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食品用洗涤剂原料(成分)名单(第一批)》
10-30《食品用洗涤剂原料名单》解读

《食品用洗涤剂原料名单》解读一、制定背景和意义(制定《名单》的目的是什么?)根据《中华人民共和国食品安全法》和《食品相关产品新品种行政许可管理规定》,食品相关产品新品种是指用于食品包装材料、容器、洗涤剂、消毒剂和用于食品生产经营的工具、设备的新材料、新原料或新添加剂。
为进一步规范食品用洗涤剂新品种安全性审查工作,以对人体健康可能造成安全风险的因素为重点,同时考虑环境保护需要及政府安全监管的可行性,制定《食品用洗涤剂原料(成分)名单》(以下简称《名单》)。
二、起草原则和依据(制定《名单》遵循什么原则和依据?)(一)《名单》是用于洗涤食品(包括果蔬、食品原料和食品半成品等)的洗涤剂原料,也可用于洗涤餐饮具和食品工业设备的洗涤剂,共计124种。
(二)经安全性评估并在国内已作为食品用洗涤剂原料使用的物质列入《名单》。
(三)经安全性评估对人体健康产生危害的物质禁止列入《名单》。
如国内外已知的致癌物质和高风险物质,或国内食品相关法规标准中规定禁止使用的,或化妆品禁用物质等。
(四)考虑可持续发展的需要(如节能节水)或环境健康等因素,已经在国外淘汰的物质不列入《名单》。
(五)对尚未列入该《名单》的食品用洗涤剂的新原料按照《食品相关产品新品种行政许可管理规定》的相关规定执行。
三、主要内容(《名单》适用范围与包含内容有哪些?)(一)《名单》与《食品安全国家标准洗涤剂》(GB14930.1)有效衔接,该标准中,根据产品使用对象和用途的不同分为A、B两类,本《名单》适用于A类,B类产品也可以使用。
(二)《名单》由序号、中文名称、CAS号、英文名称和通用名称5部分组成,其收录的信息以环境保护部《中国现有化学物质名录》的中英文名称、美国化学文摘号(CAS号)或流水号,以及行业内广泛应用的通用名称为依据。
(三)《名单》所列物质按照《食品接触材料及制品用添加剂使用标准》( GB9685)方式排序,即中文名称按照字符、数字、英文字母及汉语拼音首字母的音序顺序排序。
169项_SVHC物质列表-2016-7-4

1531,2-Benzenedicarboxylicacid,dihexyl ester, branched andlinear68515-50-4271-093-5增塑劑,密封劑或膠黏合劑,機油穩定劑.154Sodium peroxometaborate过硼酸钠7632/4/4231-556-4漂白劑,清冼劑155Sodium perborate; perboricacid,sodium salt过硼酸钠;过硼酸钠盐239-172-9;234-390-0漂白劑,清冼劑156157158159160161第十二批6种物质被列入SVHC候选清单(2014-12-17)1621,2-苯二羧酸, 二-碳6-10-烷基酯;(葵基, 己基,辛基)酯与1,2-苯二甲酸的复合物,其邻苯二甲酸二己酯含量≥0.3%271-094-0272-013-168515-51-568648-93-1增塑剂、润滑油1635-仲丁基-2-(2,4-二甲基环己-3-烯-1-基)-5-甲基-1,3-二恶烷[1],5-二级丁基-2-(4, 6-二甲基环己-3-烯-1-基)-5-甲基-1,3-二恶烷[2] [任何[1]和[2]或者其任意组合的 单独异构体或其任何组合](卡拉花醛及其异构体以及它香料成分164硝基苯202-716-098-95-3染料、医药、农药、荧光增白剂、有机颜料等的中间体165紫外线吸收剂UV-327223-383-83864-99-1涂层、塑料、橡胶和化妆品的紫外线吸收剂166紫外线吸收剂UV-350253-037-136437-37-3涂层、塑料、橡胶和化妆品的紫外线吸收剂1671,3-丙烷磺内酯214-317-91120-71-4锂离子电池电解液168全氟壬酸及其钠盐和铵盐375-95-1生产含氟聚合物的加工助剂、润滑油添加剂、灭火器表面活性剂、清洁剂、纺织物防污整理剂、抛光表面活性剂、防水剂以及在液晶显示面板169苯并(a)芘 (BaP)200-028-550-32-8非有意添加,一般为生产过程中的副产物或杂质存在第十三批6种物质被列入SVHC候选清单(2015-6-15)第十四批5种物质被列入SVHC候选清单(2015-12-17)第十五批7种物质被列入SVHC候选清单(2016年6月20日)。
本次检验项目

附件1本次检验项目一、饮料(一)抽检依据抽检依据是《饮用天然矿泉水》(GB 8537—2008)、《食品安全国家标准食品中污染物限量》(GB 2762—2012)、《食品安全国家标准包装饮用水》(GB19298—2014)、《食品安全国家标准饮料》(GB 7101—2015)、《食品安全国家标准食品添加剂使用标准》(GB 2760—2014)、《食品安全国家标准食品中真菌毒素限量》(GB 2761—2012)、《食品安全国家标准食品中致病菌限量》(GB 29921—2013)、《果、蔬汁饮料卫生标准》(GB19297—2003)、《植物蛋白饮料卫生标准》(GB 16322—2003)、《关于三聚氰胺在食品中的限量值的公告》(2011年第10号)等标准及产品明示标准和指标的要求。
(二)检验项目抽检项目包括界限指标、色度、浑浊度、总砷(以As计)、铅(以Pb计)、镉(以Cd计)、硒、锑、铜、钡、锰、镍、铬、银、溴酸盐、硼酸盐(以B计)、硝酸盐(以NaNO3计)、氟化物(以F-计)、耗氧量(以O2)、挥发酚(以苯酚计)、氰化物(以CN-计)、阴离子合成洗涤剂、亚硝酸盐(以NaNO2计)、大肠菌群、粪链球菌、铜绿假单胞菌、产气荚膜梭菌、余氯(游离氯)、三氯甲烷、四氯化碳、菌落总数、大肠菌群、霉菌、酵母、商业无菌、甜蜜素(以环己基氨基磺酸计)、山梨酸及其钾盐(以山梨酸计)、安赛蜜、苯甲酸及其钠盐(以苯甲酸计)、糖精钠(以糖精计)、二氧化硫残留量、三氯蔗糖、纳他霉素、阿斯巴甜、脱氢乙酸及其钠盐(以脱氢乙酸计)、合成着色剂(柠檬黄、日落黄、胭脂红、苋菜红、诱惑红、亮蓝、酸性红、赤藓红、新红)、展青霉素、锡(以Sn计)、邻苯基苯酚、增效醚、马拉硫磷、防腐剂混合使用时各自用量占其最大使用量的比例之和、金黄色葡萄球菌、沙门氏菌、蛋白质、脲酶试验、三聚氰胺、咖啡因、二氧化碳气容量等项目。
根据产品标签标识、明示标准及质量要求,决定具体检验项目。
国家食品安全洗涤剂b类标准

国家食品安全洗涤剂B类标准
一、原料要求
1.1洗涤剂的主要原料应符合国家相关标准和规定,不得使用对人体有害的化学物质。
1.2洗涤剂中添加的辅助原料,如香精、色素等,应符合相关规定,不得对人体造成危害。
二、微生物指标
2.1洗涤剂中的微生物指标应符合国家相关标准和规定,不得含有对人体有害的微生物。
2.2洗涤剂在生产过程中应进行严格的消毒和灭菌处理,确保产品无菌。
三、毒理学要求
3.1洗涤剂的毒理学指标应符合国家相关标准和规定,确保在使用过程中不会对人体造成危害。
3.2洗涤剂在正常使用条件下不得对人体造成危害,如皮肤刺激、眼睛刺激等。
四、稳定性要求
4.1洗涤剂应具有良好的稳定性,能够在不同的环境条件下保持其性能和品质。
4.2洗涤剂应具有较长的保质期,并在保质期内保持其性能和品质。
五、使用说明
5.1洗涤剂的使用说明应清晰明了,包括使用方法、使用量、注意
事项等,以指导消费者正确使用产品。
5.2洗涤剂的使用说明应根据不同洗涤对象和用途进行差异化描述。
六、标签标识
6.1洗涤剂的标签标识应清晰、准确、易读,包括产品名称、生产日期、保质期、生产厂家等信息。
6.2标签标识应符合国家相关标准和规定,不得虚假标注或误导消费者。
七、储存和运输
7.1洗涤剂在储存和运输过程中应保持干燥、通风良好,避免阳光直射和高温环境。
7.2洗涤剂在储存和运输过程中应避免与有毒有害物质混放,防止交叉污染。
关于食品用洗涤剂原料成分名单第一批编制说明

附件2关于《食品用洗涤剂原料(成分)名单(第一批)》编制说明一、背景根据《食品安全法》规定,我委负责食品相关产品新品种安全性审查工作。
按照《食品相关产品新品种行政许可管理规定》,食品相关产品新品种是指用于食品包装材料、容器、洗涤剂、消毒剂和用于食品生产经营的工具、设备的新材料、新原料或新添加剂。
为进一步规范食品用洗涤剂新品种安全性审查工作,我委组织制定了《食品用洗涤剂原料(成分)名单(第一批)》,为可用于洗涤食品(包括果蔬、食品原料和食品半成品等)、餐饮具和食品工业设备的洗涤剂原料。
二、制定过程卫生和计划生育监督中心受我委委托,会同食品风险评估中心、上海市疾病预防控制中心、中国洗涤用品协会以及国际化学品制造商协会等有关单位,成立了工作组,经多次专家研究论证,并组织对国内生产销售的食品用洗涤剂配方原则、工艺构成、原料用途、生产销售等情况进行摸底调查,共收集到上万个原料成分信息,按照食品安全风险的大小将食品用洗涤剂原料进行分类处理。
第一类可用于洗涤食品(包括果蔬、食品原料和食品半成品等)、餐饮具和食品工业设备的洗涤剂原料;第二类仅限用于洗涤餐饮具和食品工业设备的洗涤剂原料;第三类仅限用于食品工业设备的洗涤剂原料。
三、制定原则《食品用洗涤剂原料(成分)名单(第一批)》,即可用于洗涤食品(包括果蔬、食品原料和食品半成品等)、餐饮具和食品工业设备的洗涤剂原料制定原则:(一)经安全性评估并在国内已作为食品用洗涤剂原料使用的物质列入名单。
(二)经安全性评估对人体健康产生危害的禁止列入名单。
如国内外已知的致癌物质和高风险物质,或国内食品相关法规标准中规定禁止使用的,或化妆品禁用物质等。
(三)考虑可持续发展的需要(如节能节水)或环境健康等因素已经在国外淘汰的不列入名单。
(四)对尚未列入该名单的食品用洗涤剂新的原料按照《食品相关产品新品种行政许可管理规定》的相关规定执行。
四、具体内容可用于洗涤食品(包括果蔬、食品原料和食品半成品等)、餐饮具和食品工业设备的洗涤剂原料,共计121种。
壳零果蔬清洗剂成分表

壳零果蔬清洗剂成分表
一、果蔬清洗剂配方成分
主要成分:格兰德活化水、椰子油衍生物、椰子粉、植物糖苷、柠檬酸、植物皂素、深海卤素、深海矿物盐晶、柠檬香料
二、果蔬清洗剂特点
①、安全天然素材:无臭,无味、无氯、无消毒药物的刺激性气味。
可以安全使用,不刺激。
②、有效去除果蔬上残留的农药,有害化学物质、剥离蜡质的清除效果。
③、浸后可保持食品的新鲜度,抑制细菌生长。
碱性pH12可有效延长防止腐败、保存更长的时间。
④、果蔬除了杀菌效果以外、也可用于家中碗筷、婴儿玩具,衣服,器具,家具,卫生间的消毒。
⑤、环保无害,对大气,土壤等自然环境安全无二次污染。
扇贝是天然物质,不产生任何有害污染物和废物,是一种环保清洗剂。
食品中可能违法添加的非食用物质名单(第一批)

增筋
6
硫氰酸钠
乳及乳制品
保鲜
7
玫瑰红B
罗丹明B
调味品
着色
8
美术绿
铅铬绿
茶叶
着色
9
碱性嫩黄
豆制品
着色
10
酸性橙
卤制熟食
着色
11
工业用甲醛
海参、鱿鱼等干水产品
改善外观和质地
SC/T 3025-2006水产品中甲醛的测定
12
工业用火碱
海参、鱿鱼等干水产品
改善外观和质地
13
8
油条
使用膨松剂(硫酸铝钾、硫酸铝铵)过量,造成铝的残留量超标准
9
肉制品和卤制熟食
使用护色剂(硝酸盐、亚硝酸盐),易出现超过使用量和成品中的残留量超过标准问题
GB/T 5009.33-2003食品中亚硝酸盐、硝酸盐的测定
10
小麦粉
违规使用二氧化钛、超量使用过氧化苯甲酰、硫酸铝钾
2
苏丹红
苏丹红I
辣椒粉
着色
GB/T 19681-2005食品中苏丹红染料的检测方法高效液相色谱法
3
王金黄
、块黄
碱性橙II
腐皮
着色
4
蛋白精、三聚氰胺
乳及乳制品
虚高蛋白含量
GB/T 22388-2008原料乳与乳制品中三聚氰胺检测方法
GB/T 22400-2008原料乳中三聚氰胺快速检测液相色谱法
5
硼酸与硼砂
5
面条、饺子皮
面粉处理剂超量
6
糕点
使用膨松剂过量(硫酸铝钾、硫酸铝铵等),造成铝的残留量超标准;超量使用水分保持剂磷酸盐类(磷酸钙、焦磷酸二氢二钠等);超量使用增稠剂(黄原胶、黄蜀葵胶等);超量使用甜味剂(糖精钠、甜蜜素等)
食品用洗涤剂的执行标准

食品用洗涤剂的执行标准摘要:1.食品用洗涤剂的标准概述2.食品用洗涤剂与非食品用洗涤剂的区别3.食品用洗涤剂的执行标准4.如何办理厨房油垢清洗剂执行标准5.综合类洗涤剂的执行标准6.洗碗机用的洗涤剂及其执行标准7.玻璃清洗剂的执行标准正文:食品用洗涤剂是指用于清洗食品、餐具、厨房设备等与食品接触的物品的洗涤剂。
在我国,食品用洗涤剂的执行标准是GB 14930.1-2015,而非食品用洗涤剂的执行标准是GB 9985-2000。
这两者之间存在明显的区别,食品用洗涤剂的安全性和环保性要求更高。
食品用洗涤剂与非食品用洗涤剂的区别在于,食品用洗涤剂在清洗食品时,不会对食品产生毒性残留,也不会对环境造成污染。
然而,非食品用洗涤剂可能会在清洗过程中产生有害物质,对人体健康和环境造成危害。
如何办理厨房油垢清洗剂执行标准呢?首先,需要了解的是,厨房油垢清洗剂目前还没有统一的国家标准。
因此,可以考虑办理企业标准。
企业标准的办理周期一般为2 天,所需的材料包括营业执照、法人身份证、手机号和产品名称。
综合类洗涤剂的执行标准也是存在的,比如HJ 458-2009《环境标志产品技术要求家用洗涤剂》。
这个标准规定了洗涤剂在生产过程中需要达到的环保要求,但并不能代表综合类洗涤剂的具体执行标准。
因此,如果需要使用综合类洗涤剂,建议根据产品特点由企业编制专门的企业标准。
洗碗机用的洗涤剂包括洗碗粉、洗碗块、亮碟漂洗剂和洗碗机专用软化盐等。
这些洗涤剂在使用过程中需要遵循相应的执行标准,以确保清洗效果和安全性。
玻璃清洗剂的执行标准则主要关注其对皮肤的腐蚀性。
一般来说,玻璃清洗剂的主要成分是含有氟离子的物质和银氨溶液,这些成分可能会对皮肤产生腐蚀性。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37
68154-99-4
C8-10-烷基醇与氧乙基丙氧基单苯醚的 醚化物
Alcohols, C8-10-ethers with polyethylene-polypropylene glycol monobenzyl ether
38 39
68213-23-0 68439-46-3
乙氧基化-C12-18-醇 乙氧基化 C9-11-醇
Fatty acids, cocoanut oil, methyl ester, ethoxylated N,N-bis(2-Hydroxyethyl)cocoamides Amines, coco alkyl, ethoxylated
—— —— 乙氧基化椰油 基脂肪胺 月桂酰胺丙基 氧化胺 C12-15 脂肪醇聚 氧乙烯醚 椰油酰单乙醇 胺 —— 苄基封端(C8-10) 脂肪醇聚氧乙 烯聚氧丙烯嵌 段醚化物 C12-18 脂肪醇聚 氧乙烯醚 C9-11 脂肪醇聚氧 乙烯醚
Alcohols, C12-18- ethoxylated Alcohols, C9-11-ethoxylated
4
40 41 42
68439-50-9 68515-73-1 68551-12-2
乙氧基化 C12-14-醇 D-吡喃型葡萄糖、低聚物癸基辛基苷类 乙氧基化 C12-16-醇
Alcohols, C12-14-ethoxylated D-Glucopyranose, oligomeric, decyl octyl glycosides Alcohols, C12-16-ethoxylated
3
29
27252-75-1
α-辛基-ω-羟基-聚(氧乙烯)
Poly(oxy-1,2-ethanediyl), α-octyl-ω-hydroxy-
乙氧基化辛醇
30 31 32
61791-11-5 61791-31-9 61791-14-8
乙氧基化椰子油脂肪酸甲酯 椰油脂肪酸二乙醇酰胺 乙氧基椰油烷基胺 N-[3-(二甲基环氧氨基)丙基]十二烷 酰胺 脂肪醇-C12-15-聚氧乙烯醚 N-羟乙基-椰油烷基酰胺 乙氧基化(单和二)椰油酸甘油酯
N,N-二(羟基乙基)椰油酰胺 丙氧基化-C9-11-醇
Amides, coco, N,N-bis(hydroxyethyl) Alcohols-C9-11-propoxylated
47
68937-66-6
乙氧基丙氧基化-C6-12-醇 α-十三烷基-ω-羟基-聚(氧-1,2-亚乙 基)(支链)
Alcohols, C6-12-ethoxylated propoxylated Poly(oxy-1,2-ethanediyl), α-tridecyl-ω-hydroxy-, branched
Alcohols, C9-11-branched and linear, ethers with ethyloxirane, oxirane polymer, monomethyl ether
53
111190-40-0
C13-15(支链与直链)醇、 聚乙二醇-聚丙二 醇单-甲基醚的醚化物 C13-15(支链和直链)醇丁氧基化乙氧基化 物 乙氧基化丙氧基化 C13-15(支链与直链) 脂肪醇
低聚 D-吡喃葡糖 C10-16-烷基苷
D-Glucopyranose, oligomeric, C10-16-alkyl glycosides
C10-16 烷基葡糖 苷; 甲基封端(C9-11) 脂肪醇聚氧乙 烯聚氧丁烯醚 化物
52
111163-38-3
C9-11(支链与直链)醇、乙基环氧乙烷环氧乙烷的聚合物单甲基醚的醚
33
61792-31-2
Dodecanamide, N-[3-(dimethyloxidoamino)propyl]-
34 35 36
68131-39-5 68140-00-1 68201-46-7
Alcohols, C12-15, ethoxylated Amides, coco, N-(hydroxyethyl) Glycerides, coco mono- and di-, ethoxylated
Alcohols, C13-15-branched and linear, ethers with polyethylene-polypropylene glycol monomethyl ether Alcohols, C13-15-branched and linear, butoxylated ethoxylated Alcohols, C13-15-branched and linear, ethoxylated propoxylated
26
125301-88-4
27 28
9003-11-6 26590-75-0
环氧丙烷与环氧乙烷的聚合物 1,3-丙二醇与对苯二甲酸的聚合物
Polymer of methyloxirane and oxirane 1,4-Benzenedicarboxylic acid polymer with 1,3-propanediol
18
68585-34-2
2
19
68609-93-8
磺化(9Z)-9-十八烯酸钾盐 α-磺基-ω-羟基聚(氧-1,2-乙二基)C12-14烷基酯钠盐 天然皂角苷 α-磺基 C16-18 脂肪酸-1-甲基酯钠盐
9-Octadecenoic acid (9Z)-, sulfonated, potassium salts Poly(oxy-1,2-ethanediyl), α-sulfo-ω-hydroxy-, C12-14-alkyl ethers, sodium salts Saponins, Quillaja saponaria Fatty acids, C16-18, α-sulfo, 1-Me esters, sodium salts
—— C12-14 醇聚醚硫 酸酯钠 —— C16-18 脂肪酸甲 酯磺酸钠 C12-18 脂肪酸甲 酯磺酸钠 C12-14 烷基硫酸 铵 C16-18 脂肪酸甲 酯磺酸钠 C12-14 脂肪醇 聚氧乙烯醚硫 酸酯铵盐 环氧丙烷-环氧 乙烷共聚物 聚 (对苯二甲酸 丙二醇酯)
20 21 22
68891-38-3 74499-23-3 85409-01-4
L-Glutamic acid, N-(1-oxo-dodecyl)-, sodium salt Poly(oxy-1,2-ethanediyl), α-(carboxymethyl)-ω-(octyloxy)Poly(oxy-1,2-ethanediyl), α-phosphono-ω-(methylphenoxy)-, dipotassium salt Poly(oxy-1,2-ethanediyl), α-hydro-ω-hydroxy-. mono-C12-15-alkyl ethers, phosphates Sulfonic acids, C14-16-alkane hydroxy and C14-16-alkene, sodium salts Benzenesulfonic acid, C10-16-alkyl derivs. Poly(oxy-1,2-ethanediyl), α-sulfo-ω-hydroxy-, C10-16-alkyl ethers, sodium salts
25
93348-22-2
磺基-C16-18-脂肪酸甲酯钠盐 α-磺基-ω-羟基聚(氧-1,2-乙二 基)-C12-14 烷基醚铵盐 非离子表面活性剂
Fatty acids, C16-18-sulfo, 1-Me esters, sodium salts Poly(oxy-1,2-ethanediyl), α-sulfo-ω-hydroxy-, C12-14-alkyl ethers, ammonium salts
43
68551-13-3
乙氧基化丙氧基化 C12-15-醇
Alcohols, C12-15-ethoxylated propoxylated
44
68603-25-8
乙氧基丙氧基化-C8-10-脂肪醇
Alcohols, C8-10-ethoxylated propoxylated
45 46
68603-42-9 68920-69-4
5
4062-78-6
2-硫代十八烷酸-1-甲酯钠盐
Octadecanoic acid, 2-sulfo-, 1-methyl ester, sodium salt Poly(oxy-1,2-ethanediyl), α-sulfo-ω-(dodecanoxy)-, sodium salt 2,5-Furandione, dihydro-3-(octenyl)Benzenesulfonic acid, dodecylPolyoxyethylene lauryl ether carboxylic acid
13
53563-70-5
14
66057-30-5
15
68071-35-2
α-氢-ω-羟基-C12-15-脂肪醇聚氧乙烯醚 磷酸单酯
——
16
Hale Waihona Puke 68439-57-6磺酸-C14-16-醇-C14-16-烯钠盐
C14-16 烯基磺酸 钠 —— C10-16 醇聚氧乙 烯醚硫酸酯钠
17
68584-22-5
C10-16-烷基苯磺酸 α-磺化-ω-羟基聚环氧乙烷-C10-16-烷基 醚钠盐
C12-14 脂肪醇聚 氧乙烯醚 癸基/辛基葡糖 苷 C12-16 脂肪醇聚 氧乙烯醚 C12-15 脂肪醇聚 氧乙烯聚氧丙 烯醚 C8-10 脂肪醇聚 氧乙烯聚氧丙 烯醚 椰油酸二乙醇 酰胺 C9-11 脂肪醇聚 氧丙烯醚 C6-12 脂肪醇聚 氧乙烯聚氧丙 烯醚 异构 C13 烷醇聚 氧乙烯醚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