农民消费现状调研报告【可编辑版】

合集下载

对当前农村居民消费水平的调查报告

对当前农村居民消费水平的调查报告

对当前农村居民消费水平的调查报告本次调查是基于对当前我国农村居民消费水平的情况进行研究,通过实地走访、问卷调查等方式,了解农村消费水平的现状和存在的问题。

一、农村消费现状1.食品消费:农村居民的食品消费占比较高,主要以粮食、蔬菜、水果、肉禽蛋类为主。

但是,由于食品安全问题,将会选择高质量食品,并且会倾向于购买非农村产的农产品。

2.居住及家庭生活用品消费:农村居民的居住条件和生活质量在逐步提高,改善房屋和居住环境的消费需求也在不断增加。

年轻人会购买家具、电器等提高幸福感的物品,老年人则会选择一些保健品等。

3.交通、通讯消费:随着城乡道路的改善和农村网络的建设,农村居民的交通和通讯消费不断升级。

买车成为一种趋势,且农村通讯设施的逐渐普及,使居民可以随时随地进行网络沟通。

4.娱乐消费:在工作之余,农村居民的娱乐消费需求也在不断提高。

一些休闲娱乐设施如健身房、足疗、俱乐部等,逐渐出现在农村市场。

二、农村消费存在的问题1.消费习惯和观念具有传统性:农村居民的消费习惯和观念具有很强的传统性和保守性,相对于城市消费者来说,他们更倾向于节约,这种心理影响了他们消费的理性性和判断能力。

2.消费品质量不稳定:农村居民购买的消费品质量不稳定,有些产品质量不高甚至影响健康安全,更重要的是消费者的维权意识较低,对自身的权益不够重视,这也是影响阻止农村消费水平提高的一大难题。

3.在科技化、现代化方面存在缺乏:由于经济地位和教育程度限制,农村居民在全国化、现代化的方面相对于城市消费者存在不小的差异,农村消费市场发展缓慢是农村消费水平普遍较低的主要原因之一。

三、提高农村消费水平的措施1.消费文化教育普及:国家可以加大对农村居民的消费文化和知识的推广和宣传,提高广大消费者理性消费和安全消费的意识。

2.农村商品流通途径多元化:国家可以采取多种措施,鼓励农村居民走向越依市场经济,创办消费社区和消费集体等形式,推动消费品流通途径的多样化。

农村消费情况的调查报告

农村消费情况的调查报告

农村消费情况的调查报告农村消费情况的调查报告随着人们自身素质提升,越来越多的事务都会使用到报告,报告中提到的所有信息应该是准确无误的。

那么大家知道标准正式的报告格式吗?以下是小编为大家整理的农村消费情况的调查报告,欢迎阅读,希望大家能够喜欢。

农村消费情况的调查报告 1前言:作为当代的大学生,我们有责任和义务为农村建设提出我们的建议。

为了解农村居民的消费水平,我寒假展开了此次调查。

目前,扩大农村消费需求,改善和优化农村消费环境,建立和健全农村社会保障体系,发展农村消费信用是当前扩大农村消费的主要途径。

高度重视和不断促进农村消费也是扩大内需的有效途径。

当前,制约农村消费需求的因素是多方面的,本文从我县生活消费支出、消费环境、社会保障现状等方面进行了调研,来阐述湖南省桃源县青林村农民消费水平和消费结构现状、原因和如何扩大农村消费需求、结论。

一.调查背景随着改革开放的不断深入我国城乡收入情况有了大大的改善。

那么农村消费情况到底怎么样呢?为此,我在20xx年1月期间,在我的家乡青林村开展了一次农村消费情况调查。

二.调查方式以走访周围附近的邻居家的方式做了深入调查。

三.调查结果1·要了解农村的消费情况,必须要先了解清楚当地居民的收入情况,我对于周围附近邻居家的收入情况做了调查。

根据调查,周围附近邻居家的主要收入靠乡镇企业以及那些老人家在田地里务农,一些农民靠种植树木,花生,棉花等来增加收入,一些老人们的子女外出打工,还有国家政府的补贴,每月有乡政府的基金补贴,总之,农村居民的收入是呈上升的趋势,逐年增长但是增长速度缓慢。

附:居民收入来源一览表收入来源务农,种植树木外出打工国家政府补贴其他出入所占比重30% 55% 5% 10%2·农村消费水平演变我村农民消费水平的演变大体分为两个阶段,一是前几年农村经济发展缓慢,农产品价格低,农民负担高,但是农村居民消费水平总体呈现稳步增长的态势。

二是近两年消费水平快速增长阶段,我县在农业结构调整,农业产业化,标准化等方面都有了较大发展,使我村的农业经济迅速增扎,农民人均春收入大幅增长。

农村消费水平普遍提升的调研报告

农村消费水平普遍提升的调研报告

农村消费水平普遍提升的调研报告随着我国经济的不断发展和城乡一体化进程的推进,农村消费水平也在不断提高。

本文将通过对农村消费现状的调研,探究农村消费水平的提高原因和存在的问题,并提出相应的解决方案。

一、农村消费现状随着国家政策的扶持和农民收入的增加,农村消费水平不断提高。

目前农村居民的消费主要集中在食品、衣着、住房、医疗、教育、文化娱乐等方面。

其中,食品是农村居民最主要的消费品种,占据了农村居民消费总额的大部分。

随着农村电商的崛起,农村居民的消费方式也在发生着改变。

越来越多的农村居民开始网上购物,选择在网上购买一些生活必需品,这大大方便了他们的生活。

同时,一些城市产的消费品也开始进入农村市场,丰富了农村居民的消费选择。

二、农村消费提高原因1. 收入的提高随着农村经济的发展和政策的扶持,农民的收入得到了提高。

据统计,平均每年农村居民可支配收入的增速高于城市居民。

随着农民收入的提高,他们的生活质量也得到了明显的改善。

2. 城乡消费差距的缩小城乡一体化进程的推进,使得城市的消费品和服务逐渐向农村延伸。

越来越多的生活必需品开始进入农村市场,这不仅丰富了农村居民的消费选择,也缩小了城乡之间的消费差距。

3. 媒体对农村消费的推动作用随着农村电商的崛起,越来越多的生活必需品开始进入农村市场。

各大电商平台利用流量优势和渠道优势,广泛推送农村居民消费相关的产品和服务,为农村居民带来更多方便和实惠。

三、存在的问题1. 价格问题虽然农村居民的消费水平不断提高,但由于农村市场上的供应不足,很多消费品的价格仍然较高,影响了农村居民的消费意愿。

2. 知识水平由于长期处于相对封闭的状态,农村居民的文化素质和知识水平相对较低,导致他们在选择消费品时缺乏足够的知识支持,易受不良商家误导。

3. 信用问题农村居民相互之间的信用问题较为突出,很多小商贩存在欺诈行为,加之政府监管力度不足,给农村居民的消费带来了很大的不便和风险。

四、解决方案1. 政府的引导和支持加强政府对农业生产的支持,增加农业产值,提高农民的收入水平,从根本上解决价格问题。

农村消费及消费环境状况调查报告

农村消费及消费环境状况调查报告
目的
通过调查,深入了解农村消费及消费 环境状况,发现存在的问题,提出改 进建议,促进农村消费市场的健康发 展。
调查范围与限制
范围
本次调查覆盖了全国不同地区、不同 经济发展水平的农村地区,涉及多个 省份和地区。
限制
由于调查资源和时间限制,调查可能 未能覆盖所有农村地区,且部分细节 信息可能存在误差。因此,调查结果 仅供参考,需谨慎使用。
消费品质不高
由于农村市场相对较小,商品种类和品质相 对较低,难以满足农村居民日益增长的多样 化需求。
农村消费影响因素
收入水平
收入水平是影响农村居民消费的 主要因素,收入的提高会带动农 村居民的消费需求和购买力。
物价水平
物价水平对农村居民消费也有一 定影响,物价上涨会导致农村居 民的实际购买力下降。
加强农村金融知识普及教育
提高农民金融素养和风险意识,引导农民合理使用金融服务。
提高农村消费信息获取便利性
1 2
建立农村综合信息服务平台
整合农业、科技、教育、卫生等领域的服务资源 ,为农民提供一站式信息服务。
加强农业科技推广和培训
组织农业科技人员深入农村,传授农业知识和技 术,提高农民生产技能和经营能力。
农村消费及消费环境状况调 查报告
汇报人: 2023-12-31
目录
• 引言 • 农村消费现状 • 农村消费环境分析 • 农村消费环境存在的问题与挑
战 • 提升农村消费环境的建议与对
策 • 结论与展望
01
引言
调查背景与目的
背景
随着经济的发展和城市化进程的加速 ,农村消费市场逐渐成为新的增长点 。为了了解农村消费需求、消费习惯 和消费环境,本次调查旨在为相关政 策制定提供依据。

农村居民消费情况调研报告

农村居民消费情况调研报告

农村居民消费情况调研报告农村居民消费情况调研报告调查调研农村居民消费情况调研报告调研报告情况消费居民农村农村居民消费现状1、农村消费结构不断升级。

随着经济的发展,收进的增加,农村消费水平不断进步,农民在满足传统消费的基础上,消费领域不断拓宽。

人均生活消费支出比以往有大幅进步,内部结构也发生了巨大变化。

食品消费支出比重大幅降落,从生存型向享受型转变,寻求精神生活和耐用物品享受已成趋势,用于交通和通讯、文化教育文娱用品及服务人均支出不断进步。

2、农民收进增加、农村消费层次不断进步。

随着农民收进的增加,消费层次也在不断进步,以食粮为主食的支出比重大幅降落,副食支出比重明显上升,肉、家禽、鱼、蛋、烟、酒、水果、糕点等人均消费量增速快,居民的食品消费向营养型转化。

保险市场不断发展,一般农民家庭都购买了保险。

文娱服务业特别是健身业都在兴起。

这些都反映了金昌市农民从过往的日求三餐,夜求一宿温饱型向现在的寻求知识、寻求舒适、寻求快乐、寻求健康科学生活方式的转变。

3、农村科学消费观念不断增强。

农民消费意识发生了根本性的变化,农民从过往一味追逐低价质次产品,逐渐变成了价格、质量、品牌并重。

在冬季农闲时间打破了以往大办婚丧嫁娶、吃喝赌等恶习,有了钱,他们重视改善居住条件、交通工具。

大部份农村家庭都有摩托车,有的家庭乃至有小汽车,,还有很多农户买了健康保险。

这说明农民生活改善后,就会将手中的钱投进到健康、子女教育、交统统讯等方面,走上了科学消费的道路。

存在主要的题目1、农民增收相对缓慢,农村消费还没有走出低迷。

改革开放二十年来,广大农村发生了天翻地覆的变化,以家庭联产承包责任制为重点的农村改革不断深化,乡镇企业、个体私营经济蓬勃发展,农村经济有了明显改善。

但农民收进增长趋缓,整体水平较低,这就从根本上制约了农民的购买力。

2、农村市场发育不健全,流通渠道不顺畅。

从硬件上看,大部份农村市场存在着布局分歧理、范围偏小场地狭窄、设施简陋、配套不全等题目。

农村消费调研报告

农村消费调研报告

农村消费调研报告第一篇:农村消费调研报告关于农村当前消费情况的调研报告本次调研活动针对我镇的竹园村、花园村、白沙洞村等5个村展开,具体调研结果如下:一、关于农村消费情况1、关于家庭收入来源。

认为种植业和外出务工的各占23%,养殖业和农村工副业各占26.6%。

调查显示劳务输出和养殖业、农村工副业已成为农村经济的重要组成部分。

2、关于家庭收入。

认为与去年相比增加的占26%,减少的占20%,持平的占54%。

由于受近期宏观经济形势和农副产品价格波动的影响,大部分农户对今年家庭收入并不持乐观态度。

3、对家电下乡政策知道的情况:占26%的人认为清楚,13%的人不清楚,61%的人一般。

对国家家电下乡政策不清楚和一般的比例分别达到26.7%和53.3%,暴露出农民对知晓国家政策和获取外部信息等方面仍有所欠缺;4、本地最受喜欢的家电下乡品种:电视机占60%,洗衣机占37%,计算机占3%。

电视机、洗衣机等日常生活必需电器仍是下乡家电的热选品种,而电脑、电冰箱等却甚少有人问津,反映出广大农民的购买力和购买层次不是很高。

5、家庭收入开支:依次为孩子上高中大学支出占27%、购买农业生产资料占25%、购买家电等日常用品支出17%、修建房屋支出占16%、就医看病和婚丧嫁娶及人情往来支出各占5%。

表明农民收入和生活水平、生活质量仍然有待进一步提高。

二、目前农村生产和消费中存在的问题1、农村基础设施仍然薄弱,农民基建费用高。

近年来农村水、电、路、通讯等基础设施虽大力改善,但与城镇相比整体水平较差,仍然存在商品流通设施少、文化娱乐设施少、有线电视不能普及等问题,从客观上制约了农民的生产和消费。

“7•24”洪灾后,机红砖、机瓦、钢材、沙石等价格一路上涨,人工费也同时上涨,加重农民修建负担。

2、农资价格上涨,质量参差不齐。

农资价格上涨是导致农民“增产不增收”现象的主要原因,每当农产品价格上涨,农资价格也“及时”跟进,抵消了部分农产品价格上涨及国家支农惠农政策给农民带来的实惠。

农村消费及消费环境状况调查报告

农村消费及消费环境状况调查报告

农村消费及消费环境状况调查报告随着我国农村经济的发展和农民收入水平的提高,农村消费及消费环境的状况也逐渐受到广泛关注。

为了全面了解农村消费情况及其环境因素,本次调查报告对农村消费行为和消费环境进行了广泛的调研和分析。

一、调查背景与目的本次调查旨在了解农村居民消费水平、消费结构以及消费环境状况,为进一步推动农村消费升级和农村经济发展提供决策参考。

二、调查方法与样本本次调查采用问卷调查的方式,通过在农村地区随机抽取未婚、已婚、老年等不同群体的居民进行访问。

共计发放问卷250份,有效回收205份,有效回收率82%。

三、农村消费水平调查结果1. 农村居民人均月消费水平根据调查结果显示,农村居民人均月消费水平主要集中在1000元至3000元之间,这表明随着农村经济的发展,农村居民的消费能力得到了明显提升。

2. 农村消费结构农村消费结构主要以生活必需品消费为主,如食品、衣物、住房等;其次是交通、教育、医疗方面的消费;而娱乐、旅游等非生活必需品的消费相对较少。

3. 农村居民消费偏好调查显示,农村居民在消费时更加注重产品的实用性和耐用性,相对价格更低或性价比更高的产品更受欢迎。

同时,农村居民对于品牌和质量的重视程度也在逐渐提高。

四、农村消费环境状况调查结果1. 农村商业设施调查结果显示,目前农村的商业设施和服务水平整体较低。

农村商业设施的供给不足,导致部分农村居民购买所需产品时需要到城市购买。

2. 农村交通出行农村交通出行条件普遍较差,交通网络不发达、交通工具不便利。

这导致农村居民在消费时面临交通成本较高的问题,影响了他们的消费决策。

3. 农村消费服务水平在农村,消费服务水平整体有待提高。

消费者对商家的服务态度、产品质量等方面提出了更高的要求。

同时,存在假冒伪劣产品流通现象,严重影响了消费者的权益。

五、调查结果分析农村消费水平和消费结构的提升,表明农村居民对于生活品质和消费体验的追求正在加强。

然而,农村消费环境存在一些问题,包括商业设施不足、交通不便利、服务水平低下等。

农村消费情况调查报告

农村消费情况调查报告

农村消费情况调查报告农村消费情况调查报告【农村消费情况调查报告一】目前,大多农户还是采用传统的销售方式来销售农副产品,如:最初级的中间商来村里收购,通过农贸市场进行销售以及通过与加工单位签订收购合约进行销售,而对新型电子商务认识不足,影响了大批的自产农副产品的销售。

六成农户增加收入用于购买农机具,服装是最常网购的商品。

市统计局近日对我市40户农户开展入户调查和实地访谈。

结果表明,随着“十个全覆盖”新建便民连锁超市工程以及村村通和农网改造等工程的推进,加快推动了我市农村消费市场的发展,成为促进农村网购消费市场的趋动力。

农村消费环境改善本次调查结果显示:72.5%的居民认为消费观念的改变是农村消费市场平稳增长的积极因素。

一是随着电脑和智能手机的普及,大部分农村居民通信费用增长幅度大;二是交通工具费用支出大幅上涨。

摩托车、电动车已经在农村普及,小汽车、载货汽车等的拥有量也逐年增加;三是服装讲究时尚,调查结果显示,衣着类商品是农村居民网上主要购买的商品,占比为62.5%。

20xx年农村牧区居民人均可支配收入13667元,同比增长7.5%,可支配收入的增长为农村消费市场平稳增长提供了保障。

20xx年我市农村消费品市场实现社零总额31.7亿元,同比增长10.9%。

增速高于城镇市场零售额增速3.1个百分点。

调查结果显示:47.5%的农户收入主要来源于务农,30%的农户收入为外出打工所得。

加之“十个全覆盖”工程与城乡一体化建设相结合,农民消费预期信心增强,调查结果显示:62.5%的农户增加消费用于购买农机具、汽车等交通工具,20%的农户用于新建或维修住房,12.5%的农户用于医疗保健教育。

随着“十个全覆盖”工程的有效推进,农村新建便民连锁超市显著增加,居民不出村就能买到生活必需品,让百姓的生活越来越方便。

调查结果显示:被调查的农户中,70%的居民消费主要渠道在本地实体店和“十个全覆盖”便民超市;17.5%是农贸集市消费。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农民消费现状调研报告农民消费现状调研报告为深入贯彻十七大精神,弘扬道德新风,教育农民群众保持和发扬勤俭持家的传统美德,在住房、婚丧、交通工具、高档消费品等大的生活支出方面,在穿衣吃饭、居家过日子中,重实用,戒虚荣,不攀比,反对铺张浪费,引导富裕起来的农民树立正确的消费观和节俭观意识。

201X年9月9日至17日,由州委宣传部、州委州政府政策研究室、州文明办组成联合调研组,以抽样调查的方式,选择了山区、半山区、坝区,涉及傣族、哈尼族、基诺族、拉祜族的乡镇,对全州农村消费情况进行了专题调研。

调研组先后实地调查了景洪市基诺山乡的巴亚村委会扎吕村、茶地村,景哈乡搭亥村委会回卡村、莫南村委会曼坝河村、勐罕镇曼法村委会曼桂村、曼累讷村委会曼团村,勐海县勐混乡曼蚌村委会曼弄村、曼广村、曼迈村,勐阿镇嘎赛村委会城子村,南朗河村委会南朗河6组,格朗河乡苏湖村委会丫口村等6个乡镇9个村委会12个村民小组36户农户。

调研主要采取了座谈、听汇报、走访农户等方式。

调研内容包括:农村的经济发展状况,农民经济收入情况;农民的消费状况、好的典型经验以及存在的主要问题;对家村消费的指导建议等,调研得到了市县委宣传部、政研室、文明办及各涉农部门的大力支持。

现将调研情况报告如下:一、全州农村经济发展基本情况**州辖1市2县、32个乡镇、220个村委会、 2203个村民小组。

至201X年底,农业户131850户,农业人口609395人,劳动力375981个,外出劳动力12264个。

全州集体所有农用地总面积777.492万亩,其中:耕地面积129.2845万亩;园地 39.7257万亩;林地297.5659万亩;草地66万亩;水面6.8294万亩;其他301.4265万亩。

改革开放近三十年以来,农村落实了家庭联产承包责任制,进行了各项改革。

近年来,中央把“三农”问题提到了一个新的战略高度,新农村建设政策逐步落实到位,农业和农村经济发展形势良好。

201X年我州全面兑现了粮食直补和农机具购置、橡胶良种苗木、能繁母猪等各种补贴补助,减轻农民负担,极大地调动了农民的生产积极性。

加上市场粮价大幅上涨,特别是茶叶和橡胶价格飙升,使农村经济稳步增长,农民收入大幅度提高。

201X年农村经济总收入2840775万元,农民经营所得总额 159013.56万元,占总收入55.98%;总费用125186.49万元,占总收入的 44.07%,增8.84%;净收入总额 158886.26万元,占总收入55.93%,增15.48%;农民人均纯收入 2727元,比201X年增加311元,增13.53%。

粮食总产量3.2万吨、干胶产量21.8万吨、茶叶5万吨、食糖97万吨。

农村发生了翻天覆地的变化,农民生活水平不断提高,许多富裕起来的农民都盖起了豪华的楼房,购买了各式各样的车子。

农民户均拥有1辆摩托车和拖拉机的现象比比皆是,家用电器一应俱全,家家户户都装上了电话,用上了手机,小轿车已经进入农户,村民喜气和知足溢于言表,以前狭窄的路面,也经过挖动慢慢扩宽,到处闪烁着繁荣与文明的光芒。

但不容忽视的是:由于文化素质低,缺乏科学理财观念,一些农民产生了“小富即安”乱消费、奢侈浪费讲排场的不良生活方式。

有的村民利用逢年过节、婚丧嫁娶等时机大摆宴席、大吃大喝,花费大量钱财铺张比阔气,有的村民不求实用图虚荣,花不该花的钱购置小轿车等高档消费品。

如有的山区的农民,由于村寨的道路基础设施还没有配套,就买了轿车,结果车子上不了山,只好寄存在山下,花费了大量资金后,却没有多大用处;有的村民对子女过分溺爱娇惯,让他们任意乱花钱、逃学旷课、游手好闲、酗酒斗殴、惹事生非。

不合理的消费和投资行为开始出现一些。

群众面对突然增加的巨额财富,缺乏必要的心理准备和相应的科学、合理消费意识及理财知识,有的甚至出现了一些消费上“低收入、高消费”、“请客送礼”、“寅吃卯粮” 的现象,进入消费的误区。

但从总体来看,我州农村经济处在一个温饱型向小康型过渡的阶段(全州恩格尔系数为0.45),大多数农民都是刚刚走出节衣缩食的困境,绝大多数的农民手里有了钱以后,都是用于添置各类生活用品,改善生活条件,消费是理性的,是符合农村及农民现状的。

二、全州农村、农民收入及收入构成情况**是一个农业州,农村(含农场)人口约占总人口的85%。

全州农村人口(不含农场)人均经济作物面积约5亩,其中,橡胶和茶叶面积超过23,传统支柱产业胶、粮、糖、茶仍是主要经济来源。

农民的收入也来自第一产业。

(一)农村经济收入情况201X年,全州农村经济总收入达28407 75万元,比上年增 30561.38万元,增106%。

其中,农业收入113523.15万元,增 11.86%;林业收入89739.24万元,page增14.59%;牧业收入303041万元,增18.64%;渔业收入5953.82万元,增255%;第二产业收入21496.21万元,增0.2%;第三产业收入23057.92万元,增3.76%。

(表一)201X年农村经济总收入构成表指标名称收入(万元)比上年增(万元)增减(%)总收入284077530561.38106农业收入113523.1512033.2511.86林业收入89739.2411425.3814.59牧业收入3030414761.8918.64渔业收入5953.821461.91355第二产业21496.214690.20第三产业23057.92835.923.76(二)农民收入情况种植业和养殖业是全州农民相对稳定的主要经济来源,是用于保障口粮、解决温饱、购置日常生活必需品与生产资料的保证。

201X年,全州农民人均纯收入达2727元,比上年增311元。

其中:景洪市农民人均纯收入3088元,增508元;勐海县农民人均纯收入2314元,增275元;勐腊县农民人均纯收入2412元,增70元。

全州农民人均纯收入达到历史最高水平。

其主要产品构成为(表二):201X年主要农产品纯收入结构单位:万元指标景洪占农民所得%勐海占农民所得%勐腊占农民所得%全州占总收入%粮食996715.01142719.26675220.322814617.70甘蔗660.1612610.326211.8768134.28茶叶45596.861078018.1728438.561818211.43橡胶3045045.8347407.991360040.944879030.68四项合计4504267.783307355.732381671.6910193164.10其他214063222627044.27940528.315708235.90人均纯收入3088231424122609在农民纯收入构成中,粮食人均纯收入462元,占纯收入17.69%,比上年增8元;甘蔗人均收入 112元,占纯收入4.29%,增6元;茶叶收入 299元,占11.44%,增95元;橡胶收入800元,占30.66%,增81元。

以上四项主要农产品纯收入1673元,占纯收入64.09%,比上年增190元。

从表(一)、(二)可以看出,我州的农村农民收入呈现以下特点:1、农村的经济收入绝大多数来自第一产业,第二产业发展较缓慢,第三产业略有发展。

2、主导产业优势明显。

橡胶、粮食、茶叶及其它经济作物是农民收入的主要来源。

3、表现出了区域的差异性。

景洪、勐腊以橡胶及其它经济作物占主导,勐海以粮食、甘蔗茶叶等为主。

三、全州农民消费及消费结构情况经调查,全州农民消费支出以经常性支出和非经常性支出划分。

农民用于经常性支出,按开支多少依次为:生产资料、生活资料、子女教育费用、医疗、衣服、年节送礼、宗教活动等;用于非经常性支出依次为:建房、购买耐用消费品及农村公益事业。

从全年农民消费结构上看,一是在生产资料支出方面,随着现代农业步伐的加快,农业实用科技已成为农民发展生产增收致富的一个重要途径,合理配置资源,购买与之配套的农用物资、农机具、化肥、良种等仍然是农民较大的生产性支出。

全州用于生产性支出根据收入的不同所占的比例不等,景哈乡莫南村委会曼坝河村的村长何大,家有150亩胶地,201X年年收入20万元,用于生产性的投入是2万;勐罕镇曼景村委会曼桂村村民波的,家有胶地30亩,201X年年收入8万,用于生产性支出5000元;格朗河乡苏湖村丫口老寨村民小梅,201X年年收入1万元,用于生产性支出为1000元。

无论收入高低,用于生产性的支出占总收入的约110左右,全州人均支出2051元。

二是在饮食与穿着方面,在农民收入逐年提高的条件下,农民生活状况不断改善,解决温饱后,在吃穿质量上,肉、蛋、鱼及其制品等消费比例得到提高,全州农民用于吃穿支出人均3066元。

三是用在家用设备购置方面,农民在增收的同时,不再局限于简单的吃穿消费,而开始追求更加舒适的现代生活方式,家用电器逐渐普及,且向高档化转变。

人均支出为125元。

四是在交通和通讯方面,随着农民收入的提高和通讯消费价位下调的双重作用,交通和通讯消费已成为农民消费的热点,全州农民用于交通工具、燃油和通讯工具等方面支出人均为399元。

五是在医疗保健方面,随着国家新型农村合作医疗惠民政策的实施及力度的加大,农村医疗条件不断完善,农民对自身健康保健意识进一步增强,生病就医治疗状况明显改善,全州农民人均支出182元。

六是在居住消费方面,随着农民收入水平的不断提高,居住条件得到了进一步改善,用于建房或购买维修、装修住房材料的支出等方面有所增加,农民人均支出640元。

七是群众自愿集资用于公益事业上,如农村电网改造、改善饮水条件、修生产路与灌溉沟渠、建文明路等方面。

八是在日常生活现金支出方面,用于娱乐、宗教活动、年节购买烟酒、互送礼金等支出不断升级,且呈上升趋势。

据不完全统计,中等收入的家庭每年也达到5000元。

四、引导农民理性消费中的好经验针对农村、农民中出现的一些新情况、新变化,各级党委、政府加大了教育引导力度,使大多数农民都把钱用于改善生产生活条件,创造自己的美好家园,使农村发生了天翻地覆的变化,出现了一些理财能手,一些乡镇、村和个人都取得了比较好的经验。

(一)政府引导,积极投身于新农村建设。

景洪市的勐罕镇,是最早富裕起来的乡镇。

201X年勐罕镇引进香蕉种植以来,坝田种植香蕉的观念渐渐被农民接受,科学观念也得到了增强,加上橡胶价格持续上升,农民富裕了,手里有了很多的钱。

针对农民手里的闲钱,如何引导消费,成为了镇党委政府的课题。

201X年全国开展新农村建设以来,镇党委政府审时度势,大胆创新,以新农村建设为切入点,做出“政府做引导、农民唱主角”的决定,率先启动新农村建设,探索出了一条富有勐罕镇特色的做法:积极引导农民集资建设村道公路、村内水泥路、篮球场、文化室等基础设施。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