高层建筑地下室防水设计论文
地下室的防水工程研究毕业设计论文

地下室的防⽔⼯程研究毕业设计论⽂毕业设计论⽂地下室的防⽔⼯程研究毕业设计(论⽂)原创性声明和使⽤授权说明原创性声明本⼈郑重承诺:所呈交的毕业设计(论⽂),是我个⼈在指导教师的指导下进⾏的研究⼯作及取得的成果。
尽我所知,除⽂中特别加以标注和致谢的地⽅外,不包含其他⼈或组织已经发表或公布过的研究成果,也不包含我为获得及其它教育机构的学位或学历⽽使⽤过的材料。
对本研究提供过帮助和做出过贡献的个⼈或集体,均已在⽂中作了明确的说明并表⽰了谢意。
作者签名:⽇期:指导教师签名:⽇期:使⽤授权说明本⼈完全了解⼤学关于收集、保存、使⽤毕业设计(论⽂)的规定,即:按照学校要求提交毕业设计(论⽂)的印刷本和电⼦版本;学校有权保存毕业设计(论⽂)的印刷本和电⼦版,并提供⽬录检索与阅览服务;学校可以采⽤影印、缩印、数字化或其它复制⼿段保存论⽂;在不以赢利为⽬的前提下,学校可以公布论⽂的部分或全部内容。
作者签名:⽇期:学位论⽂原创性声明本⼈郑重声明:所呈交的论⽂是本⼈在导师的指导下独⽴进⾏研究所取得的研究成果。
除了⽂中特别加以标注引⽤的内容外,本论⽂不包含任何其他个⼈或集体已经发表或撰写的成果作品。
对本⽂的研究做出重要贡献的个⼈和集体,均已在⽂中以明确⽅式标明。
本⼈完全意识到本声明的法律后果由本⼈承担。
作者签名:⽇期:年⽉⽇学位论⽂版权使⽤授权书本学位论⽂作者完全了解学校有关保留、使⽤学位论⽂的规定,同意学校保留并向国家有关部门或机构送交论⽂的复印件和电⼦版,允许论⽂被查阅和借阅。
本⼈授权⼤学可以将本学位论⽂的全部或部分内容编⼊有关数据库进⾏检索,可以采⽤影印、缩印或扫描等复制⼿段保存和汇编本学位论⽂。
涉密论⽂按学校规定处理。
作者签名:⽇期:年⽉⽇导师签名:⽇期:年⽉⽇注意事项1.设计(论⽂)的内容包括:1)封⾯(按教务处制定的标准封⾯格式制作)2)原创性声明3)中⽂摘要(300字左右)、关键词4)外⽂摘要、关键词5)⽬次页(附件不统⼀编⼊)6)论⽂主体部分:引⾔(或绪论)、正⽂、结论7)参考⽂献8)致谢9)附录(对论⽂⽀持必要时)2.论⽂字数要求:理⼯类设计(论⽂)正⽂字数不少于1万字(不包括图纸、程序清单等),⽂科类论⽂正⽂字数不少于1.2万字。
地下室防水的论文

地下室防水施工阶段质量控制的重要性摘要:目前随着城市人口的增长,为了节约土地,减少占地面积,我们内蒙古自治区的高层建筑越来越多,高层建筑在地下都修建了地下室。
地下室防水对保证建筑物的整体结构安全和使用具有重要意义。
通过开展地下室防水研究,分析了地下室渗漏产生的主要原因,介绍地下室防水结构的组成,阐述了地下室主体防水的主要途径、方法及构造节点防水的主要措施。
关键词:地下室;防水;结构自防水;节点防水随着高层建筑和多层住宅的普及,地下室的开发与利用,显示出越来越大的社会效益和经济效益。
地下室防水工程是建筑地下工程的一个重要组成部分,调查表明,建筑物地下室普遍存在着防水失效、渗漏水的问题。
地下室防水一旦失败很难补救,如果渗漏,将会影响建筑物的正常使用。
而且,地下室的围护结构经常受到各种水的侵蚀,地下水易浸入混凝土中导致钢筋锈蚀和可溶性侵蚀,影响建筑物整体结构安全。
因此,开展地下室防水研究,对保证建筑物的整体结构安全,延长使用寿命具有重要意义。
1地下室工程渗漏水原因分析1.1施工方面地下室渗漏与否,施工阶段的质量控制至关重要。
从施工方案的编制,材料的选择到施工段的划分、施工程序等各个环节,如控制不好都可能造成渗漏。
(1)施工单位不重视特殊工程应采取特殊措施,没有针对地下室防水功能要求编制专项施工措施方案,仍按一般结构工程组织施工;关键工序质量控制不严,致使地下室结构防水性能达不到应有的效能。
(2)施工前没有进行混凝土设计配合比抗渗性能试验(只作强度试验),抗渗混凝土配合比不合理,影响实际抗渗性能。
(3)混凝土浇注前未进行供料速度(产量)与施工浇注需求速度关系的计算,造成因供不应求而不能连续浇注,致使前后浇注混凝土之间(尤其加早强剂)形成冷缝,从而产生渗漏通道。
(4)施工缝留设不合理,出现凹槎;凿毛不规范,槽内清理不干净;二次浇灌时又不事先铺浆等。
均造成抗渗性能下降而引起渗漏。
(5)钢筋密集处或预埋件集中处,未作坍落度调整并采用细石砼,仍用一种粗骨料和坍落度,导致下料困难,振捣不及或振捣不实,引起这些部位出现蜂窝、孔洞,形成抗渗的薄弱部位。
建筑地下室防水工程施工技术论文

浅谈建筑地下室防水工程施工技术摘要:目前,建筑地下室工程正迅猛发展,但由于地下室工程多采用钢筋混凝土结构,一旦出现渗水,极易影响建筑主体结构的稳定性和使用寿命。
本文从防水混凝土的施工、改性沥青防水卷材的施工及细部防水工程的施工这三个方面论述建筑地下室防水工程施工技术。
关键词:地下室防水工程;防水混凝土;细部防水工程中图分类号: tu761.1+1 文献标识码: a 文章编号:近年来,随着国家建设的需要,建筑的地下室工程正迅猛发展。
但由于地下室多采用钢筋混凝土结构,如地下混凝土结构长期渗水,其不仅会使混凝土中的钙大量流失;同时还会使混凝土中的钢筋锈蚀,从而破坏了地下混凝土结构的整体性,进而影响了主体结构的稳定性和使用寿命。
因此,为了提高建筑物结构主体的使用寿命,本文将谈谈建筑地下室防水工程施工技术。
1防水混凝土的施工1.1严格把好混凝土原材料质量关,保证原材料质量如选用水化热较低的水泥——矿渣硅酸盐水泥;应严格控制砂石料的含泥量,坚持对施工中每一批砂石料进行含泥量、级配和水泥的细度模数取样测定,即砂含泥量≯3%且不得呈块状;石料含泥量≯1%,石子最大颗粒粒径≯40 mm,以保证混凝土配比原材料符合质量要求。
1.2混凝土集中拌制,保证混凝土浇注连续为缩短混凝土浇灌时间,混凝土应集中拌制,如配备多台搅拌机,连续拌制作业,不停浇灌,快速施工,保证混凝土整体性。
1.3混凝土配合比优化为了减少混凝土收缩、增强混凝土本身抵抗收缩应力的能力,实验室应根据混凝土的设计强度和抗渗等级要求,结合材料的品种,进行混凝土配合比优化,混凝土的水灰比不得大于0.55。
如尽可能地降低水灰比,在混凝土中掺入适量的粉煤灰、高效减水剂及水泥用量8%的uha复合膨胀防水剂等,并减少混凝土的拌和用水量,以提高混凝土的抗渗和抗压能力,使试验结果混凝土强度合格率达100%,抗渗等级达到s12标准。
采用混凝土泵运输时,混凝土坍落度宜控制在14 cm~18 cm,并合理选择泵送剂或高效减水剂。
地下工程防水施工技术论文

地下工程防水施工技术论文地下工程技术论文范文篇一浅析地下工程防水施工技术摘要:随着高层建筑、大型公共建筑的增多和向地下要空间的要求,地下室和地下工程越来越多,地下防水工程越来越引起人们的重视,而地下防水成功与否,不仅是建筑物(或构筑物)使用功能的基本要求,而且在一定程度上影响建筑物的结构安全和使用寿命,同时还可以节约投资,降低工程成本减少维修。
本人经过对近期竣工并投人使用的几个工程回访及维修,分析探讨地下工程渗漏水病害几点原因。
关键字:地下防水;渗漏;防治措施一、地下工程渗漏水病害分析1.设计因素由于对地下水的运动规律认识不足,工程防水标高确定不合理,再加上忽视了上层滞水危害,该设防的未予设防,从而造成工程渗漏。
选用的防水方案没有考虑到当时的使用条件,如果与本工程的结构特点不相适应,也将造成工程渗漏水。
结构细部防水设计不详细:如变形缝、后浇带等细部构造不当,以及选材不妥。
许多的设计单位仅在图纸说明采用相似图籍,未根据工程实际进行设计,使之成为地下工程渗漏水的主要隐患。
勘察时地下水位较低,因而没有考虑防水措施,工程建成后,由于某些原因导致地下水位升高,从而造成渗漏。
对地下水的浮力作用认识不足,施工中没有采取足够的抗浮措施,造成地下工程整个浮起断裂或部分浮起断裂而造成渗漏。
2.施工因素。
地基产生不均匀沉降,造成结构断裂。
防水卷材粘接不牢,拐角、留槎接槎处理不好或防水层碰伤等而造成渗漏。
变形缝或穿墙管等部位的施工,未认真将橡胶止水带、塑料止水带部位进行定位;浇注两侧混凝土时,任意碰撞,形成止水带偏斜、搭接不良而造成渗漏。
回填土质量的好坏对地下工程的防水性能有很大的影响。
当回填土不密实时,由于降水和周围地表水的补给,回填土层就会形成含水量大的上层滞水层。
这层滞水对工程产生静水压力,如遇防水薄弱环节,则易造成工程渗漏。
二、地下防水工程施工中应遵循的原则1.自防为主的原则。
混凝土结构自防水,是以工程结构本身的密实度实现防水功能的一种防水做法。
防水施工论文六篇

防水施工论文六篇防水施工论文范文1建筑工程的地下防水施工难度是比较大的,因此必需严格开展质量掌握工作,但实际工作期间,许多企业都没有做好这项工作,主要缘由是地下防水施工有较强的隐藏性,所以常常被监理机构、质检部门忽视。
许多施工人员本身没有丰富的施工阅历,在开展实际工作时也不能精确熟悉防水施工的重要作用,各个施工步骤与有关规定、技术要求等都不全都,这便会使建筑工程在使用过程中极易发生渗水或者是漏水问题。
建筑工程地下防水施工的质量打算了建筑工程的整体质量以及建筑工程的使用寿命,所以我们要对地下防水施工提出更高的要求,若地下防水施工消失了质量问题,则极易导致渗水问题,甚至还会使建筑工程围护结构中的钢筋被腐蚀,最终使围护结构的质量大大降低,影响其正常功能的发挥,鉴于此,施工企业肯定要使用科学、高效的措施来完成地下防水施工的质量掌握工作,更好地保证整体工程质量。
2.建筑工程地下防水施工的质量掌握措施下文论述了地下防水施工中质量掌握工作的三个要点:2.1设计阶段的质量掌握措施不断提高地下工程设计方案的科学性、高效性,这样才能从根本上保证建筑工程的整体质量,也就是说,在进行建筑工程的设计工作时,我们就必需严格开展地下防水工程的质量掌握工作,建筑工程地下防水施工的质量取决于工程设计方案的高效性、科学性以及可行性,因此,进行建筑工程设计工作时必需严格开展质量掌握工作,设计企业要保证地下室的防水性能、抗渗性能和抗渗构造符合有关规定的前提下(安装地下室底板的后浇带时,一般规定其宽度为0.8m,还要在超过底板0.2m的地方设立3mm的止水钢板),开展建筑工程地下结构的设计工作,设计工在进行设计工作时,必需要保证地下工程排水以及防水工作的质量,可以设立盲沟或者集水坑,这样能使地下水所产生的浮托作用大大减小,还可以借助多道设防的工作方式来提高地下室防水工程的质量,防止由于设计的失误而使建筑的地下防水工程产生薄弱环节,更好地保证建筑工程的整体质量。
地下防水施工方案论文

摘要:随着城市化进程的加快,地下空间开发日益增多,地下建筑防水问题成为工程建设的重点和难点。
本文针对地下防水施工技术,从施工准备、材料选用、施工方法、节点构造、质量要求、成品保护等方面进行详细论述,以期为地下防水施工提供参考。
关键词:地下防水;施工方案;材料;方法;质量;成品保护一、引言地下建筑防水是确保建筑物结构安全、延长使用寿命、保障正常使用功能的关键环节。
本文针对地下防水施工技术,从施工准备、材料选用、施工方法、节点构造、质量要求、成品保护等方面进行探讨,以期为地下防水施工提供理论指导。
二、施工准备1. 技术准备:编制详细、合理的施工方案,明确施工工艺、质量控制要点、安全措施等。
2. 人员准备:组织专业施工队伍,进行技术培训和安全教育。
3. 材料准备:选用符合国家标准的防水材料,进行进场检验。
4. 现场准备:清理施工现场,确保施工环境整洁。
三、材料选用1. 防水混凝土:采用C30防水混凝土,抗渗等级P8。
2. 防水涂料:选用聚氨酯防水涂料,厚度为1.6mm。
3. 防水卷材:选用SBS改性沥青防水卷材,厚度为3mm。
4. 防水砂浆:采用M5水泥砂浆,厚度为20mm。
四、施工方法1. 施工工艺流程:基层处理→防水混凝土浇筑→防水涂料施工→防水卷材施工→节点处理→试水检验。
2. 施工要点:(1)基层处理:确保基层平整、干净、无油污、无浮尘。
(2)防水混凝土浇筑:严格控制混凝土配合比,确保混凝土强度和抗渗性能。
(3)防水涂料施工:按照施工工艺进行涂刷,确保涂层均匀、无遗漏。
(4)防水卷材施工:按照施工工艺进行铺贴,确保卷材搭接严密、无空鼓。
(5)节点处理:对穿墙管道、预埋件等节点部位进行加强处理,确保防水效果。
(6)试水检验:施工完成后进行试水检验,确保防水效果达到设计要求。
五、质量要求1. 防水混凝土:强度等级达到设计要求,抗渗等级P8。
2. 防水涂料:涂层均匀、无遗漏,厚度符合设计要求。
3. 防水卷材:搭接严密、无空鼓,卷材无破损。
地下室防水的论文

地下室防水的论文地下室作为建筑物的重要组成部分,其防水问题一直备受关注。
地下室长期处于地下环境,容易受到地下水、雨水等的渗透和侵蚀,如果防水处理不当,不仅会影响地下室的正常使用,还可能对整个建筑物的结构安全造成威胁。
因此,做好地下室防水工作至关重要。
一、地下室防水的重要性地下室通常用于储存物品、设置设备用房或作为停车场等,其使用功能的实现需要一个干燥、舒适的环境。
如果地下室发生渗漏,会导致室内潮湿、发霉,影响物品的存放和设备的正常运行。
同时,渗漏的水还可能腐蚀地下室的结构构件,降低建筑物的使用寿命。
此外,渗漏问题的修复往往需要耗费大量的时间和资金,给业主带来不必要的经济损失。
二、地下室防水的难点地下室防水面临着诸多困难和挑战。
首先,地下水位的变化是一个不确定因素。
在雨季或地下水位上升时,地下室承受的水压增大,容易导致渗漏。
其次,地下室的结构复杂,存在阴阳角、后浇带、施工缝等部位,这些都是防水的薄弱环节。
再者,地下室的防水施工往往受到施工条件的限制,如空间狭小、通风不良等,给施工质量的控制带来了难度。
三、地下室防水的设计原则地下室防水设计应遵循“以防为主,多道设防,刚柔结合,综合治理”的原则。
“以防为主”就是要通过合理的设计,将地下水挡在地下室之外;“多道设防”是指采用多种防水措施相结合,提高防水的可靠性;“刚柔结合”则是利用刚性防水材料和柔性防水材料的特点,共同发挥防水作用;“综合治理”要求在防水设计中考虑到排水、防潮等因素,综合解决地下室的防水问题。
在具体的设计中,要根据地下室的使用功能、水文地质条件、建筑结构形式等因素,确定合理的防水等级和防水方案。
一般来说,地下室的防水等级分为四级,对于重要的建筑物或对防水要求较高的地下室,应采用一级或二级防水等级。
四、地下室防水的材料选择地下室防水常用的材料有卷材防水、涂料防水和刚性防水等。
卷材防水具有良好的柔韧性和延展性,能够适应基层的变形,常用的卷材有改性沥青防水卷材、高分子防水卷材等。
建筑工程防水技术论文(精选3篇)

建筑工程防水技术论文(精选3篇)建筑工程防水技术论文(精选3篇)现如今,大家都写过论文吧,论文写作的过程是人们获得直接经验的过程。
相信许多人会觉得论文很难写吧,下面是WTT整理的建筑工程防水技术论文(精选3篇),仅供参考,欢迎大家阅读。
建筑工程防水技术论文1摘要:本文主要阐述防水材料概述,施工前的准备工作,施工过程的质量控制,防水施工的重点项目以及质量检查等问题。
关键词:建筑;防水;施工;质量随着我国生活条件的不断提高,人们非常重视居住环境的防水情况,在建筑工程中,防水工作是一项重要的工程内容,关系到建筑工程的质量问题,使用的条件和卫生条件,防水工程的好坏直接影响到人们居住、生活质量等方面。
我国建筑材料的不断发展,很多新型的建筑防水材料及在建筑工程中的应用都得到了快速的发展,并朝着单层、冷施工的方向快速发展。
因此,研究建筑工程的防水技术,对提高建筑工程质量意义重大。
1概述在建筑工程中,防水材料是建筑工程的重要物质基础,是决定建筑物与构建物防止雨水侵入和地下水等水分渗透的主要屏障,防水材料的好坏对防水工程的影响很大,必须高度重视,从防水的材料来研究防水的问题。
1.1刚性防水材料:防水混凝土既有结构层,又有防水层的功效。
防水原理是因为结构构件混凝土本身具有密实度,再有一些构造措施达到结构自防水的目的。
这类材料的施工准备具体。
1.1.1作业条件。
在完成钢筋以及模版的检查后,开始预检的验收工作,应在检查、预检中应该检查穿墙螺栓和设备管道以及施工缝等部位的质量工作,预埋件因在防水混凝土结构中,应该检查是否已完成防水处理,要提前编制施工方案并且要试验确定后,方案才能通过。
1.1.2材料要求。
①水泥:应用不低于32.5级的硅酸盐水泥、普通硅酸盐水泥,也可以用矿渣硅酸盐水泥;②砂子:应该用中砂,含泥量不大于3%,泥块含量不得大于1.0%;③石子:应该用卵石,最大粒径为5~40mm,含泥量不大于1.0%,泥块含量不得太大;④掺和料:其掺量应该由实验确定,等级符合规范要求。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高层建筑地下室防水设计
摘要:高层建筑地下室防水设计是一门综合性强、难度很高的一门技术性学科。
做好高层建筑地下室防水设计十分必要,本文就将高层建筑地下室防水设计技术作为重点内容进行分析。
关键词:高层建筑;地下室;防水设计
the high-rise building basement waterproof design is a comprehensive strong, tough local a technical subjects. do high-rise building waterproof design is very necessary in the basement, this paper will high-rise building waterproof design as the key technology in the basement content analysis.
keywords: high building; the basement; waterproof design 中图分类号:s611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
一、地下室防水设计目的和要求
1、进行防水设计应明确建筑地下室防水工程的目的:①确保地下水和滞留水不渗入室内,给予室内正常的生产、工作、生活和储藏环境。
②防水层保护好地下结构,不能让地下水浸泡钢筋混凝土结构。
一旦结构渗水,会导致钢筋锈蚀、断截面减小、膨胀,混凝土裂缝增大、抗压强度减弱,建筑基础受损,建筑寿命降低,最终危及安全。
2、地下室防水设计必须遵循“防、排、截、堵相结合,刚柔相济,因地制宜、综合治理”的原则,努力达到防水可靠、经济合理的目的。
在设计前应充分掌握地下工程所在地及其附近地下水运动
规律和状况(近期和远期),确定设计最高地下水位标高,同时结合地质、地形、地下工程结构、防水材料供应及当地施工条件等全面研究地下工程防水方案。
地下钢筋混凝土外墙、底板均应采用抗渗混凝土,抗渗等级应根据防水混凝土的设计壁厚和地下水的最大水头比值。
3、独立式全地下室工程应做全封闭,附建式全地下室或半地下室防水设置,则应高出室外地平标高至±0.000m以上,卷材防水和涂膜防水层可在室外平坦处改用防水浆完成设防高度。
4、地下室最高水位高于地下室地面时,地下室设计应考虑整体钢筋混凝土结构,保证防水效果;在特殊要求下可采用架空地面和夹壁墙。
二、地下室防水设计的过程
1、设计防水方案
确定防水设计方案首先要明确防水等级,然后根据规范要求和工程实际情况,因地制宜,
合理选择方案。
防水等级的确定不仅要考虑建筑物的使用要求,还要考虑地下水对混凝土和钢筋的腐蚀作用。
例如,如果某建筑物使用过程中允许其有一定的渗漏,但如果地下水腐蚀性较强,就必须从结构的安全角度出发,提高防水等级。
另外设计人员应充分利用防水设计原则和现场条件,各专业密切配合,作好设计方案。
2、地下室防水构造设计
2、1 主体防水
(1) 结构自防水
混凝土自防水主要措施是混凝土级配合理、掺加减水剂与膨胀剂。
不论地下室防水等级为几级,混凝土都应选用结构自防水混凝土,而且应当选用膨胀率≥35%的高效膨胀剂,以增加混凝土的韧性及表面耐磨、抗裂性能。
掺入u型膨胀剂(uea)和特密斯(tms)复合高效抗渗防水剂的混凝土一般称为补偿收缩混凝土,在限制条件下相当于提高了混凝土的早期抗拉强度,推迟了混凝土收缩的产生过程。
补偿收缩混凝土浇捣后,要及时的进行附加防水层、保护层的施工和覆土,否则会使砼浇捣更加困难。
(2) 附加防水层设计
在地下工程中单独采用结构自防水的做法是欠妥的,目前市场上夸大外加剂(如减水剂、早强剂、微膨胀剂等)的作用也是不科学的。
在地下工程中,很难避免防水混凝土受到地下水的侵蚀作用;很难避免各种外力和内力可能给混凝土结构带来的不利影响;很难避免混凝土结构产生有害裂缝而导致渗漏,并考虑混凝士的耐久性(如徐变、碳化因素)等,因此,对防水、防潮要求较高的地下工程,即使地下水位不高,也应在混凝土结构的迎水面上设置附加防水层。
2、2节点防水
(1)变形缝
在地下室排水系统设计时,尽可能考虑在变形缝附近设置集水坑或排水明沟,以防止万一渗水后,采取导流措施,不影响正常使
用,也有利于堵漏注浆等补救工作的开展。
地下室设置的变形缝主要是沉降缝。
从防水的角度看,变形缝的宽度宜小不宜大,宽度超过40 毫米,就应慎用。
在面积很大且径深也较大的地下室设置变形缝,应将平、剖面在缝处设计成“葫芦腰”状,以便只在细腰处设缝,也就是说,在缝两侧设置双墙,只在必要的通道处设置变形缝。
双墙之间的净距应便于拆模及防水施工。
将双墙设计成并靠在一起,后施工的一侧按外防内贴的作法,似还值得商榷。
变形缝两侧应考虑避开明、暗梁柱,以便止水带的安装固定不受箍筋的影响。
最简单的办法就是两侧各挑出350毫米,令此范围内只有构造配筋,可以方便地采用钢筋套夹固定止水带。
鉴于止水带两侧混凝土的施工质量失败率高,建议采用柔性“三通串筒”给料:配以两侧同步振捣,使止水带两侧总是同时浇筑混凝土,避免了柔性止水带由于施工原因的变形偏转。
(2)施工缝
施工缝中,传统的台阶缝、企口缝、凹缝、凸缝以及钢板止水带,原理上都是延长渗水路线,等于加大了混凝土的厚度。
这一原理本身并不完善,通过延长
渗水去解决长期压力水作用下的渗水,只是没有更好的办法时的办法。
本文建议的构造作法,主要是外贴式止水带、缓膨型膨胀胶条或缓膨型遇水膨胀腻子条,还有渗透结晶型防水涂层。
胶条用在预
留嵌槽且槽内表面坚实光滑的情况下,腻子条则用在表面不太规则的混凝土表面,渗透结晶型防水涂层施工最方便,但不要单独使用。
垂直缝建议选用带钢丝骨架的缓膨型遇水膨胀胶条或腻子条,用混凝土钉固定,同时在修理过的坚实而干净的基层上,经喷水湿润后加作渗透结晶型防水涂层,并紧接着浇筑混凝土。
胶条或腻子条总是在最后再装上去才好。
3、地下建筑防水选材
地下防水层长年浸泡在水中或十分潮湿的土壤中,防水材料需耐腐蚀、耐水性好,不易腐烂,并有一定抵抗扎刺能力,其厚度为6㎜~8㎜厚。
当选用合成高分子卷材宜热焊合接缝。
使用胶粘剂合缝者,其胶应耐水性优良。
使用防水涂料应慎重,单独使用厚度2.5㎜,与卷材复合使用厚度也要2㎜厚。
地下室屋面顶作园林绿化。
防水层上覆盖种植土种植花木,植物根系穿刺力很强,防水层除了耐腐蚀耐浸泡之外,还要具备抗穿刺能力,可选用聚乙烯土工膜、聚氯乙烯卷材,铅锡合金卷材、抗生根的改性沥青卷材。
地下室顶蓄水层面做浅景观水池。
防水层长年浸泡在水里,要求防水材料耐水性好,可选用聚氨酯涂料、硅橡胶涂料、全盛高分子卷材、聚乙烯土工膜,铅锡金属卷材。
三、应注意的问题
1、地下室不能只考虑刚性防水,而不做柔性防水。
做好刚性防水对混凝土的要求很苛刻,如石子含泥量不得大于1%,砂的含泥
量不得大于2%,砂石级配合理,过秤下料,实际操作中很难把握准确度;还有振捣要均匀不漏振,不过振,难以做到准确无误。
因此,必须增加一道柔性防水层。
2、地下室的防水必须遵循全封闭原则,避免出现底板做外防水,而墙壁做内防水。
只做外墙防水,而不做底板防水,防水层不交圈,结果会出现渗漏现象。
3、地下室底板高于地下水位时,也要做防水设计,只是设防措施可略微降低。
雨季时的雨水、地下室附近的水沟、暖沟积水均会对地下室构成侵害,设计时必须考虑它们的影响。
4、不要选用水乳型涂料做地下防水, 该涂料经过水的长期浸泡后, 会产生水化还原反应, 呈现溶胀现象, 失去防水功能。
四、结语
随着高层建筑、大型公共建筑的增多和向地下要空间的要求,地下工程越来越多。
地下水将通过毛细作用、渗透作用和侵蚀作用对地下工程造成损害。
因此,在提高地下室结构自防水能力的同时,结合防水材料的耐久性、适应性及不同防水材料之间的相容性,根据所处环境及设计要求选择适用的防水材料,才能有效提高地下工程防水的可靠性和耐久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