二年级下经典诵读教案.doc

合集下载

(完整)小学二年级经典诵读教案

(完整)小学二年级经典诵读教案

小学二年级经典诵读教案指导思想:以科学发展为根本的指导思想,以新课程理念为行动指南,以全面推进素质教育为根本目的,立足现实,着眼未来,遵循规律开发和利用好校本课程,引领广大学生阅读经典、阅读思想、阅读文化、阅读精神,无限相信书籍的力量,为学生的幸福人生奠定坚实的发展基础。

教学目的:1、喜欢经典文章,感受中华优秀传统文化的精髓,为熟读成诵奠定基础。

2、初步掌握经典诵读的方法,能用普通话正确流利有感情地诵读。

3、基本了解诵读内容,提高语文素养。

4、训练儿童应对、掌握声韵格律,从中得到语音、词汇、修辞的训练。

,第1课《声律启蒙》(节选一)一、经典回放:来对往,密对稀,燕舞对莺飞。

风清对月朗,露重对烟微。

瓜对果,李对桃,犬子对羊羔。

春分对夏至,谷水对山涛。

教学过程:二、简介《声律启蒙》。

三、教师有感情、有节奏、有韵味地范读。

要求:1、学生看教材认真倾听,标记出生字、新词、难点。

2、结合注释初步感知诵读内容。

3、体会教师诵读的节奏和韵律。

四、结合注释帮助学生理解句子的意思。

1、学生结合注释理解意思。

2、全班交流。

3、教师小结。

五、学生练读1、学生认真跟读。

2、学生自读。

(1)学生自读,教师巡视指导,帮助朗读有困难的学生,及时发现学生朗读中出现的共性问题并随时加以指导。

(2)同桌互读。

相互评价优点与不足,通过练习加以纠正。

(3)同桌合作读,一人一句。

3、小组交流。

4、指名读,师生针对诵读时是否正确、流利、有感情进行评价。

5、xx共同放声齐读。

六、xx点击:第2页七、活动xx:第3页八、成长袋:第4页九、课外延伸:1、与父母一起多形式诵读。

2、与父母交流诵读心得。

3、课外搜集资料,先讲给父母听,到校后与老师、同学交流。

第2课《声律启蒙》(节选二)一、经典回放:云对雨,雪对风,晚照对晴空。

来鸿对去燕,宿鸟对鸣虫。

天浩浩,日融融,佩剑对弯弓。

楼对阁,户对窗,巨海对长江。

千山对万水,九泽对三江。

山岌岌,水淙淙,故国对他邦。

二年级经典诵读活动方案(共5篇)

二年级经典诵读活动方案(共5篇)

二年级经典诵读活动方案〔共5篇〕第1篇:二级经典诵读活动施行方案二年级经典诵读活动施行方案一、活动目的本次活动,旨在通过组织学生诵读中国古诗文经典的方式,弘扬祖国优秀的传统文化,让他们在诵读过程中获得古诗文经典的根本熏陶和修养,承受中国传统美德潜移默化的影响和教育,进步广阔学生文化和道德素质,增强民族自信心和自豪感。

同时,以经典诗文诵读活动为载体,促进学生积淀文化底蕴,提升老师设计活动才能,深化学校读书文化的教育。

二、活动要求1、时间上要有保障〔1〕每天晨读时间进展诵读。

〔2〕语文课前3分钟进展诵读。

〔3〕午诵时间进展诵读。

〔4〕回家诵读10分钟。

2、组织上要有保障班主任语文老师要实在组织好,确保每次活动井然有序,学生每天都有收获。

3、活动上要有保障〔1〕各班可根据本班实际开展形式多样的活动。

〔2〕将不定期举行各种活动,力促经典诵读的顺利开展。

三、活动内容:二年级——《唐诗三百首》、《大学》、《中庸》四、活动安排和措施1、在课程安排上,每周安排一节阅读课,老师引导学生阅读,教给学生根本的阅读方法。

进展经典吟诵、演讲,分组背、个别背、接龙背、默背……等学习游戏活动。

2、每日晨读时间诵读形成常规,每班可以选一名普通话好的学生做带读的小老师。

3、利用双休日、节假日,倡导学生阅读一定量的诗文。

详细为《唐诗三百首》每周背诵1首,寒暑假各10首。

一学期能背诵20首。

4、利用学习园地、手抄报、读书征文等多种形式,展示经典佳句,营造诵读的气氛,使学生走进经典,耳濡目染中华优秀传统文化,陶冶情操。

5、每日课前3分钟诵读形成常规,老师组织,学生全员参与。

6、设立经典诵读读书卡。

指导学生抄写自己喜欢的诗文,建立诵读卡,随时进展诵读,便于记忆。

7、充分利用零碎时间,寻找时机让学生多接触优秀诗文,多读多背从而多用,不增加负担,使优秀诗文诵背和阅读课外书籍活动成为课外生活的一件乐事。

8、建立有效的评价制度。

评价分别由老师、家长、小组和自评四个局部组成,使学生形成习惯,持久地进展。

二年级经典诵读教案[共5篇]

二年级经典诵读教案[共5篇]

二年级经典诵读教案[共5篇]第一篇:二年级经典诵读教案二年级经典诵读教案指导思想:以科学发展为根本的指导思想,以新课程理念为行动指南,以全面推进素质教育为根本目的,立足现实,着眼未来,遵循规律开发和利用好校本课程,引领广大学生阅读经典、阅读思想、阅读文化、阅读精神,无限相信书籍的力量,为学生的幸福人生奠定坚实的发展基础。

教学目的:1、喜欢经典文章,感受中华优秀传统文化的精髓,为熟读成诵奠定基础。

2、初步掌握经典诵读的方法,能用普通话正确流利有感情地诵读。

3、基本了解诵读内容,提高语文素养。

4、训练儿童应对、掌握声韵格律,从中得到语音、词汇、修辞的训练。

,第1课《声律启蒙》(节选一)一、经典回放:来对往,密对稀,燕舞对莺飞。

风清对月朗,露重对烟微。

瓜对果,李对桃,犬子对羊羔。

春分对夏至,谷水对山涛。

教学过程:二、简介《声律启蒙》。

三、教师有感情、有节奏、有韵味地范读。

要求:1、学生看教材认真倾听,标记出生字、新词、难点。

2、结合注释初步感知诵读内容。

3、体会教师诵读的节奏和韵律。

四、结合注释帮助学生理解句子的意思。

1、学生结合注释理解意思。

2、全班交流。

3、教师小结。

五、学生练读1、学生认真跟读。

2、学生自读。

(1)学生自读,教师巡视指导,帮助朗读有困难的学生,及时发现学生朗读中出现的共性问题并随时加以指导。

(2)同桌互读。

相互评价优点与不足,通过练习加以纠正。

(3)同桌合作读,一人一句。

3、小组交流。

4、指名读,师生针对诵读时是否正确、流利、有感情进行评价。

5、师生共同放声齐读。

六、温馨点击:第2页七、活动广角:第3页八、成长袋:第4页九、课外延伸:1、与父母一起多形式诵读。

2、与父母交流诵读心得。

3、课外搜集资料,先讲给父母听,到校后与老师、同学交流。

第2课《声律启蒙》(节选二)一、经典回放:云对雨,雪对风,晚照对晴空。

来鸿对去燕,宿鸟对鸣虫。

天浩浩,日融融,佩剑对弯弓。

楼对阁,户对窗,巨海对长江。

小学二年级经典诵读教案

小学二年级经典诵读教案

小学二年级经典诵读教案指导思想:以科学发展为根本的指导思想,以新课程理念为行动指南,以全面推进素质教育为根本目的,立足现实,着眼未来,遵循规律开发和利用好校本课程,引领广大学生阅读经典、阅读思想、阅读文化、阅读精神,无限相信书籍的力量,为学生的幸福人生奠定坚实的发展基础。

教学目的:1、喜欢经典文章,感受中华优秀传统文化的精髓,为熟读成诵奠定基础。

2、初步掌握经典诵读的方法,能用普通话正确流利有感情地诵读。

3、基本了解诵读内容,提高语文素养。

¥4、训练儿童应对、掌握声韵格律,从中得到语音、词汇、修辞的训练。

,第1课《声律启蒙》(节选一)一、经典回放:来对往,密对稀,燕舞对莺飞。

风清对月朗,露重对烟微。

瓜对果,李对桃,犬子对羊羔。

春分对夏至,谷水对山涛。

教学过程:二、简介《声律启蒙》。

·三、教师有感情、有节奏、有韵味地范读。

要求:1、学生看教材认真倾听,标记出生字、新词、难点。

2、结合注释初步感知诵读内容。

3、体会教师诵读的节奏和韵律。

四、结合注释帮助学生理解句子的意思。

1、学生结合注释理解意思。

2、全班交流。

3、教师小结。

五、学生练读.1、学生认真跟读。

2、学生自读。

(1)学生自读,教师巡视指导,帮助朗读有困难的学生,及时发现学生朗读中出现的共性问题并随时加以指导。

(2)同桌互读。

相互评价优点与不足,通过练习加以纠正。

(3)同桌合作读,一人一句。

3、小组交流。

4、指名读,师生针对诵读时是否正确、流利、有感情进行评价。

5、师生共同放声齐读。

六、温馨点击:第2页七、活动广角:第3页八、成长袋:第4页…九、课外延伸:1、与父母一起多形式诵读。

2、与父母交流诵读心得。

3、课外搜集资料,先讲给父母听,到校后与老师、同学交流。

第2课《声律启蒙》(节选二)一、经典回放:云对雨,雪对风,晚照对晴空。

来鸿对去燕,宿鸟对鸣虫。

天浩浩,日融融,佩剑对弯弓。

楼对阁,户对窗,巨海对长江。

千山对万水,九泽对三江。

山岌岌,水淙淙,故国对他邦。

(完整)小学二年级经典诵读教案

(完整)小学二年级经典诵读教案

小学二年级经典诵读教案指导思想:以科学发展为根本的指导思想,以新课程理念为行动指南,以全面推进素质教育为根本目的,立足现实,着眼未来,遵循规律开发和利用好校本课程,引领广大学生阅读经典、阅读思想、阅读文化、阅读精神,无限相信书籍的力量,为学生的幸福人生奠定坚实的发展基础。

教学目的:1、喜欢经典文章,感受中华优秀传统文化的精髓,为熟读成诵奠定基础。

2、初步掌握经典诵读的方法,能用普通话正确流利有感情地诵读。

3、基本了解诵读内容,提高语文素养。

4、训练儿童应对、掌握声韵格律,从中得到语音、词汇、修辞的训练。

,第1课《声律启蒙》(节选一)一、经典回放:来对往,密对稀,燕舞对莺飞。

风清对月朗,露重对烟微。

瓜对果,李对桃,犬子对羊羔。

春分对夏至,谷水对山涛。

教学过程:二、简介《声律启蒙》。

三、教师有感情、有节奏、有韵味地范读。

要求:1、学生看教材认真倾听,标记出生字、新词、难点。

2、结合注释初步感知诵读内容。

3、体会教师诵读的节奏和韵律。

四、结合注释帮助学生理解句子的意思。

1、学生结合注释理解意思。

2、全班交流。

3、教师小结。

五、学生练读1、学生认真跟读。

2、学生自读。

(1)学生自读,教师巡视指导,帮助朗读有困难的学生,及时发现学生朗读中出现的共性问题并随时加以指导。

(2)同桌互读。

相互评价优点与不足,通过练习加以纠正。

(3)同桌合作读,一人一句。

3、小组交流。

4、指名读,师生针对诵读时是否正确、流利、有感情进行评价。

5、师生共同放声齐读。

六、温馨点击:第2页七、活动广角:第3页八、成长袋:第4页九、课外延伸:1、与父母一起多形式诵读。

2、与父母交流诵读心得。

3、课外搜集资料,先讲给父母听,到校后与老师、同学交流。

第2课《声律启蒙》(节选二)一、经典回放:云对雨,雪对风,晚照对晴空。

来鸿对去燕,宿鸟对鸣虫。

天浩浩,日融融,佩剑对弯弓。

楼对阁,户对窗,巨海对长江。

千山对万水,九泽对三江。

山岌岌,水淙淙,故国对他邦。

二年级下册《国学经典诵读》教案

二年级下册《国学经典诵读》教案

二年级下册《国学经典诵读》教案
第一周
小学“国学经典诵读”教学设计
第二周
小学“国学经典诵读”教学设计
第三周
小学“国学经典诵读”教学设计
第四周
小学“国学经典诵读”教学设计
第五周
小学“国学经典诵读”教学设计
第六周
第七周
第八周
第九周
第十周
第十一周
小学“国学经典诵读“教学设计
小学“国学经典诵读“教学设计
第十二周
小学“国学经典诵读”教学设计
第十三周
小学“国学经典诵读”教学设计
第十四周
小学“国学经典诵读”教学设计
第十五周
小学“国学经典诵读”教学设计
第十六周
小学“国学经典诵读”教学设计
第十七周
小学“国学经典诵读”教学设计
第十八周。

二年级下学期诵读教案

二年级下学期诵读教案

二年级下学期经典诵读教案一、教学目标:1. 通过经典诵读,让学生感受中华文化的魅力,培养对古典文学的兴趣。

2. 提高学生的语言表达能力,丰富学生的词汇量。

二、教学内容:1. 《弟子规》选段2. 《三字经》选段3. 《百家姓》选段4. 古诗词精选5. 民间故事选读三、教学重点与难点:1. 重点:熟读经典选段,理解其中寓意。

2. 难点:经典语句的翻译和解释,引导学生正确理解传统文化。

四、教学方法:1. 情境教学法:通过图片、音乐、动作等营造氛围,让学生身临其境,感受经典的魅力。

2. 互动教学法:分组讨论、问答等形式,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提高课堂参与度。

3. 启发式教学法:引导学生思考,培养独立思考和解决问题的能力。

五、教学安排:1. 第一周:《弟子规》选段学习与讨论2. 第二周:《三字经》选段学习与讨论3. 第三周:《百家姓》选段学习与讨论4. 第四周:古诗词精选学习与欣赏5. 第五周:民间故事选读与讲述每周安排两节课,每节课40分钟。

剩余时间用于学生自主阅读和课后作业。

六、教学评价:1. 课堂表现:观察学生在课堂上的参与程度、发言积极性和学习态度。

2. 课后作业:检查学生完成的经典诵读作业,评估其对课堂内容的理解和掌握程度。

3. 阶段测试:定期进行经典诵读测试,检验学生对所学经典知识的记忆和理解。

七、教学资源:1. 教材:《弟子规》、《三字经》、《百家姓》、古诗词精选、民间故事选读等书籍。

2. 辅助材料:相关图片、音频、视频等教学资源。

3. 网络资源:利用网络查找相关资料,丰富教学内容。

八、教学进度:1. 第二周:《弟子规》选段学习与讨论2. 第三周:《三字经》选段学习与讨论3. 第四周:古诗词精选学习与欣赏4. 第五周:民间故事选读与讲述5. 第六周:复习与总结九、课后作业:1. 熟读当堂学习的经典选段。

2. 完成相关的诵读练习题。

3. 家长签字确认学生的诵读情况。

十、教学反思:1. 定期反思教学效果,调整教学方法和内容,以提高学生的学习兴趣和效果。

二年级下学期诵读教案

二年级下学期诵读教案

二年级下学期经典诵读教案一、教学目标:1. 通过经典诵读,让学生感受中国古代文化的魅力,培养他们对传统文化的热爱。

2. 提高学生的朗读能力,使他们能够正确、流利、有感情地朗读课文。

二、教学内容:1. 选取适合二年级学生的经典诗词、故事等,如《咏柳》、《春晓》等。

2. 结合课本内容,选择一些有趣的传统文化故事,如《牛郎织女》、《孟母三迁》等。

三、教学重点与难点:1. 重点:正确、流利、有感情地朗读课文。

2. 难点:理解课文中的传统文化元素,感受古诗文的韵律美。

四、教学方法:1. 采用情境教学法,通过图片、音乐、动作等引导学生进入学习状态。

2. 采用互动式教学法,让学生在课堂上积极参与,提高他们的学习兴趣。

3. 采用问答法,引导学生思考,加深对课文内容的理解。

五、教学步骤:1. 热身活动:让学生自由朗读自己喜欢的古诗文,分享给大家。

2. 引入新课:教师出示课件,引导学生观察图片,猜猜将要学习的内容。

3. 学习课文:教师带领学生朗读课文,讲解生字词,解释传统文化元素。

4. 互动环节:学生分组讨论,分享自己对课文的理解和感受。

6. 布置作业:让学生回家后,向家人分享所学内容,提高他们的阅读兴趣。

六、教学评价:1. 通过课堂表现、课后作业和课堂互动,评价学生在诵读过程中的发音、语调和情感表达能力。

2. 观察学生在小组讨论中的参与程度,以及对传统文化内容的理解深度。

3. 收集学生对所学内容的反馈,了解他们的兴趣点和学习难点,为后续教学提供参考。

七、教学资源:1. 经典诵读教材和配套课件。

2. 与课程相关的传统文化故事书籍和视频资料。

3. 音频文件,包括古诗文的正确朗读和背景音乐。

八、教学进度安排:1. 第1-2周:学习《咏柳》、《春晓》等古诗,了解诗文背景,培养朗读习惯。

2. 第3-4周:通过《牛郎织女》等故事,引导学生了解传统节日习俗。

3. 第5-6周:学习《静夜思》、《悯农》等诗,引导学生体会作者情感。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高台县国庆小学练习课教案二〇一四年二月二○一四年度春学期《经典诵读》第四册课时安排计划周日期单内容课时次元1 2.25---2.28 开学报到3 3.10----3.14 《三字经》 15 3.24---3.28 《三字经》 1 7 4.7---4.11 《一封鸡毛信》 1 9 4.21---4.25 《邱少云》 1 11 5.5---5.9 《王二小》 1 13 5.19---5.23 《渔歌子》 1 15 6.2---6.6 《咏柳》 1 17 6.16---6.20 《华山》 1内容教学知识目能力标三字经(一)1.能熟读背诵“为学者,必有初讲道德,说仁义”2.简单了解所背内容的意思。

3.知道知识都是一点一滴积累的。

熟读背诵所学内容。

重难点能用自己的话说说所背内容的含义,并从中受到思想教育。

教法讲解指导教具课件课型新授课学具教学活动过程一、激趣导入师:《三字经》是古代小朋友上学的第一本书,是一本启蒙读物。

一共有 1000 多个字,但是包含了很多的内容,也有很多有意思的故事。

相传这本书的作者是一个叫王应麟的人,他是南宋的一个著名学者。

这本书被很多人知道,因为它都是三个字一句,所以就叫它《三字经》。

从那以后,大家把三字经作为小朋友上学学的第一门课程。

我们从今天开始也要学习它,通过它我们将会了解很多的知识。

板书课题:《三字经》齐读课题两遍。

二、诵读句子1.出示学习内容:为学者,必有初,小学终,至四书。

论语者,二十篇,群弟子,记善言。

孟子者,七篇止,讲道德,说仁义。

2.自己根据拼音试读生字,要读准字音。

3.同桌相互读,互相纠正读音。

4.请一个学生上台领读,大家一起诵读。

5.读通句子,和同桌说说自己读懂了什么?6.读读议议。

说一说:你读明白了什么?你能讲讲你的理解吗?三、讲解句子1.老师范读句子,解释句意:(1)为学者,必有初。

小学终,至四书。

【解释】作为一个学者,求学的初期打好基础,把小学知识学透了,才可以读“四书”。

(2)论语者,二十篇。

群弟子,记善言。

【解释】《论语》这本书共有二十篇。

是孔子的弟子们,以及弟子的弟子们,记载的有关孔子言论是一部书。

(3)孟子者,七篇止。

讲道德,说仁义。

【解释】《孟子》这本书是孟轲所作,共分七篇。

内容也是有关品行修养、发扬道德仁义等优良德行的言论。

2.教师小结:作为一个学生,求学的初期打好基础,才能学习更多更有用的知识。

3.带着对句子的理解熟读句子。

4.找小老师领读句子。

5.分小组赛读句子。

6.检查背诵情况。

三、生谈感受1.我们已经背诵了经典名句,谁来说说你从中受到了什么启示?2.学生根据注释谈启示。

四、总结所学、布置作业将今天所学内容背诵给家长听。

板书设计:三字经为学者必有初小学终至四书论语者二十篇群弟子记善言孟子者七篇止讲道德说仁义内容教学知识目能力标重难点三字经(二)1.能熟读背诵“曰国风记其事” 。

2.能理解所背内容的意思。

3.能从中受到思想教育。

熟读背诵所学内容。

能用自己的话说说所背内容的含义,并从中受到思想教育。

教法朗读指导教具课件课型新授课学具教学活动过程一、复习导课1.指名背诵上节课所学内容。

2.全班齐背上节课所学内容。

二、学习新课1.出示学习内容:曰国风,曰雅颂,号四诗,当讽咏。

诗既亡,春秋作,寓褒贬,别善恶。

三传者,有公羊,有左氏,有谷梁。

经既明,方读子。

撮其要,记其事。

2.自己根据拼音试读生字,要读准字音。

3.同桌相互读,互相纠正4.请一个学生上台领读,大家一起诵读。

5.读通句子,和同桌说说自己读懂了什么?6.读读议议。

说一说:你读明白了什么?你能讲讲你的理解吗?三、讲解句子1.老师范读句子,解释句意:(1)曰国风,曰雅颂。

号四诗,当讽咏。

【解释】《国风》、《大雅》、《小雅》、《颂》,合称为四诗,它是一种内容丰富、感情深切的诗歌,实在是值得我们去朗诵的。

(2)诗既亡,春秋作。

寓褒贬,别善恶。

【解释】后来由于周朝的衰落,诗经也就跟着被冷落了,所以孔子就作《春秋》,在这本书中隐含着对现实政治的褒贬以及对各国善恶行为的分辩。

(3)三传者,有公羊。

有左氏,有谷梁。

【解释】三传就是羊高所著的《公羊传》,左丘明所著的《左传》和谷梁赤所著的《谷梁传》,它们都是解释《春秋》的书。

(3)经既明,方读子。

撮其要,记其事。

【解释】经传都读熟了然后读子书。

子书繁杂,必须选择比较重要的来读,并且要记住每件事的本末因果。

2.带着对句子的理解熟读句子。

3.找小老师领读句子。

4.分小组赛读句子。

5.检查背诵情况。

三、生谈感受1.我们已经背诵了经典名句,谁来说说你从中受到了什么启示?2.学生根据注释谈启示。

四、总结所学、布置作业将今天所学内容背诵给家长听。

板书设计:三字经曰国风曰颂雅号四诗当讽咏诗既亡春秋作欲褒贬别善恶三传者有公羊有左氏有谷梁经既明方读子撮其要记其事内容教学知识目能力标一封鸡毛信1.能快速、流利地阅读课文,了解课文大意。

2.欣赏海娃的机智勇敢、不怕牺牲。

3.能用自身的话转述这个故事。

1.了解课文大意,学习海娃的品质。

重难点教法小组学习教具课件课型指导学具图片教学活动过程一. 初识小英雄1.从前边的课文中我们认识了很多大英雄,今天我们来了解一个小英雄的故事:板书课题。

想知道鸡毛信是怎么一回事吗?请同学们快速浏览这篇课文,简单概括全文的内容。

2.划分成几个相对独立的小故事,并为故事拟定小标题:接受任务,巧妙藏信,深夜逃走,丢信找信,诱敌负伤,完成任务。

3.指导学生分别朗读这六个故事。

4?学习按事情发展经过写作的方法。

二. 细读小英雄1.课文最后写到张连长称誉海娃是小英雄。

从哪些地方看出海娃是小英雄呢?选择自身感兴趣的小故事读读找找。

2.全班交流。

勾画出相关语句,有感情地朗读。

3.抓住对海娃语言动作和表情的描写,体会海娃的心理。

三 . 寻找抗日小英雄1937 年到 1945 年,是中华民族危亡的时刻,日本鬼子在我们神圣的土地上,烧杀抢掠,肆无忌惮。

你可知道,那时和我们相仿年纪的儿童们没有温饱,没有课堂,是飞机、坦克炸毁了他们幸福的童年。

然而,他们在战争中没有退缩、屈服,而是和父辈一起,用自身稚嫩的肩膀担起了繁重的抗争。

像海娃这样的小英雄有很多很多,如:王二小、雨来、张嘎等。

交流自身知道的小英雄故事。

五 . 身边现代小英雄现在我们生活在和平年代,我们生活在幸福与快乐之中,在我们周围也涌现出了一些小英雄,他们勤奋好学、艰苦朴素、乐于助人、敢于和坏人坏事作斗争你能找到吗?夸夸身边的现代小英雄。

板书设计:《一封鸡毛信》聪明海娃机智勇敢内容教学知识目能力标邱少云1.认识 5 个生字,学会 14 个生字2.理解课文,学习邱少云自觉严格守纪律而英勇献身的伟大精神和钢铁般的坚强意志1.抓住课文重点,体会作者要表达的思想感情。

重难点2.体会课文是如何动运用心理活动描写来表现英雄形象、突出中心的。

教法课型讨论教具课件指导学具教学活动过程一.导入新课课文哪局部最能突出反映邱少云不畏牺牲、严守纪律的高尚精神的中心呢?(第三段最能表达这一中心。

)二 . 学习第三段1.指名读第三段。

出示考虑题:(1)邱少云在烈火烧身时是怎样做的?他是怎样想的?(2)邱少云的思想活动是怎样体会到的?(3)组织学生讨论、推荐,教师点拨。

(4)指导学生看图说说邱少云所处环境和烈火烧身时的表情、动作、展开联想说说邱少云的内心是怎么想的?(5)感情朗读,深化理解。

三. 学习第二段。

1.指名读第六小节前两句考虑:为什么邱少云能扑灭身上的烈火而不扑,“我”就在他和近,能救邱少云而不去救?下面学习第二段。

2.指名读第二段。

考虑:他们隐蔽在什么地方?要求是什么?“纹丝不动”是什么意思?(1)学生边读边勾画答案。

(2)学生推荐,教师点拨。

(3)小结:在生死关头,在个人与战友,个人与集体,个人与国家利益矛盾的时候,邱少云想到的是战友、集体、国家,这是多么伟大的战士呀!真是值得我们学习呀!四. 以读代讲一、四段。

五 . 总结中心思想六 . 再读课文,研讨表达特点。

作者是怎样运用语言文字表达内容和中心的呢?1.学生边读边勾画、批注。

2.小组研讨、准备推荐。

3.学生推荐,教师点拨。

学生先从哪方面说都可以。

(1)本文采用第一人称写法。

这种写法好像是作者在给大家讲故事,使读者感到亲切、真实,具有很强的感染力。

(2)本文结构严谨,层次清楚。

开头、发展、高潮、结局这四局部是一般记叙文的构成局部。

本文按事情发展顺序写,记事完整,叙述清楚,交待明白,层次分明。

(3)本文景物描写和心理活动描写很突出。

这是一篇以写“人物”为主的记叙文,主人公是邱少云。

但全文没有直接描述邱少云的语言、动作的词句。

因为邱少云所在部队在执行潜伏任务,不能说话,也不能动。

作者就采用侧面描写的方法,景物描写、人物外表的描写和“我”的心理描写,突出邱少云为了战斗的胜利,为了战友的平安,那种高度的组织、纪律性,那种忍受痛苦的顽强毅力和勇于自我牺牲的高尚精神。

(4)本文语言精练、生动。

没有多余的句、段,而且段段紧扣中心。

4.品读好词好句。

板书设计:邱少云不畏牺牲、严守纪律内容王二小教1.认识“王、助”等 14 个生字。

学知识2.正确、流利、有感情朗读课文,在读中领悟小英雄的行为,目能力表达出对小英雄的崇敬之情。

标3.学习王二小机智勇敢的好品质,体会今天幸福生活来之不易。

1.正确、流利、有感情地朗读课文。

重难点2. 边读边体会王二小的机智勇敢,从而更加珍惜今天的幸福生活。

教法小组合作准备课件、《歌唱二小放牛郎》歌曲课型指导教学活动过程一. 导入(复现字词,加强巩固。

)上节课的生字婴幼儿又到我们班做客了,你还认识他们吗?1. 开火车读生字新词。

2.小小擂台赛:男女生各找一名同学竞赛认读生字,其它同学做评委,看谁能当上小擂主。

(以生动的形式,激发同学学习热情,培养同学主体意识。

)二. 读文(多种形式练读,体会王二小的机智勇敢)1.指名读第一段。

(用一边一边练习说话)2. 自由练读第二段。

想象:敌人会怎么“叫”他带路?(引导想像当时的情景)3. 男女生竞赛读第三自然段。

理解“顺从”,扮演:王二小是怎样“顺从”的?为什么要“装”?4.同桌互读四、五段,体会这两段应该用怎样的速度读。

(边想象边读)启发同学多形式的读文,增强同学感悟,发展同学语文思维。

三. 感悟(发明性复述课文,感悟英雄的品格)假如你是王二小,你能想象出王二小当时的语言行动和内心活动吗?(进行角色换位,训练同学语言。

)四 . 讨论(升华情感,激发对小英雄的敬重之情)为什么说王二小是英雄呢?(通过讨论,对同学进行正确价值观的引导,在训练同学语言的同时,丰富同学的情感体验。

)五. 选读(自主选读,加深品味。

)1.找出文中使你感动的地方读一读。

(组内练读)2.以《歌唱二小放牛郎》的乐曲为伴音(参见相关链接),指导同学有感情地朗读。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