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国历史资料
中国历史七年级上册复习资料

中国历史七年级上册复习资料单元一:中华文明的起源(170万年前元谋人——公元前2070年夏朝建立)1.元谋人生活在云南省元谋县(长江流域),时间是距今170万年,是我国境内以知最早的人类,中国历史从元谋人开始。
(P2)2.北京人生活在北京西南周口店龙骨山的山洞里,时间是距今约70万年至20万年。
使用打制石器,会使用天然火,过群居生活。
(P3—4)3.①河姆渡人:距今约6000多年(长江流域),种植水稻,我国是世界上最早种植水稻的国家。
使用磨制石器和骨器,饲养猪,狗,水牛等家畜。
会制造陶器,住干栏式的房子过定居生活。
(P7—8)②半坡人:距今5000多年(黄河流域),种植栗,我国是世界上最早种植栗的国家。
饲养牛,马,羊,使用磨制石器,住半地穴式的房屋。
懂得纺线、织布、制造彩陶(P8—9)、4.①华夏之祖:距今四五千年,黄帝(轩辕式)和炎帝(神农式),海外华人称自己为“炎黄子孙”,炎帝部落和皇帝部落结成联盟,后来发展成华夏族的主干,成为汉族的前身。
②“人文初祖”:黄帝被称为中华文明的“人文初祖”,中华上下五千年的文明史从黄帝开始。
③尧、瞬、禹的传说:相传黄帝之后,我国黄河流域杰出的部落联盟首领尧、瞬、禹先后担任部落联盟首领,实行禅让制。
禅让制的实质是一种民主推选部落联盟首领的制度。
被选出的部落联盟首领没有特权。
单元二:国家的产生和社会的变革(夏、商、西周、春秋战国时期公元前2070年——公元前221年)5.夏朝建立于公元前2070年,建立者禹,夏朝是我国历史上第一个王朝,它的建立标志着国家产生,也标志着我国原始社会结束,奴隶社会开始。
(P15)禹死后,他的儿子启继承王位。
从此,父子,兄弟相承的王位世袭制取代了禅让制,“公天下”变成了“家天下”。
(P20)6.商朝(约公元前1600年—前1046年),汤建立商朝。
7.西周(约公元前1046年—前771年),周武王在牧野之战中打败商纣建立西周,定都镐京。
中职 中国历史:第二单元的复习资料

中职中国历史:第二单元的复习资料1. 中国古代的朝代和历史事件- 夏朝 (约公元前2070年-约公元前1600年)- 建立者:禹- 特点:奴隶社会,使用青铜器- 商朝 (约公元前1600年-约公元前1046年)- 建立者:汤- 特点:使用象形文字,发展商业贸易- 周朝 (约公元前1046年-公元前256年)- 建立者:周武王- 特点:分为西周和东周,封建制度的典型代表- 秦朝 (公元前221年-公元前206年)- 建立者:秦始皇- 特点:统一六国,开创封建帝国- 汉朝 (公元前206年-公元220年)- 建立者:刘邦- 特点:实行中央集权,开创了科举制度- 魏晋南北朝 (公元220年-公元589年)- 特点:中国分裂成多个王朝,政治动荡不安定- 隋朝 (公元581年-公元618年)- 建立者:杨坚- 特点:统一北方,修建了大运河- 唐朝 (公元618年-公元907年)- 建立者:李渊- 特点:政治稳定,经济繁荣,开放对外交往- 宋朝 (公元960年-公元1279年)- 建立者:赵匡胤- 特点:南宋和北宋,科技文化发达- 元朝 (公元1271年-公元1368年)- 建立者:成吉思汗- 特点:蒙古族建立的中国王朝- 明朝 (公元1368年-公元1644年)- 建立者:朱元璋- 特点:大航海时代,万里长城修建- 清朝 (公元1644年-公元1912年)- 建立者:爱新觉罗·努尔哈赤- 特点:满族建立的中国王朝,闭关锁国2. 中国历史上的重要事件- 农业革命 (公元前8000年-公元前4000年)- 特点:人类从狩猎采集生活方式转变为农业生活方式- 秦始皇统一中国 (公元前221年)- 特点:秦始皇统一了六国,开创了封建帝国- 文化大革命 (1966年-1976年)- 特点:毛泽东发动的运动,导致社会动荡和文化破坏- 五四运动 (1919年)- 特点:反对帝国主义和封建主义,提倡民主和科学- 甲午战争 (1894年-1895年)- 特点:中国与日本的战争,标志着中国半殖民地半封建社会的开始- 辛亥革命 (1911年)- 特点:推翻了清朝,建立了民主共和国的先例- 丝绸之路的开通 (公元前206年)- 特点:中国和欧亚大陆的贸易和文化交流3. 中国历史上的重要人物- 孔子 (公元前551年-公元前479年)- 特点:儒家学派创始人,提倡仁爱和道德修养- 孙中山 (1866年-1925年)- 特点:辛亥革命的领导人,民主革命的先驱者- 毛泽东 (1893年-1976年)- 特点:中共创始人,中国共产主义革命的领导人- 刘备 (161年-223年)- 特点:三国演义中的蜀国创始人,仁德之君- 玄奘 (602年-664年)- 特点:唐朝时期的高僧,西行取经的主要人物以上是中国历史第二单元的复习资料,希望能帮助你复习并掌握相关知识。
人教版中国历史七年级上册_2022年学习资料

五、争霸战争的实质和影响-实质:是为了迫使各诸侯国向霸主贡赋,-获取周天子过去享受的政治和经济特权。-影响:-春秋时期的争霸战争,给社会带来种种-灾难;但在争霸过程 ,有些诸侯国被消-灭,出现了一些疆域较大的国家。促进了-民族融合。
战国七雄-战国:前475年—前221年-1、三家分晋和田氏代齐-2、桂陵之战(围魏救赵)、马陵之战-3、长平之战
中国历史第一册-第6课-春秋战四纷
第6课-春秋战国的纷争-平王东迁-河-犬戎-西周-水-渭-洛-镐京-公元前70年
第6课-春秋战国的纷争-东周分为春愁和战国两个时期。-春秋时期:从公元前770年--公元前476年。是我国奴隶-社会的瓦解时期,是一个社会大动荡、大变革的时期。-战 时期:从公元前475年--公元前221年。
齐桓公争霸-齐桓公为什么能首先称霸?-1有利的条件:齐国是-东方大国,有鱼盐之利:-2雄厚的实力:信用管-仲进行改革;-3成功的对外政策:以-“尊王攘夷”为口号,充疆界。
管仲相齐进行改革-二-改革内政-发展生产-天下。-改革军制-国富兵强-管仲相桓公,霸诸侯-加强训练-论语
齐桓公的争霸活动-1.北击山戎(老马识途-2.南伐楚国-3.葵丘会盟(时间、地点、人物、评价)-时间:公元前651年(公元前7世纪中期)-地点:葵丘(今河南兰考)物:齐桓公-评价:标志齐桓公的霸业达到顶峰,-成为春秋时期第一个霸主。
线国七凝-图例-首都-东南西北上中下-三家分晋-长平-X陵-宋-洛邑-。胜阿-咸阳-郑-田氏代-齐楚秦燕赵魏韩-东海
春秋时期-时间:前770~迁476年-生产力发展状况:青铜工具广泛使用,-铁器开始出现。生产力有了较大发展。-政治局面:-1、周王室日渐衰微,无力控制局面。-2、较 的诸侯国不断发动战争,先后-起来争霸。
中国受辱历史资料

中国受辱历史资料中国近代百多年历史是贫穷落后屈辱挨打的历史,是中华民族不屈不挠的抗争史。
下面店铺分享了中国屈辱历史的资料,一起来看看吧。
中国受辱资料1840年,中英鸦片战争爆发。
19世纪中期,英、法等西方列强接连发动了侵略中国的战争,中国的主权独立和领土完整不断遭到破坏。
70年代以后,列强对华侵略加剧,中华民族危机日益深重。
1842年,英国强迫清政府签订中英《南京条约》,中国从此逐渐沦为半殖民地半封建社会。
1851年,洪秀全领导号召农民在金田宣布起义,建号“太平天国”。
1853年春,太平军占领南京,把南京改名为天京,定为都城。
中国近现代史从1840年开始到1949年结束。
从1840年鸦片战争到1919年"五四" 中国近代史运动前夕,是旧民主主义革命阶段;从1919年"五四"运动到1949年中华人民共和国成立前夕,是新民主主义革命阶段。
整个中国近代史是中国沦为半殖民地和半封建社会的历史。
中国近现代代史始自1840年中英鸦片战争爆发,止于1949年南京国民党政权覆亡,新中华人民共和国成立,历经清王朝晚期、中华民国临时政府时期、北洋军阀时期和国民政府时期,是中国半殖民地半封建社会逐渐形成到瓦解的历史。
19世纪中期,英、法等西方列强接连发动了侵略中国的战争,中国的主权独立和领土完整不断遭到破坏,西方列强与中华民族的矛盾激化。
70年代以后,列强对华侵略加剧,中华民族危机日益深重。
鸦片战争前,中国仍是一个独立自主的封建制国家。
但由于清王朝这个封建地主政权腐朽没落、妄自尊大,固步自封,完全没有意识到自己已经逐渐落后。
所以封建制度已危在旦夕。
由于林则徐的虎门销烟,英国借机侵略中国,但其实质是为了打开中国市场,向中国走私鸦片,以扭转中英贸易逆差.1842年,英国强迫清政府签订中英《南京条约》,中国从此逐渐沦为半殖民地半封建社会。
鸦片战争后,西方资本主义列强通过不平等条约向中国大量输出商品和资本,逐渐冲击着中国封建经济。
中国历史学习资料有哪些

中国历史学习资料有哪些处在初中的你,对于中国历史要如何去学好呢?有哪些辅助资料吗?下面店铺整理了中国历史学习资料以供大家阅读。
中国历史学习资料一、知识要点1、581年,杨坚(隋文帝)夺取北周政权,建立隋朝,定都长安。
2、589年,隋朝灭掉陈统一南北。
3、隋炀帝从605年起,开通了一条纵贯南北的大运河。
4、隋朝大运河以洛阳为中心,北达涿郡,南至余杭全长两千多公里,是古代世界最长的运河。
5、隋朝大运河(由北向南)分为四段:永济渠、通济渠、邗沟、江南河沟通五大水系:海河、黄河、淮河、长江、钱塘江。
6.隋唐时,国家政治制度有许多创新,突出的是三省六部制。
7、隋唐科举制度用分科考试的方法来选拔官员,始于隋文帝时。
隋炀帝时正式设置进士科,按考试成绩选拔人才直到清末科举制才被废除。
8、618年,隋炀帝在江都被部将杀死,隋朝灭亡。
9、618年,李渊在太原起兵反隋进入长安建立唐朝。
10、我国历史上唯一女皇帝是武则天,她晚年称帝,改国号为周。
11、唐太宗重视发展生产,减轻农民的赋税劳役;注重任用贤才和虚心纳谏。
他任命富于谋略的房玄龄和善断大事的杜如晦做宰相,人称“房谋杜断”。
重用敢于直言的魏征为著名的谏臣12、由武则天提拔,被唐玄宗任命为宰相的名臣是姚崇。
13、陶瓷业在唐朝有重要发展,越窑青瓷、邢窑白瓷和唐三彩最为有名。
唐三彩是世界工艺的珍品。
14、长安城内分为坊和市,坊是居民区,市为繁荣的商业区。
15、长安既是当时各民族交往的中心,又是一座国际性的大都市。
16、唐朝政府对边疆少数民族地区,采取“全其部落,顺其土俗”的开明政策。
17、唐朝时唐太宗和武则天,政府在今新疆地区先后设立了安西都护府和西域都护府管辖西域的最高行政和军事机构。
7世纪前期,吐蕃杰出的赞普松赞干布统一青藏高原,定都逻些。
18、唐朝时唐太宗把文成公主嫁给松赞干布,密切了唐蕃经济文化交流,增进了汉藏之间的友好关系。
19、唐朝时中国与天竺交往频繁,最杰出的使者是高僧玄奘。
中国历史年表10分钟文字版

中国历史年表文字版中国是一个拥有悠久历史的文明古国,以下是一个简要的中国历史年表,涵盖了从远古时代到现代的重要事件和朝代:1.远古时代(公元前2070 年以前):中国的历史可以追溯到远古时代,这个时期的历史主要是通过神话传说和考古发现来了解的。
2.夏朝(公元前2070 年-公元前1600 年):夏朝是中国历史上第一个朝代,由禹建立,它标志着中国历史进入了文明时代。
3.商朝(公元前1600 年-公元前1046 年):商朝是中国历史上第一个有文字记载的朝代,由商汤建立,它的文化和科技水平在当时达到了很高的水平。
4.西周(公元前1046 年-公元前771 年):西周是由周武王建立的朝代,它是中国历史上第一个封建王朝,实行分封制和井田制。
5.东周(公元前770 年-公元前256 年):东周分为春秋时期和战国时期,春秋时期是中国历史上的一个大动荡时期,诸侯争霸,百家争鸣。
战国时期是中国历史上的一个大变革时期,各国变法图强,秦国最终统一了六国。
6.秦朝(公元前221 年-公元前206 年):秦朝是中国历史上第一个统一的封建王朝,由秦始皇建立,它实行中央集权制度,统一了度量衡、文字和货币。
7.西汉(公元前202 年-公元8 年):西汉是由刘邦建立的朝代,它是中国历史上的一个强盛时期,实行休养生息政策,出现了“文景之治”和“汉武帝盛世”。
8.新朝(公元8 年-公元23 年):新朝是由王莽建立的朝代,它是中国历史上最短命的朝代之一,只存在了15 年。
9.东汉(公元25 年-公元220 年):东汉是由刘秀建立的朝代,它是中国历史上的一个相对稳定的时期,出现了“光武中兴”和“明章之治”。
10.三国(公元220 年-公元280 年):三国是中国历史上的一个分裂时期,分为魏、蜀、吴三个政权。
11.西晋(公元266 年-公元316 年):西晋是由司马炎建立的朝代,它是中国历史上的一个短暂的统一时期,实行九品中正制。
12.东晋十六国(公元317 年-公元420 年):东晋十六国是中国历史上的一个大分裂时期,南方是东晋政权,北方是十六个少数民族建立的政权。
关于中国的历史资料

关于中国的历史资料
中国历史的起源:中国的历史可以追溯到约170万年前的元谋人。
从考古学上具有广域王权的都城定位的二里头文化遗址(公元前1920年)算起,约有3700年;从西周文献中的夏朝(公元前2070年算起)算起,约有4100年;从西周文献中传说中的尧(公元前2350年算起)算起,约有4400年。
中国的古代史:中国的古代史始于大约170万年前的元谋人,止于1840年的鸦片战争前,是中国原始社会、奴隶社会和封建社会的历史。
中国的封建社会:从公元前475年战国时期开始,到公元220年东汉灭亡,是中国封建社会的确立和初步发展时期。
中国的近代史:从近代的鸦片战争以来,中国作为东亚文化宗主的局势逐步被打破了。
中国的现代史:20世纪初辛亥革命后,废除了封建帝制,创立了资产阶级民主共和国。
1949年中华人民共和国成立后,在中国大陆建立了人民民主专政的社会主义制度。
中国历史知识大全

中国历史知识大全中国历史悠久,源远流长,是世界上最悠久的文明之一。
从远古时期的夏商周到现代的社会主义中国,中国历史经历了无数的风雨变幻,留下了丰富的历史知识。
本文将带您一起回顾中国历史的演变,了解中国历史的重要事件和人物,以及中国历史对世界的影响。
远古时期的中国,是一个以农耕为主要生产方式的社会。
夏商周是中国历史上的三个重要的朝代,这三个朝代奠定了中国古代的基本格局。
夏朝是中国历史上的第一个朝代,建立者是大禹,夏朝是中国最早的一个有文字记载的历史时期。
商朝是中国历史上的第一个真正意义上的朝代,商朝的兴起标志着中国古代历史的开始。
周朝是中国历史上的第一个封建王朝,周朝的建立标志着中国古代历史的进入封建社会。
这三个朝代的兴起和衰落,对中国古代历史产生了深远的影响。
春秋战国时期是中国历史上的一个重要时期,这个时期发生了许多重大的历史事件,也出现了许多杰出的历史人物。
这个时期的变革和发展,为中国古代历史的发展奠定了重要的基础。
秦朝是中国历史上的第一个统一的封建王朝,秦始皇统一了六国,建立了统一的封建王朝。
汉朝是中国历史上的第一个大一统王朝,汉朝的兴起标志着中国古代历史的进入大一统时代。
这两个朝代的兴起和衰落,对中国古代历史产生了深远的影响。
中国历史上的唐宋元明清是中国古代历史的五个重要朝代,这五个朝代的兴起和衰落,对中国古代历史产生了深远的影响。
唐朝是中国历史上的第一个大一统的封建王朝,唐朝的兴起标志着中国古代历史的进入大一统时代。
宋朝是中国历史上的第一个真正意义上的封建王朝,宋朝的兴起标志着中国古代历史的进入封建社会。
元朝是中国历史上的第一个蒙古王朝,元朝的兴起标志着中国古代历史的进入蒙古时代。
明朝是中国历史上的第一个汉族王朝,明朝的兴起标志着中国古代历史的进入汉族时代。
清朝是中国历史上的第一个满族王朝,清朝的兴起标志着中国古代历史的进入满族时代。
这五个朝代的兴起和衰落,对中国古代历史产生了深远的影响。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一、单选题1.北京人哪一种古代人类属于直立人阶段B.山顶洞人 C.丁村人 D.金牛山人2.物种起源不属于人类起源的传说。
A. 女娲造人B.上帝造人 D.亚当和夏娃7.下列鲁庄公不属于五霸之一。
A.齐桓公B.晋文公 D.楚庄王8.战国时期形成“百家争鸣”的局面,在诸子百家中实力最强的两家是儒家和墨家。
B.儒家和道家C.儒家和法家D.法家和道家9. 秦朝采用的法家思想的代表人物是韩非子。
A.老子 C.墨子 D.孔子10.在汉代以前,汉民族称作华夏。
11.“七王之乱”发生在汉景帝在位期间。
A.汉高祖B.汉文帝 D.汉武帝12.黄巾大起义的领导人是张角。
A.张鲁B.张修 D.于吉13.秦汉文化中能体现统一王朝恢弘气势的不包括《史记》A.马王堆帛画B.万里长城C.秦陵兵马俑14.印刷术不是秦汉时期的科技成就A.《九章算术》B、造纸术的改进D.《神农本草经》15.三国时期,吴国的君主是刘备B.孙权C.曹操D.诸葛亮16.南朝皇帝中,最后被隋朝俘虏的皇帝是陈叔宝A.刘裕B.萧衍 D.萧统17.以思想领域为依据,中国历史的发展过程,魏晋时期是玄学。
A.尊奉宗教B.独尊儒术 D.百家争鸣18.历史、地理、文学价值都很高的综合性地理著作是《水经注》A.《齐民要术》B.《禹贡地域图》C.《缀术》19.建安年间,著名的长篇叙事诗是《孔雀东南飞》B.《木兰诗》C.《悲愤诗》D.《七哀诗》20.到了隋唐时期,三公九卿制直接演变为三省六部制。
B.秦C.汉D.魏晋南北朝21.赵翼说:“古来得天下之易,未有如隋文帝者。
”这是因为隋“得天下”是以外戚身份辅政篡权A.利用农民起义之时机 C.以武装政变方式夺取皇位D.利用土族和庶族地主的矛盾22.在以下的古代工具中,用于水利灌溉的是翻车、筒车23.唐朝进入全盛时期是在唐玄宗统治时期24.负责官吏选拔的唐朝中央行政机构是吏部25.两税法的最大特点是改变以人丁为主的收税办法26.对中日交往作出突出贡献的中国高僧是鉴真27.隋唐时期,我国科技的发展处于世界领先地位,下列各项不能说明上述观点的是造纸术发明A.雕版印刷B.火药发明 D.《唐本草》颁布28.下列有关北宋建立史实的表述,正确的是A、赵匡胤以兵变方式夺取政权 B.都城东京是今河南洛阳C.采取“先北后南”战略进行统一战争D.北宋实现了全国大一统29.岳飞诗云:“靖康耻,犹未雪。
”“靖康耻”是指金军攻陷东京,掳走宋徽宗、宋钦宗A.宋辽订立“澶渊之盟” C.金军攻占东京,渡过长江D.南宋与金议和,对金称臣30.沈括被英国学者李约瑟称为“中国科学史上最卓越的人物”,其主要依据是沈括著有《梦溪笔谈》一书A.沈括在天文学方面具有突出的贡献C.沈括创制了“十二气历”D.沈括是北宋最著名的科学家31.元朝行省制度对后世最突出的影响是为以后明清的行政区划奠定了初步基础A.有利于中央政权统一管辖各族人民C.加强了中央对边疆地区的管辖D.有利于近代中国版图的形成32.元代,东方最大的商港是泉州33..北京正式成为明朝的都城是在燕王朱棣时期A.明太祖时期B.建文帝时期 D.明成祖时期34.棉花成为我国广大人民的主要衣料始于明朝35.明朝中后期,最早入侵中国的西方殖民者是葡萄牙人36.清康熙末年人口有二三千万,乾隆五十五年激增至3亿多,导致人口激增的直接原因是地丁银制度的推行37.清朝康熙帝在位发生了“三藩叛乱”,清政府经过8年战争,终于平定。
下列哪一个将领不属于“三藩”之列的是年羹尧38.我国现存最大的丛书是《四库全书》A.《永乐大典》B.《古今图书集成》 D.《天下郡国利病书》39.《明夷待访录》中载:“为天下之大害者,君而已矣!”这从根本上体现出商品经济发展的要求。
A.农民反封建的强烈愿望C.知识分子参与政权的愿望 D.资产阶级对民主政治的要求40.明清文化具有承古萌新的时代特色,其“萌新”主要体现在早期民主启蒙思想产生A.广泛吸收外来文化 B.集大成的科技著作相继问世C.小说的蓬勃兴起二、双选题1.夏、商、西周三代的共同点有都是以原部落名称命名、统治的中心地区都在黄河中下游。
2.两汉时期,我国处于世界领先地位有可考证据的天文成就有留下了关于太阳黑子的世界最早的记录、制定了《太初历》。
3.法家学派的主张有厚赏重刑,执法严厉。
以法为教,以吏为师。
4.武则天与唐太宗的共同特点有重视科举制度、善于用人纳谏。
5.先后派王昭君出塞和文成公主和亲的皇帝是汉元帝、唐太宗。
6.下列措施有利于限制地方割据势力的有汉武帝颁布推恩令、宋太祖派文官任地方行政长官。
7.唐朝两税法是赋税制度的一次重大变革、按照资产和田亩征税。
8. 秦、隋、元三朝历史的相似之处有结束分裂局面,统一全国;开创新制度被后世沿用。
9.南朝民歌的特点包含下列那两个特点清丽缠绵;多用双关、象征暗示等。
三、判断题。
1.中国最早的成熟文字不是甲骨文。
×2.《春秋》和《左传》里记载的国家的重大事情包括两项,即“戎”和“祀”。
“戎”即军事、战争,是国家发展壮大的手段;“祀”则是祭祀、礼法观念,也就是国家政权存在的合法性。
√3.在历史发展过程中,目前普遍认同的观点是母系氏族社会要早于父系氏族社会。
×4.商朝灭亡,西周建立的时间是公元前1046年。
√5.秦始皇对于中国历史的影响只有负面的,如禁锢思想,愚化百姓。
×6.佛教是中国的本土文化,是中国文明的重要组成部分。
×7中国历史上有文献记载中国和西亚之间的最早交流的是西汉中期张骞凿通丝绸之路。
√8魏晋时期的五胡指的匈奴、鲜卑、羯、氐、羌。
√9.魏孝文帝推行的民族政策是推翻汉文化,推行鲜卑文化。
×10到了宋朝尤其是南宋之后,中国经济的重心开始转向长江流域和珠江流域。
√11五代十国时期后周世宗改革以及军事行动为以后北宋结束五代十国分裂局面奠定了基础。
√12唐太宗“贞观之治”出现的思想基础是法治思想。
×13唐玄宗实行募兵制的主要目的是“寓兵于农”“兵农合一。
14宋辽、宋金和议规定,两宋朝廷都要向辽金少数民族政权送岁币√15元朝统治者,实行了民族等级制度,造成了元朝社会矛盾一直很尖锐。
√16邢台人郭守敬是元朝著名的天文学家和水利专家√17明朝中后期,资本主义萌芽出现的主要标志是“机户出资,机工出力”的“机房”产生。
√18明朝的锦衣卫和东厂、西厂都是宫廷劳动管理部门。
×19郑和从1405年到1433年,前后七次出使了西洋。
√20《天工开物》被誉为“中国17世纪的工艺百科全书”科学巨著√21人类文明的标志是进入了原始社会。
中国进入原始社会的时期是大禹到启的阶段。
X23商人趁着夏朝的内乱,联合许多其他部落一起攻陷了夏朝。
√24分封制是早期国家统治时代的一种制度性的设计。
√25.春秋之前,中国社会王朝的发展主要体现在中央和地方的关系上,也就是天子和诸侯之间的关系。
天子以居住都城为核心,通过分封诸侯的形式来统辖国家。
√26春秋时代,诸侯王的力量开始上升,周王朝的权力结构发生变化√27.宦官和外戚是中国历代王朝中依附强大的皇权而崛起的体制外权力群体。
√28依赖于法家思想的“法术势”,秦始皇用军事战争建立国家,但力图通过实施仁政来建设国家。
×29公元25年,刘秀称帝,史称东汉;公元220年,曹丕废汉献帝,东汉灭亡。
√30.汉武帝可以说是历史上一位比较雄才大略、有作为的君主,才能在长达50多年时间里保持汉朝的良性发展。
√四、材料分析题。
唐太宗说:“昔人谓御戎无上策,朕今治安中国,而四夷自服,岂非上策乎?”又说:“汉武帝穷兵三十八年,疲弊中国,所获无几,岂如今日绥之以德,使穷发之地尽为编户乎?”1、以上史料探讨的中心问题是什么?唐太宗解决该问题的基本政策是什么?请结合史实说明。
中心问题:如何处理少数民族问题。
基本政策:①“治安中国”:只要中原封建王朝安定强大,少数民族就会服从管辖;②“绥之以德”:对少数民族要以德服人,采取开明政策。
史实:①唐太宗吸取隋亡教训,善用人纳谏,调整统治政策。
致使社会安定,经济逐步繁荣,国力渐强,出现了“贞观之治”的局面。
因此,周边少数民族向往中原文化,愿意接受唐政府领导,如西突厥接受册封。
②唐太宗打败东突厥后,在其旧地置都督府,由其首领颉利可汗任都督。
设安西都护府,由西突厥贵族任长官;黑水靺鞯在唐太宗时向唐纳贡,文成公主入藏与松赞干布结婚,加强汉藏关系。
2、你对唐太宗对汉武帝的评价有何看法?不完全正确。
汉武帝反击匈奴的战争是正义的,虽然用兵耗费巨资,但使西汉北部边疆得到安定,保障了中原地区的经济文化发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