PADS建立元件库封装 教程
Cadence_Allegro元件封装制作流程(含实例)

Cadence Allegro元件封装制作流程1.引言一个元件封装的制作过程如下图所示。
简单来说,首先用户需要制作自己的焊盘库Pads,包括普通焊盘形状Shape Symbol和花焊盘形状Flash Symbol;然后根据元件的引脚Pins选择合适的焊盘;接着选择合适的位置放置焊盘,再放置封装各层的外形(如Assembly_Top、Silkscreen_Top、Place_Bound_Top等),添加各层的标示符Labels,还可以设定元件的高度Height,从而最终完成一个元件封装的制作。
下面将分表贴分立元件,通孔分立元件,表贴IC及通孔IC四个方面来详细分述元件封装的制作流程。
2.表贴分立元件分立元件一般包括电阻、电容、电感、二极管、三极管等。
对于贴片分立元件,以0805封装为例,其封装制作流程如下:2.1.焊盘设计2.1.1.尺寸计算表贴分立元件,主要对于电阻电容,焊盘尺寸计算如下:其中,K 为元件引脚宽度,H 为元件引脚高度,W 为引脚长度,P 为两引脚之间距离(边距离,非中心距离),L 为元件长度。
X 为焊盘长度,Y 为焊盘宽度,R 为焊盘间边距离,G 为封装总长度。
则封装的各尺寸可按下述规则: 1) X=Wmax+2/3*Hmax+8 mil2) Y=L ,当L<50 mil ;Y=L+ (6~10) mil ,当L>=50 mil 时3) R=P-8=L-2*Wmax-8 mil ;或者G=L+X 。
这两条选一个即可。
个人觉得后者更容易理解,相当于元件引脚外边沿处于焊盘中点,这在元件尺寸较小时很适合(尤其是当Wmax 标得不准时,第一个原则对封装影响很大),但若元件尺寸较大(比如说钽电容的封装)则会使得焊盘间距过大,不利于机器焊接,这时候就可以选用第一条原则。
本文介绍中统一使用第二个。
注:实际选择尺寸时多选用整数值,如果手工焊接,尺寸多或少几个mil 影响均不大,可视具体情况自由选择;若是机器焊接,最好联系工厂得到其推荐的尺寸。
pads元件封装制作教程

PowerPCB元件制作在PowerPCB的元件库来说,很多人都会混淆一个问题,就是Part type和Part Decal 这两个概念。
简单地说,放在PCB上面大家看得到的就是Part Decal,Part Type表示元件类型,是供导入网络表时对应的,这个和allegro中的symbol和drawing是一个意思。
举个简单的例子,我在原理图中放了一颗电解电容假设名叫CE1,我就定它的footprint为CE1。
而我在PCB中对这个电解电容做了两个对应的封装,一个叫CE1H11,这个是立式安装形式,另一个叫CE1L11,代表卧式封装。
如果没有一个Part Type的东西也许我们会很困难去对应,但在PowerPCB中有了这个,我就定义一个Part Type叫做CE1type指向立式和卧式两个封装,设一个优先,这样在导入网表的时候会抓到这个Type,两个封装就同时调用,PCB 布局的时候我们就可以根据需要自由地选择封装了。
具体的作法在后面会讲到,我们先理解一下这个概念就可以了。
对于PowerPCB中元件的制作,主要有以下一些方面的东西要注意1. PAD的制作;2. 丝印的制作;3. 元件高度的定义;4. Part type的对应;其中前面三项都是制作Part Decal,现在我们具体地讲一下元件制作的详细步骤。
一.元件Decal的制作元件Decal的制作可以用手动的,对于一些标准件可以用系统提供的wizard来做。
我们可以有两种方式进入元件Decal编辑窗口。
1. 打开PowerPCB,选择ToolsÆDecal Editor2. 打开PowerPCB后,选择FileÆlibrary…在这个图中,不论我们点击Decals,Parts等都看不到任何东西,因为我们还没有元件库在里面,这里,如果我们要新建一个元件库,须点击New Lib…,如要加载一个已有的元件库进来,则点击Lib. List…。
2.1PADS做封装(向导)

做封装(向导)
1、新建库,尽量不用系统自带的库
打开PADS Layout-file(文件)-library(库)-manage lib.list(库管理)移除系统库,create new lib(创建新库)
2、进入做库封装界面
打开PADS Layout-tools(工具)-pcb decal editor(封装编辑器)
3、进入向导
Drafting-toolbar(绘图工具栏)-wizard(向导)-找到对应的类型(如果首次使用,在向导选项wizard options里设置下)
4、套用向导,填写参数
Row pitch(行间距):所有两边或四边有脚的IC,都选用inner edge to edge(内边到边缘)
外框线(placement outline):从正面看,看不到管脚的,就在最大值基础上+0.1mm,看得到的,可以在最小值的基础上-0.3~1mm
5、设置参数(最小显示r0.01,格点g0,绘图线宽w0.15,测量精度3位小数)
tools-options(Ctrl+Enter)
6、画1脚标识
drafting-toolbar(绘图工具盒)-2D Line,选到all layer所有层,右键画图(HC)
7、测量验证
dimension-toolbar(测量工具栏)-右键任意选择(select anything)-点Hor......(水平测量)或Ver......(垂直测量)
右键可以选择捕捉方式(焊盘选Snap to Center(中心)),线选Snap to Midpoint(中点),任意选Do not Snap(不捕捉)。
pads logic中CAE封装建立

(一)栅格的设置和显示PADS Logic有两种栅格(Grid):设计栅格(Design Grid)和显示栅格(Display Grid)。
设计栅格(Design Grid)指的是光标每移动过一小格的距离,确定增加元件(Parts)和连线(Connections)的间距和转角的位置。
这个栅格用于绘制项目,如多边形(Polygons)、不封闭图形(Paths)、圆(Circles)和矩形(Rectangles)。
最小的栅格设置是2mils。
显示栅格(Display Grid)是一种点状的栅格,哟就能够与设计的辅助。
可以设置显示栅格与设计栅格匹配,也可以设置显示栅格为设计栅格的倍数。
选择Tools/Options命令,并且选择General标签可以观察到当前的设计栅格(Design Grid)和显示栅格(Display Grid)设置情况。
除了在菜单中设置两种栅格,还可以通过无模命令设置,对于显示栅格,键入字符GD(不区分大小写字母),在字符窗口将显示一个直接命令,并显示GD字符。
键入500,并且回车。
也可以键入G 500用来设置设计栅格。
(二)常见参数的设置常规参数的设置,主要在Tools下来菜单中Options选项中设置。
总体(Global)设置1、视图(Display)选项中,Display选项为是否打开位图方式。
Minimum Display 表示最小显示线宽,原理图中所有宽度小于该设定数值的线将以中心线方式显示。
2、栅格(Grid)选项中,Design表示设计栅格,Display Grid表示显示栅格的大小。
3、备份(Automatic backups)表示备份的时间段和备份文件的数量。
4、光标(Style)下拉菜单中,有小十字(Small cross)光标,大十字(Large cross)光标,满屏(Full cross)光标,可按照自己的需求选择相应的形式,斜交(Diagonal)选择后,视图中的光标将以斜交形式显示。
PADS建立元件库基础教程

PADS建立元件库基础教程版权所有,欢迎传播作者:一支镜头的距离Email1认识pads元件任何pcb设计软件中,元件都由两部分组成,一个是电路符号,一个是实际封装,比如电阻,不管什么电阻,原理图上的电阻看上去都是一样的,而把网表导入到pcb软件中后,电阻的管脚便不会一样,可能是表贴元件,也可能是通孔元件,再比如,电容和电阻在原理图是完全不同的,但是在pcb软件中却可能是一样的,全是0805的封装。
Pads的元件自然也属于这种情况,想建立自己的元件库,将它独有的概念理解清楚就可以了。
Pads中一个元件(part)可由图来解释,它包含了三个部分,其中Lines好理解,它的作用是在原理图上加上一些线条、图案、公司的Logo一类的东西;Logic是用来表示元件电路的逻辑概念,表示电路电气逻辑上的连接,意思就是在电路原理图中表现出来的形式,从名称上可以看出它是Pads Logic用的;Decals是元件的实际封装,用于画电路板,就是在电路板设计中表现出来的形式。
从概念上看,Decals比较好理解,不外乎管脚的数量和形状,Logic的概念则有些繁琐。
PartsLogic DecalsLines图元件的组成如果是电阻这类简单的器件,Logic的概念比较简单,也好理解,Logic就是逻辑的管脚,pads Logic就是将元件从逻辑上连接起来。
但是对于74LS00这样的元件,就多了一个门器件Gate的概念,要理解这个概念需要数字电路的基础,数字电路的基本元件就是逻辑门,74LS00由4个与非门组成,每一个与非门就称为门器件。
我们便可以这样从整体到局部来理解这个概念,一个74LS00含有4个门器件,每一个都是与非门,名称为Gate-A,Gate-B,Gate-C,Gate-D,每一个与非门有三个管脚(两个输入,一个输出),共12个管脚,当然至少还需要两个管脚,一个管脚接电源,一个管脚接地,封装需要14个管脚,而事实上它的封装是DIP14(当然也可能是SMT封装),即14个管脚,这样Logic和Decals以及Gate的概念一一对应起来了。
PADS2007教程(三)——原理图和PCB封装建立关联

这次我们将教程一中的原理图封装和教程二中的PCB封装进行关联。 如教程所述,进入到原理图封装编辑界面。 1)打开Library Manager,File->library,并按下Parts按钮,如图:
图一 库管理对话框 2)选中要编辑的元件,单击Edit按钮,出现下图编辑界面(以74HC14为例):Fra bibliotek3)单击
图二 原理图编辑界面 (Edit Electrical),弹出Part Information for Part对话框,找到PCB Decals子项,进行相应的配置,如图三:
图三 导入PCB封装选项 单击OK确定,保存! 于此这个74HC14的封装基本搞定了!当然还有很多细微的地方,我们这里就闲言不絮了!
Pads分立元件建库方法和Pads建库思路讲解

Pads分立元件建库方法和Pads建库思路讲解概述:熟悉PADS软件都知道,PADS库管理器主要包含PCB符号Decals和原理图符号CAE 两个部分。
用Parts 将CAE和Decals关联起来。
便组成了一个完整的PADS元件。
下面主要以81PIN BGA封装分立元件(40+41)为例讲解建库方法:第一步:先创建一个库文件。
1,在原理图或PCB中执行File-library…在弹出的对话框中点Create New Lib…按钮;输入所要创建的库文件名(这里取名为user);指定好保存路径,点保存。
保存的目录下会产生以user命名的4个后缀不同的文件,如下图:分别是Decals,Parts,Lines,CAE;对应的 .pd4文件,.pt4文件,.ln4文件,.ld4文件。
2,分别在原理图和PCB中执行File-library…在弹出的对话框中点Anage lib list…按钮;点ADD…按钮,选择刚刚创建的库文件。
原理和PCB分别关联user库。
第二步:建PCB Decals。
1,在PCB中执行File-library…弹出如下对话框2,在Library选项下拉列表中选user库;在Edit选项中点选Decals按钮;然后点New…按(保存到user库内);钮进入Decals编辑窗口;按规范建好81PIN 的BGA Decals后点保存。
暂命名为:B第三步:建原理图CAE符号。
(这一步是建分立原件库的关建)1,在sch中执行File-library…弹出如下对话框2,在Library选项下拉列表中选user库;在Edit选项中点选CAE按钮;然后点New…按钮进入CAE编辑窗口;按规范建先建一个40PIN的CAE符号,保存为1 ;File-New 弹出的对话框中选CAE Decal点OK…再建一个41PIN的CAE符号,保存为2 。
同样3个分立元件就再建一个CAE符号3 ;多个分立元件依此类推。
PADS---制作元件教程

13.把字全选择,移到一边去.. 此主题相关图片
14.移到一边去了,我们就要画元件的外型了...按图操作,我们选择 2D 线条. 此主题相关图片
15.大家按我上面画,很简单的... 此主题相关图片
16.画好了基本外形,要画三极管 E 端的,E 端,由于栅格的原因,所以我们要把栅格, 变小,由 100 变成 50...我们在此输入.G 50.然后回车...
77.按图操作,点击那 IC 一样的图标...然后再点另一个... 此主题相关图片
78.我们来为三极管建立一个类型... 此主题相关图片
79.这二个参数你可以自己选择...PREFIX 这项是将来显示.Q1 Q2 这样的. 此主题相关图片
80.我们加进去了,再出来选择我们刚加的.NPN 这个.. 此主题相关图片
91.按图操作,我们要进去改下... 此主题相关图片
92.好了,进去了,我们又可以编辑了.... 此主题相关图片
93.把 EBC 给弄出来...放在一边.这样爽多了...但是刚才在不小心的时候,把引脚给弄了... 此主题相关图片
94.我们再把这几个引脚的位置给换下,按右键,选择引脚...按图操作... 此主题相关图片
45.移到一边的效果... 此主题相关图片
46.我们现在要放焊盘了呀...HA HA,按图操作..放置一个焊盘...焊盘大小就使用默认的. 此主题相关图片
47.按图操作,我们让鼠标只能选择焊盘... 此主题相关图片
48.这步我们是要进行软件自动放置二个焊盘,每个间距 100MIL.焊盘尺寸默认...当然你想修 改就双击焊盘就可以进行修改了...
101.我们再退出元件编辑器... 此主题相关图片
102.我们回到原理图中...按图操作.我们要来放置我们刚才所做的三极管到原理图上.... 此主题相关图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