医学免疫学-免疫学实验1

合集下载

免疫学实验

免疫学实验

免疫学实验免疫学实验是一项非常重要的研究领域,它涉及到研究人体免疫系统的机制和功能,并通过实验手段来深入了解和探索免疫系统对疾病的防御和治疗作用。

在本文中,我们将介绍免疫学实验的一些基本概念和常见的实验方法,以及它们在研究和治疗免疫相关疾病中的应用。

首先,我们来了解一下免疫学实验中常用的一些基本概念。

免疫学实验主要涉及到免疫细胞、抗体和抗原的相互作用。

免疫细胞是人体免疫系统的重要组成部分,包括巨噬细胞、淋巴细胞等。

抗体是由免疫细胞产生的一种特殊蛋白质,它可以识别和结合到体内外入侵的病原体,激活免疫系统进行防御。

而抗原则是一种能够引起免疫系统反应的物质,可以是细菌、病毒、真菌等。

在免疫学实验中,常见的实验方法包括免疫组化、流式细胞术、ELISA等。

免疫组化是一种用于检测组织或细胞中某一种特定蛋白质的方法,它可以通过使用特异性抗体来标记和检测目标蛋白质的位置和表达水平。

流式细胞术则是一种通过流式细胞仪进行细胞表面标记和分析的方法,它可以对不同类型的免疫细胞进行鉴定和分类。

ELISA是一种用于检测和分析抗体和抗原相互作用的方法,它基于酶标记免疫吸附技术,可以测定目标物质的浓度和活性水平。

除了这些基本方法,免疫学实验还可以进一步应用于研究和治疗免疫相关疾病。

免疫学实验可以帮助我们深入了解免疫系统在疾病中的作用机制,例如自身免疫疾病、感染性疾病等。

通过实验手段,我们可以研究免疫细胞的活性和功能,并探索潜在的治疗策略。

例如,在免疫细胞治疗中,我们可以通过实验手段提取、修饰和培养免疫细胞,并将其用于治疗癌症、自身免疫疾病等疾病。

此外,免疫学实验还有助于研发和评估新型的免疫药物和疫苗。

通过实验方法,我们可以研究药物在免疫系统中的作用机制和疗效,并评估其用于治疗疾病的潜力。

免疫学实验在疫苗研发中也发挥着重要的作用,通过评估免疫细胞对疫苗的反应和效果,我们可以确定疫苗的安全性和有效性。

总结起来,免疫学实验是一项非常重要且广泛应用的研究领域。

临床免疫实验内容

临床免疫实验内容

实验一人外周血单个核细胞分离(4学时)(一)实验目的1.掌握人外周血单个核细胞分离的原理及操作方法;(二)实验原理密度梯度离心法。

淋巴细胞与单核细胞的比重为 1.075~1.090,而红细胞与分叶核白细胞的比重为1.092。

淋巴细胞分离液的比重为1.077±0.001,与淋巴细胞比重相同,而红细胞较之为重,通过离心,即可将淋巴细胞分离出来。

(三)实验材料①肝素抗凝静脉血;②Ficoll淋巴细胞分离液(密度为1.077±0.001);③D-Hanks液;④0.4%的台盼蓝染液;⑤器材:离心机、恒温水浴箱、显微镜、细胞计数板等。

(四)实验方法①抽取抗凝血2ml,与等量D-Hanks液混匀;②取分离液2ml,缓慢加入释血液4ml;③2000 rpm离心20 min,观察细胞分层情况;④取出PBMC,用4倍量D-Hanks液洗涤2次,每次1500 rpm离心10 min;④用10%FCS的Hanks液还原体积至1 ml,取样镜检计数;⑤细胞存活率测定:取一个1.5ml EP管,加入等量的细胞悬液与台盼蓝染液,混匀后静置5min,镜检;⑥注意事项。

(五)实验结果①PBMC的计数= xxx 个/ ml;②细胞存活率=实验二淋巴细胞检测(4学时)(一)实验目的1.掌握免疫组化技术的原理、方法、结果判断及实际应用;2.熟悉E花环形成试验和淋巴细胞转化试验的原理及结果判断。

(二)实验内容1.酶免疫组化技术测定CD3+T细胞数量(操作)(1)原理酶免疫组织化学技术是以细胞涂片或组织切片为检测对象,应用酶免疫技术对特定细胞表面抗原进行显色,通过普通光学显微镜观察,判断细胞表面有无特异抗原的表达。

本实验采用鼠抗人CD3单克隆抗体,与待检T细胞表面CD3分子结合,加入二抗,即聚合辣根过氧化物酶(HRP)标记抗小鼠IgG,通过HRP催化底物显色判断CD3分子的存在,从而确定T细胞。

(2)材料①人外周血单个核细胞悬液;②鼠抗人CD3单抗(武汉博士德);③两步法免疫组化检测试剂盒(武汉博士德);④ DAB显色试剂盒(武汉博士德);⑤ 0.01M PBS(PH 7.4);⑥器材:2 ml EP管、吸附载玻片、微量移液器、恒温水浴箱、光学显微镜等。

医学免疫学实验:免疫器官和免疫细胞

医学免疫学实验:免疫器官和免疫细胞

第一次实验:免疫器官和免疫细胞(示教)一、免疫器官免疫器官包括中枢免疫器官和外周免疫器官。

在哺乳类动物,中枢免疫器官包括胸腺和骨髓;在禽类,中枢免疫器官包括胸腺和法氏囊。

外周免疫器官有淋巴结、脾脏等。

1.胸腺胸腺位于胸腔纵隔上部,胸骨后方。

胸腺的组织结构:胸腺分左右两叶,表面覆盖有一层结缔组织被膜,被膜深入实质将实质分割成若干小叶。

胸腺小叶的外层为皮质,内层为髓质。

胸腺皮质区分为浅皮质区和深皮质区。

皮质区内85%-90%的细胞为未成熟的T 细胞。

髓质区内有大量的胸腺上皮细胞和稀疏分散的较成熟的胸腺细胞、单核﹣巨噬细胞和树突状细胞。

人类胸腺在胚胎期及出生后2岁内生长很快,体积较大;2岁后到青春期发育仍很快;但青春期后开始萎缩,逐渐由脂肪组织所代替,它在机体免疫功能的建立上占有重要地位。

骨髓内有部分淋巴细胞迁移到胸腺内,在胸腺素的影响下,增殖分化成为具有免疫功能的T 细胞,再经血流输送到淋巴结和脾等周围免疫器官发挥免疫功能。

若新生期切除胸腺或胸腺生长肿瘤,可导致细胞免疫功能显著下降,常因感染而死亡。

胸腺组织切片2.骨髓骨髓位于骨髓腔中,分为红骨髓和黄骨髓。

红骨髓有造血功能,由造血组织和血窦构成。

造血组织主要由基质细胞和造血细胞组成。

基质细胞包括网状细胞、成纤维细胞、血管内皮细胞、巨噬细胞等。

骨髓是各类血细胞和免疫细胞发生的场所。

骨髓又是B 细胞分化成熟的场所和体液免疫应答发生的场所。

因此骨髓既是中枢免疫器官又是外周免疫器官。

骨髓概述图3.法氏囊在禽类,法氏囊是位于泄殖腔上方的一个囊状物,内充满着淋巴组织,其中淋巴细胞不断受囊素的影响,发育成B 淋巴细胞。

若新生期切除法氏囊,抗体的形成将受影响,而细胞免疫功能不受影响。

对于 B 淋巴细胞发育而言,禽类的法氏囊具有哺乳类动物骨髓相似的作用。

法氏囊外观4.淋巴结淋巴结的实质分为皮质区和髓质区两部分。

皮质区分为浅皮质区和深皮质区两部分。

浅皮质区靠近被膜下,是B 细胞定居的场所,称为非胸腺依赖区。

医学免疫学实验

医学免疫学实验

【实验方法】
1. 标记。取洁净载玻片1块,如下图标记。
A B
2. 采血。用酒精棉签消毒被检者手指尖端,以采 血针刺破皮肤,稍加挤压,使血液流出。收入小 试管,用吸管各取适量分别加在载玻片的两端。
A B
3. 加抗体。将抗A、B试剂分别加1滴与玻片上两 侧的血液混匀。
A
抗A
B
抗B
4. 观察红细胞有无凝集发生? 如有凝集,可见红细胞凝集成细沙样; 无凝集,红细胞呈均匀分散。
【讨论】
实验二、直接凝集反应(玻片法) —— 血型鉴定
玻片凝集试验为定性试验,一般用已知抗体作 为诊断血清,与受检颗粒抗原,如菌液或红细胞抗 原各加一滴在玻片上,混匀,数分钟后即可用肉眼 观察凝集结果,出现凝集颗粒的为阳性。此法简便, 快速,适用于从病人标本中分离得到的菌种的诊断 或分型,也可用于红细胞ABO血型的鉴定。
医学免疫学实验(一) ——凝集反应
【实验目的】
1. 了解凝集反应的原理、基本类型及其临床意义。 2. 掌握玻片凝集实验、间接凝集实验的实验方法和 结果分析。
【实验内容】
1. 直接凝集反应(试管法)— 溶血素效价的测定 2. 直接凝集反应(玻片法) — 血型鉴定
3. 间接凝集反应 — RF因子的乳胶凝集实验(示教)
NS (ml)
溶血素 (ml)
0.2
0.2
0.2
0.2
0.2
0.2
0.2
0.2
0.2
0.2
0.2
0.2
0.2
0.2
0.2
弃去

0.2
稀释度
1%SRBC(ml)
1:100
0.2
1:200
0.2

实验一 免疫层析快速诊断技术(医学免疫学)

实验一 免疫层析快速诊断技术(医学免疫学)
的物质
人类医学 各 级 医 院 , 血 传染病(乙肝五项,HIV, SARS等)
站,CDC,防疫站,诊 标志物(AFP、肌钙蛋白、粪便血红蛋
断中心;家庭自检;白等)
商检系统;边检口 岸;公安系统.
女性妊娠
HCG(早孕)
毒品(吗啡,K粉,摇头丸,冰毒)
农牧业
畜牧兽医站, 商检 传染病(禽流感,链球菌等) 系统,边检口岸,农 病毒(烟草花叶病毒、犬细小病毒等) 牧类院系和研究所
阳性 阳性
阴性
临床意义:
1、孕妇妊娠1周后,尿中可出现较多HCG,均可 呈阳性(+)反应,达到妊娠早期诊断的目的
2、绒毛膜上皮癌、水泡状胎块和睾丸畸胎瘤患者 的尿中HCG可明显增高,故也可呈阳性(+)反应, 但结合临床可予以鉴别。
注意事项
1. 强阳性尿液中 HCG 含量较多 , 因此质控线可能不出现 或极浅淡 , 而仅在反应区显示淡紫色条带。 2. 应避免试纸条一端插入尿液过深或过浅 , 插入时间过长 或过短也会影响试验结果。
胶体金(Colloidal gold)是氯金酸(HAuCl4) 的水溶胶,氯金酸在还原剂的作用下,聚合
成特定大小的金颗粒,并由于静电作用成为
一种稳定的胶体状态。
胶体金标记的原理:胶体金在碱性条件下带 负电荷,与蛋白质分子的正电荷基团藉静电 吸引而形成牢固结合。
胶 体 金 标 记 技 术 ( Immunogold labeling technique) 是 以 胶 体 金 作 为 示 踪 标 记 物 应 用于抗原抗体反应的一种新型免疫标记技术。
实验一
胶体金试纸条检测技术
胶体金试纸条检测技术
【实验目的】
掌握双抗体夹心法测定尿 HCG 的原理、操作方法及结果判定方法。

《医学免疫学实验》课件

《医学免疫学实验》课件
《医学免疫学实验》PPT课 件
contents
目录
• 引言 • 实验材料与方法 • 实验结果与分析 • 结论与展望 • 参考文献
01
引言
实验目的
掌握医学免疫学实验 的基本原理和技术。
培养学生对医学免疫 学的兴趣和探究精神 。
了解免疫学在医学中 的应用和价值。
实验背景
医学免疫学是研究人体免疫系统 的结构和功能的科学,是医学领
实验结果一
通过ELISA方法检测了血清中IgG 的浓度,发现实验组与对照组之
间存在显著差异。
实验结果二
利用流式细胞术检测了T细胞亚 群的比例,发现实验组中CD4+ 和CD8+T细胞的比例与对照组有
所不同。
实验结果三
通过斑点试验检测了细胞因子IL2的产生,发现实验组细胞培养 上清中的IL-2浓度明显高于对照
文献
作者4,文章标题4,发表年份4,刊物名称4。
感谢您的观看
THANKS
流式细胞术
利用荧光标记的抗体检测细胞表面 或内部的抗原。
实验步骤
样本准备
采集实验动物或组织样 本,进行适当的处理和
固定。
免疫染色
按照实验方法要求,进 行抗体标记和抗原抗体
反应。
结果观察
通过显微镜或相关仪器 观察实验结果,记录数
据。
结果分析
对实验数据进行整理和 分析,得出结论。
03
实验结果与分析
实验结果
培养具备国际视野和创新能力的免疫 学人才,提升我国免疫学研究的国际 地位。
关注免疫学在疾病预防、诊断和治疗 中的应用,为人类健康事业做出贡献 。
05
参考文献
文献
作者1,文章标题1,发表年份1,刊物名称1。

医学免疫学实验报告

医学免疫学实验报告

医学免疫学实验报告免疫学实验报告引言:免疫学是研究人体免疫系统的科学,通过实验研究可以更好地了解免疫系统的功能和应对机制。

本次实验旨在探究免疫系统对外来抗原的应答过程,并评估免疫细胞的活性和效能。

实验材料与方法:1. 实验动物:使用小鼠作为实验对象,因其免疫系统与人类相似度较高。

2. 抗原制备:选择一种常见的抗原,如牛血清白蛋白(BSA),通过纯化和浓缩得到高纯度的抗原溶液。

3. 免疫程序:将小鼠随机分为实验组和对照组,实验组注射抗原溶液,对照组注射生理盐水。

观察并记录两组小鼠的免疫应答情况。

4. 免疫指标测定:采集小鼠血液样本,使用酶联免疫吸附试验(ELISA)等技术测定血清中特定免疫球蛋白(如IgG、IgM)的水平。

实验结果与讨论:1. 免疫应答:实验组小鼠在注射抗原后,免疫系统迅速启动,产生针对抗原的特异性免疫应答。

对照组小鼠未注射抗原,免疫系统无明显应答。

2. 抗原特异性免疫球蛋白:ELISA结果显示,实验组小鼠血清中特定抗原特异性免疫球蛋白(如IgG)的水平显著升高,而对照组无明显变化。

这表明实验组小鼠的免疫系统成功识别并产生了针对抗原的免疫应答。

3. 免疫细胞活性:通过流式细胞术等技术,观察并比较实验组和对照组小鼠免疫细胞的活性。

实验结果显示,实验组小鼠的免疫细胞活性较高,表明其免疫系统对抗原的识别和攻击能力增强。

4. 免疫记忆效应:在实验组小鼠中,注射抗原后,免疫系统形成了对抗原的记忆效应。

再次注射相同抗原时,免疫应答更为迅速和强烈。

而对照组小鼠未形成明显的免疫记忆效应。

结论:本次实验结果表明,免疫系统对外来抗原具有高度的特异性和记忆性。

免疫细胞的活性和效能在免疫应答中起到关键作用。

这些实验数据为进一步研究免疫系统的功能和应对机制提供了重要依据。

展望:在未来的研究中,可以进一步探究免疫系统对不同类型抗原的应答差异,以及免疫细胞的分化和调控机制。

此外,可以结合其他技术手段,如基因工程和单细胞测序,深入研究免疫系统的细节和复杂性。

医学免疫学实验指导

医学免疫学实验指导

医学免疫学实验指导病原生物与免疫学教研室实验一免疫系统组织和细胞形态学一、实验目的观察小鼠胸腺、脾脏等免疫器官及免疫细胞二、实验内容机体免疫系统由免疫器官、免疫细胞、免疫分子组成。

该系统具有识别和排除抗原性异物、维持机体内环境稳定和生理平衡的功能,是执行体液免疫和细胞免疫的物质基础。

本次实验主要观察免疫器官大体解剖学、免疫细胞的形态学特征。

小鼠是啮齿目中体形较小的动物,淋巴系统很发达,包括胸腺、脾脏、淋巴管、外周淋巴结及肠道派氏集合淋巴结。

本实验在带教老师指导下,解剖小鼠,观察胸腺、脾脏等免疫器官,并制血涂片,观察小鼠免疫细胞。

(一)小鼠免疫器官解剖学观察【材料】1动物:昆明种小白鼠。

2试剂:3%来苏尔水,瑞特氏染液。

3器材:眼科镊,眼科剪,玻片。

【方法】1小鼠脱臼处死,投入盛有3%来苏尔水的缸内,浸泡5分钟。

取出小鼠,仰卧位置于试验台上,使动物腹部朝上。

2以镊子提起耻骨处皮肤,用剪刀沿正中线直剪开至下颌部,然后钝性分离皮肤,再把皮肤向四肢剪开。

3注意观察腹壁,用剪刀沿正中线自阴部至膈肌为止剪开,观察腹腔液量及性状,观察脾脏。

4切开膈肌,剪断胸骨,翻起胸骨,观察胸腺、心脏及肺脏,胸腺位于小鼠胸腔心脏前上方,内有许多大淋巴细胞(即前胸腺细胞)及特定的上皮网状细胞(分泌胸腺激素)。

5解剖结束,深埋动物。

(二)免疫细胞的形态观察【材料】1动物:昆明种小白鼠。

2试剂:3%来苏尔水,瑞特氏染液,pH8.6硫酸盐缓冲液,20%盐酸甲醇。

3器材:眼科镊,眼科剪,玻片。

【方法】1准备洁净玻片两张,一张用于推片,另一张用于固定标本。

2剪断小鼠尾巴取血或小鼠眼球取血,迅速在玻片上涂血膜制备血涂片,自然干燥。

3瑞氏染色(1)染色:甲醇固定标本2分钟(亦可省略),滴加瑞氏染液数滴覆盖血膜,染色1分钟,再加等量的pH8.6硫酸盐缓冲液或新制蒸馏水,用洗耳球吹打,使之与染液混匀,静置染色8~10分钟,弃去染料,水洗。

(2)脱色:用20%盐酸甲醇脱色,肉眼观察玻片呈粉红色为宜,显微镜下观察结果。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避免伤及血管;印片时避免印到肝脏上; • 瑞氏染液与蒸馏水等量,染液完全覆盖印迹,并防止干片; • 显微镜的使用。 1. 用品放入指定地点,注意个人防护。
【实验步骤】
Mouse handling and manual restraint 小鼠固定方法
Intraperitoneal inje学院免疫学教研室
实验室规则
1.穿好隔离衣。
2.保持肃静和秩序,少说、多做、多想。
3.禁止饮食、吸烟,上课时关闭通讯工具。
4.用过的实验材料,放于指定地点,不得随意抛置。
5.注意节约实验试剂,爱护实验器材(显微镜的使用)。
6.易燃物品(如酒精等)不准接近火源。
7.实验结束后,将实验台整理清洁,值日同学打扫好室内
兔抗羊红细胞抗体(溶血素)制备方法
日期(天) 第1天
途径
皮内
抗原
全血
剂量(mL) 0.5
第3天 皮内 全血 1.0
第5天 皮内 全血 1.5
第7天 皮内 全血 2.0
第12天 第15天
静脉
静脉
20%悬液 20%悬液
1.0
2.0
【实验步骤】
(二)心脏采血
1. 固定家兔,用碘酒、酒精消毒心前区皮肤。 2. 胸骨左缘外侧1-2cm左右、3-4肋间,(胸骨中
线中段略偏左处),选择心跳最明显处垂直进 针。 3. 注射部位正确时,血液会自动涌入针管。缓慢 抽出所需血量,体重2kg左右的家兔,一般每次 可采血4~5ml 。
注意事项
•取血部位要准确,不要划破家兔心脏,尽量不 令动物死亡; •见到回血再取血; 1.向试管中注射血液时要将针头取下。
实验报告
• 吞噬细胞吞噬功能检测的原理、步骤及镜下观察结果; (瑞氏染色 观察倍数)
大吞噬细胞:单核、巨噬细胞(长寿) 小吞噬细胞:中性粒细胞(短寿)
【实验材料】
• 动物:小白鼠。 • 试验器材:剪刀、镊子、注射器、解剖板、瑞氏染
液、载玻片、显微镜等。 1. 抗原:白葡菌菌液。
【实验步骤】
1. 取已注射过淀粉肉汤的小白鼠一只,取白葡菌菌液 0.5ml注入其左下腹腔,轻揉腹部。
2. 30min后,将小白鼠拉颈处死,固定,打开腹腔,用 玻片在暴露的肠管上印片,自然晾干。
3. 滴加3~5滴瑞氏染液于印片上,15秒后加等量蒸馏水 ,混匀染色3min(一直保持湿润)。自来水冲洗,滤 纸吸干。
4. 显微镜下观察。 5. 交回实验器材,最后将小鼠,玻片弃掉。
【注意事项】
• 小鼠的抓法,拉颈处死手法,不能伤害动物; • 右侧腹腔注射易伤及肝脏;开腹时正中皮肤剪开,沿腹白线,
• 动物:家兔。 • 实验器材:剪刀、无菌试管、注射器、酒精棉球等。 1. 抗原:绵羊红细胞。
注射
绵羊血红细胞
【实验步骤】
(一)免疫注射 1.备皮:家兔背部剪毛。 2.消毒:碘酒棉球、酒精棉球。 3.抽取0.5~1.0mL绵羊红细胞悬液,在瓶内排出气 体。 •针头斜面向上,刺入皮内后平行进针使针头没入 ,推注0.05 ~ 0.1ml羊红细胞悬液。6~7点注射。
卫生并检查水、电等开关是否关好,离开实验室要关好门
窗。
8.认真书写实验报告!
请养成良好的习惯
实验目的和要求
【目的】
1. 掌握免疫学的基本实验方法和操作技术。 2. 通过讨论和实验结果分析,培养科学思维方法,提高独立工作能力。
【要求】
1. 课前做好预习,明确实验目的、原理、方法及操作中的注意事项等, 避免和减少发生错误。
----家兔皮内注射羊红细胞悬液 ----家兔心脏采血
【目的要求】
• 掌握免疫血清制备的基本原理,熟悉其基本 操作手法。
1. 掌握吞噬细胞吞噬功能检测的基本原理,熟 悉其基本操作手法。
Part I 吞噬细胞吞噬功能检测 【原理】
体内的吞噬细胞具有吞噬大颗粒异物的特性,在趋化因 子的作用下可到达炎症部位,对细菌等异物进行吞噬和消化。
2. 实验过程中必须持严肃认真的态度,善待实验动物。 3. 仔细地观察并真实地记录实验结果,科学分析,得出恰当结论。 4. 独自认真完成实验报告,字迹清楚,语言简练,表格清晰,画图应
力求反映实物标本的原状。 – 切实遵守实验室规则。
实验一
Part I 吞噬细胞吞噬功能检测 Part II 免疫血清的制备与应用(一)(二)
清中含有特异性抗体(抗羊红细胞抗体、溶血素)。
优质免疫血清的产生,主要取决于抗原的纯度和免疫原性,以及 动物的应答能力。此外,尚需考虑免疫途径、抗原剂量、注射次数、 时间间隔、有无佐剂等因素。
B细胞
流程
制备抗原
浆细胞 免疫动物
抗体(Ab、溶血素) ?
采血、分离血清
分装、保存
纯化、鉴定
【实验材料】
1. 免疫血清的制备与应用:免疫注射、心脏采血。
值日
请排好值日生,清理实验桌面,清理显微镜,关掉显微镜开关。
医学免疫学实验报告
班 级 2014级× 专业× 班
姓名
学号 实验室号 上课周次 上课时间 带教老师
4 4、7、12、14
周×下午
、、、
实验报告装订成册,以 实验室为单位于指定时 间交到21206( 21207 、 21208)房间。
下次实验内容
凝集反应 直接凝集反应
ABO血型鉴定 沉淀反应
对流免疫电泳
免疫器官的组织结构观察
The End
Thanks For Your Attention
【实验结果】
红细胞 巨噬细胞
单核细胞
淋巴细胞 巨噬细胞吞噬现象(瑞氏染色,10×100)
Part II 免疫血清的制备与应用*
【原理】
----免疫注射、心脏采血
将适当的抗原物质注入动物体内,经过一定时间后,
动物血清中可以产生大量的特异性抗体,这种含有特异性
抗体的血清称为免疫血清。
取羊红细胞免疫家兔一只,心脏采血,分离血清,血
【实验步骤】
【实验步骤】
【实验结果】
1. 巨噬细胞的吞噬现象:油镜下可见大量巨噬细胞,胞浆 内数量不等的蓝色细菌。淀粉肉汤已经注射2~3天,游走 至肠管外的中性粒细胞因为寿命短多已死亡。
2. 计算:
吞噬百分率=
吞噬有细菌的吞噬细胞 100个吞噬细胞
×100%
吞噬指数= 100个吞噬细胞中所吞噬的细菌总数 100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