词类活用答案
古汉语练习答案(词类活用)

一、以下是从《史记·苏秦列传》中依次摘出的句子。
请指出活用为动词的名词,说明活用的条件,并将全句译成现代汉语:1、周人之俗,治产业,力工商,逐什二以为务。
“力”活用为动词,意思是“致力”,与“工商”构成动宾关系。
译文:按照周国人的风俗,大家都经营产业,致力工商,把谋取十分之一二利润作为谋生的手段。
2、禹无百人之聚,而王诸侯。
“王”活用为动词,意思是“称王”,与“诸侯”构成动宾关系。
译文:夏禹聚集的人数没有一百人,却统率了天下诸侯。
3、夫破人之与破于人也,臣人之与臣于人也,岂可同日而论哉!“臣”活用为动词,“臣人”意思是“使别人称臣”,“臣”为使动用法;“臣于人”意思是“对别人称臣”,“臣”用如一般动词。
4、令天下之将相会于洹水之上,通质,刳白马而盟。
洹水:水名,在今河南省北境。
通质:交换人质。
刳:剖开并挖空,此泛指宰杀。
名词用“而”连结时,一般活用为动词。
“盟”活用为动词,意思是“结盟”、“订立盟约”。
译文:让天下的将领和卿相在洹水边上会盟,互相交换人质,宰杀白马来订立盟约。
5、六国从亲以宾秦,则秦甲必不敢出于函谷以害山东矣。
宾:通摈,排斥,弃绝。
从:同“纵”,南北为纵,活用为动词,意思是“合纵”。
译文:六国合纵相亲,共同对抗秦国,那么秦国的军队一定不敢走出函谷关来危害山东各国了。
6、惠王使犀首攻魏,禽将龙贾,取魏之雕阴,且欲东兵。
犀首:本魏国武官名,此指魏人公孙衍,当时在秦作官。
龙贾:魏将。
雕阴:地名,在今陕西甘南县南。
“兵”活用为动词,意思是“用兵”(方位名词“东”作状语)。
名词放到副词后面活用为动词。
译文:秦惠王派犀首攻打魏国,活捉魏国将领龙贾,攻取魏国的雕阴,并且打算向东方用兵。
7、以有尽之地而逆无已之求,此所谓市怨结祸者也。
逆:接受。
“市”活用为动词,购买。
译文:拿有限的土地去迎合无止境的贪求,这正为通常所说的买下怨恨结下祸根的意思。
8、故为大王计,莫如从亲而孤秦。
“从”同“纵”,南北为纵,活用为动词,合纵。
词类活用及详细答案

1、下列加点词,与“余稍为修葺,使不上漏”中“上”字用法不相同的一项是()。
A.百年老屋.尘泥渗漉,雨泽下注B.妣,先大母婢也,乳二世。
C.东犬西吠,客逾庖而宴,鸡栖于厅D.庭有枇杷树,吾妻死之年所手植也2、下列各组句子中加点词用法不同于其他的一项是:()A.火尚足以明B.是故圣益圣,愚益愚C.问其深,则其好游者不能穷也D.世之奇怪……非常之观,常在于险远3、下列各组句子中加点词用法不同于其他的一项是:()A、长桥卧波,未云何龙?B、无乃尔是过与?C、刑人如恐不胜D、年十七,好古文4、下列各组句子中加点词用法不同于其他的一项是:()A、拔剑撞而破之B、骊山北构而西折C、天下云集响应,赢粮而景从D、道芷阳间行5、下列各组句子中加点词用法不同于其他的一项是:()A、舞幽壑之潜蛟,泣孤舟之嫠妇B、侣鱼虾而友糜鹿C、序八州而朝同列D、先破秦入咸阳者王之6、下列各组句子中加点词用法不同于其他的一项是:()A、非有仲尼,墨翟之贤B、且夫天下非小弱也C、小学而大遗D、是故圣益圣,愚益愚7、下列各组句子中加点词用法不同于其他的一项是:()A、歌窈窕之章B、假舟楫者,非能水也C、则其至又加少矣D、唐浮图慧褒始舍于其址8、下列各组句子中加点词用法不同于其他的一项是:()A、却匈奴七百余里B、上食埃土,下饮黄泉C、吾得兄事D、君子博学而日参省乎己9、下列各组句子中加点词用法不同于其他的一项是:()A、覆道行空,不霁何虹?B、五十者可以衣帛矣C、沛公军霸上D、此其志不在小10、下列各组句子中加点词用法不同于其他的一项是:()A、既来之,则安之B、鼎铛玉石,金块珠砾C、授之书而习其句读者D、交戟之卫士欲止不内11、下列各组句子中加点词用法不同于其他的一项是:()A、族秦者,秦也,非天下也。
B、下江陵C、后世之谬其传莫能名者D、五亩之宅,树之以桑12、下列各组句子中加点词用法不同于其他的一项是:()A、有席卷天下,包举宇内,囊括四海之意B、远人不服而不能来也C、以愚黔首D、沛公旦日从百余骑来见项王13、下列各组句子中加点词用法不同于其他的一项是:()A、位卑则足羞,官盛则近谀B、后世必为子孙忧C、积善成德,而神明自得D、秋毫不敢有所近14、下列各组句子中加点词用法不同于其他的一项是:()A、后人哀之而不鉴之B、常以身翼蔽沛公C、头发上指D、有泉侧出15、下列各组句子中加点词用法不同于其他的一项是:()A、籍吏民封府库B、楚人一炬,可怜焦土。
词类活用答案

初中文言文词类活用答案(一)名词作动词1、天雨墙坏雨:名词用作动词,下雨。
2、妇抚儿乳乳:名词用作动词,喂奶。
3、不能名其一处也名:名词用作动词,说出。
4、会宾客大宴会:名词用作动词,恰逢,正遇上。
宴:名词用作为动词,举行宴会。
5、山不在高,有仙则名名:名词用作动词,出名,闻名。
6、腰白玉之环腰:名词用作动词,腰佩。
7、狼不敢前前:名词用作动词,向前。
8、恐前后受其敌敌:名词用作为动词,攻击。
9、一狼洞其中洞:名词用作动词,打洞。
10、意将隧入以攻其后也隧:名词用作动词,(从柴草中)打洞。
11、听妇前致词前:名词用作动词,向前。
12、每至晴初霜旦霜:名词用作动词,下霜。
13、虽乘奔御风不以及也奔:名词用做动词,飞奔的马14、皆披发文身文:名词用作动词,画文彩。
15、以光先帝遗德光:名词用作动词,发扬光大。
16、名之者谁,太守自谓也名:名词用作动词,命名,给…取名。
17、故自号曰醉翁也号:名词用作动词,取别号。
18、泉而茗者,罍而歌者,红装而蹇者泉:名词用作动词,汲泉水。
茗:名词用作动词,煮茶。
罍:名词用作动词,端酒杯。
红装:名词用作动词,穿着艳装。
蹇:名词用作动词,骑驴。
19、皆指目陈胜目:名词用作动词,用眼睛示意。
《陈涉世家》20、尉果笞广笞:名词用作动词,用竹板打。
《陈涉世家》21、攻铚、酂、苦、柘、谯皆下之下:名词用作动词,攻下,攻克。
22、陈胜王王:名词用作动词,为君王。
23、置人所罾鱼腹中罾:名词用作动词,用鱼网。
24、功宜为王功:名词用作动词,论功劳。
25、皆刑其长吏刑:名词用作动词,惩罚。
26、策勋十二转策:名词用作为动词,记下。
27、愿为市鞍马市:名词用作为动词,买。
28、处处志之志:名词用作动词,做标记。
29、未果,寻病终果:名词用作动词,实现。
30、流血五步,天下缟素缟素:名词用作动词,穿孝服。
31、天下缟素,今日是也缟素:名词用作动词,穿丧服。
32、恵子相梁相:名词用作动词,做宰相。
最新古汉语练习答案词类活用

最新古汉语练习答案词类活用1、周人之俗,治产业,力工商,逐什二以为务。
“力”活用为动词,意思是“致力”,与“工商”构成动宾关系。
译文:按照周国人的风俗,大家都经营产业,致力工商,把谋取十分之一二利润作为谋生的手段。
2、禹无百人之聚,而王诸侯。
“王”活用为动词,意思是“称王”,与“诸侯”构成动宾关系。
译文:夏禹聚集的人数没有一百人,却统率了天下诸侯。
3、夫破人之与破于人也,臣人之与臣于人也,岂可同日而论哉!“臣”活用为动词,“臣人”意思是“使别人称臣”,“臣”为使动用法;“臣于人”意思是“对别人称臣”,“臣”用如一般动词。
4、令天下之将相会于洹水之上,通质,刳白马而盟。
洹水:水名,在今河南省北境。
通质:交换人质。
刳:剖开并挖空,此泛指宰杀。
名词用“而”连结时,一般活用为动词。
“盟”活用为动词,意思是“结盟”、“订立盟约”。
译文:让天下的将领和卿相在洹水边上会盟,互相交换人质,宰杀白马来订立盟约。
5、六国从亲以宾秦,则秦甲必不敢出于函谷以害山东矣。
宾:通摈,排斥,弃绝。
从:同“纵”,南北为纵,活用为动词,意思是“合纵”。
译文:六国合纵相亲,共同对抗秦国,那么秦国的军队一定不敢走出函谷关来危害山东各国了。
6、惠王使犀首攻魏,禽将龙贾,取魏之雕阴,且欲东兵。
犀首:本魏国武官名,此指魏人公孙衍,当时在秦作官。
龙贾:魏将。
雕阴:地名,在今陕西甘南县南。
“兵”活用为动词,意思是“用兵”(方位名词“东”作状语)。
名词放到副词后面活用为动词。
译文:秦惠王派犀首攻打魏国,活捉魏国将领龙贾,攻取魏国的雕阴,并且打算向东方用兵。
7、以有尽之地而逆无已之求,此所谓市怨结祸者也。
逆:接受。
“市”活用为动词,购买。
译文:拿有限的土地去迎合无止境的贪求,这正为通常所说的买下怨恨结下祸根的意思。
8、故为大王计,莫如从亲而孤秦。
“从”同“纵”,南北为纵,活用为动词,合纵。
“孤”形容词活用为动词,意思是“孤立”。
译文:所以替大王您考虑,没有哪个赶的上六国合纵相亲以孤立秦国更好。
词类活用练习含答案解释

词类活用练习含答案解释集团企业公司编码:(LL3698-KKI1269-TM2483-LUI12689-ITT289-文言文小测系列专题:词类活用1、下列句中加点词与例句用法不相同的一项是()例:陈涉首难,豪杰蜂.起A、信乃谋与家臣夜.诈诏赦诸官徒奴B、无不膝.行而前C、欲东.下井陉击赵D、有一母见信饥,饭.信2、下列句中加点词用法与例句用法相同的一项是()例:皆沉.船,破.釜甑A、水上军开入.之B、异姓并起,英俊乌.集C、君子博学而日.参省乎已D、登高而招,臂非加.长也3、下列句中加点词用法与其它三项不相同的一项是()A、梁以此奇.籍B、侣.鱼虾而友.麋鹿C、而相如廷.叱之D、而耻.学于师4、下列句中加点词用法与其它三项不相同的一项是()A、吾师.道也,夫庸知其年之先后生于吾乎B、是故圣.益圣,愚.益愚C、项王军.壁垓下D、项王乃复引兵而东.5、下列句中加点词用法与其它三项不相同的一项是()A、舞.幽壑之潜蛟B、大王必欲急.臣C、侣.鱼虾而友.麋鹿D、项伯杀人,臣活.之6、下列句中加点词用法与其它三项不相同的一项是()A、将军身披坚.执锐.B、小.学而大.遗C、积善.成德D、木直中绳,輮.以为轮7、下列句中加点词用法与例句用法相同的一项是()例:追亡逐北,流血漂.橹A、殚.其地之出,竭.其庐之入B、燕赵之收藏..,韩魏之经营C、外连横而斗.诸候D、钩党之捕.遍于天下8、下列句中加点词用法与其它三项不相同的一项是()A、等死,死.国可乎B、既泣.之三日,乃誓疗之C、后人哀.之而不鉴D、其下.圣人也亦远矣9、下列句中加点词用法与其它三项不相同的一项是()A、欲穷.千里目,更上一层楼B、牛困人饥日已高.C、盖失强援,不能独完.D、以事秦之心礼.天下之奇才10、下列各句中没有词类活用现象的一项()A、纵江东父老怜而王我B、辟左右与之步于庭C、信与张耳以兵数万D、足下深沟高垒,坚勿与战11、下列各句中没有词类活用现象的一项()A、巫医、乐师、百工之人,君子不齿B、人皆得以隶使之C、置人所罾鱼腹中D、则知明而行无过矣12、下列各句中没有词类活用现象的一项()A、公始常欲奇此女B、均之二策,宁许以负秦曲C、月出于东山之上D、天下云集响应,赢粮而景从13、下列词类活用归类正确的一项是①假舟楫者,非能水也,而绝江河②先破秦入咸阳者王之③苏子愀然,正襟危坐,而问客曰④渔樵于江渚之上⑤粪土当年万户侯⑥生死而肉骨⑦天下云集响应,赢粮而景从⑧籍吏民,封府库⑨六王毕,四海一⑩李牧连却之A、①④⑩/②③⑦/⑧⑤/⑥⑨B、①④⑧/②③⑥⑩/⑤/⑦/⑨C、①④⑧/②③⑦/⑤⑥/⑨/⑩D、①④/②③⑥⑦/⑤⑩//⑧⑨14、下列词类活用归类正确的一项是①患志之不立②羞与绛、灌等列③上食埃土,下饮黄泉④诸候恐惧,会盟而谋弱秦⑤不能容于远近⑥秦孝公据函之固⑦安能屈豪杰之流⑧避仇从之客,因家沛焉⑨至南郑,诸将及士卒多道亡归⑩屠大窘,恐前后受其敌A、①②/③⑨/④⑦/⑤⑥/⑧⑩B、①②/③⑨④/⑦/⑤⑥/⑧⑩C、①②/③⑨/④⑦/⑤⑥⑧⑩D、①②③/⑨④/⑦⑤⑥/⑧⑩阅读(一)曹玮南院知镇戎军日,尝出战小捷。
中考语文文言文词类活用复习题答案

中考语文文言文词类活用复习古代汉语中有些词语在特定的语言环境中,临时具有某种语法功能,并且临时改变了词性,有的还改变了读音,这就是词类活用.一、示例练习:解释下列句中的加点词语 1、域.民不以封疆之界 域:.限制 2、其岸势犬牙..差互,不可知其源. 犬牙:.像狗的牙齿一样 3、必先苦.其心志,劳.其筋骨 苦: 使……痛苦 劳:使……劳累 4、空乏..其身 空乏: 使……贫困、痛苦 5、饿.其体肤 饿: 使……饥饿 6、箕畚..运于渤海之尾 箕畚: 用箕畚装土石 7、腰.白玉之环 腰: 腰佩 送东阳马生序 8、稍稍宾客..其父 宾客: 以宾客之礼相待或:把.........当宾客 9、鞭.数十,驱之别院 鞭:.用鞭子打. 童趣 10、一鼓.作气 公将鼓.之 鼓: 击鼓. 曹刿论战 11、肉食者谋之,又何加间.焉间: 参与 曹刿论战 12、恵子相.梁 相: 做宰相 恵子相梁 13、皆刑.其长吏 刑: 惩罚 陈涉世家 14、鞭.数十,驱之别院 鞭: 用鞭子打. 童趣 15、策.之不以其道 策: 鞭打,驱使 马说 16、虽乘奔.御风不以及也 奔: 飞奔的马 三峡 17、皆披发文.身 文: 画文彩 观潮 18、恐前后受其敌.敌: 攻击 狼 19、一狼洞.其中 洞: 打洞. 狼 20、意将隧.入以攻其后也 隧: 从柴草中打洞. 狼 21、天下缟素..,今日是也 缟素: 穿丧服. 唐雎不辱使命二、词类活用汇总练习打“‐”的字一.名词活用为动词:1 鞭.数十,驱之别院.童趣名词活用为动词:用鞭子打.2.父利.其然也.同上名词作意动词把……看作有利.3策.勋十二转,赏赐百千强.木兰诗名词活用为动词:登记.4.会宾客大宴..口技名词用作动词:举行宴会.5.不能名.其一处也.同上名词用作动词:说出.6.一狼洞.其中.同上名词活用为动词:打洞.7.山不在高,有仙则名..陋室铭名词活用为动词:闻名,着名.8.石青糁.之.同上名词用作动词:原意是煮熟的米粒,在此用于代词“之”的前面,用作动词涂染.9.居右者椎髻..仰面.同上名词用作动词:梳着椎形发髻.10.每至晴初霜.旦.同上名词用作动词:结霜.11.吴儿善泅者数百,皆披发文.身.同上名词用作动词:画文彩.12.乘骑弄旗标.枪舞刀于水面者.同上名词用作动词:树立,举.13问其姓氏,是金陵人,客.此.湖心亭看雪名词用作动词:客居.14策.之不以其道.同上名词用作动词:鞭策用鞭子打,驱使.15、宝饰之帽,腰.白玉之环.送东阳马生序名词用作动词:挂在腰间或“腰间挂着”16余则緼袍敝衣....处其间.同上名词用动词:穿着旧棉袄、穿着破衣服.17.每假借于藏书之家,手.自笔录.同上名词用作动词:动手.18.庆历四年春,滕子京谪守.巴陵郡.同上名词用作动词:“守”,名词,太守,官名.这里是动词,即“做……太守”.19.名.之者谁,太守自谓也.醉翁亭记名词用作动词:命名.20.泉.而茗者.满井游记名词用作动词:用泉水.21泉而茗.者.同上名词用作动词:煮茶.22.罍.而歌者.同上名词用作动词:端着酒杯.23.红装..而蹇者.同上名词用作动词:穿着艳装.24.会天大雨..,道不通,度已失期.陈涉世家名词作动词:下大雨.25.置人所罾.鱼腹中.同上名词作动词:用鱼网捕.26.又间令吴广之次所旁丛祠中,夜篝.火.同上名词作动词:用笼罩着.27.卒中往往语,皆指目.陈胜.同上名词用作动词:用眼睛示意.28.伏尸二人,流血五步,天下缟素...唐睢不辱使命名词用作动词:白色丝织物,指丧服.这里是“穿丧服‘的意思.29.百姓孰敢不箪食..以迎将军者乎..壶浆同上名词作动词:箪:用箪盛;壶:用壶装.30.外.结好孙权,内.修政理.同上形容词用作状语:外:对外;内:对内.30.以光.先帝遗德.出师表名词用作动词;发扬光大.32.故五月渡泸,深入不毛..同上名词用作动词:长庄稼或长草木33.肉食者鄙,又何间.焉名词活用作动词参与34.小信未孚,神弗福.也名词作动词,赐福,保佑35.公将鼓.之鼓,名词做动词,击鼓36.朝服.衣冠服:名词用作动词,穿、戴37.人恒过.,然后能改过:名词用作动词,犯错误38.面.山而居面:名词用作动词,向着,对着二.名词作状语:1.学而时.习之,不亦说乎〈论语〉十则时间名词用作状语:按时.2.楼五架,窗扉皆洞.开.名词作状语:像洞一样.3.其一犬.坐于前.狼名词活用为状语:像狗一样.4.意将隧.入以攻其后也.同上名词活用为状语:从隧道.5.中轩敞者为舱,箬篷..覆之.核舟记名词用作状语:用箬篷.6.石青..糁之.同上名词用作状语:用石青.7.故外.户而不闭.同上名词用作状语:从外面.8.与余舟一芥..同上名词作状语:像小草一样的微小.9.从流飘荡,任意东西...与朱元思书名词作状语;向东或向西.10.手自笔.录,计日以还.同上名词用作状语:用笔.11.从小丘西.行百二十步.小石潭记名词用作状语:向西.12.如鸣佩环,心乐.之.同上动词的意动用法:以……为乐.13.日光下.澈,影布石上.同上名词用作状语:向下.14.斗.折蛇行,明灭可见.同上名词用作状语:像北斗星一样.15.其岸势犬牙..差互,不可知其源.同上名词用作状语:像狗的牙齿一样.16.有亭翼然..临于泉上者,醉翁亭也.同上名词用作状语:像鸟张开翅膀一样.17.乃丹.书帛曰“陈胜王”.同上名词作状语:用丹砂.18.狐鸣..呼曰:“大楚兴,陈胜王.”同上名词用作状语:像狐狸嗥叫的凄厉声音.19.于是与亮情好日.密隆中对名词用作状语:一天天地20.能面.刺寡人之过者面:名词作状语,当面21.箕畚..运于渤海之尾箕畚:名词用作状语,用箕畚三.形容词活用为名词:1.温故.而知新.,可以为师矣.同上形容词用作名词:故:指旧的知识,学过的东西. 新:指新的知识,新学的东西.2.春冬之时,则素湍.绿潭.同上形容词用作名词:急流.3.则素湍绿潭,回清.倒影.同上形容词用作名词:清波.4.亲.旧知其如此,或置酒而招之.同上形容词用作名词:亲戚朋友.5.将军身被坚.执锐..同上形容词用作名词:坚:坚固的铁甲.锐:锐利的武器.6.此皆良实..,志虑忠纯.同上形容词用作名词:善良、诚实的人.7.攘除奸凶..,兴复汉室.同上形容词用作名词:奸邪、凶恶的敌人.四.形容词活用为动词:1.父异.焉,借旁近与之.伤仲永形容词作意动词:感到惊异.2.邑人奇.之,稍稍宾客其父.同上形容词作意动词:认为……奇特、非凡.3.渔人甚异.之,复前行.桃花源记形容词活用为动词:“以……为异”或“认为……奇怪”4.水不在深,有龙则灵..同上形容词活用作动词:显出灵异.5.斯是陋室,惟吾德馨..同上形容词活用为动词:此处指居室的主人道德美好高尚,可译为有了芳馨.6.而竖.其左膝.同上形容词用作使动:使……竖,竖起.7.饮食百物皆倍.穹常时.观潮形容词用作动词:高过.8.负势竞上,互相轩.邈..同上形容词用作动词:轩:指争着往高外;邈:指争着往远处.9.先生不知何许人也,亦不详.其姓字.五柳先生传形容词用作动词;详细地知道.10.衔觞赋诗,以乐.其志.同上形容词用作动词:使……乐.11.辱.于奴隶人之手.马说形容词用作动词:辱没.12.一食.或尽粟一石.同上形容词用作动词:吃完.13.食之不能尽.其材.同上形容词的使动用法:使……尽,竭尽.14.凄.神寒.骨,悄怆幽邃.同上形容词的使动用法:凄:使……凄凉;寒:使……寒泠.15.天下苦.秦久矣.同上形容词的意动用法:以……为苦.16.得鱼腹中书,固以怪.之矣.同上形容词的意动用法:“认为……奇怪”或“以……为怪”17.忿恚..尉,令辱之.同上形容词的使动用法:使……恼怒.18.恢弘..志士之气,不宜妄自菲薄.同上形容词用作动词;发扬.19.亲.贤臣,远小人,此先汉所以兴隆也.同上形容词用作动词:和……亲近.20.亲小人,远.贤臣,此后汉所以倾颓也.同上形容词用作动词:和……疏远.21.吾妻之美.我者美:形容词的意动用法,“以……为美”或“认为……美”22.吾妻之美我者,私.我也私:形容词用作动词,偏爱23.必先苦.其心志苦:形容词的使动用法,使……痛苦24.空乏..其身空乏:形容词的使动用法,使……贫困、痛苦25.劳.其筋骨劳:形容词使动用法,使……劳累26.饿.其体肤饿:形容词使动用法,使……饥饿27.惩.山北之塞惩:形容词意动用法,以……为苦,苦于28.先.天下之忧而忧,后.天下之乐而乐.岳阳楼记形容词用作状语:先:在……之前;后:在……之后.五.动词作名词:1.令作诗,不能称前时之闻..同上动词用作名词:名声2.虽乘奔.御风不以疾也.三峡动词用作名词:善跑的马.3.浙江之潮,天下之伟观.也.同上动词用作名词:景象.4.乘骑.弄旗标枪舞刀于水面者.同上动词用作名词:马.5.急湍甚至箭,猛浪若奔..同上动词用作名词:指飞奔的马.6.入.则无法家拂士入:动词用作名词,国内六.动词的使动和意动用法:1.无丝竹之乱.耳.同上动词用作使动词:使……受到扰乱.2.无案牍之劳.形.同上动词用作使动词:使……感到劳累.3.卧.右膝.同上使动用法:使……卧,平放.4.诎.右臂支船.同上使动用法:使……屈,弯曲.5.故人不独亲.其亲.大道之行也第一个“亲”意动用法:以……为亲.6.故人不独亲其亲,不独子.其子.同上第一个“子”意动用法:以……为子.7.闻.寡人之耳者闻:动词使动用法,使……听到8.作则飞.砂走砾.同上动词的使动用法:使……飞.9.作则飞砂走.砾.同上动词的使动用法:使……走.七.其他:1.专诸、聂政、要离与臣而将四.矣.同上数词用作动词:这里是“成为四个人”的意思.2.食马者不知其能千里..而食也.同上数词用作动词:行千里.3.吾与汝毕.力平险毕:形容词,尽,全4.曾.不能损魁父之丘曾:用在否定副词“不”前,加强否定语气,连....。
词类活用答案和题目

参考答案鸿门宴A、名词用作动词○籍造户籍册或登记吏民。
○范增数目使眼色项王。
○刑用刀割、刺人如恐不胜。
○道取道芷阳间行。
○沛公欲王称王关中。
B、名词用状语○于是项伯复夜连夜去。
○吾得兄像对待兄长那样事之。
○日夜望将军至(每日每夜)○常以身翼像翅膀那样蔽沛公。
○头发上向上指。
C、动词使动用法○项伯杀人,臣活使……活之。
○沛公旦日从使……跟从百余骑来见项王。
D、形容词用作动词○素善与……交好留侯张良。
兰亭集序○固知一死生为虚诞。
把……看作一样,数词活用作动词○齐彭殇为妄作。
把……看作相等,形容词活用作动词○足以极视听之娱。
穷尽,副词活用作动词赤壁赋○舞幽壑之潜蛟,泣孤舟之嫠妇。
使……舞,使动用法;//使……泣,使动用法○西望夏口,东望武昌。
向西,向东,方位名词活用作状语○方其破荆州,下江陵,顺流而东也。
下,攻占,名词活用作动词;东,向东进发,名词活用作动词○况吾与子渔樵于江渚之上。
打鱼,砍柴,名词活用作动词○侣鱼虾而友糜鹿。
侣、友:以……为侣、为友,名词用作动词○不知东方之既白。
形容词活用作动词,显出白色游褒禅山记○唐浮图慧褒始舍(shè)于其址。
舍,筑舍定居,名词活用为动词○其下平旷,有泉侧出。
(侧,从旁边,名词活用作状语)○问其深,则其好游者不能穷也。
深,深度,形容词活用作名词。
//穷,穷尽,走完;形容词活用为动词○其进愈难,而其见愈奇。
见,看到的景象,动词活用为名词○余之力尚足以入,火尚足以明也。
明,照明,形容词用作动词○而余亦悔其随之而不得极夫游之乐也。
尽,这里有尽情享受的意思,作动词用○又有悲夫古书之不存,后世之谬其传莫能名者。
谬,形容词的使动用法,使……错,弄错○以故其后名之曰褒禅。
名,取名,命名,称呼。
用为动词○名之曰褒禅。
名,命名,称呼。
用为动词○而世之奇伟、瑰怪、非常之观,常在于险远。
险远,险远的地方,形容词活用为名词○盖其又深,则其至又加少矣。
至,到达的人,动词活用为名词○至于幽暗昏惑,而无物以相之。
词类活用训练题 答案

词类活用训练题答案
1.【答案解析】B(A.名词作状语,向西,向东B使动用法,使……活C.名词作状语,向东D.名词作状语,从上面)
2.【答案解析】A(A.形容词作动词,照明B.形容词作名词,圣人C.形容词作名词,深度D.形容词作名词,险远的地方。
)
3.【答案解析】D(A.名词作动词,出现龙B.名词作动词,责备C.名词作动词,处罚D.形容词作动词,喜欢)
4.【答案解析】A(A.形容词作动词,击碎、击破B.名词作状语,向北、向西C.名词作状语,像云一样D.名词作状语,从小路)
5.【答案解析】B(A.使动用法,使……跳舞B.意动用法,以……为朋友C.使动用法,使……来朝见D.使动用法,使之为王)
6.【答案解析】B(A.形容词作名词,贤能的人B.形容词作动词,缩小、削弱C.形容词作名词,小的方面,大的方面D.形容词作名词,聪明的人、愚蠢的人)
7.【答案解析】C(A.名词作动词,唱B.名词作动词,游水C.动词作名词,到达的人D.名词作动词,筑舍定居)
8.【答案解析】A(A.使动用法,使……退却B.名词作状语,向上,向下C.名词作状语,像对待兄弟一样D.名词作状语,每天)
9.【答案解析】D(A.名词作动词,出现虹B.名词作动词,穿C.名词作动词,驻扎军队D.形容词作名词,小事)
10.【答案解析】B(A.使动用法,使……来,使……生活安定B.意动用法,把金当作土块,把珍珠当作沙石C.使动用法,使……学习D.使动用法,使……止,阻止)。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高三文言文知识复习词类活用【复习参考书目】《高一上语文课本·附录》一、在文言文中,名词可以单独修饰动词用作状语。
请划出下列各句中用作状语的名词,说明其作用,并加以解释。
例:而相如廷叱之(表处所)在朝廷上《廉颇蔺相如列传》1.天下云集响应表特征像云那样像回声一样《过秦论》2.赢粮而景从表特征像影子那样《过秦论》3.其岸势犬牙差互表特征像犬牙似的《小石潭记》4.人皆得以隶使之表态度当作奴隶一样《五人墓碑记》5.君为我呼入,吾得兄事之表态度像对待兄长似的《鸿门宴》6.乃遂盛樊於期首函封之表工具用盒子《荆轲刺秦王》7.辞楼下殿,辇来于秦表工具用(乘)辇车《阿房宫赋》8.呈卷,即面署第一表方式当面《左忠毅公逸事》9.吾妻死之年所手植也表方式亲手《项脊轩志》10.谁得而族灭也表方式整族的《阿房宫赋》11.其下平旷,有泉侧出表处所从侧面《游褒禅山记》12.内立法度,务耕织表处所在国内《过秦论》13.秋水时至,百川灌河表时间按时《秋水》14.君子博学而日参省乎己表时间每天《劝学》15.项王则夜起,饮帐中表时间在夜里《垓下之围》16.日削月割,以趋于亡表时间一天天地一月月地《六国论》17.吾上恐负朝廷,下恐愧吾师也表方位对上对下《左忠毅公逸事》18.横柯上蔽,在昼犹昏表方位在上面《与朱元思书》19.于是项王乃欲东渡乌王表趋向向东《垓下之围》20.对此欲倒东南倾表趋向向东南方《梦游天姥吟留别》二、在文言文里,名词在一定的语言环境中会当作一般动词来使用。
请划出下列各句中活用为一般动词的名词,加以解释,试归纳活用的规则。
1.太子及宾客知其事者,皆白衣冠以送之穿戴白衣白帽穿上丧服《荆轲刺秦王》2.同年曰:“君赐不可违也。
”乃簪一花插上《训俭示康》3.以故其后名之曰“褒禅”命名、称《游褒禅山记》4.然得而腊之以为饵晾干《捕蛇者说》5.乃使其从者衣褐穿《廉颇蔺相如列传》6.函梁君臣之首,入于太庙用盒子装《伶官传序》7.燕太子丹者,故尝质于赵做人质《荆轲刺秦王》8.唐浮图慧褒始舍于其址筑舍定居《游褒禅山记》9.假舟楫者,非能水也,而绝江河游水、游泳《劝学》10.后世之谬其传而莫能名者说出名字、识其本名《游褒禅山记》11.项王乃复引兵而东向东(进发)《垓下之围》12.客逾庖而宴吃饭《项脊轩志》13.荆轲笑顾舞阳,前谢曰上前去《荆轲刺秦王》14.世果群怪聚骂,指目牵引手指目视《答韦中立论师道书》15.凭谁问:廉颇老矣,尚能饭否吃饭《永遇乐·京口北固亭怀古》16.满座宾客无不伸颈,侧目看《口技》17.然陈涉瓮牖绳枢之子把破瓮当作用绳子系《过秦论》18.鼎铛玉石,金块珠砾把宝鼎、玉石、金字、珍珠当作《阿房宫赋》19.太守即遣人随其往,寻向所志记下《桃花源记》20.置人所罾鱼腹中用网捕得《陈涉世家》三、在文言句中,形容词后面如果带宾语,而本身又不是使动、意动或为动用法,就活用为一般动词。
有时,形容词在句中不表示某一性质、状态、特征,而是表示具有这一性质、状态、特征的动作行为,也活用为一般动词。
划出下列各句中活用为一般动词的形容词,并解释。
1.严大国之威以修敬也尊重《廉颇蔺相如列传》2.臣头今与璧俱碎于柱矣撞碎《廉颇蔺相如列传》3.负势竞上,互相轩邈往高处伸展往远处伸展《与朱元思书》4.商人重利轻别离看重轻视《琵琶行》5.且夫天下非小弱也变小变弱《过秦论》6.盖失强援,不能独完保全《六国论》7.以乘韦先,牛十二先送出《秦晋殽之战》8.华实蔽野,黍稷盈畴长满《登楼赋》9.欲流之远者,必浚其泉源流得远《谏太宗十思疏》10.大军至,一郡尽空跑光、跑空《世说新语》11.北亦未敢遽轻吾国轻视《<指南录>后序》12.奈何取之尽锱铢,用之如泥沙掠夺光《阿房宫赋》13.问其深,则其好游者不能穷也走到尽头《游褒禅山记》14.余之力尚足以入,火尚足以明也照明《游褒禅山记》15.不宜妄自菲薄,引喻失义轻视、看不起《出师表》16.后世之谬其传而莫能名者弄错《游褒禅山记》四、文言句中,动词和形容词可活用为名词。
请划出下列句中活用为名词的动词或形容词,加以解释,试归纳其规律。
1.而乡邻之生日蹙生活、日子《捕蛇者说》2.盖其又深,则其至又加少矣来到这里的人《游褒禅山记》3.急湍甚箭,猛浪若奔奔马《与朱元思书》4.追亡逐北,伏尸百万逃兵失败的军队《过秦论》5.居则具一日之积,行则备一夕之卫军需给养保卫工作《秦晋殽之战》6.殚其地之出,竭其庐之入出产的东西收入的东西《捕蛇者说》7.是故圣益圣,愚益愚圣人愚人《师说》8.雄州雾列,俊采星弛英俊有文采的人才《滕王阁序》9.遣精锐三千人入卫京师精锐部队《肥水之战》10.师者,所以传道受业解惑也疑惑问题《师说》11.宾主尽东南之美杰出人才《滕王阁序》12.劳师以袭远,非所闻也远方的国家《秦晋殽之战》五、请划出下列句中用作使动用法、意动用法、为动用法的词,并解释。
1.非独见病,亦以病吾子使···不利《答韦中立论师道书》2.先破秦入关者王之让···称王《鸿门宴》3.均之二策,宁许以负秦曲使···承担《廉颇蔺相如列传》4.使归就戮于秦,以逞寡君之志使···得到满足《秦晋殽之战》5.然吾居乡,见长人者好烦其令使···烦琐《种树郭橐驼传》6.欲不战以劳其师使···疲惫《肥水之战》7.且庸人尚羞之以···为羞耻《廉颇蔺相如列传》8.巫医乐师百工之人,不耻相师以···为羞耻《师说》9.纵江东父兄怜而王我把···当作王《垓下之围》10.则席地倚墙而坐把···当作席子《左忠毅公逸事》11.我尝闻少仲尼之闻而轻伯夷之义者觉得···少认为···轻《秋水》12.今太子迟之,请辞决矣认为···迟了《荆轲刺秦王》13.其培之也,若不过焉则不及为···培土《种树郭橐驼传》14.等死,死国可乎为···而死《陈涉世家》15.传其事,以为官戒也为···写传《种树郭橐驼传》16.庐陵文天祥自序其诗为···作序《<指南录>后序》17.居庙堂之高则忧其民为···担忧《岳阳楼记》18.亦使后人而复哀后人也为···悲哀(哀叹)《阿房宫赋》19.以先国家之急而后私仇也以···为先以···为后《廉颇蔺相如列传》20.秦舞阳色变振恐,群臣怪之以为···奇怪《荆轲刺秦王》21.天下不以非郑尹而快孙子,何哉以···为非以···为快《答韦中立论师道书》22.在长安西,驼业种树以···为职业《种树郭橐驼传》23.不抑耗其实而已,非有能早而蕃之也使···早使···多《种树郭橐驼传》24.吾子取其麋鹿,以间敝邑让···休息《秦晋殽之战》25.秦违蹇叔,而以贪勤民,天奉我也使···辛苦《秦晋殽之战》26.秦不哀吾丧,而伐吾同姓为···哀伤《秦晋殽之战》27.关山难越,谁悲失路之人为···感到悲伤《滕王阁序》六、单项选择题选出下列句中加点词词类活用不同于其他三项的一项,并说明理由,解释所有加点词。
A.日夜..望将军至,岂敢反乎名-状日日夜夜《鸿门宴》B.遂许斋五日,舍.相如广成传舍√名-动安排···住宿《廉颇蔺相如列传》C.顺流而东.行,至于北海名-状向东《秋水》D.能守其土,义.不赂秦名-状按道义《六国论》A.云.集响.应,赢粮而景从√名-状像云彩一样像回声一样《过秦论》B.从流飘荡,任意东西..名-动朝东、西去《与朱元思书》C.秦王闻之大喜,乃朝服..名-动穿上朝服《荆轲刺秦王》D.环顾其中,未见可师.者名-动学习《答韦中立论师道书》A.冉氏尝居也,故姓.是溪为冉溪名-动称为《愚溪诗序》B.合流屈曲而南.,为愚沟名-动向南流去《愚溪诗序》C.入二三里,得其尤绝者家.焉名-动定居《愚溪诗序》D.手巾..掩口啼,泪落便如泻√名-状用手巾《古诗为焦仲卿妻作》A.使其中不自得,将何往而非病.名-动怨恨《黄州快哉亭记》B.而余兄子瞻名.之曰“快哉”名-动命名《黄州快哉亭记》C.饭疏食,饮水,曲肱而枕.之√名-意动当作枕头《论语》七则D.武夫力.而拘诸原,妇人暂而免诸国名-动花很大的力气《秦晋殽之战》A.又何以蕃吾生而安.吾性耶使动使···安定《种树郭橐驼传》B.从径道亡,归.璧于赵使动使···归回《廉颇蔺相如列传》C.乐.盘游,则思三驱以为度√意动以···为乐《谏太宗十思疏》D.臣闻求木之长者,必固.其根本使动使···稳固《谏太宗十思疏》A.士志于道而耻.恶衣恶食者,意动以···为耻《训俭示康》B.仰见明月,顾而乐.之意动以···为乐《后赤壁赋》C.虽常好言论,为文章,甚不自是.也意动以为···是对的《答韦中立论师道书》D.提拔隐逸,以进.贤良√使动使···得到提升《自表后主》A.其流风遗迹,亦足以称快..世俗使动使···称快《黄州快哉亭记》B.屈.贾谊于长沙,非天圣主使动使···屈居《滕王阁序》C.襟三江而带.五湖√意动以···为带《滕王阁序》D.愿大王少假借之,使毕.使于前使动使···完成《荆轲刺秦王》A.风烟俱净.,天山共色形-动消散净尽《与朱元思书》B.余亦悔其随之而不得极.夫游之乐形-动尽情享受《游褒禅山记》C.苟巨伯远.看友人疾,值胡贼攻郡形-动到远处《世说新语》D.简能.而任之,择善而从之√形-名有才能的人《谏太宗十思疏》A.即谋单于,何以复加宜皆降.之使动使···投降《苏武传》B.空以身膏.草野,谁复知之使动使···滋润肥美《苏武传》C.单于壮.其节,朝夕遣人候问武√意动以···为壮《苏武传》D.不平心持正,反欲斗.两主,观祸败使动使···争斗《苏武传》七、划出下列句中词性活用的词,说明活用的情况,并解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