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0年湖南师范大学比较文学与世界文学复试笔试科目(比较文学原理)2018版本
文学院考研讲座(1)

•61. •62. •63. •61. •62. •63. •64. •65. •66. •67. •68. •69. •70. •71. •72. •73. •74. •75.
四川外语语大学 苏州大学 天津师范大学 四川外语语大学 苏州大学 天津师范大学 同济大学 温州大学 武汉大学 西安外国语学院 西北大学 西北师范大学 西南大学 西南师范大学 厦门大学 徐州师范大学 燕山大学 扬州大学
方向:
语言学及应用语言 学(北语) • • • • • • • • • • 01理论语言学 02社会语言学与语言应用 03第二语言习得研究 04语言测试 05对外汉语教学 06语言地理学 07语言信息处理 08计算语言学 09语料库语言学 10计算机辅助语言学习
语言学及应用语言 学(北语)
• • • •
1、 为 什 么 考 研
• 本科生的毕业出路 • 高考失利,重燃希望
2、 什么 样的 人适 合考 研
• 平时成绩 • 英语成绩 • 上进、恒心、毅力者
3、 考何校 何专业 何方向
• 可供选择的院校 • 本专业 • 跨专业——下定决心 , 一往无前
可 供 选 择 的 院 校
1.安徽师范大学 2.北京大学 3.北京师范大学 4.北京外国语大学 5.北京语言大学 6.重庆大学 7.东北师范大学 8.福建师范大学 9.复旦大学 10.广东外语外贸大学 11.广西大学 12.广西民族大学 13.广西师范大学 14.海南师范大学 15.杭州师范大学
文艺学 (北大)
• 研究方向 01.文艺学 02.文艺美学 03.中国文学批评史 • 考试科目 1 思想政治理论 2 英语、俄、日、法、 德任选一门 3 文艺学 4 文艺学专业基础
文艺学
2020年湖南师范大学448汉语写作与百科知识考研专业课考试大纲(含参考书目)

2020考研湖南师范大学专业课考试大纲全日制翻译专业硕士研究生入学考试《汉语写作与百科知识》考试大纲一、考试目的本考试是全日制翻译硕士专业学位研究生的入学资格考试之专业基础课,各语种考生统一用汉语答题。
各招生院校根据考生参加本考试的成绩和其他三门考试的成绩总分来选择参加第二轮,即复试的考生。
二、考试的性质与范围本考试是测试考生百科知识和汉语写作水平的尺度参照性水平考试。
考试范围包括本大纲规定的百科知识和汉语写作水平。
三、考试基本要求1. 具备一定中外文化,以及政治经济法律等方面的背景知识。
2. 对作为母语(A语言)的现代汉语有较强的基本功。
3. 具备较强的现代汉语写作能力。
四、考试时间与命题《汉语写作与百科知识》每年12月份举行。
由各招生院校MTI资格考试命题小组根据本考试大纲,参照样题自主负责命题与实施。
五、考试形式本考试采取客观试题与主观试题相结合,单项技能测试与综合技能测试相结合的方法,强调考生的百科知识和汉语写作能力。
试题分类参见“考试内容一览表”。
六、考试内容本考试包括三个部分:百科知识、应用文写作、命题作文。
总分150分。
(一)百科知识1、考试要求:要求考生对中外文化、国内国际政治、经济、法律以及中外人文、历史、地理等方面有一定的了解。
2、题型:总分50分,考试时间为60分钟。
(1)名词解释(2)单项选择或填空题(二)应用文写作1、考试要求:该部分要求考生根据所提供的信息和场景写出一篇450词左右的应用文,体裁包括说明书、会议通知、商务信函、备忘录、广告等,要求言简意赅,凸显专业性、技术性和实用性。
2、题型:试卷提供应用文写作的信息、场景及写作要求。
共计40分。
考试时间为60分钟。
(三)命题作文1、考试要求考生应能根据所给题目及要求写出一篇不少于800词的现代汉语短文。
体裁可以是说明文、议论文或应用文。
文字要求通顺,用词得体,结构合理,文体恰当,文笔优美。
1。
湖南师范大学2024年硕士研究生自命题考试大纲 专业外语

湖南师范大学硕士研究生入学考试自命题科目考试大纲考试科目代码:考试科目名称:专业外语(世界史)
一、考试内容及要点
考试内容:选取四段与世界历史各阶段相关的英文文献,要求考生把它们翻译成中文。
译文应最大程度忠实于原文,行文流畅,符合中文表达习惯。
考试为闭卷,不允许携带语言辞典及相关专业书籍。
要点:
八种不同模式的“世界史”;希腊人的世界;中国传统科学的基本范畴;明治晚期日本的意识形态;对比法国、俄罗斯和中国的社会革命;工业、民主、阶级、艺术及文化的基本概念;殖民时期印度的从属阶层;世界现代史上重要的转折点;乔治·华盛顿的启蒙运动理想;阿拉伯人的历史与文化;非洲人如何看待现代化;《寂静的春天》;《大宪章》;《我有一个梦》;《葛底斯堡演说》;《独立宣言》;《人权与公民权宣言》。
1。
湖南师范大学《比较文学》复习资料

一、为什么比较文学不是文学比较?比较文学和文学比较:两者不等同,并非任何运用比较方法展开的文学研究都属于比较文学:1、两个比较所归属的层面不同:前者是一种比较意识,属本体;后者是一种研究方法。
2、指涉的对象不同:前者前就对象必须跨越国家语言民族学科等界限;后者则不一定跨越;3、使用方法不同:前者除比较法之外,还可使用实证法批评法和阐发法。
二、比较法国学者卡雷、基亚与美国学者雷马克、韦勒克的比较文学定义。
卡雷定义:比较文学是文学史的一支;它研究拜伦与普希金、歌德与卡莱尔、瓦尔特•司各特与维尼之间,在属于一种以上文学背景的不同作品、不同构思以致不同作家的生平之间所曾存在过的跨国度的精神交往与事实联系基亚定义:强调研究国与国之间固有看法,国际上的各种思想动向,反对梵第根把总体文学从比较文学的研究中划出去的主张,认为总体文学是“比较文学的高级形式”。
雷马克定义:比较文学是超出一国范围之外的文学研究,并且研究文学与其他知识及信仰领域之间的关系,包括艺术(如绘画雕刻建筑音乐)、哲学、历史、社会科学(如政治经济社会学)、自然科学、宗教等。
简言之,比较文学是一国文学与另一国或多国文学的比较,是文学与人类其他表现领域的比较韦勒克定义:比较文学的兴起时为反对大部分19世纪学术研究中狭隘的民族主义,抵制法德意英等各国文学的许多文学史家的孤立主义三、布吕奈尔的比较文学定义对法国学者与美国学者的超越。
分析性描述,系统的和有差异的比较,通过历史,批评和哲学综合阐述语言间或文化间的文学现象,以便更好地理解作为人类精神的特殊功能的文学。
超越:显示相对的宽容性,并将法国学派和美国学派实际研究范围明确在只“属于统一传统的几种语言或几种文化”的文学四、简析比较文学学科形成的文化背景。
作为一门独立学科的比较文学,酝酿于十九世纪20—30年代、形成于十九世纪70—90年代的欧洲,其形成的文化背景可归纳为如下三个方面:1、思想方面:资本主义生产与生活方式的全球渗透促成全球意识和比较意识的产生,最终促成文学研究的全球意识与世界胸怀的形成。
湖南师范大学2024年硕士研究生自命题考试大纲 文艺学同等学力加试科目美学《考试大纲》

湖南师范大学硕士研究生入学考试自命题科目考试大纲考试科目代码:[文艺学复试科目] 考试科目名称:美学一、考试内容及要点(一)考试内容1、美学学科的基本概念、基本观点和基本理论,美学史的重要问题。
2、运用美学知识分析具体的审美现象。
(二)考试要点1、中西美学思想①中国美学的主要发展阶段:子学、经学、玄学、佛学、理学、心学、朴学。
②儒释道美学的代表性人物和基本观点。
③儒家与道家之美学对于中国文化发展的影响。
④西方美学的主要发展阶段:本体论美学、认识论美学、语言论美学。
⑤古希腊美学的代表人物——毕达哥拉斯、苏格拉底、柏拉图、亚里士多德、犬儒学派、伊壁鸠鲁学派、斯多噶学派——及其基本美学观点。
⑥中世纪教父哲学与经院哲学的代表人物及其基本美学观点。
⑦笛卡尔、康德、黑格尔等思想大师对于美学的贡献及影响。
2、美的本质①对“移情说”、“距离说”、“孤立说”、“美在关系”、“美是生活”等西方著名美学定义的了解。
②对中国50年代美学四大派及其基本美学定义的了解。
③从历史发生学角度理解“实践”与审美的关系。
④从静态和动态的角度对“美”的认识。
⑤美与真、善之关系。
⑥审美客体的特性。
①审美活动的概念与性质。
②审美活动发生的结构性要素。
③审美活动现实发生所需的主体条件——审美需要、审美能力、审美态度、审美理想、审美趣味等——以及各自的概念及内涵。
④审美活动中的主要心理因素——感觉、直觉、知觉、联想、想象、情感、理解等——以及各自的概念、特点及功能。
⑤审美活动与人类生存的关系。
4、艺术的本质①艺术的存在方式。
②艺术品的概念及其具体内涵。
③艺术品的层次结构。
④艺术创造的过程及基本能力。
⑤灵感、癫狂、天才的概念及内涵。
⑥艺术接受的意义。
5、自然美①自然美的概念及其特点。
②中国自然审美中的“比德说”与“畅神说”。
③自然美形成的原因。
④自然美的审美风格。
6、社会美①社会美的概念、类型及其特点。
②科学美的概念、特点及原因。
③饮食美的历史体现、要求以及中西饮食美的比较。
《文学院》参考书汇总【最新版】17年考研专用

《对外汉语》专业初试科目专业一:713—语言综合1、叶蜚声、徐通锵主编:《语言学纲要》,北京大学出版社2、黄伯荣、廖序东主编:《现代汉语》,高等教育出版社3、蒋冀骋主编:《古代汉语》,湖南大学出版社4、王力主编:《古代汉语》,中华书局【前面两册即可】专业二:861—现代汉语及中国文化1、鲍厚星、罗昕如主编,现代汉语,湖南师范大学出版社,2009年。
2、张贷年、方克立主编,中国文化概论,北京师范大学出版社,2010年。
3、程裕祯,中国文化要略,外语教学与研究出版社,2003年。
复试笔试科目考试科目名称:对外汉语教学概论参考书目:刘珣,对外汉语教育学引论,北京语言大学出版社,2010年。
《汉语国际教育硕士》【汉硕】初试科目专业一:345—汉语基础1、《现代汉语》(增订四或者五版),黄伯荣、廖序东主编,高等教育出版社。
2、《语言学纲要》,叶蜚声、徐通锵,北京大学出版社。
3、《古代汉语》王力版本(前面两册即可)。
4、蒋冀骋主编:《古代汉语》,湖南大学出版社。
专业二:445—汉语国际教育基础1、《跨文化交际学概论》,胡文仲,外语教学与研究出版社,1999。
2、《中国文化要略》,程裕祯,外语教学与研究出版社,2003。
3、《对外汉语教育学引论》,刘珣,北京语言大学出版社,2005。
复试笔试科目:汉语语言分析及写作主要参考书目1、朱德熙:《语法讲义》,商务印书馆,1982年。
2、陆俭明:《现代汉语语法研究教程》,北京大学出版社2005年。
《语言学及应用语言学》方向初试科目专业一:713—语言综合1、叶蜚声、徐通锵主编:《语言学纲要》,北京大学出版社。
2、黄伯荣、廖序东主编:《现代汉语》,高等教育出版社。
3、蒋冀骋主编:《古代汉语》,湖南大学出版社。
4、王力主编:《古代汉语》,中华书局。
专业二:826—语言理论及其应用1、彭泽润,李葆嘉主编;《语言理论》;中南大学出版社,2013年第6版。
2、鲍厚星、罗昕如主编;现代汉语;湖南师范大学出版社,2009年。
考研方向及院校推荐:比较文学与世界文学

考研方向及院校推荐:比较文学与世界文学专业简介:比较文学与世界文学是一门复合型的学科。
其研究立足于吸收传统世界文学研究的成果,打破固有的学科界限,把世界文学、欧美文学纳入全球整体格局中,弘扬中华民族文化。
该专业要求考生具有较为扎实的中外文学功底和开阔的文化视野,具备良好的外语能力,能够熟练阅读外文文献。
研究方向:中外文学关系、比较文学与文论、世界华人文学研究、外国文学与翻译研究、比较文学理论、西方文学与中西比较文学、东方文学与东方比较文学、比较诗学、欧美文学、国外中国学等。
所学课程:比较文学原理、比较文学导论、西方文艺理论专题研究、中外文学关系研究、西方文学专题研究、中国现代文学与外国文学、中西比较诗学、中日文学研究、比较美学、比较文艺学、英美文学原著、中西美学比较研究、中外现代文学、西方现代文学等。
参考书目:《比较文学概论》陈惇、刘象愚主编,北京师范大学出版社;《外国文学史(欧美卷)》朱维之等主编,南开大学出版社;《文学理论教程(修订版)》童庆炳,高等教育出版社;《中国文学史》袁行霈,高等教育出版社。
就业前景:主要就职于高校、科研单位、新闻出版行业、涉外企业等。
推荐院校:四川大学、北京大学、复旦大学、华中师范大学、北京外国语大学、华东师范大学、天津师范大学等。
报考热度:★★★这个专业的优势体现在它的开阔度和开放性上,但对外语的要求很高。
外国语言系也有类似的专业,更适合对外国文学研究本身有兴趣的报考者,其报考热度一直稳定适中。
凯程教育张老师整理了几个节约时间的准则:一是要早做决定,趁早备考;二是要有计划,按计划前进;三是要跟时间赛跑,争分夺秒。
总之,考研是一场“时间战”,谁懂得抓紧时间,利用好时间,谁就是最后的胜利者。
1.制定详细周密的学习计划。
这里所说的计划,不仅仅包括总的复习计划,还应该包括月计划、周计划,甚至是日计划。
努力做到这一点是十分困难的,但却是非常必要的。
我们要把学习计划精确到每一天,这样才能利用好每一天的时间。
比较文学研究生考试复习资料

比较文学研究生考试复习资料(1)比较文学绪论1、定义:比较文学是以世界性的眼光和胸怀来从事不同国家、不同文明和不同学科之间的跨越式文学比较研究。
它主要研究跨越中文学的同源性、变异性、类同性、异质性和互补性,以实证性影响研究、文学变异研究、平行研究和总体文学研究为基本方法论,其目的在于以世界性的眼光来总结文学规律和文学审美特性,加强世界文学的相互了解与整合,推动世界文学的发展。
2、比较文学的基本特征是:跨越性(跨国、跨文明、跨学科);四大研究领域是:实证性影响研究、文学变异研究、平行研究、总体文学研究。
3、三大学派及其主要代表人物、代表作和代表观点:(1)法国学派:影响研究。
四大代表人物:巴尔登斯伯格、梵·第根、卡雷、基亚。
巴尔登斯伯格:《比较文学:名称与实质》,加强实证性,加强科学性,使比较文学研究落到实处,强调用具体材料支持研究。
梵·第根:《比较文学论》,“比较”两个字应该全部摆脱美学含义,取得一个科学的含义;将比较文学研究划分为“物质”和“形态”两类,由此产生“流传学”、“媒介学”和“渊源学”。
卡雷:《比较文学评论》,比较文学“精确化”工作,比较文学不是并列的平行比较,而是实证性的关系研究,是文学史的一个分支。
基亚:《比较文学》,坚持比较文学是“国际文学关系史”,重视不同民族作家之间的精神联系,这种精神联系必需是事实上存在而不是任意猜测。
(2)美国学派:平行研究。
代表人物:韦勒克、雷马克、韦斯坦因。
韦勒克:《比较文学的危机》,对法国学派只注重事实联系的研究方式发起攻击,主张进行跨学科和平行研究,把文学史、文学批评和文学理论综合在一起,正视“文学性”问题。
雷马克:《比较文学的定义和功用》,提出一个关于比较文学的定义,全面而集中地代表了美国学派的主张;批判法国学派“实证主义”保守态度,主张开展“跨学科研究”。
韦斯坦因:《比较文学与文学理论》,建立发展以“比较诗学”、“类型学”、“跨学科比较”为主,并拓展原属于影响研究的“主题学”、“文类学”等领域,扩展比较文学研究领域。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湖南师范大学硕士研究生入学考试自命题考试大纲
考试科目代码:[比较文学与世界文学复试笔试科目] 考试科目名称:比较文学原理
一、考试形式与试卷结构
1)试卷成绩及考试时间
考试时间为180分钟。
2)答题方式
答题方式为闭卷、笔试。
3)试卷内容结构
各部分内容所占分值为:
学科原理和学科发展简史部分50%
研究实践部分50%
4)题型结构
名词解释题:4小题,各计5%,共计20%
简答题:3小题,各计10%,共计30%
作文题:1小题,各计50%,共计50%
二、考试内容与考试要求
比较文学原理
考试目标:
1、全面认识理解比较文学学科的基本概念、基本理论。
2、了解比较文学学科的发展简史。
3、能就一般的中西文学、文论、文化比较问题展开持之有故言之成理的探
讨。
考试内容:
一、比较文学发展简史
1、国外比较文学学科的发展阶段,各阶段主要特点与成就;
2、法国学派、美国学派的基本主张与特点;
3、中国比较文学学科的发展阶段与主要成就;
4、比较文学的现状与发展前景。
二、比较文学基本原理
1、比较文学的定义与本质;
2、国别文学、总体文学、世界文学与比较文学的关系;
3、比较文学的研究对象;
4、比较文学的基本特征;
5、可比性的内涵与价值;
6、比较文学的目的或功用。
三、比较文学研究的基本范式
1、影响研究的概念,影响的种类;
2、誉舆学、渊源学和媒介学的概念、研究内容;
3、平行研究的名词概念,平行研究的特色;
4、接受理论与接受研究的关系;
5、误读及其意义;
6、阐发研究的概念,如何理解单向阐发与双向阐发;
7、变异研究的概念、特点和研究对象。
四、比较文学研究的主要领域
1、译介学的概念与研究内容;
2、形象学的概念与研究内容;
3、主题学的概念与研究内容;
4、文类学的概念与研究内容;
5、比较诗学的概念与研究内容;
6、跨学科研究的概念、学理依据和基本内容。
五、比较文学小论文写作
根据提供的材料或指定的命题,结合自己的知识积累,发挥相关的理论思考,写一篇不少于1000字的中西文学比较方面的文章。
三、主要参考书
黄怀军、赵炎秋主编《比较文学教程》,湖南师范大学出版社2018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