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3届甘肃武威六中高三第五次阶段性学科达标考试语文试卷J
甘肃省武威六中2013届高三第五次诊断考试数学(文)试题 含答案

命题人:武威六中数学命题组第Ⅰ卷一、选择题:本大题共12小题,每小题5分,在每小题给出的四个选项中,只有一项是符合题目要求的。
1.复数ii a 212+-(i 是虚数单位)是纯虚数,则实数a 的值为( ) A .4 B .一4 C .1 D .一1【答案】A【KS5U 解析】()()()()()21-24222422==12121-2555a i i a a i a i a a i ii i --+------=+++,因为复数iia 212+-是纯虚数,所以40,220a a -=⎧⎨--≠⎩解得:a=4。
2.设集合}04|{2>-=x x A ,}412|{<=x x B ,则=B A ()A .}2|{>x xB .}2|{-<x xC .}22|{-<>x x x 或D .}21|{<x x【答案】B 【KS5U解析】因为集合2{|40}{|22}A x x x x x =->=><-或,21{|2}{|22}{|2}4x x B x x x x -=<=<=<-,所以=B A }2|{-<x x 。
3。
如图,在边长为a 的正方形内有不规则图形Ω。
向正方形内随机撒豆子,若撒在图形Ω内和正方形内的豆子数分别为,m n ,则图形Ω面积的估计值为A 。
ma nB 。
na mC. 2na m D 。
2man 【答案】D 【KS5U解析】由2=,QQ S m m ma S S S n n n=⨯=正正所以。
因此选D.4.一个正三棱柱的侧棱长和底面边长相等,体积为32,它的三视图中的俯视图如图所示.左视图是一个矩形.则这个矩形的面积是 A .4 B .32 C .2 D .3【答案】B【KS5U 解析】设这个正三棱柱的侧棱长为a ,则这个正三棱柱的体积为:313323224V Sh a a a a ==⨯⨯⨯==,所以a=2,所以此三棱柱的侧视图是边长为2和3的矩形,所以这个矩形的面积是32。
甘肃省武威市凉州区武威六中2025届高三压轴卷语文试卷含解析

甘肃省武威市凉州区武威六中2025届高三压轴卷语文试卷注意事项:1.答卷前,考生务必将自己的姓名、准考证号、考场号和座位号填写在试题卷和答题卡上。
用2B铅笔将试卷类型(B)填涂在答题卡相应位置上。
将条形码粘贴在答题卡右上角"条形码粘贴处"。
2.作答选择题时,选出每小题答案后,用2B铅笔把答题卡上对应题目选项的答案信息点涂黑;如需改动,用橡皮擦干净后,再选涂其他答案。
答案不能答在试题卷上。
3.非选择题必须用黑色字迹的钢笔或签字笔作答,答案必须写在答题卡各题目指定区域内相应位置上;如需改动,先划掉原来的答案,然后再写上新答案;不准使用铅笔和涂改液。
不按以上要求作答无效。
4.考生必须保证答题卡的整洁。
考试结束后,请将本试卷和答题卡一并交回。
1、阅读下文,完成下面小题,落叶水井荷风①美国的树叶最经不住秋天了。
九月的午后炎热难耐,人们还在谈论夏天是否过去,夜间一场重霜,槲、榆、菩提树,尤其是枫树那像梧桐般硕大的叶子,仍像夏天一样颜色没有改变,也没有刮风,但却一片片沉重而懒散地纷纷飘落下来了。
当我看到周围一派秋色,看到在朝夕砭人肌肤的风里,雨一般飘飞的落叶,我是如何深深陷入悲哀之中啊!②夕暮里,我独自一人坐在公园水池边的长椅上。
只听到高高树梢传来松鼠觅食的叫声,灰色的阴霾的天空,梦一般渐渐沉浸在浓重的暮色里,半夜也许会下雨吧?周围高大的榆树梢头,不断地飘落下来成团的细小的树叶。
仔细一听,仿佛能听到树叶和树叶相互摩擦的响声。
这是树叶们共同走向灭亡前的窃窃私语吧?有的落在我的帽子、肩头和膝盖上。
有的没有风的引诱,却远远飞落到水面上,远远地,远远地流走了。
③我把手搭在长椅背上,陷入了深思。
忽然想起诗人魏尔伦将人比作落叶的《秋之歌》:“被轻薄的风儿载着,我是彷徨不定的落叶。
”联想眼下,人在旅途,我曾经多少次看到被异乡的土地埋葬的落叶啊!④来美国那年正值秋天,当时我在太平洋沿岸。
第二年在密苏里平原,在密执安湖畔,在华盛顿街头……在纽约已经是第二次看到落叶了。
甘肃省武威六中高三文综第五次诊断考试试题

甘肃省武威六中2013届高三文综第五次诊断考试试题本试卷分第Ⅰ卷(选择题)和第Ⅱ卷(非选择题)两部分,其中第Ⅱ卷第41~47题为选考题,其它题为必考题。
考生作答时,将答案答在答题卡上,在本试卷上答题无效。
考试结束后,将本试卷和答题卡一并交回。
注意事项:1.答题前,考生务必先将自己的姓名、准考证号填写在答题卡上,认真核对条形码上的姓名、准考证号,并将条形码粘贴在答题卡的指定位置上。
2.选择题答案使用2B铅笔填涂,如需改动,用橡皮擦干净后,再选涂其他答案的标号;非选择题答案使用0.5毫米的黑色中性(签字)笔或碳素笔书写,字体工整、笔迹清楚。
3.请按照题号在各题的答题区域(黑色线框)内作答,超出答题区域书写的答案无效。
4.保持卡面清洁,不折叠,不破损。
5.做选考题时,考生按照题目要求作答,并用2B铅笔在答题卡上把所选题目对应的题目涂黑。
第Ⅰ卷本卷共35个小题,每小题4分,共140分。
在每小题给出的四个选项中,只有一项是符号题目要求的。
一、选择题。
(共35题,每小题4分,共140分)图1为某大陆沿140°经线年降水量分布图,读图回答1-2题。
1.②地年降水量小的主要原因是A.大气环流B.纬度位置C.洋流 D.地形2.②所在国家大量出口到中国的商品有A.煤 B.石油 C.铁矿石 D.木材下图是以极点为中心的东半球图。
此刻,曲线MN上各点太阳高度为0°,MN与EP相交于N 点,该季节,北美大陆等温线向南凸出。
读图回答3~4题。
EM3.由图文信息可知A.M位于N的西北方向 B.悉尼正值少雨的季节C.此季节是南极考察的最佳时期D.这一天甲地日出时刻早于乙地4.图示时刻A.东经10°各地处于夜B.地球位于公转轨道远日点附近C.全球属于夜的范围大于昼D.澳大利亚与巴西不在同一日图3为我国某景点的等高线地形图,图中B为景区小车站。
读图回答5〜6题。
5.陡崖A顶部和小车站B之间的相对高度可能是A.100m B.200mC.300m D.400m6.要想在陡崖A的顶部和小车站B之间修建一条索道,索道缆绳的长度至少为A.1000m B.1200m C.2400m D.3600m下表为全国第五、六次人口普查部分数据统计。
甘肃省武威六中2013届高三第二次阶段性学科达标考试语文试题

唐玄宗宠妃杨玉环 745年入宫,得唐玄宗宠幸,封为贵妃,父兄均因此而得以势倾天下。
后安史之乱,唐玄宗逃离长安,途至马嵬坡,六军不肯前行,说是因为杨国忠通于胡人,而致有安禄山之反,玄宗为息军心,乃杀杨国忠。
六军又不肯前行,玄宗无奈痛心缢死杨贵妃。
一骑红尘妃子笑,无人知是荔枝来。
“红颜祸水”是导致唐朝灭亡的真正原因吗? 唐玄宗前期励精图治,但是后期不理朝政,自杨玉环进宫后,更是过着“春宵苦短日照高,从此君王不早朝”的荒淫生活,酿成安史之乱。
统治前期 统治后期 重用贤臣,改革吏制 信任奸臣,政治腐败 励精图治 贪图享乐 提倡节俭 日益骄奢 唐玄宗统治前后期变化 三、安史之乱 1、原因:①沉溺声色 ②重用奸臣 ③政治腐败2、结果:唐朝由盛转衰 祸国殃民罪名成立?不成立? 1、励精图治使国家兴盛,安逸享乐使国家衰落; 2、得人者昌,失贤者亡; 3、水能载舟,亦能覆舟,只有让人民群众安居乐业,国家才能长治久安。
* 唐三彩的出现,将陶塑艺术推向了一个高峰。
它以塑造的各种舞俑和三彩马俑堪称为代表。
它一方面保持了秦汉以来陶塑写实的传统,反映唐代缤纷多彩的社会生活与栩栩如生的人物形象,另一方面又创造性地运用低温铅釉色彩的绚丽、斑斓,以及敢于吸取外域文化而显示出的浓郁异国情趣,烘托出富有浪漫色彩的盛唐气象。
* * 唐玄宗与 开元盛世 第3课李隆基 唐玄宗 李隆基 又称唐明皇,睿宗李旦第三子。
因拥其父睿宗即位有功,被立为太子。
712年,受禅即位。
开元年间,唐朝进入鼎盛时期。
后期,他贪图享乐,宠信并重用李林甫等奸臣,终于导致安史之乱发生,唐朝开始衰落。
另外,才华方面,玄宗精通音律,善诗词书法。
1、唐玄宗采取哪些治国措施,使唐朝出现开元盛世的繁盛局面? 2、唐朝经济繁荣的表现(农业、手工业、商业)? 3、唐朝由盛转衰的事件及原因? “开元盛世”与“贞观之治”对比表 贞观之治 (唐太宗) 开元盛世 (唐玄宗) “贞观之风,一时复振” 善用贤臣 (姚崇、宋) 整顿吏制 勤俭节约 发展农业生产 任用贤臣 (魏征、“房谋杜断”) 虚心纳谏 勤于政事 轻徭薄赋,发展生产 经济 政治 一、开元盛世 1、措施: ①重用贤才,整顿吏治; ②反对奢侈,提倡节俭; ③发展农业生产 2、表现:社会安定,经济繁荣,唐朝达到鼎盛时期 姚崇(650~721) 宋(663~737) 敦煌壁画《农耕图》 ①铁犁牛耕进一步推广 ②生产工具的改进 曲辕犁的出现,标志传统耕犁发展到新阶段 生产力发展的重要标志是生产工具的改进 筒车模型 位于安徽省境内的渔梁古坝,始建于唐朝,素有“江南都江堰”之称,至今已有千年历史,2001年被列入第5批全国重点文物保护单位。
甘肃省武威市第六中学2012-2013学年高二下学期学段检测语文试题.

武威市第六中学2012-2013学年高二下学期学段检测语文试题第Ⅰ卷阅读题一、现代文阅读(9分,每小题3分)阅读下面的文字,完成1-3题。
①中国与西方的古建筑表达着不同的思想,流露着不同的情感,承载着不同的文化,体现着不同的信念。
中国的建筑是儒家文化的反映,西方建筑充满着宗教神秘主义的情绪。
中国人对建筑的态度是以新为贵,西方人则对古老建筑充满尊崇与敬意。
中国人为求得与天地和自然万物的和庇,“仰视天文,俯察地理”,建筑讲究背靠大山、面对平川,体现了中国特有的一种文化。
西方人则把“坚固”和“实用”作为评价优秀建筑物的第一和第二原则。
②中国传统哲学,所宣扬的是“天人合一”的宇宙观。
中国人将木材选作基本建材,正是重视了它与生命的亲和关系,重视了它的性状与人生的关系。
从西方人对石材的肯定,可以看出西方人求智求真的理性精神,在人与自然的关系中强调人是世界的主人。
③中国建筑是封闭的群体的空间格局,在地面上平面铺开,体现一种“集体”的美。
例如:北京明清宫殿、明十三陵、曲阜孔庙即是以重重院落相套而构成规模的巨大的建筑群,各种建筑前后左右、有主有宾、合乎规律地排列着,体现了中国古代社会结构形态的内向性特征、宗法思想和礼教制度。
与中国相反,西方建筑追求个性化,形成开放的单体空间格局,向高空发展。
这庄严的建筑物固然反映西方人崇拜神灵的狂热,更多的是利用了先进的科学技术成就给人一种奋发向上的精神力量。
④中国的建筑着眼于信息,西方的建筑着眼于实物体。
中国古代建筑的结构,不靠计算,不靠定量分析,不用形式逻辑的方法构思,而是靠师傅带徒弟的方式,言传手教,靠实践,靠经验。
西方建筑美的构形其实就是几何形体,甚至于像园林绿化、花草树木之类,经过人工剪修、刻意雕饰,也都是呈献出整齐有序的几何图案,以其超脱自然、驾驭自然的“人工美”,同中国园林那种“虽由人作、宛自天开”的自然情调,形成鲜明的对照。
⑤当中国古老的建筑物随时间的流逝而被毁坏或“烟销云散”时,西方古希腊、古罗马、古埃及的建筑依然完好地保存着,用实体形象演绎着自己的文化。
甘肃省武威六中高三语文第五次诊断考试试题

甘肃省武威六中2013届高三语文第五次诊断考试试题本试卷分第Ⅰ卷(阅读题)和第Ⅱ卷(表达题)两部分。
共150分,考试时间150分钟。
第I卷(阅读题共70分)甲必考题一、现代文阅读(9分,每小题3分)阅读下面的文字,完成1~3题。
中华文明的历史启示(节选)袁行霈①中华文明的历史启示之一,就是选择包容。
②包容,是中华文明固有的思想。
早在《尚书》中就有这样的话:“有容,德乃大”(《周书·君陈》)。
意思是有所包容,所成就的功德才能巨大。
《老子》也说:“容乃公,公乃王,王乃天,天乃道,道乃久。
”意思是:有所包容,就能臻于“公”,进而臻于“王”,臻于“天”,臻于“道”,臻于“久”。
这些虽然都是针对统治者而言的,但在中华文明中具有普遍的意义。
中华文明是一种包容性很强的文明,中国人常用“海纳百川”来形容一个人的气度胸襟,这四个字也可以用来形容中华文明的品格。
③越来越多的考古资料证明,中华文明的发祥地,不只是黄河流域,还包括长江流域。
越来越多的考古资料又证明,除了黄河流域和长江流域,还有许多文化遗存散布在全国各地。
中华文明的组成,既包括定居于黄河、长江流域,较早以农耕为主要生活来源的华夏民族创造的文明,也包括若干以游牧为主要生活来源的少数民族创造的文明。
中华文明的演进过程,是多种文明因素的整合。
整合的模式是以华夏文明为核心,核心向周围扩散,周围向核心趋同,核心与周围互相补充、互相吸收、互相融合。
汉族和汉族以外的少数民族,都为中华文明作出了重要的贡献。
例如:我们引为骄傲的山西应县木塔那样精美的建筑,便是契丹族所建立的辽代的杰作;蒙古族所建立的元朝,首次开辟了我国南北海运航线;满族所建立的清朝,出现了康乾盛世。
这些都为中华文明增添了精彩的一页。
④我们还可以以战国和唐代为例进一步说明中华文明的包容性。
战国时代儒家、墨家、道家、法家、名家、阴阳家等不同的学说和流派多元共存,自由争辩,这已是人所共知的事实。
我想强调的是,中华文明的包容性不只体现在统治者的包容性上,也体现在整个社会的包容性上。
甘肃省武威六中高三语文第五次诊断性考试卷 人教版

甘肃省武威六中高三语文第五次诊断性考试卷人教版第I卷(选择题共30分)一、(12分,每小题3分)1、下列词语中没有错别字的一组是( )A、松弛舶来品悬梁刺股呕心沥血B、竣工侯车室鼎力相助出奇不意C、脏款入场券黄粱美梦再接再厉D、追溯大拇指萎糜不振滥芋充数2、依次填入下列各句横线处的词语,最恰当的一项是( )①____美国和日本都有利用印度遏制中国的愿望,中国加紧了对印外交,终于在2005年和印度建立了稳定的战略伙伴关系。
②《瞭望》周刊最近_,中共中央正在制定有关实施办法,将在中国共产党的各级地方委员会和纪律检查委员会这个层面上率先启动罢免或撤换机制。
③为让人们近距离了解我国高层决策者,《南方周末》决定自2006年起,开辟“政要访谈”专栏,今年这个专栏首期_的是海南省省长卫留成的专题报道。
A、基于披露推出B、鉴于透露刊载C、鉴于透露推出D、基于披露刊载3、下列各句中没有语病的一句是( )A、陈水扁发表“终止”国统会的言论,惹怒了布什政府。
3月2日,美国白宫发言人就此发表声明,警告陈水扁切忌不要踩踏美国在台海关系问题上划定的红线,信守承诺。
B、财政部副部长朱志刚在接受媒体采访时说,即将推行的中国资源价格改革将使矿产资源价格真实地反映社会成本,使劳动者和自然环境乃至国家不再成为暴利的祭品。
C、央视一台热播的电视连续剧《亮剑》,艺术地揭示了这样一个真理:在物质力量一定的条件下,战争胜负的关键在于部队的战斗意志和战斗精神在起决定作用。
D、巴金先生《随想录》的丰富内涵和写作艺术,随着时代的发展将越来越被人们所认识,所尊敬,成为“五四”新文学精神铭刻在当代的一座丰碑。
4、下列各句中,加点的成语使用正确的一项是( )A、中国拟于2007年底在西昌卫星发射中心用“长征三号甲”运载火箭把“嫦娥一号”月球探测卫星送入距月面200公里的轨道,对讳莫如深....的月面有用元素的含量分布、月壤厚度以及地月空间等进行科学探测。
武威六中高三一轮复习阶段性测试(五).docx

高中数学学习材料马鸣风萧萧*整理制作武威六中2015-2016学年度高三一轮复习阶段性测试(五)数 学(文)命题人: 审题人:一、选择题:本大题共12小题,每小题5分,在每小题给出的四个选项中,只有一项是符合题目要求的。
1 .已知集合{}{}|2,|A x x B x x m =>=<且AB R =,那么m 的值可以是( ) A .0B .1C .2D .32 .复数212ii +-等于 ( )A .35i -B .35iC .i -D .i3 .在等差数列{}n a 中,42a =,则前7项的和7S 等于( )A .28B .14C .3.5D .74 .已知,a b 是实数,则“0a >且0b >”是“0a b +>且0ab >”的( )A .充分而不必要条件B .必要而不充分条件C .充分必要条件D .既不充分也不必要条件5 .已知,x y 满足约束条件5003x y x y x -+≥⎧⎪+≥⎨⎪≤⎩,则241z x y =+-的最小值为( )A .7-B .9C .4D .11-6 .一个几何体的三视图如图所示,则该几何体的表面积为( )A .24π+2B .34π+C .3πD .4π7 .若2sin()45πα+=,则sin 2α等于 ( )A .1725-B .825C .825-D .17258 .函数)4tan()(x x f -=π的单调递减区间为( )A .Z k k k ∈+-),4,43(ππππ B .Z k k k ∈+-),43,4(ππππ C .Z k k k ∈+-),2,2(ππππ D .Z k k k ∈+),)1(,(ππ9 .若函数21()ln 2f x x a x =-+在区间(1,)+∞上是减函数,则实数a 的取值范围为( ) A .[1,)+∞ B .(1,)+∞C .(,1]-∞D .(,1)-∞10.设yx b a b a b a R y x yx11,32,3,1,1,,+=+==>>∈则若的最大值为 ( ) A .2 B .1 C .23 D .21 11.已知O 是平面上的一定点,,,A B C 是平面上不共线的三个动点,若动点P 满足()OP OA AB AC λ=++,[0,)λ∈+∞,则点P 的轨迹一定通过ABC ∆的 ( )A .外心B .内心C .重心D .垂心12.若不等式2229t t a t t +≤≤+在(0,2]t ∈上恒成立,则a 的取值范围是 ( ) A .1[,1]6 B .1[,22]6 C .14[,]613 D .2[,1]13二、填空题:本大题共4小题,每小题5分。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1.古诗文名句填空。
(8分)
【小题1】了却君王天下事,(辛弃疾《破阵子》)
【小题2】__________,恨别鸟惊心。
(杜甫《春望》)
【小题3】晴川历历汉阳树,。
(崔颢《黄鹤楼》)
【小题4】__________,归雁入胡天。
(王维《使至塞上》)
【小题5】周敦颐在《爱莲说》中与“近朱者赤,近墨者黑”表意相反的语是:__________,。
【小题6】古诗常以景寄情。
同是秋景,刘禹锡笔下的“自古逢秋悲寂寥,”充满了豪迈乐观之情,而范仲淹的“塞下秋来风景异,”,却流露着淡淡忧伤之感。
2.古诗文默写。
(9分)
【小题1】乱花渐欲迷人眼,。
【小题2】__________,小桥流水人家。
【小题3】理想是石,敲出星星之火;__________,;理想是灯,照亮夜行的路;__________,。
【小题4】成语“择善而从”出自《论语》的“”一句。
【小题5】《次北固山下》一诗中,流露出作者淡淡乡愁的句子是“,”。
1.阅读下面文字,完成下题
潇洒是一道kè shǒu()在每个人心灵中的美丽的风景。
潇洒的nèi hán()包罗万象:“采菊东篱下”是一种清静的潇洒,“胜似闲庭信步”是一种喜悦的潇洒,“指点江山,激扬文字”是一种豪迈的潇洒,“闲敲棋子落灯花”是一种悠闲的潇洒。
【小题1】根据拼音写出文段括号处应填入的词语。
kè shǒu()
nèi hán()
【小题2】请用下面的词语另写一段连贯的话。
( 5分,至少用上其中的三个,且语言流畅,表达效果好给满分)
风景包罗万象清静豪迈悠闲
1.阅读下面文言语段。
(15分)
(甲)陈胜者。
阳城人也,字涉。
吴广者,阳夏人也,字叔。
陈涉少时,尝与人佣耕,辍耕之垄上,怅恨久之,曰:“苟富贵,无相忘。
”佣者笑而应曰:“若为佣耕,何富贵也?”陈涉太息曰:嗟乎!燕雀安知鸿鹄之志哉!”……行收兵。
比至陈,车六七百乘,骑千余,卒数万人。
攻陈,陈守令皆不在,独守丞与战谯门中。
弗胜,守丞死,乃入据陈。
数日,号令召三老、豪杰与皆来会计事。
三老、豪杰皆曰:“将军身被坚执锐,伐无道,诛暴秦,复立楚国之社稷,功宜为王。
”陈涉乃立为王,号为张楚。
当此时,诸郡县苦秦吏者,皆刑其长吏,杀之以应陈涉。
(乙)陈胜王凡六月。
已为王,王陈。
其故人尝与佣耕者闻之,之陈。
扣宫门曰:“吾欲见涉。
”官门今欲缚之。
自辩数,乃置,不肯为通。
陈王出,遮道而呼涉。
陈王闻之,乃召见,载与俱归。
入宫,见殿屋帷帐,客曰:“伙颐①!涉之为王沉沉者②”楚人谓多为伙,故天下传之,伙涉为王,由陈涉始。
客出入愈发舒,言陈王故情。
或说陈王曰:“客愚无知,颛③妄言,轻威。
”陈王斩之。
诸陈王故人皆自引去。
由是无亲陈王者。
[注释]:①伙颐:伙,表示众多的意思;颐,通“矣”,叹词。
②沉沉者:富丽深邃的样子。
③颛(zhuān):独一,专擅。
【小题1】解释下列句中加点的词语(4分)
(1)比至陈()(2)将军被坚执锐()
(3)不肯为通()(4)或说陈王曰()
【小题2】把下列句子翻译成现代汉语(4分)
(1)陈涉太息曰:“嗟乎!燕雀安知鸿鹄之志哉!”
(2)诸陈王故人皆自引去,由是无亲陈王者。
【小题3】 (甲)(乙)两段文字,都是选自司马迁的《史记·陈涉世家》。
(4分)
(甲)段文字重点叙述的是:
(乙)段文字重点叙述的是:
【小题4】依据上述文字,你认为陈涉建立政权前后成功和失败的原因各是什么?我们能从中得到什么启示? (3分)
(1)原因:
(2)启示:
2.阅读下文,完成后面问题
陈灌,字子将,庐陵人也。
元末,世将乱,环所居筑场种树①,人莫能测。
后十年,盗蜂起。
灌率武勇结屯林中,盗不敢入,一乡赖以全。
太祖平武昌,灌诣军门谒见。
与语奇之,擢②湖广行省员外郎,累迁大都督府经历。
从大将军徐达北征。
寻命筑城泰州,工竣,除宁国知府。
时天下初定,民弃《诗》《书》久。
灌建学舍,延师,选俊秀子弟受业。
访问疾苦,禁豪右③兼并。
创户帖以便稽民。
帝取为式,颁行天下。
伐石筑堤,作水门蓄泄,护濒江田,百姓咸赖。
有坐盗麦舟者,论死数十人。
灌覆按④曰:“舟自漂至,而愚民哄取之,非谋劫也。
”坐其首一人,余悉减死。
灌丰裁⑤严正,而为治宽恤类此。
洪武四年召入京,病卒。
(节选自《明史·列传》)
【注】①环所居筑场种树:在住处周围种了大量的树。
②擢:提拔。
下文中的“迁”、“除”都与此相类似,授予官职的意思。
③豪右:豪强。
④覆按:复审案件。
⑤丰裁:风纪。
【小题1】根据要求,完成下列两小题。
(8分)
(1)解释下列句中加点词的意思。
(4分)
①延师()
②与语奇之()
③灌诣军门谒见()
④寻命筑城泰州()
(2)选出与“创户帖以便稽民”一句中“以”的用法相同的一项(2分)()
A.固以怪之矣
B.扶苏以数谏故
C.醒能述以文者
D.以俟夫观人风者得焉
(3)选出与“而愚民哄取之”一句中“而”“之”的用法完全相同的一项(2分)()A.杂然而前陈者辍耕之陇上 B.为坛而盟渔人甚异之
C.黑质而白章悍吏之来吾乡 D.而吾以捕蛇独存永之人争奔走焉
【小题2】用“”划出下面句子的两处朗读停顿。
(2分)
灌率武勇结屯林中
【小题3】翻译下列句子。
(6分,每题2分)
(1)灌率武勇结屯林中,盗不敢入,一乡赖以全。
(2)此人一一为具言所闻,皆叹惋。
(《桃花源记》)
(3)向吾不为斯役,则久已病矣。
(《捕蛇者说》)
【小题4】结合选文内容__________,说说陈灌是个怎样的人。
(2分)
1.古诗词阅读
阅读下面这首词,完成下题。
江城子·密州出猎
苏轼
老夫聊发少年狂,左牵黄。
右擎苍,锦帽貂裘,千骑卷平冈。
为报倾城随太守,亲射虎,看孙郎。
酒酣胸胆尚开张。
鬓微霜,又何妨。
持节云中,何日遣冯唐?会挽雕弓如满月,西北望,射天狼。
【小题1】本词上阕写景,描写了的宏大壮观的场面;下阕言志,抒发了词
人的豪情壮志。
【小题2】“持节云中,何日遣冯唐?”一句运用了典故,在表达效果上有什么好处?
2.阅读下列诗歌,回答问题。
樵夫词
【清】朱景素
白云堆里捡青槐,惯入深林鸟不猜。
无意带将花数朵,竟挑蝴蝶下山来。
【小题1】前两句体现环境清静的景物有、。
【小题2】请赏析“竟挑蝴蝶下山来”一句的精妙之处。
答:
3.阅读下面这首宋词,完成下题
鹧鸪天
苏轼
林断山明竹隐墙,乱蝉衰草小池塘。
翻空白鸟时时见,照水红蕖细细香。
村舍外,古城旁,杖藜徐步转斜阳。
殷勤昨夜三更雨,又得浮生一日凉。
【注】①1080年,苏轼谪居黄州时写下了这首词。
②红蕖,红荷花的别名。
③浮生,语出《庄子?刻意》“其生若浮,其死若休”一句,意为人生在世,虚浮不定,指短暂虚幻的人生。
【小题1】词的上阕是从哪几个角度写景的?请对此作简要分析。
【小题2】词的最后两句“殷勤昨夜三更雨,又得浮生一日凉”可谓画龙点睛,试分析这首词表达了作者怎样的思想感情。
4.阅读下面诗歌,完成下题。
菊花(唐元稹)
秋丛绕舍似陶家,遍绕篱边日渐斜。
不是花中偏爱菊,此花开尽更无花。
【小题1】第二句中“绕”字写出诗人赏菊时的情态。
【小题2】说说诗人偏爱菊的原因。
1.阅读下面的文字,根据要求作文。
(60分)
人生何处不相逢。
与他人相逢,也许就是一次情感的慰藉;与自然相逢,也许就是一次灵魂的洗礼;与书籍相逢,也许就是一次心智的陶冶;与历史相逢,也许就是一次精神的升华……总有一次相逢,会触动我们的心灵,温暖我们的人生。
请根据自己的生活经历和切身体验__________,以“一次相逢一份暖”为题,写一篇文章。
要求:①除诗歌外,文体不限;②不少于600个字;③文中不得出现真实的地名、校名、
人名;④书写要正确、规范、美观。