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十章行政组织的设置与管理
第10章 巴纳德的系统行政组织理论

第10章巴纳德的系统行政组织理论一、组织的本质1.组织的定义巴纳德不是仅仅从物质或人的方面看待组织,而是从人与人之间的协作关系的角度来看待组织的。
他将组织界定为有意识地协调两个以上的人的活动或力量的一个系统。
2.组织的基本特点(1)组织是由人的活动或效力即人的行为构成的系统。
(2)组织是一个系统,即按照一定的方法进行调整的人的活动和行为的相互关系。
(3)组织是动态和发展的,即当系统中的一个部分同其他部分的关系发生变化时,作为整体的系统也要发生变化。
(4)组织是协作系统的一个组成部分,但两者糅合在一起,有时界限不太明确。
巴纳德认为协作系统包括四个组成部分,如图10-1所示。协作系统以组织为核心,把物质子系统、人员子系统和社会子系统连接成为一个复合的整体。
(5)组织工作决不仅仅限于通常所谓“组织内部”,对于一个组织来说,其“内部”协作关系和“外部”协作关系同等重要。
二、组织三要素1.协作的意愿(1)含义:协作的意愿是所有的各种组织不可缺少的第一项基本要素,其含义是自我克制,交付出个人行为的控制权以及个人行为的非个人化。
对于个人来说,协作意愿就是参加这一系统的“个人愿意和个人不愿意”的综合结果;对于组织来说,是它“提供的客观诱因和所加的负担”的综合结果。
(2)组织必须在物质方面和社会方面提供适当的诱因来弥补个人的这种参加该系统而不参加其他系统的牺牲,即:①提供客观的刺激;②通过说服来改变个人的主观态度。
2.共同的目标(1)含义:组织成员协作意愿的强弱在很大程度上取决于组织成员接受和理解组织目标的程度。
组织成员对组织的共同目标的理解可以分为协作性的理解和个人性的理解两种,前者是指组织成员脱离了个人立场而站在组织整体利益的立场上客观地理解组织的共同目标;而后者则是站在个人立场上主观地理解组织的共同目标。
(2)巴纳德特别指出:①要让组织成员理解和接受组织目标;②要设法消除对目标的不一致;③要注意组织目标与个人动机的必然差异。
2020公共行政学 第十章 参考答案

2020公共行政学第十章参考答案版权归国家开放大学所有第十章行政执行1、理解行政执行的含义,应把握哪些要点?答:(1)行政执行的主体是行政机关及行政人员;(2)行政执行是一种具有目标导向的活动;(3)行政执行是一种实施性质很强的活动,是务实性的、付诸于实际的行动,它需要通过一定的具体步骤或实际行动来落实政策;(4)行政执行是一种行政法律行为。
(5)行政执行活动还具有强制性。
2、简述行政执行的特点?答:(1)综合性;(2)目的性;(3)具体性;(4)强制性;(5)灵活性。
3、简述行政执行的原则?答:(1)忠实决策的原则;(2)迅速有力的原则;(3)创新灵活的原则;(4)计划安排的原则;(5)团结协作的原则。
4、行政执行的作用具体体现在哪些方面?答:(1)行政执行决定着决策方案能否实现及实现的程度。
(2)行政执行效果是检验、修正和完善行政决策的途径。
(3)行政执行是实现行政职能的必要形式。
(4)行政执行是衡量公共组织及其运行状况的重要标准。
5、简述行政指挥在行政执行过程中的主要作用。
答:(1)行政指挥是保证行政执行活动协调一致的重要手段。
(2)行政指挥是高效地贯彻执行行政决策的根本保证。
(3)行政指挥是高质量地达成行政决策目标的根本保证。
(4)行政指挥是保证各种行政资源得以充分利用的必要条件。
(5)行政指挥是衡量行政领导者的政策水平和组织与领导能力的重要标准。
6、简述行政指挥的原则。
答:(1)统一指挥原则。
(2)法定权威原则。
(3)果断有力原则。
(4)准确权变原则。
(5)合理授权原则。
7、简述行政指挥的方式。
答:(1)口头指挥。
(2)书面指挥。
(3)会议指挥。
(4)现代通讯指挥。
8、简述行政控制的作用。
答:(1)行政控制是完成计划的重要手段。
(2)行政控制是行政工作方向正确的重要保障。
(3)行政控制是贯彻依法行政的重要体现。
(4)行政控制是保证行政目标实现的重要机制。
9、简述行政沟通在公共行政管理过程中的作用。
实用行政管理第十章练习题及答案

《实用行政管理》第十章一、单项选择题(在每小题的四个备选答案中,只有一个选项是符合题目要求的,请将正确答案前的字母填在题干后的括号内。
)1.在我国,行政法规是指由( )制定和颁布的行政法律文件。
A.最高行政机关国务院B.人们代表大会C.国家立法机构D.国家权力机关2.行政法律规范是依法制定和发布的规范性文件,具有普遍的(),并以国家强制力保证其实施。
A.约束力和执行性B.约束力和自主性C.约束力和强制性D.适用性和强制性3.在行政法律关系争议的解决方式上,()有处理争议的行政司法权,只有在被管理的当事人不服行政裁决或另有法律规定的情况下,才能依照司法程序解决。
A.行政客体B.行政主体C.双方当事人D.行政机关4.()不能在法律规定的内容以外增加新的法律规范,如果它所执行的母法变更或废止时,它也随即失效。
A.执行性行政法规B.法律性行政法规C.补充性行政法规D.自主性行政法规5.法规名称一般由()和()两部分组成。
A.法规内容和法规的制定单位B.法规的针对单位和法规采取的形式C.法规的针对单位和法规的制定单位D.法规内容和法规采取的形式6.行政法律规范的内部结构是由()和()两部分组成的。
A.思想模式和法律后果B.行为模式和法律后果C.行为模式和法律效力D.思想模式和法律效力7.行政法律规范的作用体现在()的关系上。
A.行政法律规范与法律、行政法、行政协调B.行政法律规范与法律、行政法、行政管理C.行政法律规范与法律、行政管理D.行政法律规范与法律、行政法8.行政法律行为的要素有主体要素、客体要素、内容要素、形式要素和()A.抽象要素B.具体要素C.依据要素D.事实要素9.依行政行为的方式和作用不同,可将行政行为分为()。
A.羁束行为和自由裁量行为B.抽象行政行为和具体行政行为C.要式行为与非要式行为D.无附加条件行为和有附加条件行为10.根据立法目的和内容的不同而划分,行政立法分为()A.一般授权立法和特别授权立法B.中央行政立法和地方行政立法C.执行性立法和非执行性立法D.执行性立法和补充性立法11.行政立法的程序,是指国家行政机关依照法律的规定,制定、修改和()行政法规或规章的活动方式和步骤。
09年自考行政组织理论笔记(5)

第⼗章 1.⾏政组织建⽴的原则,应遵循哪些指导思想 (1)主观性与客观性的对⽴统⼀ (2)科学性与阶级性的对⽴统⼀ (3)稳定性和变动性的对⽴统⼀ 2.⾏政组织建⽴原则的作⽤ (1)有助于设计与建⽴科学、合理的⾏政组织结构 (2)有助于指导与规范⾏政组织的⽇常管理 (3)有助于改⾰与完善⾏政组织 3.西⽅传统理论时期⾏政组织建⽴原则 (1)组织⽬标原则 (2)指挥统⼀原则 (3)层级节制与幅度适中原则 (4)权责相称原则 (5)授权原则 (6)专业分⼯原则 (7)精简节约原则 4.西⽅⾏为科学时期⾏政组织建⽴原则 (1)以⼈为本原则 (2)⼈与组织平衡原则 (3)参与、沟通、激励原则 (4)正式与⾮正式组织互动原则 5.确⽴⾏政组织⾃⾝管理⽅法的依据 (1)经济上的依据,主要指经济发展的性质与⽔平 (2)政治上的依据,主要指政体的影响 (3)理论上的依据,集中于⼀点,抓哟指如何看待组织中的⼈。
6.⾏政组织内部管理市场化的特点 (1)权责明确 (2)结果导向 (3)合同约束 (4)⽤户⾄上 7.⾏政组织内部⼈事制度市场化的内容 (1)实⾏合同雇佣制 (2)淡化职位分类 (3)简化管理规则 (4)改⾰⼯资制 8.我国⾏政组织⾃⾝管理的主要⽅法 (1)民主集中制 (2)重视⼈与重视制度相结合 (3)⽬标管理 9.我国⾏政组织⾃⾝管理民主的⽅法 (1)保证组织成员的民主权利 (2)组织管理依照民主程序 (3)营造民主、积极的组织⽓候 10.我国⾏政组织⾃⾝管理中的⾼度集中的内容 (1)全国⾏政组织要服从国务院 (2)有严格的组织纪律 (3)实⾏明确的个⼈负责制 11.⽬标管理法的环节 (1)制定⽬标 (2)执⾏⽬标 (3)检查成果 (4)信息反馈 (5)应注意的问题 12.⽬标管理的意义 (1)它规定⾏政组织前进的⽅向 (2)它激励⾏政组织成员的⼯作热情 (3)它提供组织与个⼈⼯作考核的依据 (4)它增进组织内各部门、各层次、各成员间地协调 (5)它影响⾏政组织结构的设计与调整,制约组织中⼈、财、物的具体配备 (6)它识⾏政领导对⾏政组织及其成员进⾏计划、协调、指挥与控制的前提和基础 13.⽬标管理中应注意的问题 (1)形成整体、单位、个⼈三位⼀体的合适的⽬标络 (2)⽬标制定过程中真正贯彻双向沟通、民主协商原则 (3)⽬标的制定与执⾏过程中应注意权、责、利结合。
国开《行政组织学》章节测试名词解释与简述答案

国开行政组织学章节测试名词解释与简述答案第一章行政组织学导论1、组织:组织是在特定社会环境之中,由一定要素组成的,为了达成一定目标而建立起来的,并随着内部要素和外部环境不断变化而自求适应和调整,具有特定文化特征的一个开放系统。
2、行政组织:行政组织就是指为推行国家公共行政事务而依法建立起来的各种行政机关的统称。
3、非正式组织:非正式组织是正式组织内若干成员由于相互接触、感情交流、情趣相近、利害一致,未经人为的设计而产生的交互行为和意识,并由此自然形成的一种人际关系。
4、正式组织:正式组织是指以明文规定的形式确立下来,成员具有正式分工关系的组织。
5、团体意识:团体意识是指组织成员对组织在思想上、认识上、感情上和行为上拥有共同一致的价值观。
团体意识是维系组织存在与发展的灵魂。
第二章组织理论的发展1、霍桑实验:人际关系学派的主要代表人物是乔治·梅奥、罗斯利斯伯格。
他们的学说是从20世纪20年代中期到30年代初在美国芝加哥西方电器公司的霍桑工厂进行实验的,因而得名霍桑试验。
霍桑试验从1924年开始到1932年结束,历时8年,经过对工作环境、工作条件、群体行为、员工态度、工作士气与生产效率之间关系的一系列的实验,他们发现并证明,人们的生产效率不仅仅取决于人的生理方面、物理方面的因素,而且更受到社会环境、社会心理等方面的影响。
2、“需要层次论”:马斯洛创立的。
他在其代表性著作《人类动机的理论》和《激励与个人》中,对人的行为和动机进行了深入的研究,提出人的动机是由需要决定的,这些需要按照人的生存和发展的重要性可以划分为5个基本的层次,即生理的需要、安全的需要、社交的需要、尊重的需要和自我实现的需要。
马斯洛认为,只有满足了人低层次的需求后,人才会有更高层次的追求。
在管理中,应从满足员工不同的需求入手,以激励和调动员工工作的积极性。
3、帕森斯:美国著名的社会学家,社会系统组织理论的创始者。
帕森斯对社会生活中的组织现象有其独特的研究,他认为,所有社会组织本身就是一个社会系统,每个大的社会系统下面又分有若干小的社会系统,整个社会则是一个最大的社会系统。
2020公共行政学 第十章 参考答案

2020公共行政学第十章参考答案版权归国家开放大学所有第十章行政执行1、理解行政执行的含义,应把握哪些要点?答:(1)行政执行的主体是行政机关及行政人员;(2)行政执行是一种具有目标导向的活动;(3)行政执行是一种实施性质很强的活动,是务实性的、付诸于实际的行动,它需要通过一定的具体步骤或实际行动来落实政策;(4)行政执行是一种行政法律行为。
(5)行政执行活动还具有强制性。
2、简述行政执行的特点?答:(1)综合性;(2)目的性;(3)具体性;(4)强制性;(5)灵活性。
3、简述行政执行的原则?答:(1)忠实决策的原则;(2)迅速有力的原则;(3)创新灵活的原则;(4)计划安排的原则;(5)团结协作的原则。
4、行政执行的作用具体体现在哪些方面?答:(1)行政执行决定着决策方案能否实现及实现的程度。
(2)行政执行效果是检验、修正和完善行政决策的途径。
(3)行政执行是实现行政职能的必要形式。
(4)行政执行是衡量公共组织及其运行状况的重要标准。
5、简述行政指挥在行政执行过程中的主要作用。
答:(1)行政指挥是保证行政执行活动协调一致的重要手段。
(2)行政指挥是高效地贯彻执行行政决策的根本保证。
(3)行政指挥是高质量地达成行政决策目标的根本保证。
(4)行政指挥是保证各种行政资源得以充分利用的必要条件。
(5)行政指挥是衡量行政领导者的政策水平和组织与领导能力的重要标准。
6、简述行政指挥的原则。
答:(1)统一指挥原则。
(2)法定权威原则。
(3)果断有力原则。
(4)准确权变原则。
(5)合理授权原则。
7、简述行政指挥的方式。
答:(1)口头指挥。
(2)书面指挥。
(3)会议指挥。
(4)现代通讯指挥。
8、简述行政控制的作用。
答:(1)行政控制是完成计划的重要手段。
(2)行政控制是行政工作方向正确的重要保障。
(3)行政控制是贯彻依法行政的重要体现。
(4)行政控制是保证行政目标实现的重要机制。
9、简述行政沟通在公共行政管理过程中的作用。
第十章 行政组织过程管理 《行政组织学通论》PPT课件

• 四、行政组织决策程序管理
知识专栏
决策的理性方式和渐进方式 西蒙认为决策过程——无论哪一层次的决策——由三部分组成:思考、设计和选择。 思考是指扫视环境并找到做决定的时机的活动;设计是指找出或确定行动的不同方案; 选择是指从不同的方案中选出成功机会最大的方案。 对公共组织学者来讲,西蒙对决策的重要讨论至少有两个作用:它把决策研究的焦 点从政策转向了政策的制定;它指出了人类体制中理性行为和真实行为的冲突。此后 不久,查尔斯·林德布洛姆在一篇题为“摸索的科学”的文章中更详细地讨论了第二个 作用。林德布洛姆简要描述了制定政策(即决策)的两种方式:理性理解方式和“持 续的有限比较”,即渐进的方式。依照理性方式,政策制定者将权衡所有相关的价值, 选择一个目标,列出可选的各种方案,研究这些方案实现既定方案的可能性,然后选 择能够最好地实现所选价值的方案。依照渐进方式,政策制定者将确定政策能够达到 的有限目标,勾画出若干直接可行的选择,并选择一个“将价值抉择和实现价值的工 具抉择结合起来的”方案。比较和权衡会受到行政人员以往经验的限制,从而只能实 现不完全的解决方案。为此,政策制定者应重复这一渐进过程以应对不断变化的情况。
[美]罗伯特·丹哈特.公共组织理论[M].项龙等译,北京:华夏出版社,2002.84-86.
第十章 行政组织过程管理
• 第二节 行政组织执行与管理
• 一、行政组织执行概述
• 理解行政组织执行
• 行政组织执行的特点:
• 首先,行政组织执行的目标性,因为其必须是以实现决策 目标为宗旨;
• 第二,行政组织执行具有务实性的特点,它不是静态的组 织研究对象,而是一种以兼具实践性和服务性的组织活动;
第十章 行政组织过程管理
行政管理学第10章 机构编制管理

机构编制管理
机构编制管理
1、概念 是关于机构编制管理权限划分、组织机构设置及管理方 式和方法的制度 2、内容 统一领导、分级管理 (1)统一领导:党中央、国务院统一制定机构编制工作 的法律、法规和政策,规定各级机关、各部门的任务和职 责;确定各省、自治区、直辖市和中央各部门的编制总额; 审批省、自治区、直辖市政府工作部门和中央各部、委司 局一级机构的设置。 (2)分级管理:地方各级党委和政府,根据国家的法律、 法规和政策,统一领导和集中管理本地区编制总额,具体 安排本地区的编制,审批下一级国家机关工作部门和本级 各部门的内部机构管理本地区所属各部门的事业单位、的 机构编制。 3、形式 (1)条块结合、以块为主的形式 (2)编制单列、条块结合的形式 (3)条块结合、以条为主的形式
行政组织编制审批程序和要求
行政编制审批的程序 《中华人民共和国国务院组织法》和《地方各级人民代表 大会和地方各级人民政府组织法》规定了行政机构设立的 审批权限和具体程序。 行政编制审批的要求 (1)依法进行审批。根据国家立法机关制定的编制法、 编制审批程序法,以及辅助这些法规执行的方针政策,决 定审批的内容是否合法合理。 (2)应该设置一个具有权威性的编制管理机构负责编制 的执行,并将其纳入编制法规,任何其它首长个人都不能 代替这个机构自行审批编制。 (3)审批工作应根据编制程序法严格执行。 (4)应严格执行编制程序法中有关编制管理的纪律。
三、机构编制管理内容——职能管理
职能的定义:党政组织机构在一定日期 内所负有的职责权限,工作任务和应有
的作用。
是指配置、协调各级机关及其部门 职能的一种行政行为,它是根据国 家在一定时期内的方针政策以及社 会经济文化等发展的需要,对各组 织机构的职能进行配置、协调的活 动过程。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PPT文档演模板
第十章行政组织的设置与管理
• (5)授权原则。
• 行政领导要把某些事情的执行权与补充 决策权下放给下级。
• (6)专业分工的原则。
• 包括部分专业化与人员专业化。根据工 作性质与内容的差异来区分各职能部门、 区分直线与幕僚,不同性质的职位由不同 专业人士充担。
• (7)管理经济原则。
PPT文档演模板
第十章行政组织的设置与管理
(2)职能原则
•
组织职能是行政组织所要达到的目标或结果。
职能原则有如下含义:
• ① 要根据组织职能设立相应的机构。
• ② 要围绕组织职能安排组织结构,形成用总职 能指导分职能,用分职能支持总职能的良性循环, 达到以职能为中心的既分工又合作的优良组织结 构。
PPT文档演模板
第十章行政组织的设置与管理
Байду номын сангаас
(二)情感型管理
• 情感型管理是一种在行政组 织中有选择性地增加情感投入, 满足组织成员的感情和心理需要, 以提高组织绩效水平的管理方法。 它是一种以人为本的管理方法。
PPT文档演模板
第十章行政组织的设置与管理
情感管理的基本方法
• (1)激励。就是对人进行某种刺激,以诱发其高 亢情绪的过程。
普遍的共同规律,具有科学性;行政组织建立的 原则必须反映特定社会形态统治阶级的根本利益, 具有阶级性。在阶级社会里,行政组织建立原则 的科学性质与阶级性既对立又统一。
• (3)稳定性与变动性的对立统一。 • 行政组织建立的原则,作为一种指导性规范,
具有一般的、普遍的性质,凡是环境与性质相同 或相近的行政组织都适用于某些相同或相近的原 则。但行政组织作为一个系统,其环境是复杂的、 具体的、多变的,必须根据其环境或系统内部的 变化,加以适用。行政组织建立原则的稳定性与 变动性对立统一的特点表明组织原则的生命在于 适应与权变。
PPT文档演模板
第十章行政组织的设置与管理
(3)行政组织自我服务功能的市场化。
• 即在行政组织内部的自我服 务活动中引进市场机制,将 政府与社会力量联结起来, 通过多元竞争提高政府自我 服务的能力,减少服务费用 和成本。
PPT文档演模板
第十章行政组织的设置与管理
我国行政组织自身管理的方法
民主集中制的方法、 重人与重制度相结合 目标管理方法
第十章行政组织的设置 与管理
PPT文档演模板
2020/11/28
第十章行政组织的设置与管理
行政组织建立原则的指导思想
l
行政组织建立原则是指人们在建立或改进某一行
政组织时,所要遵循的一般准则或指导性规范。行政
组织建立的原则,应遵循如下指导思想:
l (1)主观与客观性的对立统一。
l
各流派的行政组织建立的原则,在表现形式上
PPT文档演模板
第十章行政组织的设置与管理
传统理论时期的行政组织建立的原则
(1)组织目标原则。 • 任何行政组织必须具有明确的目标,并围绕目
标来设计结构,配置成员。 • 2)指挥统一原则。 • 一个下级一般只有一个上级。 (3)层级节制与幅度适中原则。
行政组织上下层级之间应构成一种稳定的领导 与被领导的统属关系,每一个领导所能直接控制 下属的数目要适当,以达到有效控制为限。 (4)权责相称原则。 • 组织成员所享有的职权与职责保持一致,法定事 权与实际事权应保持一致。
• 1、机构设置及人员编制要尽量精简,实 现廉价政府;
• 2、层级与幅度要适中,使之达成动态的相 互配合;
• 3、专业化,将性质相同或相近的工作归类, 划分给某个个人或某个部门去做。同一项 工作,原则上不同时交给两个人或两个部 门去做;
• 4、简化办事程序,使其明确化、具体化、
简炼化。
PPT文档演模板
PPT文档演模板
第十章行政组织的设置与管理
(1)民主集中制的方法。
• ① 行政组织的自身管理要民主。 • 首先是组织成员的民主权利。行政组织自身成员
由宪法和法律所规定的各项民主权利要得到充分 尊重
• 其次是组织管理的民主程序。组织管理中的重大 问题要通过一定的程序进行充分的民主讨论与协 商。
• 第三是民主、积极的组织气候。一般“只能采取 民主一手段,不能采取压制、打击的手段”。
第十章行政组织的设置与管理
行政组织自身管理方法的意义
• ① 它是行政领导控制 与管理行政组织的工具。
② 做好行政组织的自身管 理是行政组织有效实施对社 会事务管理的前提。
PPT文档演模板
第十章行政组织的设置与管理
行政组织自身管理的一般方法
l 规制型管理 l 情感型管理 l 市场化管理方法
PPT文档演模板
第十章行政组织的设置与管理
(一)规制型管理
l 规制型管理,是一种用严格的规章制度来约束 行政组织成员的行为,以高效完成工作任务的 管理方法。这种管理方法是工业革命的产物。 规制型管理方法的主要内容是:
l (1)组织标准化。 l ①分工专业化。 l ②工作指标化。 l ③人员统一化。
PPT文档演模板
• ③ 根据职能的发展、变化或消亡我国行政机构 的设置也应相应的增加、调查或撤销。
PPT文档演模板
第十章行政组织的设置与管理
• (3)法治原则 • 其含义是:主要政府机构的设置及其体制要有
法律上的根据;机构的设置与变更要依照法定 的程序进行。 (4)统一原则 • ① 领导指挥要统一。
• 一个下级组织或人员只应听命于一个上级组织 或领导
都具有鲜明的主观性色彩,是对组织规律的一种近似
的反映。但如果透过主观性的外表,真正有价值的行
政组织建立原则,均具有客观性的内容,或多或少地
反映组织与发展规律,对组织管理工作起指导作用,
并能接受检验。
PPT文档演模板
第十章行政组织的设置与管理
• (2)科学性和阶级性的对立统一。 • 行政组织建立原则反映了行政组织发展的某些
• 正式组织与非正式组织出于不停顿的
互动之中。行政领导的职责在于引导
非正式组织积极的一面,而控制其消
极的一面。
PPT文档演模板
第十章行政组织的设置与管理
系统权变时期的行政组织建立的原则
• (1)系统原则。
• 行政组织是一个由各子系统所构成的系统,处 于环境的包围中,受环境多方面的影响与制约。
• (2)整体原则。
分,其管理方法的发展变化自然要受制于 经济发展的性质与水平。 • ②政治上的根据。 • 政体对行政组织管理方法具有直接的影响。 • ③理论上的根据。 • 组织理论中对人的认识直接影响到管理方 法的选择与运用。此外,文化因素-领导者 个人的素质与作风等对组织管理方法的选 择与应用有重大的影响。
PPT文档演模板
市场化管理的具体内容是:
• (1)行政组织内部管理的市场化。 • 即在行政组织内部引进市场竞争机制,划分责
任中心,形成一个个相对独立的自治性单位。 • 其特点是: • ① 权责明确,避免了管理中的模糊性; • ② 结果导向,只注重工作的结果; • ③ 合同约束,可以减少上级的工作量,下级的
自由度也加大了; • ④ 用户至上,组织成员的约束力主要来自用户。
PPT文档演模板
第十章行政组织的设置与管理
(2)行政组织内部人事制度的市场化。
• ①实行合同雇佣制,这有助于政府对 不确定的环境做出灵活、快捷的反应;
• ②淡化职位分类,造就通才,增加灵 活性;
• ③简化管理规则,授予第一线人员以 足够的自主权;
• ④改革工资制,使公务员的劳动报酬 与工作成绩直接挂钩。
• 行政组织作为一个整体,结构合理,则整体功 能大于部分之和,反之,则小于部分之和。
• (3)开放原则。
• 行政组织系统要存在与发展,必须与环境实现 信息与能量的交换,否则便会走向分化、瓦解和 灭亡。
PPT文档演模板
第十章行政组织的设置与管理
• (4)封闭回路原则。
• 行政组织系统信息的输入、处理、输 出与反馈形成一个完整的封闭回路, 各环节相互联系,缺一不可。
PPT文档演模板
第十章行政组织的设置与管理
三)市场化管理
• 市场化管理是与信息社会相适应的 新型管理方法,它主张将市场机制 引入到行政组织的管理之中,即在 行政组织内部形成若干自主性较强 的工作单元,创造一种竞争环境, 从而激发组织成员的潜能,提高其 效率。
PPT文档演模板
第十章行政组织的设置与管理
系统的整体功能小于部分之和。
•
其次要坚持开放,不断与外界进行信息、人
员与物质的交换,以求得生存与发展。
•
还要坚持平衡,使得行政组织对其成员的贡
献与满足之间的平衡不疏漏。
• 最后要注意维持管理封闭回路,使信息的流通 经历一个输入、处理、输出、反馈的过程。
PPT文档演模板
第十章行政组织的设置与管理
(6)效能原则
• 第三是指明确的个人负责制。
PPT文档演模板
• ①组织成员之间的关系完全以理性原则为指导; ②对所有人一视同仁,使组织成员具有公平感;
• ③明确规定每一职员的职权范围和协作形式;
• ④精确计算组织成员的工作成果,以业绩为依据 公正地进行奖惩。
PPT文档演模板
第十章行政组织的设置与管理
规制型管理的缺陷:
• ①缺少灵活性; • ②标准化的管理忽视人的差异性; • ③成员容易墨守成规,不负责任; • ④机构不断膨胀,职能交叉重叠。
• ②机构设置要统一。 • 这有助于国家政令的统一而迅速地实施。 • ③职责与职权要统一。 • 每一个职位所应享受的行政权力与所应承担的
行政及法律责任应保持一致,职权与职责应有 法律明确的说明。
PPT文档演模板
第十章行政组织的设置与管理
(5)系统原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