六年级下科学实验报告单

合集下载

教科版六年级下册科学实验报告单(全套)

教科版六年级下册科学实验报告单(全套)
直接提升重物的力(N)
用滑轮组提升重物的力(N)
我们的发现
实验结论:滑轮组不但能够的方向,而且能够,滑轮组
中越省力。
科学实验报告单6
六年级上册
班次
实验组别
时间
年月日
实验者
实验名称:不同坡度斜面的作用实验
实验目的:斜面能够省力。斜面坡度越平缓越省力。
实验器材:斜面仪一套、1盒钩码、1个测力计
实验步骤:
科学实验报告单4
六年级上册
班次
实验组别
时间
年月日
实验者
实验名称:动滑轮作用实验
实验目的:认识动滑轮能够省力。
实验器材:1盒钩码、1根粗线绳、1个铁架台、1个滑轮、1个测力计
实验步骤:
用铁架台做支架,把绳子的一端固定在支架上,绕过动滑轮向上提,动滑轮下挂不同数量的钩码。然后做好记录。
观察到的现象:
动滑轮作用实验记录表
实验组别
时间
年月日
实验者
实验名称:通电线圈使指南针磁针偏转的实验
实验目的:认识通电线圈使指南针磁针偏转
实验器材:电池、电池盒、小灯泡、灯座、1根导线 、指南针
实验步骤:
1、组装一个点亮小灯泡的电路。
2、在桌面上放一个指南针,使指针保持正常。
3、做一个线圈(10圈左右在)。
4、给线圈通上电,然后移向指南针,改变不同的放法,看看线圈如何放,指南针偏转的角度最大。
3、在四边形框架里面加两根斜杠,再试一试稳定性。与不加斜杠时的框架比一比,哪个坚固。
4、作一个正方体框架,试一试稳定性。
5、在正方体框架的每个面上都加两根斜杠试一试稳定性。
6、在正方体框架的每个面上都加两根直杠试一试稳定性。

教科版六年级科学下册实验报告单

教科版六年级科学下册实验报告单

教科版六年级科学下册实验报告单教科版六年级科学下册实验报告单实验名称:探索植物的根和茎的作用实验目的:1、了解植物的根和茎在植物生长中的作用。

2、通过实验观察,记录和分析根和茎在吸收和运输水分和养分过程中的作用。

实验材料:1、植物的根和茎。

2、培养皿。

3、纸巾。

4、墨水或染料。

5、放大镜或显微镜。

实验步骤:1、准备实验材料。

将植物的根和茎分别放入两个培养皿中,加入足够的水,使水完全覆盖根和茎。

2、在另一个培养皿中放入纸巾,用墨水或染料浸泡,制作成“染色纸”。

3、将染色纸放在植物的茎旁边,以便在后续的观察中对比。

4、每天观察并记录根和茎的情况,使用放大镜或显微镜观察根和茎的内部结构。

5、在实验进行一周后,取出染色纸,观察纸巾上的染色情况,并与植物的根和茎进行对比。

实验结果:经过一周的观察,我们发现植物的根和茎在吸收和运输水分和养分的过程中发挥了重要作用。

在染色纸的对比下,我们可以清晰地看到植物的茎部没有染色,而根部分布着一些染色的痕迹,这说明水分和养分是通过根部分布到植物各部分的。

实验结论:植物的根和茎在吸收和运输水分和养分的过程中发挥着关键作用。

根部的特殊结构使其能够有效地吸收水分和养分,而茎部则负责将吸收到的水分和养分输送到植物的其他部分,以维持植物的生长。

通过这个实验,我们更深入地了解了植物的生命过程和生长规律,也让我们更加敬畏自然的奥妙和伟大。

同时,这个实验也让我们认识到科学探究的重要性,它能帮助我们揭示事物的本质,解答我们的疑问,让我们对世界有更深刻的认识。

此外,实验过程中的细致观察和记录也是科学研究中不可或缺的一部分。

通过对比和分析实验结果,我们可以得到更为准确和具有说服力的结论。

总的来说,这次实验让我们对植物的生长过程有了更为直观和深入的了解,也增强了我们对科学探究的兴趣和信心。

希望通过这样的实验,我们能更加热爱科学,热爱生活,热爱大自然。

六年级下册科学实验报告单

六年级下册科学实验报告单

六年级下册科学实验报告单实验名称:探究物体沉浮的规律实验目的:通过观察和实验,了解不同物体在液体中的沉浮规律,探究影响物体浮力的因素。

一、实验器材和材料:1. 透明容器2. 不同形状和质量的物体(如小石头、玻璃珠等)6. 记录表格二、实验步骤:1. 准备工作:a. 将透明容器装满水,放在平稳的桌面上。

b. 选择不同形状和质量的物体,确保物体均匀整齐地放置在容器边缘。

2. 观察实验:a. 仔细观察每个物体在水中的状况,记录下来。

观察物体是否沉入水中,是否浮在水面上,是否处于半浮半沉的状态。

b. 若有物体浮在水面上或半浮半沉,记录下物体的形状、质量等信息。

3. 测量实验:a. 选取一种形状的物体,在记录表上填写物体形状、质量等相关信息。

b. 用钢尺测量物体的尺寸,记录下物体的长度、宽度和厚度。

c. 使用秤测量物体的质量,并记录在记录表上。

4. 分析实验结果:a. 结合观察和实验数据,总结物体沉浮的规律。

比较不同形状和质量的物体在水中的浮力差异,了解物体沉浮与物体形状、质量之间的关系。

b. 讨论影响物体浮力的因素,并在记录表上进行标注。

5. 总结实验:a. 根据实验结果和分析,写出实验报告。

报告中要包括实验目的、实验步骤、观察结果、实验数据、分析结果等内容。

实验报告要求:报告内容要准确、简洁,语言生动、通顺,表达清晰、有条理。

报告中不得涉及与实验无关的内容,如广告、联系方式、商业化等。

报告整体逻辑要一致,不得出现逻辑词语“首先、其次、最后、总的来说”等。

1. 在实验过程中要注意安全,防止水溅出容器。

2. 完成实验后,将水倒掉并清洗容器。

3. 清洗后的容器要彻底晾干,确保下次实验的准确性。

通过以上实验,我们可以深入了解物体在液体中的沉浮规律,并初步认识影响物体浮力的因素。

这将有助于我们对物体浮力的理解和应用,为进一步的科学研究打下基础。

实验报告结束。

六年级下科学实验报告单

六年级下科学实验报告单
实验二:探究如何改变电磁铁的磁力大小
1、线圈匝数相同,电池节数不同。
2、电池节数相同,线圈匝数不同。
实验现象:
实验一:改变电池正负极接法磁极改变,改变线圈绕线方向磁极改变。
实验二:电池节数多吸大头针多,线圈匝数多吸大头针多。
实验结论:
实验一:改变电池正负极接法或改变线圈绕线方向磁极改变。
实验二:改变电池的节数或改变线圈匝数磁力改变。
实验结论:
1、机械能转化为热能。
2、热能转化为机械能。
3、机械能转化为电能。
实验六:风从哪里来
实验名称:
风从哪里来
实验材料:
大可乐瓶、小刀、火柴、纸条、蚊香、蜡烛、胶带
实验方案
1、用小刀将大可乐瓶的底部裁掉。
2、用小刀从大可乐瓶底部向上大约6cm处刻一个直径约2cm的圆孔。
3、点燃蜡烛、蚊香。
4、用可乐瓶罩住蜡烛,将蚊香冒烟处置于离可乐瓶底部圆孔约1cm处。
实验三:模拟钻木取火实验
实验名称:
模拟钻木取火实验
实验材料:
木板、砂纸、铁丝、火柴、手钻。
实验方案:
1.两人合作,用手钻钻木板。
2.搓手。
3.用砂纸打磨铁丝或弯折铁丝。
4.在黑板上摩擦火柴。
实验现象:
1.过一会用手摸钻头,感到钻头变热了。
2.感到受变热了。
3.过一会感到砂纸变热了,用手摸铁丝,铁丝变热了。
2在方座支架上挂两个摆,摆锤重量相同,摆线长短不同,观察记录在相同时间内摆摆的次数。
实验现象:
实验一:同一个摆相同时间内摆动的次数相同。
实验二:1摆动的次数是相同的。
2、摆线短的摆动的次数多,摆线长的摆动的次数少
实验结论
实验一:同一个摆摆动的快慢是一定的。

六年级科学下册实验报告单新版

六年级科学下册实验报告单新版

教科版六年级下科学试验汇报单
教科版六年级下科学试验汇报单
教科版六年级下科学试验汇报单
教科版六年级下科学试验汇报单
教科版六年级下科学试验汇报单
教科版六年级下科学试验汇报单
教科版六年级下科学试验汇报单
教科版六年级下科学试验汇报单
教科版六年级下科学试验汇报单
教科版六年级下科学试验汇报单
教科版六年级下科学试验汇报单
教科版六年级下科学试验汇报单
教科版六年级下科学试验汇报单
教科版六年级下科学试验汇报单
教科版六年级下科学试验汇报单
教科版六年级下科学试验汇报单
教科版六年级下科学试验汇报单
教科版六年级下科学试验汇报单。

教科版六年级科学下册实验报告单(全)

教科版六年级科学下册实验报告单(全)

六年级【2 】科学试验报告
六年级科学试验报告
六年级科学试验报告
六年级科学试验报告
六年级科学试验报告
六年级科学试验报告
六年级科学试验报告
六年级科学试验报告
六年级科学试验报告
六年级科学试验报告
六年级科学试验报告
六年级科学试验报告
六年级科学试验报告
六年级科学试验报告
空造就皿无变化无变化无变化无变化无变化有锈点
清水里无变化无变化无变化有锈点锈面增大锈面又大
食盐水里无变化有锈点有锈点锈面增大锈面占半几乎全锈
结论:我以为在有水有空气的情况里,铁钉要生锈,越是腐化性强的,铁钉生锈越快.
指点教师:评定等级:★优良☆优越□合格
○待改良
六年级科学试验报告
黉舍年级六年级试验者
时光2016.05.11 试验名称建一个“星座”模子
试验器材:硬纸板.尼龙线.橡皮泥.直尺.铰剪.投影仪及屏幕
我的猜测:构成星座的各个星星,大小不一,没有接洽,看到的星座只是在地球上不雅察的外形
步骤:1.在边长50厘米的正方形硬纸板上,按图打上7个小孔【图一】
2.在1~7号小孔上,分别挂上15cm.12cm.15cm.17cm.27cm.
27cm.14cm长的细线,并在细线下端挂上雷同大小的橡皮泥小球【图二】
图一图二
3.用投影机的光从侧面照耀它们,不雅察记载小球在屏幕上的影子
不雅察到的现象:会看到形成的影子是我们在地球上不雅察到的“北斗星”
的外形;从不同的侧面照耀,形成的影子会不同;在其它星球上不雅察
“北斗七星”,构成的图形就会不同.
六年级科学试验报告。

教科版科学六年级下册实验报告单(表格版本)

教科版科学六年级下册实验报告单(表格版本)
实验目的:白醋和小苏打混合后会发生变化
实验器材:白醋20ml、小苏打30g、瓶盖7个、白砂糖、实验、密封袋
实验步骤:
实验一:观察有气体产生的气体
1.准备6个塑料瓶盖,把它们分为两组,每组3个瓶盖。
2.在每组的3个瓶盖中,分别加入少量的白砂糖、食盐和小苏打。
3.在第一组的三个瓶盖中滴入水,在第二组的三个瓶盖中加入白醋。
4.观察哪个瓶盖内有气泡产生。
实验二:收集气体
1.取一个能盛水的密封袋,在里面放入三勺白醋。
2.在一个塑料瓶盖中加入一勺小苏打,再把它小心地放进密封袋中。
3.封好袋口,打翻袋中的瓶盖,让小苏打与白醋混合,观察发生的现象。
观察到的现象:
小苏打和白醋反应,产生大量,反应后的液体温度比原来要。
实验结论:
小苏打和白醋反应会产生的物质,它们的变化是变化。
实验步骤:
1.用大小和颜色不同的纸片分别代表太阳、地球和月球。
2.将三张纸片摆放在一条直线上。
3.在地球纸片上打上一个观察孔,让月球纸片和观察孔高度一致。
4.将月球纸片转到离地球纸片远近略有不同的两个位置上,通过观察孔观察 “月球”挡住“太阳”的情况。
观察到的现象:
月球纸片离地球纸片近的时候观察到____,离地球远的时候观察到____。
实验步骤:
1.找一张边长为50厘米左右的正方形纸板按图打上7个小孔。
2.在1~7号小孔上分别挂上15厘米、12厘米、15厘米、17厘米、27厘米、 27厘米、14厘米长的细线,并在细线下端挂上大小相同的橡皮泥小球。
3.用投影仪的光从不同侧面照射它们,记录下橡皮泥小球在屏幕上的影子。
我的记录:
观察角度
教科版科学六年级下册实验报告单(表格版本)

苏教版六年级下册科学实验报告单

苏教版六年级下册科学实验报告单
实验器材
试管夹、试管架、试管(水若干)、大头针、蜡烛、酒精灯、火柴
实验步骤
1、制作蜡烛块,用火柴点燃蜡烛,并使其熔化,收集蜡烛块。将大头针小心地扎入蜡烛块,增加其重量。
2、加热,将蜡烛块放入试管底部,然后在试管内加入适量的水(不能超过试管的三分之二),并用试管夹夹住试管。点燃酒精灯,对着试管上部加热,注意试管口不能对着人,加热时要转动试管,以使试管上部均匀受热,然后持续给试管上部加热,直至水沸腾。观察试管底部蜡烛块的变化。正确熄灭酒精灯。将热的试管放置在试管架上,小心烫手。
实验结论
试管上部的水受热后向上升,试管底部的水较冷往下沉,因此蜡烛块不会被熔化。水的传热方式为对流。
指导教师
评定等级
实验结论
橡皮筋给予吸管火箭模型的能量越大,吸管火箭升得越高。
指导教师
评定等级
《科学》实验报告单
实验名称
能量的转换
实验时间
班级
小组
实验目的
1、知道什么是能量、能源以及能量的形式、能源的种类
2、知道能量是可以从一种形式转化为另外一种形式的
实验器材
火柴、花生米、铁丝、木板、三角架、石棉网、烧杯(水若干)、温度计
《科学》实验报告单
实验名称
比较能量大小与物体运动的关系
实验时间
班级
小组
实验目的
1、知道什么是能量、能源以及能量的形式、能源的种类
2、知道能量是可以从一种形式转化为另外一种形式的
实验器材
吸管、剪刀、胶带、记号笔、橡皮筋若干、米尺
实验步骤
1、制作吸管火箭,按书中步骤与要求,制作一个吸管火箭模型。注意不要剪到手,不要乱扔剩余的吸管。将吸管火箭模型放到发射器上,在吸管下端标记0刻度,然后往下拉吸管火箭,用记号笔在吸管上以厘米为单位依次标上刻度。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小学科学实验报告单
小学科学实验报告单
小学科学实验报告单
小学科学实验报告单
小学科学实验报告单
小学科学实验报告单
小学科学实验报告单
小学科学实验报告单
小学科学实验报告单
小学科学实验报告单
小学科学实验报告单
小学科学实验报告单
小学科学实验报告单
小学科学实验报告单
小学科学实验报告单
小学科学实验报告单
小学科学实验报告单
小学科学实验报告单
小学科学实验报告单
时刻
观察到的现象:
结论:我认为月相的变化是具有规律性的,上半月左暗右明,明亮部分逐渐增大;下半月左明右暗,明亮部分逐渐减小直至完全变暗。

指导教师:评定等级:★优秀☆良好□及格
○待改进
小学科学实验报告单学

年级六
年级
实验者时

实验
名称
模拟月相变化实验器材:太阳图片 1张、双面胶(或胶水)、皮球1只
小学科学实验报告单
小学科学实验报告单
指导教师:评定等级:★优秀☆良好□及格
○待改进
小学科学实验报告单


年级六
年级
实验者时

实验
名称
建一个“星座”模型
实验器材:硬纸板、尼龙线、橡皮泥、直尺、剪刀、投影仪及屏幕
我的猜测:组成星座的各个星星,大小不一,没有联系,看到的星座只是在地球上观察的形状
步骤:1、在边长50厘米的正方形硬纸板上,按图打上7个小孔【图一】
2、在1~7号小孔上,分别挂上15cm、12cm、15cm、17cm、27cm、
27cm、14cm长的细线,并在细线下端挂上相同大小的橡皮泥小球【图二】
图一图二
3、用投影机的光从侧面照射它们,观察记录小球在屏幕上的影子
观察到的现象:会看到形成的影子是我们在地球上观察到的“北斗星”
的形状;从不同的侧面照射,形成的影子会不同;在其它星球上观察
“北斗七星”,构成的图形就会不同。

小学科学实验报告单
小学科学实验报告单
小学科学实验报告单
小学科学实验报告单
小学科学实验报告单。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