沥青混合料弯曲试验
基于弯曲试验模式的环氧沥青混合料动态模量

21 0 1年 5月
东 南 大 学 学 报 (自然科 学版 )
J OURNAL OUTHEAS OF S T UNI VERSTY ( trlSce c io I Naua in eEdt n) i
V0 . l N0 3 14 .
M a 01 y2 1
o 一1 f 5,5,2 5,4 5,6 C n e u n iso 1,0 5,1 0, . 1 . 2 . 0 o a d f q e c e f0 r . . 5 0, 0 0, 0 0 Hz. M a trc r e o y se u v fd —
.
n mi e i g mo u usi b a n d ba e n tme tm p r tr up r osto rn i l d W LF m o e. a c b ndn d l so t i e s d o i —e e au e s e p ii n p cp e a i n d
d i1 .9 9 j i n 10 — 5 5 2 1 . 3 0 2 o : 3 6 / . s .0 1 0 0 .0 1 0 .3 0 s
基 于 弯 曲试 验 模 式 的环 氧 沥 青 混 合 料 动 态 模 量
姚 波 程 刚 王 晓
( 南 大 学 交 通学 院 , 京 2 0 9 ) 东 南 10 6
依赖 性 , 随应 力水平 的增 大 而减 小 ; 线性 s形 主 曲线连 续 而 光滑 , 以很 好地 预 测 任 意温度 和 非 可
频率组合 的动态弯 曲模 量 ; 氧 沥青混 合料 动态 弯 曲模 量在 宽频 范 围内均大 于改性 沥青 S 环 MA.
关键 词 :环 氧沥 青混合 料 ; 温 等效 原理 ; 时一 动态 弯 曲模 量 ; 曲线 ; 力依赖 性 主 应
沥青混合料低温稳定性试验方案

沥青混合料低温稳定性实验方案一、实验方法选择对于沥青混合料低温性能的评价有多种方法 ,常见的有劲度模量法、低温收缩系数法、低温蠕变速率法、美国 SHRP计划采用的J 积分试验法及直接冻断试验方法等1、劈裂试验S T =P T(0. 27 + 1.0μ)/ h X Tμ = (0.135A - 1. 794)/ (- 0. 5A - 0.031 4)X T = Y T (0.135 + 0.5μ)/ (1.794 - 0.031 4μ)X T = Y T(0.135 + 0.5 )/ (1.794 - 0.031 4 )式中: S T为破坏劲度模量;μ为泊松比; Y T为试件相应于最大破坏荷载时的垂直方向总变形 ,mm; A 为试件垂直变形与水平变形的比值(A = Y T / X T) ;h为试件高度 ,mm.从上述S T的计算公式可以看出 ,其值大小实际反映的是应力与应变的比值 ,是反映材料刚度大小的指标.而沥青混合料在抵御开裂时 ,应力水平和应变水平是同时反应抗开裂性能的指标 ,用其比值衡量抗开裂性能显然是不恰当的 ,目前这种方法已不常采用。
2、沥青混合料弯曲蠕变试验(现规范推荐方法)沥青混合料弯曲蠕变试验用于评价沥青混合料低温下的变形能力和松弛能力。
但在低温弯曲蠕变试验中应力水平的选择非常重要, 对于使用原状沥青及空隙率小的混合料可以采用“八五”攻关提出的 0℃、1M Pa 应力水平的试验条件, 但对于改性沥青及空隙率大的混合料使用这一应力水平,采用0. 1σf的应变水平。
应该注意的是由于沥青在加热及路面使用过程中必然发生老化 , 并影响混合料的低温柔性 , 所以该指标仅适用于配制的新拌沥青混凝土配合比检验。
3、低温收缩试验该指标实际反映的是在无约束条件下混合料试件自由伸缩 ,应变随温度梯度变化的情况 ,反映了混合料受温度影响在形变方面的性能 ,当受到约束时其抵御形变应力的能力没有得到反映.因此以温度收缩率的大小来判定混合料的抗开裂性能 ,是不够全面的。
沥青混合料试验规程

青 衣
青 衣
3、准备工作
◆采用沥青混合料轮碾成型的板块状试件,用切割法制作棱柱体试件, 试件尺寸应符合长250mm±2.Omm、宽30mm±2.Omm、高 35mm±2.Omm的要求。
◆在跨中及两支点断面用卡尺量取试件的尺寸,当两支点断面的高度( 或宽度)之差超过2mm时,试件应作废。跨中断面的宽度为b,高度为h ,取相对两侧的平均值,准确至0.1mm。
3、取样方法
3.1热拌沥青混合料
◆在沥青混合料拌合厂取样:在拌合厂取样时,宜用专用的容器装在拌 和机卸料斗下方,每放一次料一次样,顺次装入试样容器中,每次倒在 清扫干净的地板上,连续几次取样,混合均匀,按四分法取样至足够数 量。
◆在沥青混合料运料车上取样:取样时,宜在汽车装卸一半后,分别用 铁锹从不同方向的3个不同高度处取样;然后混在一起用手铲适当拌合均 匀,取出规定数量 。在施工现场的运料车上取样时,应在卸料一半后从 不同方向取样,样品宜从3辆不同的车上取样混合使用。
◆根据混合料类型测量试件的密度、空隙率等各项物理指标。
◆将试件置于规定温度的恒温水槽中保温不少于45min,直至试件内部 温度达到试验温度±0.5℃为止。ห้องสมุดไป่ตู้温时试件应放在支起的平板玻璃上, 试件之间的距离应不小于10mm。
◆将试验青机环境保温箱达到要求的试验温度±0.5℃。 ◆将试验衣机梁式试件支座准确安放好,测定支点间距为200mm±0.5mm ,使上压头与下压头保持平行,并两侧等距离,然后将其位置固定。
9-沥青混合料弯曲试验报告

保龙高速公路第 承包单位 工程名称 沥青种类 混合料种类 合同段 监理单位 取样地点 试验温度(℃) 加载速率(㎜/min) 试验编号 报告日期 试件尺寸(长×宽×高)(㎜) 试件成型方法 试件 试件 试件破坏时的 试件破坏时的 试件破坏时的 破坏 破坏 抗弯拉强度 最大弯拉应变 弯曲径度模量 时的 时的 RB(Mpa) ε B SB(Mpa) 最大 跨中 平均 平均 平均 单值 单值 荷载 挠度 单值 值 值 值 PB(N) d(㎜)
跨中断面试件的宽度 跨中断面试件的高度 试件 含油 油石 每组 b(㎜) h(㎜) 试件 沥青混合 的跨 量 比 试件 编号 料配合比 径 (%) (%) 编号 相对两侧宽度 相对两侧高度 L(㎜) 平均 平均 b h
i i
1 2 3 4 5 6 1 2 3 4 5 6 备 注 试验: 计算: 复核:
审核:
监理:
沥青混合料小梁弯曲疲劳试验研究

2 小 梁疲 劳试 验
2 . 1 试件成 型
试 件压 实成 型的 主要 目的是 为了合 理模 拟实 际
沥青 路面铺筑 中的主要 因素 , 包 括 组成 、 密度 和工作 特 性 等 。 目前 使 用 的试 件压 实成 型方法 主要 有轮碾 压 实 成型法 、 搓 揉压 实 成 型法 、 击实成型法、 旋 转 压 实 成 型法 和 静压 成 型法 。 使 用 轮碾 法能 很好 地 模 拟
公 路 与 汽 运
总第 1 5 4期
Hi g h wa y s& Au t o mo t i v e Ap pl i c a t i o n s
1 . 2 沥 青混合 料 采用 目前 国内沥 青 面层 使 用较 为 广泛 的 AC一 1 3 、 S MA一 1 3 、 S UP一 1 3 三 种 级 配 沥 青 混合 料 进 行
*基 金 项 目 :国 家 自然 科 学 基 金 项 目( 5 1 0 0 8 0 3 9 / E 0 8 0 7 0 3 ) ; 河 北 省 交 通 运 输 厅 科 技 计 划 项 目( Y一 0 8 0 1 3 5 ) ; 公 路 工 程 省 部 共
菱 1 8 0
4 0
S UP一 1 3混 合 料 的 最 佳 油 石 比 分 别 为 4 . 4 、
6 . 3 %、 5 . 2 。
萋 篙 0 : } 『 垄 — : 一 : 下 龛 垩 一 限 值 犟 器 , / ≥ 广 — — , / .
。 。 . . .
截至 2 0 1 1年底止 , 中国高速 公路 通车 里程 达到 8 . 5万 k m。其 中沥 青 路 面 以其无 接 缝 、 平整度好、 行 车 噪音低 、 振 动小 、 施 工期 短 、 养 护维 修 方便 、 外形
沥青混合料低温弯曲试验2002363

275.6
68.0
2.25
3570
630.1
6
248.9
67.0
2.03
3518
577.6
平均值
258.5
63.7
2.11
3343
632.3
偏系数Cv(%)
6.91
6.09
6.91
6.09
6.63
备注
1、试件尺寸:长宽高=(2503035)㎜±2㎜;
2、试件采用轮碾成型,冷却后切割而成,试验温度-10℃,试验时加载速率为50㎜/min;
破坏荷载
(N)
跨中挠度
(0.01mm)
弯拉强度(RB)
(MPa)
极限应变(B)
(10-6)
劲度模量(SB)
(MPa)
1
266.7
64.0
2.18
3360
647.9
2
240.0
63.0
1.96
3308
592.3
3
240.0
57.0
1.96
2993
654.7
4
280.0
63.0
2.29
3308
691.1
3、技术要求参照JTJ036-98《公路改性沥青路面施工技术规范》;
4、材料、最佳沥青用量及对应的沥青混合料密度均由委托方提供。
沥青混合料低温弯曲试验
委托单位名称
中建三局
试验单位
长沙交通学院公路工程试验检测中心
委托单编号
2002363
试验完成日期
2002.9.26
工程项目
107国道驻马店改善工程
试验规程
JTJ052-2000
用控制应力弯曲疲劳试验方法评价沥青混合料抗疲劳性能

用控制应力弯曲疲劳试验方法评价沥青混合料抗疲劳性能摘要沥青混合料的疲劳开裂是沥青路面的主要病害,因此提出适当的研究和评价沥青混合料抗疲劳性能的方法和指标,以控制或消除沥青路面的疲劳开裂是一个重要研究课题。
由于控制应力弯曲疲劳试验能够准确模拟沥青路面在长期行车荷载作用下的疲劳开裂过程,因此本文介绍了该试验方法及其评价指标,并利用该试验方法对ac-13沥青混合料的抗疲劳性能进行评价分析。
关键词沥青混合料;抗疲劳性能;控制应力弯曲疲劳试验;评价指标;性能分析中图分类号u416.2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674-6708(2010)22-0043-020 引言沥青混合料疲劳性能是指其在特定荷载环境与气候环境条件下抵抗重复加载作用而不产生破裂的能力。
疲劳损坏是沥青混凝土路面最主要的破坏形式之一。
为了保证沥青路面具有良好的使用性和耐久性,世界各国沥青路面设计方法均以路面疲劳特性作为基本设计原则,国内外研究和评价沥青混合料抗疲劳性能的方法有很多,其中控制应力弯曲疲劳试验是研究沥青混合料抗疲劳性能的最有效方法。
本文介绍控制应力弯曲疲劳试验,并采用该试验方法对ac-13沥青混合料的抗疲劳性能进行评价,提出沥青混合料抗疲劳性能的评价指标,分析ac-13沥青混合料其抗疲劳性能变化规律。
1 沥青混合料抗疲劳评价方法概述国内外研究沥青混合料抗疲劳性能的方法有很多种,综合目前已有的研究成果,沥青路面疲劳特性试验方法主要包括:1)现场试验法;2)试槽法;3)试板试验法(也称为试块法);4) 试件法;5)槽口弯曲疲劳试验等。
如此繁多的试验方法,如何选择。
本论文从试验的可操作性、试验结果的可直接应用性及国内对抗疲劳性能的相关规定要求考虑,采用控制应力简支梁弯曲疲劳试验法进行应力控制的疲劳试验,研究沥青混合料的疲劳性能,为沥青混合料的设计与施工提供指导。
2 简支梁弯曲疲劳试验原理本文采用中点加载简支梁弯曲试验法,加载模式为控制应力方式。
弯曲蠕变劲度测定法

JTG E20沥青弯曲蠕变劲度试验,又称弯曲梁流变仪法,是用于测定沥青混合料在规定温度和加载速率下的弯曲蠕变性能的一种试验方法。该试验旨在评估沥青混合料的劈裂破坏或处于弹性阶段时的力学性能,为沥青路面结构设计和评价低温抗裂性能提供重要依据。本文将介绍该试验的具体方法与步骤、试件制备、试验步骤以及试验系统的参数和性能。
4.安装模具,用O形橡胶环将模件紧紧捆在一起。
5.安装结束后,将模具放在室温下等待浇注沥青。
2.试验步骤
1.试件脱模后,将试件放入达到试验温度的恒温浴中,保持60min±5min后,将试件安放在支架上,保持恒温浴温度在试验温度±0.1℃内。
2.输入试件资料、试验荷载、试验温度等有关信息到计算机中。
3.手动施加一个35mN土10mN的接触荷载,确保施加荷载时间不能大于10s,并保证试件和荷载头之间的接触。
4.激活自动试验系统,加载过程包括施加初始荷载、维持低荷载、再次施加试验荷载和卸载。
5.卸去试验荷载并返回到35mN士10mN的接触荷载,移走试件进行下一个试验。
3.沥青弯曲蠕变试验系统计算方法
1.从试验时间一跨中挠度曲线上按试验数据采样频率读取不同时间t1的跨中挠度d1。
2.在试验数据的稳定期内,读取直线段起点及终点的时间及变形(t1、d1及t2、d2)。
1.方法与步骤
1.1准备工作
1.打开软件、加载和数据采集系统,按照操作说明书操作。
2.选择试验温度并将浴液的温度调节到所选温度,确保温度恒定到试验温度士0.1℃。
3.打开空气轴承,调节加载轴使其在垂直路径约中间点处自由漂浮。
4.调节负载设置,放置厚度为6.4mm的不锈钢梁在支架上,调节相关按钮,使接触荷载达到35mN±10mN。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沥青混合料弯曲试验
一、目的与适用范围
1.1本方法适用于测定热拌沥青混合料在规定温度和加载速率时弯曲破坏的力学性质。
试验温度和加载速率根据有关规定和需要选用,如无特殊规定,采用试验温度为15℃±0.5℃;当用于评价沥青混合料低温拉伸性能时,采用试验温度-10℃±0.5℃,加载速率宜为50mm/min。
采用不同的试验温度和加载速率时应予注明。
本方法适用于由轮碾成型后切制的长250mm±2.Omm、宽30mm±2.Omm、高35mm±2.Omm的棱柱体小梁,其跨径为200mm±0.5mm;当采用其他尺寸时,应予注明。
二、仪具与材料技术要求
2.1万能材料试验机或压力机:荷载由传感器测定,最大荷载应满足不超过其量程的 80%且不小于量程的20%的要求,宜采用1kN或5kN,分辨率0.01kN。
具有梁式支座,下支座中心距200mm,上压头位置居中,上压头及支座为半径10mm的圆弧形固定钢棒,上压头可以活动与试件紧密接触。
应具有环境保温箱,控温准确至±0.5℃,加载速率可以选择。
试验机宜有伺服系统,在加载过程中速率基本不变。
2.2跨中位移测定装置:LVDT位移传感器。
2.3数据采集系统或X-Y记录仪:能自动采集传感器及位移计的电测信号,在数据采集系统中储存或在记录仪上绘制荷载与跨中挠度曲线。
2.4恒温水槽:用于试件保温,温度范围应满足试验要求,控温准确至±0.5℃。
当试验温度低于0℃时,恒温水槽可采用1:1的甲醇水溶液或防冻液作冷媒介质。
恒温水槽中的液体应能循环回流。
2.5卡尺。
2.6秒表。
2.7温度计:分度值0.5℃。
2.8天平感量不大于O.lg。
其他:平板玻璃等。
三、方法与步骤
3.1准备工作
3.1.1采用本规程T 0703沥青混合料轮碾成型的板块状试件,用切割法制作棱柱体试件,试件尺寸应符合长250mm±2.Omm、宽30mm±2.Omm、高35mm±
2.Omm的要求。
3.1.2在跨中及两支点断面用卡尺量取试件的尺寸,当两支点断面的高度(或宽度)之差超过2mm时,试件应作废。
跨中断面的宽度为b,高度为h,取相对两侧的平均值,准确至0.1mm。
3.1.3根据混合料类型按本规程方法测量试件的密度、空隙率等各项物理指标。
将试件置于规定温度的恒温水槽中保温不少于45min,直至试件内部温度达到试验温度±0.5℃为止。
保温时试件应放在支起的平板玻璃上,试件之间的距离应不小于10mm。
3.1.5将试验机环境保温箱达到要求的试验温度±0.5℃。
3,1,6将试验机梁式试件支座准确安放好,测定支点间距为200mm±0.5mm,使上压头与下压头保持平行,并两侧等距离,然后将其位置固定。
3.2试验步骤
3.2.1将试件从恒温水槽中取出,立即对称安放在支座上,试件上下方向应与试件成型时方向一致。
3.2.2在梁跨下缘正中央安放位移测定装置,支座固定在试验机上。
位移计测头支于试件跨中下缘中央或两侧(用两个位移计)。
选择适宜的量程,有效量程应大于预计最大挠度的1.2倍。
3.2.3将荷载传感器、位移计与数据米集系统或X-Y记录仪连接,以X轴为位移,Y轴为荷载,选择适宜的量程后调零。
跨中挠度可采用LVDT位移传感器测定。
当以高精密度电液伺服试验机压头的位移作为小梁挠度时,可以由加载速率及X-T记录仪记录的时间求得挠度。
为正确记录跨中挠度曲线,当采用
50mm/min速率加载时,X-T记录仪的X轴走纸速度(或扫描速度)根据试验温度确定。
3.2.4开动压力机以规定的速率在跨径中央施以集中荷载,直至试件破坏。
记录仪同时记录荷载一跨中挠度曲线。
4计算
4.1将荷载一挠度曲线的直线段按图示方法延长与横坐标相交作为曲线的原点,由图中量取峰值时的最大荷载P
B
及跨中挠度d。
4.2按式(T0715-1)~式(T0715-3)计算试件破坏时的抗弯拉强度R
B
、破
坏时的梁底最大弯拉应变ε
B 及破坏时的弯曲劲度模量S
B。
上述式中:R
B
——试件破坏时的抗弯拉强度(MPa);
ε
B
——试件破坏时的最大弯拉应变(με);
S
B
——试件破坏时的弯曲劲度模量(MPa);
b——跨中断面试件的宽度(mm);
h——跨中断面试件的高度(mm);
L——试件的跨径(mm);
PB——试件破坏时的最大荷载(N);
d——试件破坏时的跨中挠度(mm)。
注:计算时小梁的自重影响略去不计,故本方法不适用于试验温度高于30℃的情况。
4.3计算加载过程中任一加载时刻的应力、应变、劲度模量的方法同上,只需读取该时刻的荷载及变形代替上式的最大荷载及破坏变形即可。
4.4当记录的荷载一变形曲线在小变形区有一定的直线段时,可以(0. 1~
0.4)P
B
范围内的直线段的斜率计算弹性阶段的劲度模量,或以此范围内各测点的σ、ε数据计算的S=σ/ε的平均值作为劲度模量。
σ、ε及S的计算方法同式(T 0715-1)~式(T 0715-3)。
五、报告
5.1当一组测定值中某个数据与平均值之差大于标准差的k倍时,该测定值应予舍弃,并以其余测定值的平均值作为试验结果。
当试验数目n为3、4、5、6时,k值分别为 1.15、1.46、1.67、1.82。
5.2试验结果均应注明试件尺寸、成型方法、试验温度及加载速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