西湖风景区规划

合集下载

解读杭州西湖风景名胜区总体规划

解读杭州西湖风景名胜区总体规划

解读杭州西湖风景名胜区总体规划(2002-2020)天下西湖三十六,最美西湖在杭州。

为了保护好杭州的西子湖,昨天,“总管”2002年到2020年的《杭州西湖风景名胜区总体规划》在杭州市人大常委会上被批准同意上报。

这样,杭州历史上第一个法定意义的“西湖风景区总规”已经浮出水面。

西湖不仅是杭州的西湖、全国的西湖,也是世界的西湖西湖因依傍在杭州城区的西侧而得名,三面环山,一面临城,中涵碧水,风光秀丽,所谓烟柳画桥、风帘翠幕、云树绕堤沙、重湖叠献清嘉,有三秋桂子、十里荷花之美,是我国30多处以“西湖”命名的湖泊中风景最为绮丽,内涵最为深厚,知名度最高的一处。

【背景】:规划是怎样编成的建国以来,《西湖风景名胜区总体规划》的编制工作经历了以下几个过程。

1961年由南京工学院编制了《杭州西湖山区规划》;1974年杭州园林局拟定了《杭州西湖风景区现状及规划设想》,尔后,几年进行过多次修改和补充,但没有正式上报审批;1978年由市政府组织人员着手编制《杭州市城市总体规划》,1981年正式上报,1983年5月经国务院批准,附在《总体规划》的《杭州市园林绿化规划》,其主要内容是西湖风景名胜区规划;1987年,根据国家建设部对风景名胜区规划管理的要求,杭州市园林文物管理局组织人员并邀请各方面专家学者研讨,经过几年的努力和修改,重新编制了《西湖风景名胜区总体规划》,通过了全国风景园林界专家会审并获得较高评价。

但由于按国务院规定,总规中必须明确管理体制问题,所以在当时的情况下,一直不能上报审批。

按照有关人士的说法,至今,法定的《西湖风景名胜区总体规划》还没有经过国务院的审批。

《杭州市西湖风景名胜区总体规划(2002——2020年)》修编工作于2000年年初开始。

该规划在1987年编制的《杭州西湖风景名胜区总体规划》的基础上,通过资料收集、整理、统计、汇编并多次讨论、评审和反复修改,历时两年才告完成。

【现状】:景区保护存在三大问题杭州市有关部门认为,在西湖名胜保护区内目前主要存在三大问题:●风景名胜区城市化西湖风景名胜区土地组成基本为七山一水两分田,平坦土地仅占23%左右,而大部分人类活动都在此进行,土地的珍惜性十分明显。

瘦西湖新景区概念规划设计策划文本

瘦西湖新景区概念规划设计策划文本

总序世界旅游组织于早在2002年6月18日发布新闻公报,2001年中国国际旅游收入首次超过德国和英国,从近几年的世界第7位跃升到第5位,仅次于美国、西班牙、法国和意大利;过夜旅游者人数仍居世界第5位,列法国、西班牙、美国、意大利之后。

并且预计在2020年,中国将成为世界第一大旅游目的地国家和第四大客源输出国。

遭受“9·11事件”和全球性经济衰退的影响,全球国际旅游总收入总体下降,一些世界旅游强国发展缓慢甚至出现下滑,而中国旅游业却实现了持续、快速、健康发展。

世界旅游组织公布的结果显示,中国旅游业在亚太地区,乃至世界范围内已经拥有非常巨大的影响力。

世界旅游组织公布的统计数据,使我们进一步坚定了这样一个信念:到2020年把我国建成世界旅游强国!时光荏苒,随着中国加入世界贸易组织(WTO),中国的旅游业也随着共和国一起走向了世界的大舞台,加入世界贸易组织是我国在新世纪扩大对外开放的一大战略举措,不仅对国民经济和社会发展将产生积极影响,也会为我国旅游产业的突破性发展创造重要机遇。

中国需要开放的世界,世界需要开放的中国。

作为对外开放的产物和对外开放促进要素的我国旅游业,我国改革开放的每一次深入都推动了旅游业跳跃式的发展。

因此,加入WTO对旅游业发展的整体影响是积极的,有利的。

新的时代已经来临,摆在我们面前的是无限的机遇,当然也有不可预知的挑战,面对飞速发展的中国经济,潜力无限的中国旅游业也将不可置否地融入到当今这场发展洪流当中。

将目光从世界旅游经济转移到景观规划与设计本身,从景观规划行业本身研究来看,中国聚居环境建设的不断扩展以及- 1 -中国旅游产业的高速度腾飞,如何运用景观规划和建筑设计学科的专业知识,创造令人心旷神怡的景观环境和游览环境,向世人提供留连忘返的旅游胜地,是每一位从事城市建设工作者以及景观规划设计师毕生追求的理想和目标。

因为,一位景观设计师的终身目标和工作就是帮助人类,使人、建筑物、社区、城市以及我们的全部生活圈和我们周围的环境和谐相处。

杭州西湖湖滨景区规划设计

杭州西湖湖滨景区规划设计

摘要:城市滨湖景区是一种特殊形式的绿地,既是景区的重要组成部分,也是街区的有机延伸,是风景优美的活动场所。

如何引导密集的人流,建设通透精致的景观,是设计这类场地的关键问题。

杭州西湖湖滨景区的建设从城市规划、园林设计、建筑设计、灯光照明设计、喷泉设置等多个方面进行了探索,力图创作出绿树如荫、优美舒适、富有节奏、文化内涵深厚的滨湖带状绿地。

关键词:风景园林;滨湖景区;文化内涵;绿化景观;建筑设计;杭州文章编号:1000-6664(2009)08-0053-04中图分类号:TU 986文献标志码:A收稿日期:2009-05-08;修回日期:2009-07-12Abstract:Lakeside scenic spot in city is a unique green space,which is an important component part of the whole scenic spot,which connects the streets and is also a beautiful stage for people.The key point of designing this kind of scenic spots lies in how to guide the dense streams of people and to construct penetrating and delicate landscape.This article focuses on the aspects from urban plan,landscape design,instantiation of the history culture connotation,architectural design,design of illuminating system,design of fountain,trying to build a lakeside greenbelt of the West Lake which is full of greenshades,beautiful,comfortable,rhythmic and also with profound cultures included.Key words:landscape architecture;lakeside scenic spot;culture concept;landscape planting;architecture design;Hangzhou杭州西湖湖滨景区规划设计The Planning and Design of Lakeside Scenic Spots of the West Lake,Hangzhou 毛翊天邢晓明华星星MAO Yi-tian,XING Xiao-ming,HUA Xing-xing杭州西湖湖滨景区是城区与西湖国家风景名胜区结合的纽带,西面湖光山色旖旎,群山起伏;东面是精致的湖滨国际名品街(图1)。

风景名胜区总体规划(杭州西湖)

风景名胜区总体规划(杭州西湖)

杭州西湖风景名胜区总体规划(2002—2020年)文本杭州西湖风景名胜区管理委员会杭州市园林文物局杭州园林设计院二ΟΟ二年十月目录第一章总则 (1)第二章总体规划 (3)第一节风景资源评价 (3)第二节风景名胜区范围、性质与发展目标 (4)第三节规划分区、结构与布局 (8)第四节风景名胜区容量及生态原则 (10)第三章专项规划 (14)第一节保护培育规划 (14)第二节风景游赏规划 (21)第三节植物景观规划 (31)第四节地质地貌景观规划 (35)第五节建筑风貌及园林景观规划 (36)第六节文物古迹及西湖龙井茶保护规划 (36)第七节游览设施规划 (38)第八节道路交通规划 (40)第九节电力电讯规划 (41)第十节给水排水规划 (42)第十一节燃气规划 (44)第十二节环境卫生设施规划 (44)第十三节西湖湖体及水质保护规划 (45)第十四节防灾规划 (46)第十五节居民社会调控规划 (48)第十六节经济发展引导规划 (50)第十七节土地利用协调规划 (51)第十八节分期发展规划 (53)第四章实施规划的对策及措施 (57)第五章附则 (60)第一章总则第一条西湖国家重点风景名胜区总体规划在风景名胜区资源综合考察评价的基础上,根据国家相关法律法规、规范编制,为风景资源“严格保护、统一管理、合理开发、永续利用”提供科学依据。

第二条编制与实施西湖国家重点风景名胜区总体规划的目的是在确保具有高度自然与文化价值的风景资源完整保护、世代传承的前提下,充分发挥自然资源、人文资源的综合效益,促进区域的社会经济发展和精神文明建设,实现社会效益、环境效益和经济效益的协调发展。

第三条规划依据的主要法律法规与相关文件《中华人民共和国森林法》《中华人民共和国环境保护法》《中华人民共和国城市规划法》《中华人民共和国文物保护法》《中华人民共和国水法》《中华人民共和国土地管理法》《世界文化和自然遗产保护公约》《生物多样性公约》《风景名胜区管理暂行条例》《浙江省风景名胜区管理条例》《浙江省文物保护管理条例》《浙江省历史文化名城管理条例》《杭州西湖风景名胜区保护管理条例》《杭州市西湖龙井茶基地保护条例》《杭州市西湖水域保护管理条例》《风景名胜区管理暂行条例实施办法》中华人民共和国国家标准(GB 50298-1999)《风景名胜区规划规范》国务院建城国函字(1983)99号《关于杭州城市总体规划的批复》《杭州市城市总体规划》2001—2020年(报批稿)浙江省人民政府《关于进一步加强风景名胜区工作的意见》国发(1982)136号《国务院批转城乡建设环境保护部等部门关于审定第一批国家重点风景名胜区的请示的通知》国务院办公厅国办发(1995)23号《关于加强风景名胜区保护管理工作的通知》建设部(2001)83号文“关于发布《国家重点风景名胜区规划编制审批管理办法》的通知”国务院国发〔2002〕13号《关于加强城乡规划监督管理的通知》建设部、中央机构编制委员会办公室、国家发展计划委员会、财政部、监察部国土资源部、文化部、国家旅游局、国家文物局(建规[2002]204号)“关于贯彻落实《国务院关于加强城乡规划监督管理的通知》的通知”第二章总体规划第一节风景资源评价第四条景源特征评价1、西湖国家重点风景名胜区(以下简称“西湖风景名胜区”或“风景区”)与杭州城区紧密相融,形成三面云山一面城的共生互依关系。

西湖景区运营管理方案

西湖景区运营管理方案

西湖景区运营管理方案一、西湖景区概况西湖位于中国浙江省杭州市中心,被誉为“人间天堂”,是中国七大古典名胜之一,也是中国文化名城杭州的标志性景点。

西湖风景区总面积约为60.04平方公里,包括了西湖本身和其周边的文物古迹、园林建筑等,是中国著名的自然与文化景观。

西湖景区包含了苏堤、白堤、断桥、雷峰塔等著名景点,这些景点以其优美的自然风光、丰富的历史文化和千年的人文积淀而吸引着无数游客前来游览观赏。

因此,西湖景区的运营管理对于维护景区的整体形象和吸引更多游客至关重要。

二、西湖景区运营管理现状1. 管理体制目前,西湖景区的管理由杭州市政府的市旅游发展委员会负责,同时成立了专门的西湖风景名胜区管理委员会。

管理委员会负责景区的规划、建设、管理和维护,与当地旅游企业和景区内各个景点、酒店、餐饮等进行合作和协调。

2. 运营模式西湖景区的运营模式主要是由管理委员会负责景区整体的规划和管理,而景区内的酒店、餐饮、游船等服务设施则由市场化的方式运营管理,由各个企业独立经营并与管理委员会签订合作协议。

3. 问题分析尽管西湖景区在管理上有一定成绩,但还存在以下问题:管理体制不够专业化,缺乏创新和市场化运营意识,景区设施和服务水平不尽如人意,游客体验欠佳,游客投诉率高,游客满意度较低。

三、西湖景区运营管理目标1. 提升管理水平引入专业化的景区运营管理团队,建立完善的管理体系,提升管理水平和服务品质。

2. 提高游客满意度通过改善景区设施和服务水平,提高游客满意度,增加重游率和口碑传播。

3. 实现可持续发展通过提升运营管理水平,促进景区的可持续发展,提高景区的知名度和影响力,增加景区的经济效益。

四、西湖景区运营管理策略1. 完善管理机构和制度成立专门的西湖风景名胜区管理机构,增强管理专业化、市场化意识,建立完善的管理体系和管理制度,切实提高管理水平。

2. 提升景区服务水平引入先进的服务理念和技术,提高景区内的公共设施、游览路线、停车场、卫生间等基础设施的服务水平,提高游客的游览体验。

长沙岳麓西湖文化公园总体规划设计方案

长沙岳麓西湖文化公园总体规划设计方案

长沙岳麓西湖文化公园总体规划设计方案一、概况西湖文化公园地处长沙市河西城区的中心腹地,属岳麓山风景名胜的三级景区。

该地块南与岳麓山山水相连,西、北与龙王港风光带唇齿相依、东与湘江滨水区隔路相邻,东北角、西南角分别与王陵公园和规划中的石佳岭公园两两相望。

南临枫林路,西北以龙王堤为界,东至湖滨路,地块呈扇形,规划总面积约为1 30公顷。

西湖文化公园原是西湖渔场,基地内除沿主要道路有部分居民建筑和南部有一个植被良好、是岳麓山山脉的延伸的自然山体外,主要由传统的方格渔塘组成,道路两侧有生长良好的树木,为长沙市市区内少有的极具江南水乡特色的自然遗址。

从岳麓山上看此地块就像一块块明亮的镜子,远望的观赏价值极高。

由于长期以来路侧居民的生活污水与垃圾倾倒湖内,基地内水质污染严重,且路两厢居民建房较为杂乱,近看,给人感觉是破烂不堪的西湖渔场。

二、规划目标根据大河西“两型社会”先导区的建设要求,协调统一该区域的自然景观与人文景观,充分利用和发挥公园的自然条件、岳麓山历史人文资源优势,将其建设成为生态环境优美、功能布局合理、基础设施完善、具有生态示范意义和本土文化特色的生态文化公园。

三、规划构思1、整体性原则(1)和该区域的自然景观与人文景观协调统一麓山西峙,相拥长沙古城,更兼历史悠久,自古以来就是著名的风景名胜地。

岳麓区以岳麓山而得名是长沙首个全国生态示范区,是最适合人居的天然绿岛。

它是长沙的“西大门”,集山、水、洲、城于一体,名山叠翠,秀水绕城,拥有湘江、橘子洲、岳麓山等生态资源,城区依山傍水、风景秀美,蓬勃出浓烈的山水风情。

而西湖文化公园地处长沙市河西城区的中心腹地,属岳麓山风景名胜的三级景区,它最大的景观特色就是水,因此它的定位应该是与岳麓山风景名胜相匹配的且有彰显自身特色的一个文化公园,开发强度不宜过大。

(2)与周边城市用地、城市道路交通的有机结合公园设计为开放性公园,为周边居民及外地游客提供便捷,规划设置的公园入口与城市道路的交通方式、流量统筹考虑,设置两个主入口两个次入口及多处生态停车场。

杭州西湖风景名胜区保护管理条例

杭州西湖风景名胜区保护管理条例

杭州西湖风景名胜区保护管理条例1983年12月26日浙江省第六届人民代表大会常务委员会第四次会议通过第一章总则第一条杭州西湖风景名胜区是国家重点风景名胜区;为了加强杭州西湖风景名胜区的保护和管理,保存历史文化遗产,丰富人民的精神生活,发展旅游事业,根据国家有关规定和国务院批准的杭州市城市总体规划的要求,制定本条例;第二条西湖风景名胜区的范围东自松木场保俶路转少年宫广场,经湖滨路、南山路至万松岭路以西;南自鼓楼、吴山,经凤山门,沿凤凰山路至白塔山,转钱塘江北岸至留芳岭以北;西自留芳岭、百子尖、竹竿山、九曲岭、石人岭,经龙门山、美人峰、北高峰、灵峰山至老和山等山脊线以东;北自老和山山脚浙江大学目前范围的南侧,经玉古路、浙大路,接曙光路至松木场保俶路以南;第三条西湖风景名胜区外围保护地带范围东自二堡起,经杭沪路、秋涛路东南侧钱塘江滨地区包括闸口地区;南星桥、中山南路经清河坊,接河坊街转延安南路规划线、延安路,折转庆春路、武林路、教场路至环城西路一线的以西地区;北自天目山路、西溪路至留下镇以南地区;西自留下至转塘的留转路以东地区;南至钱塘江边包括珊瑚沙;第四条西湖风景名胜区内的自然风貌、文物古迹、园林建筑、公共设施等,都必须严加保护;西湖风景名胜区建筑物的风格、形式、体量、高度、色调,要与风景名胜区的自然景观、人文景观相协调;外围保护地带建筑物的设计、布局,要与风景旅游城市的要求相适应,不得有碍西湖风景名胜区的观瞻;第五条西湖风景名胜区内的农业生产布局、社队企业以及农村房屋的建设,均应服从西湖风景名胜区规划;第六条西湖风景名胜区及其外围保护地带内所有机关、部队、团体、学校和企事业单位以及居民委员会、村民委员会,都有保护西湖风景名胜区及其外围保护地带的责任,必须自觉遵守本条例;第二章西湖、名泉第七条西湖和龙井、玉泉、虎跑、九溪十八涧等泉、池、溪、涧的水体,必须保持清洁,防止污染;禁止向风景名胜区水域排放污水、污染物质和倾倒垃圾、粪便、废土等各种废弃物;不得在西湖内洗澡、游泳和洗涤污物;对于污染水质的机动船艇,要限期改造,逐步淘汰;第八条保护西湖、泉水、溪流的水源;不得在西湖风景名胜区内打深井;禁止在泉源打井取水;凡影响、堵截泉源的水井、地下工程和地面设施,必须封闭和停止设计、施工;第九条保护西湖风景名胜区水域内的鱼虾、飞禽、荷花等水生动植物,禁止擅自捕钓和采摘;养殖水生动植物,要讲究科学管理,防止污染水质;第十条西湖风景名胜区及其外围保护地带内,各单位的污水、烟尘和有害气体排放量,均不得超过环保部门规定的排放标准,不得冒黑烟、浓烟;第十一条凡属西湖水域的涵洞、水闸、桥梁、堤岸、驳石勘、码头、栏杆等设施,必须加以保护,任何单位和个人不得擅自拆动、操作和损坏;第十二条在西湖内行驶的各种船只和各种水上活动,必须服从杭州市园林、公安部门的统一管理;禁止无证船只行驶;第三章文物、古迹第十三条西湖风景名胜区内具有历史、艺术、科学价值的古建筑、古墓葬、古遗址、石窟、石刻、雕塑、壁画、碑亭等文物古迹,以及革命史迹和有纪念意义的各种构筑物,要建立说明碑和保护标志,妥善保护;其中已经列入各级重点保护单位的文物,要划定保护范围;在保护范围内,不得添建无关的建筑物;第十四条西湖风景名胜区的文物古迹和革命史迹,任何单位和个人都不得侵占、擅自拆除、改建;文物保护单位需要恢复、修缮或迁移时,必须遵守恢复原状或保持现状的原则,经文物管理部门批准后才能进行;第十五条任何单位和个人都必须遵守保护文物古迹和革命史迹的规定;严禁涂刻、污损、窃取、毁坏文物古迹和革命史迹的行为;第十六条园林、文物、宗教部门对西湖风景名胜区的文物古迹都负有保护责任,应按业务范围分工管理,互相配合;第四章公园、风景点第十七条西湖风景名胜区的公园、风景点、园林建筑,任何单位和个人都不得侵占或破坏;第十八条进入公园、风景点的游览者和其他人员,必须遵守公园管理规则,维护公共秩序,遵守社会公德,讲究公共卫生,爱护公共设施,保持整洁、安静、优美的环境;第十九条在公园、风景点内,任何单位和个人,不得向游客强行兜售物品,或强占风景点作摄影与营业活动之用;第五章山林、绿化第二十条保护西湖风景名胜区的树木花草、植被、岩石土壤、飞禽走兽;名木古树和名花要设立保护标志;严禁在西湖风景名胜区内开山采石、取土,攀折、砍伐花木,挖掘药材、树根,毁坏草坪、植被;在西湖风景名胜区及其外围保护地带内,禁止放牧、狩猎、打鸟;禁止在外围保护地带开山采石,必要时,应经过批准;不准侵占或破坏规划内的路旁绿化、美化地带,不准在西湖风景名胜区内立新坟;现有的坟墓,由杭州市人民政府城建部门会同有关区、乡负责清理,分别不同情况处理;第二十一条西湖山区包括西湖风景名胜区外围保护地带是风景林保护区;疏林和幼林地区,要按照观赏与经济相结合的方针,进行绿化造林和封山育林;严禁毁林垦荒、毁林种茶、在林地用火和擅自砍伐竹木;西湖风景名胜区及其外围保护地带内的机关、部队、团体、学校和企事业单位,以及居民区、乡、村,都要搞好所在地段的绿化,美化环境;第二十二条西湖风景名胜区内的山林,包括国有山林、集体山林,均由杭州市园林管理部门统一管理;园林管理部门和生产大队、生产队,要建立、健全护林制度,加强山林抚育管理;竹木的修枝疏伐,必须由技术人员和护林员实地察看、标号,经园林管理部门批准,并取得许可证后始得进行;第六章规划和管理第二十三条西湖风景名胜区的一切建设和设施,都要按照杭州市城市总体规划的要求进行;园林绿化和文物古迹的恢复、修复,道路、管线、排水工程以及商业服务网点和农房建设等,都必须纳入城市建设规划,严格按照批准的规划实施;任何单位和个人都不得违反.第二十四条任何单位都不准在西湖风景名胜区内新建、扩建与风景名胜无关的建筑物;第二十五条西湖风景名胜区内所有疗养院、休养所、医院、宾馆、招待所等单位,未经杭州市城市规划部门批准,不得扩建、新建任何建筑物,不准在院内建家属宿舍,已建的要限期搬迁;第二十六条占用风景点、名胜古迹和公共游览区的所有单位,以及风景名胜区内的工厂,要逐项清理,限期搬迁;第二十七条西湖风景名胜区内的各种建筑物和所有设施,凡与景观不相协调、有碍观瞻的,应加以遮掩、改建或拆除;环湖路靠西湖一侧的非园林建筑,应按杭州市城市总体规划的要求进行改造,开辟环湖的滨湖公园;第二十八条西湖风景名胜区内农村房屋和居民点建设,必须服从杭州市规划部门的统一规划和管理,严禁乱占土地乱建房屋,严禁非法买卖、租赁土地;第二十九条西湖风景名胜区内的违章建筑,由杭州市人民政府根据国家的法规,进行调查处理;必须拆除的违章建筑,要限期拆除;逾期不拆的,强制执行;第三十条在西湖风景名胜区外围保护地带内的工厂和其他企事业单位,凡污染环境的都要限期治理;污染严重而又治理不好的,应予搬迁或关闭;不准新建污染环境的工厂和其他企事业单位;第三十一条西湖风景名胜区内的商业服务网点必须统一规划,根据统一管理、分散经营、方便游客的原则,进行布置和建设;一切商业服务网点,应按杭州市人民政府规定,在指定地段经营;任何单位和个人,不得擅自搭棚、设摊,以及绘制商标、广告,不得破坏西湖风景,影响环境卫生,不得有碍游览和观瞻;违者必须拆除;第三十二条严格控制迁入西湖风景名胜区的人口;要加强户口管理,在西湖风景名胜区没有户口的常住人员,要进行清理,分别处理;第三十三条西湖风景名胜区的保护和管理,由杭州市人民政府组织实施,秉公执法;西湖区人民政府和风景名胜区内的街道办事处、乡人民政府,要认真做好西湖风景名胜区的保护和管理工作;第七章奖励与处罚第三十四条对下列单位和人员,给予表扬或奖励:一在西湖风景名胜区的保护和管理工作中有突出成绩的;二对西湖风景名胜区的规划建设作出显着贡献的;三对保护西湖风景名胜区取得重大科学研究成果的;四同违反本条例的行为作斗争有功的;第三十五条对违反本条例者,根据情节轻重,分别给予批评教育,经济制裁,直至追究法律责任;第三十六条在西湖风景名胜区进行违章建设和设计、施工的单位,要追究违章主使人及有关领导人员的责任,作出严肃处理;第三十七条西湖风景名胜区内,经省或杭州市人民政府决定限期搬迁的单位,逾期不搬的,追究单位领导者的责任;第三十八条对违反本条例的单位和个人,进行罚款等经济制裁,由杭州市人民政府根据国家法规作出具体规定;对单位的罚款,被罚单位不服,可报请杭州市人民政府复查,按市人民政府的决定执行;需由省决定的,按省人民政府的决定执行;对企业单位的罚款,应在利润留成、企业基金中开支,不得计入成本;对行政、事业单位的罚款应在预算包干结余中开支;第三十九条对有下列行为之一的单位以及直接责任者,除按上述有关条款实行处罚外,可诉请司法机关依法处理:一对西湖风景名胜区造成严重污染的;二盗伐西湖风景名胜区林木的;三毁坏文物古迹的;四在西湖风景名胜区进行违章建筑、抗拒拆除的;五因严重失职而发生被盗、火灾等事故,造成西湖风景园林、文物古迹和革命史迹重大损失的;六违反本条例,情节严重,又阻挠规划、园林、文物管理部门工作人员执行公务的;第八章附则第四十条西湖风景名胜区及其外围保护地带的范围,要建立标志,标明界区,建立档案;以后如需调整,须经省人民政府批准,报国务院备案;第四十一条钱塘江、富春江、新安江,是本省的主要河流,是一条具有江南特色的山青水秀的风景旅游线,与杭州西湖风景名胜区有密切关系,要坚决保护,严禁污染,由浙江省人民政府制订保护管理规则;第四十二条浙江省人民政府和杭州市人民政府可根据本条例制定实施细则,切实加强管理;第四十三条本条例自公布之日起施行;。

西湖文化旅游项目策划书

西湖文化旅游项目策划书

西湖文化旅游项目策划书West Lake Cultural Tourism Project Planning汇报人:JinTai College西湖文化旅游项目策划书前言:策划书是对某个未来的活动或者事件进行策划,是目标规划的文字书及实现目标的指路灯。

撰写策划书就是用现有的知识开发想象力,在可以得到的资源的现实中最可能最快的达到目标。

本文档根据不同类型策划书的书写内容要求展开,具有实践指导意义。

便于学习和使用,本文档下载后内容可按需编辑修改及打印。

前言一座印象中的城市,一个印象中的剪影——杭州西湖欢迎您!还记得千年前的西子湖畔,驿外断桥处,许仙与白娘子的惊鸿一瞥,他们缘定今生,演绎了旷世绝恋。

他们是西子湖畔永远抹不去的记忆,西子湖畔、雷峰不倒,他们的爱情永在还记得“未能抛得杭州去,一半勾留是此湖”。

西湖是一首诗,一幅天然的画,一个美丽动人的故事。

任时光荏苒,岁月变迁,她仍旧那副不老的容颜,那么多的人为她倾倒。

还记得她迎来了那么多呵护她的人。

年过半百的白居易当看到她时就迫不及待的为她写了《杭州刺史谢上表》。

他为她留下一湖清水,一道芳堤,六井清泉,二百首诗。

送别白居易她又迎来大文豪苏轼为她说了如此的话“杭州之有西湖,如人之有眉目,盖不可废也“送走一位大文豪又迎来一位贤太守位她更添美丽。

如今的她恢复了”六桥烟柳“固有的景色,更显娇媚之态。

还记得夕阳斜照,余辉洒满大地,坐一处静谧的庭院,沏上一壶西湖龙井,慢慢的品味这萦绕在唇齿间的清香,这是多么的惬意啊!与一位才貌双全的“佳人“一起拥抱这醉人的醇香。

还记得她也有许多同样是佳人倾城的姐妹:“柳浪闻莺“”梅坞早春“”三台云水“也如美酒般醉人。

谁不怜惜这样的江南女子,她飘逸脱俗,她清新秀雅,她既有大家闺秀之风范也有小家碧玉之可爱,如一位出尘的仙子一般美好。

让我们化作一草一木,共同走进她,走进我们梦中的仙子——西湖西湖文化游之一探惊奇(文化游涉及篇目)《xxx大学语文》文言文篇目中张岱的《西湖七月半》中描写七月半游人到西湖游览的盛况。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总体来说,环湖 景区西面的居民 点问题较为严重
“除大量的居住建 筑外,景区内尚有企 事业单位、医疗休养 类、院校类等建筑, 部分内容风景名胜无 关,该类设施原则上 都应外迁,对亍部分 目前尚丌具备外迁条 件的,应严格采取总 量控制的手殌,幵积 极创造条件,使其逐 步外迁。”¹
有 机 融 合
将风景区的绿色伸入城中,形成城市掌状的绿色生态走廊将成为 杭州建设有地方特色的绿地系统的基点。 保持“三面于山一面城、半景半城、景市结合“的城市格局,创 造沿钱塘江两岸发展气势雄伟的新城景观。以江、湖、山、城为基盘, 以绿色为基调,以主要河、路为骨架,重点建设亐个景观面(西湖、 钱塘江、运河、城市绿地、特殊地貌),若干景观带,亐种景观点, 形成宋整的城市景观体系,充分体现杭州历叱文化名城和风景旅游城 市的风貌特色。¹
人文要素
旅游资源
最终边界图
绘制检 Βιβλιοθήκη 要 素城市建设 水系 灾害情况
分布图
“加法”和“减法”
参照胡一可,杨锐,《风景名胜区边界划定方法研 究——以老君山风景名胜区为例》,作者自绘
1.见胡一可,杨锐,《风景名胜区边界划定方法研究— —以老君山风景名胜区为例》,
自然要素
水景:典型的江南湖泊水景特色 生景:繁盛而富有生机的动植物景观 地景:逶迤违绵且层次丰富的群山景观 天景:随时入景的气象景观
将各自然要素分 级,幵用丌同深 浅标注出各要素 在景区中的位置。
图例
特级景源 一级景源 二级景源
参照2009年9月杭州西湖风景名胜区管理委员会,《环湖景区控制性详细觃划公展》
人文要素
现状传统 传统村落 历史遗存 文物古迹
大类
中类
历叱建筑
社会经济 觃划道路
郭庄,蒋庄,汪庄 文澜阁,亍谦墓,章太炎墓,三潭石塔,澄庐,雷峰塔遗址, 摩崖石刻, 张煌言墓,秋瑾墓,毛泽东读书处,丁鹤年墓,舞鹤赋刻石,清行宫遗址 浙江省图书馆旧址,盖叫天敀居,杜锦生敀居,杜月笙敀居,逸于寄庐, 中山纪念亭,刘庄1号楼建筑,盛唐路别墅群,石函精舍,汪庄建筑群 南山路,西湖隧道,北山路,杨公堤,灵隐路,虎跑路——主干道 三台山路,龙云路——次干道
1 吴文,孙凤岐《杭州西湖风景名胜区的历叱沿革不发展研究 (1949—2004)》,2004.6
方法览析
以要素为划定依据,以叠置分析为划定的主要方法,幵结合景源法, 地形法,偏秱法和协调法迚行风景名胜区的边界划定¹。
步骤
要 素 提 取
自然要素
绘制 自然要素分布图 叠置分析 绘制 人文要素分布图 边界划定图(初稿)
参照2009年9月杭州西湖风景名胜区管理委员会,《环湖景区控制性详细觃划公展》
人文要素
根据表中的分级, 用丌同深浅标注出 各要素所在景区位 置,幵参照《杭州 市总体觃划》中关 亍西湖风景名胜区 环湖景区的边界, 标出主要道路的位 置。 图例
主干道 次干道 全国重点保护单位 省级文物保护单位 市级文物保护单位 市文保点 市历叱建筑
环湖景区自然景源 水景 生景 地景 天景
小瀛洲 柳浪闻莺 白堤 断桥残雪 小南湖 曲院风荷 丁家山 雷锋夕照 阮公墩 汪庄 苏堤春晓 平湖秋月 湖心亭 郭庄 雷锋夕照 南屏晚钟 花港观鱼 刘庄
平湖秋月
曲院风荷
苏堤春晓
参照2009年9月杭州西湖风景名胜区管理委员会,《环湖景区控制性详细觃划公展》
自然要素
杭州公园分布图
图片来源:魏巍,刘彦《东西方城市公园绿地系统比 较——以波士顿和杭州为例》图6,2010.7.2
杭州公园时序图
西湖不城市的关系——发展不保护
盲 目 发 展
改革开放以后,景区内外大觃模的商业开发建设极大的破坏了西湖 的风貌。 80年代中期,大办第三产业的浪潮也涌迚了西湖风景区。大型商业 网点、 远章摊贩等开始大量涌迚景区,村民大觃模翻建、扩建民居也 使得富有地方特色的民居被一系列丌伦丌类的小别墅取代,景区内的人 口开始膨胀,原有的茶园、山林的气氛在逐渐消失。
西湖风景名胜区边界划定
——以环湖景区为例
西湖概况
杭州西湖位亍浙江省杭州市西部,杭州市市中心,旧称武林水也称 西子湖。西湖占地5.6公顷,湖中被孤山、白堤、苏堤、杨公堤分隑,按 面积大小分别为外西湖、西里湖(又称“后西湖”或“后湖”)、北里 湖(又称“里西湖”)、小南湖(又称“南湖”)及岳湖等亐片水面, 其中外西湖面积最大。孤山是西湖中最大的天然岛屿,苏堤、白堤越过 湖面,小瀛洲、湖心亭、阮公墩三个人工小岛鼎立亍外西湖湖心,夕照 山的雷峰塔不宝石山的保俶塔隑湖相映,由此形成了“一山、二塔、三 岛、三堤、亐湖”的基本格局。 西湖西、南、北三侧被群山包围,而湖的东侧平地临城,和群山形成虚 实的交替对比,体现了中国传统绘画中的所谓”以丌尽尽之“的深邃哲 理,给人留下无穷的遐想。即所谓“三面于山一面城”。
参照2009年9月杭州西湖风景名胜区管理委员会,《环湖景区控制性详细觃划公展》
检验要素——城市建设(居民点)
金沙港农居点分析
环湖旅游路线
沿路建筑
建议: 南部区域保留,北部 适当缩小,为游客沿 湖游觅留出足够的穸 间,避免亏相影响
游客 沿湖 游觅 时影 响居 民区
通往湖上小岛的 路(盖叫天敀居)
检验要素——城市建设(居民点)
小类
根据现状人文要素,参照杭州西湖 控觃,将现状传统和历叱遗存各要 素分级
级别
全国重点文保单位 省级文物保护单位 市级文物保护单位 市文保点 市历史建筑
数量
4 11 3 2 7
名称
清代文澜阁,西泠印社,于谦墓,章太炎墓 西湖三潭石塔,澄庐,雷峰塔遗址,司马光家人卦,摩崖石刻,张煌 言墓,浙江省图书馆旧址,郭庄,秋瑾墓,蒋庄,丁家山毛泽东读书 处,丁鹤年墓 舞鹤赋刻石,清行宫遗址,两湖三堤 盖叫天故居,杜锦生故居 杜月笙旧居,逸云寄庐,中山纪念亭,刘庄1号楼建筑,盛唐路别墅群, 石函精舍,汪庄建筑群
山水城相依
隋唐时期,西湖作为杭州城市唯一的水源。 亐代吴越国时期逐渐具有了风景旅游区的特点。 南宊时期,风景旅游逐渐成为杭州最关键的城市职能。
西湖概况——城市绿地系统
图片来源:魏巍,刘彦《东西方城市公园绿地系统比 较——以波士顿和杭州为例》图8,2010.7.2
杭州水域分布图
→→
图片来源:魏巍,刘彦《东西方城市公园绿地系统比 较——以波士顿和杭州为例》图12,2010.7.2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