聚合物用相容剂研发现状综述

合集下载

聚合物材料研究现状与发展趋势

聚合物材料研究现状与发展趋势

聚合物材料研究现状与发展趋势近年来,聚合物材料的研究变得越来越引人注目。

由于其独特的化学与物理特性,聚合物材料在各种应用中得到广泛使用。

本文将对聚合物材料的研究现状与发展趋势进行探讨。

一、聚合物材料的研究现状聚合物材料是由多个单体连接而成的高分子化合物,是一种类似塑料的材料。

除了塑料,聚合物材料还包括橡胶、纤维和胶水等。

考虑到其高度的可塑性、低成本和多样性,聚合物材料在很多工业应用中得到了广泛的应用。

例如,塑料材料被用于制造一次性餐具和包装材料等。

电缆外壳、管道和车身的部件等也常用聚合物材料制造。

同时,在医疗领域,聚合物材料也扮演着重要角色,例如各种医用植入物、新药载体等。

这些聚合物材料能够呈现出不同的性质和功能,例如可溶性、强度、刚度和柔软性等,这使其有无限的可能性。

但就目前而言,聚合物材料在许多方面还需要进一步的发展。

二、聚合物材料的发展趋势1. 环保、节能和可持续性聚合物材料的生产和使用往往会对环境造成影响。

因此,聚合物材料的发展趋势是朝着生产过程中的环保和节能以及使用过程中的可持续性方向发展。

例如,许多厂商现在正尝试用可循环、可降解和可再利用的材料来代替传统的聚合物材料。

在生产过程中,聚合物材料的耗能成本通常很高。

因此,科学家们正在努力开发更加省能的生产工艺和新型的低成本、高效能的材料。

2. 聚合物材料的新型应用科学家们始终在寻求新的聚合物材料应用领域,并在对应领域进行了大量的研究。

例如,人工晶体中的聚合物用于光学和电子器件,所以科学家们正在研究不同结构的聚合物来增强人工晶体的性能,并打造出更多不同的器件。

医疗技术也是聚合物材料的重要应用领域。

新型聚合物材料开发将使得这一领域更加强大。

例如,聚合物纳米微粒正在用于携带药物并在体内释放,从而达到更安全、有效的治疗效果。

3. 可控制和高级材料随着我们对聚合物材料的了解越来越深入,我们能把这些材料所拥有的属性加以改善。

例如,聚合物材料的形状、力学性质、电导率和化学性质等属性,都可以被人为改变。

相容剂的相关问题研究报告

相容剂的相关问题研究报告

相容剂的相关问题研究报告相容剂的相关问题研究报告一、引言相容剂是指可以改善不同材料间相互兼容性的添加剂,在多种工业领域,如橡胶、塑料、涂料等生产中起到重要的作用。

相容剂的使用可以提高材料的可加工性、耐久性和性能稳定性,但是相容剂的选择和使用也存在一些问题。

本报告将探讨相容剂的相关问题,并提出一些建议和解决方案。

二、相容剂的作用和分类相容剂通常通过在材料中引入相同或相似的官能团,使得它们在分子水平上相互吸附和扩散,从而改善材料的相容性。

根据相容剂对不同材料之间的相互作用机理和化学结构,可以将相容剂分为表面活性剂、界面剂、溶解剂和复合剂等几类。

三、相容剂的选择与应用1. 相容剂的选择因材料而异:不同材料需要不同类型的相容剂进行改善其相容性。

因此,在选择相容剂时,需要考虑材料的种类、特性和目标性能要求,以及相容剂与材料之间的互作用。

2. 相容剂的添加量需要适度:相容剂的添加量过多会导致材料性能的下降,如强度、硬度和耐磨性的减弱。

因此,在使用相容剂时,需要进行适当的调整和控制。

3. 不同相容剂的组合可能存在相互作用:在一些复合材料中,同时使用多种不同类型的相容剂可能会出现相互干扰的问题,导致材料性能的下降。

因此,在相容剂的组合使用时,需要进行充分的配伍性测试和实验验证。

四、相容剂的问题及解决方案1. 相容剂与材料的相互作用:相容剂与材料之间的相互作用可能存在竞争或选择性吸附的问题,导致相容效果不佳。

可以通过优化相容剂的结构和添加方式,以及加入表面活性剂来改善相容性。

2. 相容剂对环境的影响:一些相容剂在使用和处理过程中可能会对环境产生负面影响。

可以通过选择环境友好型的相容剂或改进生产工艺来降低环境污染。

3. 相容剂的经济性和可持续性:相容剂的价格较高,且由于其化学结构的特殊性,生产成本较高。

可以通过技术创新和工艺优化来提高相容剂的经济性和可持续性。

五、结论与展望相容剂在材料工业中具有重要的作用,但其选择和应用也面临一些问题。

相容剂研究报告

相容剂研究报告

相容剂研究报告
相容剂是一种能够改善不同材料之间相互作用的物质,它可以在不同材料之间形成一层薄膜,从而提高它们之间的相容性。

相容剂在化工、塑料、橡胶等领域中得到了广泛的应用,它可以改善材料的加工性能、物理性能和化学性能,从而提高产品的质量和降低成本。

相容剂的研究主要涉及到两个方面:一是相容剂的种类和性能,二是相容剂的应用和效果。

相容剂的种类很多,常见的有聚酯、聚醚、聚酰胺、聚氨酯等,它们的性能也各不相同。

相容剂的应用和效果则取决于材料的种类、性质和加工条件等因素,需要进行详细的实验研究和数据分析。

在相容剂的研究中,需要注意以下几个方面:一是相容剂的选择,需要根据材料的种类和性质来选择相应的相容剂,以达到最佳的效果;二是相容剂的添加量,需要根据材料的比例和加工条件来确定相应的添加量,以避免过多或过少的添加对产品性能的影响;三是相容剂的加工方式,需要根据材料的加工方式来选择相应的加工方式,以确保相容剂能够充分发挥作用。

相容剂的研究对于提高产品的质量和降低成本具有重要的意义。

相容剂可以改善材料的加工性能、物理性能和化学性能,从而提高产品的质量和降低成本。

相容剂的研究还可以为材料的开发和应用提供新的思路和方法,为化工、塑料、橡胶等领域的发展做出贡献。

相容剂的研究是一个复杂而又重要的课题,需要进行详细的实验研究和数据分析,以达到最佳的效果。

相容剂的应用和效果取决于材料的种类、性质和加工条件等因素,需要根据实际情况进行选择和调整。

相容剂的研究对于提高产品的质量和降低成本具有重要的意义,可以为材料的开发和应用提供新的思路和方法,为化工、塑料、橡胶等领域的发展做出贡献。

聚合物材料研发的现状与趋势

聚合物材料研发的现状与趋势

聚合物材料研发的现状与趋势聚合物作为一类功能性材料已经在人类历史中占据了重要地位,从最初的天然聚合物到现在的合成聚合物,聚合物材料的种类和性能也不断得到了提升和改进。

随着科技的发展和人们对材料功能要求的不断增加,聚合物材料的研发工作也变得日益重要,成为了材料科学和工程研究领域中的热门话题。

本文将从聚合物材料研发的现状和趋势两方面来探讨其发展的方向和前景。

一、聚合物材料研发的现状1. 聚合物材料的应用领域不断拓展聚合物材料已经成为了现代工业发展中的重要材料之一,广泛应用于食品、医药、军工、电子、建筑等领域。

在医疗行业中,聚合物材料被广泛运用于医疗器械、人造器官、药物缓释等领域;在建筑行业中,聚合物材料则被用于地面、墙面、屋面、隔音材料等领域。

随着科技的不断发展,未来聚合物材料的应用领域还将不断拓展和扩大。

2. 聚合物材料的结构和性能不断优化随着人们对聚合物材料性能要求的提升,聚合物材料的结构和性能也得到了不断改进和优化。

当前,一些新型聚合物材料的发展重点主要集中在高强度、高韧性、高耐用性、高透明性、高导热性、高阻隔性等方面,同时聚合物材料的复合材料化、功能化、智能化等方向也得到了广泛关注。

3. 聚合物材料研发技术不断提升在聚合物材料研发技术方面,科学家们不断探索新的合成方法和制备技术,以提高材料的纯度、分子结构等方面的质量。

此外,新型材料评价技术、材料测试技术、材料加工技术等都不断得到提升,为聚合物材料研发提供了更加丰富和全面的手段。

二、聚合物材料研发的趋势1. 生物可降解聚合物材料的热点随着环保意识的不断提高,生物可降解聚合物材料成为了研发的热点之一。

这种材料不仅拥有聚合物材料的特性,还具有较强的降解性能,可以在自然环境中迅速降解,达到环境友好的效果。

生物可降解聚合物材料被广泛应用于医药、包装、餐具等领域。

2. 高性能聚合物材料的发展方向在高性能聚合物材料方面,发展重点主要包括高分子量、高韧性、高透明性、高导电性、高导热性等。

聚合物材料的研究进展与应用前景

聚合物材料的研究进展与应用前景

聚合物材料的研究进展与应用前景聚合物是一种高分子化合物, 由相同或不同的单体组成, 经过化学反应形成的大分子化合物。

聚合物广泛应用于生产和工业领域, 带来了巨大的经济和社会效益。

近年来, 随着科技的不断进步和发展, 聚合物材料的研究也得到了广泛的关注。

本文将从聚合物材料的种类、研究进展和应用前景三个方面来阐述聚合物材料的重要性和未来发展。

一、聚合物材料种类目前, 聚合物材料种类繁多, 从化学结构上分为线性聚合物、枝状聚合物、交联聚合物、共聚物等。

其中, 线性聚合物指由同一种单体按照直链排列而成的聚合物, 枝状聚合物则是由一种单体分子产生分支的体系。

交联聚合物则是由单体分子交错形成的三维网状结构, 共聚物由不同的单体在聚合反应中形成的的聚合物。

此外, 聚合物材料还可按用途分为高分子材料、粘合剂、树脂等。

二、聚合物材料研究进展近年来, 聚合物材料的研究取得了长足的进展。

主要表现在以下几个方面:1.高性能聚合物的开发。

如增强型聚合物、导电聚合物、抗老化聚合物等, 具有优异的特性, 在航空航天、高档汽车、新能源等领域都有广泛的应用。

2.聚合物复合材料的研究。

将不同的聚合物材料和其他功能性材料相结合, 可形成具有特定性能的复合材料。

如纳米复合材料、智能材料等。

其性能超过了单一材料的性能, 在材料领域具有广阔的应用前景。

3.聚合物材料模拟研究。

通过计算机模拟等手段, 研究聚合物材料的分子结构、微观结构、热力学性质等。

这种方法不仅可以探索未知的聚合物材料结构, 还可以指导材料设计和工艺开发。

三、聚合物材料应用前景随着人们对高强度、耐腐蚀、抗磨损、导电等性能需求的不断提高, 聚合物材料已经逐渐取代了部分传统材料的使用。

在未来, 聚合物材料在以下领域将有广阔的应用前景:1.新能源领域。

聚合物材料可以应用于锂离子电池、太阳能电池等领域, 具有轻量、高强度、高电导等特点。

这些特性都有助于提升新能源设备的性能。

2.汽车和航空航天领域。

相容剂研究报告

相容剂研究报告

相容剂研究报告随着人们对环境保护和可持续发展的重视,绿色化学成为了一个备受关注的领域。

其中,相容剂作为一种绿色化学品,具有广泛的应用前景。

本文将从相容剂的定义、作用机理、应用领域、研究进展等方面进行探讨。

一、相容剂的定义相容剂,又称为协同剂,是指一种能够在两种或多种不相容的物质之间起到缓和作用的化学品。

它能够增加不相容物质之间的相容性,使它们能够混合在一起,从而达到预期的效果。

二、相容剂的作用机理相容剂的作用机理主要有以下几个方面:1. 降低表面张力:相容剂能够降低不相容物质之间的表面张力,使它们能够更好地混合在一起。

2. 阻止相分离:相容剂能够阻止不相容物质之间的相分离,从而保持它们的稳定性。

3. 改善相容性:相容剂能够改善不相容物质之间的相容性,使它们能够更好地相互作用。

三、相容剂的应用领域相容剂具有广泛的应用领域,主要包括以下几个方面:1. 油墨和涂料:在油墨和涂料中,相容剂能够改善不同颜料之间的相容性,使它们能够更好地混合在一起,从而提高油墨和涂料的色彩鲜艳度和涂层质量。

2. 塑料加工:在塑料加工中,相容剂能够改善不同树脂之间的相容性,使它们能够更好地混合在一起,从而提高塑料制品的性能。

3. 医药制品:在医药制品中,相容剂能够改善不同药物之间的相容性,使它们能够更好地混合在一起,从而提高药物的效果。

4. 食品和化妆品:在食品和化妆品中,相容剂能够改善不同成分之间的相容性,使它们能够更好地混合在一起,从而提高食品和化妆品的品质。

四、相容剂的研究进展相容剂的研究始于20世纪初,目前已经有了很大的进展。

主要包括以下几个方面:1. 新型相容剂的研究:随着化学技术的不断发展,人们正在研究开发新型的相容剂,以满足不同领域的需求。

2. 相容剂的合成方法:人们正在研究开发新的相容剂合成方法,以提高其合成效率和质量。

3. 相容剂的应用研究:人们正在研究相容剂在不同领域的应用,以探索其更多的应用前景。

4. 相容剂的生态环境影响研究:人们正在研究相容剂对生态环境的影响,以保护环境和人类健康。

相容剂在PET材料共混改性中的应用研究进展

相容剂在PET材料共混改性中的应用研究进展

相容剂在PET材料共混改性中的应用研究进展1. 引言1.1 研究背景PET(聚对苯二甲酸乙二醇酯)是一种广泛应用于食品包装、纤维和塑料瓶等领域的重要塑料材料。

由于PET的刚性和脆性,以及与其他塑料材料的相容性不佳,限制了其在更广泛应用领域的发展。

为了克服这些问题,研究人员开始将相容剂引入PET材料中进行共混改性,以改善PET与其他材料之间的相容性,并提高其性能。

相容剂是一种能够促进两种或多种材料混合物中溶解或分散的物质,常用于提高材料之间的相容性和提升混合物的力学性能。

在PET材料共混改性中,相容剂的应用已经取得了一定的进展。

通过选择合适的相容剂种类和优化配比,可以有效改善PET与其他塑料材料的相容性,提高混合物的力学性能和耐热性能。

深入研究相容剂在PET材料共混改性中的应用研究进展具有重要意义,可以为提高PET材料的性能和拓展其应用领域提供重要的理论和技术支持。

章节的目的就是对相容剂在PET材料共混改性中的应用研究进展进行引言和概述。

1.2 研究意义PET材料是一种广泛应用的热塑性聚合物,具有优良的机械性能、化学稳定性和透明度,被广泛应用于包装、纺织品、汽车等领域。

PET材料在共混改性中存在着与其他材料的相溶性差、强度和韧性之间的矛盾等问题,限制了其进一步的应用。

相容剂在PET材料共混改性中的应用,能够有效改善不同材料间的相容性,提高共混物的力学性能和加工性能,拓展了PET材料的应用领域。

研究相容剂在PET材料共混改性中的应用具有重要的意义。

2. 正文2.1 相容剂的作用机理相容剂是在共混体系中添加的一种物质,其作用是减小不相容或难相容聚合物间的相互作用力,从而提高共混物的相容性和稳定性。

相容剂的作用机理主要包括以下几个方面:1. 降低表面能:相容剂在不同聚合物间形成界面层,降低表面能,使两者之间的相互作用力减弱,从而有利于各相之间的相互渗透和混合。

2. 提高相容性:相容剂可以促进不相容聚合物之间的相互扩散和交联,减少相互作用力,从而提高两者之间的相容性。

相容剂在PET材料共混改性中的应用研究进展

相容剂在PET材料共混改性中的应用研究进展

相容剂在PET材料共混改性中的应用研究进展摘要:PET(聚对苯二甲酸乙二醇酯)是一种重要的工程塑料,具有优异的物理性能和加工性能,然而其与其他塑料的共混性较差,限制了其在许多应用中的广泛使用。

相容剂是一种重要的方法,可以改善PET材料与其他塑料的相容性,提高其共混性能。

本文综述了近年来相容剂在PET材料共混改性中的应用研究进展,主要包括相容剂的分类和作用机制、相容剂对PET共混体系性能的影响、相容剂的选择原则以及相容剂对PET材料加工性能的影响等方面的研究成果。

关键词:相容剂,PET,共混改性,分类,作用机制一、引言二、相容剂的分类和作用机制相容剂可以根据其化学结构特点进行分类,常见的相容剂包括共轭嵌段共聚物(如苯乙烯-丁二烯嵌段共聚物)、功能型高分子(如聚酰胺酯、聚酯醚等)、低分子量增容剂(如二元醇、聚醚等)等。

相容剂通过以下几种方式提高PET与其他塑料的相容性:一是在分子层面上增加PET与其他塑料之间的相互作用力,改善分散度,减小分相现象;二是在界面层面上形成交联、共混界面,提高相容性。

三、相容剂对PET共混体系性能的影响相容剂的加入可以显著改善PET与其他塑料的共混体系性能。

研究表明,将聚酰胺酯作为相容剂加入PET和聚丙烯共混体系中,可以明显提高共混体系的热稳定性、力学性能等。

相容剂的选择也会对共混体系的性能产生影响。

研究发现,聚酰胺酯具有较好的相容性,能够形成连续的界面相,提高共混体系的相容性和力学性能;而聚醚酯等相容剂则表现出较差的相容性。

四、相容剂的选择原则选择合适的相容剂对于改善PET与其他塑料的相容性非常重要。

在选择相容剂时应考虑以下几个方面:一是与PET有较好的相容性;二是对PET的熔体流动性能和热稳定性影响较小;三是相容剂与其他塑料的相容性较好,能够形成稳定的共混界面。

相容剂的加入对PET材料的加工性能也会产生影响。

研究表明,聚合物相容剂对PET 的熔体流动性能有一定的改善作用,可以提高其熔体流动性和加工性能。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聚合物用相容剂研发现状1、前言随着科学技术的快速发展,特别是上世纪 80年代后电子、汽车、通讯等行业的飞速发展, 对聚合物材料的应用性能的要求日益提高,如要求聚合物具有很好的韧性、阻燃、耐高温、阻隔性等性能,但仅由合成新的聚合物来满足这些要求的应用性能则往往因原材料来源、合成技术、生产成本等因素而受到限制。

用已有的聚合物材料通过共混方法来制备具有崭新功能的多相聚合物,以收到事半功倍的效果。

这就是现在聚合物科学中的研发热点之一——高分子合金。

与开发高分子共聚物相比,开发高分子合金具有周期短,费用少等特点,同时材料性能优异。

然而,并不是任意两种或两种以上的聚合物简单地混合就能得到具有预期性的共混效果, 而是要有一定条件的,共混得到的高分子合金可能是非均相体系,也可能是均相体系。

聚合物间的相容性可分为分子相容、界面相容、部份分子相容等。

其中,聚合物之间的相容性是影响高分子合金的加工和性能的重要因素。

因此,提高聚合物间的相容性,是得到高性能高分子合金的有效途径。

2、聚合物增容技术人们在研究制备高分子合金时,发现聚合物相容性有几个基本原则:(1 溶解度参数相近原则溶解度参数相差越小,聚合物的相容性就越好;(2 极性相近原则共混体系中组分间的极性越相近,其相容性就好;(3 结构相近原则共混体系中组分间的结构相似,则相容性就好;(4 结晶相近原则当共混体系为结晶聚合物时,多组分的结晶能力相近时,相容性好(5 表面张力相近原则聚合物间表面张力越接近,两相间的浸润、接触与扩散就越好,界面的结合也越好;(6 黏度相近原则体系中各组分的黏度相近,有利于组分间的浸润与扩散,形成稳定的互容区,所以相容性好。

参照聚合物相容性的几个原则,高分子合金的制备技术可以通过以下几种途径获得:①改变聚合物分子链结构通过把一种或两种聚合物进行化学改性,引入一些极性基团,来提高聚合物两相间界面粘接强度,达到提高聚合物间相容性的目的。

如非极性聚合物 PE 与极性聚合物 PMMA 相容性较差,我们将 PE 制成氯化聚乙烯,可以使他们形成共混体系。

如在淀粉塑料中, 淀粉和塑料的相容性较差,于是人们将淀粉改性,在淀粉分子链中引入极性基团如马来酸酐、丙烯酸酯等,然后再与塑料混合就更容易了。

也可以在塑料大分子上引入极性基团,或两者都进行。

通过极性基团的引入,可以降低淀粉和塑料之间的界面张力,使两相相容得更好。

②在共混体系中添加相容剂改善高分子合金相容性的最方便的方法是加入第三组份。

这种第三组份就是我们常说的相容剂。

它可以增加两种聚合物的界面粘结力,使混合体系形成稳定的共混结构。

大量文献报道,当两种均聚物共混时,所用的相容剂最好是由两种均聚物的单体共聚而成的嵌段聚合物或接枝聚合物,其中嵌段聚合物较接枝聚合物增容效果好。

如 PMMA 与 PS 相容较差,在共混体系中加入 PS-co-PMMA, 共混体系的相容性明显提高。

又如日本石油化学的某产品其组成为 P(E-co-EA-c0-GMA, 可以用作环氧 /聚酰亚胺树脂共混体系的增容剂。

③形成互穿网络(IPN通过将一种聚合物交联或两种聚合物各自交联的方法,使两种聚合物结合在一起制得的互穿聚合物网络, 两种不同聚合物之间不存在接枝或化学交联。

如二十世纪 40年代美国 DOW 化学公司推出的 PB/PS共混体系就是互穿网络聚合物,又如 Petvarch Stystem公司生产的商品名 RIMPLASI ,其是 PA 与含乙烯基的硅氧烷共混而成的半互穿网络结构。

④聚合物交联有一些聚合物共混体系,可以通过交联的方法来提高共混体系的相容性。

如EPDM/Q共混体系,用过氧化物交联,可增加共混体系的相容性,共混物力学性能有较大提高。

由于在共混体系中添加相容剂最容易得到高分子合金,而且也是最经济的方法。

上世纪 80年代后,国外已经有许多大的化学公司把研究重点转移到这方面来了,反应性高分子相容剂在市场中的份额也很大,而国内这方面的工作才刚刚起步,与国外的差距较大。

所以,添加相容剂制备高分子合金是今后的发展方向。

而怎样制备适用的相容剂,是解决聚合物共混的关键。

3、相容剂的制造技术相容剂在高分子合金中的使用,有几方面的作用:①、可以促进合金高性能化。

如 GE 公司在汽车外板用材料上用 SEBS-g-MAH 来增容 PA66/PPO共混体系,共混体系的综合性能大副提高。

②、相容剂可以使高分子合金功能化,如使材料具有抗静电、阻隔性、生物降解等功能。

③、相容剂也可以用于塑料回收,减少环境污染。

如 DOW 公司的 Tyril Cpe可用于多种混合聚烯烃塑料的回收利用, Himoint 公司的“ Kraon G1652"SEBS 用于 PET 等树脂的回收利用。

相容性的种类及特点①、非反应型相容剂主要包括嵌段共聚物和接枝共聚物,其增容作用体现在降低共混物两相之间的界面能,促进两相的分散,阻止分散相的凝集,强化两相的粘结。

这类相容剂又可以分为 AB 型、 AC 型、 CD 型、 E 型。

AB 型是聚合物 A 与聚合物 B 形成的嵌段或接枝共聚物。

如 PS/PP共混体系的相容剂 PS-g-PP , PS/PI共混体系的相容剂 PS-co-PI, PP/PE共混体系中的 EPDM 。

AC 型是聚合物 A 及能与聚合物 B 相容或反应的接枝或嵌段共聚物。

如PP/PA6共混体系的 PP-g-PMMA,PET/HDPE体系的 SEBS,PPO/PS体系的 PS-g-EEA 。

又如三洋化成工业公司用马来酸酐改性 PP ,用于 PP 与工程塑料共混体系。

CD 型是由非 A 非 B ,但分别能与他们相容或反应的聚合物 C 和 D 的嵌段或接枝共聚物, 如 PA/PPO体系用的 SEBS 。

日本三菱化学公司的 EV A 可用于 BR/PVC 共混体系。

E 型是非 A 非 B 两种单体合成的能与聚合物 A 和 B 相容的无规共聚物。

如 PP/LDPE共混体系用的无规共聚 EPDM,PA6/PC共混体系用的相容剂MAH-acrlate(无规共聚而成。

非反应型相容剂的优点是容易混炼,容易控制,但是添加量一般较大。

②反应型相容剂它是一种分子链中含有活性基团的聚合物,这种聚合物添加到共混体系中,可以和其他聚合物组分发生化学反应,从而起到增容作用。

按照活性基团的不同,反应型相容剂分为马来酸酐型、丙烯酸型、环氧改性型、恶唑啉改性型等马来酸酐由于其反应活性大, 原材料便宜等因素, 自上世纪 80年代后期用作接枝单体后, 出现了许多关于其作为接枝单体的报道,并且有大量的产品面世。

特别是烯烃和苯乙烯系列树脂多采用共聚法引入马来酸酐。

如 PP-g-MAH 、 PE-g-MAH 、P(St-g-MAH等 ,ARCO Chem.公司 Dylark 系 St 和 MAH 共聚物, Du Pont 的 Bynel 产品结构是马来酸酐改性聚烯烃。

国内也有不少生产厂家如上海日之升,其牌号为CMG9904和 CMG9801. 。

丙烯酸型相容剂是继马来酸型之后开发的很有前途的新型相容剂。

目前市场上分为酰亚胺改性丙烯酸和丙烯酸改性聚烯烃类。

如 Rohm & Hass公司生产的牌号为 EXL-3388,是一种酰亚胺改性丙烯酸型相容剂, BP 公司的 Polybond EXL1009是丙烯酸改性 HDPE, 可以作为玻纤等填料填充 PE 的化学偶联剂 , 上海日之升公司的CAG0104 环氧改性型相容剂是在聚合物大分子链引入环氧基团如 GMA 、 EGMA 等,日本油脂公司的产品 Modiper A400、日本东亚合成化学公司的产品 Reseda GP300都是这一类型的相容剂恶唑啉改性型,如 DOW 化学公司的产品 RPS, 就是用恶唑啉改性 PS. 。

③低分子相容剂这类相容剂主要有有机硅烷和有机钛酸酯等可以起到偶联或交联作用的小分子。

反应型相容剂的特点是添加量少,增容效果明显,但是共混过程副反应不易控制,价格高。

相容剂的合成方法有大分子单体法、过氧化物单体法等。

日本东亚合成化学工业公司用大分子单体法制造了新型相容剂商品名“ RESEDA ” 。

这种相容剂添加量少,熔体粘度低,应用广,如牌号 GP-100适用于PA/ABS共混体系,牌号 GP-300适用于 PBT/ABS共混体系。

日本油脂公司采用过氧化物单体法制造接枝聚合物, 接枝率高。

如牌号 A1200系 LDPE-g-PS ,适用于 PE/PS共混体系,牌号 A1400系 LDPE-g-AS ,适用于 PE/ABS 共混体系。

4、接枝共聚物的制备在制备高分子相容剂时,通过使用极性单体在引发剂存在下,接枝到聚合物大分子链上的方法尤为方便,现在国内外已有许多学者在这方面做了大量的研究。

特别是反应挤出技术运用,使相容剂能够规模化生产。

眼下,国内许多科研院所,大的塑胶公司对聚合物接枝极性单体特别关注。

通过聚合物接枝极性单体来是当前实现聚合物改性的热点研究方向之一。

聚合物接枝的方法有固相接枝、溶液接枝、熔融接枝、辐射接枝、表面接枝等方法,前三种方法比较常用。

固相接枝是近几年来发展起来的新技术,在常压下进行反应,温度低。

反应时间短,高效节能,无溶剂回收,投资少使很有发展前途的接枝方法。

钱翼清、韦亚兵等研究了聚乙烯固相接枝马来酸丁二酯,接枝率可达 3.0%,李春成、李乔均等研究了 PP 固相接枝苯乙烯,华南理工大学的贾德民、罗元芳等用聚丙烯与三种单体进行固相接枝,其接枝率可达到 10%,是目前制备接枝物的接枝率最高水平。

溶液接枝法通常接枝率较高,华南理工大学的樊晓红等研究了马来酸酐溶液接枝 HDPE 。

但是溶液接枝存在一些问题需要解决, 如反应过程中需要大量的有毒溶剂, 对环境造成严重的污染, 溶剂的回收需要不少的资金,批量生产较困难。

故现在很少有用这种方法进行聚合物接枝。

熔融接枝是目前的常用方法,常用反应设备有密炼机,单、双螺杆挤出机。

特别是反应挤出技术的使用,使熔融法生产接枝聚合物在市场上占据重要位置。

反应挤出技术是上世纪 80年代后期发展起来的一种新型反应加工方式,它具有工艺简单、可连续化生产、投资少成本低、污染少等许多优点。

所以现在许多研究者把反应挤出技术用于熔融接枝聚合物。

大连理工大的王益龙对反应挤出熔融接枝做了大量的研究工作,他对反应过程中各种影响因素(如反应温度、反应时间、物料停留时间、引发剂用量及加入方式等对接枝产品性能的影响做了详细的研讨。

侯连龙、巴信武等用多单体 (St、 MMA 反应挤出接枝 PP ,来增容 PP/PVC,取得了很好的效果。

许国志、陈秀娟等用一步法多单体(St 、 MAH 反应挤出增容 PP/PA6,增容效果明显。

徐建平、刘春林等用反应挤出法制备苯乙烯接枝 LLDPE, 讨论了螺杆转数、反应温度、引发剂用量等因素对接枝率的影响。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