果蔬的品质-2

合集下载

食品原料学-第二章果蔬食品原料-分类&组织结构&化学组成&品质评定

食品原料学-第二章果蔬食品原料-分类&组织结构&化学组成&品质评定

蔬菜种类
茄果类:茄果类蔬菜供食用的部分为果实。主要有番茄、茄
子和辣椒
按照生产特点分类:
茄 茄 子 子 辣 椒
番茄
2.1 果蔬原料的分类
2.1.2

蔬菜种类
瓜类:瓜类蔬菜主要包括南瓜、黄瓜、甜瓜、冬瓜、丝瓜、
苦瓜等
按照生产特点分类:
瓠(hu)瓜
中国南瓜
2.1 果蔬原料的分类
2.1.2

蔬菜种类
厚壁组织:细胞具有均匀增厚的次生壁,并且常常木
质化。根据细胞的形态,分为石细胞和纤维。
2.2 果蔬原料的组织结构
2.2.2.4 机械组织
厚角组织
厚壁组织
石细胞
2.2 果蔬原料的组织结构
2.2.2.4 输导组织
输导组织:植物体中担负物质长途运输的主要组织
2.2 果蔬原料的组织结构
2.2.3 各类果蔬的组织结构特点
乔木果树
灌木果树
草本果树 藤本果树
2.1 果蔬原料的分类
2.1.1.1 果树的种类

按照果树生物学特性分类: 果实结构特性:

仁果:苹果、梨、山楂等; 核果类:桃子、李子等;
浆果类:西瓜、甜瓜等; 坚果类:核桃、椰子等;
荚果类:酸豆、角豆树等; 聚复果类:草莓、菠萝等 柑果类:柑橘、柠檬等; 荔果类:荔枝、龙眼等;
假果。常见的浆果有:番茄西瓜、甜瓜、茄子、南瓜、葡萄、猕猴桃
等。 浆果果实的果皮除了外面的几层细胞外,其余部分肉质化并充满汁液, 内含多数种子。 外果皮膜质,中、内果皮柔软多汁,为食用部位
2.1 果蔬原料的分类
2.1.1.2 主要果实种类的形态结构
坚果类:成熟时果皮干燥,种子外面多有一个坚硬的外壳。如核桃、

果蔬加工 第二章 保藏原理与预处理

果蔬加工 第二章 保藏原理与预处理
果蔬中矿质元素含量不多,一般为1.2%左右 但在果蔬的化学变化中,却起着重要作用;
对人体也非常重要,是构成人体的成分,并保
持人体血液和体液有一定的渗透压,保持人体血液
和体液的酸碱平衡。
所以常吃水果蔬菜,才能维持人体正常的生
理进机能,保持身体健康。
14
果蔬中矿物质的80%是钾、钠、钙等金属成分, 此外,果蔬中还含多种微量矿质元素,如锰、锌、 钼、硼等。
34
与果蔬加工有关的酶主要有两大类: ⑴氧化酶 维 C 氧化酶、多酚氧化酶、过氧化物酶、过氧化氢 酶、脂肪氧化酶等。 这类酶的存在,使果蔬成分在发生氧化反应的同 时导致变色、变味、营养价值的下降,果蔬在加工和 保藏过程中应设法防止或减轻这类反应的发生;
35
⑵水解酶: 一般有淀粉酶、蛋白酶、果胶酶、纤维素酶、
也因水果蔬菜的成熟度和结构部位不同而异。
如野生的水果蔬菜VC含量多于栽培品种;在蔬
菜中露地栽培的品种又多于保护地栽培的,成熟的
番茄VC含量高于绿色未熟番茄;苹果表皮中VC含量
高于果肉,果心中VC含量最少。
(3) 维生素C(抗坏血酸)
果蔬中维生素C含量,随果实成熟逐渐增加,
果蔬含促进维生素C氧化的抗坏血酸酶愈多,活性
含氮物质
矿物质
固形物
水溶性维生素等 纤维素和半纤维素 不溶性固形物 原果胶和淀粉
脂溶性维生素
色素等
8
1.1.1 水分
水分是果蔬的主要成分,其含量依果蔬种类和品 种而异,大多数的果蔬组成中水分占80%-90%。 水分是影响果蔬嫩度、鲜度和味道的重要成分, 与果蔬的风味品质有密切关系。 但是果蔬含水量高,又是它贮存性能差、容易变
在加工时应避免使用铜铁器具。

果蔬贮藏保鲜品质的感官鉴定

果蔬贮藏保鲜品质的感官鉴定

果蔬贮藏保鲜品质的感官鉴定一、果蔬贮藏保鲜品质的感官鉴定㈠实验目的果蔬产品贮藏后的品质好坏,是判断贮藏保鲜效果的重要依据。

通过本实验学习果蔬贮藏保鲜品质的感官鉴定方法和项目,学会果蔬贮藏保鲜品质感官描述,并通过操作正确评定鉴定果蔬的感官品质好坏。

㈡实验材料、仪器与设备1、实验材料选择当地有代表性的果蔬产品2~3种,如苹果、葡萄、柑橘、香蕉、猕猴桃、桃、李子、杏、马铃薯、胡萝卜、大白菜、花椰菜(菜花)、甘蓝、番茄等。

2、仪器与设备天平、硬度计、折光糖度计、台秤、100mL 烧杯、纱布、不锈钢果刀等。

㈢操作步骤1、苹果(1)随机取贮藏后的苹果(包括腐烂和病果)5kg,每组l份。

(2)鉴定内容按照鉴定表进行,并将鉴定结果填入表1内。

2、柑橘(1)随机取贮藏后柑橘5kg(包括病果),每组l份。

(2)鉴定内容按照鉴定表进行,并将鉴定结果填入表2内。

表2 柑橘贮藏品质鉴定表∑(各级值×数量)着色指数=─────────最大级值×总量3、花椰菜(菜花)或青菜花(1)随机称取贮藏后的花椰菜或青菜花5kg,每组1份。

(2)鉴定内容按照鉴定表进行,并将结果填入表3内。

样品重/kg贮藏时间各级品量/kg保鲜指数评价入贮期鉴定期贮藏期4级3级2级1级0级(3)花椰菜的分级标准:a.4级:花球基本洁白或没有锈斑、霉点、叶嫩绿。

b.3级:花球不脱水,锈斑、霉点占花球面积l/10~5/10以上。

叶色绿。

c.2级:花球散花很少,锈斑、霉点占花球面积3/10~5/10。

d.l级:花球严重脱水、散花,叶霉烂或脱落,锈斑、霉点占花球面积5/10以上。

不能食用。

e.0级:损耗。

(4)保鲜指数(或后熟指数):与柑橘的着色指数计算方法相同。

4、番茄(1)随机称取贮藏后的番茄5kg,每组l份。

(2)鉴定内容按照鉴定表进行,并将鉴定结果填入表4内。

样品重/kg 采后处理贮藏时着色指数各级品量/kg好果率%贮藏病害种类风味评价入贮期鉴定期贮藏天数贮藏前贮藏后4级3级2级1级(3)番茄的分级标准:a.4级:果实全红,果实有一定硬度,不变软,不腐烂,无病害,无裂果。

果蔬的品质-2

果蔬的品质-2

果蔬的品质-2引言果蔬是人类日常饮食中不可或缺的一部分。

人们越来越关注果蔬的品质,对于无农药残留、新鲜度高、口感好等方面提出了更高的要求。

本文将从果蔬品质的定义、影响果蔬品质的因素以及提高果蔬品质的途径进行探讨。

1. 果蔬品质的定义果蔬的品质是指果蔬在食用过程中所表现出的各种特征和属性。

包括外观、风味、营养成分及安全性等方面。

其中,外观是人们对果蔬品质的第一印象,包括颜色、纹理、大小等;风味是衡量果蔬品质的重要指标,如味道鲜美、口感好等;营养成分是果蔬的重要价值,包括维生素、矿物质、纤维素等;安全性则是指果蔬是否存在农药残留、重金属超标等问题。

2. 影响果蔬品质的因素果蔬品质受到多种因素的影响,主要包括以下几个方面:2.1 栽培环境栽培环境是指果蔬生长的气候条件、土壤肥力、水源等因素。

气候条件直接影响果蔬的生长速度和品质,如阳光充足、雨水适宜的环境有助于果蔬的生长和品质的提高。

土壤肥力是果蔬生长的基础,充足的营养元素和有机质有利于果蔬的品质提升。

2.2 品种选择不同品种的果蔬在品质方面存在差异。

有些品种在味道上更加甜美,有些品种在口感上更加脆嫩。

因此,在栽培果蔬时,选择适合当地栽培环境的品种对于提高果蔬的品质至关重要。

2.3 农药和化肥的使用农药和化肥的使用直接影响果蔬的品质与安全性。

合理使用农药和化肥可以提高果蔬的产量和质量,但若使用不当,可能导致农药残留或者化肥过量使用的问题,从而影响果蔬的品质。

2.4 采摘和储存果蔬的采摘和储存过程也会对品质产生影响。

及时采摘、适当的储存温度和湿度能够保持果蔬的新鲜度和口感。

3. 提高果蔬品质的途径为了提高果蔬的品质,人们采取了一系列的措施:3.1 优化栽培技术通过合理的施肥措施、科学的灌溉技术、定期的病虫害防治等,可以改善果蔬的生长环境,提高果蔬的品质。

3.2 品种改良通过对果蔬品种的选育和改良,培育出更好口感、更高产量的新品种,以满足人们对果蔬品质的需求。

果蔬采后生理与保鲜实验指导

果蔬采后生理与保鲜实验指导

果蔬采后生理与保鲜实验指导——热带果蔬不同贮温实验专题陈蔚辉陈晓芸韩山师范学院生物系二00七年十月前言我国是一个农业大国,随着科学技术的进步和发展,我国农产品的产量逐年增加。

据统计,2000年我国果品和蔬菜总产量分别达到6700万吨和3亿吨,居世界各国之首。

果蔬采后容易腐烂变质,在贮运过程中造成损失。

据统计,全球范围内新鲜果蔬贮运过程中约有25%的产品因腐烂变质不能利用,有些易腐水果和蔬菜采后腐烂损失达30%以上。

有人估计全球每年果蔬采后的腐烂损耗,几乎可满足2亿人口的基本营养需求。

有关果蔬采后问题,已经引起世界范围的极大关切。

1974年在罗马世界食品会议上强调“应把减少作物采后损失,作为增加食品供给的一项重要措施受到相应的重视。

”1975年联合国第七次特别会议,还通过一项减少果蔬采后损失的决议,要求发展中国家重视减少采后损失问题,所有国家和国际上的主管机构应在财政和技术上合作。

我国的果蔬贮运保鲜事业受到党和政府的高度重视,先后被列入“六五”和“七五”国家重点科技攻关项目,组织了有关科研和经营管理人员进行研究,所获得的大量成果,对改善果品蔬菜采后处理、贮藏、运输等技术措施,减少产品损耗,保证质量,延长供应期和调剂市场余缺等方面,都起到了良好的示范作用。

果蔬保鲜技术是一门以植物学、果蔬采后生理学、果树学、蔬菜学、果蔬病理学、生物化学、制冷学、农产品贸易等学科为基础的应用科学。

学习过程中要关注学科间的互相渗透,并重视新研究成果的应用。

我院开设这门选修课,目的是让学生了解果蔬采后生理变化和生产上减少果蔬采后损失的操作技术。

为了更好地学习该课程,培养学生综合实验技能,我们结合生产实际,以热带果蔬冷藏适温及其冷害研究为专题,设计了下面三个综合性实验,每个实验6个学时,学生做完三个实验,只要把数据进行汇总整理及加工,便可形成一篇果蔬采后的学术论文。

实验要求:①务必做好实验预习,熟悉实验进程,以提高实验效率②由于采用开放性实验,自主性和创新性强,故应加强实验室的安全防范③每次实验均应保持工作环境整洁有序④实验完毕,应及时提交实验报告。

果蔬贮运保鲜技术第二章

果蔬贮运保鲜技术第二章

• 产品的贮藏寿命与呼吸强度成反比
呼吸强度是衡量产品贮藏潜力的依据,呼吸
强度越高,呼吸越旺盛,贮藏寿命越短。
2020/4/5
(二)呼吸作用与果蔬贮藏的关系
• 呼吸热:果蔬呼吸中,氧化有机物释放的能量一部分转移为贮
备能,一部分以热的形式散发出来,这种释放的热量称为呼吸热。
呼吸热
果蔬贮藏 堆积过大
期间
指果实生长的最后阶段,在此阶段,果实充分长大并积累 养 阶段分只完是成指果发实育达并到可达以到采生摘的理程成度熟。体积、质量香和蕉长番、度茄等菠不萝再、增加,该
完熟指果实达到充分成熟以后,即果实成熟的后期,果实内发
生一系列急剧的生理生化变化,此时果实的色、香、味最佳,达到了
最佳食用品质。食用成熟、生理成熟
衰老
果实完熟后发生的一系列劣变,最后才直至衰亡的过程,完 熟可以视为衰老的开始阶段。果实个体发育的最后阶段,完熟阶段
基本结束后,果实完全转向分解代谢,细胞趋向崩溃,最终导致整个器官死 亡的过程。
2020/4/5
成熟与衰老的概念
成熟过程都是果实着树时或植株上发生的;完熟是成 熟的终了时期,可在树上,也可在采收之后,水果和 蔬菜采收后的成熟现象成为后熟。 通常将果实达到生理成熟到完熟过程都叫成熟。 生理成熟是完熟的前提。
花色素
– 在果实成熟时合成,是果蔬红、蓝、紫色的主要来源。是一 类非常不稳定的水溶性色素。花色素苷降解的速率与PH和 温度有关
想一想: 苹果中都含有哪一种色素? 胡萝卜中都含有哪一种色素?
2020/4/5
(二)香气的变化
果蔬具有的香味来源于果蔬中的芳香物质。果蔬的芳香物质是成分繁 多而含量极微的油状挥发性混合物,包括醇、酯、醛、酮、萜类等有机物 质,也称精油。成熟度和温度对芳香物质的产生有重大影响。

蔬菜品质标准

蔬菜品质标准

蔬菜品质标准1. 引言本文旨在提供蔬菜品质标准的详细说明,以便生产商和消费者能够更好地了解和评估蔬菜的质量。

2. 品质标准分类蔬菜的品质标准可以分为以下几个方面:2.1 外观- 外观应该无明显的病害、虫害和机械损伤。

- 形状应符合该蔬菜的特征。

- 颜色应当鲜艳,充满活力。

2.2 尺寸- 蔬菜的尺寸应符合相应的标准,以确保一致性和食用便利性。

2.3 质地- 蔬菜的质地应该坚实而富有弹性。

- 叶菜类应具有脆嫩的质地。

2.4 成熟度- 蔬菜的成熟度应适中,不宜过熟或过生。

- 部分蔬菜可以通过观察外观和触摸来确定是否成熟。

3. 品质评估方法蔬菜的品质评估可以采用以下方法:3.1 外观评估- 观察蔬菜的外观,包括颜色、形状和表面是否完整。

- 可以借助工具如放大镜来检查细微的瑕疵。

3.2 质地评估- 轻轻捏压蔬菜,判断其质地是否坚实且有弹性。

- 对于叶菜类,可品尝其脆嫩程度。

3.3 成熟度评估- 根据蔬菜的外观和触感,判断其成熟度是否符合要求。

4. 蔬菜质量等级蔬菜的质量可以根据以下等级进行评定:4.1 一级- 外观完整、无瑕疵。

- 尺寸一致,符合标准。

- 质地坚实、有弹性。

- 成熟度适中。

4.2 二级- 外观可能有轻微瑕疵,但不影响食用。

- 尺寸稍有差异,但仍在可接受范围内。

- 质地较一级略软,但仍具有一定的弹性。

- 成熟度较一级稍逊,但仍符合要求。

4.3 三级- 外观有明显瑕疵,但仍可食用。

- 尺寸较一、二级有较大差异,但仍可接受。

- 质地偏软,失去一定的弹性。

- 成熟度不如一、二级,但仍可用于加工。

5. 结论了解蔬菜品质标准对于生产商和消费者都至关重要。

通过严格遵守品质标准,并根据相应的评估方法进行评估,可以确保蔬菜的质量和食用价值。

希望本文提供的信息能够为蔬菜产业提供有效的指导和参考。

6. 参考[参考来源1][参考来源2][参考来源3]。

食品原料学-果蔬原料

食品原料学-果蔬原料

二、果蔬原料的加工
❖果蔬加工保藏方法
罐制 干制 制汁 糖制 腌制
果酒及果醋酿造 速冻 鲜切果蔬加工 超微果蔬粉 功能性成分的提取
果品加工利用途径
其他食品配料
坚果炒货
果酱
脆片
果脯
糖制品
蜜饯
速冻品
浓缩汁 粗榨原汁 精制原汁
果醋 果酒 果冻 果汁粉 果汁饮料
果肉 水果 糖水罐头 皮渣
糖制品 提取功能食品成分 配料
烃、含硫化合物等。 ⑨有机酸:柠檬酸、苹果酸、草酸等 ⑩酶:抗坏血酸酶、果胶酶等
常见蔬菜
(一) 大白菜
1.别名:菘 2.产地:原产中国,华北为主产区。 3.产季:四季, 9-12月主产。 4.品种特点:
早熟(贩白菜):叶大, 白嫩, 包头实心, 水分大, 不耐贮藏 , 中秋前后上市。
晚熟 (窖白菜):菜棵高大粗壮,叶大呈浓绿色,水 分较小,耐寒,耐贮藏, 立冬上市。
(五)竹笋
1.别名:笋、竹胎、竹萌。 2.产地:中国是原产地之一,我国主产珠江和长江流域。 3.产季:春、夏、冬。 4.品种特点 按产季分:
冬笋:最佳,色白,细嫩,清鲜。 春笋:色白淡黄,质嫩。 鞭笋(夏笋):色白、微黄绿、质脆、微苦。 5.营养:粗纤维含量高,脂肪含量低,含有一定量的蛋 白质、氨基酸。味甘微寒,主消渴、利水道、益气力。 肥胖者、动脉硬化症、冠心病、高血压、糖尿病患者 宜食。 6.应用:宜炒、煮、焖、烩、烧等。如南肉春笋、问政 山 笋、干煸冬笋等。
❖ 由于菠菜适应性强,特别是耐寒力强,春季返青早,成为 北方地区露地最早上市的蔬菜之一。在秋季可通过延后栽 培和贮藏,增加秋冬两季叶菜类的供应。在长江流域及以 南地区,可冬季露地生产。
❖ 但菠菜含有较多的草酸,它能和食物中的钙质结合,形成 沉淀而损失营养成分,烹制前用沸水焯一下,去掉大部分 草酸即可保留钙质。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果蔬贮藏过程中叶绿素受 叶绿素水解酶、酸和氧作用分 解,类胡萝卜素、类黄酮色素 和花青素逐渐显现。环境因素 (如光照、高温)、植物激素 可促进果蔬体内叶绿素的分解, 影响某些果蔬的褪绿。
➢ 原料来自于有机农业生产体系或野生天然产品; ➢ 禁止使用化学合成的农药、化肥、激素、抗生素、
食品添加剂等,禁止使用基因工程技术、产物及 其衍生物。 ➢ 严格的质量管理体系、生产过程控制体系和追踪 体系,因此一般需要有转换期;这个转换过程一 般需要2-3年时间,才能够被批准为有机食品。 ➢ 必须通过合法的有机食品认证机构的认证。
果蔬产品(重量%)
水分 干物质
碳水化合物 有机质 单宁 含氮物质 色素物质 维生素 芳香物质 矿物质 酶
糖:单糖、双糖、多糖 纤维素和半纤维素 果胶物质
果蔬的成熟不只是一 个物质分解的过 程.同时还有合成过 程发生,二者交织在 一起。
要准确地 界定各阶 段的生化 或生理参 数是困难 的.因为 不同果蔬 的特性和 变化的时 间是不同
➢ 有机食品的认证标准由国 家认证认可监督管理委员 会制定;
➢ 绿色食品标准是由中国绿 色食品发展中心组织指定 的统一标准。
➢QS制度及食品质量安全市场 准入制度
由国家质监总局在2002 年推出,凡进入该制度范围 内的食品生产企业要拿到食 品生产许可证,并在销售单 元上贴上QS标志才允许进入 市场销售。
二、感官品质
➢ 是指通过人体的感觉器 官能够感受到的品质指 标的总和。
➢ 它主要包括产品的外观、 质地、适口性等,如大 小、形状、颜色、光泽、 汁液、硬度(脆度)、 缺陷、新鲜度等。
三、营养品质
➢ 是指产品中含有各种营养素的总和。
➢ 不同品种的果蔬组织中含 有不同种类和数量的营养 要素,但概括起来都包括 碳水化合物、脂类、蛋白 质、维生素、矿物质、微 量元素等几大类。
四、商品化处理质量
果蔬的商品质量 果蔬的商品质量是衡量
蔬菜产品及其附属物市 场性的客观尺度。 果蔬的商品质量由蔬菜 的品质(主体)及其蔬 菜产品的商品化程度 (客体)两方面构成。
采后影响品质的主要因素
➢ 采收 ➢ 运输和处理 ➢ 贮藏 ➢ 市场 ➢ 化学残留
第二节 果蔬产品中的化学成分与贮藏的关系
有机食品与其他食品的区别
有机食品
➢ 生产加工过程中绝对禁止使用 农药、化肥、激素等人工合成 物质,不允许使用基因工程技 术;
➢ 在土地生产转型方面有严格规 定。考虑到某些物质在环境中 会残留一段时间,土地从生产 其他食品到生产有机食品需要 两到三年的转换期;
➢ 在数量上进行严格控制,要求 定地块、定产量;
绿色食品
➢ 绿色食品:遵循可持续发展原则,按着特定生产 方式,经专门机构认定,许可使用绿色食品标 识商标的无污染的安全、优质、营养类食品。
无污染指在绿色食品生产、加 工过程中,通过严密监测、控 制,防范农药残留、放射性物 质、重金属、有害细菌等对食 品生产各个环节的污染,以确 保绿色食品的洁净。
A级绿色食品
第一章 果蔬的品质
教学内容 第一节 果蔬的品质特征 第二节 果蔬中化学成分与贮藏关系 第三节 果蔬的质量评价
第一节 果蔬的品质特征
果品蔬菜的质量构成要素分三个方面: 卫生质量 感官质量 营养质量
一、卫生质量
直接关系到人体健康的品质指标的
总和。包括: ➢果蔬表面清洁程度 ➢重金属含量 ➢农药残留量
无公害食品 有机食品 绿色食品
➢其它限制性物质如亚硝酸盐等。
无公害蔬菜
➢ 无公害蔬菜:产地生态环境清洁,按照特定的 技术操作规程生产,且不含有某些规定不准含 有的有毒物质,将有些不可避免的有害物质控 制在允许范围以内的果品蔬菜。
➢ 基本要求:安全、优 质、卫生(农药、硝 酸盐和亚硝酸盐、有 害物质不超标)
区别
价格 ➢绿色食品70%为加工产品,30%为初级农产品; ➢有机食品和无公害食品都以初级农产品为主。 ➢有机食品价格高于普通食 品50%至几倍,绿色食品的 价格高于普通食品10%-20%, 无公害农产品的价格略高于 一般农产品。
区别
执行标准不同
➢ 有机食品不同国家,不同 认证机构,其标准不同。
经专门机构认定,许可使用A 机构认定,许可使用AA级有
级绿色食品标级绿色食品标准已经达到甚至超过国际有机 农业运动联盟的有机食品的基本要求。
有机食品
➢ 有机食品是指完全不含人 工合成的农药、肥料、生 长调节素、催熟剂、家畜 禽饲料添加剂的食品;
有机食品判断标准
AA级绿色食品
在生态环境质量符合规定标 在环境质量符合规定标准的
准的产地,生产过程中允许 产地,生产过程中不使用任
限量使用限定的化学合成物 何有害化学合成物质,按特
质,按特定的操作规程生产、 定的操作规程生产、加工,
加工,产品质量及包装经检 产品质量及包装经检测、检
测、检验符合特定标准,并 验符合特定标准,并经专门
的。

2-
2
CO

2
乙烯
茄 成

pH


淀粉





可溶性固形物



一、水分
果蔬采摘后,水分供应被切 断,而呼吸作用仍在进行,带 走了一部分水,造成了水果、 蔬菜的萎蔫,从而促使酶的活 力增加,加快了一些物质的分 解,造成营养物质的损耗,因 而减弱了果蔬的耐贮性和抗病 性,引起品质劣变。
大部分果蔬可采取涂蜡、塑料薄膜包装等措施,保 持果蔬中的水分。
其他食品
➢ 其它食品则允许有限 使用这些物质,且不 禁止使用基因工程技 术。如绿色食品对基 因工程技术和辐射技 术的使用就未作规定。
➢ 而生产绿色食品和无 公害食品则没有转换 期的要求。
➢ 生产其他食品没有如 此严格的要求。
区别
标志 ➢ 绿色食品标识我国统一; ➢ 有机食品标识不同国家和不同认证机构不同; ➢ 无公害食品标识我国认证机构不同形式不同。
二、颜色的变化
叶绿素:脂溶性色素chloa(兰绿)、chlob(黄绿) 类胡萝卜素:脂溶性色素,360多种 多酚类色素:花青素、类黄酮;
1、叶绿素
性质:叶绿素使果蔬呈现绿色, 其性能稳定。
叶绿素a和b都不溶于水,可 溶于乙醇、丙酮、乙醚、氯仿、 苯等有机溶剂。
叶绿素a为兰黑色粉末,叶 绿素b为深绿色粉末,在植物细 胞中叶绿素与蛋白质结合成叶绿 蛋白存在,使之呈现绿色。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