人工培养轮虫的技术要点

合集下载

轮虫养殖方法及注意事项

轮虫养殖方法及注意事项

轮虫养殖方法及注意事项摘要:轮虫是一种常见的微型生物,在生物学研究和水质检测中具有广泛的应用。

本文将介绍轮虫的养殖方法和注意事项,包括选购轮虫、培养环境、饲料和培养技巧等方面,旨在帮助读者了解如何有效地进行轮虫的养殖。

正文:1. 选购轮虫在选择轮虫时,首先要选择健康活泼、透明无杂质的个体。

可以通过观察是否有异味、颜色是否均匀以及是否有异常形态来判断轮虫的健康状态。

此外,还应该选择生长迅速的品种,这将有助于提高轮虫的养殖效果。

2. 培养环境轮虫需要一定的培养环境来生存和繁殖。

首先,需要准备一个适当大小的轮虫培养容器,如玻璃瓶或塑料盒。

然后,在容器中加入适量的水,最好是经过过滤的清洁水。

水质对轮虫的生存和繁殖起着重要作用,应确保水质清澈、无色无异味。

另外,轮虫还需要适当的温度和光照条件,通常保持在20-25摄氏度和光照充足的环境下,轮虫的生长情况更好。

3. 饲料选择轮虫的饲料主要是微小植物和浮游生物,如绿藻、硅藻等。

可以通过捕捉自然水源中的浮游生物或在培养容器中添加适量的海藻等来提供充足的饲料。

另外,还可以加入一定数量的有机肥料,以促进轮虫的繁殖和生长。

在添加饲料时要注意适量,避免过多造成水质污染,影响轮虫的生长。

4. 培养技巧轮虫的养殖还需要一些技巧。

首先,应定期更换新鲜的养殖水,保持水质清洁。

其次,要控制培养容器内的通气和温度,通风条件良好有助于轮虫的健康生长。

同时,要注意避免培养容器受到外界污染,使用干净的工具进行操作。

此外,还可以添加适量的微量元素和维生素剂,增强轮虫的免疫力和生长能力。

注意事项:1. 饲料的品质要优质,以充分满足轮虫的营养需求。

2. 避免养殖容器的过度密集,要合理控制轮虫的密度,以避免资源竞争和水质恶化。

3. 防止养殖水中出现过高或过低的pH值,偏酸性或偏碱性的水质都会对轮虫的生长产生不利影响。

4. 在培养过程中,要密切观察轮虫的生长状况,及时了解是否需要调整饲料和生长条件。

轮虫的培养——精选推荐

轮虫的培养——精选推荐

第七章轮虫的培养一,名词解释:1,单性生殖:又称孤雌生殖、非混交生殖,指母本在繁殖后代的过程中,无需父本配子的参与,母本的卵细胞经有丝分裂形成胚胎。

2,非混交雌体:是指通过非混交生殖的方式繁殖子代的雌性轮虫,即没有雄轮虫参与即可独立繁殖后代的雌性轮虫,该雌虫通过有丝分裂形成非混交卵。

3,非混交卵:非混交雌体经过有丝分裂产生双倍体的卵,又称非需精卵,夏卵。

4,单性生殖世代:轮虫生活史中,非混交卵无需受精,就能够迅速发育成非混交雌体,又经有丝分裂产生双倍体的非混交卵,一代接一代,这就是单性生殖世代。

5,两性生殖:又称混交生殖,指母本在繁殖后代的过程中,需要父本配子的参与,母本的卵母细胞经减数分裂形成单倍体的卵子,与父本的单倍体精子受精后发育为两倍体的胚胎。

:6,混交雌体:是指通过混交生殖的方式繁殖子代的雌性轮虫。

生殖细胞的形成过程中有减数分裂。

7,混交卵:混交雌体经过减数分裂产生单倍体卵,又称需精卵。

8,两性生殖世代:轮虫生活史中,混交雌体通过减数分裂产生混交卵,混交卵未受精发育成雄轮虫,雄轮虫产生精子与其他混交卵受精,最终形成休眠卵,这一过程就是两性生殖世代。

二,选择题1- A ,2-B, 3-C,4-D, 5-D, 6-C ,7-B,8-A ,9-A, 10-B,11-C,12-D三,填空题1,咀嚼囊,咀嚼器2,水温变化,饵料的质和量,增殖密度,温度,20℃,20℃3, 1~60,10~30,较低,强4,粗养,精养,一次性培养,半连续培养,大面积土池培养5,轮虫的采收量,培养用水水质6,活体轮虫,轮虫休眠卵7,水体中轮虫和单胞藻,轮虫密度,合理施肥8,单胞藻,酵母,微生物团絮9,缺氧,微吸管法10,10℃~25℃,25℃~35℃四,简答题1,简述轮虫的主要特征1)身体的前端有轮盘(头冠),其上有纤毛,通过轮盘的转动完成游泳和摄食的功能。

2)轮虫口腔后面的咽膨大而成咀嚼囊,囊内壁形成了相当复杂的咀嚼器。

轮虫培育技术

轮虫培育技术

轮虫培育技术轮虫生活力强、繁殖迅速、营养丰富、不易污染水质,是河蟹蚤状幼体最佳的基础生物饵料,在河蟹土池育苗中应用广泛。

轮虫培育的数量是否满足蟹苗生长需求,将直接影响蟹苗的质量,决定蟹苗培育的成败,2012年由于轮虫培育量不能满足蟹苗培育所需,导致大部分蟹苗育苗户后期无法投喂足够的轮虫满足蟹苗摄食,而以失败告终。

笔者在渔业科技入户指导中发现轮虫数量不足除了蟹苗培育池鱼轮虫培育池比例失调外,许多轮虫培育户培育技术差异也影响了产量。

示范户吴广其具有多年的轮虫培育经验,连续多年稳住高产,现将他的培育技术总结如下,供参考。

一、培育池准备1、池塘条件培育池在遥望港河蟹育苗基地附近,靠近海水纳水沟,培育池共48亩,分6口池,便于同时分池,分批进水培育,交替收获,每口面积5~10亩,池型为长方形,土质为泥质,池塘深度1.5米,池型为锅底式,池底平坦,淤泥厚度10厘米左右,塘埂坚固,不渗漏,斜坡坡比1:2.5。

池塘安置3台罗茨鼓风机,用pvc管道连接每口池塘,池塘中每10平方米投放1个气泡石。

2、清池进水在河蟹育苗前半个月开始清理池塘,然后翻耕,暴晒至龟裂状。

然后加水进行全池消毒,依次加入敌百虫3mg/L,漂白粉20mg/L。

待药性消失后开始进水,用200目的筛绢网袋过滤,防止敌害生物混入,初期进水50厘米,调节池水盐度为15‰—20‰。

3、肥水常用肥料分有机肥和无机肥,在清整池塘后每亩加施500公斤发酵鸡粪,与池底一起翻耕,无机肥一般过磷酸钙每亩用1.5公斤,尿素每亩用7公斤。

另外,在池边开挖一小坑,把粪便倒入其中,经发酵后视池塘水质肥瘦程度,择量泼入池中以调节池水,随着水色加深而适时添加水量。

二、接种轮虫当水温回升到10℃以上,池水较肥时开始接种轮虫,由于所有池塘去年养殖过轮虫,池底具有较多休眠卵,用铁链来回在池底搅动数次,可以把休眠卵搅起,让卵逐渐孵化成幼虫后培育。

三、培育期管理1、水质调控培育池盐度控制在15‰—20‰,前期一般以添水为主,随着藻类的繁殖水色加深,适时加水,在培育第7天起每天对池水进行换水,换水量前期在20%,中后期随着轮虫密度增加,投饵量的增多,水质易变坏,加大换水量,每天换水40%,加注新水的温度尽量与轮虫池水温一致,温差不超过2℃,加注时进水管口要用300目的网袋进行过滤,防止敌害进入。

轮虫的养殖方法和注意事项

轮虫的养殖方法和注意事项

轮虫的养殖方法和注意事项摘要:轮虫是一种常见的微生物,具有较高的营养价值,广泛应用于水产养殖、禽畜饲料中。

本文将介绍轮虫的养殖方法和注意事项,帮助养殖者了解轮虫养殖的基本知识,促进养殖效益的提高。

正文:一、轮虫的养殖方法轮虫的养殖方法主要包括菌种培养、生长培养和定期分离三个步骤。

下面将分别详细介绍。

1. 菌种培养首先,准备培养基:用麦片、水和营养液混合制作培养基,保持适当的湿度并保持一定的通气性。

接下来,将轮虫培养液加入提前准备好的培养皿中,平均抹布上。

然后,在培养皿中播种液体麦片,覆盖培养皿并投入恒温箱中。

最后,保持适宜的温度(25°C-28°C),等待约1-2周后,可看到菌种生长出轮虫的迹象。

2. 生长培养在菌种培养成功后,可以将菌种转移到生长培养中。

将菌种过滤并获取一定量的轮虫。

将获取的轮虫加入清洁的培养皿中,并增加适量的麦片溶液。

保持培养皿内湿度适宜,并定期观察和检查轮虫的生长情况。

掌握好适宜的温度和湿度,不断调整饵料的添加量和频率,促进轮虫的繁殖和生长。

3. 定期分离由于轮虫容易过度密集,容易导致养殖环境的污染和轮虫的患病问题,因此需要定期分离。

使用滤网、毛刷等工具,将轮虫分离出来。

接着,将分离出的轮虫过滤并洗净,去除杂质。

将洗净的轮虫重新放入新的培养皿中进行生长培养。

二、轮虫的注意事项1. 养殖环境:轮虫是极其微小的生物,对光线和温度变化敏感,养殖环境应选择避光、温度恒定、通风良好的地方。

2. 饵料的选择:轮虫喜欢以麦片、菠菜、蛋黄等为食物,建议饵料中添加适量的营养液,提高轮虫的养分含量。

3. 培养皿的清洁:由于轮虫的繁殖速度较快,养殖容器应定期清洗消毒,避免氨气和有毒物质的积聚。

4. 定期观察:轮虫的生长情况需要定期观察,如出现异常情况,应及时调整环境和饲料。

总结:轮虫的养殖方法和注意事项对于轮虫养殖者来说非常重要。

养殖者应掌握菌种培养、生长培养和定期分离的方法,以确保养殖过程顺利进行,并通过合理的观察和调整,提高养殖效益。

第三章轮虫的培养

第三章轮虫的培养
典型的浅水池塘的浮游动物。被甲长(不包括前后 突起)175-210µm,宽90-170µm;前端侧突起长3560,后端右突起长55-80。一般在长江中下游冲积 平原的中小型浅水湖泊内。
实用文档
二、轮虫的形态特征
• (一)外部形态 • 1、头部 • 2、躯干部 • 3、足 • (二)内部构造 • 1、体壁 • 2、假体腔 • 3、消化系统 • 4、排泄系统 • 5、神经系统与感觉系统 • 6、生殖系统
• (2)雄轮虫的受精力。 • (3)雌体是否易于受精。 • 3、受精的混交雌体的产卵量 • 4、影响休眠卵形成效率的因素
实用文档
五、轮虫的发育
• 轮虫的个体发育划分为4个阶段:即胚胎发育
期、生殖前期、生殖期和生殖后期。
• 1、胚胎发育期:指卵的产出到幼体的孵出所
经历的时间。
• 2、生殖前期:指幼体孵出到其产出第一个卵
• pH:萼花臂尾轮虫和角突臂尾轮虫休眠卵在pH4.5-
11.5的范围内可以萌发。pH8时休眠卵孵化时间最短。
• 溶氧:萼花臂尾轮虫和角突臂尾轮虫休眠卵正常萌
发的临界氧量0.3m成时的环境状况及其对 萌发率的影响
• 休眠卵形成时的母体的生理状况、环境条件
对轮虫休眠卵的萌发具有较大影响。
去除较大动物与杂质。
• 3、静止:使轮虫浮游水面,用纱布或滤纸
吸取。
• 4、解剖镜下分离:在解剖镜下用吸管吸取。
实用文档
二、休眠卵的孵化
(一)休眠卵的萌发形式 (二)休眠卵的孵化方法 (三)影响休眠卵萌发的因素
实用文档
(三)影响休眠卵萌发的因素
• 1、保存方法和时间对休眠卵萌发率的影

• 2、萌发时的环境状况对休眠卵萌发率的

水产养殖中怎样快速培养轮虫

水产养殖中怎样快速培养轮虫

⽔产养殖中怎样快速培养轮⾍轮⾍是⼀种微⼩的动物,⽣长在⽔体中,是⽔产动物苗种很好的开⼝饲料,作为幼苗天然的动物性饵料,可以促进⽣长发育。

因此,培育轮⾍对于养殖户来说有很⼤的意义。

本⽂从室内和室外培育轮⾍⽅⾯做介绍,希望能给养殖户⼀些参考。

室内培育轮⾍的⽅法1、种苗的采集与消毒⼯作从池塘⾥捞取浮游⽣物的样品,在解剖镜下将轮⾍分离出来。

为了避免其它的浮游动物的混⼊,可先将轮⾍⽤吸管吸到清洁的玻⽚上,之后再转移到培养的容器中,以保证轮⾍的纯度。

培养的⽔泥池在放种之前先要⽤⾼锰酸钾进⾏消毒,清洗⼲净以后等待使⽤。

培育轮⾍⽤的⽔也要严格消毒。

常⽤的药物是漂⽩粉,可以杀灭⼤部分敌害⽣物和藻类,余毒消失得也快,⼀个星期就可以使⽤。

⽔在使⽤之前,要⽤少量的轮⾍试⽔,如果轮⾍没有什么不良反应,才能⼤量接种,轮⾍的接种密度⼀般是2~5个/毫升⽐较合适。

在适宜的条件下,经过10~12天即可以扩⼤培养。

2、饵料投喂 培育轮⾍基本都是⽤酵母和光合细菌,在培养过程中,要保持⾜够的光照,光合细菌对轮⾍的⽣长有明显的促进作⽤,投喂量是5×106~10×106个/毫升。

并根据培养中的具体情况及轮⾍吃⾷状况来确定投饵量,以吃饱没有剩饵为宜,过多或过少都不利于轮⾍的⽣长。

在较⼩的⽔体中培养轮⾍,投喂酵母后要轻轻搅拌,使之分布均匀,还能增加⽔体中的溶解氧。

如果⽔体较⼤,在培育轮⾍时,应采取向⽔中充⽓的措施,以保证培养⽔体中的溶解氧含量,还可以防⽌饵料下沉,促进轮⾍的快速⽣长。

3、轮⾍的温度控制与扩⼤培养 轮⾍⽣长对于温度的适应范围较⼴,最适合的⽣长温度为24~30℃,为了能使轮⾍快速⽣长,要注意维持合适的⽔温。

轮⾍的⽣长发育与⽔质有很⼤的关系。

在培养过程中,轮⾍会越来越多,排泄物也会增多,⽔质很容易发⽣变化,所以,培育的过程中,要观察⽔质情况,定时加注新⽔。

在适宜温度和充⾜的饵料情况下,保持良好的⽔质,经过10天左右的培养,当轮⾍的密度达到60个/毫升以上时,就要进⾏扩⼤培育或采收⼀部分增加空间。

轮虫养殖方法和注意事项

轮虫养殖方法和注意事项

轮虫养殖方法和注意事项标题:轮虫养殖方法和注意事项摘要:轮虫是一种常见的小型水生生物,具有较高的营养价值和多样的用途。

本文介绍轮虫养殖的方法和注意事项,包括水质调节、营养供给、温度控制、光照管理等方面,旨在帮助读者成功建立轮虫养殖系统并获得优质的养殖效果。

正文:导语:轮虫是一种常见的小型水生生物,其富含蛋白质、氨基酸和脂肪酸等多种营养成分,被广泛应用于饲料、食品和医药等领域。

为了高效稳定地进行轮虫养殖,养殖者需要掌握一些基本的养殖方法和注意事项。

一、准备工作1. 筛选培养容器:选择透明、无毒、易清洗的培养容器,如玻璃容器或塑料盒。

容器大小根据养殖量自行决定。

2. 水源准备:选择无污染的饮用水或透明度较高的自来水,并放置一段时间进行蒸发处理以去除氯气。

二、培养介质准备与调整1. 确定培养介质:轮虫常用的培养介质包括绿水、海藻粉或鸡蛋粉等。

根据不同需求选择合适的培养介质。

2. 调控介质的盐度:根据不同品种的轮虫,合理调节培养介质的盐度以维持适宜的生长环境。

三、水质调节1. 水质清洗和消毒:定期清洗养殖容器,并放置在日光下晒干。

消毒时使用无氯漂白剂进行简单处理。

2. 水质监测:定期测试水质,包括pH值、氧含量、亚硝酸盐和铵盐含量等指标,并做相应调整。

四、营养供给1. 基础养分提供:轮虫喜欢自然食物,可以添加各类水体中常见的微生物、藻类和腐殖质等物质来提供其所需营养。

2. 补充营养饵料:可根据轮虫的需求添加蛋黄粉、脱脂奶粉和酵母等辅助营养源。

五、温度控制1. 理想温度:轮虫适宜的培养温度为20℃-25℃左右,如果在温度过低或过高的环境中养殖,轮虫的生长效果会受到影响。

2. 温度调节:合理利用加热器、冷却器、通风设备等调节设备来维持恒定的温度。

六、光照管理1. 光照强度:轮虫对光照有一定要求,太强的光照会使其聚集在光线周围,太弱的光照则可能导致生长发育受限。

2. 日照时间:根据经验和实际情况,合理安排轮虫的日照时间,以每天6-8小时为宜。

9.轮虫培养技术

9.轮虫培养技术

感谢聆听 快乐学习
轮虫培养技术
01
章节
Part
室外土池培养
1、培养池的条件
经过多年养鱼的池塘,塘底淤泥中都有较多的轮虫休眠 卵,通过人工创造一个适宜的环境条件,轮虫休眠卵即 可孵出轮虫。
2、池塘消毒用水过滤
用生石灰清塘后次日往池中注入20厘米深的水,注水时要用 250~300目的筛绢网片或沙滤池过滤注入池中的水,防止轮 虫敌害随水进入池中。注入的水最好是浮游植物比较多的池 水。注水后用泥耙翻动塘底淤泥,使沉积于淤泥中的轮虫休 眠卵队淤泥中分离出来进入水层中。翻动淤泥要细致均匀。 翻完淤泥后,再往池中注水,使池塘水深达到1米。
章节
Part
03
保种
生产中诱发两性生殖形成休眠卵的方法
✓高的种群密度和饥饿刺激相结合 ✓改变盐度或温度
休眠卵的保存
✓从池底的沉淀物中可收集大量的轮虫休眠卵,稍加阴 干,装瓶蜡封,也可不阴干,放入冰柜保存。放在低 于5℃的冰箱内保藏,可保存1~2年之久。
✓休眠卵也可以不吸出,保留在原培养容器或原池中保 存。由于病、敌害生物的危害,存活率不高。
5、采收
轮虫的采收方法很简单,用200目筛绢做成手抄网,沿 池边捞取。也可利用轮虫的趋光性,在晚上利用灯光诱 集,使轮虫大量聚集在灯光下,用抄网捞取。捞取轮虫 时要防止池水混浊。
02
章节
Part
集约化养殖
1.培养容器: 严格消毒 2. 培养用水:育苗厂进行轮虫的大量培养一般采用砂滤水,种级培 养可采用消毒水,以减少原生动物的污染。
3、施基肥
轮虫的天然饵料主要是细菌、浮游植物、有机碎屑等, 通过施肥可以大量获得。因机肥和无机肥混 合施用的方法效果好。
轮虫池正在使用发酵鸡粪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