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8年全国中考语文说明文阅读:生活科普类试题及答案汇编(10页)

合集下载

2018各省市中考阅读理解真题汇编-含答案

2018各省市中考阅读理解真题汇编-含答案

2018年中考记叙文真题汇编(说明:本试题汇编只收录有真题和答案图片版的试题,以确保试题和答案的准确性,共100页)(2018福建中考)阅读下面的文字,完成10-14题。

(22分)好沉的一抔土石英①在这里,旧的皇历是更不是了。

②原本我以为,黄河口的土是粗糙的、贫瘠的。

因为在我幼小时,大人们就告诉我:那是个盐碱沙荒、十年九不收的地方。

③但当我实地来到这黄河入海处,亲眼领略了它的豪迈气势和不凡的资质后,我便意外地发现:这里不仅地阔,而且土肥,攥在手里,酥细得像润了油,却又不腻而匀和;凑近鼻沟下一闻,别有一种清香。

以我年轻时在老家从事农桑的经验,这样的土质,任管种蔬菜还是种庄稼都是很理想的。

④果然,在后首那块干松的地段,好一片秋禾!风过时,高粱擎起硕大的锣鼓槌相互撞击,没有敲出多大的声响,却惊起一对翠蓝色的珍鸟从深处腾出,在半空里飞旋两遭,没有树枝可依,又飘落在旁边的一片谷地,立在穗上颤颤悠悠,像一双新婚伉俪相对荡着秋千。

那千支万条谷穗的金笔,在漫野里尽情描绘秋熟的图景。

⑤再往前,更接近河口的一片土地,许是刚冲积成不久,还没有好好利用。

如此潮润的沃土,瞅着都会口舌生津,谅也不会长时被闲置的。

⑥我是个庄户底儿,颇有些“爱土成性”,走着走着,禁不住又珍惜地捧起一抔土来,觉得好沉重,真的——比一般的土要有分量。

“你的手感不一样吧?”我们的老向导、四十年的治黄专家王总工程师看出来了,接着他以充满诗意的幽默口吻向我解释,“这土确实有点特殊:黄河口虽说在山东,这里的泥沙却不全姓鲁,它们有的姓甘,有的姓秦,有的姓晋,有的姓豫,大都是外来户。

你手里攥着九个省区呢,怎能不重?”⑦我始而以为他是在开玩笑,再一琢磨,或许还真有道理,但究竟是科学上的依据,还是哲理上的深远含义?科学上的道理,土质的某种特殊性,还有待请教;引我深思的倒是他所说的“攥着九个省区”这句话,确实是够有分量的,其中不但有地理上的广阔,更有历史的重负,大河不舍昼夜滔滔奔流,融雪纳雨,诸种情味,羼和着千年万载艰辛的汗珠。

2018最新试题资料-2018年中考语文说明文阅读专题试题归类(有答案)

2018最新试题资料-2018年中考语文说明文阅读专题试题归类(有答案)

2018年中考语文说明文阅读专题试题归类(有答案)
5
③段介绍海洋生物发光的两种方式,一是,二是。

(4分)
2、请简要概括海洋生物发光的原因。

(6分)
(1);(2);
(3);(4)。

三、(2018年浙江宁波)
今天,我们怎样阅读(12分)
【百家争鸣】碎片化阅读的“美丽”与“忧愁”
近年,通过手机、电子书、等工具进行的不完整的、断断续续的阅读逐渐盛行。

不超过140字的微博、手机、平板电脑等掌上阅读成为时尚,这种阅读方式被称为碎片化阅读。

不少人觉得碎片化阅读是“美丽”的。

无论是天地理还是娱乐八卦,无论是耳熟能详的经典名作还是冷门生僻的知识,都可以通过碎片化阅读迅速获取。

同时,比起价格不菲的大部头的纸质书,它的阅读成本更低。

也有人对此表示担忧。

碎片化阅读带海量信息的同时也导致了知识的随意性和不可考性。

零碎的阅读根本无法让读者走进大部头书籍和主题严肃的本,人们习惯于简单的口述和拼接后,就很难主动阅读,容易形成思维惰性,成为碎片化信息的奴隶。

任何事物都有其两面性。

碎片化阅读的“美丽”和“忧愁”是共生关系。

但有一点毋庸置疑不管任何人,都要想办法去构筑自己的精神家园,否则便是这个世界上无根的流浪儿。

要做到这一点,有效的方法便是深度阅读。

(引自互联网)
【权威调查】 2018年、2018年18—70周岁国民阅读调查摘要年度人均纸质书阅读量人均电子书阅读量日均纸质书阅读时间。

2018年中考语文试卷附答案

2018年中考语文试卷附答案

2018年中考语文试卷附答案一、语言文字积累与运用(共29分)(一)单项选择题(共12分,每小题3分)1. 下列词语中加点字的注音有错误的一组是A. 迸(bèng)发夹(jiā)杂风驰电掣(chè)白雪皑皑(ái)B. 桎梏(kù)信笺(jiān)咄(duó)咄逼人怙恶不悛(quān)C. 毗(pí)邻愤懑(mèn)刚愎(bì)自用拈(ni ān)轻怕重D. 谥(shì)号埋(mán)怨锃(zèng)光瓦亮苦心孤诣(yì)2. 下列词语中全都正确的一组是A. 蔓延不胫而走披星戴月沽名钓誉B. 候鸟按步就班事必躬亲仗义直言C. 精粹察言观色坚苦奋斗别出心裁D. 偌大各行其事老马识图出人头地3. 依次填入下面一段文字横线处的语句,衔接恰当的一组是端午节最令人期待的食物是粽子。

包粽子先要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最后放进滚水里煮熟。

吃的时候撒上白糖或浇上糖稀,甜糯可口。

①用勺子把湿漉漉的糯米灌入、压紧②再翻过个儿包上③用五彩丝或马莲草绑上④把包粽子的苇叶卷成角形A. ①④②③B.④①②③C.④①③②D.④③①②4. 下列句子中没有语病的一句是A. 她给我描绘了除夕农民包饺子,守岁到深夜,初一清晨全家在一起吃饺子,放鞭炮。

B. 《标准汉语》的读者对象是为英语国家的中国留学生子女编写的一套汉语学习课本。

C. 考古学者称,南极恐龙化石的发现强烈地证明地壳在进行缓慢但又不可抗拒的运动。

D. 在学习和生活中,我们都应该注意培养自己观察问题、分析问题和解决问题的能力。

(二)按原文默写(共8分,每空1分)5. (1)飞来山上千寻塔,闻说鸡鸣见日升。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2)《陋室铭》中以“交往之雅”表明“陋室不陋”的语句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2018年中考语文试题分项版解析汇编(第02期)专题17 说明性阅读(含解析)

2018年中考语文试题分项版解析汇编(第02期)专题17 说明性阅读(含解析)

专题17 说明性阅读一、【2018年中考福建福州卷】阅读下面的文字,完成后面小题。

汉字是世界上最美丽的文字之一,其数量惊人,由于电脑键盘不可能为每一个汉字造一个按键,因此,需要替汉字编码,通过敲击多个按键来输入一个汉字。

最早的汉字输入法,一般认为是20世纪80年代初期出现的拼音输入法.但是,早期的拼音输入法有个致命的弱点,就是单字重码率非常高,常常要翻很多页才能找到所需的汉字,输入效率低下。

1983年,王永民推出了划时代的五笔字型输入法,该输入法只使用英文字母键中的25个参与编码,极大地解决了输入速度慢这一顽症;一旦背熟了“字根表”,就可以实现“盲打”。

尽管五笔字型输入法有诸多好处,但“难学”这个致命弱点让其难以高度普及。

反倒是拼音输入法,因为操作最为简单,始终没有被抛弃。

21世纪初期,拼音输入法有了长足的改进,特别是2005年以后,以搜狗为代表的新一代拼音输入法异军突起。

它充分借助互联网的优势,通过自动升级词库等方式,保持词库处于最新状态;嵌入了网络搜索功能,智能化程度较高。

随着各种个性化皮肤的涌现,其屏幕展现形式也更加丰富多彩。

2016年,搜狗CEO王小川提出搜狗拼音输入法将推出智能回复功能。

王小川称.未来输入法不只是一个表达工具.它可以理解你的想法,别人向你提问,输入法会自动代替你回复。

搜狗已经逐步上线这样的功能,目前大概有5%-10%的问题可以直接给出答案。

研究现代中国的历史学家汤姆·马拉尼说,中国在打字技术方面正大踏步前进,而西方远远落在后面。

马拉尼指出,在电脑键盘上打英文,“是使用键盘的最基本方式”,在键盘上按下“a”键,“a”就会出现在屏幕上,“这不需要使用计算机的处理能力和内存”;但是,在连接到一台中文电脑的键盘上键入“a”,计算机将会“智慧”地推测你可能会打出的汉字,键入一个汉字,本质上是键入一组指令来检索一个特定的汉字。

最后,马拉尼赞扬道:“使用键盘上26个英文字母按键,敲击出数万个繁复美丽的汉字,几代华人为此进行了不懈的努力。

2018年全国各地中考语文真题精选汇编之说明文阅读

2018年全国各地中考语文真题精选汇编之说明文阅读

18说明文的阅读理解与欣赏(2015•福州中考)阅读《植物的“五官”》一文,完成后面的题目。

①植物像其他动物一样,有功能各异的“五官”。

加拿大渥太华大学生物学博士瓦因勃格做了一个有趣的实验,他每天对莴苣做10分钟超声波处理,结果其长势远比没受处理的莴苣要好。

之后,美国的一个学者对大豆播放《蓝色狂想曲》音乐,20天后,听音乐的大豆苗重量竟然高出未听音乐的四分之一。

这些实验说明,植物虽然没有具体形态的耳朵,但它们的听觉能力却非同寻常。

不相信?那么请你面对含羞草轻轻击掌,看看含羞草闻声后是否会迅速将小叶合拢。

②许多植物具有“慧眼”识光的能力,它们自知日出东山,夕阳西下,从而把握了自己开花和落叶的时间,如牵牛花天刚亮就开花,向日葵始终朝阳。

植物不仅能“看见”光,还能感觉出光照的“数量”和质量,某些北方良种引种到南方,颗粒不收,就是因为植物的“眼睛”对异地的光线不习惯。

植物的“眼睛”对光色也非常敏感,不同植物可识别不同光线,以促进自身的生长与发育。

植物的“眼睛”原来是存在于细胞中的一种专门色素——视觉色素,植物凭借这种“眼睛”,从根到叶尖形成完整而灵敏的感光系统,对光产生既定反应,如花开、花合、叶子向左向右、变换根的生长方向等。

③植物界中不仅有靠根吃“素”的植物,而且还有靠“口”吃“荤”的植物,食虫植物(也称食肉植物)便是这类植物。

这些植物的叶子变得非常奇特,它们形成各种形状的“口”,有的像瓶子,有的像小口袋或蚌壳,能分泌消化昆虫的黏液,还能分泌香味,许多昆虫因为闻到香味,而跌入了陷阱之中!植物靠“口”捕食蚊蝇类的小虫子,有时也能“吃”掉像蜻蜒一样的大昆虫。

它们分布于世界各地,种类有500多种,最著名的有瓶子草、猪笼草、狸藻等。

④真是奇怪,植物还有嗅觉灵敏的特殊“鼻子”。

例如,当柳树受到毛虫咬食时,会产生抵抗物质,3米以外没有挨咬的柳树居然也产生出抵抗物质。

这是为什么?原来,植物有特殊的“鼻子”——感觉神经,当被咬的树产生挥发性抗虫化学物质后,邻树的“鼻子”能及时“嗅”到“防虫警报”,知道害虫的侵袭将要来临,于是就调整自身体内的化学反应,合成一些对自己无害,却使害虫望而生畏的化学物质,达到“自卫”的目的。

【初三英语试题精选】2018年全国各地中考语文说明文阅读试题汇编(含答案)

【初三英语试题精选】2018年全国各地中考语文说明文阅读试题汇编(含答案)

2018年全国各地中考语文说明文阅读试题汇编(含答案) COM 硅合金熔体喷射到高速旋转的铜轴上,以每秒100万摄氏度的冷却速度快速冷却熔体,第一次制造出了不透亮的玻璃。

当时的一位物理学家看到这种刚诞生的合金材料时,曾嘲讽的说这是一种“愚蠢的合金”。

这种不透亮、看起“愚蠢的”的东西,就是在材料科学领域开辟出一条新道路的“玻璃之王”--金属玻璃。

②金属玻璃形成的原理是什么呢?通常情况下,金属及合金在从液体凝固成固体时,原子总是从液体的混乱排列转变成整齐的排列,即成为晶体。

但是,如果金属或合金的液体凝固速度非常快,原子不及排列整齐便被冻结住了,最终的原子排列方式仍类似于液体,是混乱的,这就是非晶态合金。

因为非晶态合金原子的混乱排列情况类似于玻璃,所以又被称为金属玻璃。

③那么在实际生产中金属玻璃又该如何获得?研究人员发现,单一的金属液体凝固形成非晶态所需的冷却速度要远远高于其它物质液体。

例如,普通的玻璃液体只要慢慢冷却下,得到的玻璃就是非晶态的;而单一的金属液体则需要每秒高达1亿摄氏度以上的冷却速度才能形成非晶态,这个速度是普通玻璃的无数倍。

由于目前工艺水平的限制,实际生产中难以达到如此高的冷却速度,也就是说,单一的金属难以在生产上被制成非晶态的金属玻璃。

但是,合金弥补了单一金属的缺憾。

合金具有这样两个重要性质第一,它的熔点远低于纯金属,例如,纯铁的熔点为1538 ℃,而铁硅硼合金的熔点一般在1金属玻璃进行具体的介绍.第①段写金属玻璃的诞生史;第②③段写金属玻璃的形成原理与制造关键;第④段写金属玻璃在生活中的广泛应用.故选C.(2)本题考查句子说明方法的判断.“例如”可见用的是举例子的说明方法;将“普通的玻璃液体”与“单一的金属液体”比较,用了作比较的说明方法;“每秒高达一。

2018年各地中考语文试卷专题汇编--说明文阅读(有解析)

2018年各地中考语文试卷专题汇编--说明文阅读(有解析)

2018年各地中考语文试卷专题汇编--说明文阅读(有解析)说明文阅读专题(2018安徽中考)阅读下面的文字,回答问题。

【一】(19分)冰雪精灵――雾凇①如果说冰雪是冬天的信使,那么.雾凇一定是信使的精灵。

②“寒江晓雾,正冰天、树树松花云叠。

昨夜飞琼千万缕,谁剪条条晴雪?冰羽晶莹,霓装窃窕,欲舞高寒阙。

烟波照影,翩翩恩与谁约?” ③从古至今、赞美雾松的诗词太多了,但好像千言万语都无法描述那种通透灵动的美。

它不仅仅是一种自然现象,更是天地间的造化,是可遇不可求的上天的赠予。

④雾凇非冰非雪,是冬季低温环境中,空气中水汽直接凝华或者是无数0℃以下的过冷雾滴随风在树枝等物体上不断积聚冻黏的结果,表现为白色不透明的冰品沉积物。

⑤形成雾凇的气象条件非常苛刻,要求冬季寒冷漫长,而且空气中水汽充足。

【甲】其次,雾凇的形成要求天晴少云,静风或是风速很小。

【乙】冬季,空中的云像是大地的一床被子,夜间有云时,削弱了向外的长波辐射,使地面气温降低较慢,昼夜温差相对较小,近地面空气中的水汽就不会凝结。

【丙】若是掀掉了这床被子,热量就更多地散发出去,使得地面温度降低,为水汽的凝结提供了必要条件。

【丁】大风是雾凇形成过程中的天敌,它总能把形成过程中结构松收的冰品吹散,即使簇拥在一起的雾凇也会被吹得无影无踪,微风或静风条件为水汽凝结凝华成雾凇提供保障。

⑥雾凇形状主要有两种:一种是过冷雾滴碰到冷的地而物体后迅迷冻结成粒状的小冰块,叫粒状雾凇(或硬凇),它的结构较紧密;另一种是由雾滴蒸发时产生的水汽凝华而形成的晶秋雾淞(或款凇),结构较松散稍有震动就会脱落。

⑦由于雾松中雾滴与雾滴间空隙很多,不仅看起来轻盈洁白附着在树米上,宛如琼树银花、清秀雅致,也具有很多内在的优秀品质。

人们在观赏玉树琼花极的吉林雾松时,都会感到空气格外清新舒爽、滋润肺腑,这是因为雾松蓬松的结构能够吸附大量空气中的污染颗粒,是空气的天然“净化器⑧雾凇是天然的“负氧离子发生器”,在有雾松时,负氧离子增多。

2018年中考语文试题分项版解析汇编(第04期)专题17 说明性阅读(含解析)

2018年中考语文试题分项版解析汇编(第04期)专题17 说明性阅读(含解析)

专题17 说明性阅读一、【2018届中考甘肃兰州卷】阅读下面的文章,完成后面小题田鼠不冬眠乔娟①田鼠离不开田,只要有田,吃喝不愁。

可人类不愿意自己辛辛苦苦种的粮食被偷走。

田鼠呢,自有对策,它们个个都是建筑高手,像挖掘机一样,走到哪里挖到哪里。

它们最喜欢在地下通道、树根、岩石下面的缝隙中做窝。

这些地方有个共同特点:地势高,防水淹,既隐蔽又凉爽。

②把房子建在这里再理想不过了。

装修方面,田鼠可是大动了一番脑筋:里面呢,要有卧室、餐厅、卫生间,还要有一个仓库,反正要功能齐全,布局合理。

建成后的田鼠别墅是这样的:大房套小房,小房挨大房,洞洞相连,功能各异。

它们是这样干的:先掏一个1米深的立洞,再平掏一个2米长的主洞,洞口斜通地面,作为运土通道。

另有三到四个分洞,一个做卧室,里面铺满了软草;一个斜洞通到地面,作为通气孔;一个是库房,库房里一般有两三个分洞,田鼠把偷来的食物分门别类,存放在不同的库房里,直到装满食物堵住洞口,这样就相当于把门儿锁住了;田鼠窝里还有一个专门的洞,那是厕所专区。

③盖好房子后,田鼠爱干啥干啥,如果心情好就出去溜达溜达,找点儿点心吃。

田鼠的点心很多,各种谷物粮食、瓜子、水果,反正人爱吃什么,它就爱吃什么。

如果心情不爽,它会在晚上出去兜兜风,观察观察哪块地里的粮食长得好,做个记号备用。

④田鼠住在这样的大别墅里,日子过得相当有规律:夏天忙着怀孕、产崽、分窝。

这时候地里的庄稼还没成熟,青黄不接,窝里的口粮越吃越少,有时为了节省粮食,田鼠会故意少吃或不吃,经常饥一顿,饱一顿。

实在饿急眼了,它们就偷果子,管它是熟还是生。

⑤秋天到了,所有的作物都沉甸甸地挂在枝头。

田鼠见到这样的景象,就像打了鸡血一样兴奋。

它们召集全体成员开会,然后组成偷粮小分队,分头行动,为漫长的冬天储备粮食。

田鼠嘴里一边长有一个“袋子”,大豆成熟时,它们日夜在大豆地里忙碌,把长得饱满健壮的豆子挑出来,然后装在“袋子”里,尽管两腮被撑得鼓鼓囊囊的很难受,但它们依然乐此不疲,累并快乐地做着毛贼。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2.(2018·吉林)(乙)阅读下面的文章,完成20-22题。

(9分)“四海为家”的微塑料在距离人类生活圈最远的南极海水中,微塑料的身影再次被科学家“捕获”。

科学家们认为:“这基本可以证明,微塑料已遍布全球海洋,可能会对生态系统造成负面影响。

”塑料在生活中很常见,“微塑料”又是什么?它为何引发科学家频频关注,又将给人类带来怎样的危害?科学界关注海洋微塑料污染最早始于20世纪70年代。

但直到2004年,英国科研人员在《科学》杂志上发表了关于海洋水体和沉积物中塑料碎片的论文,才首次提出“微塑料”的概念——直径小于5毫米的塑料纤维、颗粒或者薄膜。

海洋中的微塑料可分为“原生”微塑料和“次生”微塑料两大来源。

“原生”微塑料是指在生产时就是细小的,可直接作为产品或原料使用的塑料微粒,如用于清洁剂、洗面奶,以及工业研磨料、去角质、药物和纺织物的塑料原料等。

“次生”微塑料是指在自然环境中,由大块海洋塑料污染物因物理、化学或生物作用层层分解破碎而成的细小塑料颗粒。

微塑料难降解,除此以外最大的特性就是粒径细小,数量巨大,非常容易被海洋浮游生物所摄入,它的尺寸越小,危害越大,容易堵塞生物食道。

微塑料另一个特性就是高疏水性,加之有较大面积,容易吸附海水中的多环芳烃等疏水性污染物,并产生富集作用。

而这些疏水性污染物基本都是持久性有机物,大都具有较大生物毒性,能在环境中持久存在,并通过生物食物链进行累积。

最让科学家们担心的是,通过食物链,这些被海洋生物摄取的微塑料最终会进入生物链顶端——人类的体内,威胁人体健康。

科学家们普遍呼吁,世界各国应一道提高塑料制品的回收利用率,并减少使用塑料制品,以降低塑料垃圾对海洋的污染。

(《光明日报》,有删改)20.请在文中找出一处运用“下定义”说明方法的句子,抄写在下面。

(2分)答案:①“微塑料”的概念——直径小于5毫米的塑料纤维、颗粒或者薄膜。

②“原生”微塑料是指在生产时就是细小的,可直接作为产品或原料的塑料颗粒。

③“次生”微塑料是指在自然环境中,由大块海洋塑料污染物因物理、化学或生物作用层层分解破碎而形成的细小塑料颗粒。

(以上三处,写出一处即可:)解析:本题考查说明方法。

下定义是以一种用简洁明确的语言对事物的本质特征作概括的说明方法。

多采用判断单句的形式。

其格式多为“×××(种概念)是×××的×××(属概念)”,作者抓住了微塑料“微”的特点,进行说明。

“原生”微塑料即“在生产时”“直接作为产品或原料”。

“次生”微塑料进行说明时,抓住了“层层分解破碎而形成”的本质。

21.简要概括微塑料具有哪些特性。

(3分)答案:围绕“难降解;粒径细小;数量巨大;容易被海洋浮生物所摄入;高疏水性”答出任意三点即可。

解析:本题考查说明事物的特征。

文章首先介绍什么是微塑料,然后介绍了微塑料的种类,在此基础上,第⑤段说明了微塑料的特性。

文章第⑤段首先说明微塑料的首要特征是“难降解”“除此以外最大的特性就是粒径细小,数量巨大,非常容易被海洋浮游生物所摄入”,接着说明“微塑料另一个特性就是高疏水性”。

把这些语句中的关键词提取出来,即可简要回答问题。

22.“微塑料已遍布于全球海洋,可能会对生态系统造成负面影响。

”这句话中“可能”一词有什么具体作用?(4分)答案:围绕体现说明文语言的准确性来具体回答即可。

示例:“可能”一词表示微塑料造成的负面影响是推测的,体现了说明文语言的准确、严谨。

解析:本题考查说明文语言的准确性。

“可能”是一种推测与估量,不是绝对肯定或否定的判断,因为微塑料对生态系统造成的负面影响缺少具体的数据或证据,所以,微塑料对生态系统的负面影响只能是一种推测或估计,这样说更符合事实情况,能体现说明文的语言的准确性。

3.(2018·湖北咸宁)阅读下文,完成12-14题。

生气的成本①人人都知道生气不好,可事到临头每个人都会不加控制地大生其气。

原因何在?还是对生气认识不到位。

事实是,你的每一次心理变化,都会在瞬间对你的身体产生巨大影响。

②神经为了应对产生的心理变化,会调动身体的全部资源,进入应激状态。

由于神经系统连接着内分泌系统、免疫系统、循环系统、消化系统,所以,一旦神经启动应激状态,就像一个国家启动战争程序一样,所有相关系统都会投入战斗,正常的生产将停止,所有资源都用来备战。

③于是,原来用于生长、修复的内分泌,被改变为用于应激状态的内分泌,其结果就是内分泌系统紊乱;免疫会因为应激需要而受到抑制;循环能力会因为应激而下降;消化功能会因为应激而减弱。

机体为了应激,不得不强化心脏的跳动以支持“战争”所需的供养,这就为心脏病的发生累积了条件。

为了应激,机体不得不提高血压来保证循环需要,从而引发高血压。

血糖也不得不升高,机体还要将肝糖迅速转化为血糖,将组织中的蛋白质也转化为糖,以支持能量的应激供应,这就当然地引起糖尿病!④可悲酌是,这场战争是假想出来的!并不是像兔子遇到老虎,猴子遇到蟒蛇那样,必须应激以保护生命!而是由于你自己大脑的思维模式,引起的神经紧张,牵动了机体的系统变更!⑤别以为你有可以生气的理由,就可以理直气壮的生气;别以为你有值得怀疑的证据,就可以让自己疑神疑鬼;别以为情绪紧张所导致的压力,只是一时的心情不好。

对不起,你的身体不知道你在小题大做,你的神经不知道这个世界上还有“想象出来的可怕、紧张”。

你的神经忠诚于你的想法,只要你往坏处想,神经就即刻为你准备!那是自然界生存的法则——迅速备战,才有机会逃离危险。

⑥美国的生理学家爱尔马,为了研究心理状态对人健康的影响,做了一个实验。

把人在生气时呼出的“生气水”注射在大白鼠身上,几分种后大白鼠就死了。

人生气10分钟,所消耗的精力,不亚于参加一次3000米的赛跑。

⑦在导致疾病的五大因素中,营养失衡、毒素积累、损耗过度、自然衰老这四个因素加起来的损害,都没有不良情绪积累所带来的严重。

因为,不良情绪的产生,可以像导火索那样导致其他四个因素同时发生。

⑧人们是在什么情况下产生不良情绪,引发坏心情,触动压力导火索的?原来,仔细研究发现,能够触动神经紧张的因素;来自这样几个方面:陷入了不愿意面对的境遇;碰上了让人失望的事情;预期的意愿没有达到。

⑨如何避免不良情绪,如何创造好心情?这是养生之道中最关键的部分。

道家为此选择闭关;佛家进入深山老林,严格宣布“八戒”;儒家设法约束举止;武术家更是想尽办法让自己入静。

数千年来,人们为了摆脱人为的思想压力所引起的生理病变,费尽脑汁!⑩淡定从容、泰然自若、不慌不忙、不卑不亢,这些成语,道出了心智修养的核心,也道出了解决不良情绪伤害的途径。

(原文有删改)12.下列选项中,对文章内容理解和分析错误的一项是()(3分)A.生气影响人的身体的过程是:生气产生心理变化一神经进入应激状态一正常的生产将停止→机体应激一诱发多种疾病。

B.本文运用的说明顺序是逻辑顺序。

先引出说明的对象,说明生气对人体的影响及产生的危害,然后说明生气的引发因素及应对途径。

C.第⑤段运用举例子、列数字、作比较的说明方法,说明了生气对人体造成的严重危害。

D.“道家闭关、佛家“八戒”、儒家约束举止”这些避免不良情绪、创造好心情的方法,只适合他们各自独特的人群,对大众没有作用。

12.【答案】D【解析】本题考查的是对文本理解和分析的能力。

D项当中“道家为此选择闭关;佛家进入深山老林,严格宣布“八戒”;儒家设法约束举止”,这些是数千年来,人们为了摆脱人为的思想压力所引起的生理病变,费尽脑汁的成果,其实并不仅适用于特定的人群,题干的说法过于绝对,因此,错误的一项是D。

13.第②段中加点的词语“相关”能否删去?为什么?(3分)13.【答案】不能删。

“相关”表修饰限定,说明一旦神经启动应激状态,只是有关系统会投入战斗,而不是所有的系统,删去“相关”表意与事实不符。

使用“相关”一词,语言更准确。

【解析】本题考查的是说明文语言的特点。

该种类型的题目首先明确态度“不能删去”,接着阐述理由,即“相关”这个词的作用,在这里表修饰限定,再该词在文中的意思,即“说明一旦神经启动应激状态,只是有关系统会投入战斗,而不是所有的系统,”,接着阐述有无这个词的差别,删去这个词后就变成了所有系统了,过于绝对。

最后,该词体现了说明文语言的准确性、科学性,严谨性。

14.结合自己的生活实际,举例说说你是如何排遺不良情绪的。

(3分)【答案】示例:在因考试失利出现不良情绪时,我采取的方式是听听积极向上的、健康的音乐;操场上跑跑步,出出汗,喊几声。

【解析】本题是一道开放性试题。

要注意举例必须具体,所举事例必须能够排遣不良情绪,而且方式要合理健康。

比如,在因考试失利出现不良情绪时,我采取的方式是听听积极向上的、健康的音乐;操场上跑跑步,出出汗,喊几声。

4.(2018·湖北黄冈)阅读下面这则说明文,完成17-18题。

(4分)汽车上的光学①物理学是一门十分贴近生活的科学,它在生活中得到了极其广泛的应用。

最近,我观察了各式各样的汽车,发现汽车上有多处运用了物理学中的光学知识。

②例如,汽车的头灯总是安装在汽车前部靠近地面的地方,而不是安装在车顶上。

依我们看来,安装在车顶上照射的范围会更广些,更可行些。

然而,仔细分析一下,觉得头灯靠近地面更有道理。

③一般说来,汽车头灯是为晚上照明用的。

安装得低一些,在经过崎岖不平的道路时,光照射在路面上,由于光沿直线传播,就会留下长长的影子。

这样,影子的阴暗处与其他地方的光亮处就形成了鲜明的反差,司机就比较容易选择平坦的道路了。

④又如汽车的头灯,它的结构看似与手电筒的灯头差不多,但仔细观察,又不难发现它们还是有一些区别的。

⑤手电筒的灯罩使用的是平面玻璃,而汽车头灯的灯罩使用的玻璃却是凸形的,而且上面还有横竖条纹式的棱。

这又是为什么呢?原来,汽车头灯的后面是一个凹面镜,灯丝就装在这个凹面镜的焦点处。

这样灯丝发出的光经凹面镜反射后,就平行照射到地面上了。

这对于照亮路面是很有益的。

但是,司机除了要看清路面,还要看清路边的建设、路标等等,灯罩的特殊结构恰恰起到这样的作用。

它的带横竖条纹式的棱就好比透镜和多个棱镜,将反射的平行光进行了合理“分配”,分散了一部分到四周去了。

这样,既不影响照亮路面,又让司机看清了两旁建筑,岂不是一举两得。

⑥再如,小汽车和大汽车的挡风玻璃也是有区别的。

不知道你注意到没有,小汽车的挡风玻璃总是略有倾斜,而大汽车的挡风玻璃却是竖直的。

原因是档风玻璃虽然是透明的,却也不是绝对不反光。

小汽车较矮,如果挡风玻璃安装成竖直的,车内人的影像就正好映在挡风玻璃上,而其高度又和车外的行人差不多,司机就不容易分清哪是影像、哪是行人了,容易造成事故。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