八年级物理人教版下册课件:阶段测试(二) (共25张PPT)

合集下载

最新人教版八年级物理下册 全册PPT课件(688张)

最新人教版八年级物理下册 全册PPT课件(688张)
2020/12/6
讲授新课
2.如图所示,甲、乙两个同学用同一个弹簧拉力器来比 试臂力,结果两个人都能把手臂撑直,谁用的拉力大?
本题考查弹簧的伸长量与拉力 的关系。弹簧受到的拉力越大,弹 簧的伸长量就越长,所以同一个弹 簧拉力器,哪一个同学使弹簧的伸 长量长,哪个同学所用的拉力就大。 答:甲同学(或手臂长的同学)
2020/12/6
讲授新课
例题:画出下列力的示意图
1.用100N的力提水桶 F=100N
2.用200N的力向右推小车 F=200N
3.用150N的力按图钉 F=150N
4.用300N的力向右上方拉小车 F=300N
2020/12/6
讲授新课
小结
力的示意图: 在受力物体上沿力的方向画一条带箭头的线段并
2020/12/6
讲授新课
2020/12/6
飞机投放的物资,受到 地球对它的重力作用,会落 向地面。你能举出几个例子 来证明重力的存在吗?
如果没有重力,我们的 生活会是什么样子?
讲授新课
大量的生活经验告诉我们,质量不同的物体所受 的重力不同。举起不同物体的感受也不同。
我们如何找出地球附近的物体所受的重力跟它的 质量之间的关系呢?
A
➢ 用扳手拧螺母的时候,手握在把的末 端比握在把的中间易于把螺母拧紧。
力的作用点 也能够影响它的作用效果。
讲授新课
小结
影响力的作用效果的因素有三个: 力的大小、方向和作用点。
在物理学中,把它们称为力的三要素。
力的三要素
2020/12/6
力的大小 力的方向 力的作用点
讲授新课
2.力的示意图
如何简单方便地表示力呢?
起点表示力的 作用点

人教版八年级下册物理 第十一章功和机械第2节 功率(共26张PPT)

人教版八年级下册物理 第十一章功和机械第2节 功率(共26张PPT)

课堂小结
1.定义:功与做功所用时间之比叫做功率。
2.物理意义:表示物体做功的快慢。
3.公式: P= W P=Fv
t
4.单位: 国际单位:瓦特 符号 W 1W=1J/S 常用单位:千瓦(KW)
单位换算: 1KW=1000W
注意:功的符号W,功率的单位瓦的符号W
课堂练习
1.正常人的心脏推动血液流动的功率约1.5W,那么,在一天时间内心脏做功_1_.2_96_×__1_0J5, 这些功可把一个质量为60 kg的人匀速举高__2_2_0_._4__m。
3、用功率为3.2kw的抽水机将4m3的水抽到16m高的楼上,需要多长的时间?(水的密 度为1×103kg/m3)
ρ 解:G水=m水g= 水V水g=1×103kg/m3× 4m3 ×10N/kg
=4×104N W=G水h==4×104N×16m =6.4×105J t=W/P==6.4×105N/3.2×103W =200S
例4.一辆汽车总重为2×104N,在平直水平路面上以20m/s的速度 匀速行驶,汽车所受阻力为总重的0.03倍,在10s内汽车牵引力 做的功为多少焦耳?功率为多少瓦特?
解:1、因为汽车做匀速运动,由二力平衡条件可知: F牵引=f阻=0.03G车=0.03× 2×104N=600N S=vt =20m/s×10s=200m W=F牵引S=600N× 200m=1.2 × 105J
出( 质量m )、( 高度h )、( 时间t )三个物理量。
(1)测量功率的原理 P=W/t
(2)需要测量的器材
磅秤或体重计 、皮尺、秒表
(3)步骤 1、用磅秤测出质量m ; 2、用皮尺测出上楼的高度h; 3、用秒表测出上楼所用的时间t; 4、用公式P=W/t=mgh/t,求出人上楼的功率P。

八年级物理下册人教版教学课件:11.2 功率(共26张PPT)

八年级物理下册人教版教学课件:11.2 功率(共26张PPT)

W P=

gVh
t
t
1.0 103 kg/m3 9.8 N/kg 9m3 100m
60 s
1.47 105 W=147 kW
拓展训练
英国伦敦新研发的“侦探猎犬”超音速汽车在一次测试中以400m/s的 速度匀速直线行驶了2000m,受到水平方向的阻力为2×105N,问: (1)汽车受到水平方向的牵引力是多少? (2)汽车牵引力所做得功是多大? (3)汽车牵引力的功率是多大?
所以,越穷的人越应该保守和谨慎。但很多人都有这样的逻辑:我一无所有,哪怕失败也不过继续做穷人。所以穷人没负担, 所以穷人可以失败无数次。 这种意识是很可怕的。
人们常常有两个逻辑错误。 我认为应该避免: 第一:我很穷。失败了不过继续做穷人,所以我不怕失败,所以我失败的机会很多。这种观念是很可怕的。穷人 的失败会严重降低你现有的生活质量,让你惨上更惨,雪上加霜,甚至妻离子散,走投无路。
起重机提升水泥板的功率是
P W 6104 J 4103 W
t1
15 s
[想想议议] 如何测量你爬楼的功率?
思考: 1.测量功率的公式? 2.指出应测量的物理? 3.应选择的测量工具?
根据公式 P ,需Wt要知道每位同学所做的功W和爬楼的时间t,而根据功的公
式W=Gh,还要知道每位同学的体重G的楼的高度h。这样我们只需要测量同学的 体重、爬楼的时间、楼层高度。 需要的侧量工具:体重秤、秒表、刻度尺。
思考:若时间和做功都不相同,怎样去比较做功的快慢呢?
一、比较做功快慢
实例分析 :甲、乙、丙三位同学分别搬砖到二楼,每块砖物重为10 N, 楼高为 3 m,他们搬砖的数量和所用的时间如下表:


人教版八年级下册物理12.2《探究滑轮的作用》教学课件(共21张PPT)

人教版八年级下册物理12.2《探究滑轮的作用》教学课件(共21张PPT)

• 10、阅读一切好书如同和过去最杰出的人谈话。2021/7/212021/7/212021/7/217/21/2021 6:47:35 AM
• 11、一个好的教师,是一个懂得心理学和教育学的人。2021/7/212021/7/212021/7/21Jul-2121-Jul-21
• 12、要记住,你不仅是教课的教师,也是学生的教育者,生活的导师和道德的引路人。2021/7/212021/7/212021/7/21Wednesday, July 21, 2021
杠杆、滑轮都是简单机械, 它们还可以变形为轮轴。
§5 探究滑轮的作用
下面是几种轮轴: 1、井上的辘轳; 从左边看过去,可画 成下图:
F2 L1 = R
O
L2 = r
F1 动力臂大于阻力臂——省力杠杆。
§5 探究滑轮的作用
下面是几种轮轴: 2、汽车的方向盘; 从上边看下去,也可 画成下图:
F2
L1 = R
那我们能不能把两者结合起来, 组成滑轮组,使其又可以既改
变力的方向,又能省力?
⑴、活动5:组成滑轮组
把一个定滑轮与一个动滑轮组合成滑轮组,
讨论一下,你能设计出几种组合方式?把你的 方案画在下面方框中,并动手做一做。 F
F
F
G
G
G
§5 探究滑轮的作用
⑴、活动5:组成滑轮组
F
F2段绳子承G担 F 2段绳子承担 3段绳子承担 还F可=(以1/2用)G多几个滑轮F=来(1G组/2)成G滑轮组F吗=?(1/试G3)试G 看。

定滑轮:使用定滑轮不省_力___, 但可以改变施力的_方_向_,是等臂 杠杆,不费距离。
动滑轮:使用动滑轮可以_省_力__, 但不能改变施力的_方_向__,是动 力臂为阻力臂两倍的省力杠杆,要 费物体升高高度一倍的距离。

人教版八年级下册物理10.1 浮力课件 (共20张PPT)

人教版八年级下册物理10.1 浮力课件 (共20张PPT)
1、实验猜想: ①可能与液体的密度 ②可能与浸没在液体中的深度有关 ③可能与物体浸在液体中的体积有关 ④可能与物体的密度有关 2、设计实验、进行实验
F浮水 F浮酒精

酒精
结论:
浸在液体中的物体所受的浮力与液体的密度有关。
结论: 1、浸在液体中的物体所受的浮力与物体浸在 液体中的体积有关;
2、浸没在液体中的物体所受的浮力与物体在 液体中的深度无关。
说明:1、物体“浸在液体中”包括“部分浸入液体”和
“全部浸入(即浸没)液体”中。
2、浮力的施力物体:液(气)体;受力物体:浸在液(气)体中的物体。 3、浮力的方向:竖直向上
例:画出下列物体在水中所受浮力的示意图
F浮
F浮
想想做做:放到水里要下沉的铁块,是否也 受到浮力呢?如何验证?
F=15N F′=8N
相传2000年前,罗马帝国的
远征军来到了死海附近,击溃
了这里的土著人,并抓获了一
群俘虏,统帅命令士兵把俘虏
们投进死海。奇怪的是,这些
俘虏竟然没有沉下去,而是个
个都浮在水面之上,统帅以为
这是神灵在保佑他们,就把俘
虏释放了。
为什么淹不

死他们?是神在

保护他们吗



F浮





海人
上躺
F浮
看在
书死
5、压力差法求浮力:F浮= F向上- F向下
二、决定浮力大小的因素: 物体浸在液体中的体积、液体的密度。
请你说说哪个鱼说得正确?为什么?
大鱼的说法正确,因为在同种液体内部, 物体浸入液体的体积越大,物体受到的浮力越大。
我在深处,受 到的浮力大。

人教版物理八年级下册第11章 第1节功 课件(共20张PPT)

人教版物理八年级下册第11章 第1节功  课件(共20张PPT)

3、及时评ห้องสมุดไป่ตู้:
知道力学中做功的 含义 理解做功包含的两 个必要因素 能准确判断力对物 体是否做功
学习目标二:明确计算功的大小的表达式,以及表 达式中每个物理量的物理意义和单位.能应用公式 W=Fs进行简单的计算.
1.请同学们自学课本63-64页“功的计算”部分,完 成下列填空:
在力学中,功等于力与 在力的方向移动的距离的 乘积,功的计算公式: W = Fs ;在国际单位制中, 力的单位是 牛 ,距离的单位是 米 ,功 的单位是 牛米 ,它有一个专门的名称叫 做 焦耳 ,简称 焦 ,符号是 J .
2、在水平地面上,用50N的力沿水平方向拉 着重为100N的小车前进5m,此过程中,重力所做 的功是___0_ J,拉力所做的功是_2_5_0_ J。
3、 某足球运动员在水平方向用25 N的力,将
10 N的球沿水平地面踢出,踢出后球在地面上
滚了30 m才停下来。在球滚动过程中,脚对球
所做的功为( D )。
学习目标一:知道力学中做功的含义,理解做功包 含的两个必要因素,并能判断力对物体是否做功。 2.以小组为单位讨论下面几个例子中人是否做了功 ,并说明理由。
人提着滑板在水平路面上前行。
人用力搬大石头而没搬起来。
冰壶在光滑的冰面上滑行。
F
人提着滑板在水 平路面上前行
s
分 析 F≠ 0
s≠ 0
力的方向与运 动方向垂直
(2) 有力无距离。
(3) 有距离无力。
请列举生活中力不做功的其他的例子,由其他学生点评。
学习目标一:知道力学中做功的含义,理解做功包 含的两个必要因素,并能判断力对物体是否做功。
针对训练2:判断下列说法是否正确,并说出为什么。 1.苹果从树上落下,重力对苹果做了功。 (√ ) 2.汽车的牵引力使汽车水平前进,牵引力对汽车做 了功。 (√ ) 3.人推货车,货车不动,人对货车做了功。(×) 4.拉动小车在水平面上移动一段距离,桌子的支持 力对小车做了功。 (×) 5.用脚踢出足球,球在地面上滚动,滚动过程中, 人对球做了功。 (×)

人教版八年级下册物理《第2节滑轮》课件(共16张PPT)

人教版八年级下册物理《第2节滑轮》课件(共16张PPT)

一、定滑轮
次数
钩码重力 G/N
测力计的 示数F/N
钩码移动 距离h/cm
测力计移 动距离 S/cm
钩码移动 方向
拉力移动 方向
1 1、组装定滑轮。
测力计移动距离S/cm
2 使用动滑轮________省力,________改变力的方向。
2、测力计移动距离S和钩码移动距离h的关系 。 (1)图中测力器示数F1、F2、F3之间的关系是F1_______F2______F3。
o
三、动滑轮的实质
F
l1 l2
G
F F
FF
G G G
1、下列各图中利用了动滑轮的( D )
2、如下图所示,物体B重100N,在力F作
用下匀速上升时,F应等于_1_00_N。
(不计摩擦) 3、绳移动的方向和物体移动的方向有什么关系呢?
6、对数据进行分析,得出结论。 使用动滑轮________省力,________改变力的方向。 2、用弹簧测力计测出钩码的重力并记录。 4、拉动弹簧测力计先使钩码的底端与刻度尺的零刻线处相平,观察弹簧测力计挂钩底端在刻度尺的位置,拉动弹簧测力计使钩码移动 一定的距离,记录钩码移动的距离和测力计移动的距离。 (1)图中测力器示数F1、F2、F3之间的关系是F1_______F2______F3。 (均填 “>”“<”或“=”) (2)探究得出的结论是:使用定滑轮________省力,能改变力的方向; (3)使用_________滑轮费距离。 2、测力计移动距离S和钩码移动距离h的关系 。 5、记录钩码移动的方向和拉力的方向。 3、绳移动的方向和物体移动的方向有什么关系呢?
二、动滑轮
次数
钩码重力 G/N
测力计的 示数F/N

人教版八年级物理下册《12.3机械效率》PPT课件 (共24张PPT)

人教版八年级物理下册《12.3机械效率》PPT课件 (共24张PPT)

2、(2017•潍坊)(6分)如图所示,斜面长s=1.5m, 高h=0.3m。建筑工人将重G=500N的货物箱,用绳子 从地面匀速拉到顶端时,沿斜面向上的拉力F=150N。 忽略绳子重力。求:
(1)该过程拉力F做的功; (2)该装置的机械效率; (3)货物箱在斜面上受的摩擦力大小。
3.(2017•德州)如图所示的滑轮组中,动滑轮重1N, 小强用6N的拉力F通过该滑轮组匀速拉起重10N的物体, 物体沿竖直方向上升0.4m.此过程中,额外功和机械 效率分别是( C )
W总=FS绳=120N×8m×2=1920J
η=W有/W总=1600J/1920J ≈83.3%
解法二: η=
G =200N/(2×120N)≈83.3﹪
nF
答:李师傅做功的机械效率是 83.3﹪。
二、机械效率
2. 探究实验 滑轮组的机械效率 【实验步骤】
1. 测出钩码的重力G,并记录表中。 2. 照图组装滑轮组,分别记下钩码 和弹簧测力计的起始位置;
一、有用功和额外功
1. 有用功:对人们有用的功
竖直提升物体或使用斜面: W有 = Gh
水平匀速拉动物体:
W有 = f S物
2. 额外功:人们不需要但又不得不做的功
3. 总功:有用功和额外功的总和
使用滑轮: W总 = F拉 S绳 使用斜面: W总 = f L
二、机械效率 有用功与总功的比值 η= W有
• You have to believe in yourself. That's the secret of success. 人必须相信自己,这是成功的秘诀。

一、有用功和额外功
1. 探究使用动滑轮是否省功 2. 有用功、额外功、总功的概念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