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原创][拯救乳房]读书笔记]拯救乳房的读后感

合集下载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 原创][ 拯救乳房]读书笔记] 拯救乳房的读后感
《拯救乳房》读书笔记
年轻,所以总觉得,生老病死离我是那么遥远。

以为生命中还有很多的机会,很多的美妙等待我去发掘和享受。

但是谁又能预知明天,生命的列车将开往怎样的一站?
当我第一次见到这本有着刺眼书名的书的时候,我认为它终究会是与我青春互为陌生的事物,然而现在它又是那么的靠近和熟悉。

《拯救乳房》这一本心理学小说,在丰富本人的心理学、提供小组工作经验借鉴的同时,更加引起了我对生命的沉思和审视。

据马斯洛的“需要理论” 所言,人的需要分五种层次:生理需要、安全需要、归属和爱的需要、尊严需要、自我实现的需要。

癌症,像是可怕的撒旦,当他悄悄地走近你的身旁,踮着脚尖悄无声息,一步一步地吞噬你的灵魂与肉体。

它的虐杀是对生命残忍的煎熬,它一点一点地使你的以上五种需要失去满足:它使你无法实现自我,受病痛的控制成为撒旦的傀儡;使你失去尊严,把自己因疾病而颓败的躯壳暴露在陌生冰冷的医生面前,受人歧视或同情;使你身边的人对你的爱慢慢被病魔所消耗,使你孤立无援和缺失关爱;使你感到不安和恐惧;最后使你眼睁睁地,无力而又煎熬地,看着自己的容颜和躯体在短暂的时间内如花凋零,颓败枯萎。

因此我更加深刻地领悟到,不要因为自己年轻,就像孩子似的傻傻地期待生病来求得关注和关心,也不要去欣赏林黛玉般的柔弱阴郁和凄美。

疾病带来的,总是负能量大于正能量。

不是每一个人、每一段时期,都能够有能力去克服它们、战胜它们。

年轻时如果因为狂妄而挥霍掉生命的本钱,我们终会在不久的将来尝到入不敷出、得不偿失的恶果。

珍惜自己的健康,即是爱自己,即是爱他人。

在《拯救乳房》这本书里,真正拯救的然而并不是乳房,而是被乳腺癌折磨和蹂躏的失去尊严和阳光的生命。

德高望重的老干部、清秀妩媚的硕士生、现实而又无奈的下岗女工、光鲜照人的白领丽人、行踪诡秘的__ ,以及悲痛挣扎的易装来客,一个个不相干的生命被同一种疾病联成一个紧密的团体,他们因为病痛而失去原有的光环和标签,在死亡面前变得苍白脆弱,自尊不堪一击,他们以一种新的共同的角色走到了一起,携带着复杂经历,心灵深处生与死的挣扎,爱与恨的冲突,在小组内碰撞成长。

其中我认为最扣人心弦、震慑人心的角色,是那个身为男性却患了一般人标志为“只有女人才会患的病”的神秘来客,成慕海。

我难以想象他的身上背负着何等的压力和悲痛。

从小就被认为是娘娘腔的他,如今又恰好患上“女人的病”,巨大的精神压力,把他压得喘不过气来。

他为了寻求更好的生活方式,以女性的身份、女性的名字加
入了小组,时刻面对着是否应该开诚布公地向大家阐明身份的心理矛盾。


别对他而言变成了一个痛苦的秘密,他其实是想卸下这厚重的面具的,然而这个秘密却噎在喉咙里,无法发出声音。

最后当他终于再也忍受不住的时候,他当着众人的面,把上身的衣服全部脱光,让大家观摩着这个
一直在欺瞒他们的复杂躯体。

他的像一个巨浪冲击着每一个人的心,跌宕起伏。

而书中的主人公,即这个癌症小组的工作者程远青,她的应对方式是相当明智和理性的。

她并没有表现出愤怒,没有情绪失控,而是冷静地好真相,理智地分析组员的行为,并且给予最大的谅解,维护小组里的和谐氛围。

我常在想,如果有一天我自己成为了工作者,是否也能像她那样有着坚不可摧的意志和理性。

作为一个工作者,只有先控制得住自己的情绪,才有足够的魄力和理性去缓解甚至控制他人的情绪。

如果在工作的时候我们自己先慌了手脚,那绝对会使我们的组员对我们失去信赖。

此外有关鹿路的一段情节也让我觉得很精彩。

她是个__ ,鹿路也不是她的真名,她生在农村,是父亲的__ ,父亲死得早,就跟着干妈,也就是父亲的正牌妻子以及上面四个哥哥一起过。

干妈叫她小五,待她很好。

但她十几岁的一年她喜欢的三哥得了肾衰竭,一次次地做透析,家里渐渐拿不出钱了。

于是她一个人跑到大城市卖身换钱寄回老家给三哥做透析,还渐渐在行里干出了名头。

然而有一天她得了乳腺癌,手术后参加了程远青的小组。

这些年来一直支撑着她的就是一一个信念,只要把三哥的病治好了,三哥就能和她结婚,她就不用再做这行当了。

鹿路说:“不论我和多少个男人上过床,可我的心从来没有放在那张床上,它干干净净地放在家乡的
草地上,我只爱三哥。

” 然而程远青一针见血地指出,这一切其实都只是你一厢情愿。

终于鹿路还是看清了这一切,“我知道,三哥爱的是那个能寄钱给他治病的小妹,三哥从来没把我当成一个独立的女人。

三哥自始至终,从来没问一句我的身体,三哥以为我是铁打的”这总是一个痛苦的过程,但至少不必再自欺欺人。

小组里面的每一个人的心路历程,或许这就是毕淑敏想要告诉我们的,她借着程远青的嘴说了出来:黑夜过后就是黎明,最美好的东西一直在你身边,那就是你自己。

小说里让我印象最深刻的剧情之一还有结尾那段。

小组中的老人安疆在众人陪伴下安然逝去后,大家来到干休会的小花园,进行小组的最后一次活动。

程远青发给每个人一张白纸,让大家在纸上画出自己的“生命线”,线的左端点是出世,右端点是死亡,在出世与死亡之间分别记载自己的历程与计划。

大家都写下了自己的生命线,其中都有着一项“乳腺癌”,可是这一项离生命线的死亡端点很远,却离出世的端点比较近。

那些未来的计划,对于组员们那已经不是无奈的叹息、未竟的夙愿,而是积极的理想以及对新生的追求。

程远青微
笑了,事实上她作为组长是不参加这些小组活动的,但这次她破例了。

生命线的右边,程远青清清楚楚地写下自己的心愿一一成立中国癌症心理研究所。

虽然因为拒绝了吕克询的求婚并且点破他的阴谋而失去了公司的赞助使
得她的梦想暂时不得不搁浅,然而她知道,癌症小组告一段落了,但这一切对小组里的每一个人来说都还不是结局。

“雪化了,变成了泪。

泪被温暖的风吹干了,雪就变成了春天。

” 小说的最后一句温暖而又。

其实我们社工的角色,不就是这一股温暖的春风吗?我们的存在,就是为了让上每一个因为面前的困境沮丧失意、生活受到阻碍的人们,找回自己的“春天”。

内容仅供参考。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