比较文学原理参考书目

合集下载

比较文学参考书目

比较文学参考书目

主要参考书目1,比较文学基本概念、基本知识、基本原理和学科史:马克斯、恩格斯:《共产党宣言》,《马克思恩克斯选集》,人民出版社,1972年歌德著、朱光潜译:《歌德谈话录》,人民文学出版社,1982年梵第根著、戴望舒译:《比较文学论》,商务印书馆,1937年基亚著、颜保译:《比较文学》,北京大学出版社,1983年韦斯坦因著、刘象愚译:《比较文学与文学理论》,辽宁人民出版社,1986年约斯特著、廖鸿钧等译:《比较文学导论》,湖南文艺出版社,1988年布律内尔等著、黄惠珍与王道男译:《何谓比较文学》,上海社科出版社,1991年谢弗雷著、冯玉贞译:《比较文学》,远流出版事业股份有限公司,1991年卢康华、孙景尧著:《比较文学导论》,黑龙江人民出版社,1984年陈惇、刘象愚著:《比较文学概论》,北京师大出版社,1988年陈惇、孙景尧、谢天振主编:《比较文学》,高教出版社,1997年乐黛云等著:《比较文学原理新编》,北京大学出版社,1998年张铁夫主编:《新编比较文学教程》,湖南人民出版社,2001年王向远著:《比较文学学科新论》,江西教育出版社,2002年北京师大比较文学研究组选编:《比较文学研究资料》,北京师大出版社,1986年昂热诺等主编、史忠义与田庆生译:《问题与观点》,百花文艺出版社,2000年2,比较文学的众多研究与实践陈寅恪著:《寒柳堂集》,上海古籍出版社,1980年《今明馆丛稿初编》,上海古籍出版社,1980钱钟书著:《管锥编》,中华书局,1979《七缀集》,上海古籍出版社,1986朱光潜:《诗论(增补本)》,三联书店,1984季羡林著:《中印文化关系史论文集》,三联书店,1982朱谦之:《中国思想对于欧洲文化之影响》,商务印书馆,1940杨周翰著:《攻玉集》,北京大学出版社,1983年张星琅:《欧化东渐史》,商务印书馆,1936李达三、罗钢主编:《中外比较文学的里程碑》,人民文学出版社,1997年郁龙余编:《中西文化异同论》,三联书店,1989年安田朴著、耿昇译:《中国文化西传欧洲史》,商务印书馆,2000年谢天振著:《译介学》,上海外语教育出版社,1999年乐黛云主编:《中西比较文学教程》,高教出版社,1988年方平著:《三个从家庭出走的妇女-比较文学论文集》,外国文学出版社,1987年范存忠著:《英国文学论集》,外国文学出版社,1981年蒋述卓著:《佛经传译与中古文学思潮》,江西人民出版社,1990年古添洪、陈慧桦编著:《从比较神话到文学》,东大图书公司,1977年王润华著:《中西文学关系研究》,东大图书公司,1978年孙景尧著:《沟通-访美讲学论中西比较文学》,广西人民出版社,1991年李万钧著:《中西文学类型比较史》,海峡文艺出版社,1995年曹顺庆著:《中外比较文论史》,山东教育出版社,1998年周发祥著:《西方文论与中国文学》,江苏教育出版社,1997年迈讷著、王宇根等译:《比较诗学》,中央编译出版社,1998年刘若愚著、田守真等译:《中国的文学理论》,四川人民出版社,1987年王宁编:《新文学史I》,清华大学出版社,2001年余虹著:《中国文论与西方诗学》,三联书店,1999年蒙华主编:《比较文学形象学》,北京大学出版社,2001年弗里著、朝戈金译:《口头诗学:帕里-洛德理论》,社会科学出版社,2000年巴赫金著、哓河等译:《巴赫金全集》,河北教育出版社,1998年《南词必览》,《评弹艺术》第13集,江苏曲艺协会编,1991年周良:《苏州评弹艺术初探》,中国曲艺出版社,1988年3,比较文学研究索引及其专业刊物①[美]亨利·雷马克编著:《比较文学参考书目选注》。

比较文学和文艺学

比较文学和文艺学

文艺学专业简介:文艺学也叫文学学,是研究文学的性质、特点及其发生、发展规律,给文学实践以指导的学科。

文艺学研究范围非常广泛,包括文学理论、文学批评、文学现象以及文学史等,当今的研究者还将视角转向了新兴的、颇具活力的文化研究方面。

该专业与哲学联系紧密,理论性、思辨性较强。

研究方向:文学理论、文艺美学、文学批评、文化与诗学、西方文论、中西比较诗学、中国古典诗学、中国文学批评史等。

所学课程:文艺学的方法与体系、西方古典美学、西方现当代美学、中国古代美学史专题研究、文艺心理学、文艺学方法论、马列文论文艺思潮研究、形式美学、西方文学与文化理论、中国诗学研究、当代人类学美学、中国现代文学批评等。

参考书目:《文学理论教程(修订版)》童庆炳,高等教育出版社;《西方美学史(上、下)》朱光潜,人民文学出版社;《西方文艺理论名著选编》伍蠡甫、胡经之,北京大学出版社;《美学》朱立元,高等教育出版社;《中国美学史大纲》叶朗,上海人民出版社。

就业前景:多进入文化机构、新闻媒体单位,从事文学评论、编辑、宣传策划等工作。

推荐院校:北京师范大学、浙江大学、复旦大学、中国人民大学、山东大学、南京大学、北京大学、首都师范大学等。

报考热度:★★文艺学专业由于理论性非常强,学科内容抽象,所以在文学类专业中报考热度一般。

选择此专业的考生,大多是出于兴趣和爱好,因此报考人数虽然不多,却是精英云集。

同时,由于各院校招生人数较少,录取比例通常在15%左右。

文艺理论参考书目:童庆炳高等教育出版社《文学理论教程》Skr我爱中文网童庆炳高等教育出版社《文学理论教程教学参考书》陈惇刘象愚北京师范大学出版社《比较文学概论》在复习上,童庆炳《文学理论教程》肯定是指定书目中出题最密集的一本书了,这本书通篇都是考点。

考生须配合参考书,一章章对照看,认真做课后的习题,历年都有原题在参考书上。

《比较文学概论》写得非常细致,内容相对简单。

最后,对于历年试题的分析,有一个非常实用的方法,把历年试题(无论名解简答论述)一个个地抄在相关章节,此后你在复习的时候你可先把真题做一遍,然后模仿真题的风格给自己出题。

上外比较文学书目

上外比较文学书目

上外比较文学书目一、引言比较文学作为一门跨文化研究的学科,旨在探讨不同文化间的文学差异和相似之处,从而深化我们对世界文化多样性的理解。

在上外比较文学专业学习期间,有一些重要的书目是必不可少的。

本文将介绍一些值得阅读的比较文学书目,帮助学生更好地学习和研究这一学科。

二、经典著作1.北岛 (2020)。

《诗的未来》。

这本书是北岛的代表作之一,其中的诗歌作品以及对诗歌创作的思考都展示了他对中国文化以及世界文学的独特理解。

阅读这本书,能够帮助我们开拓视野,了解到中国当代文学的发展情况。

2.陈寅恪 (2018)。

《中国文化与世界文化》。

陈寅恪教授深入分析了中国文化与世界文化之间的联系和影响,为比较文学研究提供了重要的理论基础。

这本书对于研究中国文学在全球范围内的地位和影响力具有重要意义。

3.张爱玲 (2016)。

《红玫瑰与白玫瑰》。

张爱玲以她独特的笔触描绘了上世纪中国社会的变迁和人物的内心世界,展示了中国现代文学中独特的叙事风格。

这本书是了解中国近现代文学发展的重要窗口。

三、比较文学理论与方法1.Tzvetan Todorov (2017)。

《文化在传统与革新之间》。

Tzvetan Todorov是比较文学领域的重要学者之一,这本书详细介绍了传统文化与现代文化之间的关系,并提出了他独特的观点。

阅读这本书,可以帮助我们理解比较文学的理论与方法。

2.高华 (2013)。

《比较文学研究导论》。

高华教授系统概述了比较文学的研究领域、理论与方法,并结合实例进行了详细解读。

这本书对于初学者来说是一本极为实用的入门读物。

3.Gayatri Chakravorty Spivak (2010)。

《比较文学与文化研究》。

Spivak教授围绕后殖民主义、文化批评等重要议题展开探讨,并提出了独到的观点。

这本书对于探讨文化差异和跨文化对话具有重要的指导意义。

四、中外文学比较研究1.莫言 (2015)。

《红高粱家族》。

莫言是中国当代文学的重要代表之一,这本小说通过家族故事的叙述,展示了现代中国社会的历史与社会变革。

比较文学考研资料推荐与解读

比较文学考研资料推荐与解读

比较分析:比较不同资料的观 点和论据,找出异同点
批判思考:对资料中的观点和 论据进行批判性思考,提出自 己的见解和看法
提炼学术观点
阅读文献:广泛阅读相关 领域的文献,了解学术观
点和研究方法
归纳总结:对文献中的观 点进行归纳总结,提炼出
核心观点
批判性思考:对文献中的 观点进行批判性思考,分
析其合理性和局限性
选择最新的研究 成果和资料
关注学术界的最 新动态和趋势
避免使用过时或 已被淘汰的资料
注重资料的实用 性和可操作性
添加标题
添加标题
添加标题
添加标题
资料的可读性
选择通俗易懂的资 料,避免过于深奥 难懂的书籍
资料应具有清晰的 逻辑结构和流畅的 表述方式
选择资料时,注意 作者的背景和学术 声誉,选择权威性 较高的资料
避免使用过于陈旧或过于新 的资料
资料的系统性
选择资料时,要注意资料的完 整性和系统性,避免遗漏重要 知识点。
资料应涵盖比较文学的主要流 派、代表人物、代表作品等。
选择资料时,要注意资料的权 威性和可靠性,避免使用过时 或不准确的资料。
资料应具有清晰的逻辑结构和 清晰的表述,便于理解和记忆。
资料的新颖性
阅读文献:广泛阅读,掌握研 究领域的最新动态
整理资料:对收集到的资料进 行整理,分类存储
批判性思考:对文献中的观点 进行批判性思考,不盲目接受
创新思维:结合自己的研究领 域,提出新的观点和方法
资料选择注意事项
第四章
资料的真实性
查阅相关资料的出版时间和 修订次数
选择权威出版社出版的书籍 和资料
参考其他学者或专家的评价 和推荐
的理解

比较文学学习、研究参考书目

比较文学学习、研究参考书目

比较文学学习、研究参考书目一、比较文学原理、专题研究论著比较文学史(法)洛里哀著商务印书馆1931比较文学论(法)梵·第根著戴望舒译商务印书馆1937比较文学与文学理论(美)乌·韦斯坦因著刘象愚译辽宁人民出版社1987比较文学导论(美)弗·约斯特著廖鸿钧等译湖南文艺出版社1988什么是比较文学(法)布吕奈尔等著葛雷等译北京大学出版社1989比较文学引论(罗)亚历山大·迪马著谢天振译上海译文出版社1991比较文学原理(日)大眆幸男著陈秋峰等译陕西人民出版社1985比较文学导论卢康华孙景尧著黑龙江人民出版社1984比较文学原理乐黛云著湖南文艺出版社1988简明比较文学孙景尧著中国青年出版社1988比较文学概论陈忄享刘象愚著北京师范大学出版社1988中西比较文学教程乐黛云主编高等教育出版社1988比较文学探索孟昭毅著吉林大学出版社1991比较文学史曹顺庆主编四川人民出版社1991比较文学方法论刘介民著天津人民出版社1993比较文学陈忄享孙景尧谢天振主编高等教育出版社1997比较文学原理新编乐黛云等著北京大学出版社1998世界文学发展比较史曹顺庆主编北京师范大学出版社2000比较诗学(美)厄尔·迈纳著王宇根等译中央编译出版社1998比较神话学蔡茂松著新疆大学出版社1993比较故事学刘守华著上海文艺出版社1995译介学谢天振著上海外语教育出版社1999超学科比较文学研究乐黛云王宁主编中国社会科学出版社1989比较文学研究类型赵毅衡周发祥著花山文艺出版社1993独角兽与龙——在寻找中西文化普遍性中的误读乐黛云勒北京大学出版社1995文化传递与文学形象乐黛云张辉主编北京大学出版社1999文化类同与文化利用——世界文化总体对话中的中国形象(美)史景迁著廖世奇等译北京大学出版社1990比较文学与当代文化批评王宁著人民文学出版社1990管锥编钱钟书著中华书局1979谈艺录钱钟书著中华书局1984七缀集钱钟书著上海古籍出版社1986诗与真·诗与真二集梁宗岱著外国文学出版社1983译余偶拾杨宪益著三联书店1983攻玉集杨周翰著北京大学出版社1983论契合——比较文学论集王佐良著外语教学与研究出版社1986比较文学与民间文学季羡林著北京大学出版社1991比较文学与小说诠释周英雄著北京大学出版社1990二、比较文学论文集比较文学译文集张隆溪选编北京大学出版社1982比较文学论文选集中国社会科学院文学研究所编印1982比较文学论文集张隆溪温儒敏编选北京大学出版社1984比较文学论文集朱维之方平等著南开大学出版社1984比较文学译文选刘介民编湖南人民出版社1984比较文学研究译文集干永昌等编选上海译文出版社1985新概念·新方法·新探索——当代西方比较文学论文选漓江出版社1987 比较文学讲演录深圳大学比较文学研究所编陕西师范大学1987东方文学比较论文集卢蔚秋编湖南文艺出版社1987白之比较文学论文集(美)西利尔·白之著微周等译湖南文艺出版社1987中外比较文学译文集周发祥编中国文联出版公司1988中国比较文学学科理论的垦拓——台港学者论文选黄维木梁北京大学出版社1998面对世界——中国比较文学学会第三届年会暨国际学术讨论会中国比较文学学会贵州省文化厅贵州省比较贵州人民出版社1990多元文化语境中的文学——中国比较文学学会第四届年会暨国际学术讨论会论文集乐黛云张铁夫主编湖南文艺出版社1994迈向比较文学新阶段——中国比较文学学会第六届年会暨国际学术讨论会论文选曹顺庆主编四川人民出版社2000三、中外文学类型比较研究论著中西文学类型比较史李万钧著海峡文艺出版社1995中西比较诗学曹顺庆著北京出版社1988中西比较诗学体系黄药眠童庆炳主编人民文学出版社1991中西艺术的文化精神张法著北京大学出版社1994中西美学比较朱希祥著中国纺织大学出版社1998近代中西美学比较卢善庆主编湖南出版社1991中外文论比较史(上古时期) 曹顺庆著山东教育出版社1998中国文论与西方诗学余虹著三联书店1999中西比较文艺学饶芃子等著中国社会科学出版社1999西方文论与中国文学周发祥著江苏教育出版社1997国外中国古典文论研究王晓平等著江苏教育出版社1998中英比较诗学狄兆俊著上海外语教育出版社1992拯救与逍遥——中西方诗人对世界的不同态度刘小枫著上海人民出版社1988中西诗鉴赏与翻译辜正坤著湖南人民出版社1998中西戏剧比较教程饶芃子主编暨南大学出版社1989中西戏剧比较论稿蓝凡著学林出版社1992中国现代比较戏剧史田本相主编文化艺术出版社1993文化精神与小说观念——中西小说观念的比较白海珍汪帆河北人民出版社1989中西小说比较饶芃子等著安徽教育出版社1994世界文学格局中的中国小说应锦襄林铁民朱水涌著北京大学出版社1997四、中外文学交流与比较研究论著中西交通史方豪著岳麓书社1987中西文化交流史沈福伟著上海人民出版社1985中外文学交流史周发祥李岫主编湖南教育出版社1999中外文学因缘——戈宝权比较文学论文集戈宝权著北京出版社1992沟通——访美讲学论中西比较文学孙景尧著广西人民出版社1991中外文学跨文化比较曹顺庆主编北京师范大学出版社2000中西文学关系的里程碑(捷)马立安·高利克著北京大学出版社1990中西文化深层结构和中西文学的思想导向肖锦龙著中国社会科学出版社1995母语的魔障——从中西语言的差异看中西文学的差异张卫中安徽大学出版社1998中外比较文学的里程碑李达三罗钢主编人民文学出版社1997中国文学对外国文化的选择张荣翼杨从荣主编西南师范大学出版社1998人之镜——中西文学形象的人格结构邓晓芒著云南人民出版社1996高唐神女与维纳斯——中西文化的爱与美主题叶舒宪著中国社会科学出版社1997生命之树与知识之树——中西文化专题比较高旭东著河北人民出版社1989孔子精神与基督精神——中西文化纵横谈高旭东等著河北人民出版社1989《庄子》与现代主义张石著河北人民出版社1989比较文学与中国古典文学徐志啸著学林出版社1995中西文化碰撞与近代文学郭延礼著山东教育出版社1999近代中西文化交流史论于语和庾良辰主编山西教育出版社1999二十世纪中国文学与世界陈元恺著陕西人民出版社1987五四新文学与外国文学王锦厚著四川大学出版社1996比较文学与中国现代文学乐黛云著北京大学出版社1987走向世界文学——中国现代作家与外国文学曾小逸主编湖南人民出版社1985二次大战的中外文化交流史黄俊英著重庆出版社1991鲁迅与中外文化的比较研究中国社会科学院鲁迅研究室编1986中国现当代文学与外国文艺思潮赖干坚著海峡文艺出版社1995论中西哲学精神(美)成中英著东方出版中心1991中国之欧洲(法)艾田蒲著许钧钱林森译河南人民出版社1994中国哲学对欧洲的影响朱谦之著河北人民出版社1999中国文化对欧洲的影响王宁钱林森等著河北人民出版社1999中国对德国文学影响史述卫茂平著上海外语教育出版社1996中德文学研究陈铨著辽宁教育出版社1997关于“异”的研究(德)顾彬著曹卫东编译北京大学出版社1997德国的汉学研究张国刚著中华书局1994中国文化在启蒙时期的英国范存忠著上海外语教育出版社1991伏尔泰与孔子孟华著新华出版社1993法国作家与中国钱林森著福建教育出版社1995法国当代中国学(法)戴仁主编中国社会科学出版社1998中国对法国哲学思想形成的影响(法)维·毕诺著耿升译商务印书馆2000俄国文学与中国智量等著华东师范大学出版社199120世纪中俄文学关系陈建华著学林出版社1998中国文学在俄苏李明滨著花城出版社1990普希金与中国张铁夫主编岳麓书社2000中国传统小说在亚洲(法)克·苏尔梦编颜保译国际文化出版公司1989中国文学在东南亚饶芃子主编暨南大学出版社1999中印文学关系源流郁龙余编湖南文艺出版社1987中印文化关系史论文集季羡林著三联书店1982比较文化论集金克木著三联书店1983中日古代文学关系史稿严绍璗著湖南文艺出版社1987近代中日文学交流史稿王晓平著湖南文艺出版社1987中日民间故事比较研究于长敏著吉林大学出版社1996中日比较文学论集赵乐生生等主编时代文艺出版社1992水边的婚恋—《万叶集》与中国文学(日)中西进著王晓平译四川人民出版社1995 智水仁山——中日诗歌自然意象对谈录(日)中西进王晓平著中华书局1995源氏物语与白氏文集(日)丸山清子著申非译国际文化出版公司1985中日现代文学比较论王向远著湖南教育出版社1998中日启蒙文学论何德功著东方出版社1995觉醒与挣扎——20世纪初中日“人”的文学比较秦弓著东方出版社1995中日战争与文学——中日现代文学的比较研究(日)山田敬三东北师范大学出版社1992日本白桦派与中国作家刘立善著辽宁大学出版社1995鲁迅、创造社与日本文学(日)伊藤虎丸著北京大学出版社1995古代中朝文学关系史略陈蒲清著湖南人民出版社1999中国古典小说在韩国之传播(韩)闵宽东著学林出版社1998五、中国比较文学发展史与资料集1898-1949中外文学比较史范伯群朱栋霖著江苏教育出版社1993中国比较文学简史徐志啸著湖北教育出版社1996中国比较文学源流徐扬尚著中州古籍出版社1998中西比较文学手册廖鸿钧主编四川人民出版社1987中国比较文学年鉴(1986) 杨周翰乐黛云主编北京大学出版社1987比较文学研究资料北京师范大学中文系比较文学研究组编北京师范大学出版社1986 中国比较文学研究资料(1919—1949) 北京大学比较文学研究所编北京大学出版社1989。

中外比较文学阅读书目

中外比较文学阅读书目

比较文学经典要著研读参考书目1、梵·第格亨著、戴望舒译:《比较文学论》,商务印书馆,19362、基亚著、颜保译:《比较文学》,北京大学出版社,19863、威斯坦因著、刘象愚译:《比较文学与文学理论》,辽宁人民出版社,19874、约斯特著、廖鸿钧等译:《比较文学导论》,湖南文艺出版社,1988年5、布律内尔等著、黄惠珍与王道男译:《何谓比较文学》,上海社科出版社,1991年6、谢弗雷著、冯玉贞译:《比较文学》,远流出版事业股份有限公司,1991年7、乐黛云等著:《比较文学原理新编》,北京大学出版社,1998年8、李达三、罗钢主编:《中外比较文学的里程碑》,人民文学出版社,1997年9、谢天振著:《译介学》,上海外语教育出版社,1999年10、钱钟书著:《管锥编》,中华书局,197911、乐黛云主编:《中西比较文学教程》,高教出版社,1988年12、曹顺庆著:《中外比较文论史》,山东教育出版社,1998年13、迈讷著、王宇根等译:《比较诗学》,中央编译出版社,1998年14、刘若愚著、田守真等译:《中国的文学理论》,四川人民出版社,1987年15、弗里著、朝戈金译:《口头诗学:帕里-洛德理论》,社会科学出版社,2000年16、孟华主编:《比较文学形象学》,北京大学出版社,2001年17、约翰 J•迪尼、刘介民主编:《现代中西比较文学研究》(1、2)四川人民出版社,1988年18、刘介民《中国比较诗学》,广东高等教育出版社,2004年。

19、艾布拉姆斯《镜与灯》郦稚牛等译,北京大学出版社,1989年。

20、韦勒克、沃伦《文学理论》刘象愚等译,三联出版社,1984年。

21、叶维廉《中国诗学》三联书店1992年22、季羡林著《比较文学与民间文学》,北京大学出版社,1991.。

关于比较文学的要读的书籍

关于比较文学的要读的书籍

关于比较文学的要读的书籍比较文学是研究不同文学作品之间的相似性和差异性的一门学科。

通过比较不同文学作品,我们可以更深入地理解文学作品的内涵和特点,揭示文学作品背后的文化、历史和社会背景。

以下是一些关于比较文学的经典书籍,供大家参考阅读。

1.《比较文学导论》- 雷蒙德·威廉姆斯这本书是比较文学领域的经典教材,系统地介绍了比较文学的基本概念、方法和理论。

通过对不同文学作品的比较分析,帮助读者深入理解文学作品的特点和意义。

2.《文学比较研究导论》- 周作人周作人是中国现代文学史上的重要学者,他在这本书中介绍了比较文学的基本理论和方法,并通过对中国文学与西方文学的比较,揭示了不同文学之间的异同和互补。

3.《东西方文化比较与批评》- 廖义生这本书从文化比较的角度出发,分析了东西方文化之间的差异和交流,并通过对不同文学作品的比较研究,揭示了文学作品与文化之间的关系。

4.《比较文学研究方法与范式》- 陈丽娟这本书系统地介绍了比较文学的研究方法和范式,帮助读者了解如何进行比较文学研究,并通过具体案例分析,展示了比较文学研究的实践过程和成果。

5.《比较文学研究导论》- 罗志军这本书从比较文学的历史演变、研究范畴和方法论等方面全面介绍了比较文学的基本知识,帮助读者建立对比较文学的整体认识和理解。

6.《比较文学研究与文化批评》- 李学勤这本书从比较文学与文化批评的关系出发,探讨了比较文学研究的意义和方法,并通过对不同文学作品的比较分析,揭示了文学作品与社会、文化之间的关系。

7.《文学比较与文化对话》- 郭宏安这本书通过比较文学的视角,探讨了不同文化之间的对话和交流,帮助读者理解文学作品的多样性和丰富性,以及文学作品在跨文化交流中的作用。

8.《比较文学研究:理论与实践》- 张晓群这本书介绍了比较文学研究的理论基础和实践方法,通过对不同文学作品的比较,揭示了文学作品的普遍性和个性化。

9.《比较文学批评导论》- 刘建勇这本书从比较文学批评的角度出发,介绍了比较文学批评的基本概念和方法,通过对不同文学作品的比较分析,深入探讨了文学作品的艺术特点和内涵。

比较文学考博参考书

比较文学考博参考书

比较文学考博参考书
以下是我推荐的几本比较文学考博参考书:
1. 《比较文学导论》- 作者:胡适
这本书是比较文学的经典导论,详细介绍了比较文学的基本概念、理论和方法,适合考博学习前的入门阅读。

2. 《比较文学与文化理论》- 作者:陈年、许纯华
这本书探讨了比较文学与文化关系的理论问题,对于理解比较文学的文化背景和文化价值有重要意义。

3. 《比较文学与文化研究》- 作者:蔡乃文
这本书立足于比较文学与文化研究的理论和实践,对于加深对比较文学研究方法和技巧的理解具有启发作用。

4. 《大陆文学批评史》- 作者:余光中
这本书系统地梳理了中国大陆文学批评的发展历程和重要著作,对于理解中国大陆比较文学批评的传统和现状有帮助。

5. 《东亚比较文学研究》- 作者:童方言
这本书以东亚文化圈为研究对象,探讨了东亚各国文学之间的联系与相互影响,对于比较东亚文学的学者有参考价值。

这些书籍涵盖了比较文学基本理论、研究方法、文化背景和历史发展等方面的内容,可以帮助您更全面地了解比较文学领域。

当然,具体选择还要根据您的研究方向和兴趣来确定。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比较文学原理》课程
参考书目
学科理论类:
《比较文学译文集》,张隆溪选编,北京大学出版社,1982年。

《比较文学研究译文集》,干永昌等选编,上海译文出版社,1985年。

《比较文学研究资料》,北京师范大学出版社,1986年。

《中国比较文学论文索引》(1980-2000),王向远编,江西教育出版社,2002年。

《比较文学论》,【法】梵·第根著、戴望舒译,商务印书馆,1937年。

《比较文学的中国学派》,【美】李达三著,见《中外比较文学的里程碑》,李达三、罗钢主编,人民文学出版社,1997年。

《比较文学》,【法】基亚著,颜保译,北京大学出版社,1983年。

《跨文化之桥》,乐黛云著,北京大学出版社,2002年。

《比较文学论》,曹顺庆等著,四川教育出版社,2005年。

《批评的概念》,韦勒克著、张金言译,中国美术学院出版社,1999年。

《比较文学与世界文学》第一辑,杨乃乔、伍晓明编,商务印书馆,2004年。

《跨文化语境中的比较文学》,汪介之编,译林出版社,2004年。

《比较文学论集》,乐黛云、唐林森主编,译林出版社,2004年。

《比较文学简明教程》,乐黛云,北京大学出版社,2003年。

《中国比较文学研究二十年》,王向远著,江西教育出版社,2003年。

《中国比较文学百年史》,王向远著作集第六卷,宁夏人民出版社,2007年。

《比较文学学科新论》,王向远著,江西教育出版社,2002年。

《中国比较文学论文索引》(1980-2000),王向远主编,江西教育出版社,2002年。

《比较文学:东方与西方》,曹顺庆著,四川民族出版社,2003年。

《比较文化学》,方汉文著,广西师范大学出版社,2003年。

《比较文学形象学》,孟华著,北京大学出版社,2001年。

《多维视野中的东西方文学》,孟绍毅著,天津人民出版社,2001年。

《比较诗学》,饶芃子著,陕西师大出版社,2000年。

《比较文学与当代文化批评》,王宁著,人民文学出版社,2000年。

《从民间文学到比较文学》,刘介民著,暨南大学出版社,1998年。

《中外比较文学的历程碑》,李达三著,人民文学出版社,1997年。

《比较文学与民间文学》,季羡林著,江西教育出版社,1996年。

《比较文学与翻译研究》,谢天振著,业强出版社,1994年。

《比较神话学》,蔡茂松著,新疆大学出版社,1993年。

《比较文学史》,曹顺庆著,四川人民出版社,1991年。

《中西比较文学理论》,【美】迪尼著,刘介民译,学苑出版社,1990年。

学科实践类:
《人间词话》,王国维著,陕西师范大学出版社,2005年。

《谈艺录》,钱钟书著,三联书店,2001年。

《中国诗学》,叶维廉著,三联书店,1992年。

《中国文化西传欧洲史》,敦煌资料 / (法)安田朴著、昇译,商务印书馆,2000年。

《国外汉学史》,何寅编著,上海外语教育出版社,2002年。

《欧美红学》,姜其煌著,大象出版社,2005年。

《中国文学在日本》,严绍逿、王晓平著,花诚出版社,1992年。

《英语世界中国古典文学之传播》,黄鸣奋著,学林出版社,1997年。

《西方文论与中国文学》,周发祥著,江苏教育出版社1997年。

《文学接受与文学过滤:中国对法国象征主义诗歌的接受》,金丝燕著,中国人民大学出版社,1994年。

《中西文学类型比较史》,李万均著,海峡文艺出版社,1995年。

《文化传递与文学形象》,乐黛云主编,北京大学出版社,1999年。

《远游的诗神》,赵毅衡著,四川人民出版社,1985年。

《20世纪中俄文学关系》,陈建华著,学林出版社,1998年。

《中国典籍在日本的流传与影响》,陆坚、王勇主编,杭州大学出版社,1990年。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