物理人教版九年级全册能量守恒定律 (5)
人教版九年级全一册物理笔记

第十三章内能第1节分子热运动1、物质是由分子、原子构成的。
2、不同物质在相互接触时彼此进入对方的现象叫做扩散。
扩散现象表明一切物质的分子都在不停地做无规则的运动。
(温度越高,分子运动越剧烈。
)3、由于分子的运动跟温度有关,所以分子的无规则运动叫做分子的热运动。
4、分子之间既有引力又有斥力。
第2节内能1、构成物体的所有分子,其热运动的动能与分子势能的总和,叫做物体的内能。
2、一切物体,不论温度高低,都具有内能。
3、物体温度降低时内能减少,温度升高时内能增加。
4、在热传递过程中,传递能量(内能)的多少叫做热量。
(不能说物体“含有”或“具有”热量。
只能用“吸收”或“放出”来描述。
)(热传递发生的条件是:两个物体之间必须存在温度差。
)5、温度、内能、热量之间的关系:①物体温度升高,内能一定增大;温度降低,内能一定减小。
②物体吸收热量,内能一定增大;放出热量,内能一定减小。
③物体吸收热量,温度不一定升高(水沸腾、晶体熔化过程。
);放出热量,温度不一定降低(晶体凝固过程。
)。
6、改变物体的内能的两种方法:做功和热传递。
(等效的)7、①对物体做功,物体的内能会增大。
②物体对外做功,本身的内能会减小。
8、地球的温室效应,使全球气候变暖。
第3节比热容1、实验:比较不同物质的吸热情况①实验中要控制两种不同物质的质量和升高的温度相同,通过比较加热时间的长短来比较吸收热量的多少。
(这种研究方法叫做转换法。
)所需加热时间长的物质升温慢,吸收的热量多,吸热能力强,比热容大。
②得出的结论:质量相等的不同物质,升高相同的温度,吸收的热量不相等。
③实验也可以控制两种不同物质的质量和加热时间相同(即控制吸收的热量相同),比较温度升高的度数。
温度升高的度数低的升温慢,吸热能力强,比热容大。
2、一定质量的某种物质,在温度升高时吸收的热量与它的质量和升高的温度乘积之比,叫做这种物质的比热容(c)。
单位是J/(kg·℃)。
3、比热容的物理意义:1kg的某种物质温度升高1℃所吸收的热量是多少J。
能量的转化和守恒 物理九年级全一册

能量的转化
实验现象和结论: 来回迅速摩擦双手:手会感觉到热。机械能转化为内能。 黑塑料袋内盛水,插入温度计后系好袋口,放在阳光下:光能转化
为内能。 将太阳能电池连在小电扇上,并使它对着阳光:光能转化为电能再
转化为机械能。 用钢笔杆在头发或毛衣上摩擦后再靠近细碎的纸片:机械能转化为
电能。
能量的转化
知识点
➢ 能量的转化和转移:能量总是能从一种形式转化为另一种形 式或是从一个物体转移到另一个物体。
➢ 转化形式(见下图)。
知识点
➢ 能量守恒定律: (1)定义:能量既不会凭空产生,也不会凭空消灭,它只会从一 种形式转化为其他形式,或者从一个物体转移到其他物体,而在 转化或转移的过程中,总量保持不变。这就是能量守恒定律。 (2)意义:能量守恒定律是自然界最普遍、最重要的基本定律之 一。人类对各种能量,如煤、石油等燃料以及水能、风能、核能 等的利用,都是通过能量转化来实现的。能量守恒定律是人们认 识自然和利用自然的有力武器。
学习目标
掌握能量的转化和守恒定律。 能举出日常生活中能量守恒的实例。 具备用能量守恒的观点分析物理现象的意识。
新课引入
大家尝试做以下小实验谈谈现象及感受。 (1)来回迅速摩擦双手。 (2)黑塑料袋内盛水,插入温度计后系好袋口,放在阳光下。 (3)将太阳能电池连在小电扇上,并使它对着阳光。 (4)用钢笔杆在头发或毛衣上摩擦后再靠近细碎的纸片。
实战演练
例3:用打桩机打桩,打桩锤从高处自由落下时,锤与桩因冲击力作用表 面温度升高,这说明( D )。
A. 机械能守恒 B. 动能守恒 C. 热能守恒 D. 能量守恒
实战演练
例4:小明对“能源与可持续发展”这一章进行了总结性反思,其中正确 的是( B )。
人教版九年级物理全一册笔记

人教版九年级物理(全)册知识点及复习提纲第十三章·分子动理论+内能1.分子动理论的内容是:(1)物质由分子组成的,分子间有空隙;(2)一切物体的分子都永不停息地做无规则运动;(3)分子间存在相互作用的引力和斥力。
2.扩散:不同物质相互接触,彼此进入对方现象。
3.固体、液体压缩时分子间表现为斥力大于引力。
固体很难拉长是分子间表现为引力大于斥力。
4. 分子是原子组成的,原子是由原子核和核外电子组成的,原子核是由质子和中子组成的。
5. 汤姆逊发现电子(1897年);卢瑟福发现质子(1919年);查德威克发现中子(1932年);盖尔曼提出夸克设想(1961年)。
6. 加速器是探索微小粒子的有力武器。
7. 银河系是由群星和弥漫物质集会而成的一个庞大天体系统,太阳只是其中一颗普通恒星。
8. 宇宙是一个有层次的天体结构系统,大多数科学家都认定:宇宙诞生于距今150亿年的一次大爆炸,这种爆炸是整体的,涉及宇宙全部物质及时间、空间,爆炸导致宇宙空间处处膨胀,温度则相应下降。
9. (一个天文单位)是指地球到太阳的距离。
10. (光年)是指光在真空中行进一年所经过的距离。
内能知识点总结1.内能:物体内部所有分子做无规则运动的动能和分子势能的总和叫内能。
(内能也称热能)2.物体的内能与温度有关:物体的温度越高,分子运动速度越快,内能就越大。
3.热运动:物体内部大量分子的无规则运动。
4.改变物体的内能两种方法:做功和热传递,这两种方法对改变物体的内能是等效的。
5.物体对外做功,物体的内能减小;外界对物体做功,物体的内能增大。
6.物体吸收热量,当温度升高时,物体内能增大;物体放出热量,当温度降低时,物体内能减小。
7.所有能量的单位都是:焦耳。
8.热量(Q):在热传递过程中,传递能量的多少叫热量。
(物体含有多少热量的说法是错误的)9.比热(c ):单位质量的某种物质温度升高(或降低)1℃,吸收(或放出)的热量叫做这种物质的比热。
14.3《能量和守恒定律》—人教版九年级物理全册练习题-参考

第3节能量的转化和守恒知识点一能量的转化1.说出下列过程中能量转化或转移的情况。
(1)火箭点燃后腾空而起:内能转化为机械能;(2)飞驰的流星拖着一条发光的尾巴:机械能转化为内能;(3)电饭煲通电煮饭:电能转化为内能;(4)晒太阳感到暖和:太阳能转移为内能;(5)植物的光合作用:光能转化为化学能。
2.下列四种现象中,只发生能的转移而不发生能的转化的过程是A.冬天,用手摸户外的金属杆时手感觉到冷B.闭合开关后,灯泡发光C.烧水时,水蒸气顶起壶盖D.给手机电池充电3.某老居民小区在进行水路改造时用到了一种打孔工具——冲击钻。
冲击钻工作时钻头在电动机的带动下不断地冲击墙壁,打出圆孔,如图所示.冲击钻在工作过程中,其能量转化关系是A.内能转化为机械能B.内能转化为电能C.只有机械能和内能的转化D.有电能、机械能和内能的转化4.2013年2月15日,一颗数十吨的陨石被地球俘获,在加速下落的过程中,陨石与大气剧烈摩擦、迅速升温、猛烈燃烧,犹如一颗火球扑向俄罗斯。
陨石下落过程中,其能量转化过程是A.重力势能→动能→内能B.动能→重力势能→内能C.重力势能→内能→动能D.内能→重力势能→动能5.如图所示,是一种在阳光下能不断摇摆的塑料小花。
花盆表面的太阳能电板在光照下,产生电流驱动电动机,使小花左右摆动。
下列有关该小花摆动过程中能量转化的描述正确的是A.叶片将光能转化为化学能B.电动机将机械能转化为电能C.太阳能电板将太阳能转化为电能D.小花将动能转化为化学能6.流星在大气层中划过时,发出耀眼的光,在这个过程中,流星克服与空气的做功,流星的内能增加,这时机械能转化为内能,但能量总和保持不变。
7.如图所示的是火箭发射时的壮观情景。
火箭发射升空时,燃料通过燃烧将化学能转化为燃气的内能,燃气对火箭做功,又将内能转化为火箭的机械能。
知识点二能量守恒定律8.自由运动的滚摆,每次上升的高度逐渐减小,下列说法正确的是A.机械能守恒B.能量正在消失C.只存在动能和重力势能的相互转化D.减小的那部分机械能转化为了内能,但总的能量守恒9.根据能量守恒定律,以下情形可能发生的是A.出膛的子弹射穿木板,以更快的速度继续前进B.电水壶里的水沸腾了,给该电水壶断电,水的沸腾却永远不会停止C.两个斜面相对接,小球从左斜面滚下后,继续冲上右斜面D.孤岛上被人们遗忘的一只机械表,默默地走了几十年10.下列关于能量的转化和守恒的说法中错误的是A.“既要马儿跑,又要马儿不吃草”违背了能量守恒定律B.酒精燃烧时,将化学能转化为内能C.发电机发电时,将机械能转化为电能D.人们对太阳能的开发和利用,说明能量可以凭空产生11.火力发电厂发出的电能比电厂燃料燃烧产生的内能要少得多,针对这一事实,小明认为这违背了能量守恒定律,小华认为能量转化过程中有能量损失,能量仍守恒。
物理人教版九年级全册能量守恒定律

热传递 做功 它们本质上的区别是:热传递是能量的________ 转移 ,做功是能量 的________ 转化 。 2、热机是把___ _____能的机器。 内能转化为机械 机械 3、在汽油机的压缩冲程中 _____能转化为内 ___能,做功冲程中 ____ _____能。 内 能转化为机械
1、改变物体内能的方法有两种,分别是_________和________。
第十四章 第3节
能量的转化和守恒
多种形式的能量
对于能,我们知道一些什么知识。或有 什么问题?
1、化学能
1)燃料的燃烧是一种化学变化,燃烧时产生的光和
热就来源于燃料储存的化学能。
2)食物也具有化学能,人们的生活、工作所消耗的 能量就来源于食物里储存的化学能。
想想议议
如图,构思的是一种不需要 耗用任何能量而永不停止工作的
机器 —— “永动机”,讨论一
下,这种构思能成功吗?
一种设想中的永动机
分析: 这种构思不能实现,因为要想 使机器持续不断地做功,就要消耗能量,
将流到低处的水抽回到高处,显然这种
永动机是违反能量守恒定律的。
科学小资料 形形色色的永动机
A能量守恒定律只适用于机械能与内能的相互转化
B能量守恒定律只适用能量转化过程
C“摩擦生热”是创造了热,它不符合能量守恒定律
D根据能量守恒定律,宇宙中的能量总和不变
3、下列做法属于能量转化的是 (B ) A、人烤火取暖 B、划火柴点火 C、用热水袋取暖 D、用煤气炉给一壶水加热
4、自由运动的滚摆,每次上升的高度逐渐 减小,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D ) A、机械能守恒 B、能量正在消失 C、只存在动能和重力势能的相互转化 D、减少的那部分机械能转化为内能,但总 的能量守恒
人教版物理九年级全一册各章节知识点总结

第十三章内能本章知识结构图:一、分子热运动1.分子热运动:(1)物质的构成:常见的物质是由极其微小的粒子——分子、原子构成的。
无论大小,无论是否是生命体,物质都是由分子、原子等粒子构成。
(2)扩散:不同物质在相互接触时彼此进入对方的现象。
比如墨水在水中扩散等等。
a.扩散的物理意义:表明一切物质的分子都在不停地做无规则运动。
表明分子之间存在间隙。
b.扩散的特点:无论固体、液体,还是气体,都可以发生扩散。
发生扩散时每一个分子都是无规则运动的。
(3)分子的热运动a.定义:分子永不停息地做无规则运动叫做热运动。
无论物体处于什么状态、是什么形状、温度是高还是低都是如此。
因此,一切物体在任何情况下都具有内能。
b.影响因素:分子的运动与温度有关,物体温度越高,分子运动越剧烈。
2.分子间的作用力:(1)分子间同时存在着引力和斥力,它们是随着分子间距离的增大而减小,随着分子间距离的减小而增大,但是斥力变化要比引力变化快得多。
分子间作用力的特点如图:(2)固态、液态、气态的微观模型二、内能1.内能:(1)定义:构成物体的所有分子,其热运动的动能与分子势能的总和。
分子动能:分子由于运动而具有的能,其大小决定于温度高低。
分子势能:分子由于存在相互作用力而具有的能,其大小决定于分子间距。
单位是焦耳(J)。
(2)一切物体的分子都永不停息地做无规则运动,无论物体处于什么状态、是什么形状、温度是高还是低都是如此。
因此,一切物体在任何情况下都具有内能。
(3)同一物体的内能的大小与温度有关,温度越高,具有的内能就越多。
但不同物体的内能则不仅以温度的高低为依据来比较。
(4)影响内能大小的因素:分子的个数、分子的质量、热运动的剧烈程度(温度高低)、分子间相对位置。
2.物体内能的改变:(1)改变内能的方法:做功和热传递做功:两种不同形式的能量通过做功实现转化。
热传递:内能在不同物体间的转移。
(2)热量:a.定义:在热传递过程中,传递能量的多少叫做热量。
最新人教版初三物理九年级上册《能量的转化和守恒》教案

第3节能量的转化和守恒【教学目标】一、知识与技能1.知道能量守恒定律.2.能举出日常生活中能量守恒的实例.3.理解自然界中各种能量间的联系和相互转化、转移的规律.二、过程与方法1.通过学生自己动手做小实验,发现各种现象的内在联系,体会各种形式能量之间的相互转化.2.通过学生讨论,体会能量不会凭空消失,只会从一种形式转化为其他形式,或从一个物体转移到另一个物体.三、情感、态度与价值观1.通过学生动手实验,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2.对能量的转化和守恒有一个感性的认识,为建立科学的世界观和思维方法打基础.【教学重点】各种形式的能的转化;能量守恒定律.【教学难点】区别能量转移和能量转化,并运用能量守恒定律分析具体问题.【教具准备】多媒体课件、塑料袋(黑色)、水、温度计、太阳能电池太阳帽、火柴、铁丝、酒精灯、钢球、单摆、细线、乒乓球.【教学课时】1课时【巩固复习】教师引导学生复习上一节所学内容,并讲解学生所做的课后作业(教师可针对性地挑选部分难题讲解),加强学生对知识的巩固.【新课引入】教师提问:同学们,请大家双手不停地来回搓动,体会有何感受?学生动手操作后回答:手心发热.师从能量的角度分析下,能量如何变化?生:机械能转化为内能.师从现象的角度分析,揭示什么关系?生:摩擦生热,说明力现象与热现象互相联系.师大家分析的很好.除此之外,自然界中的其他现象之间有联系吗?它们之间的能量可以相互转化吗?在转化过程中有什么规律?下面我们就来讨论这些问题.【进行新课】知识点1 能量的转化和转移1.能量的转化师请大家自己动手完成教材P27页《想想做做》中的小实验.学生分组进行实验.小组1完成实验1:来回迅速摩擦双手;小组2完成实验2,小组3完成实验3,小组4完成实验4.实验结束后各小组派一名代表发言.教师引导学生互相交流、点评,对回答不完善的地方可补充完善.分析归纳、得出结论:实验1:说明机械能转化为内能实验2:说明太阳能转化为内能;实验3:说明太阳能转化为电能,再转化为动能;实验4:说明机械能转化为电能.师请大家再列举一些类似事例.学生思考、分析和讨论.师由此可见,自然界中的各种现象之间是互相联系的,在一定的条件下,各种形式的能量都可以相互转化.板书:能的转化:(1)在一定的条件下,各种形式的能量都可以相互转化.(2)自然界中的各种现象之间是互相联系的.教师引导学生看教材P27页图14.3-1,思考并举例补充完整.学生举例,师就学生所举事例引导学生分析,点评.(教师重点介绍气体膨胀做功;水力发电;电流通过电热器;电流通过电动机;植物光合作用等现象中的能量转化.)2.能量的转移教师演示实验:把铁丝放在酒精灯上加热;运动的甲钢球撞击静止的乙钢球.提示学生观察,并分析能量如何变化.生:酒精燃烧释放出的内能转移给铁丝,使铁丝内能增加;甲球的机械能转移到乙球.在这种转移的过程中能量形式没有变,只是由一个物体转移到另一个物体.课堂演练完成本课时对应课堂练习.知识点2 能量守恒教师演示实验:(1)单摆实验;(2)把乒乓球从高处释放的实验.师单摆摆动的幅度越来越小,最终停了下来;乒乓球弹跳的高度越来越小,最终停了下来.这是为什么?它们的能量丢失了吗?减少的机械能到哪里去了?生思考、讨论和交流,发表各自的见解.教师引导学生分析:单摆、乒乓球克服空气阻力做功,机械能逐步转化为内能.每次机械能减少了多少,内能相应地就增加了多少,因此,总能量并没有变化,只是换了一种形式.由此可见,能量的总量是不变的.再例如,把烧热的金属块,投到冷水中,冷水、盛水的容器以及周围的空气等,都要吸收热量,它们所吸收的热量总和跟金属块放出的热量相等.所以说,尽管有的时候,物体某种形式的能量,可能转移到几个物体或转化成几种形式的能量,但能量的总量还是保持不变.也就是说某物体损失的能量等于几个物体得到的能量的总和.教师总结:大量事实证明,在普遍存在的能量的转化和转移过程中,消耗多少某种形式的能量,就得到多少其他形式的能量,能的总量是保持不变的.科学工作者经过长期的实践探索,直到19世纪,才确立了这个自然界最普遍的定律——能量守恒定律.板书:能量守恒定律:能量既不会凭空消灭,也不会凭空产生,它只会从一种形式转化为其他形式,或者从一个物体转移到其他物体,而在转化和转移的过程中,能量的总量保持不变.注意:能量的转化和守恒定律是自然界最普遍的、最重要的定律之一:(1)能量守恒定律普遍适用.在形形色色的自然现象中,只要有能量的转化,就一定服从能量守恒的规律.无论是物理的、化学的问题还是地质的、生物的、天文的问题,大到宇宙天体的演变,小到原子核内部粒子的运动,都遵循能量守恒的规律.(2)能量守恒定律是人类认识自然、利用自然、保护自然的有力武器和重要依据.(3)能量守恒定律反映了自然现象的普遍联系.揭示了自然界的各种现象都不是孤立的,而是相互联系的.师很久以前,各国总有人设想制造一个不需要任何能量的永动机,结果梦想都失败了.同学们,你们想一想,为什么他们总是以失败告终?学生思考、讨论.明白了事情的真相:因为它违背了能量守恒定律.课堂演练完成本课时对应课堂练习.【课堂交流、小结与延展】师同学们,通过本节课的学习,你们有哪些收获呢?请相互交流、讨论.生1:通过学习,我明白了各种形式的能在一定的条件下,可以相互转化或转移.而且在转化、转移过程中,能量的总量保持不变.生2:通过学习,我知道能量守恒定律是自然界中最普遍的基本定律之一.大到天体,小到原子核;无论在哪个领域、哪个学科,所有的能量转化的过程,都服从能量守恒定律.生3:能量守恒定律是人类认识自然、利用自然和保护自然的有力武器.生4:能量守恒定律推动了生产力的发展,为人类社会进步做出了重要的贡献.【教师结束语】同学们,我们通过这节课的学习,收获了不少知识.我们知道了一个重要的基本的普遍的规律——能量守恒定律.明白了自然界中的各种现象是相互联系的,不是孤立的.能量守恒定律在人类认识自然、利用自然和保护自然中提供了重要依据和有力保障.好,谢谢大家!课后作业完成本课时对应课后练习.1.通过学生自己做小实验,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对物理规律有一个感性的认识.通过多举例,多联系生活锻炼学生分析问题的能力.体会能量之间的相互转化来反映自然界各种现象的内在联系.学生在边实验边分析中获得了物理知识,学会了物理的学习方法.同时师生互动效果好,营造了良好的学习氛围.2.在帮助学生理解能量转化、转移过程中,能的总量保持不变时,采用演示实验,由学生视觉上观察到的表面现象入手进行引导剖析,揭开能量的真相——机械能不是消失了,而是转化成另一种形式的内能.这样由浅入深,水到渠成,学生自然就会明白了,能量不会凭空消失,也不会凭空产生.3.在帮助学生理解能量守恒定律时,最后提出问题:先前总有人设想制造永动机,结果都是失败了,这样一个事实,让学生思考、讨论.应证了能量守恒定律为人类认识自然、利用自然和保护自然提供了重要依据和有力保障.成功名言警句:2、对我来说,不学习,毋宁死。
人教版九年级全一册物理笔记

第十三章内能第1节分子热运动1、物质是由分子、原子构成的。
2、不同物质在相互接触时彼此进入对方的现象叫做扩散。
扩散现象表明一切物质的分子都在不停地做无规则的运动。
(温度越高,分子运动越剧烈。
)3、由于分子的运动跟温度有关,所以分子的无规则运动叫做分子的热运动。
4、分子之间既有引力又有斥力。
第2节内能1、构成物体的所有分子,其热运动的动能与分子势能的总和,叫做物体的内能。
2、一切物体,不论温度高低,都具有内能。
3、物体温度降低时内能减少,温度升高时内能增加。
4、在热传递过程中,传递能量(内能)的多少叫做热量。
(不能说物体“含有”或“具有”热量。
只能用“吸收”或“放出”来描述。
)(热传递发生的条件是:两个物体之间必须存在温度差。
)5、温度、内能、热量之间的关系:①物体温度升高,内能一定增大;温度降低,内能一定减小。
②物体吸收热量,内能一定增大;放出热量,内能一定减小。
③物体吸收热量,温度不一定升高(水沸腾、晶体熔化过程。
);放出热量,温度不一定降低(晶体凝固过程。
)。
6、改变物体的内能的两种方法:做功和热传递。
(等效的)7、①对物体做功,物体的内能会增大。
②物体对外做功,本身的内能会减小。
8、地球的温室效应,使全球气候变暖。
第3节比热容1、实验:比较不同物质的吸热情况①实验中要控制两种不同物质的质量和升高的温度相同,通过比较加热时间的长短来比较吸收热量的多少。
(这种研究方法叫做转换法。
)所需加热时间长的物质升温慢,吸收的热量多,吸热能力强,比热容大。
②得出的结论:质量相等的不同物质,升高相同的温度,吸收的热量不相等。
③实验也可以控制两种不同物质的质量和加热时间相同(即控制吸收的热量相同),比较温度升高的度数。
温度升高的度数低的升温慢,吸热能力强,比热容大。
2、一定质量的某种物质,在温度升高时吸收的热量与它的质量和升高的温度乘积之比,叫做这种物质的比热容(c)。
单位是J/(kg·℃)。
3、比热容的物理意义:1kg的某种物质温度升高1℃所吸收的热量是多少J。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4)手摇发电机发电使灯泡发光;
机械能转化为电能,电能又转化为内能、光能
(5)风吹动帆船前进。 机械能的转移
2、牛顿第一运动定律是在_实__验___的基础上,经过
概__括__、__推_理__而得出的; 能的转化与守恒定律是在 人们大量__事_实__证__明__的基础上得出归纳总结出来 的一个普遍适用的规律。
(电能 机械能) (电能 内能 光能) (化学能 内能)
(光能 化学能)
• 核电站发电
(核能 内能机械能 电能)
• 压缩气体做功
(机械能 内能)
• 给蓄电池充电
(电能
化学能)
• 木材燃烧
(化学能 内能)
• 手摇发电机发电使灯泡发光(机械能 电能 内能光能)
掉在地上的弹性小球为什么越跳越低?
1、一杯放在桌上的热水冷却,此过程有能的 转化吗?热水的热能消失了吗?
2、电风扇工作时,消耗的电能与电动机获得 的机械能相等吗?那其余的电能哪里去了?
能量守恒定律
能量既不会消灭,也不会创生,它只 会从一种形式转化为其他形式,或者从一 个物体转移到另一个物体,而在转化和转 移的过程中,能量的总量保持不变。
•一种能增加,总伴随着另一种形式能减少或者另一 物体转移而来。 •该定律是大量实验事实得出,是人们对自然现象长 期观察和研究的科学总结。 •是自然界最普遍、最重要的基本定律之一,是人们 认识自然和改造自然的重要科学依据。
第五节 能量的转化与守恒
一、多种形式的能量 对于能我们并不陌生,在以前的 教学中,我们学习过内能、机械 能、电能、电磁能 等,在化学的 学习中,我们还学习了化学能, 从生活中我们还了解核能。
电闪雷鸣
地动山摇
高山流水
重力势能
动 能
化学能
内 能
电能
化学能
1、燃料的燃烧是一种化学变化,燃烧时产生 的光和热就来源于燃料储存的化学能。
2、食物也具有化学能,人们的生活、工作所消 耗的能量就来源于食物里储存的化学能
核能
地球上的能量主要来自太阳
碰撞时物体之间会发生能量的转移
二、能量的转化与转移
1、能量可以从一个物体转移到另一个物体
①机械能从一个物体转移到另一个物体的实例, ②电能从一个物体转移到另一个物体的实例, ③内能从一个物体转移到另一个物体的实例
3、地热是一种新能源,怎样利用地热,还是下在探索的 一个重大课题。地热发电过程中的能量转化可用下图表示。 ( 地热 )能 汽轮机 (机械 )能 发电机( 电 )能
练习一
1、冰块沿地面滑动,往往会逐渐融化, 在这一过程中是 机械 能转化为 内 原子核反应
。
能量转化
机械能转化为电能 化学能转化为内能 太阳能转化为化学能
太阳能转化为电能 电能转化为光能
化学能转化为机械能
2、各种形式的能之间可以相互转化
• 锯木头,锯条发热
(机械能 内能)
• 气体膨胀做功,温度降低 (内能 机械能)
• 水轮机带动发电机发电
(机械能 电能)
• 电动机带动水泵转动 • 电流通过灯丝使灯丝发光 • 煤燃烧 • 光合作用
(A )
A、光能转化为化学能 B、内能转化为化学能
C、化学能转化为光能 D、光能转化为内能
提问与解答环节
Questions And Answers
谢谢聆听
·学习就是为了达到一定目的而努力去干, 是为一个目标去 战胜各种困难的过程,这个过程会充满压力、痛苦和挫折
Learning Is To Achieve A Certain Goal And Work Hard, Is A Process To Overcome Various Difficulties For A Goal
3、白天,太阳能热水器中的水的温度 升高,水的内能 增加 (填”减少“” 不变“或”增加“),这是热通传递过
的方法改变了它的内能。
练习二
1、在各种形式的能量的相互转化的过程中,下列说
法中正确的是
( C)
A、机械能一定守恒
B、各种形式的能量都守恒
C、各种形式的能的总量一定守恒
D、只有机械能转化为内能 2、植物进行光合作用的过程,是
我国有句俗语:“既要马儿跑, 又要马儿不吃草。”你认为这 可能吗?为什么?
无法实现的“永动机“ 1.“永动机“:不消耗任何能量和燃料,却源
源不断对外做功的机器。 2.违背能量守恒定律,永远造不成
练习1、指出下列现象中能量的转化或转移情况 (1)植物的光合作用;
光能转化为化学能 (2)雨天时发生雷电; 电能变为声能和光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