孙权劝学原文及翻译
孙权劝学翻译及原文

初,权谓吕蒙曰:“卿今当涂掌事,不可不学!”蒙辞以军中多务。
权曰:“孤岂欲卿治经为博士邪(语气词,通“耶”)!但当涉猎,见往事耳。
卿言多务,孰若孤?孤常读书,自以为大有所益。
”蒙乃始就学。
及鲁(lù)肃过寻阳,与蒙论议,大惊曰:“卿今者才略,非复吴下阿蒙!”蒙曰:“士别三日,即更刮目相待,大兄何见事之晚乎!”肃遂(suì多音字)拜蒙母,结友而别。
译文
当初,孙权对吕蒙说:“你现在当权掌管政事,不可以不学习!”吕蒙用军中事务繁多的理由来推托。
孙权说:“我难道是想要你研究儒家经典成为传授经书的学官吗?只是应当粗略地阅读,了解历史罢了。
你说军中事务繁多,谁能比得上我呢?我经常读书,(我)自认为(读书对我)有很大的好处。
”吕蒙于是就开始学习。
等到鲁肃到寻阳的时候,和吕蒙论议国家大事,(鲁肃)惊讶地说:“你现在的才干和谋略,不再是以前那个吴县的阿蒙了!”吕蒙说:“和有抱负的人分开一段时间后,就要用新的眼光来看待,长兄怎么认清事物这么晚啊!”于是鲁肃拜见吕蒙的母亲,与吕蒙结为朋友才分别。
《孙权劝学》原文及译文

《孙权劝学》原文及译文《孙权劝学》原文及译文《孙权劝学》写的是吕蒙在孙权劝说下“乃始就学”。
孙权劝学,先向吕蒙指出“学”的必要性,《孙权劝学》应该怎样翻译呢?孙权劝学作者:司马光初,权谓吕蒙曰:“卿今当涂掌事,不可不学!”蒙辞以军中多务。
权曰:“孤岂欲卿治经为博士邪!但当涉猎,见往事耳。
卿言多务,孰若孤?孤常读书,自以为大有所益。
”蒙乃始就学。
及鲁肃过寻阳,与蒙论议,大惊曰:“卿今者才略,非复吴下阿蒙!”蒙曰:“士别三日,即更刮目相待,大兄何见事之晚乎!”肃遂拜蒙母,结友而别。
《孙权劝学》译文当初,孙权对吕蒙说:“你现在当权掌管政事,不可以不学习!”吕蒙用军中事务繁多的理由来推托。
孙权说:“我难道是想要你研究儒家经典成为传授经书的学官吗?只是应当粗略地阅读,了解历史罢了。
你说军中事务繁多,谁能比得上我呢?我经常读书,(我)自认为(读书对我)有很大的好处。
”吕蒙于是就开始学习。
等到鲁肃到寻阳的时候,和吕蒙论议国家大事,(鲁肃)惊讶地说:“你现在的才干和谋略,不再是以前那个吴县的阿蒙了!”吕蒙说:“和有抱负的人分开一段时间后,就要用新的眼光来看待,长兄怎么认清事物这么晚啊!”于是鲁肃拜见吕蒙的母亲,与吕蒙结为朋友才分别。
道理启示(1)我们不要以一成不变的态度看待他人,要以开放的眼光看待事物。
(2)不能因为事情繁忙就放弃学习,坚持读书是有益的。
(3)要善于听取他人好的建议或意见并去做。
(4)告诉我们一个人只要广泛涉猎就会学有所成。
(5)不但自己要学好,还要催动附近的人也要学习,让社会也一起进步。
(6)劝人要讲究策略。
(7)不要找借口不听从别人。
(8)只要发奋学习,就能积学修业,学有所成。
(9)读书给人以乐趣,给人以光彩,给人以才干。
(10)一个人即使基础差,但只要端正态度,刻苦努力,就能学到知识,并提高自己的认知水平和办事能力。
(11)求知可以改变人的天性。
人的天性犹如野生的花草,求知学习好比修剪移栽。
七年级下册《孙权劝学》原文及译文

七年级下册第四课《孙权劝学》原文及译文原文
初,权谓吕蒙曰:“卿今当涂掌事,不可不学!”蒙辞以军中多务。
权曰:“孤岂欲卿治经为博士邪(语气词,通“耶”)!但当涉猎,见往事耳。
卿言多务,孰若孤?孤常读书,自以为大有所益。
”蒙乃始就学。
及鲁(lù)肃过寻阳,与蒙论议,大惊曰:“卿今者才略,非复吴下阿蒙!”蒙曰:“士别三日,即更刮目相待,大兄何见事之晚乎!”肃遂(suì多音字)拜蒙母,结友而别。
译文
当初,孙权对吕蒙说:“你现在当权掌管政事,不可以不学习!”吕蒙用军中事务繁多的理由来推托。
孙权说:“我难道是想要你研究儒家经典成为传授经书的学官吗?只是应当粗略地阅读,了解历史罢了。
你说军中事务繁多,谁能比得上我呢?我经常读书,(我)自认为(读书对我)有很大的好处。
”吕蒙于是就开始学习。
等到鲁肃到寻阳的时候,和吕蒙论议国家大事,(鲁肃)惊讶地说:“你现在的才干和谋略,不再是以前那个吴县的阿蒙了!”吕蒙说:“和有抱负的人分开一段时间后,就要用新的眼光来看待,长兄怎么认清事物这么晚啊!”于是鲁肃拜见吕蒙的母亲,与吕蒙结为朋友才分别。
朗读节奏
初,权/谓吕蒙曰:“卿/今/当涂/掌事,不可/不学!”蒙/辞以军中多务。
权曰:“孤/岂欲卿/治经为博士邪! 但当/涉猎,见/往事耳。
卿言/多务,孰/若/孤?孤/常读书,自以/为大有所益。
”蒙/乃始就学。
及/鲁肃过寻阳,与蒙/论议,大惊曰:“卿/今者才略,非复/吴下阿蒙!”蒙曰:“士别/三日,即更/刮目相待,大兄/何见事之晚乎!”肃/遂拜蒙母,结友而别。
《孙权劝学》原文,译文及注释

《孙权劝学》原文,译文及注释《孙权劝学》原文:子晋见东吴孙权,曰:“晋家世为文学之家,胸藏千卷之书,今独不见所废乎?”权曰:“世主好武,吾安敢以文学干扰其志。
”子晋曰:“文学者,世之宝也。
往者魏武帝以明理之故,舍世之宝而专思武功智谋之事,使数世之后,千里之内,无一文学者。
后世人以为愚闇,则以亡国。
千里之内,无一文学者,吾甚病焉。
君若能使当世之人,皆以文学称贤,使人与日俱进,则吾世受其福也。
”权曰:“夫学者,人之本也,而教化之资也。
古之君子,以文学为事,未有不修身齐家治国平天下者也。
今诸葛亮、周瑜等文学者多为世所称,表面南面而不厌其繁,其志不在众人所在,可谓学者矣。
而此等之人,正以修身齐家治国平天下为己任。
夫学者修身齐家,而后治国平天下,非学者之本意也。
以学者之资,以修身齐家治国平天下为事,此则差矣。
夫孔子曰:“君子有三戒:少之时,血气未定,勿玩好;及其长也,血气已定,而未有功业者,勿与之业;及其贵也,未有功业者,勿与之国。
”此乃人欲得为贵者之心也。
夫学者修身齐家治国平天下,此则饰品也,非学者之本也。
夫学者之本,以学者之资,以修身齐家治国平天下为事也。
夫学者之本,以修身齐家治国平天下为事,而后以修身齐家治国平天下为功。
夫孔子曰:“君子不慮也,不慮而后知者也。
”夫学者之本,以修身齐家治国平天下为事,而后以修身齐家治国平天下为功,此则学者之本也。
今汝学者,顾修身齐家治国平天下为事而已,此则差矣。
夫学者之本,当以修身齐家治国平天下为事,而后以修身齐家治国平天下为功。
今汝学者,为事而已,此则差矣。
夫学者之本,当以修身齐家治国平天下为事,而后以修身齐家治国平天下为功。
今汝学者,为事而已,此则差矣。
”注:《孙权劝学》是《三国演义》中的一段对话,取自孙权劝说魏国的学者子晋。
孙权以此劝学之意,表达了他对学者修身齐家治国平天下的重要性的看法和对时代学风的批评。
劝学者要以修身齐家治国平天下为本,实践于事才能成为真正的学者。
《孙权劝学》翻译文言文

昔者,孙权闻鲁肃之志,谓肃曰:“卿今者才略,非复吴下阿蒙,卿为将则宜以兵法见教,吾欲闻卿所学,可得闻乎?”肃对曰:“臣闻古人云:‘学如逆水行舟,不进则退。
’是以古人云:‘非学无以广才,非志无以成学。
’故臣虽不才,亦欲勉力以学,望公能赐教。
”权闻言,叹曰:“卿言良是。
吾常思之,人固有一死,或重于泰山,或轻于鸿毛。
用之所趋异也。
今卿欲广才,吾岂能吝教哉?”于是,权命肃从军,随行遍历三军,教习武艺。
肃从权,勤学不辍,日夜不懈。
权见肃所学,心悦之,乃谓肃曰:“卿今所学,颇得吾心矣。
吾闻古人云:‘读万卷书,行万里路。
’卿若能兼修文武,岂不更佳乎?”肃对曰:“臣闻之:‘书中自有颜如玉,书中自有黄金屋。
’愿公教臣以诗书,使臣知礼仪,明道理。
至于武艺,臣已略知一二,但愿公能赐教。
”权闻言,大喜,遂命太史慈教肃兵法,又命张昭教肃诗书。
肃感激涕零,曰:“公之恩德,臣终身难忘。
臣虽不才,愿竭尽全力,以报公之恩。
”自此,肃日夜勤学,诗书武艺,无所不精。
权见肃之才,益加器重,乃谓肃曰:“卿今才德兼备,吾甚喜之。
吾知卿所学,已非昔日吴下阿蒙矣。
卿若能助吾治国,吾何幸也!”肃对曰:“臣虽不才,敢不尽力。
公若能任臣以事,臣必竭尽全力,以报公之知遇之恩。
”权闻言,喜曰:“卿既如此,吾有何忧?卿宜尽心竭力,以助吾治国,吾亦当竭尽全力,以辅卿之志。
”于是,孙权与鲁肃同心协力,治理吴国。
权以肃为心腹,肃亦以权为明主,君臣相得,国家安定。
孙权劝学之事,传为美谈。
后世之人,闻之莫不感慨万千。
鲁肃虽出身寒微,但因其勤奋好学,终成一代名将。
此乃勤学之效也。
夫学如逆水行舟,不进则退。
人生在世,唯有勤学不辍,方能不断进步。
孙权劝学,实为后世之鉴。
愿世人皆以鲁肃为榜样,勤学不辍,成就一番事业。
孙权劝学原文、翻译及赏析(6篇)

孙权劝学原文、翻译及赏析(6篇)孙权劝学原文、翻译及赏析(6篇)孙权劝学原文、翻译及赏析1原文初,权谓吕蒙曰:“卿今当涂掌事,不可不学!”蒙辞以军中多务。
权曰:“孤岂欲卿治经为博士邪!但当涉猎,见往事耳。
卿言多务,孰若孤?孤常读书,自以为大有所益。
”蒙乃始就学。
及鲁肃过寻阳,与蒙论议,大惊曰:“卿今者才略,非复吴下阿蒙!”蒙曰:“士别三日,即更刮目相待,大兄何见事之晚乎!”肃遂拜蒙母,结友而别。
——宋代·司马光撰《孙权劝学》译文及注释译文当初,孙权对吕蒙说:“你现在当权管事,不可以不学习!”吕蒙用军中事务繁多来推托。
孙权说:“我难道想要你研究儒家经典,成为博士吗?我只是让你粗略地阅读,了解历史罢了。
你说军务繁多,谁比得上我事务多呢?我经常读书,自己觉得获益颇多。
”吕蒙于是开始学习。
等到鲁肃到寻阳的时候,鲁肃和吕蒙一起谈论议事,鲁肃十分吃惊地说:“你现在军事方面和政治方面的才能和谋略,不再是吴下时没有才学的阿蒙了!”吕蒙说:“与读书的人分别几天,就应当用新的眼光看待,长兄你知晓事情怎么这么晚呢?”于是鲁肃拜见吕蒙的母亲,和吕蒙结为好友后分别了。
注释初:当初,起初,这里是追述往事的习惯用词。
权:指孙权,字仲谋,吴郡富春(浙江富阳)人,黄龙元年(公元222年)称王于武昌(今湖北鄂城),国号吴,不久迁都建业,(今江苏南京)。
229年称帝。
谓……曰:谓,告诉;连用表示“对……说”。
吕蒙:字子明,三国时吴国名将,汝南富陂(今安徽省阜南县东南)人。
卿:古代君对臣或朋友之间的爱称。
今:当今。
当涂:当道,当权。
掌事:掌管政事。
辞:推托。
以:介词,用。
务:事务。
孤:古时王侯的自称。
岂:难道。
治经:研究儒家经典。
治,研究。
“经”指《诗经》《尚书》《礼记》《周易》《春秋》等书。
博士:当时专掌经学传授的学官。
邪(yé):通“耶”,语气词,表示反问或疑问的语气。
但:只,仅。
当:应当。
涉猎:粗略地阅读。
见往事:了解历史。
孙权劝学文言文翻译

《孙权劝学》原文初,权谓吕蒙曰:“卿今当涂掌事,不可不学!”蒙辞以军中多务。
权曰:“孤岂欲卿治经为博士邪?但当涉猎,见往事耳。
卿言多务,孰若孤?孤常读书,自以为大有所益。
”蒙乃始就学。
及鲁肃过寻阳,与蒙论议,大惊曰:“卿今者才略,非复吴下阿蒙!”蒙曰:“士别三日,即更刮目相待,大兄何见事之晚乎!”肃遂拜蒙母,结友而别。
《孙权劝学》译文当初,吴王孙权对吕蒙说:“你现在身居要职掌握重权,一定要学习!”吕蒙用军中事务繁忙为理由推辞了。
孙权说:“我难道是想要你研究儒家经典成为学识渊博的学者吗?只要泛览群书,了解一些以往的事罢了。
你说你事务繁忙,谁比得上我处理的事务多呢?我常常读书,自己感到有很大的收益。
”于是吕蒙就开始学习。
等到鲁肃来到寻阳的时候,和吕蒙讨论(天下大事),(鲁肃听到吕蒙的见解后)非常惊奇地说:“我现在才发现,以你现在的才干和谋略,已不再是当年的那个东吴阿蒙了!”吕蒙说:“读书人分别几日,就要重新用新眼光来看待,长兄知道这件事太晚了啊!”于是,鲁肃拜见吕蒙的母亲,与吕蒙结为朋友后才告别。
作者简介司马光,(1019年11月17日—1086年)字君实,号迂叟,山西夏县涑水乡人,出生于今河南省信阳市光山县,世称涑水先生,北宋政治家,史学家,文学家。
宋仁宗时中进士,英宗时进龙图阁直学士。
宋神宗时,王安石施行变法,朝廷内外有许多人反对,司马光就是其中之一。
王安石变法以后,司马光离开朝廷十五年,专心编纂《资治通鉴》,用功刻苦、勤奋。
用他自己话说是:“日力不足,继之以夜。
”宋仁宗末年任天章阁待制兼侍讲知谏院,他立志编撰《通志》,作为封建统治的借鉴。
治平三年(1066年)撰成战国迄秦的八卷上进,英宗命设局续修。
神宗时赐书名《资治通鉴》。
王安石行新政,他的续编撰《通鉴》,至元丰七年(1084年)成书。
他从发凡起例至删削定稿,都亲自动笔。
元丰八年宋哲宗即位,高太皇太后听政,召他入京主国政,次年任尚书左仆射、兼门下传郎,数月间尽废新法,罢黜新党。
七年级下册《孙权劝学》原文及译文

七年级下册第四课《孙权劝学》原文及译文原文
初,权谓吕蒙曰:“卿今当涂掌事,不可不学!”蒙辞以军中多务。
权曰:“孤岂欲卿治经为博士邪(语气词,通“耶”)!但当涉猎,见往事耳。
卿言多务,孰若孤?孤常读书,自以为大有所益。
”蒙乃始就学。
及鲁(lù)肃过寻阳,与蒙论议,大惊曰:“卿今者才略,非复吴下阿蒙!”蒙曰:“士别三日,即更刮目相待,大兄何见事之晚乎!”肃遂(suì多音字)拜蒙母,结友而别。
译文
当初,孙权对吕蒙说:“你现在当权掌管政事,不可以不学习!”吕蒙用军中事务繁多的理由来推托。
孙权说:“我难道是想要你研究儒家经典成为传授经书的学官吗?只是应当粗略地阅读,了解历史罢了。
你说军中事务繁多,谁能比得上我呢?我经常读书,(我)自认为(读书对我)有很大的好处。
”吕蒙于是就开始学习。
等到鲁肃到寻阳的时候,和吕蒙论议国家大事,(鲁肃)惊讶地说:“你现在的才干和谋略,不再是以前那个吴县的阿蒙了!”吕蒙说:“和有抱负的人分开一段时间后,就要用新的眼光来看待,长兄怎么认清事物这么晚啊!”于是鲁肃拜见吕蒙的母亲,与吕蒙结为朋友才分别。
朗读节奏
初,权/谓吕蒙曰:“卿/今/当涂/掌事,不可/不学!”蒙/辞以军中多务。
权曰:“孤/岂欲卿/治经为博士邪! 但当/涉猎,见/往事耳。
卿言/多务,孰/若/孤?孤/常读书,自以/为大有所益。
”蒙/乃始就学。
及/鲁肃过寻阳,与蒙/论议,大惊曰:“卿/今者才略,非复/吴下阿蒙!”蒙曰:“士别/三日,即更/刮目相待,大兄/何见事之晚乎!”肃/遂拜蒙母,结友而别。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原文:初,权谓吕蒙曰:“卿今当涂掌事,不可不学!”蒙辞以军中多务。
权曰:“孤岂欲卿治经为博士邪!但当涉猎,见往事耳。
卿言多务,孰若孤孤常读书,自以为大有所益。
”蒙乃始就学。
及鲁肃过寻阳,与蒙议论,大惊曰:“卿今者才略,非复吴下阿蒙!”蒙曰:“士别三日,即更刮目相待,大兄何见事之晚乎!”肃遂拜蒙母,结友而别。
翻译:当初,孙权对吕蒙说:“你现在当权管事了,不可不学习!”吕蒙用军中事务繁多来推辞。
孙权说:“我难道想要你研究经书成为博士吗只是应当浏览群书,了解历史罢了。
你说你事务多,哪里比得上我(事务多)呢我经常读书,自己认为大有益处。
”吕蒙于是开始读书学习。
到鲁肃来到寻阳的时候,(鲁肃)和吕蒙讨论评议,非常惊奇地说:“你现在的才干、谋略,(已)不再是(当年)吴地的(那个)阿蒙了!”吕蒙说“志士离别三日,就要重新擦亮眼睛用新的眼光相看了,长兄怎么认清这件事这么晚啊!”鲁肃于是拜见吕蒙的母亲,(与吕蒙)结为朋友(后)就分别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