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三十六计》27计 【并战】假痴不颠_原文注释译文解读
孙子兵法之36计详解

孙子兵法之36计详解第一计瞒天过海备周而意怠,常见则不疑,阴在阳之内,不在阳之对。
太阳,太阴。
译:认为准备万分周到,就容易松劲;平时看惯了的,就往往不在怀疑了,秘计隐藏在暴露的事物中,而不是和公开的形式相排斥。
非常公开的往往蕴藏着非常机密的。
第二计围魏救赵共敌不如分敌,敌阳不如敌阴。
译:树敌不可过多,对敌要各个击破,对现在还不忙于消灭的,要隐藏我们的意图。
第三计借刀杀人敌已明,友未定,引友杀敌,不出自力,以损推演。
译:作战的对象已经确定,而朋友的态度还不稳定,要诱导朋友去消灭敌人,避免消耗自己的力量。
第四计以逸待劳困敌之势,不以战,损刚益柔。
译:控制敌方力量发展的命脉来扼杀他,而不采取进攻的形势,这就是“损刚益柔”原理的演用。
第五计趁火打劫敌之害大,就势取利,刚决柔也。
译:敌方的危机很大,就乘机取利,用优势力量攻击软弱的。
第六计声东击西乱志乱萃,不虞“坤下兑上”之象;利其不自主而取之。
译:敌人乱撞瞎碰,摸不清情况,这是《易经》“萃”封上所说的“坤下兑上”的混乱征状。
必须利用敌方失去控制力的时机加以消灭。
第二套敌战计第七计无中生有译:诳也,非诳也,实其所诳也。
少阴,太阴,太阳。
无中生有是运用假象,但不是弄假到底。
而是使假象变真象,大小假象,掩护真象。
第八计暗渡陈仓示之以动,利其静而有主,“益动而巽”。
译:故意暴露行动,利用敌方固守的时机,便主动偷袭。
第九计隔岸观火阳乖序乱,阴以待逆,暴戾恣睢,其势自毙。
三十六计:第二十七计假痴不癫

三十六计:第二十七计假痴不癫第二十七计假痴不癫【原文】宁伪作不知不为,不伪作假知妄为。
静不露机,云雷屯也。
【注释】云雷屯也:《易经·屯》中说:“云雷屯,君子以经纶。
”意思是:冬季的雷电不露声色地积蓄力量,等到春天时便猛烈迸发而出,这里用来比喻大智大勇的人要深藏不露。
【译文】宁可假装糊涂而不采取行动,也绝不假冒聪明而轻举妄劝。
要沉着冷静,深藏不露,就像雷电在冬季蓄力待发一样。
【讲解】假痴不癫是一种麻痹对手,待机而动的计谋。
《孙子兵法·九地》对此有专门论述:“能愚士卒之耳目,使之无知;易其事,革其谋,使人无识;易其居,迂其途,使人不得虑。
”这段话的大意是:能蒙骗士卒的耳目,使他们对军事计划一无所知;改变任务,变更计谋,使人们无法识破其中的奥妙;改变驻地,迂回绕行,使人们无法推测真实意图。
此计多在蓄而待发之际,面对难关之时使用。
实施此计关键在于“假痴”,“假痴”有多种表现形式:(1)假作不知。
(2)假作不为。
(3)假作不懂。
(4)假作不管。
(5)假作不能。
仅做到了“假痴”还不够,同时要做到“不癫”,即不走火入魔,否则“假痴”就变成了真痴。
所以说,“假痴”时一定要掌握分寸,千万不能过火。
本计的含义有以下三种:(1)大智若愚。
在环境不利于我的情况下,为了避敌锋芒,保护自己,可以采取装疯卖傻、装聋作哑的办法蒙混过关。
表面上看好像与世无争,给人留下懦弱无能的印象,实际上却精明至极。
可见,假痴不癫属于“韬晦之术”。
(2)深藏若虚。
把内心的想法深深地隐藏起来,伪装得如同什么都没有一样。
在时机不成熟时暴露自己的意图,一定会遭到失败。
所谓“谋出于智,成于密,败于露”,说的正是这个道理。
(3)愚兵必胜。
在作战中,想办法蒙蔽敌人的视听,不让敌人了解我方的意图,这是取胜的根本保证。
有时候,还需要对我方的士卒采取愚兵之策,以便于减少恐慌,稳定军心。
【例说】§27.1 楚庄王宽宏大量在一次宴会上,楚庄王命令他所宠爱的美人给群臣和武士们敬酒。
《三十六计》第27计假痴不癫故事:朱棣装疯

《三十六计》第27计假痴不癫故事:朱棣装疯假痴不癫:重点是一个“假”字,即高明的伪装。
表面上装疯卖傻,似痴如癫,实则含而不露,老成持重,内心十分清醒,一旦时机成熟,厚积薄发,如电闪雷鸣,出敌意料之外,一举大获全胜。
历史上多有枭雄利用此计迷惑了对手,从而摆脱困境,最终实现自己的政治抱负。
例如:周文王姬昌、蜀汉刘备、孙膑、高洋、司马懿、宋江,安禄山等等,好,来看今天一则事例!故事:朱棣装疯洪武31年,一代传奇帝王明太祖朱元璋因病驾崩,皇太孙朱允炆继位,改国号建文,史称建文帝。
朱元璋生前为御虏防患,曾两次分封诸子为藩王,这些藩王各拥重兵,坐镇一方,势力渐起,其中尤以秦、晋、燕、宁王最强,逐渐构成对中央政权的严重威胁,建文帝深感忧虑,于是采纳尚书齐泰、太常寺卿黄子澄的建议,大肆削藩!不到一年光景,建文帝先后将周王废为庶人,湘王逼迫自尽,齐王抓捕京师禁锢,代王幽禁大同,岷王流徙漳州,一系列措施下来,兔死狐悲,余下藩王各个吓得魂不附体,朝不保夕,均不知灾难何时就会降落到自己身上。
燕王朱棣是朱元璋的第四个儿子,在长期守边对外作战中,积累了丰富的政治军事斗争经验。
他远在北平,听说消息后,感觉情况不妙,因此听从僧人姚广孝计策,抓紧派人督造军械,暗中操练人马,一方面为掩人耳目,自己开始装成患了癫痫病,整天说话颠三倒四,魂不守舍,时常脱去衣服,奔走闹市,抢人家货卖的酒食,醉倒后僵卧在沟渠中,整日不起。
有人暗中通报朝廷,建文帝怀疑其中有诈,就派北平布政使张昺,都指挥使谢贵前往查看,二人见到朱棣,见他大夏天仍然身披裘皮大氅,围着火炉瑟瑟发抖,口中尚呼太冷。
因此信以为真,派人飞马驰报建文帝。
然而,燕王手下也并非上下一心、铁板一块,府中长史葛诚与张、谢是莫逆之交,他洞悉实情,便密告二人说:“燕王狡诈,他装病是给朝廷看的,你们被骗了。
”因此张、谢又把这个情况通报给建文帝。
连续接到两个不同密报,建文帝一时狐疑不解。
没多久,燕王派百户邓庸进京奏事,齐泰乘机抓捕邓庸,严刑审讯,邓庸熬刑不过,就将燕王于府邸地下打造军械,府中强练兵马一事和盘托出。
《三十六计》原文全文及白话文翻译译文

《三十六计》原文及翻译三十六计简介《三十六计》或称“三十六策”,是指中国古代三十六个兵法策略,语源于南北朝,成书于明清。
它是根据我国古代卓越的军事思想和丰富的斗争经验总结而成的兵书,是中华民族悠久文化遗产之一。
《胜战计·瞒天过海》原文备周则意怠,常见则不疑。
阴在阳之内,不在阳之对。
太阳,太阴。
《胜战计·瞒天过海》译文防备得周全时,更容易麻痹大意;习以为常的事,也常会失去警戒。
秘密常潜藏在公开的事物里,并非存在于公开暴露的事物之外。
公开暴露的事物发展到极端,就形成了最隐秘的潜藏状态。
《胜战计·围魏救赵》原文共敌不如分敌,敌阳不如敌阴。
《胜战计·围魏救赵》译文攻击团结强大的敌人,不如瓦解敌人分而击之。
攻击敌军的强硬部位,不如攻击敌军的薄弱部位来得有效。
《胜战计·借刀杀人》原文敌已明,友未定,引友杀敌,不自出力,以《损》推演。
《胜战计·借刀杀人》译文敌人的情况已经明了,盟友的态度还在犹豫,这时应极力设法诱使盟友去攻打敌人,来保存自己的实力。
这是从《周易·损》卦推演出的计策。
《胜战计·以逸待劳》原文困敌之势,不以战。
损刚益柔。
《胜战计·以逸待劳》译文要迫使敌人处于困顿的局面,不一定要直接出兵攻打,而是采取疲惫、消耗敌人的手段。
敌之害大,就势取利,刚夬柔也。
《胜战计·趁火打劫》译文敌人的处境艰难,就要趁机进攻夺取胜利。
这是强大者利用优势,抓住战机,制服弱敌的策略。
这是从《周易》夬卦“刚决柔也”一语悟出的道理。
《胜战计·声东击西》原文敌志乱萃,不虞。
坤下兑上之象,利其不自主而取之。
《胜战计·声东击西》译文敌人乱撞瞎碰,不能正确预料和应付事变和复杂局面,正如坤下兑上的萃卦受到扰乱一样,必须利用敌方失去控制力的时机给以消灭。
《敌战计·无中生有》原文诳也,非诳也,实其所诳也。
少阴、太阴、太阳。
三十六计原文及翻译

三十六计原文及翻译三十六计原文及翻译三十六计在现实生活中应用也很广泛,下面小编为你分享一下三十六计原文及翻译吧,欢迎阅读!原文:第一套〖胜战计〗第01计瞒天过海备周则意怠,常见则不疑。
阴在阳之内,不在阳之对。
太阳,太阴。
第02计围魏救赵共敌不如分敌,敌阳不如敌阴。
第03计借刀杀人敌已明,友未定,引友杀敌。
不自出力,以《损》推演。
第04计以逸待劳困敌之势,不以战。
损刚益柔。
第05计趁火打劫敌之害大,就势取利,刚决柔也。
第06计声东击西敌志乱萃,不虞。
坤下兑上之象,利其不自主而取之。
第二套〖敌战计〗第07计无中生有诳也,非诳也,实其所诳也。
少阴、太阴、太阳。
第08计暗渡陈仓示之以动,利其静而有主,“益动而巽”。
第09计隔岸观火阳乖序乱,阴以待逆。
暴戾恣睢,其势自毙。
顺以动豫,豫顺以动。
第10计笑里藏刀信而安之,阴以图之。
备而后动,勿使有变。
刚中柔外也。
第11计李代桃僵势必有损,损阴以益阳。
第12计顺手牵羊微隙在所必乘,微利在所必得。
少阴,少阳。
第三套〖攻战计〗第13计打草惊蛇疑以叩实,察而后动。
复者,阴之媒也。
第14计借尸还魂有用者,不可借;不能用者,求借。
借不能用者而用之。
匪我求童蒙,童蒙求我。
第15计调虎离山待天以困之,用人以诱之,往蹇来返。
第16计欲擒姑纵逼则反兵,走则减势。
紧随勿迫,累其气力,消其斗志,散而后擒,兵不血刃。
需,有孚,光。
第17计抛砖引玉类以诱之,击蒙也。
第18计擒贼擒王摧其坚,夺其魁,以解其体。
龙战于野,其道穷也。
第四套〖混战计〗第19计釜底抽薪不敌其力,而消其势,兑下乾上之象。
第20计混水摸鱼乘其阴乱,利其弱而无主。
随,以向晦入宴息。
第21计金蝉脱壳存其形,完其势;友不疑,敌不动。
巽而止蛊。
第22计关门捉贼小敌困之。
剥,不利有攸往。
第23计远交近攻形禁势格,利从近取,害以远隔。
上火下泽。
第24计假道伐虢两大之间,敌胁以从,我假以势。
困,有言不信。
第五套〖并战计〗第25计偷梁换柱频更其阵,抽其劲旅,待其自败,而后乘之。
《三十六计》26计 【并战】指桑骂槐_原文注释译文解读

《三十六计》26计【并战】指桑骂槐【原文】大凌小者①,警以诱之②。
刚中而应,行险而顺③。
【注释】①大凌小:大,强大。
小,弱小。
凌,凌驾、控制。
全句意为:势力强大的控制势力弱小的。
②警以诱之:警,警戒。
这里是指使用警戒的方法。
诱,诱导。
全句意为:用警戒的方法进行诱导。
③刚中而应,行险而顺:语出《易·师·彖》:“师,众也;贞,正也。
能从众正,可以王矣。
刚中而应,行险而顺。
以此毒天下而民从之,专又何咎关。
”这段话的意思是说:师——军队是由为数众多的人组成的。
人数众多,必是良莠不齐,必须以正道使之统一,方可称王于天下。
师卦为坎下坤上,九二为阳、为刚,处于下坎之中位,又与上坤的六五相应,象征着主帅得人并受到信任,这种“刚中而应”。
但坎卦又为水、为险,坤卦则为地、为顺,象征着为帅者需用险毒之举,方可使士兵顺从,这叫做“行险而顺”。
以险毒之举使全军将士归之于正,乐于顺从,其结果必将是专胜的而不会有过错。
【译文】凭借强大的实力去控制弱小者,需要用警戒的方法去进行诱导。
这就像师卦所说的:适当地运用刚猛阴毒的办法,可以赢得人们的归顺,获得最后的成功。
【计例】孙武调教美女方阵春秋时期,吴王阖庐看了大军事家孙武的著作《孙子兵法》,非常佩服,立即召见孙武。
吴王说:“你的兵法,真是精妙绝伦。
你能不能当面给我演示一下,让我开开眼界呢?”孙武说:“这个不难。
您可以随便找些人来,我马上操练给您看。
”吴王一听,好生好奇。
随便找些人来就可操练?吴王存心为难一下孙武,说道:“我的后宫里美女多得很,先生能不能让她们来操练操练?”孙武一笑说:“行呀!任何人都可以操练。
”于是,吴王从后宫叫来180名美女。
众美女一到校军场上,只见旌旗招展,战鼓排列,煞是好看。
她们嘻嘻哈哈,东瞅西瞧,漫不经心。
孙武下令180名美女编成两队,并命令吴王的两个爱姬作为队长。
两个爱姬哪里做过带兵的官儿,只是觉得好笑好玩。
好不容易,才把稀稀拉拉、叫叫嚷嚷的美女们排成两列。
三十六计全文及白话文 翻译简单精炼.

三十六计全文及白话文孔子曰:会用兵者,军中无粮,仅用三日,但可用十日。
不会用兵者,军中有粮,仅用十日,最用2日《孙子兵法》又称《孙武兵法》、《吴孙子兵法》、《孙子兵书》、《孙武兵书》等,英文名为《The Art of War》,是中国古典军事文化遗产中的璀璨瑰宝,是中国优秀文化传统的重要组成部分。
是世界三大兵书之一(另外两部是:《战争论》(克劳塞维茨 ,《五轮书》(宫本武藏其内容博大精深,思想精邃富赡,逻辑缜密严谨。
【概述】三十六计,也称三十六策,是我国古代兵家计谋和军事谋略学的兵书。
原书按计名排列,共分六套,即胜战计、敌战计、攻战计、混战计、并战计、败战计。
前三套是处于优势所用之计,后三套是处于劣势所用之计。
三十六计是依据阴阳变化之理及古代兵家刚柔、奇正、攻防、彼己、虚实、主客等对立关系相互转化的思想推演而成,含有朴素的军事辩证法的因素。
-----相关古书:《孙子兵法》原文为便于大家记忆,以下为三十六计各取一字组成的一首诗:金玉檀公策,借以擒劫贼,鱼蛇海间笑,羊虎桃桑隔,树暗走痴故,釜空苦远客,屋梁有美尸,击魏连伐虢。
六六三十六,数中有术,术中有数。
阴阳燮理,机在其中。
机不可设,设则不中。
第一套胜战计第一计瞒天过海原文:备周而意怠,常见则不疑,阴在阳之内,不在阳之对。
太阳,太阴。
翻译:认为准备万分周到,就容易松劲;平时看惯了的,就往往不在怀疑了,秘计隐藏在暴露的事物中,而不是和公开的形式相排斥。
非常公开的往往蕴藏着非常机密的。
第二计围魏救赵原文:共敌不如分敌,敌阳不如敌阴。
翻译:树敌不可过多,对敌要各个击破,对现在还不忙于消灭的,要隐藏我们的意图。
第三计借刀杀人原文:敌已明,友未定,引友杀敌,不出自力,以损推演。
翻译:作战的对象已经确定,而朋友的态度还不稳定,要诱导朋友去消灭敌人,避免消耗自己的力量。
第四计以逸待劳原文:困敌之势,不以战,损刚益柔。
翻译:控制敌方力量发展的命脉来扼杀他,而不采取进攻的形势,这就是“损刚益柔”原理的演用。
《三十六计》全文及翻译

《三十六计》全文及翻译第一卷:胜战计第一计:瞒天过海原文:备周则意怠,常见则不疑。
阴在阳之内,不在阳之对。
太阳,太阴。
翻译:当防备周全时,更容易麻痹大意;常见的事情,则往往不引起怀疑。
阴谋就隐藏在公开的事物里,并不和公开的事物相对立。
最公开的,往往蕴藏着最阴险的。
第二计:围魏救赵原文:共敌不如分敌,敌阳不如敌阴。
翻译:面对兵力强大、阵势稳固的敌人,如果集中兵力正面攻击,难以取胜。
可采取包围敌人侧翼或后方的战术,迫使敌人分兵应战,从而削弱其整体战斗力。
第二卷:敌战计第三计:借刀杀人原文:敌已明,友未定,引友杀敌,不自出力,以《损》推演。
翻译:当敌方已经明确,而盟友尚未确定时,可以诱导盟友去攻击敌人,自己不必出力,根据《损》卦的原理来推演。
第四计:以逸待劳原文:困敌之势,不以战;损刚益柔。
翻译:当敌人处于困境时,不必急于进攻,而是应该消耗其力量,使其疲惫不堪,然后再乘机发动攻击。
第三卷:攻战计第五计:趁火打劫原文:敌之害大,就势取利,刚决柔也。
翻译:当敌人遭遇重大灾难时,趁机利用这个机会获取利益,这是以刚克柔的策略。
第六计:声东击西原文:敌志乱萃,不虞,坤下兑上之象。
利其不自主而取之。
翻译:当敌人意志混乱、没有防备时,可以采取声东击西的策略,趁其不备而攻取之。
第四卷:混战计第七计:无中生有原文:诳也,非诳也,实其所诳也。
少阴、太阴、太阳。
翻译:先用虚假的信息欺骗敌人,然后再用真实的信息迷惑敌人,使敌人无法判断虚实。
这种方法包括少阴、太阴、太阳三种情况。
第八计:暗渡陈仓原文:示之以动,利其静而有主,益动而巽。
翻译:故意展示自己的行动,引诱敌人保持静止,然后趁机采取行动。
这种方法可以增益自己的行动力,使敌人无法应对。
第五卷:并战计第九计:隔岸观火原文:阳乖序乱,阴以待逆。
暴戾恣睢,其势自毙。
顺以动豫,豫顺以动。
翻译:当敌人内部发生混乱时,应该静观其变,等待敌人自取灭亡。
顺应形势而动,就可以取得胜利。
第十计:笑里藏刀原文:信而安之,阴以图之;备而后动,勿使有变。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三十六计》27计【并战】假痴不颠【原文】宁伪作不知不为①,不伪作假知妄为。
静不露机②,云雷屯也③。
【注释】①伪作:假装、佯装。
②静不露机:静,平静、沉静。
机,这里是指的心机。
③云雷屯:语出《易·屯·象》:“云雷,屯,君子以经纶。
”茅草穿土初出叫做“屯”。
屯卦为震下坎上。
坎为雨,为云,震为雷,云在雷上,说明茅草初出土时,即遇雷雨交加。
用屯卦又是九五陷于二阴之中,并为上六所覆蔽,有阴阳相争不宁之象,更意味着事物生长十分艰难。
所以说“屯,难也”。
面临这样的艰难局面,人们必须冷静处置,认真调理,周密策划,要“经纶运于一心”而不动声色,要“‘盘桓’安处于下”而以屈求“伸”,要因势利导,待机而动,而决不可“快意决往,遽求自定以为功”。
(以上引文均系王船山语)。
【译文】宁肯装作无知而不采取行动,不可假装聪明而轻举妄动。
要保持沉静而不泄露任何心机。
这是从屯卦象辞“云雷,屯,君子以经纶”一语中悟出的道理。
【计例】薛师傅假癫不痴巧养生年逾七旬的退休工人薛师傅有4个儿子,老少三代20多口人同住在一个大院子里。
时间久了,难免有是非。
可是,令人不解的是,薛师傅总是笑眯眯的,整天到退休职工俱乐部和公园去与老伙伴们一起下棋聊天,逍遥自在。
当伙伴们问他家里那么多人,那么多事,操心不操心时,他笑着回答:“操心不操心关键在自己。
我有一个让自己不操心的诀窍,就是‘假癫不痴’。
可管可不管的事,我一概不管。
孩子们在我面前讲的些你长我短的话,我都装作没听见,只当耳旁风。
”是的,老年人要想少生烦恼,有时就应“假癫不痴”,不能事事认真。
凡是看过奥地利电影《希西公主》的人,都会对希西公主的公爹——老国王留下深刻的印象。
他刚出现时,处处跟别人“打岔”,一问三不知。
观众都认为他是个聋子。
可是后来发现他并不聋,是装聋。
他诙谐地说:“听我喜欢的话就不聋,听我讨厌的话就聋。
”他这种假癫不痴的做法,使自己少生了许多烦恼,有利于健康长寿。
老年人愿意管闲事,这不奇怪。
因为人老了,从工作岗位退下来,许多人会觉得自己对社会的义务尽完了,剩下的余力只用到儿女身上。
因此,在家里,不甘心退到“第二线”,总怕子女们不会办事或办不好事,结果大事小事都要干预。
其实,这是不必要的。
因为子女们都已长大成人,走上了工作岗位,都能应付复杂的社会环境和参加社会实践。
自立门户的子女们,几乎都能把自己的小家庭管理得井井有条。
生活中有许多老年人就是处处不放心。
他们对小夫妻之间的矛盾,兄弟、妯娌之间的分歧或纠葛,亲友之间的人情往来,甚至子女家具的添置、食品的采购,以及教育孩子的方式方法等,都要干预。
这些不该管的事儿,老年人若去管,常会吃力不讨好。
比如,儿子和儿媳之间偶尔争吵几句,老人装作没听见,不加理会,人家小俩口很快就会和好如初。
相反,老人一管,说谁谁都觉得委屈,管谁谁都不服,甚至会起到火上浇油的作用,把矛盾管大了。
再如,孩子有了过失,父母教训一番或给予必要的体罚,如果爷爷奶奶不分青红皂白地袒护孩子,责怪大人,效果往往会适得其反——孩子有错不知错,大人心里不高兴,闹得全家都不愉快。
有些兄弟姐妹多的大家庭,当兄弟姐妹之间发生矛盾时,会习惯性地让老人当裁判,也常到老人跟前告他人的状。
这时,老人最好装糊涂。
因为这种裁判是很难当的。
俗话说:清官难断家务事,何况是步入古稀之年的老人!当然,这里所说的都是生活琐事,不包括重大原则问题。
如遇重大问题,老人就不能置若罔闻,采取观望的态度了。
在大是大非面前,老人应充分动用自己的经验和权威,发挥自己的重要作用。
为更好地“假癫不痴”,老年人还应老有所为、热爱生活,并经常走出家门,到公园和老人俱乐部去,到伙伴中间去,使生活丰富多彩。
只有这样,才不会觉得闲得发闷,也顾不上去管那些不该管的事了。
如果每个老年人都能这样对待生活和子女,肯定会减少许多烦恼,并使自己成为受家人欢迎的人,从而有助于保持心理平静,精神轻松愉快,增进健康长寿。
出其不意匈奴灭东胡秦朝末年,匈奴内部政权变动,人心不稳。
邻近一个强大的民族东胡,借机向匈奴勒索。
东胡存心挑衅,要匈奴献上国宝千里马。
匈奴的将领们都说东胡欺人太甚,国宝决不能轻易送给他们。
匈奴单于冒顿却决定:“给他们吧!不能因为一匹马与邻国失和嘛。
”匈奴的将领们都不服气,冒顿却若无其事。
东胡见匈奴软弱可欺,竟然向冒顿要一名妻妾。
众将见东胡得寸进尺,个个义愤填膺,冒顿却说:“给他们吧,不能因为舍不得一个女子与邻国失和嘛!”东胡不费吹灰之力,连连得手,料定匈奴软弱,不堪一击,根本不把匈奴放在眼里。
这正是冒顿单于求之不得的。
不久之后,东胡看中了与匈奴交界处的一片茫茫荒原,这荒原属于匈奴的领土。
东胡派使臣去匈奴,要匈奴以此地相赠。
匈奴众将认为冒顿一再忍让,这荒原又是杳无人烟之地,恐怕只得答应割让了。
谁知冒顿此次突然说道:“千里荒原,杳无人烟,但也是我匈奴的国土,怎可随便让人?”于是,下令集合部队,进攻东胡。
匈奴将士受够了东胡的气,这一下,人人奋勇争先,锐不可挡。
东胡做梦也没想到那个痴愚的冒顿会突然发兵攻打自己,所以毫无准备,仓促应战,哪里是匈奴的对手。
战争的结局是东胡被灭,东胡王被杀于乱军之中。
康熙装痴除鳌拜康熙帝即位时才11岁。
按照规矩,“皇帝年幼,由顾命大臣辅政”。
于是,由顺治帝临终时指定的四个顾命大臣辅助小皇帝执政。
四个大臣中,鳌拜最为专权,他并不把康熙放在眼里,贪赃枉法,自行其事。
众人都敢怒不敢言。
康熙虽然年幼,但他从小就才华出众,他觉得鳌拜处处与自己作对,是个心腹大患,必须想办法除掉他。
他把一些满洲贵族的子弟召来宫中练习武艺,作为自己的亲信侍卫。
鳌拜大权独揽,谨防有实力的大臣接近康熙,并不断派人观察康熙的一举一动,不让康熙羽翼丰满,要使他成为一个真正的“孤家寡人”,这样自己就可以“挟天子以令诸侯”。
他看见康熙和一些孩子在玩摔跤的游戏,并不觉得对自己有何威胁,反而认为康熙胸无大志,只知道玩耍,便放松了警惕。
一次鳌拜称病,好久不来朝拜皇帝,康熙便亲自来到鳌拜府中探听虚实。
他径直来到鳌拜的卧室,发现鳌拜在席子底下藏有利刃,知道鳌拜心怀叵测。
但他很沉得住气,不但不加责怪,反而安抚说:“满洲勇士,身不离刀,乃是本色。
”鳌拜听了,觉得康熙是个小糊涂虫,便完全放松了警惕,更加肆无忌惮为所欲为了。
康熙回宫后,就把那帮孩子找来,说:“大清朝已处于危急关头,你们听我的,还是听鳌拜的?”那些孩子早就不满鳌拜欺上压下的行为,个个义愤填膺地说道:“我们听从皇上的!”一天,康熙召鳌拜进宫来,说有要事相商,鳌拜不知是计,便大摇大摆地来见皇帝。
康熙便命那些孩子玩摔跤游戏给鳌拜看。
孩子们玩着玩着,一个个跌打翻滚地到了鳌拜身前,这个抱腿,那个揿手,一个抓住头,一个揽住腰,顿时将鳌拜掀翻在地。
鳌拜号称“满洲第一勇士”,力大无穷,他猛一挣扎,那些孩子便都被他绊翻在地。
但这些孩子都忠于康熙,尽管敌不过鳌拜,仍死命纠缠住他不放。
正在这紧急关头,康熙拿出藏在袖中的匕首,一刀刺进鳌拜的胸中,孩子们一拥而上,将鳌拜擒住。
康熙当即宣告:鳌拜谋反,令监禁听审。
康熙巧妙地剪除了权臣鳌拜和他的党羽,自己亲政。
他文能治国,武能安邦,平息了三藩叛乱,收复了台湾,威震欧亚,在位60年,是历史上一个很有作为的皇帝。
王允之装醉脱险东晋时代,有个孩子名叫王允之,为人机灵,很善于揣摸大人的心理。
王允之的伯父是东晋的大将军,名叫王敦。
此人执掌朝政,骄横跋扈,为人残暴凶狠,被人称为杀人不眨眼的魔王。
有一次,他为了强迫客人喝酒,竟接连杀死了几个敬酒不成的美女,使得客人难以夹菜下咽。
有一天,王允之照例酒足饭饱后同王敦睡在一起。
天亮后,王敦被一个下属唤醒。
王敦忙起床跟他密谈:“喂,我叫你准备的兵马和武器怎样了?”“将军大人,已经万事俱备,只欠东风了。
”“好,好极了。
你计划几时动手包围王宫?”“必须注意保密,若有外人知晓此事,格杀勿论!”王敦同那心腹越谈越兴奋,以至忘记了帐子里还有一个小孩在睡觉。
其实,王允之早已醒了,他们关于谋反的谈话内容他全都听见了。
他觉得自己处在险境之中,情急生智,便用手指往喉咙里死命地深抠,立时将隔夜的酒饭呕吐了一床。
接着,又闭起眼睛,装着熟睡的样子,微微打起鼾来。
王敦跟下属谈了好久的话,忽然想起自己背后的床上还睡着王允之,大为惊恐,赶忙奔去掀开帐子查看。
不看也罢,一看不禁释然大笑,捂着鼻孔,自言自语地说:“简直像头醉酒的小死猪!难闻死了,难闻死了。
”原来,满床呕吐物发出一阵阵酸臭之味,王允之兀自埋在污秽里酣睡哩。
王允之运用自己应变的智慧,逃过了杀人魔王杀人灭口的灾祸。
拿破仑对女人的看法1797年,年轻的拿破仑·巴拿巴将军在意大利战场取得全胜,凯旋而归。
从此,他在巴黎社交界身价百倍,也成为众多贵妇人追逐青睐的对象。
然而,拿破仑不喜欢这一套,并且有些讨厌。
可是,有些人硬是紧追不放,纠缠不休。
当时的才女、文学家斯达尔夫人,几个月中一直在给拿破仑写信,想结识拿破仑。
一天晚上的舞会上,斯达尔夫人头上缠着宽大的包头布,手上拿着桂枝,穿过人群,迎着拿破仑走来。
拿破仑实在无法避开。
当斯达尔夫人把一束桂枝送给拿破仑时,他说:“应该把桂枝留给缪斯(即文艺之神)。
”斯达尔夫人认为这是一句俏皮话,并不感到尴尬。
她继续没话找话地与拿破仑纠缠,拿破仑出于礼貌也不好生硬地中断谈话。
“将军,您最喜欢的女人是谁呢?”“是我的妻子。
”“这太简单了,您最器重的女人是谁呢?”“是最会料理家务的女人。
”“这我想到了,那么,您认为谁是女中豪杰呢?”“是孩子生得最多的女人,夫人。
”他们这样一问一答,愈谈愈没趣。
斯达尔夫人感到局促不安,也不想再自讨没趣,只得作罢。
伊斯美装聋取胜谈判桌旁,双方对手强弱的悬殊太大了。
英国方面是外相刻遵,他身材魁梧,声若洪钟,名震各国。
和他站在同一立场的还有法、意、美、日、俄、希腊各列强代表,也一个个盛气凌人。
而对立的一方为土耳其代表,他叫伊斯美。
他身材矮小,耳朵有些聋,一个无名之辈。
第一次世界大战之后,因土耳其打败了甘当英国傀儡的希腊,英国纠集列强,与土耳其在洛桑谈判,企图威胁土耳其签订不平等条约。
可是伊斯美却从容不迫地应对一切,对土耳其有利的发言他都听得清清楚楚,不利的话他似乎全没听见。
伊斯美瞅准时机,笑着提出:“让我讲讲维持土耳其的条件,好吗?”英国外相刻遵双眉一拧,咆哮如雷,恫吓威胁着伊斯美。
各国列强代表也助纣为虐,连连吼叫。
面对这些“超强度”刺激声,伊斯美一如既往地假装耳聋,稳坐在椅子上若无其事,还慢慢地显露出一副迷惑不解的呆呆神情。
刻遵声嘶力竭了一阵,连连擦拭满头大汗,再无力叫嚷。
伊斯美不慌不忙张开右手,贴在耳边,将整个身子慢慢移近刻遵,极温和地问:“刻遵先生,您说什么,我还没有听明白。
能请您再重复一遍吗?”接着抱歉般摊开双手:“真遗憾,因为我耳聋,只好这样麻烦您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