有过,因为太思念一个人,每天都害怕深夜来临,害怕孤独,害怕寂寞,害怕牵挂的感觉。

我知道,你都有过。

可是,你每天这样熬夜,有人心疼你吗?

前天晚上一个作家姐姐突然发消息说,妹妹,钱是挣不完的,别累着自己,身体最重要。昨晚她发现我又在熬夜,给我发消息说,一定照顾好自己,莫名心疼你。

我很感动,又觉得很可笑。一个没见过面的人看你熬夜都会心疼,会劝你照顾好自己,但你每天熬夜想着的那个人,没给你发过一条消息。第一次见面的陌生人都会劝你少喝酒少抽烟,素不相识的微信好友都会让你早点休息,可你抽烟喝酒熬夜在等的那个人,从来都没在意过你,连一句晚安都没有。

我经常给别人讲道理,永远不要为了一个不爱你的人折磨自己。但这句话其实就像放屁,因为一旦爱上一个人,就没办法控制自己。我们在爱情里,从来都不是理性的。后来有人问我,怎么忘记一个人。

我说,把酒喝够,把烟抽完,把黑夜熬成天亮,等你真的感觉疼了,你就忘记了。不撞南墙不死心,大概就是这个道理。别人苦口婆心的劝说,其实你一点儿都听不进去。你害怕失去、害怕背叛、害怕从未拥有,你害怕的太多、心事太多,所以很难入睡。那你就熬吧,等熬过了这一阵,你又会觉得其实生活还是很美好。

你要记住,所有关于感情的问题,都不要在深夜做决定。无论分手还是牵手,无论坚持还是放弃。因为女人啊,从来都不是理性动物,再加上深夜里的一杯红酒,一根香烟,感性越发强烈。

五年前第一次听梁静茹的《问》,歌里唱,如果女人,总是等到夜深,无悔付出青春,他就会对你真。

那时候真的傻到相信,用心爱一个人,就能把他留在自己身边。现在才明白,在一起一辈子这种事,不是嘴上说了就可以。外面的诱惑这么多,人的欲望这么大,而你能给的爱,其实就这么多。

后来我经常说,如果爱一个人又不可得,那就找个爱自己的吧。别太累,别付出太多,别太委屈,你说你爱他所以无所畏惧,但你的感情和耐心其实就这么多,你无法永远输出。

总有一天它们会因迟迟得不到回应而枯竭。等到那一天你会发现,哪怕再遇到喜欢的人,也没有力气去喜欢了。

实验诊断学试题库学校答案1

实验诊断学试题库 选择题: 1.下列临床常用标本中,不正确的是:D A.血常规实验中,最常用的抗凝剂为EDTA·K2。 B.严重溶血的标本不能用于血K+的测定。 C.对于尿液一般常规检查,可用随机尿标本。 D.采集脑脊液标本时,常采用第一管作细胞计数。 2.下列关于临床检验标本描述中,错误的是:A A.血常规检查的标本一般用EDTA-Na2抗凝的标本。 B.尿液常规检查一般可留取随机尿标本。 C.PT、APTT试验需采用枸橼酸盐抗凝。 D.严重溶血的标本不能用于血K+的测定。 3.在急性化脓性感染时,以下检验结果哪一项是错误的:D A.WBC总数升高 B.外周血中出现晚幼粒细胞 C.中性粒细胞空泡变性 D.NAP(中性粒细胞碱性磷酸酶染色)活性降低 4.下列选项中,错误的是:C A.在急性化脓性感染中,外周血中常易出现晚幼粒细胞。 B.在病毒性感染中,常可见淋巴细胞分类增多。 C.嗜酸性粒细胞生理功能中突出的特点是参与超敏反应。 D.缺铁性贫血经铁剂治疗后,在红细胞分布直方图上可出现“双峰”改变。

5.关于非选择性蛋白尿,下述描述中错误的是:D A.非选择性蛋白尿常出现于较严重肾小球病变中。 B.中分子量白蛋白与小分子量β2-微球蛋白同时增多。 C.大分子量蛋白质如IgG、IgA甚至IgM也大量滤出。 D.非选择性蛋白尿治疗反应常常十分有效,因此预示预后良好。 6.关于正常骨髓象的描述,下列中错误的是:C A.骨髓增生活跃 B.粒红比值约为5-7:1 C.粒系中杆状核粒细胞高于分叶核粒细胞,在粒细胞系中所占的比例为最高 D.可见到极少量网状细胞、内皮细胞、组织嗜碱细胞等非造血细胞 7.依赖维生素K的凝血因子(依K因子)包括有:B A.FⅡ、Ⅳ、Ⅸ、Ⅹ B.FⅡ、Ⅶ、Ⅸ、Ⅹ C.FⅡ、Ⅴ、Ⅷ、Ⅹ D.FⅤ、Ⅶ、Ⅷ、Ⅹ 8.尿蛋白定性检查为+~++,尿圆盘电泳图形以小分子量蛋白为主,最可能为哪一种蛋白尿的特征:B A.肾小球性蛋白尿 B.肾小管性蛋白尿 C.混合性蛋白尿 D.功能性蛋白尿 9.血清白蛋白减少,球蛋白增加最主要见于哪种疾病:D

医学免疫学实验教学大纲

《医学免疫学》实验教学大纲 实验名称:医学免疫学 学时:6学时 学分: 适应专业:护理学专业 执笔人:边藏丽 审定人:王恺兵 一、实验目的与任务 实验教学是医学免疫学教学的重要组成部分,通过实验教学加深对基础理论知识的理解,了解常用的免疫学检查方法,掌握免疫学基本实验技术(试管凝集、玻片凝集、对流免疫电泳、免疫细胞形态观察、淋巴细胞分离、ELISA等),培养学生严谨求实的科学态度以及观察、分析、综合能力、创造思维能力和初步的科研能力。 二、教学基本要求 医学免疫学实验对象多为具有传染性的材料,要求学生在实验教学中严格遵守实验室规则,牢固树立无菌观念,认真操作与观察实验结果,实事求是的记录实验结果,并对实验结果进行认真分析和讨论。 四、实验教学内容及学时分配 实验一凝集反应(试管凝集、玻片凝集) 3学时 1.目的要求 掌握体外抗原抗体反应的特点和影响因素;掌握凝集反应原理、方法和用途。 2.方法原理 颗粒性抗原与相应抗体在一定条件下特异性结合而出现肉眼可见的凝集现象。 3.主要实验仪器及材料 试管、玻片、水浴箱、吸管、伤寒杆菌“H”“O”诊断菌液、大肠埃希菌、大肠埃希菌

诊断血清等。 4.掌握要点 掌握凝集反应原理、方法和用途;血清效价;凝集现象的观察。 5.实验内容: (1)玻片凝集(抗原定性试验) (2)试管凝集(抗体定量试验) 实验二对流免疫电泳、血型鉴定 2学时1.目的要求 掌握沉淀的反应原理、方法和用途;了解对流免疫电泳的操作步骤,结果观察;掌握血型鉴定的反应原理、方法及结果判断。 2.方法原理 对流免疫电泳是将经典沉淀反应与电泳技术结合而设计的一项实验。沉淀反应是指可溶性抗原与相应抗体在一定条件下发生结合并出现肉眼可见的沉淀物的一种血清学反应。 带电的胶体颗粒可在电场中移动,其移动方向与胶体颗粒所带电荷有关。抗原在的缓冲带负电荷,将抗原加于琼脂板阴极端的小孔中,由阴极向阳极移动;抗体为球蛋因电渗作用而流向阴极。当抗原抗体在两孔间相遇时,在两者比例适当处形成白色沉淀线。此种在双向琼指扩散基础上加电泳的方法,称为对流免疫电泳。 血型鉴定属直接凝集反应。将已知标准抗A和抗B血型抗体分别与待测红细胞混合。如果抗原与抗体相对应,则引起红细胞凝集,反之则不凝集,据其凝集现象可判断血型。 3.主要实验仪器及材料 标准的抗A和抗B单克隆抗体(抗A为蓝色,抗B为黄色)、酒精棉球、采血针、载玻片、待测血清、甲胎蛋白诊断血清,肝癌病人阳性血清, L巴比妥缓冲液,琼脂对流免疫板、打孔器、加样器、电泳仪等。 4.掌握要点 (1)对流免疫电泳的操作步骤,结果观察; (2)血型鉴定的方法及结果判断。 5.实验内容: (1)讲述沉淀的反应原理、方法和用途;对流免疫电泳的操作步骤,结果观察;血型鉴定的反应原理、方法及结果判断; (2)对流免疫电泳的操作及结果观察; (3)血型鉴定的操作及结果观察; 实验三小鼠吞噬细胞及转化细胞形态观察 2学时 1.目的要求 观察吞噬细胞的吞噬现象;了解机体的非特异性免疫功能。观察转化细胞、淋巴母细胞的形态了解机体的特异性免疫功能。 2.方法原理 巨噬细胞可吞噬异种或异体细胞等体积较大的异物,中性粒细胞可吞噬多种细菌。观察这两类细胞的吞噬现象,可计算出吞噬异物的细胞数和吞噬细胞中吞入的异物数,用以评价机体的免疫状态。 淋巴细胞,在受抗原的刺激后,可转化为淋巴母细胞,淋巴细胞转化率的高低可反映机体细胞免疫水平。

医学免疫学模拟试题及答案96319

《医学免疫学模拟试题及答案》 姓名:学号:记分: 一单选择题以下每一考题下面有A、B、C、D、E 5个备选答案,请从中选一个最佳答案,填在括号内 1.T细胞分化成熟的场所是)() A.骨髓 B.胸腺 C.腔上囊 D.淋巴结 E.脾 2.人类T细胞不具备的受体是() A.E受体 B.IgG Fc受体 C.C3b受体 D.DHA受体 E.IL—2受体 3.关于IgA下述哪项是正确的() A.二聚体IgA结合抗原的亲合力,高于单体IgA B.IgA1主要存在于血清中C.sIgA是膜局部免疫的最重要因素 D.sIgA具有免疫排除功能 E.以上均正确 4.与类风湿因子有关的Ig是() A.IgG B.IgA C.IgM D.IgD E. IgE 5.惟一能通过胎盘的Ig是() A.IgG B.IgA C.IgM D.IgD E.IgE 6.决定Ig的类和亚类的部位是() A.VL十VH B.VL十CL C.铰链区 D.DH E.CL 7.体液补体抑制因子是() A.C1qB.IgG1 C.IL-2 D.H因子 E.B因子 8.各种单体抗体分子都有的特性是() A.分子量在10万以下 B.具有两个完全相同的抗原结合部位 C.H链与L链借非共价键相联 D.能结合补体 E.能促进吞噬 9.单克隆抗体的应用不包括()

A.肿瘤的诊断 B.肿瘤的治疗 C.血清Cl-含量测定 D.激素水平测定 E.细胞受体测定 10.关于细胞因子() A.细胞因子是由细胞产生的 B.单一细胞因子可具有多种生物学活性 C.细胞因子可以自分泌和旁分泌两种方式发挥作用 D.细胞因子的作用不是孤立存在的 E.以上均正确 11.既属于免疫球蛋白基因超家族又属于造血因子受体超家族的是() A.IL-6受体、IL-2受体 B.IL-2受体、IL-4受体 C.IFN-α受体、IFN-γ受体 D.IL-8受体 E.IL-1受体 12.宿主的天然抵抗力() A.经遗传而获得 B.感染病原微生物而获得 C.接种菌苗或疫苗而获得 D.母体的抗体(IgG)通过胎盘给婴儿而获得 E.给宿主转输致敏巴细胞而获得 13.5种免疫球蛋白的划分是根据() A.H链和L链均不同 B.V区不同 C.L链不同 D.H链不同 E.连接H链的二硫键位置和数目不同 14.B细胞能识别特异性抗原,因其表面有() A.Fc受体 B.C3受体 C.IPS受体 D.E受体 E.SmIg 15.下列哪一类细胞产生IgE() A.T淋巴细胞 B.B淋巴细胞 C.巨噬细胞 D.肥大细胞 E.嗜碱粒细胞

《医学免疫学与病原生物学》

《医学免疫学与病原生物学》 课程实验教学大纲 [适用对象]中医学(骨伤)、针灸推拿学专业 [实验学时] 9 学时 一、实验教学任务和目的 《微生物与免疫学实验》是与《微生物与免疫学》理论课程密切结合的一门重要的、非单独设课的医学专业基础实验课程。课程学习的目的是让学生掌握本课程基本技能操作,为学习基础医学有关课程和临床医学课程、为学生将来从事医药相关工作和科研工作奠定基础。 二、实验教学基本要求 (1)训练学生掌握微生物学与免疫学最基本的操作技能。 (2)加深理解课堂讲授的微生物学与免疫学理论。 (3)培养学生观察、思考、分析问题、解决问题和提出问题的能力。 (4)培养学生实事求是、严肃认真的科学态度,以及敢于创新的开拓精神。 (5)培养学生树立勤俭节约、爱护公物的良好作风。 三、实验教学内容 实验一细菌的人工培养法 1、实验目的和要求 (1)掌握各种培养基接种技术。 (2)熟悉细菌在培养基中的生长现象;认识菌落、菌苔。 (3)了解常用的液体、固体和半固体培养基的成分、制备方法和用途。 2、实验内容 (1)分离培养法(平板划线法) (2)斜面培养基接种方法 (3)液体培养基接种法 (4)半固体培养基的接种法 (5)观察细菌在培养基上的生长情况:细菌各种培养物的示教;描述细菌

在各种培养基上的生长现象;观察大肠杆菌与痢疾杆菌在半固体培养基上的现象。 3、实验仪器 普通琼脂平板,普通琼脂斜面,半固体培养基,肉汤培养基,接种环,接种针,酒精灯,大肠杆菌24小时斜面培养物等。 4、实验学时 1学时 实验二细菌的分布及消毒与灭菌 1、实验目的和要求 掌握高压蒸气灭菌器的使用方法及注意事项;证实热力和紫外线的杀菌效果;证实常用消毒剂的消毒效果;证明细菌在自然界和正常人体的存在,为在医学实践中树立严格的“无菌观念”提供依据。 2、实验内容 (1)高压蒸气灭菌法 (2)干热灭菌器(干烤箱) (3)紫外线的杀菌实验 (4)热力对芽胞及繁殖体的作用 (5)药物敏感性试验 (6)化学消毒剂的杀菌的作用———手指皮肤消毒前后的细菌学检查 (7)空气中的细菌检查 (8)污水和净水中的细菌数检查 (9)皮肤表面的细菌检查 3、实验仪器 普通琼脂平板、1%高层琼脂,血琼脂平板,无菌试管,无菌吸管,无菌平皿,灭菌棉签,咽拭子,酒精灯等。 4、实验学时 2学时 实验三细菌形态与结构的检查法 1、实验目的和要求 (1)学会显微镜油镜的使用和保护方法。 (2)认识细菌的基本形态和特殊结构(荚膜、鞭毛、芽胞)。 (3)掌握革兰氏染色方法 (4)了解细菌的动力 2、实验内容 (1)显微镜油镜的使用 (2)观察细菌的形态结构 (3)动力试验 (4)革兰染色 3、实验仪器

医学免疫学复习重点及考试重点

免疫学复习重点 第一章免疫器官和组织 名词解释 粘膜相关淋巴组织(非常十分以及及其重要):或黏膜免疫系统(MIS),存在于呼吸道、消化道、泌尿道生殖道黏膜下的淋巴组织,它们在免疫防御中发挥重要作用。是机体内部与外部的第一道防线,主要分泌SIgA(分泌型IgA)完成其免疫效应。: 问答题:免疫系统的组成 第二章免疫球蛋白 名词解释 1、CDR: (互补决定区)(非常十分以及及其重要):在免疫球蛋白的重链和轻链V区,各 有3个区域的氨基酸组成和排列顺序高度可变,这个区域称为高变区。高变区实际上是Ig与抗原表位特异性结合的位置,这些高变区序列在空间结构上与抗原表位互补,故称为CDR. 2、单克隆抗体(非常十分以及及其重要):用杂交瘤技术和细胞融合技术使B淋巴细胞产 生识别同一抗原表位的同源抗体,称为单克隆抗体,其有高度均一性、特异性与高效性. 3、多克隆抗体(抗血清)(非常十分以及及其重要):用人工方法以相应天然抗原免疫动物, 由于该抗原的高度异质性,含有不同抗原表位、且未经纯化,造成接种动物获得的免疫血清为多种抗体的混合物,称为多克隆抗体,含多克隆抗体的血清称为抗血清。 4、免疫球蛋白超家族 问答题 1、试述免疫球蛋白的生物学功能及各类Ig的作用(非常十分以及及其重要)(阐述题): 免疫球蛋白的生物学功能 免疫球蛋白的指具有抗体活性或化学结构上与抗体相似的球蛋白。由2条轻链与重链组织,分为可变区(V区)和恒定区(C区),其V区的功能主要是靠其互补决定区(CDR)特异性识别、结合特异性抗原。发挥免疫效应,如中和毒素、阻断病原侵入。C区的功能主要是(1)激活补体:通过IgG1-3和IgM的CH2/CH3通过补体经典途径激活补体达到溶解细胞或细菌的作用。(2)结合细胞表面的FC受体:Ig的Fc段与巨噬细胞、中性粒细胞的Fc受体(FcR)结合,增强其吞噬作用。也称为调理作用。IgE的FC段与肥大细胞和嗜碱性粒细胞表面的FcεR高亲和力结合。使其脱颗粒,介导I型超敏反应;IgG 的Fc段与NK细胞吞噬细胞、B细胞表面FCR结合,而直接杀伤被粒体包被的靶细胞,也称为粒体依赖性细胞介导的细胞毒作用(ADCC)(3)通过胎盘:IgG是唯一能通过胎盘到胎儿体内的Ig。 各类免疫球蛋白的作用: (1)IgG:是唯一能通过胎盘的Ig。在抗感染和毒素中起主要作用,是再次体液免疫应答的主要Ig。 (2)IgM:是初次应答的早期Ig,在感染早期即已产生,在个体发育中最早出现的Ig。可用于诊断宫内感染,其激活补体能力,最强是引起II、III型超效反应的抗体,血型抗体也属IgM。IgM有杀菌、溶菌、溶血等作用。 (3)IgA分为血清型和分泌型两种类型。血清IgA为单体,有抗菌、抗毒、抗病毒作用。分泌型Ig(SIg)由呼吸道、肠道、泌尿生殖道黏膜中的浆细胞产生。是黏膜局部免疫

生物化学实验习题及参考答案

生物化学实验习题及解答 一、名词解释 1、pI; 2、层析; 3、透析; 4、SDS-聚丙烯酰氨凝胶电泳; 5、蛋白质变性; 6、复性; 7、Tm 值; 8、同工酶; 9、Km值; 10、DNA变性;11、退火;12、增色效应 二、基础理论单项选择题 1、用下列方法测定蛋白质含量,哪一种方法需要完整的肽键() A、双缩脲反应 B、凯氏定氮 C、紫外吸收 D、羧肽酶法 2、下列哪组反应是错误的() A、葡萄糖——Molish反应 B、胆固醇——Libermann-Burchard反应 C、色氨酸——坂口(Sakaguchi)反应 D、氨基酸——茚三酮反应 3、Sanger试剂是() A、苯异硫氰酸 B、2,4-二硝基氟苯 C、丹磺酰氯 D、?-巯基乙醇 4、肽键在下列哪个波长具有最大光吸收() A、215nm B、260nm C、280nm D、340nm 5、下列蛋白质组分中,哪一种在280nm具有最大的光吸收() A、色氨酸的吲哚基 B、酪氨酸的酚环 C、苯丙氨酸的苯环 D、半胱氨酸的硫原子 6、SDS凝胶电泳测定蛋白质的相对分子量是根据各种蛋白质() A、在一定pH值条件下所带的净电荷的不同 B、分子大小不同 C、分子极性不同 D、溶解度不同 7、蛋白质用硫酸铵沉淀后,可选用透析法除去硫酸铵。硫酸铵是否从透析袋中除净,你选用下列哪一种试剂检查() A、茚三酮试剂 B、奈氏试剂 C、双缩脲试剂 D、Folin-酚试剂 8、蛋白质变性是由于() A、一级结构改变 B、亚基解聚 C、空间构象破坏 D、辅基脱落 9、用生牛奶或生蛋清解救重金属盐中毒是依据蛋白质具有() A、胶体性 B、粘性 C、变性作用? D、沉淀作用? 10、有关变性的错误描述为() A、蛋白质变性后,其一级结构和空间结构改变 B、蛋白质变性后,其理化性质和生物学活性改 变C、加热、紫外线照射、超声波等可以引起蛋白质变性D、变性蛋白质粘度增加,易被酶水解,易沉淀 11、双链DNA热变性后() A、黏度下降 B、沉降系数下降 C、浮力密度下降 D、紫外吸收下降 12、酶的活化和去活化循环中,酶的磷酸化和去磷酸化位点通常在酶的哪一种氨基酸残基上()

免疫药理学方法与技术简介

第六节免疫药理学实验方法与技术简介 免疫药理学是介于免疫学和药理学间的边缘学科,主要研究药物对机体免疫系统和免疫功能的作用及其机制,为某些疾病药物治疗提供理论基础。 免疫药理学方法一般是采用体外的试管内研究和体内的整体研究相结合,体外试验研究可澄清药物对免疫应答某一特定环节如T细胞增殖、细胞因子等产生的具体影响,而整体研究则可探讨药物对抗原介导的的免疫应答、正常的体液免疫及细胞免疫功能、同种异体移植排斥反应、异常免疫应答如超敏反应和自身免疫病以及初次及再次免疫应答等的影响。在未来免疫药理学的研究领域中,基因工程、基因治疗、细胞因子治疗以及其它各种生物治疗的研究和应用将是研究的热点和前沿区域。 一、免疫细胞的分离与纯化 体内外的免疫药理学实验研究都需要从动物或人的血液或淋巴组织中分离免疫细胞,获得高纯度的免疫细胞是进行本研究的最基本的前提条件。 外周血中白细胞的分离常用自然沉降法和高分子聚合物沉降法;外周血单个核细胞(peripheral mononuclear cells,PMNC)分离多采用密度梯度离心法。 从淋巴组织中分离淋巴细胞悬液---制备脾细胞悬液、淋巴结细胞悬液、胸腺细胞悬液。 淋巴细胞的分离纯化包括:①分离PMNC中的淋巴细胞和巨噬细胞常用方法有玻璃粘附法、磁铁吸引法、羰基铁乳胶分层液法、补体溶解法及葡聚糖凝胶过滤法等。②T细胞、B 细胞及T细胞亚群的分离纯化常用技术:E花结分离法、Percoll非连续性密度梯度离心分离法、洗淘法(panning)、补体细胞毒法、尼龙毛分离法、磁性激活细胞分离器(magnetic activated cell sorter,MACS)分离技术及流式细胞术(flow cytometry,FCM)。 二、药物对免疫系统功能影响的实验技术简介 1、对免疫细胞表面抗原分子的影响对细胞表面的CD(cluster of differentiation,分化簇)抗原的检测与分析可通过细胞毒法、葡萄菌体蛋白A法、免疫细胞化学法和免疫荧光染色分析法等,借助流式细胞仪进行的免疫荧光染色分析法使该项技术的标准化、定量化和自动化水平大大提高,体内外药理试验均可采用之。 2、对免疫细胞功能的影响常用:3H-TdR掺入试验、固相抗CD3单克隆抗体诱导细胞增殖的检测、混合淋巴细胞反应、抗原刺激的T细胞增殖反应、预激淋巴细胞对抗原的增殖反应等。 3、淋巴细胞功能的体内实验小鼠接触性超敏反应、移植物抗宿主反应(graft-versus-host disease,GVHD)、迟发性超敏反应(delayed-type hypersensitivity,DTH)、体内检测T H细胞活性。 4、对B细胞影响的体内外实验血清中IgG、IgA、IgM的测定(单向免疫扩散法、散射比浊法);抗体生成细胞检测(溶血空斑试验、溶血分光光度法)。 5、对单核巨噬细胞功能的影响实验巨噬细胞吞噬鸡红细胞实验、白色念珠菌3H葡萄糖掺入实验、单核巨噬细胞对肿瘤细胞的细胞毒反应测定、单核因子测定等。 6、对超敏反应影响的体内外实验总IgE水平测定:酶联免疫吸附试验(enzyme linked immunosorbent assay,ELISA)、放射免疫单扩散法(radioactive single radial diffusion,RSRD)、免疫斑点法(dot immunobinding assay,DIBA)、反向被动血凝法(reversed passive hemagllutination assay,RPHA)、纸片放射免疫吸附试验(paper radio immunosorbent test,PRIST)。特异性IgE抗体测定:ELISA、放射过敏原吸附试验(radioallergosorbent test,RAST)、P-K试验、被动皮肤过敏反应(passive cutaneous anaphylaxis,PCA)、皮内试验(intradermal test)。人外周血单个核细胞体外合成IgE的测定:微量固相放射免疫测定法(microtiter solid-phase

医学免疫学模拟试题及答案

医学免疫学模拟试题及答案( 1 同种异型抗原(A ) A. 同一种属不同个体间的遗传标记不同 B. 同一种属的所有个体分布相同 C. 是定义同种类型蛋白的抗原 D. 不能诱导同一种属动物间的免疫应答 E.在免疫球蛋白中,只限于IgG 2. 与抗原结合后,激活补体能力最强的Ig是(E) A.IgG2 B.IgG3 C.IgE D.SigA E.IgM 3. 哪两类Ig的H链有4个CH功能区:(B ) A. IgA 和IgG B . IgE 和IgM C. IgD 和IgG D . IgA 和IgM E. IgD 和IgE 4 在旁路激活途径中C3 转化酶是(A) 5 半抗原:(D ) A 只有和载体结合后才能和抗体分子特异结合 B 是大分子物质 C 通常是多肽 D 本身没有免疫原性 E 本身没有抗原 6. ①外源性抗原的递呈,②胸腺内阳性选择,③ NK细胞杀伤过程,④巨噬细胞对抗原的加工上述哪些过程与MHC限制性有关(A) A. ①+② B. ②+③ C. ①+③ D. ②+④ E.①+④ 7. 补体系统经典途径激活的顺序是D C. C14325-9 8. 抗体与抗原结合的部位是( B ) 区区区 区区 9 下列哪种作用特点是细胞因子所不具备的(E ) A 网络性 B 重叠性 C 多效性 D 高效性 E 特异性 10 .人类的MHC定位的染色体是D A. 第9对染色体B .第17对染色体C.第2对染色体D.第6对染色体 E 第22 对染色体 11 兄弟姐妹间进行器官移植引起排斥反应的物质是(C ) A. 异种抗原 B.自身抗原 C 同种异体抗原 D 异嗜性抗原 E 超抗原 12 IgG 可被胃蛋水解酶切成为B 段+FC段 (ab' )2 段+PFC 段 段+PFC段 段+Fc段 (ab' )2 段+Fc 段 13.免疫对机体(C ) A.正常情况下有利,某些条件下造成损伤 B.有利C?有利也有害 D. 有害 E.无利也无害

免疫学实验指导

实验一免疫球蛋白的粗提(盐析法) 一、实验目的 1、学习免疫球蛋白的粗提方法 2、实践IgG分离纯化过程 3、了解分离纯化抗体的原理 二、实验原理 随着免疫学的发展和需要,免疫球蛋白的纯化和其成分的提纯成为必不可少的手段。纯化的方法很多,有单一法,常用盐析法、凝胶柱层析、离子交换剂层析以及免疫亲和层析等技术对血清抗体进行分离纯化。但大多数采用二步法以上相结合的方法,特别是以硫酸铵提纯为基础,再经过透析或层析柱的方法来提高免疫球蛋白及其各成分的纯度最为常用。硫酸铵溶液能使蛋白质胶体脱水并中和其电荷而使之沉淀下来(称为盐析)。不同浓度的硫酸铵盐析蛋白成分不同,利用这一原理提取所需的免疫球蛋白成分。盐析只能粗提,为了获得纯化的免疫球蛋白成分,必须进一步采用层析的方法进行分离。 水膜与同性电荷的排斥作用是蛋白质胶体稳定的基础,在蛋白质胶体溶液中加入一定量的(NH4)2SO4或Na2SO4盐类,使溶液中大部分自由水分子转变为离子水化分子,降低蛋白质极性基团与水分子的相互作用,破坏蛋白质水膜,蛋白质溶解度也随之降低。蛋白质由于分子质量和携带的电荷不同,可在不同浓度的高盐溶液内分级析出。33% (NH4)2SO4为沉淀IgG的最适饱和度。

二、实验材料与试剂配制 1.人全血清(购买商品) 2.硫酸铵饱和溶液 硫酸铵800g~850g H2O 1 000ml 加热至绝大部分溶质溶解为止,趁热过滤,置室温过夜,然后以28%NH4OH 调pH至7.0(不调pH值也可以)。 注:硫酸铵以质量优者为佳,因次品中含有少量重金属对蛋白质巯基有影响。如次品必须除去重金属,可在溶液中通入H2S,静置过夜后滤过,加热蒸发H2S即可。 3.0.01Mol/L pH7.4 PBS液 A液:0.10Mol/L NaH2PO4液 NaH2PO4·2H2O 15.60g

免疫科试题及答案(1)

免疫科试题及答案351.鉴定抗体的特异性,常用下列哪一种方法( ) A.间接凝集试验 B.单向免疫扩散法 C.双向免疫扩散法 D.免疫亲和层析法 E.聚丙烯酰胺凝胶电泳法 答案:C 352.直接法BAB的反应模式为( ) A.Ag--(Ab-B)--A* B.Ag--(Ab-B)--A-B* C.Ag--(Ab-B)--AB*C D.Ag--Ab1--(Ab2-B)--A* E.Ag--Ab1--(Ab2-B)--A-B* 答案:B 353.酶桥染色法中的桥抗体是指( ) A.免疫反应系统中的特异性抗体 B.显色系统中的抗酶抗体 C.第一抗体 D.第二抗体(抗抗体) E.第三抗体(抗酶抗体) 答案:D 354.免疫放射分析方法创建者为( ) A.Cooms于1941年创建 B.Berson和Yallow于1959年创建 C.Nakene和Pierce于1966年创建 https://www.360docs.net/doc/272133831.html,es和Hales于1968年创建 E.mgrall和Perlmann于1971年创建 答案:D

355.亲和素与生物素咪唑环酮结合的部位是( ) A.甘氨酸 B.色氨酸 C.丝氨酸 D.赖氨酸 E.谷氨酸 答案:B 356.关于胶乳凝集试验的载体,下列叙述错误的是( ) A.载体颗粒为聚苯乙烯胶乳 B.是一种惰性载体 C.是一种直径为0.8μm的圆形颗粒 D.颗粒表面带有负电荷,能吸附蛋白质 E.抗原或抗体以非共价键交联在胶乳表面 答案:E 357.下列免疫不产生抗体的是( ) A.人血清免疫马 B.马血清免疫人 C.人血清免疫羊 D.羊细胞免疫兔 E.兔血清免疫大鼠 答案:E 358.非竞争性结合分析法,常用放射性核素标记( ) A.标准抗原 B.检测抗原 C.抗体 D.沉淀剂 E.待测样品 答案:C 359.ELISA中用于某种特异抗体的亚型测定常采用的方法是( )

厦门大学医学院医学免疫学深刻复习试题

第1章免疫学基本内容测试题 一、单项选择题 1、免疫自稳功能低下者易发生() A易发肿瘤; B.易发超敏反应; C.病毒持续感染; D.易发自身免疫病; E.免疫缺陷病 2、胸腺的作用是() A.T细胞发生场所; B. B细胞定居场所; C.T细胞成熟、分化场所; D. B细胞产生免疫应答的场所; E. T细胞定居场所 3、外周免疫器官不包括() 骨髓; B.淋巴结; C.脾脏; D.粘膜伴随淋巴组织; E.扁桃体; 4、实验动物新生期摘除胸腺() A.脾脏红髓区T细胞缺乏; B.淋巴结副皮质区T细胞缺乏; C.脾脏白髓区B细胞缺乏 D.淋巴结浅皮质区T细胞缺乏; E.以上均错误 5、人类B细胞分化成熟的场所是() A.胸腺; B.骨髓; C.淋巴结; D.脾脏; E.法氏囊 6、中枢免疫器官与外周免疫器官的区别是() A.中枢免疫器官是T细胞分化成熟的场所; B.外周免疫器官是B细胞分化 成熟的场所 C.中枢免疫器官是免疫细胞产生、分化成熟的场所,而外周免疫器官是淋巴 细胞分布定居和产生免疫应答的场所; D.外周免疫器官是B细胞分化成 熟的场所; E.中枢免疫器官是B细胞分化成熟的场所 7、免疫对于机体() 有利; B.有害; C.有利也有害; D.无利、无害; E.正常情况下有利,某些情况下有害 8.参与固有性免疫应答的免疫分子是() A.TCR B.BCR C.Ab D.补体 E.NK 9.适应性免疫应答 时相是在感染后数分钟至96小时;B.可遗传;C.具有特异性;D.先天获得;E.吞噬是主要效应细胞 10.机体防卫反应过高可导致() A.自身免疫病; B.超敏反应;C。肿瘤;D.病毒持续性感染;E.免疫缺陷 二、多项选择题(从备选答案中选择2个或2个以上的正确答案) 1、免疫监视功能低下者容易发生() A.免疫缺陷; B.肿瘤; C.自身免疫病; D.病毒持续性感染; E.超敏反应 2、免疫的正常功能是() 免疫防御; B,免疫损伤; C.免疫自稳; D.免疫监视; E.免疫病理 3、外周免疫器官的主要功能是() 免疫细胞分化成熟场所; B.免疫应答发生场所; C.淋巴细胞再循环; D.免疫细胞形成场 所 E.淋巴细胞定居场所 4、中枢免疫器官() 包括骨髓、胸腺和法氏囊; B.参与淋巴细胞再循环 C.在人类是胸腺和骨髓; D.是免疫应答产生场所 E.与免疫细胞发生有关 5、抗原特异性免疫细胞是指() 单核-巨噬细胞;B.αβ+ T细胞; C.B1-B细胞; D.B2-B细胞;E.γδ+T细胞 6、成熟T细胞定居的场所有() A.淋巴结浅皮质区; B.淋巴结副皮质区; C.脾索区; D.粘膜伴随淋巴组织的弥散淋巴组织; E.脾白髓小动脉周围淋巴鞘 7、B细胞可称为() 法氏囊依赖性淋巴细胞; B.骨髓依赖性淋巴细胞; C.胸腺依赖性淋巴细胞;

实验诊断习题附带答案版

临床血液学检验,排泄物、分泌物及体液得检验,临床生化检验,临床免疫学检验,临床病原体检验。?2、临床常用得抗凝剂有草酸钠,草酸钾,枸缘酸钠,肝素,乙二胺四乙酸二钠、?3、血气分析时常在股动脉穿刺采血,也可用肱动脉、桡动脉。 三、名词解释: 实验诊断学?四、选择题:?A型题: 1、有关血液标本得采集,下列叙述错误得就是: A、毛细血管采血成人在指端B、静脉采血婴幼儿常在颈外静脉?C、血气分析时多在股动脉穿刺采 血D、急诊采血不受时间限制 E、必要时可以从静脉输液管中采取血液标本。【参考答案及题解】 三。名词解释:实验诊断主要就是运用物理学、化学与生物学等得实验技术与方法,通过感官、试剂反应、仪器分析与动物实验等手段,对病人得血液、体液、分泌物排泄物以及组织细胞等标本进行检验,以获得反映机体功能状态、病理变化或病因等得客观资料。 血液一般检查 一、名词解释: 1、贫血 2、中性粒细胞核左移 3、Auer小体4、类白血病反应5、网织红细胞反应 二、选择题?A型题?6、红细胞得主要功能就是:( )?A提供营养 B维持体温?C 运输激素?D 运输O2与CO2?E 提供铁?7、红细胞得平均寿命就是:( ) A 90天? B 30天?C100天?D50天 E120天?8、贫血就是外周血单位体积中:()?A 红B红细胞压积低于正常?C 红细胞、血红蛋白量低于 正常?D红细胞数、血红蛋白量与红细胞压积低于正 常 E循环血量较正常减少 9、按贫血病因机制下列哪项组合就是错误得:( )?A红 细胞破坏过多——慢性感染性贫血 B 红细胞生成减少—-再障?C红细胞慢性丢失过多 ——缺铁性贫血 D 骨髓红细胞生成被干扰—-伴随白血病得贫血 E 造血原粒缺贫——巨幼细胞性贫血? 10、缺铁性贫血 时红细胞呈现:() A 小细胞低色素性贫血 B 正常细胞正常色素性贫血 C 大细胞性红细胞? D 镰形RBC E 缗钱状 11、以下说法错误得就是:( ) A粒细胞生成过程中,人为可划分为干细胞池、生长 成熟池与功能池?B从晚幼粒细胞起至成熟粒细胞不 具有分裂功能?C外周血中粒细胞增随血液循环运行 ?D 粒细胞得半衰期为6~7小时?E 剧烈运动可使中性 粒细胞暂时性升高 12、粒细胞减少症就是指:()?A白细胞总数 <4×109/L ?B 中性粒细胞数〈0、5×109/L C 中性粒细胞数<1。5×109/L D中性粒细胞数〈2×109/L?E 中性粒细胞数<1×1 09/L 13、以下可使ESR增快得就是:( )?A纤维蛋白原 B 白蛋白? C 卵磷脂 D 镰形RBC1?4、急性溶血时:( )?A网织红细胞计数 细胞计数不变?E外周血不会出现有核红细胞 15、30岁女性,头昏乏力2月,发热3天入院,体查:贫血 貌, 颈部可扪及黄豆大小淋巴结,胸骨压痛,肝脾肋下未 扪及。血象示Hb50g/LWBC50×109/L,异常细胞 0.37 Pt 74×109/L,骨髓示增生极度活跃,可见Auer 小体,最可能得诊断就是:( ) A 急性非淋巴细胞性白血病 B急性淋巴细胞白血病?C败血症?D 缺铁性贫血 E血小板减少症 三、问答题 32、类白血病反应如何与慢粒白血病区别? 【参考答案及题解】一、名词解释?1、贫血:单位容积 循环血液中红细胞数,血红蛋白量及血细胞比容低于参 考值低限,称为贫血,以血红蛋白为标准,成年男性血红 蛋白<120g/L,成年女性(非妊娠)〈110g/L,即可以为贫 血、 2、中性粒细胞核左移:正常时外周血中杆状核与分叶核 之间得正常比值为1:13,如比值增大,即杆状核粒细胞增 多,甚至出现杆状核以前更幼稚阶段得粒细胞称为核左 移。常见于感染,尤其就是化脓菌引起得急性感染,亦可 见于急性中毒、急性溶血、急性失血等。 3、Auer小体:在瑞氏或吉姆萨得血或骨髓涂片中,白 细胞胞质中出现染红色细杆状物质,1条或数条不等,长 1~6um,称为Auer小体(棒状小体),这种Auer小体仅 出现在急性非淋巴细胞性白血病中,故Auer小体对急 性白血病得诊断及分型有一定参考价值、?4、类白血病 反应:指机体对某些刺激因素所产生得类似白血病表现 得血象反应。外周血中白细胞数大多明显升高,并有数 量不等得幼稚细胞出现,引起类白反应得常见病因有感

医学免疫学教案

第1次课教学整体设计

、课堂训练内容安排 (1)案例; (2)通过图片思考、根据情境设计展开讨论分析; (3)问题探讨,总结归纳; (4)培养学生创新思维。 三、课后作业与思考题:(根据课程内容适当设计巩固性作业、项目式作业、预习性作业、推荐参考书及网站) (1)项目式作业: 每小组针对每种类型超敏反应至少写出两种疾病和对应的治疗方案、护理注意事项(2)预习性作业: 案例角色扮演 教学后记:

教学过程(教学设计实施步骤及时间分配) 步骤1:师生互问好,考勤(3 分钟) 步骤2:复习,提问(4 分钟) 步骤3:图片展示,案例,学生分析(8 分钟) 步骤4:教师对知识点进行集中总结 一、概念 机体接受某些抗原刺激后,再次接触相同抗原时,发生的一种以机体生理功能紊乱或组织细胞损伤为主的特异性免疫应答。 二、类型 I型超敏反应:速发型 U型超敏反应:细胞毒型、细胞溶解型 川型超敏反应:免疫复合物型、血管炎型 W型超敏反应:迟发型 (一)1型超敏反应(10分钟) 1 、案例分析 过敏性休克:某男孩,15 岁,急性扁桃体炎,青霉素治疗。皮试为弱阳性,护士误作阴性处理,给患者静脉滴注青霉素,约半分钟后,患者出现胸闷、气急、呼吸困难,随即抽搐、昏迷、抢救不及而死亡。(时间短、症状重)步骤5:学生分析,回答(5 分钟) 2、常见疾病 过敏性鼻炎、荨麻疹、湿疹、哮喘、消化道上吐下泻等 3、变应原接触/吸入性变应原:花粉、室尘、动物皮毛等 食物变应原:鱼、虾、蛋、牛奶、海产品等药物:青霉素、异种免疫血清(TAT、普鲁卡因、VitB等 步骤6:视频播放(5 分钟)

(二)n型超敏反应(10分钟) 1 、案例分析 某产妇27岁,血型RH-,产下的RH+女婴浑身多处瘀斑,2天后死亡。诊断死于新生儿溶血症。 新生儿溶血的机制 步骤7:学生分析(5 分钟、 2、常见疾病 输血反应、新生儿溶血症、自身免疫性溶血性贫血、药物过敏性血细胞减少症、甲状腺功能亢进症 (三)川型超敏反应(10分钟) 1 、案例分析 某男8岁,因患白喉大量注射动物免疫血清,1 -2周后局部红肿、淋巴结肿大、皮肤出现皮疹、 发痒、面部及眼睑浮肿、关节疼痛、肾小球肾炎、尿中出现蛋白。为什么 步骤8:学生分析(5 分钟、 2、常见疾病 局部免疫复合物病、全身性免疫复合物病 (四)W型超敏反应(5分钟) 1 、案例分析 高校新生入学后,以0T试验普查对结核病免疫力。 1 、常见疾病 传染性迟发型超敏反应性疾病、接触性皮炎、同种异型移植排斥反应3、特点 (1 )发生较慢,常需24?72小时; (2)无抗体和补体参与。 (3)炎症反应与效应T 细胞和吞噬细胞及其产生的细胞因子或细胞毒性介质有关步骤9:临床案例,小组分析,讨论(10 分钟)

医学免疫学模拟试题及答案

医学免疫学模拟试题及答案(一) 1 同种异型抗原( A) A.同一种属不同个体间的遗传标记不同 B.同一种属的所有个体分布相同 C.是定义同种类型蛋白的抗原 D.不能诱导同一种属动物间的免疫应答 E.在免疫球蛋白中,只限于 2.与抗原结合后,激活补体能力最强的是(E ) A.2 B.3 C. D. E. 3.哪两类的H 链有4 个功能区:(B ) A.和 B.和 C.和 D.和 E.和 4.在旁路激活途径中C3 转化酶是(A) 5b6789n 4b2b3b 4b2b 3 5b678 5.半抗原:(D ) A.只有和载体结合后才能和抗体分子特异结合 B.是大分子物质C.通常是多肽D.本身没有免疫原性E.本身没有抗原 6 .①外源性抗原的递呈,②胸腺内阳性选择,③细胞杀伤过程,④巨噬细胞对抗原的加工上述哪些过程与限制性有关(A) A.①+② B.②+③ C.①+③ D.②+④ E.①+④ 7.补体系统经典途径激活的顺序是D 12345-9 13245-9 C. C14325-9 14235-9 12453-9 8.抗体与抗原结合的部位是( B ) 区区区 区区 9.下列哪种作用特点是细胞因子所不具备的( E ) A.网络性B.重叠性C.多效性D.高效性E.特异性 10.人类的定位的染色体是D A.第9 对染色体B.第17 对染色体C.第2 对染色体D.第6 对染色体 E.第22 对染色体 11.兄弟姐妹间进行器官移植引起排斥反应的物质是( C ) A.异种抗原B.自身抗原 C.同种异体抗原D.异嗜性抗原E.超抗原 12.可被胃蛋水解酶切成为B A.2 段段 (’)2 段′段 C.2 段′段 段段 (’)2 段段 13.免疫对机体( C ) A.正常情况下有利,某些条件下造成损伤B.有利C.有利也有害 D.有害E.无利也无害

免疫学练习题10

免疫增殖病及检验 一、选择题 (一)单项选择题(A型题) 1.单克隆蛋白 A. 电泳时显示不均一的图形 B. 无免疫活性 C. 是免疫球蛋白的重链 D. 是免疫球蛋白的轻链 E. 又称本周蛋白 2.多发性骨髓瘤患者易发骨质损坏 A. M蛋白沉积于骨骼所致 B. 增殖的骨髓瘤细胞代替了骨髓中的正常成分 C. 骨髓瘤细胞增生浸润 D. 淀粉样变性 E. 多克隆免疫球蛋白减少,感染所致 3.多发性骨髓瘤患者的肾功能损害 A. M蛋白沉积于骨骼所致 B. M蛋白沉积于肾脏所致 C. M蛋白使血液黏滞度增加,血流缓慢,组织缺氧所致 D. 骨髓瘤细胞代替了骨髓正常成分,引起的贫血所致 E. 正常免疫球蛋白减少,发生细菌感染所致 4.轻链病 A. 伴发于多发性骨髓瘤 B. 血中可检出免疫球蛋白轻链片段 C. 尿中可检出免疫球蛋白轻链片段 D. 血和尿中可同时检出相同型免疫球蛋白轻链片段 E. 轻链片段可为κ或λ型,其中κ型肾毒性较强 5.良性单克隆丙种球蛋白病常出现 A. 贫血 B. 血中Ig升高 C. 本周蛋白 D. 骨损害 E. 骨髓中浆细胞大于10% 6.单克隆丙种球蛋白病的首选检测是 A. 免疫电泳 B. Ig含量测定 C. 骨髓检查 D. 血清蛋白区带电泳 E. 本周蛋白检测 7.血清蛋白电泳时,M蛋白区带常位于 A. α1 区带 B. α2 区带 C. β1 区带 D. β2 区带 E. γ区带 8.单克隆免疫球蛋白增高时,血清蛋白电泳可出现特征性区带 A. 在γ区出现 B. 宽且淡的低矮蛋白峰 C. 高﹕宽大于2﹕1的高尖蛋白峰 D. 宽而浓密的宽大蛋白峰 E. 其电泳位置与免疫球蛋白类型无关 9.免疫电泳可以鉴定 A. M蛋白的类型 B. M蛋白的含量 C. M蛋白的效价 D. M蛋白的分子量 E. 单克隆免疫球蛋白病的预后

免疫学实验整理

免疫学实验整理 一、凝集试验、吞噬试验 (一)凝集试验 1、直接凝集反应(ABO血型鉴定) 2、间接凝集反应(类风湿因子测定) 3、金黄色葡萄球菌协同凝集试验 (二)吞噬试验(示教) 1、中性粒细胞的吞噬作用(小吞噬) 2、巨噬细胞的吞噬作用(大吞噬) 名解: 1.免疫学检测技术:利用免疫学原理来检测抗原、免疫分子(抗体、补体、细胞因子和粘附分子等)及免疫细胞等免疫学研究对象的实验过程。如凝集反应可用于检测抗原抗体,吞噬十堰可用于检测免疫细胞等。 2.凝集反应(agglutination reaction):在一定浓度的电解质溶液中,颗粒性抗原与相应抗体结合后,出现肉眼可见的凝集块,称为凝集反应。 3.直接凝集反应(direct agglutination reaction):细菌、细胞等颗粒性抗原,在适当电解质参与下可直接与相应抗体结合出现凝集,称为直接凝集反应。 4.间接凝集反应(indirect agglutination reaction):将可溶性抗原或抗体先吸附于适当大小的颗粒性载体表面(这种载体与免疫无关),然后与相应抗体或抗原结合,在适量的电解质存在下,出现特异性凝集现象,称为间接凝集反应。 5.协同凝集实验(coagglutination):利用金黄色葡萄球菌A蛋白(SPA)能与人和多种哺乳动物IgG的Fc段结合而不影响其Fab段功能的特性,将已知的特异性抗体吸附于金黄色葡萄球菌上,与相应的抗原发生的凝集反应即为协同凝集试验。 6.滴度(titer)、效价:The maximum dilution that gives obviously visible agglutination (++) is called the titer. 实验及注意点: 1、检测抗原抗体的基本原则:根据抗原抗体结合反应的高度特异性,用已知抗体(抗原) 检测未知抗原(抗体),有现象则说明有相应抗原,无现象则无相应抗原。

医学免疫学(第八版)考试习题完整版

1、怎么理解免疫的现代概念? 识别和清除异物抗原、耐受/发生免疫应答、有利,也可能有害 2、免疫系统由哪几部分组成? 免疫器官(中枢,外周),免疫细胞,免疫分子(模型,分泌型) 3、免疫系统三大功能?为什么说免疫是一把双刃剑? 4、比较天然免疫与获得性免疫的特点? 非特异性免疫,先天具有;无特异性;无记忆性;作用快而弱。 特异性免疫,后天获得;有特异性;有记忆性;作用慢而强。 1.解释名词 抗原:是指能刺激机体免疫系统产生特异性免疫应答,并与相应免疫应答产物(抗体或致敏淋巴细胞)在体内外发生特异结合的物质。 免疫原性:刺激机体产生抗体或致敏淋巴细胞的能力 免疫反应性:抗原能够与其所诱生的抗体或致敏淋巴细胞特异性结合的能力。 抗原决定簇:决定抗原特异性的基本结构或化学基团。又称表位 半抗原:仅具有抗原性而无免疫原性的物质。 TD-Ag:胸腺依赖性抗原(TD-Ag):由B细胞表位(半抗原)和T细胞表位(载体)组成,绝大多数蛋白质抗原属此类。 TI-Ag:胸腺非依赖性抗原(TI-Ag):由多个重复B细胞表位组成,可分为TI-1Ag和TI-2Ag。 异嗜性抗原:一类与种属无关,存在于人、动物及微生物之间的共同抗原,又称Forssman抗原 交叉反应:由共同表位刺激机体产生的抗体可以和两种以上的抗原结合发生反应。存在于不同抗原物质上的相同或相似的表位称为共同表位。 交叉抗原(共同抗原):带有共同表位的抗原 2.决定抗原免疫原性的条件有哪些?

*抗原的异物性 *理化性状 *抗原进入机体的方式 *机体方面的因素 3.TD-Ag和TI-Ag引起免疫应答的特点有何不同? 特点TD-Ag TI-Ag Th 细胞+ - 体液免疫+ + 细胞免疫+ - 回忆应答+ - 产生抗体类型IgG为主IgM 举例细菌病毒等脂多糖,荚膜多糖等 蛋白质抗原 4.异嗜性抗原有何临床意义。 5.如何理解抗原的特异性? 抗原诱导机体产生应答及与应答产物发生反应所显示的专一性。 决定抗原特异性的基本结构或化学基团。又称表位(epitope)。是抗原与TCR/BCR及抗体特异性结合的基本单位。 名词解释: 补体:存在于人和动物血清、组织液中及细胞膜上的一组不耐热、经活化后具有酶活性、可介导免疫应答和炎症反应的蛋白质,包括30余种成分,称为补体系统。补体的固有成分,调节蛋白,补体受体 MAC(攻膜复合体):c5b与c6 c7 c8 c9 结合形成的c5b6789n 免疫黏附:C3b与免疫复合物(IC)共价结合并与红细胞、血小板表面CR1结合, IC被运送至肝、脾清除的作用。 1、试比较补体三条激活途径的异同点。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