阅读教案神笔马良

合集下载

二年级下册群文阅读教案:神笔马良 教学设计

二年级下册群文阅读教案:神笔马良 教学设计

二年级下册群文阅读教案:神笔马良教学设计一、教学目标:1. 知识与技能:(1)能够正确地朗读课文,理解故事内容。

(2)学习生字词,并能灵活运用到实际情景中。

(3)了解神笔马良的故事背景和特点。

2. 过程与方法:(1)通过图片展示,激发学生对故事的兴趣。

(2)运用问题引导,培养学生主动思考和探究的能力。

(3)开展小组讨论,提高学生的合作交流能力。

3. 情感态度与价值观:(1)培养学生热爱阅读的习惯,激发对传统文化的兴趣。

二、教学重点:1. 生字词的学习与运用。

2. 理解神笔马良的故事内容,体会故事的意义。

三、教学难点:1. 生字词的认读和理解。

2. 对故事深层次意义的把握。

四、教学准备:1. 课文课件或黑板。

2. 生字词卡片。

3. 与故事相关的图片或视频资料。

五、教学过程:1. 导入新课:(1)展示神笔马良的图片或视频,引导学生关注。

(2)简要介绍神笔马良的故事背景,激发学生兴趣。

2. 自主学习:(1)学生自主朗读课文,注意生字词的认读。

(2)学生结合课文注释,理解生字词的含义。

3. 合作交流:(1)学生分组讨论,总结神笔马良的故事特点。

(2)各组汇报讨论成果,师生共同总结。

4. 课堂练习:(1)学生运用生字词造句。

(2)学生讲述神笔马良的故事,检验对故事内容的理解。

5. 情感升华:(1)引导学生讨论神笔马良的善良和勇敢品质。

6. 课堂小结:教师总结本节课的学习内容,强调生字词的认读和故事的意义。

7. 作业布置:(1)熟读课文,巩固生字词。

(2)绘制神笔马良故事的思维导图。

六、教学拓展:1. 引导学生思考:如果你有一支神笔,你会用来做什么?2. 学生分享自己的想法,教师给予鼓励和指导。

3. 学生课后收集其他有关神笔马良的故事,下节课分享。

七、教学反思:1. 教师总结本节课的教学效果,反思教学过程中的优点和不足。

2. 针对学生的学习情况,调整教学策略,提高教学效果。

八、评价建议:1. 学生课堂参与度:观察学生在课堂上的发言和表现,评价其学习积极性。

《神笔马良》阅读分享课教案

《神笔马良》阅读分享课教案

《神笔马良》阅读分享课教案一、教学目标:1. 通过阅读《神笔马良》这本书,让学生了解中国的民间故事,感受故事中的善良与正义。

2. 培养学生的阅读兴趣,提高他们的阅读能力。

3. 帮助学生学会分享自己的阅读体验,提高他们的语言表达能力。

二、教学内容:1. 阅读《神笔马良》这本书。

2. 分析故事中的人物形象,理解故事的主题。

3. 分享自己的阅读体验,进行小组讨论。

三、教学方法:1. 阅读指导:教师引导学生阅读《神笔马良》,帮助他们理解故事内容。

2. 小组讨论:学生分组讨论故事中的人物形象和主题,分享自己的阅读体验。

3. 汇报展示:每个小组选择一名代表进行汇报展示,分享他们的讨论成果。

四、教学步骤:1. 导入:教师简要介绍《神笔马良》这本书,激发学生的阅读兴趣。

2. 阅读指导:教师引导学生阅读故事,帮助他们理解故事内容。

3. 小组讨论:学生分组讨论故事中的人物形象和主题,分享自己的阅读体验。

4. 汇报展示:每个小组选择一名代表进行汇报展示,分享他们的讨论成果。

5. 总结:教师对学生的讨论进行点评,总结故事的主题和人物形象。

五、教学评价:1. 学生阅读理解能力的提高。

2. 学生分享自己阅读体验的积极性和表达能力。

3. 学生小组讨论的活跃程度和合作能力。

六、教学资源:1. 《神笔马良》纸质书籍或电子书。

2. 笔记本和笔,用于学生记录自己的想法和讨论内容。

3. 投影仪或白板,用于展示学生的汇报内容。

4. 汇报展示的模板或指南,帮助学生准备汇报。

七、教学重点与难点:1. 教学重点:通过阅读《神笔马良》,理解故事情节,分析人物形象,分享阅读体验。

2. 教学难点:引导学生深入思考故事背后的道德教育和文化意义,提高学生的批判性思维能力。

八、教学准备:1. 教师事先阅读《神笔马良》,准备教学内容和讨论问题。

2. 准备小组讨论的指导问题,引导学生深入思考。

3. 设计汇报展示的评分标准,确保评价的公正性。

九、教学过程:1. 导入:利用图片或视频介绍《神笔马良》的故事背景,激发学生的兴趣。

《神笔马良》整本书阅读推进课(教案)

《神笔马良》整本书阅读推进课(教案)
(四)学生小组讨论(用时10分钟)
1.讨论主题:学生将围绕“《神笔马良》中的智慧与善良在实际生活中的应用”这一主题展开讨论。他们将被鼓励提出自己的观点和想法,并与其他小组成员进行交流。
2.引导与启发:在讨论过程中,我将作为一个引导者,帮助学生发现问题、分析问题并解决问题。我会提出一些开放性的问题来启发他们的思考。
举例解释:
-针对修辞手法的难点,教师可以设计对比阅读的环节,让学生通过比较不同文段的描述,直观感受修辞手法的效果。
-在分析人物心理时,教师可以通过角色扮演、心理描写补全等方式,帮助学生理解人物的行为动机和内心变化。
-对于故事深层含义的挖掘,教师可以设置讨论话题,引导学生从不同角度探讨故事的寓意,如正义、善良与智慧的力量。
1.关注学生个体差异,实施分层教学,使每个学生都能在课堂上得到锻炼和提高;
2.创设更多有趣的实践活动,让学生在轻松愉快的氛围中学习,提高他们的学习兴趣;
3.加强小组合作指导,培养学生团队协作能力,让每个学生都能在小组讨论中发挥自己的优势;
4.注重学生知识内化,引导学生将所学知识应用到实际生活和学习中。
-对于修辞手法的应用,教师可以通过具体的文段分析,让学生理解修辞如何增强语言表达的效果,并通过练习来巩固。
-在分析人物形象时,教师应引导学生关注马良在面对困难时的勇敢和智慧,以及其他人物的性格特征,从中提取积极的价值观念。
-在文化传承方面,教师可以联系现实生活,让学生了解《神笔马良》在民间文化中的地位,激发学生对传统文化的兴趣。
-在阅读与写作的结合上,教师可以指导学生仿写或创作自己的故事,将所学修辞手法和人物塑造技巧运用其中,实现从阅读到写作的有效转化。
四、教学流程
(一)导入新课(用时5分钟)

《神笔马良》优秀教案设计 3篇

《神笔马良》优秀教案设计  3篇

《神笔马良》优秀教案设计3篇一、课前谈话。

你喜欢故事吗?你读过或听过哪些故事?二、谈话导入这节课,老师就给你们带来了一个神奇的故事《神笔马良》,这个故事的作者是洪汛涛。

(读到一个好故事,最该感谢的就是作者了,以后读书可要关注一下)板书课题。

神笔马良齐读三、初读、整体感知(要不要默读)这篇课文很长,课前,大家都已认真地预习了课文,现在请同学们再快速地读一遍,读准生字,读通课文,感兴趣的地方可以多读读。

1.检查认读难读的词语:耕地往颈上一套干旱监牢桅杆咆哮拉着犁吆喝疙瘩衙门(小老师领读)衙门指哪里?旧时官员办公的机关。

2、能用自己的话简单地说说课文的主要内容吗?用心画画得到神笔帮助穷人惩治大官学生回答第一部分内容之后教师适时提醒:你刚才说的这么长长的一段话老师可以用这么四个字来概括,出示用心画画,谁能学着老师的样也用四个字概括着往下说。

词卡全部贴好后,告知学生作者就是按照这样的顺序把故事写清楚的。

副板书:有序能用上这几个词再来简单地说说吗?你们真能干,这么长的一篇课文你们用一句话就说清楚了主要内容。

(边说边大括号标注)四、神笔之神师:我们来看课题,顾名思义,神笔就是?神奇的,有灵性的笔。

师:马良的神笔神在哪儿呢?文中有一句关键的句子,就告诉了我们神笔的神奇,你找到了吗?1.找出总起句:要什么就画什么,画什么就有什么。

(你们可真厉害,一下子就找到了)指导朗读。

2.感受神笔画什么有什么之神:师:马良都用神笔画了些什么?请同学们快速地默读课文,用圆圈圈画出来。

(生圈画,师巡视,提醒:细心的同学把数量词也一起圈起来了)能用画就有的句式来回答吗?(师示范时神奇的语气强烈些)(学着老师的样读出神奇的感觉来)马良用神笔画了很多很多,出示,难怪课文里说是引读要什么就画什么,画什么就有什么。

这些神奇的画,给了穷人哪些帮助呢?请同学们迅速地浏览课文,用横线划出来。

画公鸡就有公鸡,公鸡喔喔地叫起来,给人们报晓。

课文没讲的的内容你做了补充。

教案神笔马良

教案神笔马良

教案神笔马良
一、教学目标:
1. 知识与技能:让学生了解《神笔马良》的故事内容,理解故事中马良的勇敢和善良。

2. 过程与方法:通过阅读、讨论和角色扮演等活动,培养学生的阅读理解和口语表达能力。

3. 情感态度价值观:引导学生学习马良的勇敢和善良,培养学生的正义感和同情心。

二、教学重难点:
1. 教学重点:理解故事内容,体会马良的勇敢和善良。

2. 教学难点:培养学生的阅读理解和口语表达能力。

三、教学方法:
讲授法、讨论法、角色扮演法
四、教学过程:
1. 导入:通过展示一些神话故事的图片,引起学生的兴趣,然后引出今天的故事主题——《神笔马良》。

2. 阅读故事:老师给学生朗读《神笔马良》的故事,让学生认真听,并尝试理解故事的内容。

3. 讨论环节:将学生分成小组,讨论故事中的人物形象、情节和
主题等,然后每个小组派代表发言,分享自己的观点。

4. 角色扮演:让学生自愿选择扮演故事中的角色,进行即兴表
演,通过角色扮演更好地理解故事中的人物和情节。

5. 课堂总结:老师对本节课的内容进行总结,强调马良的勇敢和
善良,并引导学生在生活中学习这些品质。

6. 布置作业:让学生回家后,将《神笔马良》的故事讲给家人
听,并写一篇读后感。

五、教学反思:
通过本次教学,学生对《神笔马良》的故事有了更深入的理解,同时也提高了他们的阅读理解和口语表达能力。

在教学过程中,学生的积极性和参与度较高,通过角色扮演等活动,让他们更加身临其境地感受故事中的情节和人物形象。

不足之处是,由于时间限制,有些学生在角色扮演环节中没有得到充分的展示机会,需要在今后的教学中加以改进。

神笔马良阅读课教案16篇

神笔马良阅读课教案16篇

神笔马良阅读课教案16篇教学目标:1、学习课文,知道马良用神笔做了哪些事情,并找出自己感兴趣的事情。

2、学习马良为穷人造福,为民除害的品质,教育学生要做一个善良的人。

3、能理解文章的主要内容,抓住重点词语体会马良的爱和憎。

教学重点:1、能理解文章的主要内容。

2、学会边读边思地学习课文,养成良好的读书习惯。

教学难点:抓住重点词语体会马良的爱和憎。

教学过程:一、谈话导入,揭示课题如果你有一支神奇的笔,你会做些什么?有一个叫马良的孩子,他就用神笔做出了他想做的事。

今天,我们就来学习《神笔马良》。

(板书课题)二、整体感知课文内容出示自学思考题:1、轻声读课文,读懂每一段话的意思。

2、思考:马良用神笔为人们做了哪些事?哪件事使你最感兴趣?三、检查自学1、指读课文,纠正字音。

2、交流自学思考题2题。

马良用神笔为人们做了4件事:①画了一头大耕牛。

②在监狱墙上画门救出穷人。

③为农民画水车。

④画大海、金山、大船、风,使大官沉到海底,为民除害。

3、说一说马良是一个什么样的孩子?(勇敢、机智、爱憎分明。

)4、说一说文中的大官是个什么样的人?(贪得无厌、欺压百姓等)四、再读课文,朗读理解。

五、讨论如果你得到了这支神笔,你会做些什么?(学生充分发挥想像能力,各抒己见。

)六、总结1、同学们一个个不是马良,胜似马良,你们的美好愿望一定会实现。

让我们把马良的言行牢记在心间。

读一读你喜欢的课文内容。

(指名有感情读课文。

)2、你应向马良学习什么?(热爱劳动人民,嫉恶如仇。

)七、布置作业:你知道故事过后还会有什么事发生吗?请同学们回家续编故事板书设计:神笔马良画耕牛画门画水车(爱穷人)爱憎分明画大海画船画风(恨坏人)教学总结:《神笔马良》是一篇深受儿童喜爱、脍炙人口的故事。

讲述了贫苦人家的孩子马良历经坎坷,最后用自己的画笔战胜邪恶,得到穷苦人民爱戴的故事。

表达了我国劳动人民对美好事物和理想生活的向往和不懈追求。

全文故事情节生动,通过设计自由讨论的环节让学生走近主人公马良。

幼儿园大班语言教案《神笔马良》优秀7篇

幼儿园大班语言教案《神笔马良》优秀7篇

幼儿园大班语言教案《神笔马良》优秀7篇《神笔马良》教案篇一教学目标理解课文内容,培养丰富的想象能力。

从马良用神笔帮助老百姓惩罚中,受到启发。

把故事讲给家人听听。

教学时间1课时。

教学过程一、启发谈话,导入新课。

学习第一部分课文内容。

读第18自然段课文,主要讲了什么?马良看什么看得出神?他是怎么做的?又是怎么说的?大官和画师什么表现?他们怎么说?怎么做?从此,马良怎样做呢?找出重点词句。

马良为什么盼望有一支笔呢?(理解:盼望)学习第二部分课文内容。

读第916自然段,主要讲了什么?马良的笔是怎样得到的?为什么说它是神笔呢?马良有了这支神笔是怎样做的?他帮助老百姓做了哪些事情?学习第三部分课文内容。

读1728自然段,主要说了什么?大官让画师用神笔画什么?结果怎样?大官怎么办的?马良为什么答应了?他先画什么?再画什么?然后画什么?最后画什么?说说大官的不同表现?1、大官的`下场什么样?说明什么?2、从马良惩治大官的过程中,你认为他是一个什么样的孩子?二、总结课文。

1、马良没有笔的时候是怎样画画的?说明什么?2、马良有了神笔,对穷人和大官的做法有什么不同?说明什么?3、你喜欢马良吗?为什么?三、作业。

幼儿园大班语言教案《神笔马良》篇二设计意图一天在家,和五岁的儿子一起听了《神笔马良》的故事。

儿子感叹:我要是有一支神笔就好啦!那我想要啥就画啥。

是呀!每个人都有这样一支神笔那可太棒啦!如果把这个故事讲给我们班幼儿听,假如每个孩子都有一支神笔,假如有神笔的孩子们看见了需要帮助的人……这些口齿伶俐,想象丰富的精灵们又会怎么说怎么做呢?因此而产生了一节大班语言活动《神笔马良》。

活动目标1、学说“假如我有一支神笔,我会画……”的句式。

2、大胆想象,在集体面前大胆、清晰、完整、连贯地表达自己的想象。

3、喜欢倾听《神笔马良》的故事,学习马良做一个善良、有爱心的人。

重点难点重点:学说“假如我有一支神笔,我会画……”的句式。

难点:大胆想象,在集体面前大胆、清晰、完整、连贯地表达自己的想象。

《神笔马良》整本书阅读交流课(教案)部编版语文二年级下册

《神笔马良》整本书阅读交流课(教案)部编版语文二年级下册

《神笔马良》整本书阅读交流课(教案)部编版语文二年级下册一、教学目标1. 知识与技能:(1)通过阅读《神笔马良》,使学生了解故事情节,理解马良的善良、勇敢和正义精神。

(2)培养学生对整本书的阅读兴趣,提高学生的阅读理解能力。

(3)引导学生学习生字词,丰富词汇量,提高写作水平。

2. 过程与方法:(1)通过自主阅读、小组讨论、全班交流等方式,提高学生的阅读理解能力。

3. 情感态度与价值观:(1)培养学生热爱阅读,喜欢与他人分享阅读感受的习惯。

(2)通过马良的故事,引导学生树立正义感,学会关爱他人,乐于助人。

二、教学内容1. 故事梗概:《神笔马良》讲述了一个善良、勇敢的小男孩马良,他得到了一支神笔,用神笔为穷苦人谋福利,与恶势力作斗争的故事。

2. 人物形象:马良、皇帝、官员、穷苦人等。

3. 故事主题:正义、善良、勇敢、关爱他人。

三、教学重点与难点1. 教学重点:(1)理解故事情节,把握人物形象。

(2)学习生字词,提高阅读理解能力。

(3)培养学生的表达能力,激发思维。

2. 教学难点:(1)引导学生深入理解故事主题,树立正义感。

(2)培养学生阅读整本书的兴趣,提高阅读水平。

四、教具与学具准备1. 教具:多媒体设备、PPT、黑板、粉笔。

2. 学具:书籍《神笔马良》、笔记本、文具。

五、教学过程1. 导入新课:通过图片、视频等形式,引导学生了解《神笔马良》的故事背景,激发学生的阅读兴趣。

2. 自主阅读:学生自主阅读《神笔马良》,了解故事情节,画出自己喜欢的片段,做好批注。

3. 小组讨论:学生分组讨论,分享阅读感受,交流喜欢的片段,讨论故事主题。

5. 学习生字词:教师引导学生学习生字词,讲解词语含义,帮助学生积累词汇。

六、板书设计1. 故事梗概2. 人物形象3. 故事主题4. 生字词学习七、作业设计1. 写一篇读后感,分享自己的阅读感受。

2. 画出自己喜欢的片段,并附上简要说明。

3. 收集其他民间故事,与同学分享。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阅读教案神笔马良 It was last revised on January 2, 2021
《神笔马良》
阅读目标:
1、通过阅读,知道马良用神笔做了哪些事情。

2、学习马良,要做一个善良的人。

3、建立真善美的情感世界,感受审美情趣。

阅读重点:
理解故事内容,明白蕴含的哲理。

阅读过程:
(一)谈话导入
如果你有一支神奇的笔,你会做些什么
有一个叫马良的孩子,他就用神笔做出了他想做的事。

今天,我们就来学习《神笔马良》的故事。

(二)欣赏故事、理解内容
1、阅读故事
2、思考:马良用神笔为人们做了哪些事?
马良用神笔为人们做了4件事:
①画了一头大耕牛。

②在监狱墙上画门救出穷人。

③为农民画水车。

④画大海、金山、大船、风,使大官沉到海底,为民除害。

3、讨论:
如果你得到了这支神笔,你会做些什么?
(学生充分发挥想像能力,各抒己见。

)(三)总结
我们应向马良学习什么?
(热爱劳动人民,嫉恶如仇。

)。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