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0中考命题作文指导方法
2020年中考语文作文复习专题之拟题妙法

2020年中考语文作文复习专题之拟题妙法在考场上,一个靓丽夺目的标题能迅速激发阅卷老师的好奇心、扣住读者的心弦,也能为作者行文提供一个明确的中心点。
因此,拟题,专门是话题作文拟题的好坏举足轻重。
正因为如此,一些省市中考作文命题要求中指出:如能拟出生动、形象、新颖的标题,能够适当加分。
如何样才能迅速提高自己拟题的能力?下面结合近几年一些中考学生的实际情形,为考生们提供一些容易借鉴和操作的方法,具体来讲,要把握以下三点:一、围绕话题:文题必须概括文章内容,这是一样要求。
话题作文中,话题确实是内容范畴,因此,它的文题要围绕话题,扣住话题。
写作实践中,不能准确明白得话题,自觉不自觉转移话题的现象还专门一般。
如以〝对与错〞为话题写作,许多同学拟题为〝谈错误〞一下笔就将谈〝对与错〞的话题转变为谈〝错误〞的话题,又如〝家——一首精妙的交响曲〞用作以〝家〞为话题的作文题目就专门不错,而用作以〝音乐〞为话题的作文的题目就不甚妥当。
因为,那个标题中〝家〞处于中心地位,是谈话的中心,〝交响曲〞只是用以形容〝家〞的一种比喻讲法,谁主谁从,分析便明白。
总之,保证文题和文章选材界定在话题范畴之内,最为保险的差不多方法是:文题中包含有紧扣话题的标志词,即让话题标志居于文章的显著位置。
以〝感动〞话题为例, 我们能够围绕〝感动〞,拟出如此一些标题:〝就如此被你感动〞、〝妈,我为你感动〞、〝感动我的一个瞬时〞、〝心灵的感动〞、〝感动之后的摸索〞、〝查找感动〞、〝差不多上感动惹的祸〞、〝谁为谁感动〞、〝感动的力量〞、〝为平凡而感动〞、〝拒绝感动〞、〝学会感动〞、〝谈感动〞、〝今天,你感动了吗〞等。
又如:以〝发觉〞为话题,一些考生将话题标志巧妙融于文题中,拟出一些涵盖内容的优秀文题:〝我发觉了她的内心美〞、〝我发觉那个地点不有洞天〞、〝瞬时的发觉〞、〝制造才能发觉〞、〝不平常的发觉〞等。
从上面的例子我们能够看出,标题能够是以话题为中心通过添加字词构成的一个短语,也能够是包含话题的一个句子。
2020年中考作文写作指导

2020年中考作文写作指导一、作文写作1.按要求作文。
“醒”,一个有温度的文字:山朗水润,万物苏醒;声声叮咛,爱的唤醒;点滴感悟,心灵觉醒;鉴往知来,值得我们警醒……醒来,是一种姿态,是一种对过往的反思,是一种成长。
请以“醒来”为题目...,写一篇文章。
要求:①你可以大胆选择你最能驾驭的文体,写你最熟悉的内容,表达你的真情实感;②文中不要出现真实的校名、人名,如需要、可用“××”代替,否则扣分;③不得抄袭;④不少于600字(如写作诗歌不要少于20行)。
【答案】例文醒来轻轻敲醒沉睡的心灵,慢慢张开你的眼睛,看看忙碌的世界是否依然孤独的转个不停。
每次听到这首歌,总是忍不住感慨,一位曾经的我睁着眼睛却让自己的心灵沉睡了。
你怎么变这样,变得这样倔强。
我相信每个人都有犯中二病的时期,狂妄自大,目中无人。
曾经的我在学校受了委屈无可发泄只好将怒火发泄在家人身上,那是要买书本是一件小事,却因为被耽搁我大发雷霆:你们到底关心不关心我学习?我说几天了?我紧皱着眉头冷着脸色呵斥道,母亲赶忙在一旁哄我:这几天不是忙着收麦吗?等几天啊。
那时候脾气暴躁的厉害,一言不合就摔东西,我伸手将外甥喝的水打翻外甥哭了起来,母亲也生气了。
这一次我触犯了她的底线,她的嗓门也大了来:你就不能懂事点?有个女孩样。
战争一触即发,拦也拦不住,我的父亲只能在一旁沉默的抽着烟。
而这场战争最终以母亲的胜利的情况下宣告结束,我躲在房间泣不成声。
夕阳染红了天,我把自己锁在房间里,不让他们进来,转眼已是黄昏到了吃饭的点,父亲来叫我吃饭,我与他赌气迟迟不开门。
只听他在门外的叹息:你妈妈就是刀子嘴豆腐心。
此时的父亲好似小时候的我,做错了事祈求别人的原谅。
其实我早已在听到父亲声音的那一刻就已泪流满面,那一瞬间,我想到小时候在爸爸肩头上说悄悄话,在妈妈的围裙下捉迷藏,想到为很久见不到爸爸而流泪,想到在妈妈的叮嘱中长大......想到朋友说:你什么时候清醒啊,什么时候醒来啊。
2020年中考命题作文指导方法

2020年中考命题作文指导方法篇一:自由命题作文这里所说的"自由命题作文",指的是一般的要求按一定的文体进行写作的作文,因为"话题作文"基本上也是一种"自由命题作文",只不过它对文体的限制很少罢了。
自由命题作文实际上不是完全自由的,出题的人总得对考生有些限制,才能不让你完全自由自在地用自己的题目写作。
所以,为了考场作文的质量,考生自己命题是第一道"工序",这种"工序"是完全"利己"的,题目一旦完成,就可按照命题作文的思路进行写作。
一般来说,中考自由拟题的思路有:1、针对中心拟题有的文题,特别是有的议论文题,为了降低难度,往往将材料的中心点示得十分明晰,遇到这样的题目,可直接针对材料的中心拟定自己的文题。
如下面的材料,其中心就是减轻中小学生过重的课业负担问题,可以就自己的观点进行拟题作文:现在,报纸在呼吁减轻中小学生过重的课业负担,不少的家长抱怨孩子做作业的时间太长,教育部门再三强调,要关心爱护中小学生的身体。
请你就此发表有针对性的看法,自拟文题,写一篇议论文。
2、按照条件拟题有的文题往往有附加的条件,对这种条件一定要按要求执行。
如下面文题:"美到处都有的。
对于我们的眼睛,不是缺少美,而是缺少发现。
"(罗丹)结合周围你的人和事,引进这段语录,写一篇600字左右的文章,可以记叙,也可以议论,文题自拟。
拟题时一定要注意突出"美",以便把文题中的语录引进去。
3、体会语境拟题如:根据下面提供的文章开头,抓住自己感受最深的一点,进行适当的议论。
要求自拟题目:一根拐杖坚定地支撑着在狂风中摇曳的小树,于是小树顶住了狂风的袭击,恢复了生机……很明显,在这个开头具体的语境中,拐杖和小树都是比喻。
"拐杖"比喻坚强有力的支持,"小树"比喻在困难中的新生的力量,只有体会到了这一点,才能开始拟题和作文。
2020年中考语文作文实用技巧

2020年中考考场作文技巧一篇好的作文,就像一件精美的工艺品,只要我们细心雕琢,就能使其光彩夺目,呈现独特的魅力。
考场作文必须要有很强的“视觉冲击力”,要让老师在一瞬间就被它吸引,被它打动,这就是作文技巧范畴。
一、拟个靓题题目是文章的眼睛,是文章灵魂。
所谓“好题文一半”,好题目的标准是准确、简洁、新颖而富有表现力。
那么怎样做才新颖而富有表现力呢?1.借用、引用、化用(名句、古诗句子以及歌词等)。
如:以“感受青春”为话题的作文题目:《激情燃烧的岁月》2.巧用修辞法,使文题显得生动而形象。
如:以“诚信”为话题的作文题目:《诚信,爱你没商量》等。
3.设置悬念法。
如:《渴望“生病”的女孩》。
二、开个“凤头”好的开头,常被人们比喻为“凤头”。
文章有个好开头能起到“先声夺人”的效果,可吸引阅卷教师的目光,赢得好感。
文章的开头要与文题相符,不能为了追求新奇而离题万里,入题要快,语言要精练,最好是开门见山。
也可采用引用名言、警句、歌词法或提问进入法。
例如:作文《世上还是爸爸好》中的开头:“爸爸是一个充满了爱的人。
他对工作有一种如痴如醉的爱,对家庭有一种真挚感人的爱,对长辈有一种尊敬孝顺的爱。
唯独对女儿的爱,令我说不清那是一种感人至深的爱,随时陪伴着我,温暖着我……”——这一开头紧扣题目,入题快,直接揭示了主题。
三、结个好尾结尾好,能给读者以深刻的艺术感染,启发读者深入地思考问题,从中得到教育。
在考场上又如何写出好的结尾呢?首先,结尾要干净利落。
另外,首尾呼应或结尾点题能在一定程度上弥补跑题的缺憾。
例如:作文《细读母爱》的开头:“从童年到少年,最难,也最不能一次性读懂的,是母爱。
”结尾一句:“细读母爱,回味无穷。
”四、锤炼语言精彩的语言是文章的一个亮点。
我们可以通过巧用修辞,活用俗语、成语,精用当今时尚语等方法,使语言形象、生动、鲜活,传递出人物的神采,揭示主旨与哲理。
如:“把微笑带给生活,有如阳光普照大地的粲然,清风抚摸树林的温暖,夕阳燃烧天堂的炽热,浪花冲刷礁石的激情……”——运用比喻、排比修辞法,生动形象地揭示了主旨。
2020中考写作指导——感悟类命题作文:一事一感悟的写法

2020中考写作指导——感悟类命题作文一事一感悟的写法愚蠢的人,经百事而不明一理;睿智的人,见一叶凋零而知世事变迁。
聪明的人,每经历一件事,都会稍作停留,把深入思考与经验总结作为生命的一次短暂的修整,重新审视自己以往对人、对事、对物的认识,校正自己错误的看法,更准确、更全面、更深刻的认识事物的本质,调整自己做人、做事的方向和方法。
因为人们有这种随时总结的需要,因而产生了一事一感悟的感悟类文章。
一事一感悟的文章,有多种写法,我们首先讲第一种:一事联想感悟法。
所谓的“一事联想感悟法”,就是:先写一件事,然后通过联想,将这个特定事件,与人生、事业、命运等联系起来,从中看清事物的本质,找到左右和影响人生的核心要素,从中生发自身对客观世界的本质认识,找到行动的指南。
具体写法如下:一.文章的框架结构特定事件 + 联系人生,指出特定事件与人生(人生某方面)的相似性 + 从相似性中获得启迪(我们应当如何面对人生)二、各部分具体写法(一)特定事件的写法特定事件,共分三部分,依次书写:1.做一件事,或面对一个事物,绝大多数人都是如何认识,或如何做的。
2.描述事物的实际状态或本质是什么。
3.就事论事,明确这件事本身应该怎样认识,怎样做;或者描述人们明白事物的本质后,在这件事上是怎么做的。
(二)联系人生,指出特定事件与人生的相似性这一部分依次由以下几部分构成:1.明确指出某种行为与人生具有相似性,或者指出这种行为与人生的哪方面具有相似性。
2.依次指出具体有哪些方面相似。
先概括说,然后举出生活具体事例进行印证。
【写这一部分的目的】由对个别偶发事件的认识,上升为对生命、对人生的普遍认识,通过偶发事件和人生的共性,明确什么是影响事件结果和人生方向的本质上的共同要素。
(三)从相似性中获得启迪(我们应当如何面对人生)1.明确影响人生的真正本质要素;2.指出我们应该如何正确认识人生,如何做才是正确的。
(有时只指出应当怎样认识生命、人生;有时只指出如何做才真正正确;有时二者兼有——正确认识在前,正确行动在后)三、经典作品范例一路逆风宋志军因为经常要出远差,每年都要乘坐几次飞机,我的许多朋友亦如此。
2020中考语文:写作的指导方法

2020中考语文:写作的指导方法中考作文是属于占分值比较高的题型,考生要想提高语文成绩,写作水平就得提上去。
那考生写作的时候就得掌握写作的几种方法,才能写出水准的作文。
那下面就跟随小编一起来看一下写作的指导方法吧!一、立意要积极正确写作最关键的一点就是立意,这是写作的前提。
一篇好的文章,作文立意是要积极正确的,也就是作文中表达的态度是积极乐观的。
而正确就是指不能偏题,要符合题意,不能超越题目的制约。
这也就意味着,考生在立意的时候表达的思想要乐观,不能是消极的。
另外要紧扣材料,认清题目的要求。
当然,考生的立意也要明确,不能模棱两可,让人琢磨不透。
毕竟立意不清楚的题,抓不住主旨,老师的评分也不会高。
二、如何进行审题?写作审题也是有讲究的,考生在看写作材料的时候,就要划出关键信息,确定写作的方向,这是基础性的一步。
此外,如果考生想打破常规的写作方式,标新立异,写出与他人不同的文章。
审题的时候,就要从不同的角度、不同的层次,以新的思维方式和逻辑去思考写作的材料。
例如狗拿耗子这个话题,一般的考生都会觉得狗拿耗子,是多管闲事。
但反过来看耗子对人类是有害的,人类尚且用各种手段灭鼠。
那狗拿耗子又有什么错呢?接下来就只要大胆论证,就是一篇合乎情理的文章了。
由此可知,考生审题的时候就需要多角度多层次的思考,这才有可能写出一篇好的文章。
三、要学会深化主题一篇好的文章,绝对是值得探究的,其主题也会是有内涵的。
这也就意味着,考生在写作的时候就要让自己的主题更加深化,表达出深层次的含义,这样的文章才会更有价值,有思想。
这就是说写作的时候要深入思考,通过事物的表面看清本质。
例如,鲁迅笔下的祥林嫂,表面上是写祥林嫂的悲惨生活,实际上作者要表达的是封建礼教和封建迷信残害人性。
那平时考生写作的时候就要多思考。
以上,就是中考语文写作的指导方法。
分别是立意要积极正确,审题要站在不同角度、不同层次,写作主题要深化。
希望考生们掌握写作的技巧,写出让自己满意的文章,加油!。
2020年中考语文命题作文写作技巧

2020年中考语文命题作文写作技巧第一:命题作文的定义命题作文是指给出明确的作文题目,要求考生根据题目选择材料、组织材料、确立中心进行写作。
从目前来看,虽然近年来中考命题作文比例在逐渐下降,但因为它能够客观、全面地考查学生的写作能力和水平,所以在中考作文题中仍具有举足轻重的地位。
第二:如何写好命题作文1.审题:要做到“三明确”:(1)明确写作范围只有明确了写作范围,才能更好地挑选材料。
命题作文中题目一般有以下几个特点:①多义型题目,即题眼具有多个意义,写作既可围绕本义写也可围绕比喻义和引申义展开如“开端”,既可写一日生活开端一一晨,又可写一年四季的开端——春天,还可写万事皆有开端,另外,开端还蕴涵希望,这里的开端不能单纯理解为做某事的开始。
②一义型题目,即题目意思只局限于它的本义,写作围绕它的本义展开。
如“责任”,由于词义的局限,我们可围绕我们的责任,写做一个有责任的人。
③修辞型题目,如题目用比喻修辞手法为题。
审题时要审清哪些内容能够作为比喻的本体。
如:“为自己竖起大拇指”,文中的大拇指可指代人受到鼓励、表扬与赞美,或写自己有决心,有信心,有志气等。
(2)明确写作限制在充分理解命题的“题眼”后,应明确题目对写作的限制,以利于构思,选材时更加符合题目要求。
如:“我的另一片天地”,题目中的“天地”,所选择的范围很广,它可以是我的学习生活,也可以是家庭生活。
但由于限制语“另一片”就使得写“天地”时,必须选取一些富有个性特征的材料。
(3)明确写作要求2.立意与选材命题作文除像其他形式作文一样对字数、书写和人物名称有所要求外,有时还对文体作出限制,有的明确指出写记叙文或议论文。
虽然有的没有作出限制,但也要揣摩准题目适合于写哪一种文体。
文章的立意和选材可围绕题目“大题小做”“以小见大”“平中见奇”。
(1)大题小做所谓“大题”,是指题目限制大,要求宽,考生在选材上要注意选出自己最熟悉、最有感受、最有意义的一个“侧面”或某一点来写,从而显现出“大”的主题和精神境界来。
2020年中考记叙文写作指导

2020年中考记叙文写作指导关于中考记叙文的写作,因笔者曾执教初中语文五年、高中语文二十三年,参加中考和高考大大小小的统考阅卷不计其数,积累了一些素材和经验,近年来也指导了不少同学的中考作文和《美文》组织的全球华人少年写作大赛,他们都取得了很好的成绩。
现在我把这些东西分类汇总分析一下,希望能助同学们一臂之力。
一、审题。
作为考试作文,审题至关重要。
考试的目的是拉开档次,如果审题立意走偏,必然是不及格的,一般水平的同学,至少要丢掉十分以上。
因此,必须保证时间,反复思量,千万不要一有想法,就草草动笔。
具体要从五个方面做起:1.审试题的类型。
中考最常见是命题、半命题、话题、半话题作文,个别的可能有导引材料。
在中考阅卷时最常见的错误是把命题作文当成话题作文,自己另设题目,要扣掉两分。
更严重的是,另立题目后作文往往会偏离题意。
再就是把话题当作命题,话题一般范围很大,用它作题目,写出的作文也常常是空洞的。
如以亲情为话题,做题目很宽泛。
第三是半命题作文另的一半内容,出题人一般给提供可资参考的内容,如01年青岛中考半命题作文《这件事真让我­ 》要求:划线处可填高兴、难过、感动、惭愧显然前面两个不如后面两个立意高,有些同学不明白这些内容有高下之分。
因而,同学们不能不加以分析、选一个就写、由着自己的性情来。
2.审题目的元素。
要审清一个题目有几个元素、还有没有隐藏的元素,它们是什么关系。
比如:06年青岛题《欢乐与痛苦》,题中两个元素都必须表现出来,二者不可偏废,并且二者常常相互依存。
再如:《一路有你陪伴》,题中明摆着有一路、有你、陪伴三个元素,后面还须补一个隐含着的元素我。
此文如果写成一路有你陪伴他(她),作文立意就走偏了。
3.审要素的虚实。
在一个题目中,几个要素往往有虚有实,要先弄清它们的虚实,确定自己的作文从实立意还是从虚入笔。
还举一路有你陪伴这个例子:一路可实,如写与某人走了一路(一程、一段)发生的事;也可虚,写一个年代、一生发生的事。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2020中考命题作文指导方法快临近中考了,你准备好了吗?如何在最后剩下的冲刺时间里把复习效率达到最大化呢??下面是小编为大家收集整理的关于2020中考命题作文指导的全部内容了,希望大家会喜欢。
欢迎阅读参考!出题越来越贴近生活许淑君指出,纵观近五年来的中考作文,体现着稳中有变的规律,但仔细研读就会发现,中考作文,变的是形式,不变的是命题的规律和写作的主题。
近年来,青海中考作文的命题特点以半命题和话题作文居多,基本采用二选一的形式。
在内容上,中考作文命题越来越接地气,贴近生活实际。
例如:2017年西宁市中考作文题目,一是以“发现”为话题,这类题目不设障碍,生活中处处有发现,学生可以写的东西非常多,比如《我发现了妈妈的白发》《我发现幸福就在身边》,在许淑君看来,“发现_____”学生们选取的角度都是身边的人和事,可以多角度、多方面、多主题充分发挥写作空间,这类话题作文贴近学生生活,让学生有内容可写,绝大多数学生不会离题、偏题,只要突出“发现”这一主题就可以。
半命题作文以“走进______”为题,其中,所补的内容,题目都会给出一定的提示语,这类作文关键在于高明补题、精心构思。
在主题上,离不开“情”“理”二字。
在许淑君老师看来,中考作文的主题无非两个字,一个是“情”字,一个是“理”字,情如友情、乡情、亲情、恋情、爱国情、对专业的衷情……还有一个“理”字,这个理就太多了,譬如做人的理、处事之理……表达方式上都离不开这两个字。
另外,中考作文淡化了文体的限制,给了考生更多的自由选择。
许淑君认为,无论什么文体,中心都是统帅,材料必须为中心服务,绝对不能游离中心,二者是统一的关系。
平时要注重积累素材中考作文命题贴近生活,学生都能读懂,这样的命题让学生有话说,容易写,学生比较容易适应。
在许淑君看来,要写好中考作文,功夫在平时。
学生们最好是从初一开始,系统地、有针对性地训练,才能在考试中做到游刃有余。
平时学生所练习的题目,大多是从全国各省市历年来的中考作文题中筛查两道,侧重半命题和话题作文,让学生选择练习。
写完之后,老师会对两种题型有一个系统的解析,从不同的方面启发学生。
真情实感最重要对老师而言,学生在中考作文中存在的误区可谓老生常谈。
首先是题目太直白随意,没有新意,如:走进曹操,曹操是一个具体的人,但是他的特点没有表现出来,如果换成走进白脸奸雄,就让人一目了然。
其次是立意,多数学生作文的立意流于一般,常会走调,对所写事例没有自己的认知,老生常谈。
比如:没有_____,哪有_____,超过一半的学生会写“没有失败,哪有成功”“没有挫折,哪有成功”这一类的主题,缺乏创新。
再次,选材陈旧、俗气。
如:选材多是居里夫人、爱迪生、霍金或者上幼儿园、上小学时候的故事。
另外,大多数学生表达上欠缺,这跟平时不注重积累和读书少有很大关系。
对于阅卷老师来说,他们更喜欢立意高远深刻,语言流畅,文采突出,结构层次分明,读来有乐趣的文章。
无论是生活小事儿,还是家国情怀,无论是接地气的还是高屋建瓴的,只要有真情实感,有自己的认识与思考都可以。
题目很重要写出一篇好作文并不是件容易的事,需要长期的积累努力。
中考在即,如何在剩下的时间里使中考作文取得高分呢?许淑君老师认为,可以从以下几个方面来把握:题好一半文,题目一定要新颖别致。
对于半命题作文,补题有三方面的技巧,一是要以具体带抽象。
比如:半命题作文,“_____助我成长”,有些同学会写父亲、老师助我成长,这样的题目显得直白乏味,如果换成老师的眼神助我成长,这样会更具体,更有韵味。
二是要以特征来带具体。
三是巧用以点带面。
如果拟的题目过大,则难以下笔。
以走进_____为例,有人会写走进唐朝,走进忧愁等等,显然,要在较短的篇幅中,写深写透一个主题不容易,更别说写出真情实感,所以,最好采用以小见大的手法,比如可将上面题目换成:走进诗歌的殿堂,走进双溪“舴艋”,既锁定了主题,又缩小了范围,文字更有文采。
另外,无论写什么,立意要高远、新颖、深刻,结构层次清晰分明,当然,富有文采,语言表达流畅、书写规范的作文更容易得高分。
这段时间多读点范文。
话题作文占优势通过对近几年中考作文的综合分析,许老师认为,未来青海省的中考作文依然还会延续近年的风格,半命题作文(题目只出现一半或一部分,另外一半或一部分由学生自己去补充)和话题作文(以所给的“话题”为中心,并围绕这个中心内容而进行选材)仍然占绝对优势,材料作文也占有一席之地,采用二选一的命题形式。
另外,从近几年的中考作文中,明显感到,紧密联系社会,贴近生活实际,将是今后中考作文的趋势。
这里所说的"自由命题作文",指的是一般的要求按一定的文体进行写作的作文,因为"话题作文"基本上也是一种"自由命题作文",只不过它对文体的限制很少罢了。
自由命题作文实际上不是完全自由的,出题的人总得对考生有些限制,才能不让你完全自由自在地用自己的题目写作。
所以,为了考场作文的质量,考生自己命题是第一道"工序",这种"工序"是完全"利己"的,题目一旦完成,就可按照命题作文的思路进行写作。
一般来说,中考自由拟题的思路有:1.针对中心拟题有的文题,特别是有的议论文题,为了降低难度,往往将材料的中心点示得十分明晰,遇到这样的题目,可直接针对材料的中心拟定自己的文题。
如下面的材料,其中心就是减轻中小学生过重的课业负担问题,可以就自己的观点进行拟题作文:现在,报纸在呼吁减轻中小学生过重的课业负担,不少的家长抱怨孩子做作业的时间太长,教育部门再三强调,要关心爱护中小学生的身体。
请你就此发表有针对性的看法,自拟文题,写一篇议论文。
2.按照条件拟题有的文题往往有附加的条件,对这种条件一定要按要求执行。
如下面文题:"美到处都有的。
对于我们的眼睛,不是缺少美,而是缺少发现。
"(罗丹)结合周围你的人和事,引进这段语录,写一篇600字左右的文章,可以记叙,也可以议论,文题自拟。
拟题时一定要注意突出"美",以便把文题中的语录引进去。
3.体会语境拟题如:根据下面提供的文章开头,抓住自己感受最深的一点,进行适当的议论。
要求自拟题目:一根拐杖坚定地支撑着在狂风中摇曳的小树,于是小树顶住了狂风的袭击,恢复了生机……很明显,在这个开头具体的语境中,拐杖和小树都是比喻。
"拐杖"比喻坚强有力的支持,"小树"比喻在困难中的新生的力量,只有体会到了这一点,才能开始拟题和作文。
4.提炼观点拟题对于材料、看图画写读后感的自由拟题作文,都得先耐心审读材料,再反复提炼观点,斟酌之后拟定题目。
如下面一段材料:法国科学家居里夫人,新婚时竟拒绝父亲为她多置家具。
她的婚室里只有一张木桌,两把椅子。
这在一般人看来,是太寒酸了。
然而,她有她的"理论":家具多了,得擦洗、掸刷,她没有这个工夫。
原来,她把"工夫"全用在实验室里。
她发现了一种新元素"镭",她一连45个月不舍昼夜,从两千多吨矿石、水和药品中提炼出1克纯"镭",从此,她的"镭的母亲"的荣耀称号传遍了全世界。
这段材料的核心是居里夫人全力以赴进行科研,终于取得光辉的成就。
就此我们可以提炼出"科研需要全身心的投入"、"有得必有失"、"要耐得住寂寞"、"为科研节约每一分钟"等等观点,然后再进行拟题。
人们常说,题好一半文,还说:"标题是文章的眼晴"。
从语言的角度讲,不管其拟题的思路如何,拟出的题目还要讲究语言文字美,讲究结构美,要在"小、巧、新、美"上下点功夫。
话题作文,是以"特定"的话题为契机,引出自己心中想说的话。
这种"说话"的内容是自由的,是自在的,是自选的。
由于存在"话题",人们就得谈话,这种谈话没有规定的题目,人们可以围绕"话题"自由自在地"侃",海阔天空地"侃",人人都想谈得中听,人人都在想法谈出点新意。
让人们的谈话自由而又广泛,这就是"话题"的作用。
由此可知,"话题作文"的作用是用一个"话题"来引出内容广泛、形式自由、带有自己创见、带有自己思想与情感特点的作文,这种作文形式与我们习惯了的命题作文、半命题作文相比,已经发生巨大的变化。
话题作文的产生,不是凭空而来,不是人们臆想的产物,它是多年来作文题型发展的结果,是人们探索与创造的结果。
目前,"话题"作文有五种主要的表达形式。
第一种是最为嫩稚的,就是"命题"式的"话题",出题者直接指定一个"话题",要求考生围绕此"话题"作文。
如:1.语文课是同学们在初中上过最多的一门课,请你以"语文课"(包含"语文活动课")为作文内容的范围,把你想讲的故事、想提的意见、想抒发的情感写下来。
要求:①题目自拟。
②除诗歌外,文体不限。
2.以"音乐"为话题,写一篇文章。
要求:①可用"哆来咪"为题目,也可依据自己文章的内容,自拟题目,如能拟出新颖、独到的题目,可适当加分。
②贴近自己的生活实际,选取某一角度,就音乐这一话题写下自己想讲的故事,想表达的感受,或陈述的见解。
全文应在500字以上,800字以下。
是"导语"式或者说是"引语"式"话题",出题者往往要铺叙一段话,这一段话不是材料,它的作用是把考生引到"话题"之上。
与那种直接亮出话题的作法相比,这种话题多了一些情味。
如:1.梦是睡眠时体内外各种刺激或残留在大脑里的外界刺激引起的想象活动。
人们常常做梦,有美梦,也有噩梦;有完整的梦,也有支离破碎的梦……人们也常常用梦比喻虚幻或者希望,如梦幻、梦想等。
请以"梦"作为写作的内容,写一篇作文,或说明有关梦的知识,或记叙有关梦的人或事,或议论梦的有关问题,或在梦中驰骋想象的翅膀……要求:①内容只要与梦有关就行。
②除诗歌外,文体不限。
③题目自拟。
④不少于600字。
2.游戏是孩子的天性,游戏有益于身体健康,有利于增长见识……在游戏中,你也许有与伙伴吵嘴的经历,也许有与伙伴合作的经历……请你以"游戏"为话题,写一篇文章,文体不限,题目自拟,字数不少于600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