古代商业的发展
高中历史必修2笔记第3课 古代商业的发展

第3课古代商业的发展一.重弄抑商下的古代商业1.商朝人以善于经商著称2.春秋战国:商业繁荣,官府控制商业局面打破,商人社会地位提高,出现商品市场和大商人3.秦汉以来:重农抑商4.隋唐:农业手工业发展,大运河开通;农村集市贸易发展起来;柜坊和飞钱出现5.两宋:商业环境相对宽松;世界最早货币“交子”出现;商税收入成重要裁员6.元朝:交通发达,大都成为国际性商业大都会7.明清:商业繁荣,长途贩运贸易发展较快,出现商帮,徽商、晋商二.市的变迁和城市的发展1.宋朝以前:特定位置设市,与民居严格分开。
设市令或市长,严格管理,闭市后不准交易2.宋朝:坊和市的界限被打破,经营时间限制被打破,城郊和乡村出现“草市”,不再受官府直接监管3.明清:汉口镇,佛山镇、景德镇、朱仙镇成为四大商业名镇4.城市兴起与繁荣:丝绸之路的开通,大运河的开凿,经济重心的南移。
5.扬一益二:扬州、成都三.官府控制下的对外贸易1.西汉:开通陆地和海上两条丝绸之路,中外贸易发展起来2.唐朝:广州是重要外贸港口3.两宋:同东南亚、南亚、阿拉伯半岛以至非洲几十个国家贸易,海外贸易税收成为南宋重要财源4.元朝:泉州是重要外贸港口,被誉为当时世界第一大港5.清朝:海禁,闭关锁国,只开广州对外通商,特许“十三行”统一经营对外贸易6.朝贡贸易:通过朝贡与赏赐完成前言:春秋战国时期,范蠡经商取得了巨大成功,被称为陶朱公。
后世商人尊他为祖师。
小结:中国古代商业在重农抑商的大环境下,发展缓慢两宋商业突破传统商业时间、空间的限制,发展到新的水平官府控制下的对外贸易,是一种朝贡贸易,其政治目的大于经济目的中国古代商业的发展有何特点?1.我国商业兴起较早,中国古代商业是在历代政府重农抑商政策的压制下取得发展和繁荣的,到宋元时期空前繁荣2.国内贸易和对外贸易全面繁荣3.类似于银行的柜坊,类似于汇票的飞钱和纸币很早就已出现4.商业受官府控制色彩较浓5.城镇商业繁荣程度高6.中国古代对外贸易以朝贡贸易为主,往往厚往薄来,赔偿其价,目的不在于获取最大的经济效益,而是要宣扬国威,加强与海外各国的联系,满足统治者对异域珍宝特产的需求7.明清时期,因为统治者实行海禁和闭关锁国政策,中国对外贸易逐渐萎缩柜坊和飞钱的出现,对商业的发展有何作用?1.柜坊专营货币的存放和借贷。
古代商业的发展

古代商业的发展古代商业的发展是人类社会发展的重要组成部份,对经济、文化、社会等方面都产生了深远的影响。
本文将从古代商业的起源、发展阶段以及对社会的影响等方面进行详细的阐述。
一、古代商业的起源古代商业的起源可以追溯到人类社会开始形成的时候。
随着人类社会的发展,人们开始意识到可以通过交换物品来满足自己的需求。
最初的交换方式是以物换物,即物物交换。
这种交换方式存在一定的局限性,随着社会的进一步发展,人们开始使用一种普遍接受的媒介物,如贝壳、金属等,作为交换的工具,这就是货币的起源。
货币的浮现极大地促进了商品交换的便利性和效率,为商业的发展奠定了基础。
二、古代商业的发展阶段1. 原始社会的商业活动:在原始社会,商业活动主要以部落间的贸易为主。
由于交通不便、生产力低下等原因,商业活动规模相对较小,主要以实物交换为主。
2. 古代国家的商业发展:随着国家的形成和交通的改善,商业活动逐渐扩大。
古代国家的商业活动主要以城市为中心,形成为了繁华的商业街区和市场。
商人开始浮现,他们以购买低价商品,再以高价销售的方式获取利润。
3. 古代商业的繁荣:在古代社会的某些时期,商业活动达到了繁荣的阶段。
例如,古代中国的唐朝和宋朝时期,商业活动发展到了空前的规模,形成为了繁荣的市场和商业网络。
在古代欧洲,地中海地区的商业也非常繁荣,形成为了著名的“丝绸之路”和“香料之路”。
三、古代商业对社会的影响1. 经济发展:古代商业的发展推动了经济的繁荣。
商业活动的进行促进了商品的生产和流通,提高了生产力水平和经济效益。
2. 文化交流:商业活动的进行促进了不同地区和不同文化之间的交流和融合。
商人的跨地区贸易和文化传播带来了各种文化的交融和发展。
3. 社会分工:商业活动的发展促进了社会分工的形成。
不同的商人从事不同的行业和职业,形成为了复杂的社会分工体系,推动了社会的发展和进步。
4. 财富积累:商业活动的成功使商人能够积累财富,提高社会地位。
古代商业的发展

古代商业的发展引言概述:古代商业的发展是人类社会进步的重要标志之一。
从最早的原始交换到后来的市场经济,商业的发展推动了社会的繁荣和文明的进步。
本文将从商业形式、商业道德、商业组织和商业交流四个方面,详细阐述古代商业的发展。
一、商业形式1.1 货币交换:在原始社会中,人们通过物物交换进行商业活动。
随着社会的发展,人们开始使用货币作为交换媒介,如古代中国的铜钱、古罗马的金币等。
1.2 市场交易:随着城市的兴起,市场成为商业活动的重要场所。
在市场上,人们可以自由买卖商品,形成供求关系,促进商品流通和经济发展。
1.3 资本主义经济:古代商业的发展逐渐演变为资本主义经济。
资本主义经济以私人所有制和市场竞争为基础,推动了商业的进一步发展和经济的繁荣。
二、商业道德2.1 诚信:在古代商业中,诚信是商人应当遵循的基本道德准则。
商人通过诚实守信的行为赢得了顾客的信任,建立了良好的商业信誉。
2.2 公平交易:商人应当遵循公平交易原则,不以欺诈手段获取利益。
公平交易的实施促进了商业伦理的形成和商业活动的稳定发展。
2.3 社会责任:商人应当承担社会责任,回馈社会。
古代商人常进行慈善捐助,修建公共设施,为社会发展做出贡献。
三、商业组织3.1 行会组织:古代商业活动常以行会为基础组织形式。
行会由同行业的商人组成,共同维护行业利益,规范商业行为,促进行业的发展。
3.2 商会组织:商会是商人自愿组成的商业组织,旨在共同维护商业利益和权益。
商会通过商业交流、政策倡导等方式,促进商业的繁荣和发展。
3.3 贸易公司:在古代,贸易公司是商业活动的重要组织形式。
贸易公司通过合作共赢的方式,开展跨国贸易,推动商业的国际化和全球化。
四、商业交流4.1 丝绸之路:古代丝绸之路是东西方商业交流的重要通道。
通过丝绸之路,东方的丝绸、茶叶等商品传到西方,西方的玛瑙、马匹等商品传到东方,促进了双方的经济发展和文化交流。
4.2 海上丝绸之路:古代海上丝绸之路是东南亚与中国、印度、阿拉伯等地商业交流的重要通道。
古代商业的发展(可用)

扬州、苏州
位于江南地区,凭借发达的水运交 通,成为重要的商业城市和贸易中 心,市场以丝绸、茶叶等特色商品 为主。
泉州、广州
作为海上丝绸之路的起点,对外贸 易发达,市场布局具有国际化特色, 汇聚了来自世界各地的商品。
水陆交通线路对商业影响
丝绸之路
连接了中国与中亚、欧洲等地的 陆上交通线路,促进了中国与西
古代商业的发展
目 录
• 商业起源与初期形态 • 古代商业繁荣时期 • 古代商业经营方式与特色 • 古代商业地理分布与交通网络 • 古代商业政策法规与管理制度 • 古代商业文化与社会生活关系
01 商业起源与初期形态
原始社会交换行为
物物交换
在原始社会,人们通过物物交换 的方式获取所需物品,这种交换 行为逐渐演变成为商业的雏形。
03 古代商业经营方式与特色
官府经营与民间自由贸易并存
官府经营
古代政府通过设立官署、委派官员直接参与商业活动,如经 营盐铁、茶马等贸易,以掌控国家经济命脉和获取财政收入 。
民间自由贸易
在官府经营的同时,民间商业活动也蓬勃发展。商人们通过 集市、庙会等场所进行商品交易,形成了多元化的商业格局 。
行会组织在商业中作用突
封建社会初期商业活动
官营商业
在封建社会初期,官营商业占据主导地 位,政府通过设立官署来管理商业活动 ,掌控着重要商品的生产和流通。
民营商业的兴起
商业城市的出现
在封建社会初期,一些商业城市逐渐崛起, 如长安、洛阳等,这些城市成为商品交易的 中心,吸引了大量商人和游客前来交易和游 览。
随着民营商业的逐渐兴起,民间商人开始 活跃于商业领域,他们通过贩运、批发等 方式参与商品交易,促进了商业的繁荣。
古代商业的发展

古代商业的发展一、引言古代商业的发展是人类社会进步的重要标志之一。
商业活动的兴起和发展,不仅促进了商品流通和经济繁荣,还推动了社会分工和文化交流的进展。
本文将从古代商业的起源、商业组织形式、商业交流和商业法律等方面,详细介绍古代商业的发展。
二、古代商业的起源古代商业的起源可以追溯到早期的农业社会。
当人类开始从采集、打猎的经济方式转变为农业生产时,农产品的生产和交换成为社会经济活动的重要组成部分。
随着农业生产的发展,人们开始将农产品交换成其他生活必需品,形成了最早的商品交换。
这种商品交换的形式为后来的商业活动奠定了基础。
三、商业组织形式的发展1. 市集古代的市集是商业活动的重要场所。
在市集上,商贩们可以将自己的商品摆摊出售,与买家进行直接交易。
市集通常设立在交通便利、人流密集的地方,如城市中心、交通枢纽等。
市集的兴起促进了商品交换和商业活动的发展。
2. 行会行会是古代商业组织的重要形式之一。
行会是由同行业的商人自愿组成的组织,旨在维护行业内的利益和规范商业行为。
行会通常由一名会长或领导人负责管理,制定行业规范和解决争议。
行会还提供培训和技术支持,促进了行业的发展和商业技能的提升。
3. 商会商会是古代商业组织的另一种形式。
商会是由不同行业的商人自愿组成的组织,旨在促进商业交流和合作。
商会通常由一名会长或领导人负责管理,组织商业展览和交流活动,为会员提供商业信息和资源。
商会的兴起促进了商业合作和经济发展。
四、商业交流的发展1. 陆上贸易古代商业交流主要依赖陆上贸易。
商人们通过陆地上的商道和交通路线,将各地的商品运输到目的地进行交换。
陆上贸易的发展促进了不同地区之间的经济联系和文化交流,推动了商业的繁荣和社会的发展。
2. 海上贸易随着航海技术的进步,海上贸易成为古代商业交流的重要形式。
商人们通过海洋航线,将商品运输到远方的地区进行交换。
海上贸易的发展不仅促进了不同地区之间的经济联系,还推动了海洋文化的交流和海上帝国的兴起。
古代商业的发展

古代商业的发展古代商业的发展是人类社会发展过程中的重要组成部分,它不仅推动了经济的发展,也促进了文化的交流和社会的进步。
在古代,商业活动主要包括商品交换、货币流通和市场发展等方面。
本文将从古代商业的起源、发展阶段以及商业形式等方面进行详细介绍。
一、古代商业的起源古代商业的起源可以追溯到人类开始定居形成部落社会的阶段。
当时,人们开始种植农作物并养殖牲畜,产生了多余的农产品和手工制品。
为了获取自己所需的物品,人们开始进行物物交换,即商品交换。
这种最早的商业活动为后来的商业发展奠定了基础。
二、古代商业的发展阶段1. 原始社会的商业发展阶段在原始社会,商业活动主要集中在部落间的交流中。
人们通过物物交换满足自己的需求,例如用粮食交换衣物、用石器交换兽皮等。
这种交换方式在当时的社会中起到了重要的作用,促进了不同部落之间的联系和交流。
2. 古代国家的商业发展阶段随着人类社会的发展,城市的出现促进了商业的进一步发展。
古代国家的商业活动主要以城市为中心展开,城市成为商品交换和货币流通的重要场所。
同时,随着商业活动的增多,人们开始出现专门从事商业活动的商人阶层。
他们通过经营和贸易获得利润,推动了商业的繁荣。
3. 古代商业的国际化阶段随着交通和通信技术的进步,古代商业逐渐走向国际化。
商人们开始进行跨国贸易,将各地的特产和商品进行交换。
例如,丝绸之路的开通使东西方之间的贸易得以发展,希腊和罗马的商人也通过地中海进行贸易往来。
这种国际化的商业交流不仅促进了经济的发展,也推动了文化的交流和社会的进步。
三、古代商业的形式1. 商品交换商品交换是古代商业活动的最早形式,也是最基本的形式。
人们通过交换自己的物品来满足自己的需求,这种交换方式在原始社会和古代国家时期都有存在。
2. 货币流通随着社会的进步,人们逐渐发展出货币作为交换媒介。
货币的出现使得商品交换更加方便快捷,同时也促进了商业的发展。
古代的货币形式有金银币、贝壳、布币等。
古代商业发展的六个阶段

古代商业发展的六个阶段
答:中国古代商业的发展历程为:商周时期:商业开始兴起,出现了专门从事商品交换的商人和货币,商业主要由官府控制,为官府和贵族服务,即"工商食官"。
春秋战国时期:"工商食官"的格局被打破,私商逐渐成为商业主体,货币流通广泛,形成了著名的商业中心。
秦汉时期:商业发展艰难,大一统国家的建立以及货币、车轨、度量衡的统一,促进了全国的商品流通。
隋唐时期:商业进一步发展,水路和陆路商运都十分发达,出现了规模宏大的航船,服务于商运的辅助性经营场所生意兴隆。
宋元时期:商业经济繁荣,海外商运发展迅速,海外贸易成为国家财政收入的重要来源,同时出现了世界上最早的纸币。
明清时期:商业在城镇中得到了发展,出现了地域性的商帮,如晋商和徽商等,但闭关锁国政策对商业发展产生了一定的影响。
古代商业的发展

古代商业的发展古代商业的发展是人类社会发展的重要组成部分,对于经济、文化和社会的进步起到了重要的推动作用。
本文将从商业的起源、商业的形式和商业的影响三个方面详细介绍古代商业的发展。
一、商业的起源商业的起源可以追溯到人类开始进行农业生产和手工业生产的时期。
当人类开始生产剩余的农产品和手工产品时,就出现了商品交换的需求。
最早的商业活动可以追溯到公元前3000年左右的古代文明,如古埃及、古巴比伦和古印度等。
二、商业的形式古代商业的形式多种多样,主要包括货物交换、货币交换和信用交换。
1. 货物交换:最早的商业形式是通过物物交换进行的,即以一种商品换取另一种商品。
例如,古代的农民可以用粮食交换工具、衣物等。
2. 货币交换:随着社会的发展,人们发现直接物物交换存在不便之处,于是逐渐出现了货币的使用。
货币作为一种媒介,方便了商品的交换。
古代的货币形式有贝壳、金银等。
3. 信用交换:随着商业的发展,人们开始使用信用进行交换。
商人之间可以通过信用来进行交易,例如商人A可以向商人B借钱购买商品,然后在未来的某个时间点还款。
三、商业的影响古代商业的发展对社会和经济产生了深远的影响。
1. 经济影响:商业的发展促进了商品生产的增长和分工的深化。
商人通过购买和销售商品,推动了生产力的发展。
商业的繁荣也带动了城市的兴起,形成了繁华的商业中心。
2. 社会影响:商业的发展改变了人们的生活方式和社会结构。
商业活动的兴盛使得人们的生活更加丰富多样,促进了文化的繁荣。
商人的地位也逐渐提升,成为社会上的重要阶层。
3. 文化影响:商业的发展促进了不同地区之间的文化交流和融合。
商人通过贸易活动,将不同地区的商品和文化传播到其他地方,促进了文化的多元化和交流。
总结起来,古代商业的发展是人类社会进步的重要标志,它推动了经济的繁荣、社会的变革和文化的交流。
商业的形式和影响因时代和地域的不同而有所差异,但商业作为一种重要的社会活动,对于人类社会的发展具有不可替代的作用。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思考:此时出现波斯店符合历史事实吗? 符合,唐朝大都市还有很多胡商
思考:衙门会管这事吗?
会,政府设市署专门管理商业活动
1)木兰为什么不在一个地方把 东西买齐? 各种商品买卖都有固定的场所。 2)为什么会出现这种现象? 政府的行政管理。 3)木兰能在短时间内把东西买 齐,说明了什么? 集市地处交通便利之处。
一 试 身 手
朝 代 秦 代 汉 代 南北朝 唐 代
市的发展情况 明码标价 专门管理机构 草市形成 草市普遍,夜市繁荣 突破了时空限制;商起;
2)功能: 城市政治功逐渐减弱,经济功能逐渐增强。 主要分布在北方逐渐发展为 3)地域分布: 分布在南方。
农民赶着驮碳 桥上的 的毛驴进城
商业区
车水马龙的 码头区
这是北宋张择端所作的清明上河图卷。清明上河图卷描写 北宋都城汴梁(今河南开封)城郊清明时节的繁华景象。
注 意
问题探究一:简要说明古代“草市” 的形式特征及其出现的意义。 远离城镇;分布在交通便利的地区;
是自然形成的民间集市;
也受到政府商业机构的管理。
——影响: 方便了百姓日常生活,带动了农村商品经 济发展,促进了手工业技术和文化的交流。
西 市
东 市
两京诸市署:令一人, 从六品上,丞二人,正 八品上。掌财货交易, 度量器物,……凡市, 以日中击鼓三百响, 而 众以会;日入前七刻,击 钲三百声,而众以散。 《唐六典》卷20
学法点拨 商人(商业活动的主体) 城市、市场(商业活动的场所) 商业发展的 基本要素 (表现) 商品的种类(交易内容) 货币(交易媒介) 国内贸易、对外贸易(交易范围) --------
本 节 内 容
一、富商大贾周流天下;
——古代商业的繁荣;
二、“市”的发展;
——商品市场的发展;
三、商业都会的崛起;
问: 唐朝对市的设置 有什么限制?
想一想:与唐朝相比,北宋时期市出现了什么新变化?
坊和市界 限被打破
突破了市在 时间上的限 制
商业活动突破时 间和地点的限制
北宋东京城
问题探究:结合中国古代“市” 的发展历程,想一下“市”的发展 有何特征和趋势。
1)从交通便利的城郊、乡村发展为——; 集中的商业中心; 2)从严格的管理、限制发展为—— 突破时空限制,不再受官吏的直接监管; 3)从单纯的商品买卖市场发展为—— 服务设施也较完备,功能齐全的商业区;
天下熙熙,皆为利来,天下攘攘,皆为利往 —司马迁 5、汉、唐时期: 商运活跃, 水路、陆路商运发 达,唐代出现辅助性经营场所 ? 6、宋元时期: 海外商运发展迅速;纸币“交子” 7、明清时期:出现会馆 和商帮
会 馆 与 商 帮
会馆:商人自行组织的商业公所。 (同一地域的商人为了停宿、储运、 交际的方便 )
问题导读:
1.中国古代手工业有几种类型?家庭手工业生产的目的? 产品去向? 2.工官制度:兴起时间?生产的去向? 3. 纺织业:衣料的变化过程?棉布成为民众的主要衣料 是在何时?明末纺织业出现的最大变化? 4.我国古代铁器最早出现于?商周时期主要冶炼?在汉 代炼铁业供风形式的变化?炼钢技术在南北朝时发展的 表现? 5.早期的瓷器是?陶何时发展到瓷的?中国古代独特的 美术制品是?清代制瓷技术水平提高的标志瓷器品种是?
商帮:明清时代在全国各地了出现了 一批以地域为中心,以血缘、乡谊为纽 带,以乡亲相助为宗旨,一种即亲密而 又松散,且是自发形成的商人群体—— 商帮。他们是一方经济势力的代表,除 与整个社会有千丝万缕的联系外,更主 要的是影响一个地区的方方面面。
巩固:明清时期, 晋商和徽商的形成说明了 ( ) ①商业的空前繁荣; ②商品经济向农村延伸; ③海外贸易的发达; ④商帮结成往往带有地域性特征 A.①②③④ B.①④ C.①② D.①②④
以繁荣的“市”为重要标 志的全国性商业中心的形成不迟于 A、汉代 C、唐代 B、六朝时期 D、宋代
注 意
假如你到宋朝的汴京旅游, 下列情况不会出现的是 A、可在夜市盘桓到三更半夜
B、饿了可在客舍附近购买食品充饥
C、白天可到城郊购买瓷器 D、随时可去相国寺购买珠宝
巩固:诗歌是时代风貌的体现。下列诗 句能够证明唐朝后期坊市制度开始被打破 的是( ) A、百千家似围棋局,十二街如种菜畦 B、草市迎江货,津桥税海客 C、洛阳风俗不禁街,骑马夜归香满怀 D、市人日中集,于利尽锥刀
——商业都市的发展;
一.富商大贾周流天下
早期的商业交换 1、原始社会: 2、商朝: 有了初步发展 3、西周: 交易活动频繁,货币(骨贝和铜贝) 4、春秋战国:巨商、商业中心。
天下熙熙,皆为利来,天下攘攘,皆为利往 —司马迁 5、汉、唐时期: 商运活跃, 水路、陆路商运发 达,唐代出现辅助性经营场所 ?
二.“市”的发展
城市的由来
古代的“城”是统治者居住的地方,是政治中 心,“市”是商品交换的场所。以后“城”、 “市”结合,成为社会的中心,商业的繁荣也就 总是与城市联系在一起。
“市”依赖于“城”而存在。即经济中心 依赖于政治中心而存在。
东市买骏马,西市买鞍鞯, 南市买辔头,北市买长鞭。 ——北朝 《木兰辞》
三.商业都会的崛起
战国:出现“市井”商业区 汉代:都市因商业集中而繁荣 新朝:全国性的商业中心形成(五都?) 唐代:长安、洛阳的商业最为繁盛 扬州、杭州、湖州 宋代:汴京(开封)商业繁盛 清代:苏州等地“十万烟火”(四大名镇)
问题探究3:中国古代都市 发展有何规律?
1)兴起的原因: 战国到汉代:因其政治中心.军事重镇而兴起的;
夜市卖菱藕, 春船载绮罗。 ——杜荀鹤
宋 代
天涯同此路,人语各殊方。 草市迎江货,津桥税海商。 ——王建《汴路即事》
朝 代 秦 代 汉 代 南北朝 唐 代
市的发展情况 明码标价 专门管理机构 草市形成 草市普遍,夜市繁荣 突破了时空限制;商业街形成; 草市具有餐饮服务设施 都市商业区繁华
宋 代
明清
邸 店 是为远距离和大宗商品交易服务的
机构,兼营旅店、货栈的场所,利润丰厚。东
晋时已出现,唐朝时各大商业城市大量兴办。
柜 坊 :从邸店中分离出来的专营货币借
贷和存放的场所,这是银行的雏形,比地
中海金融机构早六、七百年的时间。
一.富商大贾周流天下
早期的商业交换 1、原始社会: 2、商朝: 有了初步发展 3、西周: 交易活动频繁,货币(骨贝和铜贝) 4、春秋战国:巨商、商业中心。
四、古代商业经济有怎样的特点?
宋元时期 (1)起源早并不断发展,到________ 空前繁荣;
(2)商业市场形式多样,国内贸易、边境贸易和对外 贸易全面繁荣;
(3)类似于银行的柜坊、类似于汇票的飞钱和纸币 很早就出现;
政府 (4)___________ 对商业的控制逐渐减少;
重农抑商 政策的压制,商人 (5)商业长期受到__________ 社会地位地下。
思考一:找出这幅画中不符合唐朝经济发 展史实的地方,并说明理由。 唐三彩是专为贵族特制的陪葬品; 白银不是当时通行的货币; 唐朝没有出现印刷的话本。
思考二:苏老板会选择什么交通工具去扬州?
思考:苏老板钱袋被偷,还有可能做生意吗? 有可能。因为这个时候已经出现可以代人保 管财务的柜坊,这是我国最早的银行雏形。
商业是反映一个国家经济发展和 社会繁荣程度的窗口,是观察一个国 家综合国力和人民生活水平的晴雨 表。……因此反思中国古代商业发展 的历程,对今天我们大力发展社会主 义市场经济有着十分重要借鉴的意义。
第三节
古代商业的发展
古代商业是如何产生的?请同学 们阅读下列材料,说说商业发展的基 础是什么? 中国之地,宜于农桑,其时男务耕耘, 女勤蝉织,以为衣食之源,而用以互 相交换,农有余粟,则以易布,女有 余布,则以易粟,此交易之始也。 ——王孝通《中国商业史》
农业 、______ 手工业 的发展紧密相联,相辅相成。 (6)与_____
结合本节课所学知识,你认为商业的繁荣与哪些 因素有关?
政策支持、政治稳定、农工业发展、交通发达、 市场开拓、城市建设、货币流通、经营理念……
梦回盛世唐朝
时间:公元890年(唐昭宗大顺元年) 地点:钱塘(今杭州)
人物:苏老板一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