初中作文指导:作文审题思路及方法

合集下载

作文指导初级中学作文如何审题立意

作文指导初级中学作文如何审题立意

作文指导:初级中学作文如何审题立意在初级中学阶段,写作是一项非常重要的技能。

学会如何正确审题并确定立意,对于培养学生的思维能力、表达能力和创造力都具有重要意义。

本文将介绍一些简单而实用的方法,帮助初级中学生们更好地审题立意,写出优秀的作文。

首先,审题是成功作文的关键。

在写作前,学生们应该仔细阅读题目,理解题意,确保自己完全掌握了要求和限制。

其中关键词和要求是常常出现的,应该引起学生的特别注意。

例如,“描述”、“分析”、“比较”、“解释”等关键词,可以指导学生在写作中采取不同的策略和结构。

其次,明确立意是成功作文的基础。

审题后,学生们需要确定自己的立意,也就是思考要写什么。

一个好的立意是成功作文的关键。

学生们可以根据题目要求和自己的知识储备,决定自己要写的内容。

对于一些抽象的话题,学生们可以通过举例、引用故事或者提供实证来加强自己的观点。

在选择立意时,学生们需要关注自己的兴趣爱好和专长,这样才能充分发挥自己优势,写出有独特性的作文。

接下来,展开论述是成功作文的主体。

在明确了立意之后,学生们需要展开自己的论述。

论述是展开立意的过程,需要通过事实、数据、例子等来支持自己的观点。

为了使文章连贯,学生们可以采用分段的方法,每个段落都是一个主题的论述。

例如,如果立意为“如何保护环境”,可以分段讨论环境污染、节约能源和垃圾分类等方面。

在展开论述时,学生们需要注意逻辑关系和衔接词的使用,使得文章结构清晰,思路连贯。

此外,举例论证是成功作文的亮点。

在展开论述时,为了使文章更加有说服力,学生们可以通过举例来论证自己的观点。

举例可以具体化抽象的观点,使得读者更容易理解和接受。

好的例子可以是真实的,也可以是虚构的,只要能够支持自己的论点即可。

学生们在选择例子时,要注意例子的质量和适用性,避免无关的或不恰当的例子。

最后,总结归纳是成功作文的收尾。

在作文的结尾部分,学生们应该对自己的论点进行总结和归纳,再次强调自己的立意和观点。

中考作文《藏在心底的 》审题写作指导及满分作文3篇

中考作文《藏在心底的  》审题写作指导及满分作文3篇

中考作文《藏在心底的》审题写作指导及满分作文3篇《藏在心底的》审题写作指导及满分作文3篇一、文题设计阅读下面的文字,按要求作文。

每个人心中都有一些往事,这些往事有的让人骄傲,有的让人惭愧,有的让人痛苦……藏在我心底的往事让我感动,藏在我心底的往事让我欣慰,藏在我心底的往事让我反思……请以“藏在心底的”为题写一篇不少于600字的记叙文。

二、解题指导这个命题是一个后空式命题作文。

这类文章的一般写作思路是:扣题而问,提出观点,呈现事例,感悟收束。

就本文而言,重要的是“挖”出藏在心底的人和事,在“挖”中自然渗透“我”的感情倾注,在“挖”中自然牵出生活中的细节感人之处。

从写作内容而言,可写凡人小事,也可写奇遇,但要写出藏在心底的情缘。

从表达方式上说,要抓住记叙、描写和抒情这些表达方法,尤其要注重细节描写,这样才能使文章内容丰富、感情真挚。

从构思上来说,可以以小见大,可以层层铺垫,可以对比衬托,无论怎样开头,都要为下文的展开作好铺垫。

结尾要写出感悟,要水到渠成。

语言要有文采,要有丰富的内涵。

三、写作指导思路一:寻找几件能体现“藏在心底”的往事或片段,通过这些片段展示人物的风采、人格的魅力。

文章可采用排比式结构,以“藏在心底的——”作为贯穿全文的线索,用“美文+哲思”的形式打造文章亮点。

思路二:借助日记的形式,展开故事情节,把藏在心底的情感展示出来。

文章采用倒叙开头,以回忆的形式展开正文,可以有适当的神态描写、动作描写和心理描写,结尾可用议论和抒情结尾。

思路三:以“藏在心底的风景”为线索,以“我”为视角,描述一位“我”难以忘怀的人或事,把藏在心底的美好情感展示出来。

文章可采用镜头组合的形式,使文章重点突出,内容具体,层次清晰。

四、满分作文藏在心底的爱父爱如山——题记不知大家有没有看过自行车的后轮爱前轮松了的事情。

后轮爱着前轮,但前轮永远不会知道后轮的爱恋。

这是对“暗恋”的比喻。

我看过后轮的故事后无限感慨,觉得这虽不是那么明显,但我也有过自己的小秘密。

中考材料作文写作指导及思路

中考材料作文写作指导及思路

中考材料作文写作指导及思路作文写作是中考考试中的一项重要内容,也是考生们最为头疼的一项。

在中考作文中,考生需要根据所给的材料进行写作,这就需要考生在短时间内快速理解材料内容,并准确地表达自己的观点和看法。

下面就给大家分享一些中考作文写作的指导及思路,希望对大家有所帮助。

首先,要仔细阅读所给的作文材料。

在中考作文中,通常会给出一篇短文或者一段文字作为材料,考生需要在短时间内快速理解材料内容,抓住重点,理清思路。

在阅读材料的过程中,要注意抓住关键词,理解文章的主题和中心思想,这样才能更好地进行写作。

其次,要明确自己的写作立意。

在理解了作文材料之后,考生需要明确自己的写作立意,确定自己的观点和看法。

在确定立意的过程中,考生可以结合自己的生活经验和所学知识,提出自己独特的见解,这样可以使作文更加生动和有说服力。

接下来,要合理安排文章结构。

在写作过程中,考生需要合理安排文章的结构,包括开头、中间和结尾三个部分。

在开头部分,可以简要概括材料内容,并提出自己的写作立意;在中间部分,可以适当展开论述,举例说明,加强论证;在结尾部分,可以进行总结,表达自己的观点和态度。

最后,要注意语言表达和书写规范。

在写作过程中,考生需要注意语言表达和书写规范,避免出现语法错误和错别字。

同时,还要注意使用恰当的连接词和过渡词,使文章结构更加紧凑,逻辑更加清晰。

总的来说,中考作文写作需要考生在短时间内快速理解材料内容,并准确地表达自己的观点和看法。

通过仔细阅读材料,明确写作立意,合理安排文章结构,注意语言表达和书写规范,可以帮助考生在中考作文中取得更好的成绩。

希望以上的写作指导及思路对大家有所帮助,祝愿大家在中考中取得优异的成绩。

中考材料作文写作指导及思路

中考材料作文写作指导及思路

中考材料作文写作指导及思路中考作文写作指导及思路。

作文是中考考试中非常重要的一部分,它不仅考察了学生的语言表达能力,更重要的是考察了学生的思维能力和逻辑思维能力。

因此,作文的写作不仅要求学生有一定的语言基础,更需要学生具备一定的写作思路和技巧。

首先,作文的写作要有清晰的思路。

在写作之前,学生应该先构思好作文的框架,明确文章的主题和要表达的中心思想。

在构思时,可以先列出几个关键词或者关键句子,以此作为文章的主线,然后再围绕这个主线进行展开。

比如,如果作文的主题是“我的假期”,那么可以先列出一些假期的关键词,比如“旅行”、“阅读”、“运动”等,然后再围绕这些关键词进行展开,写出自己假期的见闻和感受。

其次,作文的写作要有丰富的想象力和表达能力。

在写作时,学生可以适当地发挥自己的想象力,写出一些具有创意和想象力的内容。

比如,在描述一个人物时,可以适当地为这个人物添加一些丰富的内心世界和情感,使得这个人物更加生动和鲜明。

同时,在表达方面,学生要注意用词准确、语言生动,尽量避免使用一些生僻的词汇或者过于复杂的句子结构,以免影响文章的流畅度和理解度。

最后,作文的写作要有逻辑性和条理性。

在写作时,学生应该注意将文章的内容安排得井井有条,避免出现跳跃性的表达和思维。

可以采用分段的方式,将文章的内容分成几个段落,每个段落围绕一个主题展开,以此使得文章的结构更加清晰和紧凑。

同时,在表达方面,学生还要注意使用一些连接词和过渡性词语,使得文章的内容更加连贯和流畅。

总之,中考作文的写作不仅需要学生具备一定的语言基础,更需要学生具备一定的写作思路和技巧。

只有在平时多加练习和思考,多积累一些写作经验,才能在中考作文中游刃有余,取得理想的成绩。

初中作文审题 教案

初中作文审题 教案

初中作文审题教案一、教学目标:1. 让学生理解作文审题的重要性,认识到审题是作文写作的基础和关键。

2. 培养学生准确、全面地审题的能力,使学生在面对作文题目时能够做到心中有数,有的放矢。

3. 通过对审题方法的指导,提高学生的作文写作水平,使学生的作文更加切题、有深度。

二、教学内容:1. 作文审题的重要性2. 作文审题的方法和技巧3. 实例分析与练习三、教学过程:1. 导入:通过向学生展示一些常见的作文题目,让学生思考为什么有些作文题目容易写,而有些则难以入手。

引导学生认识到作文审题的重要性。

2. 讲解作文审题的方法和技巧:(1)理解题目要求:要求学生仔细阅读题目,理解题目的基本要求和所给的材料。

(2)抓住关键词:指导学生找出题目中的关键词,分析关键词的含义和关系。

(3)确定题目类型:根据关键词和题目要求,判断题目的类型,如记叙文、议论文等。

(4)确定写作角度:根据题目要求和关键词,确定作文的写作角度和立意。

(5)列出写作要点:根据写作角度和立意,列出作文的写作要点和结构。

3. 实例分析与练习:(1)给学生提供一些作文题目,让学生运用所学的审题方法和技巧进行分析和练习。

(2)引导学生通过讨论和交流,共同解决问题,提高审题能力。

四、教学评价:1. 学生对作文审题重要性的认识程度。

2. 学生运用审题方法和技巧的能力。

3. 学生作文的切题程度和深度。

五、教学延伸:1. 组织学生进行作文写作训练,让学生在实践中运用所学的审题方法和技巧。

2. 引导学生进行作文修改和润色,提高学生的作文质量。

3. 开展作文欣赏和评价活动,提高学生的作文鉴赏能力和批评能力。

通过本节课的教学,使学生认识到作文审题的重要性,培养学生准确、全面地审题的能力,为提高学生的作文写作水平奠定基础。

初中语文作文指导

初中语文作文指导

初中语文作文指导
作文是学生语文学习的重要组成部分,也是考试中的必考题目。

要想写出一篇高质量的作文,首先要掌握一定的写作技巧和表达能力。

下面我们就来谈谈初中语文作文的指导方法。

首先,要有一个明确的写作目的。

写作的目的可以是叙述、说明、议论或者描写等等。

在写作之前,要明确自己的写作目的,这样才能更好地组织文章结构,选取合适的素材和语言。

其次,要有丰富的想象力和联想能力。

写作是一种创造性的活动,需要学生具备一定的想象力和联想能力。

在写作时,可以适当地发挥自己的想象力,增加文章的生动性和吸引力。

再次,要注意语言的表达。

语言是作文的载体,要想写出一篇好的文章,就要注意语言的选择和运用。

要尽量用一些生动形象的词语和句子,让文章更加生动有趣。

最后,要有合理的结构和布局。

作文的结构和布局是非常重要的,要想写出一篇通顺、连贯的文章,就要注意文章的开头、中间和结尾的衔接和过渡。

要让文章的结构清晰,层次分明,让读者一目了然。

综上所述,初中语文作文的指导方法主要包括明确写作目的、丰富想象力和联想能力、注意语言的表达以及合理的结构和布局。

只有掌握了这些方法,才能写出一篇高质量的作文。

希望同学们在写作文时能够多多注意这些方面,提高自己的写作水平。

初中作文专项训练之审题立意

初中作文专项训练之审题立意
8
能否从题目以外的语言材料中品味出一点隐含信息。
9
在写作中,要紧紧抓住审题得到的"信息",步步都要紧扣文题,紧扣要求。 另外,在具体的审题过程中,对这样几种内容的题目不可掉以轻心。 第一种,看似很浅显的题目。 如"我长大了"这个文题,是一个宽泛的中考作文题,谁也不会在取材上发生困难,看样子真是浅得不能再浅了,但实际上,这个题的关键在于对"长大"的理解。如果在审题之中认为"长大"的含义只是生理、身体的变化或是学会了某种生活技能、能够料理自己、胆子变大了,或者能对付别人的欺负等等,那这种理解就很肤浅,写出来的文章在选材立意上也就上不了档次。如果说能够寓理于事,从不同的角度写出正处于花季年龄的初中生成长中的追求、向往、烦恼和困惑,以及对人生的初步认识,写出人生中的各种各样的责任感已经在心中出现,那么,这样的思考就是准确地把握了文题的含义。
在取材立意上,要做到"大中取小,以小见大" 我们先来看下面一些信手拈来的中考作文题: "学语文的故事"、"母亲的爱"、"我生活在集体的怀抱里"、"他做得对"、"同学,你不能这样"、"在错误和挫折面前"、"谈谈我们的课堂教学"、"雨中"、"五星红旗升起的时候"等等。它们的共同特征是好像只是划出了一个取材立意的框框,需要我们选用自己最熟悉的内容将其具体化。
第三种,看似很形象的题目。
如"风景这边独好"这个文题,也是一个宽题,题目似乎很"形象",但远不是从字面上理解的那么简单。它既可以写实,如写一个地方的风景,写一个地方的景物特点,写一个地方的景物的变化,但更重要的是应该写这个地方的发展,写这个地方的特色,写这个地方表现出的时代的进步。再换一个角度思考,它不仅可以写"地方",还可以写人,还可以写事,等等。

作文题目及审题思路

作文题目及审题思路

作文题目及审题思路篇一《我与小猫的奇妙相遇》审题思路:这个题目主要是围绕“我”和“小猫”展开,重点在于描述这次“相遇”有什么奇妙之处。

要通过详细的描写,让读者感受到这个相遇过程的独特性和趣味性。

有一天,我正走在回家的小路上。

那是一条很普通的小路,两旁种着高大的梧桐树,阳光透过树叶的缝隙洒在地上,形成一片片光斑。

我像往常一样,脚步匆匆,心里想着晚上是吃方便面还是煮速冻饺子。

就在这时,我听到了一阵微弱的“喵呜”声。

我四处张望,发现路边的灌木丛里有一双亮晶晶的小眼睛在看着我。

我好奇地走近灌木丛,拨开一些树枝,看到了一只小得可怜的小猫。

它浑身脏兮兮的,毛都结成了疙瘩,但是那双眼睛却特别有神。

小猫看到我,没有跑开,反而又轻轻地叫了一声。

我忍不住伸手想摸摸它,它先是往后缩了一下,然后又慢慢把头靠了过来。

我轻轻挠了挠它的下巴,它就舒服地闭上了眼睛。

这时候我才发现,它的一只爪子受伤了,还在流血呢。

我心想,这小可怜,可不能把它扔这儿不管呀。

我把它小心翼翼地抱了起来,就像抱着一个宝贝似的。

小猫在我怀里不挣扎,只是静静地趴着。

我带着它一路飞奔回家,把我原本想用来吃饺子的钱拿去给它买了猫粮和消毒药水。

给它处理伤口的时候,它虽然疼得直打哆嗦,却没有咬我,还一个劲儿地闻我的手。

从那以后,那只小猫就成了我的伙伴。

这段奇妙的相遇让我的生活变得不一样了,这个小小的生灵给我带来了很多快乐和温暖。

我每次想起在那条小路上发现它的场景,都会忍不住笑起来,这就是我与小猫奇妙的相遇。

篇二《街头的修鞋匠》审题思路:这个题目就是以“街头的修鞋匠”为中心,可以描写他的外貌、他的工作场景、他与顾客之间的故事等方面,从而展现出这个修鞋匠的独特之处。

在我家附近的街头拐角处,有一个修鞋匠。

他的摊位很简陋,就是一个小小的遮阳伞下面,放着一张破旧的桌子,桌子上摆满了各种修鞋的工具,有锤子、镊子、针线,还有大大小小的鞋钉。

修鞋匠是一个头发花白的大爷,他的脸上布满了皱纹,就像院子里那棵老槐树的树皮一样。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作文审题思路及方法中考作文有一个最起码的要求:内容切合题意。

要做到这一点就要求学生会正确审题。

重点说说命题作文、话题作文、材料作文这三种题型的审题方法。

常规法独词式话题作文话题作文具有自由开放的特点,在所有题型中的审题难度最小。

请看2011年甘肃省中考作文题:阅读下列文字,按要求作文。

有人说:幸福是雨中妈妈送来的雨伞,幸福是老师投来信任的目光,幸福是患难中人们无私的救助,幸福是节假日家人团聚时的晚餐……关于“幸福”,你也一定有自己的理解。

请你以“幸福”为话题作文。

要求:①立意自定,文体自选(诗歌除外),题目自拟;②字数不少于600 字;③文中不能出现真实的地名、校名、人名。

这是一道独词式话题作文,也是一道给材料话题作文。

首先要审材料。

这个材料是话题的提示语,是写作的由头、引子,提示学生“幸福”在生活中的一些细节体现。

命题者通过提示语,把幸福的内涵和写作范围确定在与平时生活息息相关的方法。

新材料作文新材料作文,是在材料作文基础上发展起来的一种新型作文样式。

作文从本质上讲是材料作文,从表现形式上讲又与话题作文类似。

它给定材料,但不给定话题;它既继承了材料作文的一些优点,又弥补了材料作文的缺陷。

过去的材料作文,都是限定文体,而现在文体不限;过去的材料作文,总有“最佳”立意,而现在可有多个立意。

阅读下面一则材料,按要求作文。

一个孩子到果园,看见爷爷正站在梯子上咔嚓咔嚓地把果树上的一些枝条剪下来,小孩拿起一根枝条,说:“爷爷,它们长得好好的,你把它们剪掉多可惜!”爷爷说:“傻孩子,只有剪掉它们,果树才能长得更好呢!”爷爷剪掉枝条的事可以给我们许多启示,请确立一个议论中心,联系现实生活中的某些人和事,写一篇议论文,题目自拟。

这类题目除了上面所说的审材料、审要求外,还要明确材料的主旨。

要注意材料后面的“爷爷剪掉枝条的事可以给我们许多启示”,这个“许多启示”就是材料的主旨、写作的主旨,写作时只要抓住一个启示就行了。

可以从爷爷、枝条、树木、小孩四个角度来分割话题(作文时要注意文体是议论文):①削枝以强干。

爷爷剪掉一些枝条,使果树长得更好。

舍弃次要的,是为了保留主要的,有所不为方能有所为。

可以“舍得”“得与弃”“付出与收获”“付出”“代价”等为话题作文。

寻词法在掌握常规审题方法的基础上,更快更准的审题方法。

请看2011年辽宁沈阳的中考作文题:人一生中有些话语能让我们豁然开朗,有些话语能滋润我们的心田,有些话语能启迪我们的心灵,有些话语能激励我们成长。

根据上面这段文字,以“有温度的话语”为话题,自拟题目写作,600 至800 字,体裁不限,诗歌除外。

这是一道短语式话题作文。

用快速、准确的方法审题,就是寻找题目中的关键词和核心词,即直接审题干。

要明确作文题目的关键词是写作对象、写作内容,也是写作话题;核心词是写作重点。

这个话题的关键词是“话语”,核心词是“有温度”。

通过寻找题目的“关键词”和“核心词”,就话题进行拟题,明确写作对象、写作内容、写作重点,这是写作成功的第一步。

Ps.这种方法也可以用于审定其他形式的作文题。

如2011年上海市的全命题作文“悄悄地提醒”,题目的关键词是“提醒”,核心词是“悄悄地”。

2011年江苏南京市的全命题作文“也是一堂语文课”,题目的关键词是“一堂语文课”,核心词是“也”。

2011年山东淄博市的半命题作文“的馈赠”,题目的关键词是“馈赠”,核心词是要补出的内容。

2011年重庆市的半命题作文“我改变了的色彩”,题目的关键词是补出的内容和“色彩”,核心词是“我改变”。

寻词法适用于各种题型的作文审题。

偏正短语式的作文命题,关键词就是中心语,核心词就是修饰语。

主谓短语式的作文命题,关键词是主语,核心词是谓语。

动宾短语式的作文命题,关键词是宾语,核心词是动词。

句式型(观点型)的作文命题,关键词一般是宾语部分,核心词一般是主语或主谓部分。

含有介词或副词结构的作文命题,核心词通常是题目中的介词或副词结构。

审问法审问法就是三问法,也就是对话题作文、拟好题目的材料作文、全命题作文、已经补全的半命题作文进行三次追问,即:“文题或话题”是什么?为什么是“文题或话题”?“文题或话题”怎么样?通过三次追问,明确写作对象,确定写作内容和写作重点。

以2011年新疆中考作文题目“报答”为例,可进行如下审问:什么是报答?由此想到报答的内容或形式在生活中有哪些表现。

为什么要报答?由此想到知恩图报、恩将仇报等事例或人物。

报答后怎么样?由此想到做人的准则、美德、乐趣等。

请看2011年天津市中考作文题:同学们,回首你的初中生活,一定会有一些值得怀念的往事、难以忘却的身影、记忆犹新的画面,如同闪亮的星子(星星)将你记忆的夜空点缀得璀璨而美丽。

那星子,或许是父母的关爱,师长的教诲,同伴的友情;或许是拼搏的汗水,成功的欢悦,自信的笑颜;或许是懊悔的泪光,成长的烦恼,青春的思索……那星子虽然已经在夜空划过,但它所闪耀的光辉却永远与你相伴。

请摘取其中最明亮的,来铭记你的初中吧!题目:如星子滑过夜空要求:①写一篇不少于600 字的文章;②内容具体,有真情实感;③文体不限(除诗歌、戏剧外);④文中请回避与你相关的人名、校名、地名等。

这道命题作文可让学生这样来审题:“如星子滑过夜空”是指什么?据提示语,我们发现这里的“星子”不是指天上的星星,而是个比喻,可以把初中生活中留在心底抹不去的记忆比为闪亮的星子,如关爱、教诲、汗水、欢悦、泪光、烦恼等。

为什么说“如星子滑过夜空”?因为它已经过去,但是存留在记忆的深处,永远闪耀,无法抹去,是永远的珍藏。

“如星子滑过夜空”怎么样,带来什么样的结果?这是我们的感悟所在。

它给我们带来一段永恒的记忆、一段美好的人生风景等。

综上所述,这道命题可以这样写:初中生活有很多美好的片段,虽然会因为毕业而逐渐远去,“如星子滑过夜空”,但因为已给了我们欢乐与收获、泪水与伤痛,无论苦与乐,都如星子一样灿烂。

虽远去不见,但在我们的人生中永不逝去,留下印痕,成为成长中不可错过的一道风景。

路径法这种方法,简单来说就是围绕着某一路径,根据所给的命题进行拓展延伸。

如话题“心中的烦恼”可以拓展为一个巨大的话题——成长。

每一个人在成长的过程中,都会遇到各种各样的“烦恼”,写作时只需要把“心中的烦恼”加一个限制即可,比如“分数给我的烦恼”“痘痘的烦恼”“初恋的烦恼”“唠叨的烦恼”。

这些限制其实就是一个原因,即要告诉读者“我为什么烦恼”,只要把这个原因有条理有步骤地写出来,就能紧扣文章主题。

2011年四川南充市中考作文命题是“沟通”,对此话题我们可以向大的方面拓展:沟通话题→心声话题→交流话题→情感话题;也可以向小的方面延伸:沟通就是为了相互理解,是讲心里话。

以“讲心里话”为思维基点,层层深入剖析,分析“心里话”对沟通的意义,只要说明白几个问题:心里话是什么?为什么要说出来?能不能引起别人的共鸣,达到沟通的效果?心里话跟什么事件有关系,跟什么人有关系?沿着这样的路径去思考,就能与文题紧密相连。

有了以上四种方法,学生面对任何形式的作文命题都会尽快锁定内容,明确对象,审准题意。

五、要素置换法如果所给的作文题目、话题或材料是比喻性质的,便可用本体去置换喻体;如果所给的作文题目或话题中的关键词语具有多个义项,便可用其中某一个义项去置换词语的多个义项;如果所给的作文题中含有代词,这时可用具体的人和事去置换作文题中的代词。

例如2011 年山东省潍坊中考作文题:请以“升起心中的太阳”为题,写一篇作文。

命题者已经为我们限定了比喻的喻体。

那么本体可以是什么呢?换言之,什么才是“心中的太阳”呢?这样一想,思路便可以迅速打开了。

稍加思考,我们便能知道“太阳”的本体可以是信心,可以是毅力,可以是爱心,可以是感情,可以是道德,也可以是诚信等等。

“升起”一词的意思则是指把心中的那种信念或情感“发扬光大”。

通过置换,再展开联想,用一个又一个的本体去置换喻体,写什么的问题就能迎刃而解。

六、自问自答法审题时通过提出问题、回答问题的形式进行推断思考,把与问题有关的内容一一罗列,然后筛选分析,进而将“写什么”“怎么写”等清晰地凸显出来,这样的方法可以称之为自问自答法。

如2011 年浙江省宁波市中考作文题:“请以‘_________,不普通’为题写一篇文章。

”要求:(1)请从“他、她、它”这三个词语中选择一个,填入横线处,使题目完整。

审题时,可做如下问答。

一问:“他、她、它”是谁?答:“他、她、它”可以是亲人、朋友、老师、同学,可以是体育影视明星、历史人物等。

可以是熟识的,也可以陌生的;可以是古人,也可以是今人;可以是中国人,也可以是外国人;可以是地球人,也可以是外星人;可以是人类,也可以是其他物体;可以是个体,也可以是群体。

二问:“他、她、它”为何不普通?答:要从“他、她、它”的特点入手,写出独特、不平凡的一面;要从“他、她、它”的所作所为中放大精神内涵,从中汲取动力、思考现实人生等。

三问:怎样才能突出“他、她、它”的不普通?答:可以先抑后扬,从“普通”到“不普通”;可以片断组合,从几个角度多维揭示“不普通”的内涵;可以对比烘托,把两个人或物放在一起来对比烘托;可以变换叙述顺序,掀起波澜。

七、层层剥笋法对于一些含义比较丰富的题目而言,我们通常可以用“层层剥笋”的方法来审题,即可以将材料中的某些关键字词或有深刻含义、特别韵味及有特定指向的句子,结合上下文的语境,逐一审视,进而有针对性地提炼出自己的观点和看法。

例如2011 年长春市的中考语文试卷中的一则作文题目是“学中好景常追忆”便可以从以下三个层次进行“剥笋”。

1、“学”字点出了作文选材的倾向与范围,应该是指学习生活或者学校生活,可以写师生共处的学风、学貌,也可以写和同学融洽相处的时光;当然也可以把“学中”一词宽泛地理解成一生求“学”的所思所感。

2、“好景”一词奠定了全文的感情基调,也表明此处应该是作文中最值得突出的部分,在素材选择上应该多组织一些“美好”“温馨”“温暖”“感动”的生活画面,换句话说,所选素材应该是正面的,是积极向上的。

3、“常追忆”是因为“好景”难忘,往事让人刻骨铭心,常觉历历在目。

这就要求学生们写出故事背后的意义,即“好景”对你人生、成长的意义所在;要写出“常忆好景”给自己或他人以启迪和教育,比如可写“学中好景”教“我”在成长中自信,在成绩面前不骄不躁,面对困难时乐观坦然,与师友相处时珍惜感恩等等。

如此好景,时常追忆,暖人心房。

八、联想推理法由文题或材料生发联想和想象,由此及彼、由表及里、由已知到未知地推断思考,追求新发现,获得新观点。

例如2011 年上海市中考作文题:“悄悄地提醒”看到这个题目,首先我们就要想到,要写出“提醒”的原因、情境、场合,还要写出“悄悄地提醒”的过程,另外经过“提醒”产生了怎样的改变、收获的内容也不可或缺。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