六年级科学下册实验报告单
教科版六年级下册科学实验报告单(全套)

用滑轮组提升重物的力(N)
我们的发现
实验结论:滑轮组不但能够的方向,而且能够,滑轮组
中越省力。
科学实验报告单6
六年级上册
班次
实验组别
时间
年月日
实验者
实验名称:不同坡度斜面的作用实验
实验目的:斜面能够省力。斜面坡度越平缓越省力。
实验器材:斜面仪一套、1盒钩码、1个测力计
实验步骤:
科学实验报告单4
六年级上册
班次
实验组别
时间
年月日
实验者
实验名称:动滑轮作用实验
实验目的:认识动滑轮能够省力。
实验器材:1盒钩码、1根粗线绳、1个铁架台、1个滑轮、1个测力计
实验步骤:
用铁架台做支架,把绳子的一端固定在支架上,绕过动滑轮向上提,动滑轮下挂不同数量的钩码。然后做好记录。
观察到的现象:
动滑轮作用实验记录表
实验组别
时间
年月日
实验者
实验名称:通电线圈使指南针磁针偏转的实验
实验目的:认识通电线圈使指南针磁针偏转
实验器材:电池、电池盒、小灯泡、灯座、1根导线 、指南针
实验步骤:
1、组装一个点亮小灯泡的电路。
2、在桌面上放一个指南针,使指针保持正常。
3、做一个线圈(10圈左右在)。
4、给线圈通上电,然后移向指南针,改变不同的放法,看看线圈如何放,指南针偏转的角度最大。
3、在四边形框架里面加两根斜杠,再试一试稳定性。与不加斜杠时的框架比一比,哪个坚固。
4、作一个正方体框架,试一试稳定性。
5、在正方体框架的每个面上都加两根斜杠试一试稳定性。
6、在正方体框架的每个面上都加两根直杠试一试稳定性。
六年级下册科学实验报告单

六年级下册科学实验报告单实验名称:探究物体沉浮的规律实验目的:通过观察和实验,了解不同物体在液体中的沉浮规律,探究影响物体浮力的因素。
一、实验器材和材料:1. 透明容器2. 不同形状和质量的物体(如小石头、玻璃珠等)6. 记录表格二、实验步骤:1. 准备工作:a. 将透明容器装满水,放在平稳的桌面上。
b. 选择不同形状和质量的物体,确保物体均匀整齐地放置在容器边缘。
2. 观察实验:a. 仔细观察每个物体在水中的状况,记录下来。
观察物体是否沉入水中,是否浮在水面上,是否处于半浮半沉的状态。
b. 若有物体浮在水面上或半浮半沉,记录下物体的形状、质量等信息。
3. 测量实验:a. 选取一种形状的物体,在记录表上填写物体形状、质量等相关信息。
b. 用钢尺测量物体的尺寸,记录下物体的长度、宽度和厚度。
c. 使用秤测量物体的质量,并记录在记录表上。
4. 分析实验结果:a. 结合观察和实验数据,总结物体沉浮的规律。
比较不同形状和质量的物体在水中的浮力差异,了解物体沉浮与物体形状、质量之间的关系。
b. 讨论影响物体浮力的因素,并在记录表上进行标注。
5. 总结实验:a. 根据实验结果和分析,写出实验报告。
报告中要包括实验目的、实验步骤、观察结果、实验数据、分析结果等内容。
实验报告要求:报告内容要准确、简洁,语言生动、通顺,表达清晰、有条理。
报告中不得涉及与实验无关的内容,如广告、联系方式、商业化等。
报告整体逻辑要一致,不得出现逻辑词语“首先、其次、最后、总的来说”等。
1. 在实验过程中要注意安全,防止水溅出容器。
2. 完成实验后,将水倒掉并清洗容器。
3. 清洗后的容器要彻底晾干,确保下次实验的准确性。
通过以上实验,我们可以深入了解物体在液体中的沉浮规律,并初步认识影响物体浮力的因素。
这将有助于我们对物体浮力的理解和应用,为进一步的科学研究打下基础。
实验报告结束。
六年级下册科学实验报告单

碘酒10ml、载玻片2片、盖玻片2片、滴管1支
我的猜测:洋葱表皮细胞的样子,和罗伯特·胡克发现的细胞结构应该
是相同的
步骤:一、制作洋葱表皮标本装片
1、把洋葱从中间纵切两半,取其中一块,在内表皮上,用小刀划“#”
字,用镊子撕取“#”字中间的表皮;
观察到的现象:小苏打和白醋反应,产生大量气泡,反应后的液体温度比原来要低,
用产生的气体倒在燃烧的蜡烛火焰上,火焰会熄灭。
结论:我认为小苏打和白醋反应会产生新的物质,它们的变化是化学变化。
指导教师:
评定等级:★优秀☆良好□及格
○待改进
小学科学实验报告单
学校
年级
六年级
实验者
时间
实验名称
观察硫酸铜溶液与铁钉的反应
小学科学实验报告单
学校
年级
六年级
实验者
时间
实验名称
放大镜的特点
实验器材:放大镜1只、玻璃塑料瓶1个、圆柱玻璃杯1只、烧杯1只、
烧瓶1只、保鲜膜3张、透明塑料绳2米
我的猜测:放大镜能放大是因为它不同于普通玻璃,形状与平板玻璃
有较大差异。
步骤:1、比较放大镜与平板玻璃:放大镜的中间鼓,周围较薄,而平板
玻璃厚度均匀,没有放大功能;
物质是不同于米饭和淀粉的新物质。
指导教师:
评定等级:★优秀☆良好□及格
○待改进
小学科学实验报告单
学校
年级
六年级
实验者
时间
实验名称
小苏打和白醋混合后的变化
实验器材:
白醋20ml、小苏打30ml、玻璃杯3只、玻璃片3片
我的猜测:液体的白醋和固体的小苏打混合后会发生变化。
六年级科学下册实验报告单新版

教科版六年级下科学试验汇报单
教科版六年级下科学试验汇报单
教科版六年级下科学试验汇报单
教科版六年级下科学试验汇报单
教科版六年级下科学试验汇报单
教科版六年级下科学试验汇报单
教科版六年级下科学试验汇报单
教科版六年级下科学试验汇报单
教科版六年级下科学试验汇报单
教科版六年级下科学试验汇报单
教科版六年级下科学试验汇报单
教科版六年级下科学试验汇报单
教科版六年级下科学试验汇报单
教科版六年级下科学试验汇报单
教科版六年级下科学试验汇报单
教科版六年级下科学试验汇报单
教科版六年级下科学试验汇报单
教科版六年级下科学试验汇报单。
六年级下册小学科学实验报告单

(说明:在甲试管中,铁钉能够和水与空气充分接触;,而在乙试管中,铁钉只能和水接触,水面上的植物油能很好的防止空气溶解到水中。丙试管中铁钉只能和空气接触,因为试管中的干燥剂很好的吸收空气中的水分。)
实验现象:
一星期后观察发现,甲试管中的铁钉锈蚀比较严重,而丙和丁两个试管中的基本上没有生锈的现象。
实验分析和实验结论:
产生的气体不支持燃烧、比空气重,能和澄清的石灰水发生化学变化。小苏打和白醋混合后,产生看一种新物质————二氧化碳,这种变化属于化学变化。
(3)观察洋葱表皮细胞,并描述自己看到的细胞形状。
结论:洋葱表皮由一个个比较规则的多边形组成。洋葱表皮上的一个个小房间似的结构,是洋葱的细。
小学科学实验报告单
实验名称
铁生锈与水和空气都有关吗?
实验者
张海帮
同组者
实验时间
2012、4、24
实验器材:三个同样大小的试管,三枚同样的铁钉,水、干燥剂、棉花。
实验目的:
1、通过观察、实验获得证据,确定铁锈是一种不同于铁的新物质。
2、通过对比实验,探究铁生锈的原因。
3、懂得确定一种物质是否是新物质需要有足够的证据,培养证据意识。
实
验
步
骤
甲试管中把铁钉放在一团湿的棉花球上;
乙试管中把铁钉放入后注入经煮沸(赶走空气)快速冷却的水,将铁钉浸没后在水面上加一层植物油。
以上实验还不足以证明产生的气体是二氧化碳将产生的气体导入一个装有澄清石灰水的透明玻璃杯中观察澄清石灰水的变化
小学科学实验报告单
实验名称
用显微镜观察洋葱表皮细胞。
实验者
张海帮
同组者
实验时间
2012、3、23
教科版六年级科学下册实验报告单(全)

六年级【2 】科学试验报告
六年级科学试验报告
六年级科学试验报告
六年级科学试验报告
六年级科学试验报告
六年级科学试验报告
六年级科学试验报告
六年级科学试验报告
六年级科学试验报告
六年级科学试验报告
六年级科学试验报告
六年级科学试验报告
六年级科学试验报告
六年级科学试验报告
空造就皿无变化无变化无变化无变化无变化有锈点
清水里无变化无变化无变化有锈点锈面增大锈面又大
食盐水里无变化有锈点有锈点锈面增大锈面占半几乎全锈
结论:我以为在有水有空气的情况里,铁钉要生锈,越是腐化性强的,铁钉生锈越快.
指点教师:评定等级:★优良☆优越□合格
○待改良
六年级科学试验报告
黉舍年级六年级试验者
时光2016.05.11 试验名称建一个“星座”模子
试验器材:硬纸板.尼龙线.橡皮泥.直尺.铰剪.投影仪及屏幕
我的猜测:构成星座的各个星星,大小不一,没有接洽,看到的星座只是在地球上不雅察的外形
步骤:1.在边长50厘米的正方形硬纸板上,按图打上7个小孔【图一】
2.在1~7号小孔上,分别挂上15cm.12cm.15cm.17cm.27cm.
27cm.14cm长的细线,并在细线下端挂上雷同大小的橡皮泥小球【图二】
图一图二
3.用投影机的光从侧面照耀它们,不雅察记载小球在屏幕上的影子
不雅察到的现象:会看到形成的影子是我们在地球上不雅察到的“北斗星”
的外形;从不同的侧面照耀,形成的影子会不同;在其它星球上不雅察
“北斗七星”,构成的图形就会不同.
六年级科学试验报告。
六年级下册小学科学实验报告单.doc

实验名称
自制放大效果不同的放大镜
实验者
冯高潮
同组者
六年级学生
实验时间
2015.3.3
实验器材:水,大碗1个,保鲜膜,彩色弹珠若干,橡皮筋1根。
实验目的:
1、为了了解放大镜的原理。
2、认识到细致观察、详尽记录是重要的
3、发展观察生活和物质的兴趣。
4、懂得由于观察工具的改进,人们才能观察到许多自然界的秘密
3、发展观察生物标本、研究生物标本的兴趣。
4、懂得由于观察工具的改进,人们才能观察到许多自然界的秘密
实
验
步
骤
1.在载玻片中央滴一滴清水。
2.用小刀在菠菜叶小表皮中划出一下块。
3.用镶子撕下刻划出的下表皮,注意要捎带叶肉。
4.把撕下的表皮展平放在清水中,盖上盖玻片。
5.先用低倍镜找到细胞,在尝试用高倍镜观察,细胞 中呈环形流动的近似球形颗粒就是叶绿体。
实
验
步
骤
1、把彩色弹珠放进大碗中,用保鲜膜封住碗口,并用橡皮筋 扎进。
2、把保鲜膜中间往下轻轻按一点,使中间往下凹陷成一个小弧 度。
3、把水倒在保鲜膜上,透过保鲜膜看碗中的弹珠,观察放大的 效果。
4、把保鲜膜中间再往下按一点,使它中间凹陷得更多,倒水观 察弹珠被放大的效果。
5、逐渐增加保鲜膜下凹的程度,倒水并观察自制放大镜的放大 效果。
3、跟同学们讨论一下,分享每个人找到的诗句。
结论:古人的智慧博大精深,很早开始了天文观察,我们从古诗 中一边领略月相在古诗中的美丽,一边理性分析月相变化。
实验名称
探索口食与月食的发生
实验者
冯高潮
同组者
六年级学生
小学科学六年级下册《各种各样的能量》实验报告单

学校
明光小学
年级
时间
实验名称
各种各样的能量
指导老师
实验目的
1.通过观察冰融化时的状态,体验双手握住冰块时手逐渐变冷的感觉,理解热能在其中起的作用;
2.通过实验体验光具有能量,能使物体工作或运动,进而了解电磁能。
实验器材
辐射计、手电筒、冰块(自带)
实验过程
1.引导学生取一块冰放在手心,用双手握住,体验双手握住冰块时的感觉,并仔细观察实验现象,最后全班交流;
2.实
第2步:打开手电筒,照射叶片黑色一面;
第3步:观察叶片的变化情况;
演示本次实验,学生仔细观察实验现象,思考由现象得出的实验结论,全班交流。
实验现象或
实验结果
1.感觉手心发凉,冰块表面会融化成水,热量从物体的一部分传递到另一部分。
2.辐射计的叶片会转动,我们可以看出光具有能量。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课题
第二单元物质的变化
1.我们身边的物质
实验名称
物质在变化
实验班级
六年级
实验类别
B
实验组数
10
实验时间
任课教师
实验
准备
师:塑料袋、易拉罐、水结冰图片
生:蜡烛、火柴、铁绣钉、纸
规范操作要点
自然产生的变化和人为产生的变化、变化速度的快慢、是否产生新的物质
用举例、分析、综合、概括的方法,对物质的变化进行比较分析分类。
规范操作要点
1.用放大镜观察常见固体物质的晶体。
2.用图记录观察结果。
3.自制食盐等晶体。
备注
晶体:像食盐、白糖、味精的颗粒那样
规则几何外形
固体
玻璃、松香等非晶体。
实验通知单
课题
4.怎样放得更大
实验名称
做个简易显微镜
实验班级
六年级
实验类别
B
实验组数
10
实验时间
任课教师
实验
准备
分组实验器材:两个不同放大倍数的放大镜、卡纸(或现成的纸筒)、剪刀、胶带。供显微镜下观察的物体,如花蕊,青苔,蚕丝,纸纤维,昆虫的足、翅、触角等,手电筒或小镜子。
教师演示器材:两个不同放大倍数的放大镜,自制的显微镜,相关课件(如显微镜的历史等)
规范操作要点
1.用两个放大镜组合制作一个简易显微镜。
2.用自制的显微镜观察周围的物体
备注
肉眼看希望
——放大镜看
——(两个凸透镜组合)到
——光学显微镜更
——电子显微镜多
——扫描隧道显微镜……
实验通知单
课题
5、用显微镜观察身边的生命世界(一)
实验名称
制作、用肉眼和放大镜观察洋葱表皮玻片标本
实验班级
六年级
实验类别
B
实验组数
10
实验时间
任课教师
实验
准备
分组实验材料:洋葱、小刀、清水、滴管、吸水纸、载玻片、显微镜、放大镜。
规范操作要点
1)在一个干净的玻璃载片中间滴一滴清水
2)用镊子把取下的洋葱表皮放到栽玻片的水滴中央,注意标本要平展开,不能折叠。
实验名称
生物细胞的观察
实验班级
六年级
实验类别
B
实验组数
10
实验时间
任课教师
实验
准备
分组实验器材:几种动物、植物和人体的细胞装片、显微镜。
教师演示器材:多种生物细胞及细胞作用的课件或图片。
规范操作要点
1.观察几种植物、动物及人体的细胞。
2.画图记录显微镜下的生物细胞。
3.阅读资料了解细胞对生物的作用。
教师演示:不同放大倍数的放大镜、图片或课件(如放大镜镜片的结构等)。
规范操作要点
1.正确用放大镜观察物体。
2.比较用肉眼观察和用放大镜观察的不同。
备注
放大镜的作用——放大物体的像(可能学生会说“把物体放大”,提醒学生物体并未变大)
放大镜的用途——我们用放大镜观察校园里的生物、实验中在老师指导下观察花、昆虫等。它是视力不佳者的助视器,还适用于电子产品检验、线路板检验、集邮者欣赏鉴定邮票、珠宝商鉴定珠宝、公安人员用它观察指纹毛发纤维等、农技人员用它观察花蕊进行人工授粉等、制作微型工艺品的工匠工作时使用…
备注
奇特的身体构造:复眼——由小眼组成
触角——形状结构各异
足——密布细毛,有钩爪
实验通知单
课题
3.放大镜下的晶体
实验名称
放大镜下的白糖、盐、味精的小颗粒
实验班级
六年级
实验类别
B
实验组数
10
实验时间
任课教师
实验
准备
分组观察器材:放大镜、食盐、味精、烧杯、滴管、玻璃片、矿物晶体……
教师演示器材:各种晶体及晶体用途的图片或多媒体课件,制作好的大晶体及器材。
实验报告单
课题
实验名称
实验班级
实验类别
实验组数
实验时间
实验教师
实验准备
规范操作要点
观察到的现象结论
实验通知单
课题
第一单元微小世界
1.放大镜
实验名称
放大镜的构造、作用、用途
实验班级
六年级
实验类别
B
实验组数
10
实验时间
任课教师
实验
准备
分组实验器材:放大镜(最好每个学生都能有一个放大镜,如果只能提供给学生一种放大镜,尽量放大倍数大一点)科学书或报纸上的照片、计算机或电视机屏幕。柱形、球形的透明器皿、塑料薄膜、铁丝、普通玻璃片、平面镜片、水。
通过具体的实验,体验物质的变化。
备注
无论是实际存在的物质还是我们的感觉器官能感触的到的物质,都说明了整个世界都是由物质构成的。
世界总是在不断的变化,有些变化只是改变物质的形态,大小,有些变化就产生了新的物质。我们下节课接着研究。
实验通知单
课题
实验名称
观察水中的微生物
实验班级
六年级
实验类别
B
实验组数
10
实验时间
任课教师
实验
准备
分组实验器材:显微镜、水中的微生物如草履虫、眼虫等。滴管、载玻片、盖玻片、脱脂棉。
教师演示器材:介绍微生物的图片或课件
规范操作要点
制作装片
1)准备好一块载玻片
2)在玻片中央放少量脱脂棉纤维
3)在池塘水或培养液中取一滴水滴在棉纤维上
3)用盖玻片(或另一个玻璃载片)倾斜着盖到标本上面,放盖玻片时,先放一端,再慢慢放下另一端,注意不要有气泡。
从标本的边缘滴一滴稀释的碘酒,并把玻片微微倾斜,再用吸水纸吸掉多余的水。
备注
洋葱表皮由一个个比较规则的多边形组成。洋葱表皮上的一个个小房间似的结构,是洋葱的细胞
实验通知单
课题
6.用显微镜观察身边的生命世界(二)
实验通知单
课题
2.放大镜下的昆虫世界
实验名称
实验班级
六年级
实验类别
B
实验组数
10
实验时间
任课教师
实验
准备
分组实验器材:昆虫或昆虫器官标本、放大镜
教师演示器材:有关昆虫形态构造和生活习性的多媒体课件或图片资料
规范操作要点
提供给学生各种昆虫的标本或昆虫肢体的标本。(因这个寒假的冻灾,估计开学时不会有太多的昆虫,可以利用仪器室原有的标本和蚊蝇蟑螂等常见昆虫及其肢体为观察对象。估计肉眼观察学生的兴趣不会太浓,而且因观察对象小,肉眼的发现可能不会很多。可能的发现:昆虫的身体有头、胸、腹,有的昆虫翅膀是透明的,昆虫足上有勾……)
备注
血液中的红细胞能运输吸入的氧气和产生的二氧化碳。我们身体里的白细胞能和病毒、细菌作战。绿色植物的一些细胞能进行光合作用,制造养料。细胞具有遗传作用,能使特种的特征延续到下一代……
一切生物体都是由细胞组成的,细胞的形课题
7.用显微镜观察身边的生命世界(三)
4)轻轻盖上盖玻片
5)用吸水纸吸去多余水分
备注
搜索观察显微镜下的微生物
1)将装片放到载物台上将要观察的中心部分对准通光孔中央
2)调整好镜筒的高度,使视野里出现较清楚的物体影像
3)移动装片,搜索装片上的生物
4)找到生物后继续调整镜头高度使镜头下的生物图像更清晰
5)初步辨别是否是生物(动物会动,生物一般都有较规则、完整的个体)