人教版九年级化学第六单元课题3 ppt课件
人教版九年级化学第六单元课题PPT演示课件

知道其中的原因吗?
18
问题2:铁路上的枕木和农田
里的电线杆表面都被烧焦碳 化,你知道发生了哪些反应 吗?
在常温下碳的化学性质很稳定。
原因: 在高温下,碳的化学性质如何呢?
19
1.碳与氧气的反应(可燃性)
回忆木炭在氧气中充分燃烧的现象: 发出白光,放出热量, 生成一种能使
澄清石灰水变浑浊的气体
化学方程式: C+O2=====CO2 木炭在氧气中不充分燃烧时,生成一氧化碳,同时也放出热量 化学方程式:2C+O2 =====2CO
课前练习 写出下列离子的符号: 2SO 硫酸根离子: 4 + NH 铵根离子: 4 OH氢氧根离子: 钙离子: Ca2+ 铜离子: Cu2+ 铁离子: Fe3+
NO 硝酸根离子: 3
CO32碳酸根离子: Fe2+ 亚铁离子: Al3+ 铝离子: Na+ 钠离子: 2S 硫离子:
1
2
1.了解金刚石和石墨的物理性质和主要用途。 2.知道碳单质的化学性质。 3.知道不同的元素可以组成不同的物质,同一种元素也
可以组成不同的物质。
3
试一试,你能行!
1、生活中你见过碳的单质有那些,说说看! 2、水的净化过程中使用了活性炭,其作用是什么? 3、有人说铅笔芯是铅做的,你同意吗?电池芯呢? 4、在影视上,你见过钻石吗,试描述一下。
4
5
6
7
金刚石 石墨 无色透明、正八面 无色透明、正八面体 深灰色、有金属 形状的固体 体形状的固体,琢 外观 光泽、不透明的 磨后有璀璨夺目的 细鳞片状固体 光泽。 硬度 天然物中硬度最大 质软,有滑腻感。 导电性 不导电 良好 熔点 很高 很高 做铅笔芯、润滑 做装饰品;划玻璃; 用途 剂、电极、坩埚 做钻探机的钻头。 等
化学实验创新完整ppt课件

精选课件PPT
6
3、实验操作过程:
①用剪刀剪好硬纸片,紧靠烧杯内壁。 ②点燃蜡烛,并把铁片搭在硬纸片上。 ③从硬纸片的另一边倒入CO2气体并观察现象。
精选课件PPT
7
4、实验改进装置图:
精选课件PPT
8
5.实验视频
• 二氧化碳实验.MOV
精选课件PPT
9
4、现象及结论:
现象:下层蜡烛先熄灭,上层蜡烛后熄灭。 结论: CO2气体的密度比空气大;
二氧化碳的性质是人教版九年级化学上册第六单元课题三的内容第六单元是九年级化学中最为完整地学习元素和化合物知识体系的一个单元而课题三的内容是第六单元的重点同时也是整个初中化学的教学重点在全书占有重要地位
初中化学实验创新:
“二氧化碳的性质”实验改进
笔架山中学学校
易候玲
精选课件PPT
1
一、作用和地位:
“二氧化碳的性质”是人教版九年级化学上册 第六单元课题三的内容,第六单元是九年级化学中 最为完整地学习元素和化合物知识体系的一个单元, 而课题三的内容是第六单元的重点,同时也是整个 初中化学的教学重点,在全书占有重要地位。
不能燃烧且不支持燃烧。
精选课件PPT
10
五、改进后装置优点: 1、硬纸片也可改用金属片。 2、操作简单,现象明显,避免了实验的
失败。 3.启发学生思考,诱导学生的创新思维。
精选课件PPT
11
笔架山中学学校
易候玲
精选课质实验是学好本课题的关 键!该实验对激发学生学习化学的兴趣,提高学生 的科学素养,对学生以后学习酸碱盐的知识,都有 着非常重要的作用。
精选课件PPT
2
二、原实验装置图:
精选课件PPT
课题3 二氧化碳的实验室制取 第1课时 课件 (29张PPT内嵌视频) 人教版九年级化学上册

02 实验室制取CO2的装置
确定气体发生装置和收集装置时应考虑的因素
发生 装置
反应物状态 反应条件
气
收集 装置
体 的 性
质
密度;是否与空气成分反应 溶解性;是否与水反应
02 实验室制取CO2的装置
二氧化碳和氧气的实验室制取及相关性质比较
制取原理
反应物的状态
反应条件
CO2
稀盐酸与大理石 (或石灰石)
H2CO3 == H2O+CO2↑ 碳酸易分解 总反应为:CaCO3+2HCl == CaCl2+H2O+CO2↑
01 巩固练习
下列化学反应可用于实验室制取二氧化碳的是(C ) A.木炭燃烧 B.人体的呼吸作用 C.石灰石与稀盐酸反应 D.高温煅烧石灰石
01 实验室制取CO2的化学反应原理
知识回顾:实验室制取O2的思路
新课导入
生活、生产和实验室都需要C反应是否同样适用于实验室制取CO2呢?
工业制取CO2的原理:CaCO3 =高=温= CaO+CO2↑
反应条件 要求高
实验室制取CO2
01的化学反应原理
01 实验室制取CO2的化学反应原理
交流讨论:联系所学知识和日常生活,列举能生成CO2的反应。
九年级化学 上册·人教版2024
第六单元 碳和碳的氧化物
课题3 二氧化碳的实验室制取
第1课时
学习 内容 导览
01 实验室制取CO2的化学 反应原理
02 实验室制取CO2的装置
学习目标
1.了解实验室里制取二氧化碳的原理,学习比较、分析、 归纳等科学方法。 2.探究实验室里制取二氧化碳的装置,学会依据探究目标 设计并实施实验方案,体会合作与交流在科学探究中的重 要作用。
2019-2020年人教版九年级化学第6单元 课题3 二氧化碳和一氧化碳(有答案)

第六单元碳和碳的氧化物课题3 二氧化碳和一氧化碳知识点一二氧化碳的性质一、实验探究1、倾倒二氧化碳实验A、步骤:向盛有燃着蜡烛的烧杯中,缓缓倾倒二氧化碳(如图)。
B、现象:蜡烛由下到上依次熄灭。
C、分析:接触二氧化碳的蜡烛会熄灭,说明二氧化碳不支持燃烧;低的蜡烛先熄灭,说明二氧化碳的密度比空气大,先沉到烧杯底部。
2、二氧化碳的溶解性实验A、步骤:向一盛有二氧化碳的软塑料瓶内加入1/3体积的水,立即旋紧瓶盖,振荡。
B、现象:塑料瓶变瘪。
C、分析:瓶子扁了,说明瓶内压强降低,证明部分二氧化碳溶解到水里去了。
二、二氧化碳的物理性质通常情况下,二氧化碳是无色、无味的气体,密度比空气大(二氧化碳密度为1.997 g/L),能溶于水(1体积水约能溶解1体积二氧化碳,增大压强会溶解的更多)。
干冰及其用途二氧化碳有三态变化,固态的二氧化碳叫做干冰。
干冰能直接升华为二氧化碳气体,这个过程能吸收大量的热,故可作制冷剂,也可用于人工降雨等。
三、二氧化碳的化学性质1、二氧化碳与水的反应探究实验:(说明:本实验中用到的小纸花是用石蕊溶液染成紫色再干燥的纸花)操作喷稀醋酸喷水直接放入CO2中喷水后放入CO2中,取出再烘干现象小花变红小花不变色小花不变色小花变红;烘干后变紫分析稀醋酸能使小花变红水不能使石蕊变红干燥的CO2不能使石蕊变红二氧化碳和水作用生成了碳酸,碳酸不稳定,受热易分解结论a.二氧化碳和水反应生成碳酸:CO2+H2O===H2CO3 b.碳酸不稳定,易分解:H2CO3===H2O+CO2↑2、二氧化碳与澄清石灰水反应将二氧化碳通入澄清的石灰水中,石灰水变浑浊了。
这是二氧化碳与石灰水发生了化学反应,生成了不溶于水的白色碳酸钙的缘故。
化学实验中常用这个现象来检验二氧化碳。
有关反应的化学方程式为:Ca(OH)2+CO2===CaCO3 ↓+H2O理解辨析1、检验二氧化碳的方法?检验二氧化碳,常用澄清石灰水。
一般不用燃着的木条来检验二氧化碳,因为氮气也不支持燃烧。
九年级化学第六单元知识点总结ppt

九年级化学第六单元知识点总结ppt 第一部分:化学的基本概念和实验方法在化学领域中,我们常常遇到各种各样的物质和化学反应。
为了更好地研究和理解这些现象,化学家们逐渐建立起了一系列的基本概念和实验方法。
1. 原子与分子原子是构成物质的最小单位,由原子核和核外电子组成。
分子是由两个或多个原子通过化学键结合而成的粒子。
2. 元素与化合物元素是由同种原子组成的纯物质,可以用化学符号表示。
化合物是由不同种原子组成的纯物质,可以用化学式表示。
3. 反应类型与化学方程式化学反应可以分为合成反应、分解反应、置换反应和氧化还原反应等。
化学方程式则用化学式表示化学反应的参与物质和产物。
4. 实验室常用的玻璃仪器实验室中常用的玻璃仪器有容量瓶、烧杯、试管、滴定管等,它们分别用于溶液制备、反应观察、试剂滴加等实验操作。
第二部分:物质的性质和反应了解物质的性质和反应对于化学研究和实验非常重要。
1. 物质的三态和性质物质存在固态、液态和气态三种形态,不同状态下物质的性质也不同。
2. 燃烧与非燃烧燃烧是一种常见的化学反应,它需要燃料、氧气和点燃源。
非燃烧是指物质与氧气接触但不产生火焰的反应。
3. 酸碱中和反应酸碱中和反应是指酸和碱发生反应生成盐和水的化学反应。
4. 氧化还原反应氧化还原反应是指物质失去电子的过程被称为氧化,物质获得电子的过程被称为还原。
第三部分:元素周期表和元素的分类元素周期表是化学领域中重要的工具,它将所有已知的元素按照一定的规律排列在一起。
1. 元素的周期与族元素周期表将元素按照原子序数从小到大排列,并且按照一定规律划分为不同的周期和族。
2. 主族元素和过渡元素主族元素是指周期表中IA、IIA和IIIA~VIIIA族的元素。
过渡元素则包括了周期表中IB~VIIIB族的元素。
3. 金属与非金属金属具有良好的导电性、热导性和延展性等性质,而非金属则常常是脆硬的、不导电的。
第四部分:化学反应的速率和平衡化学反应的速率和平衡是化学领域中非常重要的概念。
人教版初三化学第六单元所有PPT课件

-
21
3、你要确认妈妈买的钻石戒子是真是假,你应采 取的方法是:
A敲锤检验其硬度
B燃烧看其产物
C划痕法检验其硬度
D测定其密度
4、常言说“没有金刚钻,别揽瓷器活”,这句话的 本意是 瓷器坚硬,要修补必须使用更坚硬的物质金刚石作钻。头 比喻义是 没本事就别想做这件事 。我们从这句 话中获取的启示是: 。 在科学技术发展的今天,我们必须有过硬的学术技术,
质软
状金
固属
体光
;泽
导电性
不导电
做装饰品——钻石 钻探机的钻头 裁玻璃
良好
制取铅笔芯; 润滑剂;电 极
足球状 固 体
不导电
超导体
-
11
讨论:
?为什么 为什么?
同一种元素组成的碳单质,为什么 物理性质上有如此大的差别?
原因:碳原子排列方式不同。
-
12
原因
结构 不同
性质
不同
金刚石坚硬无比,而石墨质地非常软。这是
想一想,“6B”、“6H”与“HB”三种类型的铅笔, 哪种铅笔最硬?哪种铅笔最软?
铅笔芯能导电吗?
-
18
四 C60
近年来,又发现了新的碳单质如C70、
C240、CΒιβλιοθήκη 40和碳纳米管-19
比较碳与炭的区别:
“碳” “炭”
一般在
是元素的名称,是核电荷数 未指明
为6的一类原子的总称。比如: 具体单
碳元素、碳单质、含碳化合 物、一氧化碳。(这儿不能 用“炭”)
精湛的技术,才能完成国家交给的任务
-
22
学习结束了,你有什 么收获?
-
23
五 小小结结
同一种元素也可以组成不同的物质。金刚 石、石墨和C60等都是由碳元素组成的单质。
人教版九年级上册第6单元碳和碳的氧化物教学课件

(Ⅱ)喷水
(Ⅲ)直接放入二氧化碳中 (Ⅳ)喷水后放入二氧化碳中
Ⅰ 向小花上喷稀醋酸
Ⅱ 向小花上喷水
结论:水不能使 紫色纸花变红色; 醋酸溶液能使紫 色纸花变红色。
Ⅲ 直接放入二氧化碳 Ⅳ 向二氧化碳中放入喷水后的小花
将第四朵红花取出放在阳光下照射一段时间
现象与分析
Ⅰ
Ⅱ
Ⅲ
Ⅳ
现象
变红
不变
不变
变红
A
B
C
D
E
大理石(或石灰石)和稀盐酸
1.反应原理 CaCO3+2HCl=CaCl2+H2O+CO
二
2↑
氧
2.实验装置
化
碳
制
取
的 研 究
①检查装置的气密性 ②加入药品(先固后液)
③收集气体
ห้องสมุดไป่ตู้
3.实验步骤 ④验满
⑤检验气体
第六单元 碳和碳的氧化物
课题3 二氧化碳和一氧化碳
学习目标
1.能说出二氧化碳的物理性质、化学性质并能根据相 关性质、应用解决实际问题。
剂。
焦炭主要用于高炉炼铁和用 于铜、铅、锌、钛、锑、汞 等有色金属的鼓风炉冶炼
净化多种气体和液体,用于 防毒面具,作吸附剂
制造油墨、油漆、鞋油和颜 料等,橡胶制品的填料
4. 神奇的碳单质—— C60
(1)C60是一种分子。 (2)每个C60的分子是由60个碳原子构成。 (3)C60分子的结构形似足球,性质很稳定。
【B、D】
三、实验室制取CO2的步骤
①检查装置的气密性 ②加入药品(先固后液) ③收集气体 ④验满 ⑤检验气体
木条熄灭
澄清石灰水 变浑浊
人教版九年级化学第六单元课题3二氧化碳和一氧化碳(第1课时)教案

六单元碳和碳的氧化物课题3 二氧化碳和一氧化碳(第1课时)一、教学目标1.知识与技能(1)认识二氧化碳,掌握其重要的化学性质,了解其物理性质和主要用途。
(2)懂得设计实验来验证物质性质的方法。
(3)学会对实验中出现的现象进行分析并得出结论的方法。
2.过程与方法(1)通过观察演示实验的现象,培养学生分析和解决问题的能力。
(2)通过让学生自己设计实验去验证二氧化碳的性质,培养学生的实验设计能力。
(3)经过亲自动手实验,让学生懂得二氧化碳可以与水反应生成碳酸。
3.情感、态度与价值观(1)通过对二氧化碳的密度以及水溶性进行实验设计,培养学生的问题意识以及思维的严密性。
(2)通过与石蕊溶液相互混合的各种情况的来进行实验探究,让学生亲自参与到知识的形成过程中,从而获得成功的喜悦和对化学学习的持续兴趣。
二、教学重点、难点1.二氧化碳的密度和水溶性2.二氧化碳与水反应生成碳酸以及碳酸的不稳定性三、教学过程【设问引入】在具体上本节内容前请大家思考以下2个问题【展示课件】1、有人牵着一条狗走进爪哇的毒谷,狗晕倒了,人却安然无恙;当人弯腰欲救狗时,人也晕倒了,这是为什么呢?2、谜语:它可以翻手为云,覆手为云,是“植物的粮食”、“灭火的先锋”、“墙壁的粉刷匠”,也是造成温室效应的罪魁祸首之一。
它是一种什么物质?【学生思考猜想】1、第一个问题是因为二氧化碳不能支持呼吸,而且二氧化碳的密度比空气大2、二氧化碳能参与光合作用产生有机物,所以是植物的粮食3、二氧化碳不能支持燃烧所以是灭火的先锋。
【点评引入】同学们回答的都不错,所有这些现象都是因为二氧化碳,那么二氧化碳除了有大家提到的这些性质外还有没有其他的性质呢?这就是这节课我们要探讨的内容。
【提问】那么在同学们的了解中,关于二氧化碳的性质有哪些呢?【学生回答并展示幻灯片】1、无色无味的气体2、密度比空气大3、能溶于水4、不能支持燃烧也不能燃烧5、能使澄清的石灰水变浑浊6、不能支持呼吸【追问】那么这些性质是你们确实感受到的,还是老师告诉你的呢?你们有没有具体的事实或实验呢?那么接下来我们将通过一系列的事实和实验来让同学们更了解它的性质。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方法一
CO2
标况下, ρCO2 =1.977 克 /升, 比空气的密度大。
方法二
CO2灭火实验
方法三. 向气球里通CO2,把气球放入空气中,
气球在空气中下沉,证明CO2的密度比空 气大。
③溶解性:可溶于水。 ④升华性:“干冰”(固体二氧化碳)具有升华性。 (2)化学性质 ①不能供给呼吸 ②CO2不能燃烧,也不能支持燃烧。
2、把二氧化碳气体通过__紫__色石蕊试液,石
蕊试液变 __红__色,该反应的化学方程式是 _C_O2_+H_20_=_H2_CO_3 _ ,将溶液加热又变成 _紫__色,反应方程式为_H_2C_O3_=_H2_O+_C_O2_ 。
课题3 二氧化碳和一氧化碳
3、有关CO2性质的叙述正确的是( C ) A、溶于水,有毒,水溶液使紫色石蕊试液变红 B、难溶于水,比空气重,无毒 C、能溶于水,比空气重,一般情况下不支持燃烧 D、因为它有毒,所以不能供呼吸
人教版九年级化学第六单元课题3
实验探究二氧化碳溶于水的过程中 ,有没有与水反应? 若发生反应,生 成什么物质?设计实验证明生成物是 什么物质。
人教版九年级化学第六单元课题3
人教版九年级化学第六单元课题3
向小花上喷稀醋酸
人教版九年级化学第六单元课题3
向小花上喷水
人教版九年级化学第六单元课题3
人教版九年级化学第六单元课题3
安徽巢湖赵集 曹俊华
人教版九年级化学第六单元课题3
温故而知新
1、小强知道了蛋壳的主要成份是碳酸钙,决定做一个无壳鸡蛋送
给妈妈,他应从厨房中选择鸡蛋和下列哪种物质 [ D ]
A、味精
B、白酒
C、酱油 D、醋
2、下列是一些常见气体的发生装置和收集装置,选用如下图所示 的代号(A、B、C、D、E、F、G)填入下表:
⑤干冰 作制冷 剂
2. CO2对生活和环境的影响 (1)有利(用途)
①灭火。因为CO2具有密__度__比_空__气__大__(_、物理性质)
不能燃烧,也不支持燃烧 (化__学__性___质___)__________
__性质。
②制纯碱(Na2CO3碳酸钠)、碳酸饮料、尿素等。
③“干冰”可作制冷剂。(用于人工降雨、冷藏食物、 制作影视仙境)
CO2+Ca(OH)2=CaCO3↓+H2O.
人教版九年级化学第六单元课题3
小结
CO2的物理性质:
1、色、味、态:无色、无味的气体 2、密度:密度比空气大 ρ=1.977g/L 3、溶解性:可溶于水 CO4、2的升化华学性性:质“:干冰”(固态CO2)具有升华性 1、 不能供给呼吸 2、既不燃烧,也不支持燃烧,。 3、与水反应,生成碳酸。
向二氧化碳中放入喷水后的小花
人教版九年级化学第六单元课题3
③CO2跟H2O反应 【实验6——5】现象 Ⅰ.紫色石蕊+稀醋酸→红色
(酸) Ⅱ.紫色石蕊+H2O→不变色(紫色)
Ⅲ.紫色石蕊+CO2(干燥)→不变色(紫色)
Ⅳ.紫色石蕊+H2O+CO2→红色
实验6—5采用的探究方法是对比法。
CO2+H2O=H2CO3
A
C
C
人教版九年级化学第六单元课题3
E或F E或F
E
O2 CO2
人教版九年级化学第六单元课题3
一.二氧化碳(CO2) 1.二氧化碳的性质
(1)物理性质 ①色、味、态:无色、无味的气体。 ②密度:1.993克∕升,比空气大。 【设计实验】证明CO2密度比空气大。
人教版九年级化学第六单元课题3
CO2
CO2 + H2O == H2CO3 4、CO2与石灰水的反应
CO2+Ca(OH)2=CaCO3 ↓+ H2O 人教版九年级化学第六单元课题3
课题3 二氧化碳和一氧化碳
二氧化碳对生活和环境的影响
① 植物 光合作用
② 温室中 气体肥料
贮存食品
③ 制碳酸 饮料
④ 灭火
人造舞台云雾
人工降雨
人教版九年级化学第六单元课题3
△ (碳酸) H2CO3 = H2O+CO2↑(不是CO2的化学性质)
(碳酸)
人教版九年级化学第六单元课题3
④CO2跟石灰水【Ca(OH)2氢氧化钙溶液】的反 应 CO2+Ca(OH)2=CaCO3↓+H2O
碳酸钙 白色
【解释现象】 1.CO2能使石灰水变浑浊的原因。
CO2跟石灰水反应生成白色了不溶于水的碳酸钙,碳酸钙悬于 水中,呈现浑浊现象。CO2+Ca(OH)2=CaCO3↓+H2O
④作绿色植物的养料。
人教版九年级化学第六单元课题3
(2)不利
①空气中CO2含量超过正常值(0.03%), 对人体健康产生影响。
②导致“温室效应” 注:a.空气中二氧化碳不断上升的原因_消_耗__的__化__石__能_源__急__剧__增_、加
__森__林__不__断_减__少____. b.防止“温室效应”采取的措施(低碳生活)
人教版九年级化学第六单元课题3
课题3 二氧化碳和一氧化碳
4、检验某无色气体是否是二氧化碳的方法是 D () A、将气体通入紫色石蕊溶液中 B、将气体从一个容器倒入另一容器中 C、将点燃的木条伸入集气瓶中 D5、、将下气列体有通关入二澄氧清化的碳石说灰法水正中确的是 ( A )
P121 ①——④ 日常生活中,尽量不使用一次性筷子,双面使用纸。
课堂练习: P123 7
人教版九年级化学第六单元课题3
巩固练习:
1、写出下列物质的化学式:
(1) 碳 酸 _H__2C__O_3 , (2) 干 冰 _C__O_2_ , (3) 石灰水中 主要成分C_a_(_O_H__)2, (4) 碳酸钙 _C_a_C__O_3__ 。
石灰水与空气中二氧化碳反应,Fra bibliotek成了碳酸钙,附在瓶内壁, 出现白圈; CO2+Ca(OH)2=CaCO3↓+H2O 用稀盐酸除去白圈CaCO3+2HCl=CaCl2+H2O+CO2↑ 4.石灰窖的水长期静置,水面上会出现白膜,
原因是什么?
石灰水与空气中二氧化碳反应,生成了碳酸钙, 浮在水面上形成白膜。
2.用石灰浆砌墙、粉墙,开始墙壁越来越潮湿, 一段时间后,墙壁变硬,其原因是什么?
开始墙壁越来越潮湿,是因为石灰浆里Ca(OH)2与CO2反应 产生了H2O; CO2+Ca(OH)2=CaCO3↓+H2O.
后来,墙壁变硬,是因为水分蒸发,墙壁上附着CaCO3 的原因。
人教版九年级化学第六单元课题3
3.长期使用的石灰水瓶内壁会出现白圈,原因是什么? 如何除去白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