山西晋城煤层气调研报告

合集下载

晋城市煤层气面临的突出问题

晋城市煤层气面临的突出问题

晋城市煤层气面临的突出问题一、阻碍我市煤层气开发的矛盾和问题当前我市在煤层气开发利用过程中面临着一些深层次的困难和问题,严重阻碍着我市煤层气产业的进一步发展,集中体现在以下几方面:(一)关于土地、林地用地手续审批办理问题。

1、煤层气抽采井用地手续办理复杂,办理周期长。

煤层气开采企业在项目开发建设中,需要根据具体的煤田分布产状和地质构造、地形等条件,按一定的间距布置多个抽采井,每个抽采井在建设时期需要临时占用几百至上千平方米土地,在后期排采时期需要占用几十平方米土地并将其他临时用地复垦。

在整个抽采井的建设和生产过程中涉及到土地或林地用地手续的办理和使用情况,企业普遍反映遇到用地手续办理繁杂、办理困难、办理周期长等问题,特别是涉及到基本农田用地更加难以办理用地手续。

迟迟拿不到的用地手续严重影响了煤层气项目开发建设的进度。

2、临时用地手续到期后无法续办,导致用地无法可依。

根据《中华人民共和国土地管理法》第57条“临时使用土地期限一般不超过两年”的规定,我市各煤层气企业办理抽采井用地手续时,只能从国土部门得到两年的临时用地手续,并且各县国土局目前不受理两年以后用地手续的续办申请。

但煤层气抽采井一般要持续数年甚至十几年的生产周期,这样就导致众多抽采井在两年的临时用地手续到期后,无法继续得到合法的用地手续,造成了无合法手续用地的问题。

(二)关于企地矛盾的问题。

1、补偿标准不统一,企业计划外开支严重。

煤层气项目在开发推进过程中,需要补偿被占地村委和村民个人经济利益。

由于没有统一的占地补偿标准,出现部分村委和村民哄抬补偿费用、狮子大开口、因补偿问题而阻碍现场施工等情况,导致企业补偿负担严重,项目工期延误,项目推进缓慢。

2、个别村民扰乱施工秩序,企业叫苦不迭。

煤层气勘探开发建设过程中,涉及到的送(抽)水、修路、垃圾清运等工程一般由当地村委或者村民承担,个别村民出于利益分配不均等问题时常无端进入施工作业现场且不服从管理,甚至随意对施工作业现场道路进行封堵,给企业的生产建设带来很大的障碍和安全隐患。

山西省煤层气开发利用现状及问题

山西省煤层气开发利用现状及问题
将有效缓解 我国当前 日趋 紧张的能源供求局势 , 促进能源 结构优化 , 从而实现我国能源 、 经济 、 环境的可持续发展。
2 . 减 少 瓦斯 危 害 2
等特 点。 目前 , 沁水 、 河东 等煤 田已登记煤层 气 区块 面积 2 3 3k , 80 mz通过钻井勘 探 , 煤层气探 明储量 7 0亿 m , 5 ’可
山西省煤矿井下抽放瓦斯利用最早的是阳泉矿务局 , 始于 15 9 7年 , 主要 采用并下穿层钻 孔 、 顶板岩石巷道 、 地 面钻孔和采空 区抽放等方法 。 矿井煤层气涌出量的 14都 /
是依靠抽 放方法解决 的。近年来 , 阳泉煤业集 团的煤层气 抽放量达到每年 1 亿 m , . 2 ,已经超过抚顺, 居全国第一。 晋煤集 团公 司于 19 9 7年在寺 河煤矿开始井 下抽放 。 寺河煤矿井下抽放 采取的方式 为 3号煤层顺层钻 孑 采前 L
随着近年来 我国经济的高速发展 , 国际能源市场的 及 价格波动, 我国能源短缺 和结构性 矛盾 E渐突出, t 迫切需要
从能源安全的战略高度 , 实施 以优质能源为主 的能源发展 战略 , 断促进新型替代能源 的研发与利用 。煤层气作为 不 天然气的重要补充 , 是二十一世纪新 型能源 , 它的开发利用
中 图分 类 号 : 6 81 P 1 .1 文 献 标识 码 : A 文章 编 号 :0 8 8 8 (0 )3 0 — 2 1 0 — 8 12 1 0 — 1 4 0 0 6
时, 以沁水煤 田南部煤层气 重点开发 区为起 点 , 建设如高 庄 一晋城 一阳城 一阳城县 陶瓷工业园区 、 端氏 一阳城 一翼 城 一临汾等省 内外多条煤 层气输气管道 。
成2 —3个煤层气商业开发基地 , 能达到 1 产 0亿 m/。中 a a

能源革命背景下山西煤层气产业现状及发展对策研究

能源革命背景下山西煤层气产业现状及发展对策研究

能源革命背景下山西煤层气产业现状及发展对策研究1. 引言1.1 煤层气产业背景煤层气,是指储存在煤层中并与煤体共生的天然气。

煤层气资源是一种新兴的清洁能源资源,具有天然、可再生、环保等特点,被誉为“地下煤矿的天然气窖藏”。

随着全球能源转型和能源革命的深入推进,煤层气产业蓬勃发展,成为国内外瞩目的焦点。

煤层气产业的发展对于我国的能源结构调整和环境保护具有重要意义。

随着能源革命的推进,煤层气产业成为替代传统能源的重要选择,有望实现对大气污染的减排,促进绿色低碳发展。

山西煤层气产业正处于全面发展的关键时期,如何有效推动其发展,实现煤层气产业转型升级,成为当前亟待解决的问题之一。

1.2 能源革命对煤层气产业的影响能源革命对煤层气产业的影响是多方面的,首先是在环保方面。

随着社会的发展,人们对环境保护的要求也越来越高,传统的煤炭开采和利用方式会导致大量的污染物排放,对环境造成严重的影响。

而煤层气是一种清洁能源,相比于传统煤炭开采,其排放的污染物更少,对环境的影响更小。

其次,能源革命对煤层气产业的影响还体现在资源利用上。

随着能源结构的调整和能源需求的增长,煤炭等传统能源的资源供应已经开始出现短缺,而煤层气作为一种新兴的能源资源,具有较为丰富的储量,可以弥补传统能源资源的不足,满足社会对能源的需求。

另外,能源革命还推动了煤层气产业的技术创新。

为了适应新的能源发展趋势和市场需求,煤层气产业必须不断进行技术创新,提升开采和利用效率,降低成本,增强竞争力。

这也为煤层气产业的发展提供了更多的机遇和挑战。

总的来看,能源革命对煤层气产业的影响是积极的,推动了煤层气产业向清洁、高效、可持续发展的方向发展,为我国能源结构的调整和经济可持续发展带来了新的机遇和挑战。

2. 正文2.1 山西煤层气产业现状分析山西作为中国重要的煤炭资源大省,具有丰富的煤炭储量和煤层气资源潜力。

近年来,山西省政府积极推动煤层气产业发展,加大投入力度,加快项目建设进度,取得了一定成果。

晋城市农村气化调查

晋城市农村气化调查

町村 , 全村 l8 户 , 10 使用上煤层气 的有 80户。阳城 0 县润城镇 已有 6 个村实现通气 , 22 共 30户; 5 有 个村 、 3 0 户已开始铺设管道 , 00 到年底投入使用 。阳城 县东 城办共有 7 个行政村 ,86 , 34 户 目前已有 4 个村接通煤
层 气 , 22 共 0 0户 。
秸秆在 2 亿公斤 以上 , 秸秆资源非常丰富 ,07年 以 20 来, 该市先后建成 7 处大型秸秆沼气站 , 通气户达 1 . 2 万 户 。一个 秸 秆 沼气 站每 年 的运 行成 本 约 5万 元 , 主
县嘉峰、 郑村 、 氏三个镇 , 端 村集体与煤层气公司达成 的协议是 , 农户用气不 出钱 , 集体 为煤层气公 司打气
管道煤层气 普及 化程度 比较高的是泽州县 巴公 镇 。该镇 4 个行政村 ,-万户 ,.万 口人 。截 至 目 4 l 4 6 2 前, 已有 3 个 行 政村 、0 5 3 138户使 用 上 了煤 层 气 。 加 再
上使用大型养殖沼气的南 山村 , 使用秸秆沼气 的双王 庄村 , 利用化肥厂余热供气的李村、 北板桥村 , 全镇共
元左 右 , 道 煤层 气 初 装费 要 高一 点 , 40 管 为 50元 。从
端 氏三个镇 , 其农户 的煤层气普及率也 比较高 , 中 其 嘉峰镇 5 1 户 , 3 1 占农 户 总 数 的 7 %; 村镇 13 5 郑 4 5户 ,
占 2 .%; 氏镇 22 6 4 端 6 8户 , 3.%。 占 26 车载 煤层 气 发 展好 的乡 、 比较 多 。如 泽州 县苇 村
井 无偿 提 供 土 地 。这 就是说 , 即使 是 车 载煤 层气 每 方 15 , . 元 每户 每天 按用 气 06方算 , 9 . 每个 月 的煤气 费也 只有 3 5元 , 比使用 煤球 省 的多 。煤层 气 的正 常运行 远

沁水煤田晋城矿区煤层的沉积环境与煤层气

沁水煤田晋城矿区煤层的沉积环境与煤层气

沁水煤田晋城矿区煤层的沉积环境与煤层气晋城煤业集团古书院矿职工教育培训中心任海英摘要晋城矿区煤系地层是沁水煤田重要的含煤地层之一,煤层气资源丰富,是煤层气开发利用的理想场所。

本文分析了晋城矿区煤层的沉积环境,在此基础上讨论了晋城矿区煤系的原始生气能力、储集层及围岩的储气能力,并讨论了上覆压力和地质构造对煤层气富集、分布的影响。

关键词沁水煤田沉积环境地质构造煤层气煤层气是以甲烷为主的煤层吸附气,或称煤矿瓦斯。

煤层气是生、储同层承压水封堵的非常规天然气藏。

目前有关煤层气的研究主要集中在两个方面:煤热模拟生烃机理和煤层气赋存、分布等研究和煤层气勘探开发与利用等。

煤层气开发有助于改善能源结构和生态环境。

同时,它对煤矿安全生产造成严重威胁,将其变害为利,变废为宝,将取得不可估量的经济效益和社会效益。

本文在对沁水煤田晋城矿区煤层气地质调查的基础上,探讨煤层气与煤系地层沉积环境和构造地质等因素之间的关系,并分析煤层气富集分布的影响因素。

1地质概况晋城矿区位于山西省东南部,属于沁水煤田[1]。

地理坐标为东径112!15"#113!22",北纬35!20"#36!02",行政区划为晋城市,构造位置处于沁水盆地东翼南端,太行山复背斜南段西侧,秦岭纬向构造带之北缘。

矿区中部有一中生代燕山期形成的NNE向延伸断褶带(晋长断褶带),将矿区分为东西两个含煤区。

东区有古书院、王台铺、凤凰山三对老生产矿井;西区有成庄、寺河、潘庄1号、潘庄2号三矿一井两对新生产矿井(见图1)。

图1晋城矿区矿井分布两区地层总体为走向NNE,倾向NWW的单斜构造,由一系列NNE向及近SN向的小型宽缓波状背向斜组成,倾角一般为2!#10!;东区西侧受白马寺逆断层影响,地层倾角达80!。

2煤系地层主要煤层的沉积环境本区煤系地层自下而上为中石炭统本溪组,上石炭统太原组和下二叠统山西组,其中以太原组和山西组为主要含煤地层,煤层主要有3#、9#、15#煤层。

煤层气综合利用报告

煤层气综合利用报告

关于我市煤层气综合利用情况的报告煤层气是一种新型的清洁能源和优质化工原料。

晋城作为全国四大产地之一,煤层气探明储量约6.85万亿立方米,其中技术可开采资源量达到1.58万亿立方米,占到全国的11.47%。

2008年以来,我市煤层气进入规模开发快速发展时期,截止目前,晋煤、中联、中石油、萨摩亚美、格瑞克等大型企业在我市开发煤层气投资已突破100亿元,各类煤层气钻井数达到3393口,煤层气年抽采能力达30亿立方米,我市煤层气开发利用正走上一条产业化发展之路。

作为一项战略性新兴产业,开发利用煤层气一举多得,它对国家能源产业的可持续发展、改善煤矿安全生产状况、节能降耗等诸多方面都具有十分重要的意义。

煤层气俗称“瓦斯”,其主要成分是甲烷,在未开发利用前是作为一种有害气体抽采排放。

近年来,我市加快发展煤层气产业,一方面,创优环境引进大集团共同投资开发;另一方面,拓展煤层气综合利用途径,煤层气广泛运用到电力、制造、交通、住宿餐饮、居民生活等方面,这样,不仅使我市工业生产和居民生活用上了清洁能源,改善了生态环境,提高了居民生活质量,而且也探索出一条节能降耗的新途径。

据初步统计,2008年至2009年,我市煤层气产量总计达到33亿立方米,除外销和生产消耗,我市实际利用11.5亿立方米。

按照煤层气含95%甲烷纯度折标12.4的系数规定计算,我市这两年利用煤层气可折合标准煤142.5万吨。

其中用于发电的煤层气6亿多立方米,可节约74.4万吨标准煤;用于制造工业的煤层气2.1亿立方米,可节约标准煤26万吨;用于出租车、公交车及及私家车的煤层气0.23亿立方米,可节约标准煤2.9万吨;用于住宿餐营业的煤层气0.58亿立方米,可节约标准煤7.2万吨;用于居民生活的煤层气1.04亿立方米,可节约标准煤12.9万吨;用于规模以下企业及其他公共设施煤层气1.55亿立方米,可节约标准煤19.2万吨。

煤层气作为一种新型清洁能源,国家对煤层气的开发利用还没有具体实施意见,煤层气统计的方法制度也在探索之中,尚未制定相关的统计核算办法。

晋城煤碳开采情况汇报

晋城煤碳开采情况汇报

晋城煤碳开采情况汇报近年来,晋城市煤炭资源开采工作取得了长足的进步。

在市委、市政府的正确领导下,全市煤炭企业坚持绿色发展理念,积极推进煤炭资源的高效利用和清洁生产,为保障能源安全和促进经济社会可持续发展作出了积极贡献。

一、煤炭资源储量。

晋城市地处山西省南部,是山西省重要的煤炭资源基地之一。

据初步统计,全市煤炭资源储量达到100亿吨以上,主要分布在阳城、沁水、陵川等县市。

其中,阳城县的煤炭资源储量占全市的60%以上,是全市煤炭资源的主要集中区。

二、煤炭开采情况。

近年来,晋城市煤炭开采工作持续保持良好态势。

全市煤炭企业不断加大投入,加强技术改造和设备更新,提高煤炭开采效率和安全生产水平。

2019年,全市煤炭开采总量达到6000万吨,同比增长10%以上。

其中,阳城县煤炭开采总量占全市的60%以上,成为全市煤炭开采的主力军。

三、煤炭开采环保措施。

为了减少煤炭开采对环境的影响,晋城市煤炭企业积极采取环保措施,推进绿色煤炭开采。

一方面,加大煤炭资源的清洁利用力度,推广高效清洁煤矿开采技术和设备,减少煤矸石的排放。

另一方面,加强煤炭开采区域的生态环境治理,修复受损的矿区生态环境,保护周边的水源、土壤和植被等自然资源。

四、煤炭开采安全生产。

安全生产是煤炭企业的头等大事。

晋城市煤炭企业始终把安全生产放在首位,加强安全生产管理,不断提高员工的安全生产意识和技能水平。

加强煤炭开采现场的安全监测和预警,严格执行安全操作规程,确保煤炭开采过程中的安全生产。

五、煤炭开采产业发展。

随着煤炭开采工作的不断推进,晋城市煤炭产业也呈现出蓬勃发展的态势。

煤炭开采带动了相关产业的发展,促进了当地经济的繁荣。

煤炭企业加大科技创新和技术改造力度,推动煤炭产业向高端、智能化方向发展,提升了煤炭产业的整体竞争力。

六、煤炭开采未来展望。

展望未来,晋城市将继续坚持绿色发展理念,加大煤炭资源的清洁利用力度,推进煤炭开采的高效、清洁、安全生产。

加强煤炭开采区域的生态环境治理,促进煤炭产业的可持续发展。

山西晋城煤层气调研报告

山西晋城煤层气调研报告

山西晋城市煤层气调研报告晋城市煤层气产业发展课题调研组2018年6月目录一、我市煤层气开发利用现状1(一)我市煤层气资源赋存及矿权设置情况2(二)我市煤层气产业发展情况2二、我市煤层气产业发展主要问题及分析5(一)顶层设计不足,产业化基地建设亟待破题5(二)资源配置垄断,现行退出机制落地难6(三)外部效应负面,生态环保问题凸显7(四)气煤两权分离,“采煤采气一体化”推进困难9(五)供需矛盾突出,调节手段及调峰设施建设滞后10(六)营商环境不优,产业发展及项目建设受阻11(七)科技研发薄弱,技术推广和合作渠道不畅12三、我市煤层气产业发展方向和政策建议13(一)制定科学规划,完善政策体系14(二)打破矿权垄断,落实退出机制15(三)改革收益分配,完善补偿制度16(四)推广“蓝焰经验”,实现采煤采气一体化17(五)完善调峰设施,提升集输能力18(六)落实“六最”要求,优化营商环境19(七)激励技术创新,助力产业进步19为全面摸清我市煤层气开发利用情况,破解发展难题,推动我市成为能源革命排头兵的领跑者,加快实现美丽晋城高质量转型发展,按照市委安排,近期,市委政研室(改革办)、市煤炭煤层气工业局、市国土资源局组成联合课题调研组,对我市煤层气产业发展情况进行了认真调研。

课题组通过座谈交流、实地考察、个别访谈等形式,深入沁水、阳城两县和晋煤集团蓝焰公司、晋煤煤层气国家重点实验室、美中能源、亚美大陆煤层气等企业实地调研,分别召集市直有关部门、沁水和阳城两县政府及县直有关单位负责人,以及中石油公司、中联公司、山西煤层气、金鼎煤机等20余家企业负责人举行专题座谈会6场,参加人员达120余人次。

通过此次调研,掌握了大量第一手资料,基本摸清了我市煤层气开发现状,梳理出了产业发展面临的主要问题,在此基础上,课题组也就推进煤层气产业发展提出了相应的建议。

一、我市煤层气开发利用现状煤层气又称煤层甲烷或煤层瓦斯,是煤层在其形成演化过程中经生物化学和热解作用所生成,并以吸附为主、部分游离或溶解于煤层及煤层水中的非常规天然气,主要成分为CH4,具有清洁、高热值等特征。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山西晋城市煤层气调研报告晋城市煤层气产业发展课题调研组2018年6月目录一、我市煤层气开发利用现状1(一)我市煤层气资源赋存及矿权设置情况2(二)我市煤层气产业发展情况2二、我市煤层气产业发展主要问题及分析5(一)顶层设计不足,产业化基地建设亟待破题5(二)资源配置垄断,现行退出机制落地难6(三)外部效应负面,生态环保问题凸显7(四)气煤两权分离,“采煤采气一体化”推进困难9(五)供需矛盾突出,调节手段及调峰设施建设滞后10(六)营商环境不优,产业发展及项目建设受阻11(七)科技研发薄弱,技术推广和合作渠道不畅12三、我市煤层气产业发展方向和政策建议13(一)制定科学规划,完善政策体系14(二)打破矿权垄断,落实退出机制15(三)改革收益分配,完善补偿制度16(四)推广“蓝焰经验”,实现采煤采气一体化17(五)完善调峰设施,提升集输能力18(六)落实“六最”要求,优化营商环境19(七)激励技术创新,助力产业进步19为全面摸清我市煤层气开发利用情况,破解发展难题,推动我市成为能源革命排头兵的领跑者,加快实现美丽晋城高质量转型发展,按照市委安排,近期,市委政研室(改革办)、市煤炭煤层气工业局、市国土资源局组成联合课题调研组,对我市煤层气产业发展情况进行了认真调研。

课题组通过座谈交流、实地考察、个别访谈等形式,深入沁水、阳城两县和晋煤集团蓝焰公司、晋煤煤层气国家重点实验室、美中能源、亚美大陆煤层气等企业实地调研,分别召集市直有关部门、沁水和阳城两县政府及县直有关单位负责人,以及中石油公司、中联公司、山西煤层气、金鼎煤机等20余家企业负责人举行专题座谈会6场,参加人员达120余人次。

通过此次调研,掌握了大量第一手资料,基本摸清了我市煤层气开发现状,梳理出了产业发展面临的主要问题,在此基础上,课题组也就推进煤层气产业发展提出了相应的建议。

一、我市煤层气开发利用现状煤层气又称煤层甲烷或煤层瓦斯,是煤层在其形成演化过程中经生物化学和热解作用所生成,并以吸附为主、部分游离或溶解于煤层及煤层水中的非常规天然气,主要成分为CH4,具有清洁、高热值等特征。

目前,世界上开展煤层气勘探开发的主要有美国、加拿大、澳大利亚、俄罗斯、印度和中国等国家。

在北美,煤层气与致密气、页岩气一起已经成为实现天然气储量接替的3类重要的非常规资源之一。

在我国,煤层气是天然气的重要组成,开发利用煤层气资源,不仅可以提供清洁能源产生经济效益,减少直接排放瓦斯造成的温室效应,而且可以大幅降低煤矿瓦斯事故,具有一举多得的功效。

从国内煤层气开发情况来看,我国埋深2000米以浅的地质储量达30万亿立方米,储量位居全球第三,已备案探明储量6572亿立方米。

我国煤层气开发,包括煤矿井下抽采和地面钻井开发两种方式。

井下抽采始于20世纪40年代辽宁抚顺矿区,地面开采始于20世纪70年代的煤层气资源评价,20世纪80年代末90年代初开始钻井勘探。

截至2017年,已建成采气井17000余口,地面煤层气总产量约为50亿立方米。

从我省煤层气开发情况来看,我省境内埋深2000米以浅的含气面积为3.59万平方公里,预测煤层气资源量约8.31万亿立方米,占全国的27.7%。

截至2015年底,全省累计探明煤层气地质储量5784.01亿立方米,约占全国总量的88%。

境内现已设置41个煤层气矿业权,面积3.06万平方公里,包括煤层气探矿权33个,面积2.90万平方公里,煤层气采矿权8个,面积0.16万平方公里。

2017年,全省地面煤层气总产量约为45亿立方米,占全国的90%。

我省已建成初具规模的沁水盆地和鄂尔多斯盆地东缘两大煤层气产业化基地,初步建成贯穿全省的“三纵十一横”国家主干管网和省级输气干网系统。

省内106个市区、县城建成了市政燃气管道,覆盖全省中心城镇,连接周边陕、蒙、冀、豫诸省。

配套建设的调峰站、液化厂、瓦斯发电厂、加气站,支持了居民燃气、陶瓷、冶金、发电、运输等行业,煤层气产业正在崛起成为我省新的战略性支柱产业。

(一)我市煤层气资源赋存及矿权设置情况我市地处沁水煤田腹地,全市总面积9490平方公里,含煤面积4654平方公里,占全市面积的49%。

煤层气地质储量达6141亿立方米(占沁水盆地总量的1/10),探明储量达3073亿立方米(约占全省的53.1%、全国的46.8%),主要分布在西北部沁水、阳城两县及高平市、泽州县少许地区,走向呈“东低西高、南低北高”趋势,具有资源埋藏浅、开采性好、甲烷纯度高(大于95%)特点,资源优势得天独厚。

经过多年发展,我市已建成全国最大的煤层气规模商业化产业基地,2017年我市地面煤层气总产量35.16亿立方米(约占全省的78%、占全国的70%)。

我市现有批准的煤层气矿业权12宗,总面积2668.1平方公里,其中探矿权7宗,总勘查面积1532.7平方公里;采矿权5宗,总开采面积1135.4平方公里。

未设置煤层气探矿权、采矿权的面积1986平方公里,其中城区约110平方公里、泽州县约400平方公里、高平市约706平方公里、阳城县约550平方公里、陵川县约220平方公里,多为煤矿采空区、煤炭资源露头区或煤层气赋存量低的区域。

(二)我市煤层气产业发展情况据市统计局资料,我市现有规模以上煤层气行业工业企业19家(其中:煤层气生产企业14家、煤层气供应企业5家),2015~2017年,煤层气产量分别为31.45亿立方米、32.47亿立方米、35.16亿立方米,液化天然气产量分别为46.55万吨、53.13万吨、82万吨,三年内分别实现工业总产值(当年价格)64.34亿元、53.34亿元、78.96亿元,占同期全市规上工业总产值的比重为7.37%、6.34%、7.12%。

从行业效益指标来看,2015~2017年,企业主营业务收入分别为69.41亿元、56.22亿元、76.12亿元,占同期全市规上工业主营业务收入总额的7.10%、5.95%、5.70%;利润总额分别为14.97亿元、9.74亿元、14.89亿元,占同期全市规上工业利润总额的29.56%、17.30%、11.09%。

截至2017年底,全市规模以上煤层气行业工业企业从业人员5504人,占同期全市规模以上工业企业就业人数的2.81%。

根据市财政局提供的数据,2015~2017年,全市煤层气行业上缴税金分别为6.17亿元、4.64亿元、3.91亿元,占同期我市财政总收入的3.21%、2.74%、1.81%。

历经10余年的发展,煤层气产业已经成为支撑我市工业经济的六大主导产业之一,我市作为全省乃至全国煤层气行业的领头羊,已成为全国产量最大、规模最大的煤层气产业基地。

1. 上游产业——资源开采从事地面开采的有中石油山西煤层气勘探开发分公司、华北油田成庄作业分公司、中联煤层气晋城分公司、美中能源公司、亚美大陆公司、山西格瑞克煤层气综合利用有限公司、惠阳新能源发展有限公司、晋煤集团蓝焰煤层气有限公司、山西煤层气有限公司和山西兰花煤层气有限公司等10家企业,先后承建了沁南煤层气开发利用高技术产业化示范工程潘河先导性试验项目、沁水盆地柿庄南区块东区煤层气开发项目、沁水盆地煤层气郑庄区块9亿立方米/年产能建设项目、潘庄区块煤层气资源开发项目、里必区块煤层气合作项目、大宁煤矿井下瓦斯地面预抽放等多个国家和省级重点项目,探索取得了多项煤层气开发先进技术。

截至2017年底,全市完成垂直、水平和U型等井型的钻探8188口,投运6427口。

2. 中游产业——管网集输目前,我市辖区内已建成运行的煤层气专用输送管道共有7条(包括:西气东输管线一线、端氏—龙港小岭、沁水—晋城、晋城—长治、端氏—晋城—博爱、晋城—侯马〈沁水段〉、临汾—晋城—长治)。

我市境内煤层气专用输送管道全长506.4公里,年输气能力近100亿立方米(不含西气东输一线输气能力)。

3. 下游产业——加工利用(1)煤层气液化全市共建成投运煤层气液化项目8个,分别为:①晋城华港燃气有限公司200万立方米/日煤层气液化项目;②山西易高煤层气有限公司90万立方米/日煤层气液化项目;③中国联盛投资集团有限公司50万立方米/日煤层气液化项目;④新奥集团45万立方米/日煤层气液化项目;⑤晋煤集团天煜公司一期30万立方米/日煤层气液化项目;⑥世行贷款一期45万立方米/日煤层气液化项目;⑦舜天达天然气有限公司30万立方米/日煤层气液化项目;⑧浩坤煤层气有限公司100万立方米/日煤层气液化项目。

总设计处理能力590万立方米/日,2017年总液化量3.77亿立方米。

(2)汽车燃料全市建成运营CNG加气站45个,其中母站8个,设计总供气能力103万立方米/日,实际日均供气量23.7万立方米,2017年累计供气量8657万立方米;CNG汽车加气站37个,设计总加气能力每日68.7万立方米,实际日均供气量13.3万立方米,2017年累计加气量4752万立方米,平均加气价格3.8元/立方米。

(3)民用及工业燃料全市煤层气居民用户40.5万户,2017年累计用气量1.6亿立方米,全市煤层气居民用户覆盖率约为53.3%;工商用户2067户(不含九小场所和发电企业),2017年累计用气量3.37亿立方米,其中:使用煤层气的工业用户57户,年累计用气量1.02亿立方米,商业用户2010户,年累计用气量2.35亿立方米,主要为部分宾馆、饭店、洗浴行业,以及路宝、宇光、神州、富基新材料等陶瓷、玻璃、钢铁工业企业等。

(4)瓦斯发电全市累计建成瓦斯发电厂39座,总装机容量50.3万千瓦,其中寺河瓦斯发电厂总装机12万千瓦,是目前全球最大瓦斯发电项目。

全市年利用矿井瓦斯6亿多立方米,年均发电量达到28亿千瓦时,稳居全国第一。

4. 配套产业——装备制造2013年8月,省政府印发《关于加快推进煤层气产业发展的若干意见》(晋政发〔2013〕31号),明确提出“依托我省装备制造业优势,坚持自主创新和引进消化吸收相结合,重点建设太原、晋城两个煤层气装备制造业基地”。

以此为契机,依托资源优势,近年来,我市煤层气装备制造产业从无到有、逐步兴起,目前,重点煤层气装备制造企业主要有晋煤集团金鼎公司、清瑞能源科技(山西)有限公司、山西江淮重工有限公司和山西力宇新能源科技有限公司,主导产品为煤矿井下长孔定向钻机、全断面坑道钻机、煤层气井专业抽气机、煤层气井远程智能化排采设备、液化天然气(LNG)低温压力容器储罐、燃气发电设备及低浓度瓦斯提纯装备、煤层气套管等。

由于起步晚、基础差、人才少、技术落后、投入不足,总体看,我市煤层气装备制造产业尚未形成规模,部分项目还在建设期,整体发展仍处于创业起步阶段。

5. 生产性服务业——研发检测围绕服务煤层气产业发展,近年来,我市相关生产性服务业也取得长足进步,一是在煤层气生产的技术研发上,以晋煤集团为依托的“煤与煤层气共采国家重点实验室”,2015年经科技部批准挂牌,现为国内唯一国家级煤层气重点实验室,拥有博士2人、硕士31人、本科34人,目前,实验室共承担省部级以上项目18项(其中国家重大专项子课题1项、山西省煤基专项5项、山西省煤层气联合研究基金项目10项、山西省面上青年基金项目2项);二是服务煤层气产品质量检测,市质监局以直属单位晋城市质量技术监督检验测试所作为母体单位,组建了国家煤层气质检中心,2010年获得中国合格评定国家认可委员会(CNAS)颁发的国家实验室认可证书,具备按照国家标准进行全项检验的能力,2017年12月26日,国家煤层气质检中心取得国家认监委颁发的检验检测机构资质认定证书和资质认定授权证书。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