教科版科学四年级上册1.8《制作我的小乐器》教案
新教科版四年级科学上册第一单元8《制作我的小乐器》优秀教案

新教科版四年级科学上册第一单元8《制作我的小乐器》优秀教案一. 教材分析《制作我的小乐器》这一课是教科版四年级科学上册第一单元的第八课。
这一课的主要内容是让学生通过制作自己的小乐器,了解乐器的制作原理和音乐的基本知识,培养学生的动手能力和创造力。
教材中提供了多种制作乐器的方案,学生可以根据自己的喜好和实际情况选择制作。
二. 学情分析四年级的学生已经具备了一定的动手能力和创造力,他们对新鲜事物充满好奇,喜欢尝试。
但是在音乐方面的知识还不够丰富,对于乐器的制作原理和音乐的基本知识还需要通过实践活动来学习和掌握。
三. 教学目标1.让学生了解乐器的制作原理和音乐的基本知识。
2.培养学生的动手能力和创造力。
3.提高学生对音乐的兴趣,使他们在实践中感受音乐的魅力。
四. 教学重难点1.重点:让学生通过制作自己的小乐器,了解乐器的制作原理和音乐的基本知识。
2.难点:学生对乐器的制作原理和音乐的基本知识的掌握。
五. 教学方法采用“实践教学法”和“分组合作法”进行教学。
让学生在实践中学习,通过分组合作,培养学生的团队协作能力。
六. 教学准备1.准备教材和教学资源。
2.准备制作乐器的材料和工具。
3.准备音响设备,以便在教学中播放音乐。
七. 教学过程1.导入(5分钟)利用音乐导入,播放一段学生喜欢的音乐,引导学生关注音乐的美妙,激发他们对乐器的兴趣。
2.呈现(5分钟)向学生介绍乐器的制作原理和音乐的基本知识,让学生对乐器有一个初步的了解。
3.操练(10分钟)学生分组,每组选择一种乐器进行制作。
教师巡回指导,解答学生在制作过程中遇到的问题。
4.巩固(5分钟)学生完成乐器制作后,进行小组展示,分享制作过程中的心得体会。
教师对学生的作品进行点评,给予肯定和鼓励。
5.拓展(5分钟)学生尝试用制作好的小乐器演奏简单的曲子,感受音乐的魅力。
教师引导学生欣赏音乐,培养他们的音乐素养。
6.小结(5分钟)教师总结本节课的学习内容,强调乐器的制作原理和音乐的基本知识。
新教科版四年级科学上册《1.8制作我的小乐器》教学设计

《制作我的小乐器》一、教材简析《制作我们的小乐器》是四年级上册声音单元最后一课。
本单元第一、二课学习内容是声音是如何产生的,第三、四课学习了声音是如何传播的,第五、六、七课学习了声音的强弱、高低是如何变化的,而第八则是声音单元知识整合运用能力的呈现。
基于这样的教材安排,本课将运用STEM教学理念和工程设计思维进行教学。
教材分两部分内容:一、选择材料并画出小乐器设计图。
二、制作和展示自己的小乐器。
计划需要两个课时来完成。
二、学情分析本课的教学对象是四年级的学生,我将从这三个方面来分析。
知识能力方面:学生通过前面的学习,对声音有了比较全面的认识,并且知道了影响音高的有关因素。
知识与技能方面:通过前三年的科学学习,学生已经拥有了初步的工程设计实践能力,具备了一定的设计、制作、调整、展示的能力。
情感态度方面:而且他们对事物依然保持着好奇心和旺盛的求知欲,喜欢在玩中学,做中学,想中学,用中学。
三、教学目标依据《新版小学科学课程标准》本课的科学知识学段的目标是制作能产生不同高低、强弱声音的简易装置,知道振动的变化会使声音的高低、强弱发生变化。
技术与工程目标是知道完成一项工程设计需要分工与合作,需要考虑很多因素。
基于以上教材、学情以及课标的分析,依据教材、教参等内容我制定了以下教学目标。
科学概念目标●改变物体的粗细、长短、松紧等属性可以使它发出有规律的高低不同的声音。
科学探究目标● 1.经历从设计、制作、调整、展示的完整的制作自己的小乐器过程。
● 2.通过口述、图示等方法表达自己的设计和想法,能从交流中提取信息改进自己的小乐器。
科学态度目标●养成乐于动脑、动手的习惯,感受到身边处处是科学。
科学、技术、社会与环境目标●感受科学技术对我们生活的影响,利用科学与技术的结合可以改变我们听到的声音高低,并演奏悦耳的音乐作品。
四、教学重难点重点:根据提供的材料自主选择,并制作小乐器。
难点:设计小乐器并画出设计图以及调试小乐器。
四年级科学上册第一单元声音8制作我的小乐器教案教科版

制作我的小乐器
【教学目标】
利用声学原理,结合常见乐器制作小乐器。
【教学重难点】
选择适宜素材,制作小乐器。
【教学准备】
管、弦、碗等
【教学过程】
一、情景导入,聚焦问题。
我们研究了乐器发出声音的秘密,知道了乐器发出上下不同声音的道理,让我们自己动手来做个简单的小乐器吧。
二、学单导学,自主探索。
1.设计制作方案,画出小乐器制作示意图。
用什么材料制作小乐器?怎样让这些材料方便地发出声音?怎样让我们的小乐器发出有规律的上下不同的声音?
2.根据自己的设计,一边制作一边修改。
制作完成后,试一试自己的小乐器能否发出有规律的、上下不同的声音。
在班级或小组内展示自己制作的小乐器,并与同学们进行交流,发现并提出小乐器的优点及改良建议。
三、深入研讨,建构认识。
将管、弦、碗按一定方式固定或排列起来,调整它们的长短、松紧、大小,结合声学原理和常见乐器试验并得出最正确组合形式的小乐器。
四、拓展应用,深化认识。
尝试运用声学原理解释得到的最正确组合形式的小乐器的发声原理。
【板书设计】
制作我的小乐器
【教学反思】
制作小乐器有一定难度,要鼓励学生在已有知识和生活积累的根底上多做试验,不怕失败勤于探索,从试验中制作出适宜的小乐器。
教科版四年级科学上册1.8 制作我的小乐器 教学设计(同课异构公开课教案4篇)

教科版科学四年级上册《1.8 制作我的小乐器》教学设计同课异构(一)【教材分析】《制作我们的小乐器》是四年级上册声音单元最后一课,该内容适合运用工程设计思维进行教学。
教材分两部分内容:设计自己的小乐器;设计和制作自己的小乐器。
这两部分内容如果都要展开,一节课的时间是不够的,于是尝试着运用STEM的理念与工程设计的思想,通过创设情境把项目要求、自主实践及交流反思这几个环节融合在一起,最终希望孩子初步经历从设计、制作、调整、展示的完整的制作自己的小乐器的过程,建构起改变物体的属性可以使它发出高低不同的声音这一概念,同时发展学生的实践能力,将科学和技术、音乐密切结合起来。
【学情分析】对于四年级孩子来说,课内完成“制作我们的小乐器”的任务,实践部分应该是足够的。
安排学生们在课内充分思考、充分讨论,要求必须有一个具体可实施的做小乐器的计划,鼓励他们及时能完成制作和调试,最终把小乐器改进,让它演奏出动听的乐曲。
【核心素养目标】科学观念:改变物体的属性可以使它发出高低不同的声音。
科学思维:了解如何调整物体的属性,让它发出高低不同的、有规律的声音。
利用现有的材料,设计并制作小乐器,演奏乐曲。
探究实践:1.经历从设计、制作、调整、展示的完整的制作自己的小乐器过程。
2.通过口述、图示等方法表达自己的设计和想法,能从交流中提取信息改进自己的小乐器。
态度责任:1.养成乐于动脑、动手的习惯,感受到身边处处是科学。
2.感受科学技术对我们生活的影响,利用科学与技术的结合可以改变我们听到的声音高低,并演奏悦耳的音乐作品。
【教学重难点】重点:利用现有的材料,设计并制作小乐器,演奏乐曲。
难点:如何调整物体的属性,让它发出高低不同的、有规律的声音。
【教学过程】一、聚焦:情景导入课题(2分钟)今天,我们的课堂上来了一位神秘嘉宾,那么这位神秘嘉宾到访我们的课堂上究竟要干些什么呢?接下来我们有请这位神秘嘉宾上场。
音乐老师:同学们大家好,我是一名音乐老师,我马上要举办一场独特的乐器演奏会,这独特之处在于利用生活中的一些物品来变成乐器,并用这些乐器来演奏歌曲《粉刷匠》,老师说你们特别聪明和热心,所以我想请你们来帮助我完成这个任务。
教科版四年级科学上册《制作我们的小乐器》的教学设计

教科版四年级科学上册《制作我们的小乐器》的教学设计教科版四年级科学上册《制作我们的小乐器》的教学设计(精选6篇)作为一名无私奉献的老师,编写教学设计是必不可少的,借助教学设计可以更好地组织教学活动。
一份好的教学设计是什么样子的呢?以下是店铺帮大家整理的教科版四年级科学上册《制作我们的小乐器》的教学设计,希望能够帮助到大家。
教科版四年级科学上册《制作我们的小乐器》的教学设计篇1 教学目标:1.指导学生根据研究的成果自己制作一个能够发声且具有一定音调的小乐器。
2.通过制作小乐器,加深对声音的产生、声音的传播等问题的理解。
教学重点:怎样利用身边的材料进行制作小乐器。
教学难点:能找出自己制作的乐器的优缺点。
教学准备:师备:各种乐器的实物或图片,各种乐器声音的录音带。
生备:鸡蛋壳、瓶子、橡皮筋、树叶、纸张、铅笔、硬质管子、贝壳等材料。
教学过程:一、引入:师:“我们研究了声音是怎样产生和传播的,也探究了怎样控制物体发出的声音。
我们能不能自己制作一个能发出美妙声音的小乐器呢?”二、探究内容:1. 研究乐器的发生方式。
听听不同乐器发出的声音。
说说乐器分为几部分,各部分起什么作用。
2. 收集身边的材料自制小乐器。
说说自己打算怎样用准备的材料制作小乐器,打算做成一个什么样的乐器,为什么要这样设计。
学生自己或小组制作小乐器。
介绍自己制作的小乐器。
3. 怎样使乐器发出不同的音调?了解什么是音调。
说说为什么乐器会发出不同的音调。
做实验研究怎样使发出的声音高、怎样使发出的声音低。
调试自己制作的小乐器。
4. 研究怎样放大乐器发出的声音。
说说乐器的音箱有什么作用。
说说各种乐器的音箱在哪里。
5. 召开自制小乐器演奏会。
用自制乐器独奏或合奏一段简单的乐曲。
大家一起评选最佳演奏奖,最佳乐器制作奖。
6. 评价小乐器。
自己评价或小组评价自制小乐器,可以从乐器发出的音调、乐器的外观和性能方面进行评价。
找出自己制作的小乐器的不足。
说说与自己制作的小乐器相比,真正的乐器的优点是什么。
1.8制作我的小乐器(教案)四年级上册科学教科版

1.8 制作我的小乐器(教案)四年级上册科学教科版一、教材分析本节课的内容是四年级上册科学教科版中“1.8 制作我的小乐器”。
这一章节旨在让学生了解乐器的结构和原理,并亲手制作一个小乐器。
首先,教师可以简要介绍乐器的分类和常见乐器,如弦乐器、管乐器和打击乐器,以及它们的工作原理。
然后,教师可以指导学生利用简单的材料,如塑料杯、橡皮筋和木棍等,制作一个简易的弦乐器,如橡皮筋琴。
学生通过亲手制作,可以更直观地理解弦乐器的工作原理。
此外,教师还可以引导学生探索不同材料和结构对乐器音质的影响,培养学生的动手能力和创新思维。
二、核心素养目标本节课的核心素养目标是培养学生对科学探究的兴趣和动手实践能力。
学生通过学习乐器的结构和原理,能够培养科学思维,理解事物之间的联系。
在亲手制作小乐器的过程中,学生能够锻炼动手实践能力,培养耐心和细致的工作态度。
此外,通过探索不同材料和结构对乐器音质的影响,学生能够培养创新思维和问题解决能力。
通过本节课的学习,学生不仅能够获得知识,更能够培养科学素养和综合能力,为未来的学习和生活打下坚实的基础。
三、重点难点及解决办法重点:理解乐器的结构和原理,制作一个小乐器。
难点:如何利用简单材料制作出音质较好的小乐器。
解决办法:通过PPT或视频展示乐器的结构和原理,让学生直观理解。
提供详细的制作步骤和指导,确保学生能够顺利完成制作。
在制作过程中,鼓励学生尝试不同的材料和结构,以探索最佳音质。
提供反馈和指导,帮助学生改进制作技巧,提高乐器的音质。
四、教学资源准备1.教材:确保每位学生都有本节课所需的教材或学习资料。
分发四年级上册科学教科版教材,让学生能够跟随教材中的指导和图片进行学习。
2.辅助材料:准备与教学内容相关的图片、图表、视频等多媒体资源。
收集各种乐器的图片,展示不同乐器的结构和工作原理。
制作图表,总结乐器的分类和特点。
准备制作小乐器的视频教程,帮助学生更好地理解制作过程。
3.实验器材:如果涉及实验,确保实验器材的完整性和安全性。
2020教科版(新教材)四年级科学上册教案1.8《.制作我的小乐器》

2020教科版(新教材)四年级科学上册教案1.8《.制作我的小乐器》一. 教材分析《制作我的小乐器》这一课是四年级科学上册的内容,旨在让学生通过实践活动,了解乐器的制作原理和基本方法,培养学生的动手能力和创新意识。
教材中提供了几种简单的乐器制作方案,如笛子、鼓等,并引导学生通过观察、思考、实践的方式,探究乐器的制作过程。
二. 学情分析四年级的学生已经具备了一定的观察力、思考力和动手能力,对于简单的科学实验和手工制作活动感兴趣,乐于参与。
但部分学生在活动中可能对细节把握不够准确,需要老师在过程中进行引导和纠正。
三. 教学目标1.让学生了解乐器的制作原理和基本方法。
2.培养学生的动手能力和创新意识。
3.提高学生的观察力、思考力和团队协作能力。
四. 教学重难点1.制作原理的理解和运用。
2.动手操作的准确性和熟练度。
五. 教学方法采用观察、思考、实践、总结的教学方法,引导学生通过小组合作、讨论的方式,完成乐器的制作。
六. 教学准备1.教材、课件。
2.制作乐器的材料和工具,如竹子、剪刀、胶水等。
3.音乐播放设备。
七. 教学过程1.导入(5分钟)利用音乐播放设备,播放一段学生喜欢的音乐,引导学生关注音乐中的乐器声音,激发学生对乐器的兴趣。
2.呈现(10分钟)展示几种简单的乐器,如笛子、鼓等,引导学生观察乐器的结构和特点,引导学生思考乐器的制作原理。
3.操练(15分钟)将学生分成小组,每组提供制作乐器的材料和工具,引导学生按照教材中的制作方法,动手制作自己的小乐器。
老师在过程中进行巡视指导,纠正学生的错误,解答学生的疑问。
4.巩固(10分钟)让学生用自己的制作的乐器演奏一段音乐,其他学生欣赏,通过实际操作,巩固对乐器制作原理的理解。
5.拓展(10分钟)引导学生思考:还可以制作哪些乐器?如何改进现有的乐器?让学生发挥创新意识,拓展制作思路。
6.小结(5分钟)老师引导学生总结本节课的学习内容,让学生明确自己制作的乐器的原理和特点。
教科版(2024秋)四年级上册1.8制作我的小乐器教案

3. 激发学生的创造力,鼓励他们在制作过程中发挥想象,创作出具有个人特色的小乐器,提升创新思维;
4. 培养学生的团队合作能力,在分组制作乐器的过程中,学会与他人沟通、协作,共同解决问题,增强集体荣誉感;
5. 提高学生对音乐与生活关系的认识,培养审美情趣,提升音乐鉴赏能力,使学生在日常生活中更好地欣赏和体验音乐。
- 突破方法:通过实验活动,如拨动不同紧绷程度的橡皮筋来感受音高的变化,帮助学生具体感知原理。
- 制作过程中的精确操作:学生在制作过程中可能遇到尺寸不准确、组装不牢固等问题,需要教师提供具体的指导。
- 突破方法:提供详细的制作步骤图解,教师进行个别指导,确保学生能够准确完成每个步骤。
- 创意发挥与实际操作的结合:学生在设计小乐器时可能会产生许多创意,但将创意转化为实际操作可能会遇到困难。
三、教学难点与重点
1. 教学重点
- 掌握乐器的种类及基本结构:教师需引导学生认识不同种类的乐器,如弦乐器、打击乐器等,并了解其内部构造,如弦乐器的弦、品、琴身,打击乐器的击打部分和声音产生原理。
- 举例:介绍小型吉他的构造,包括弦的数量、材质、琴颈上的品位,以及这些部件如何共同作用产生声音。
- 学习简单乐器制作原理:学生需理解声音的产生与乐器材质、结构的关系,以及如何通过改变这些因素来调整乐器的音色和音量。
教师备课:
深入研究教材,明确教学目标和重难点。准备教学用具和多媒体资源,如PPT、视频、制作材料等,确保教学过程的顺利进行。设计课堂互动环节,如小组讨论、制作实践,提高学生学习积极性。
(二)课堂导入(预计用时:3分钟)
激发兴趣: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橡皮筋越紧(细)音调越髙,橡皮筋越松(粗)音调越
应的测试和调
低。
整,可以检验是
(3)吸管排箫:调节吸管的长度,吸管越长,音调
否真正理解声音
越低:吸管越短,音调越髙。
产生的原理及规
探索四:展示小乐器
1•乐器展示会
律。
(1)举办乐器展示会,利用你自制的小乐器为同学 们进行演奏,并聊一聊制作过程中的体会:
(2)谙几爼有音乐基础的同学做评委,评一评谁制 作的乐器发音较准确,演奏较流畅:
(3)评选我们班的乐器制作小能人,颁发一枚"乐 器匠人勋章”吧。
2.乐器演奏会
(1)全班相同类型的乐器一起来演奏一首乐曲:
(2)全班所有的乐器挑战一次交响乐的合奏;
(3)选一个合适的曲子,开始我们的演奏会吧!
展示自播放实验视频《自制瓶乐器》
观看其他小乐器
播放实验视频《橡皮筋吉他》
播放实验视频《吸管排箫》
探索三:为小乐器调音
的制作视频
(1)打碗:调节碗中水量的多少,水量越多音调越
对小乐器进行调
在制作过程中及
低,水量越少音调越高。
音。
完成后能根据发
(2)橡皮筋吉他:调肖橡皮筋的松紧(粗细程度),
设计制作方案,
声音的理解,激
制作乐器:打碗
并按照设计的方
发学生的创造才
制作材料:5个相同的碗、水、小棒。
案步骤完成小乐
能,体会科学与
制作步骤:
器的制作。
技术的密切联
(1)摆放好5个相同的碗:向碗中倒入不同量的水。
(2)用小棒逐个敲击,听听声音。
设计原理:通过敲击让小乐器发出声音,并通过 不同水量让小乐器发岀有规律的髙、低不同的声 音。水疑越少,音调越髙:水量越多,音凋越低。 敲击力量越大,音量越高;敲击力蜀越小,音量 越低。
科学技术影响着我们的生活,并不断改变我们的生活。
重点
在乐器制作过程中及完成后需进行相应的测试和调整。
难点
经历设计、制作、调整、展示小乐器的制作过程,并将科学和技术密切结合起来。
教学过程
教学环节
教师活动
学生活动
设计意图
1.新课聚焦
播放视频《乐器表演》
乐器的种类很多,如吉他、排箫、鼓、扬琴等, 它们通过弹拨、吹奏、敲击等方式发出优美的声 音。但是大部分乐器不能完全机器制造,需要人 工来完成,世界著划顶级的乐器均由人工打造完 成,我国的古琴制作历史可以追溯到几千年前, 掌握了声音的发声原理,熟悉了弦的秘密,我们 也来做一个乐器的手工匠人。
播放视频《中国古代十大乐器》
观看视频
作业布置
完成同步练习题
课后作业
课堂小结
通过本节课的学习,我们经历了设计、制作、调
思考小结内容,
整、展示小乐器的制作过程,养成了动脑、动手 的习惯,能够在乐器制作过程中和完成后及时对 其进行相应的测试和调整。感受到身边处处是科 学,科学技术影响着我们的生活,并不断的改变 我们的生活。
教科版小学科学四上
课题
制作我的小乐器单元一单元学科科学
年级四年级
学习
目标
科学概念目标:
在乐器制作过程中及完成后需进行相应的测试和调整。
科学探究目标:
经历设计、制作、调整、展示小乐器的制作过程,并将科学和技术密切结合起来。
科学态度目标:
养成乐于动脑、动手的习惯,感受到身边处处是科学。
科学、技术、社会与环境目标:
(4)打击乐器:鼓、锣、梆子、板、木鱼等
探索二:设计制作方案,画出制作小乐器的示意
图
1.制作前要思考
通过自己动手制
(1)用什么材料制作小乐器?怎样让这些材料方
作一个简单的小
便的发出声音。
乐器,全而检验
(2)怎样让我们的小乐器发岀有规律的、高低不同
学生对声音的认
的声音。
识,丰富学生对
2.设计•我的制作方案
1.四洋乐器
(1)键盘乐器:钢琴、风琴、电子琴等
认识西洋乐器和
民族乐器
(2)管乐器:长笛、单簧管、萨克斯等
(3)弦乐器:小提琴、贝斯、吉他、竖琴等
(4)打击乐器:军鼓、架子鼓、镣等
2.民族乐器
(1)弹拨乐器:琵琶、阮、古琴、古筝、扬琴等
(2)弓弦乐器:二胡、板胡、高胡、京胡等
(3)吹奏乐器:喷呐、笙、箫、笛子、管子等
回忆上节课中弦乐器是怎样发出髙低不同的声 音的,根据你理解的乐器的发声原理,自己设计、 制作小乐器。
岀示课题:制作我的小乐器。(板书课题)(刘 老师工作室制作)
观看视频
通过观看视频, 知道乐器的种类 有很多种。
课堂上动手制作 一个小乐器,能 激发学生学习兴
趣Q
2.科学探索
探索一:认识常见的乐器
常见乐器:
巩固学习知识。
板书
1.8制作我的小乐器
认识常见的乐器
设计一制作一调整一演示
板书设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