南开大学比较文学与世界文学考研经验分享
2019南开大学文学院复试结果

复试专业
姓名
文艺学 文艺学 文艺学 文艺学 文艺学 语言学及应用语言学 语言学及应用语言学 语言学及应用语言学 语言学及应用语言学 汉语言文字学 汉语言文字学 汉语言文字学 汉语言文字学 汉语言文字学 中国古代文学 中国古代文学 中国古代文学 中国古代文学 中国古代文学 中国古代文学 中国古代文学 中国古代文学 中国古代文学 中国古代文学 中国古代文学 中国古代文学 中国现当代文学 中国现当代文学 中国现当代文学 中国现当代文学 中国现当代文学 中国现当代文学 中国现当代文学 中国现当代文学
新闻与传播
刘梦圆 100559333321638 70 81 116 120 387 85 79.68 是
新闻与传播
操玉婷 100559333314745 73 80 123 114 390 82 79.2 是
新闻与传播
魏梦佳 100559333307312 69 71 127 119 386 83 78.94 是
复 录取 是否 备注
试 成绩 拟录
成
取
绩
96 83.96 是
94 83.36 是
86 78.58 否
86 78.02 否
82 70.1 是
76 81.74 是
7பைடு நூலகம் 79.64 是
69 76.42 否
70 74.06 否
84 80.64 是
73 75.52 是
71 74.22 是
64 73.24 否
61 70.94 否
退役 骨干
新闻与传播 新闻与传播 新闻与传播 新闻与传播 新闻与传播 新闻与传播 新闻与传播 新闻与传播 新闻与传播 新闻与传播 新闻与传播 新闻与传播 新闻与传播 新闻与传播 新闻与传播 出版 艺术学理论 艺术学理论 艺术学理论 美术学 美术学 美术学 美术学
(比较文学和世界文学)笔记

第一篇绪论第一节“比较”的真谛——跨越与沟通1、文学研究的三种途径:文学理论—文学批评—文学史文学理论:研究文学的本性,文学的内在,文学作品的构成及特征等,基本上是将文学现象作为同一时代的一种思想体系来进行研究的。
文学批评(微观):是对某一具体文学作品的研究,它要求对具体文学现象做出分析评价。
文学史(宏观):主要研究文学的发展和演变,它不仅由对各个作品的分析和评价积累而成,同时受到不同时代的社会经济状况、风习、心态的制约。
2、比较文学中的“比较”雷马克的定义:是超出已过范围之外的文学研究(地域),并且研究文学与其他知识及信仰领域之间的关系,包括艺术(回话、雕刻、建筑、音乐)、哲学、历史、社会科学(政治、经济、社会学等)、自然科学、宗教等(学科领域)。
“比较”的真谛:跨越和打通既定的界限。
比较文学的本质:它是一种跨界限(民族、国家的界限和学科的界限)的文学研究。
3、比较文学的特点:1、开放性,2、比较性,3、汇通性。
第二节比较文学的定义1、季羡林的定义:把不同国家的文学拿来比较(狭义)。
把文学痛其他学科拿来比较(广义),包括人文学科与社会科学、自然科学钱钟书:作为一门学科,则跨越国界和语言界限的文学比较。
乐黛云:是历史地比较研究两种以民族文学之间相互作用的过程。
曹顺庆:是以世界性眼光和胸怀来从事不同国家、不同文明和不同学科之间的跨越式文学比较研究,主要研究各种跨越中文学的同源性、雷同性、异质性和互利性,以影响研究、平行研究、跨学科研究和跨文明研究为基础方法。
教材定义:比较文学史一种开放式的文学研究,它具有宏观的视野和国际的角度,以跨民族、跨语言、跨文化、跨学科界限的各种文学为研究对象,在理论和方法上,具有比较的自觉意识和兼容并包的特色。
2、基本要素:(四跨)跨语言、跨民族、跨文化、跨学科。
第三节走向世界文学1、(1)民族文学:指在某个民族土壤上产生的,具有自己独特的历史传统和民族特色的文学。
(2)国家文学:是按照国家这个政治概念认为划分的文学单位,它可由多个民族文学构成,也可是单一民族文学。
考研比较文学与世界文学专业介绍

比较文学与世界文学专业简介:比较文学与世界文学是一门复合型的学科。
其研究立足于吸收传统世界文学研究的成果,打破固有的学科界限,把世界文学、欧美文学纳入全球整体格局中,弘扬中华民族文化。
该专业要求考生具有较为扎实的中外文学功底和开阔的文化视野,具备良好的外语能力,能够熟练阅读外文文献。
研究方向:中外文学关系、比较文学与文论、世界华人文学研究、外国文学与翻译研究、比较文学理论、西方文学与中西比较文学、东方文学与东方比较文学、比较诗学、欧美文学、国外中国学等。
所学课程:比较文学原理、比较文学导论、西方文艺理论专题研究、中外文学关系研究、西方文学专题研究、中国现代文学与外国文学、中西比较诗学、中日文学研究、比较美学、比较文艺学、英美文学原著、中西美学比较研究、中外现代文学、西方现代文学等。
参考书目:《比较文学概论》陈敦、刘象愚主编,北京师范大学出版社;《外国文学史(欧美卷)》朱维之等主编,南开大学出版社;《东方文学史通论》王向远主编,上海文艺出版社;《文学理论教程(修订版)》童庆炳,高等教育出版社;《中国文学史》袁行霈,高等教育出版社。
就业前景:主要就职于高校、科研单位、新闻出版行业、涉外企业等。
推荐院校:四川大学、北京大学、复旦大学、华中师范大学、北京外国语大学、华东师范大学、天津师范大学等。
报考热度:★★★这个专业的优势体现在它的开阔度和开放性上,但对外语的要求很高。
外国语言系也有类似的专业,更适合对外国文学研究本身有兴趣的报考者,其报考热度一直稳定适中。
个人建议在报考研究生考试前要全方位的了解你所要报考的专业还有最重要的择校问题,对于跨考的同学来说,报考学校的信息是重中之重,一定要找专业的辅导机构来帮助你完成考前的信息搜集,备考的复习计划,以及考后的复试准备等,如果需要调剂这些机构也可以帮你了解到最全的信息,像北京的爱考等!。
比较文学方法论

比较文学方法论嘿,咱今儿就来聊聊比较文学方法论!你说这比较文学,就像是一场奇妙的冒险,让我们在不同的文学世界里穿梭。
想想看,不同国家、不同时代的文学作品,那可真是丰富多彩啊!就好比一个个独特的宝藏箱子,等着我们去打开,去发现里面的宝贝。
比较文学方法论呢,就是我们打开这些箱子的钥匙。
我们可以把不同的文学作品放在一起,看看它们有啥相似之处,又有啥不同点。
这多有意思呀!就像把中国的古典诗词和外国的诗歌放在一块儿,你会发现它们虽然来自不同的地方,但都能表达出人类共有的情感和思想。
比如说,爱情这个主题,中国古代的诗人会用含蓄委婉的方式来表达,像“春蚕到死丝方尽,蜡炬成灰泪始干”,那真是韵味十足。
而外国的诗人可能就会更加直白热烈,哇,这对比起来,是不是特别有趣?再说说风格吧,有的文学作品就像一阵轻柔的风,缓缓地吹进你的心里,让你感到温暖和舒适;而有的呢,就像一场暴风雨,激烈地冲击着你的心灵。
我们通过比较文学方法论,就能更清楚地感受到这些不同风格带来的魅力。
还有啊,通过比较不同文化背景下的文学,我们能更好地理解其他文化呢。
就好像我们走进了别人的家里,看到了他们的生活方式和价值观。
这难道不是一件很棒的事情吗?我们可以从故事的情节、人物的塑造、语言的运用等多个方面去比较。
这就像是在玩一个拼图游戏,把一个个碎片拼起来,就能看到一幅完整的画面。
而且,在这个过程中,我们还可能会有一些意想不到的发现呢!你想想,要是没有比较文学方法论,我们怎么能发现这些隐藏的宝藏呢?它就像是一盏明灯,照亮了我们在文学世界里前行的道路。
比较文学方法论也不是一成不变的呀,它也在不断地发展和完善呢。
随着时代的变化,新的文学作品不断涌现,我们的方法也要跟着更新才行。
咱可不能小看了这比较文学方法论,它能让我们看到文学的多样性和丰富性,让我们更加热爱文学。
所以啊,让我们好好地利用这把神奇的钥匙,去开启文学世界的大门吧!你难道不想去探索一番吗?。
比较文学与世界文学考研就业前景分析

专业介绍首先比较文学的实质是帮助我们了解文化的多样性和个性,它是一门快约国家、民族、跨越文化体系,跨越语言限制的一本学科,为的就是探寻不通文学之间的规律,促进文学之间的相互胶料和文学世界画的进程。
比较文学它的价值就在于打破了文学研究的国别限制,推进了人类文学的交流。
“比较文学与世界文学”是一个跨文化、跨学科的文学研究领域。
其宗旨在于以总体文学的研究为背景,以不同民族、不同文明背景的文学及文化现象为素材,通过沟通和对话,促进东西方异质文化之间文学的互识、互证与互补,探寻不同民族文学之间相互交流、影响的轨迹,促进文学与哲学、人类学、心理学、艺术等其他知识领域的交叉与互渗。
就业前景1、发展前景就业前景还是比较广阔的,这个专业与现实联系的比较紧,一般可以就职于企业、高等院校、文化单位、新闻出版机构等。
文都小编推荐院校:北京大学、南京大学、华东师范大学、北京师范大学、吉林大学、南开大学、东北师范大学。
报考热度还是比较热的,这个专业方向便于入门和学习,和其他专业方向相比比较简单,因此考的人也不少,并且深造空间比较大,还是有一定的竞争压力的。
报考方向的也要谨慎考虑,用心备考。
文学是艺术的一部分,而艺术(文学)的发展――从文字到插图到漫画到电影到电影动画以及游戏等,本质上都是在讲故事(或隐含故事,故事是它的价值所在,比如文物重在历史价值而非材料外形本身)。
讲故事,以悬念创造紧张感、引起好奇心,以情感引发共情,创造一种“经历”,补充增强现实。
而从单纯的文字到文字、画面、声音、互动结合,正是增强了对这种“经历”的体验感。
由此可见好的文学,必是发挥其载体的长处,已达到其创造“经历”的效果(人类大脑结构决定了我们倾向于用“例子”来认知世界而非“定义”,有时候讲一个故事才能把道理说清楚)。
大家都说网络文学,其中,我最欣赏scp基金会这种类型的。
它不止以网络作为传播媒介,且伪装成网页,加上大量链接、乱码的运用和与超自然元素的结合,构造一个完整的世界观,完美发挥网络流动性、大众化、层次多、参与性强的特点,无疑增强了读者参与感。
硕士:比较文学与世界文学

硕士:比较文学与世界文学比较文学与世界文学专业硕士研究生培养方案(专业代码:050108)一、培养目标(一)坚持德、智、体全面发展的方针,培养热爱祖国、拥护中国共产党的领导,学习马列主义,毛泽东思想和邓小平理论,遵纪守法,具有良好的道德品质和科研作风,具有合作精神和创新精神,能积极为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事业服务。
(二)硕士学位获得者应该具有较开阔的文学视野、丰富的中外文学知识和较好的理论基础,具有创新和创业精神。
掌握除专业外语以外的一门外语,能够胜任比较文学与世界文学方面的高等院校教学、研究和其他相关工作。
(三)具有健康的体格。
二、学制与学分本专业硕士研究生的学习年限一般为三年,在职研究生的学习年限可延长1-2年,一般不超过五年。
提前完成课程学习和学位论文的优秀研究生,可申请提前答辩和提前毕业。
总学分为34个学分,其中学位课程不少于24个学分。
三、培养方式本专业硕士研究生的培养旨在提升他们的科研能力和实践能力,培养他们的科学素养和创新意识。
本专业硕士研究生的培养工作采取导师负责制,同时充分发挥集体指导的优势,以拓宽他们的学术视野。
(一)本专业硕士研究生于第二学期结束前,在双向选择的基础上确定导师。
确定导师后,研究生须在导师的指导下制订课程学习与研究计划,包括文献阅读、文献综述、社会调查、实验研究、论文撰写、教学实践等内容。
课程学习与研究计划原则上须在第三学期初完成。
(二)本专业硕士研究生必须在第三学期结束前完成相关研究方向的文献阅读综述报告,系统分析相关研究方向的国内外动态。
(三)本专业硕士研究生的课程学习应注重自主学习能力、科研能力和实践能力的培养。
导师可通过案例分析、社会调查、方案设计、研究报告等多种方式对学习情况进行考核。
(四)导师对研究生论文的指导应侧重培养他们综合运用所学知识发现问题、分析问题和解决问题的能力。
导师通过指导学生制订论文研究计划,引导他们尽早进入论文研究状态。
(五)导师应注重培养学生关注实践、立足实践的能力,并将这种实践能力的培养贯穿于研究生培养的全过程。
文学类专业考研经验分享

文学类专业考研经验分享考研,是每个有志于深入学术研究的人士的选择。
对于文学类专业考研的同学而言,备战考研不仅要有坚定的信念,还需要针对性地准备和优化学习方法。
在考研的路上,我积累了一些经验和心得,希望能与大家分享。
一、科学制定学习计划考研备考是一项系统性的工程,制定合理的学习计划对于减少压力、提高效率至关重要。
首先,要充分了解考研的内容和要求,明确自己的优势和劣势,然后在此基础上合理分配时间。
学习计划要具体可行,每日、每周、每月的任务都应明确,同时要留出适当的时间进行复习和休息。
二、建立良好的学习习惯文学类专业考研的学习过程需要大量的阅读和笔记整理,因此建立良好的学习习惯显得尤为重要。
确定一个适合自己的学习时间段,保持每天的持续学习时间,不偷懒、不拖延,养成良好的阅读和写作习惯。
此外,要善于总结和归纳,及时整理笔记,以便日后复习查阅。
三、多维度学习文学类专业考研复试通常包括文学理论、外国文学、中国文学等多个学科,因此要全方位地学习。
不仅要重视课本知识的掌握,还要注重阅读相关的学术期刊、文献书籍,参加学术讨论和活动,扩充自己的知识面和学术视野。
此外,多做一些综合性的练习题,加强对知识的整合和应用能力。
四、合理安排复习时间考研的复习需要分三个阶段进行,即基础阶段、强化阶段和冲刺阶段。
基础阶段主要是对基础知识的掌握,强化阶段则是在巩固基础上加强理论学习和实际操作,冲刺阶段则是对知识点的回顾和强化训练。
针对每个阶段,要制定相应的复习计划,并适时进行调整,合理利用时间,保证各个阶段的复习效果。
五、多做模拟试题模拟试题是检验自己复习效果的有效手段,也是考前培养考试技巧和提升应试能力的重要方法。
在做模拟试题时,要逐步提高自己的做题速度和准确率,分析错题和不会做题的原因,并及时进行总结。
此外,可以多参加一些模拟考试或真实考试的经验交流活动,互相学习和借鉴。
六、保持积极的心态考研是一场长跑,不仅需要耐心坚持,还需要保持积极乐观的心态。
天津南开大学保研经验

南开大学德语保研北外德语推免面试经验每年都是在大四学期初学院下发每个系准确的推免名额,我是在9.13得知我有推免资格。
而2015年北外的时间流程是,9.10在官网上登出推免接收政策,9.16-9.20在北外的官网上报名,9.22北外会在官网上登出可以参加复试的学生名单,9.26复试。
总之整个流程是非常紧凑而且有效率的,所以当时加上要准备的材料时间还是相对紧张的。
在此提醒各位同学,如果自己有希望获得推免资格,还望提前去想去的学校官网上关注最新动态以及提前准备他们所需要的材料。
为了9.26的复试我提前在北外附近住一晚以避免太奔波劳累。
上午的面试9点开始,我是第10个,等到11点多才进去。
面试过程大概不到10分钟,老师先播放一段德国总理默克尔关于教育的一段讲话,每放两句就会暂停,不给思考时间要求立刻翻译,当然可以在听的过程中作笔记。
个人认为这一部分是最难的,音量音质都会成为影响因素,而且播放的瞬间是大概理解词的意思的,可是一停下来就翻译确实对我而言很难。
然后是中翻德,这一部分相对简单一点,翻译的内容是中德之间加强经贸往来。
然后老师又问了有无留德经历,翻译经历等等,这些如实回答就好。
下午的笔试2:00-5:30。
所有报考德语相关专业(翻译、文学、外交、文化等)的同学考同一份试卷,考的是德语基础。
试题内容不偏不怪可是也不简单。
而且考试时间长题量大,感觉整个过程一直在写字,也是到考试结束的前几分钟才答完试卷。
开头考德语语法,比如es的用法,判断在不同句子中的作用是obligatorisch还是fakultativ。
选词填空,lauschen,belauschen,erlauschen,hoeren, horchen。
然后就是大段的德翻中,内容关于魔法与宗教的关系,中翻德就是关于中德经济关系。
再然后阅读文章,写概述,关于德国的移民问题。
最后作文二选一,一是最近德国难民问题进展以及谈个人看法,二是谈谈最近读的一本书。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南开大学比较文学与世界文学考研经验分享
很多考研的同学都迫切需要考研过来人的指导,中国有句古话“姜还是老的辣”,但并不是所有考研的同学都能那么幸运可以找到自己的前辈指点一二,天津考研网每年服务上万名考研学子,汇聚优秀考研学员经验,针对各个专业及科目分类成册,现将我们已有的一些考研经验分享给大家,下面为大家分享南开大学比较文学与世界文学考研经验。
我是一个很懒很慢热很不进入状态的人~~所以到现在,研三了,才来写考研经验。
好吧,就当是经过了N久的沉淀,又有了些许新的东西吧。
(一)参考书目与真题
这个话题MS最重要。
考研和考博的书目和科目都挂在官网上,这几本是必读的。
期间,我也曾打直接打电话询问过所里的老师。
询问考研的科目和试题的情况。
他做了很详细的解释,也随便跟我聊了几句文学的话题。
真题,我是从前一年考上的师兄那里得到的。
这要归功于考研论坛和发达的网络。
先是考研论坛上的邮件、实名制的人人网,然后是QQ和电话。
这位师兄人很好,也乐于跟我聊一些文学上的事情。
(二)初试与复试
初试时候感觉,大部分其实都是基础知识,但是有一些题目是有关近期世界文坛的新动态,我在这一方面,有严重不足。
复试,仍然是基础知识。
但是,老师想知道的重点在于所谓的“文学修养”。
也就是,阅读能够达到的广度和深度。
举个简单易懂的例子,读《红楼梦》。
知道钗黛三角恋,说明可能不是文盲。
知道“花谢花飞花满天”,应该读过书,南开大学文学院比较文学与世界文学专业考研红宝书是由天津考研网组织多名一线大学老师及过去几年在南开大学研究生初试中专业课取得高分的考生共同编写及整理的一套复习材料。
本套材料对考研指定教材中的考点内容进行深入提炼和总结,同时辅以科学合理的复习规划,使得同学们只要使用我们这套材料便可以掌握南开大学此门课程几乎全部的考点、帮助同学用最短的时间实现全面而有深度的复习。
此套材料适合全程复习使用。
不过也可能是看过87版电视剧。
知道大观园以外的世界--贾雨村、甄宝玉、贾芸等等,就更进一层。
不仅知道花谢花飞,还知道“秋花惨淡”“一代倾城逐浪花 ”“绕堤柳借三蒿翠”“碾冰为土玉为盆”,更进。
而读完“维太平不易之元”,那就更美丽了。
不仅知道点犀乔,还知道“晋王恺珍玩”,那就不是一般人了。
这一段是我自己的总结,是一些比较感性的认识。
有缘人自会明白吧。
复试时候,老师问过我一个启蒙主义与浪漫主义的关系,一开始是这样,后来老师一直追问到,拉斯蒂涅在一共出现过几次,分别是在那几部小说里。
当然,老师不是为了为难学生,只是考察阅读的深度。
所以说,作家写作的时候有兴奋点和敏感点, 读者阅读的时候也有兴奋点和敏感点,专业读者的敏感点在哪里,这是一个水平的问题。
鉴此,我在复试中的加分较多。
而初试中没有出现大的问题,因为我的基础知识是基本上没有破绽。
所以能够录取。
当然,一般情况下,初试分数足够,复试没有太大的问题,便不会被刷,除非是表现太差,复试刷人,也是经常的事情。
(三)考研时候的作息时间
我每天工作10小时+。
因为我自绝保研、工作之路。
所以心无旁骛,一心投入。
晚上12点熄灯睡觉。
第二天早上睡到自然醒,大约是9点。
10去教室。
学习一小时。
11点吃早饭兼午饭。
学习到下午3点,咖啡,吃零食,散步半小时。
继续工作至5点,晚饭半小时。
一直学习至晚10点。
这段时间,异常亢奋。
亢奋到我自己都不知道自己其实已经很累。
一直到初试排名出来,计划招生5,我排名4之时,才完全放松下来。
这时候觉得全身疲乏,腰酸背痛,每天睡觉超过10小时,一星期后才完全休息过来。
(三)英语、政治、专业课的时间安排,及报班
我的时间基本上分配给英语和两门专业课。
政治给的时间非常少。
看累了英语和专业课才去看它。
官网上的书目李赋宁四本,我看了三遍。
第一遍时做笔记看的。
其他两次都是查缺补漏。
在这两次之中,又辅以图书馆的国别文学史《西班牙文学史》《英国诗史》等等。
英语我有点后悔,应该报一个全程班。
应该还能够提高10分左右。
因为考研英语就是以“难倒你”为目标。
其中的技巧性比托福更强。
政治方面,我是文科生。
高中时深的政治老师真传。
考研时大大用得上。
就只报了一个最后一个点题班。
(四)书目
做一个文学研究生,看多少书就够了?
文无第一,武无第二,看多少书都不够。
我本科学校,最注重的就是“原典阅读”。
外国文学老师说过“巴尔扎克91部,每一部每一个细节都很熟悉,这比看多少遍文学史都有用”。
古代文学课,我们都要写古文作业,我写的是骈文。
古典文献学,我们读的是,老子王弼注。
文学理论,我们的教材,其实不算教材,只有一本书目提要。
这段时间的训练,对我影响很大,我的基础是这个时候打下的。
当然,做学问是一辈子的事情,这还是远远不够的。
我虽然没有看完人间喜剧91部,却有幸读了30部。
莎翁,37部,我读过30。
黑格尔《美学》我读的最认真,做笔记,受益匪浅。
比看文学理论教材学到的要多。
可能黑格尔的水平比童庆炳先生要高一点?
有一句话叫做,“行家一出手,便知有没有”,复试时候的老师们,也是从我们这个年龄过来的。
我们说的话里,几成是从文学史看来的,几成体现了“文学修养”,他们一目了然。
希望以上的考研经验能够为南开大学比较文学与世界文学的考生提供一些帮助,此经验信息为往届考研考生总结,仅作为参考,更多免费考研资料可登录网站下载!
本文章由天津考研网整理提供,转载请注明出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