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三人民医院心脏电除颤技术操作规程

合集下载

电除颤技术及操作规程(标准版)

电除颤技术及操作规程(标准版)

电除颤技术及操作规程心脏电除颤是用电能治疗异位性快速心律失常,使之转复为窦性心律的方法,亦称心脏电复律。

心脏电复律的方式有同步和非同步两种。

同步电复律是利用患者心电图中R波触发同步装置放电,使电流仅在心动周期的绝对不应期发放,避免诱发心室颤动,常用于转复心室颤动以外的各类异位性快速心律失常;非同步电指复律不用同步触发装置,可在心动周期的任何时间放电,常用于心室颤动的转复。

【操作评估】1. 评估患者(1)病情状况:患者病情是否符合电除颤适应证,有无禁忌。

(2)意识状态:患者是否有心脏停搏、意识丧失。

(3)心电图状况:有无室颤波出现,要排除心电监测的电极脱落或心电波形受到干扰而产生的假性室颤波形。

(4)除颤部位:是否有伤口、潮湿,有无敷料。

如患者带有植入性起搏器,应避开起搏器部位至少10cm。

2. 评估用物(1)使用前应检查除颤器各项功能是否完好,电源有无故障,充电是否完好,各种导线有无断裂和接触不良,同步性能是否正常。

对选择性电复律术前要特别检查同步性能。

(2)备好各种抢救药品和心肺复苏所需的器械,如氧气、吸引器、气管插管用品、心电监测设备、呼吸机等,并建立静脉通道。

3. 评估环境操作前确定周围人员无直接或间接与患者接触。

4. 操作者自身评估操作者身体不能与患者接触,不能与金属类物品接触。

【实施步骤】1. 迅速携除颤器及导电糊或者生理盐水纱布至患者旁,向患者或家属解释。

2. 将患者平卧于硬板床上,充分暴露胸壁。

3. 在电极板上涂以适量导电糊或者生理盐水纱布,涂抹均匀。

4. 监测患者心律,判断心律失常类型,确认电复律方式为同步或非同步,选择合适的能量。

5. 正确安放电极板位置,电极板分别置于胸骨右缘第2肋间和心尖部,电极板与皮肤紧密接触,压力适当。

6. 再次观察心电示波,确实需要除颤,大声嘱其他人员离开,充电后双手拇指同时按压放电按钮电击除颤。

7. 放电后将电极固定原位片刻,观察患者心电图的改变。

8. 如复律未成功,立即重新选择能量充电,重复以上步骤。

电击除颤操作流程

电击除颤操作流程

电击除颤操作流程电击除颤是心脏骤停时最常用的复苏技术之一,它通过向心脏施加直流或交流电流来恢复正常的心律。

下面是电击除颤的操作流程。

一、准备工作1.组织好急救人员,其中一人负责操作除颤器,另一人协助进行心肺复苏,其余人员负责观察患者病情和提供支持。

2.确保患者平躺在硬表面上,清除周围的障碍物。

3.检查患者的意识和呼吸情况,如果患者没有意识和自主呼吸,应迅速确定是否需要进行电击除颤。

4.装备齐备的除颤器:包括除颤器、多功能电极贴片、备用电极贴片、消毒液等。

二、初步操作1.打开除颤器,并根据厂家说明书进行操作和设置。

2.将电极贴片粘贴在患者胸部,一个放在右胸前侧,一个放在左胸侧。

3.使除颤器开始监测患者心律。

根据监测结果,除颤器会给出适合的电击能量值。

三、安全操作1.在进行电击除颤操作之前,应当确保周围没有人员接触患者或者与患者的身体连接。

2.喊清“所有人离开",并确保所有人员远离患者。

3.遵循使用除颤器的相应警告和注意事项,如避免在有可燃物或导电介质存在的环境中使用除颤器。

4.操作人员也不能接触患者,避免电流通过人体流动。

四、电击除颤操作1.操作人员应通过按下除颤器上的电击按钮来交付电击。

在按下按钮之前,应当大声喊“准备好,所有人远离!"2.使用双手按住电击按钮,确保稳定性,并快速压下按钮。

3.分析心律持续时间较长,除颤器会给出适合的电击能量值。

一般情况下,心室颤动或无脉搏性室性心动过速使用较高的电击能量,而心室扑动使用较低的电击能量。

4.发出电击前,操作人员要确保没有人触碰患者和自己,并确保除颤器与患者有良好的接触。

5.按下电击按钮以后,尽量避免触碰患者和自己,以免导致电流通过人体流动。

6.在电击后立即进行心肺复苏。

对于心室颤动或无脉搏性室性心动过速,应立即进行30次胸外按压,然后2次人工呼吸,并继续循环进行。

五、复苏后处理1.如果复苏后患者恢复自主呼吸和心律,应立即将患者转移到专业医疗机构进行进一步检查和治疗。

关于心脏除颤的流程

关于心脏除颤的流程

关于心脏除颤的流程
心脏除颤是一种用电击来恢复心脏正常跳动的治疗方法。

它通
常用于处理心脏停跳或快速心跳的紧急情况。

以下是心脏除颤的流程:
1. 识别心脏问题,心脏除颤通常是针对心脏停跳(心脏骤停)
或快速心跳(心室颤动)的情况。

医护人员会通过观察患者的症状、心电图和其他监测设备来确定是否需要进行除颤。

2. 准备除颤器材,一旦确定需要进行除颤,医护人员会准备除
颤器材,包括除颤仪和电极贴片。

除颤仪会被设置成相应的能量水平,以适应患者的情况。

3. 确定适当位置,医护人员会确保患者的胸部和周围没有任何
导电物质,然后将电极贴片粘贴在患者的胸部上。

通常一个贴在胸
骨右侧,另一个贴在左侧胸部。

4. 发送电击,一旦一切准备就绪,医护人员会确保没有人和患
者接触,然后触发除颤器发送电击。

这个过程可能会重复几次,直
到心脏恢复正常跳动。

5. 后续监护,一旦心脏恢复正常跳动,患者会接受进一步的监
护和治疗,以确保心脏稳定并找出导致心脏问题的根本原因。

总的来说,心脏除颤的流程包括识别心脏问题、准备除颤器材、确定适当位置、发送电击和后续监护。

这一流程需要经过专业的医
护人员进行,以确保对患者的安全和有效治疗。

2024心脏电除颤技术操作规程

2024心脏电除颤技术操作规程

2024心脏电除颤技术操作规程一、引言心脏电除颤技术是目前救治心脏骤停的一种重要手段,对于恢复心脏正常骚动有重要作用。

为保障患者的生命安全,提高救治效果,制定本操作规程。

二、规范操作流程1.预检准备(1)检查心电除颤仪是否完好并处于正常工作状态;(2)确认电除颤仪中的电量是否充足;(3)准备好除颤电极片,并保持其良好状态;(4)确保整个操作环境干燥和安全。

2.确定适应症和禁忌症(1)确定患者是否为心室颤动或心室扑动;(2)排除禁忌症,如患者已经自主循环恢复,或存在不可逆的病理因素。

3.确保患者安全(1)将患者平躺在硬板床上,并确保患者身上没有金属物品;(2)清除患者胸前的衣物和湿润的表皮。

4.准备电除颤仪(1)确保电除颤仪处于关机状态;(2)将电极片与电除颤仪连接;(3)确保电极片粘贴良好并无损伤。

5.设置除颤能量(1)根据患者情况和心电图结果,选择合适的除颤能量;(2)将能量选择设置在最低级别,并由操作人员确认。

6.除颤操作(1)确认患者没有心电图监护仪连接;(2)向患者施加合适的心外按压按照当前的CPR准则;(3)确认无戴着除颤仪或应戴除颤仪的人在附近;(4)患者忌讳和推挽措施要明确告知工作人员;(5)通电前,应大声喊话并确保患者周围人员离开;(6)在确认患者周围无影响除颤操作的因素后,向患者施放除颤能量;(7)在电除颤后立即进行心肺复苏,提高成功率;(8)电除颤后,重新评估患者的心电图,如需要再次除颤,则依次选择适当能量进行操作。

7.电除颤后处理(1)电除颤后,应立即确认患者是否恢复自主循环;(2)如患者恢复自主循环,及时停止心肺复苏;(3)如患者未恢复自主循环,应根据需要继续进行心肺复苏;(4)电除颤后应迅速恢复胸部清洁,以保证电除颤能量顺利传递;(5)电除颤后,应定期监测患者的心电图,及时发现异常并采取相应措施。

三、注意事项1.在操作过程中要确保患者和操作人员的安全。

2.要仔细阅读心电除颤仪的使用说明书,并按照说明书中的要求正确操作。

电除颤(含AED)技术规范

电除颤(含AED)技术规范

电除颤(含AED)技术规范【名词定义】电除颤主要是指心脏非同步电复律。

在心室扑动,心室颤动时除颤常用、有效的抢救技术。

是用除颤器将一定量的电能导入整个心脏,使一些异位性快速心律失常转复为窦性心律的一种电治疗方法。

如果已开胸患者,可将电击板直接放在心室壁上进行,称为胸内除颤。

本节主要介绍胸外除颤,是指将电击板置于胸壁进行的除颤技术。

【适应证】1,心室颤动、心室扑动等恶性心律失常。

2.无法识别R波的快速室性心动过速。

【禁忌证】1.作为必要的抢救措施无绝对禁忌证。

3.对已明确无心电活动者,除颤并无益处。

4.除无条件者,应在心电图监护下进行除颤。

【目的】纠正室性心律失常。

使用较强的脉冲电流经过胸壁,消除心脏任何部位的异位兴奋灶,重建窦性心律。

当患者发生严重快速心律失常时,如心房扑动、心房纤颤、室性心动过速等,往往造成不同程度的血液动力障碍。

尤其当室颤时,心室肌所处激动位相很不一致,一部分心肌尚在不应期,而另一部分已在复极。

因此通过除颤器能控制一定能量的电流,使所有心肌除极,恢复正常心律,进一步达到抢救实施的有效措施。

【制度与依据】1.本规范理论部分主要依据:欧洲复苏委员会制定的《2015欧洲复苏委员会复苏指南》。

该指南由来自欧洲各国的专家共同编写完成,共包含成人基础生命支持与自动体外除颤、成人高级生命支持、特殊情况下的心搏骤停、紧急救援等十一个部分。

2.本规范操作部分主要依据:中国医学救援协会联合中华护理学会2018年提出《现场心肺复苏和自动体外心脏除颤技术规范》。

由国内多家医院联合起草,结合我国近年来在紧急救护方面新的发展和经验积累。

该标准规定了现场心肺复苏、自动体外心脏除颤的技术操作要求,包含现场心肺复苏和自动体外心脏除颤紧急施救基本要求、现场心肺复苏技术要点、自动体外心脏除颤操作、现场心肺复苏和自动体外心脏除颤紧急施救流程图、急救操作流程和心肺复苏的再判断等,旨在提高心脏骤停抢救成功率。

【准备】1.用物准备:除颤仪(明确除颤仪类别为单相波还是双相波)、导电膏、纱布。

电除颤技术操作指南

电除颤技术操作指南

电除颤技术操作指南引言电除颤技术是一种紧急医疗技术,可用于恢复心脏的正常跳动。

本操作指南旨在提供使用电除颤技术时的详细步骤和注意事项。

准备工作1. 确保除颤器(AED)处于正常工作状态,并配备了适当的电极贴片和电源。

2. 身处安全的环境中,确保周围没有明显的危险。

操作步骤1. 快速评估患者的状况,确定患者是否需要电除颤。

若患者无意识、无呼吸或无脉搏,则可能需要电除颤。

2. 若患者还有任何可移动的金属物(如首饰、硬币等),务必将其移除,以避免干扰电除颤。

3. 擦拭患者胸部,确保其干燥。

这有助于电极贴片与皮肤之间的良好接触。

4. 将电极贴片粘贴在患者胸部。

注意,一个贴在右上胸,另一个贴在左下胸。

5. 将除颤器开关打开,并按照设备上的指示操作。

一般来说,这涉及通过按下按钮来分析患者心律。

6. 依照设备的指示,如果需要进行电除颤,确保没有人与患者接触,然后按下适当的按钮进行除颤。

7. 在完成除颤后,遵循设备指示进行心肺复苏(CPR),并在医护人员到达之前继续进行。

注意事项- 在操作过程中,尽量减少和患者以外的人员接触,以确保安全。

- 在操作时保持镇静,并尽快寻求医疗专业人员的帮助。

- 遵循设备上的指示进行操作,不要进行未经训练的操作。

- 在操作前,确保本指南所述的步骤已经熟悉并完全理解。

总结以上是电除颤技术操作指南的基本步骤和注意事项。

在紧急情况下,正确使用电除颤技术可以拯救生命。

然而,我们强烈建议专业训练和指导下进行相关操作,并随时寻求医疗专业人员的支持和建议。

电除颤的操作流程

电除颤的操作流程

电除颤的操作流程电除颤是一种紧急处理心脏室颤的方法,通常被用于心脏停搏或者心脏骤停情况下。

电除颤需要专业训练的医务人员进行操作,因为不正确的操作可能会导致心脏搏动的不稳定性,甚至会危及患者的生命。

本文将会介绍电除颤的操作流程,包括准备工作、设备检查,以及电除颤的具体操作语言和步骤等。

一、准备工作1.1 确认患者是否需要电除颤在进行电除颤之前,必须确认患者确实需要这种操作。

根据患者的病史和症状,如果患者目前处于心脏室颤、无脉搏电活动或心室颤动等情况下,就需要进行电除颤。

1.2 通知其他相关人员在进行电除颤之前,需要通知其他相关医务人员,例如急救医生、护士、实习生或其他医疗人员。

通知他们的目的是让他们能够为电除颤提供支持,例如帮助准备设备和处理紧急情况。

1.3 确定操作者电除颤需要专业的医务人员进行操作,例如医生或有电除颤证书的护士。

操作者要经过相关培训和考试,并持有相应的证书,才能够进行电除颤操作。

1.4 确定使用的设备和工具在进行电除颤之前,要确定需要使用的设备和工具。

通常需要使用放电电极、电除颤仪以及表面电极等设备。

还需要准备心电图监测仪,以便在放电前和放电后进行监控。

二、设备检查2.1 检查电除颤仪在进行电除颤之前,要对电除颤仪进行检查。

检查电除颤仪是否能够把放电送到目标区域。

还要检查电除颤仪的电源、选区以及放电能量的设置是否正确。

2.2 检查放电电极放电电极是用于送电到患者的工具。

在进行电除颤之前,要仔细检查放电电极的连接是否正确、电极的黏附度是否够强。

检查时,应在周围没有导电物体的环境下进行,以避免电流传导错误。

2.3 检查表面电极表面电极用于监测心电图。

在进行电除颤之前,要检查表面电极的连接是否正确,以确保在操作时能够及时监测心电图的变化。

2.4 检查其他装备在进行电除颤之前,还要检查其他装备是否充分准备,例如递氧管、吸痰管、呼吸机等。

这些装备将在电除颤时用于处理紧急情况。

3.1 建立静脉通道在电除颤之前,必须建立静脉通道以供接受药物。

电除颤操作流程

电除颤操作流程

电除颤操作流程电除颤是一种常见的心脏急救技术,它可以帮助恢复心脏正常的心律。

在医疗急救中,正确的电除颤操作流程至关重要。

下面将详细介绍电除颤的操作流程。

1. 准备工作。

在进行电除颤之前,首先需要确认患者是否需要电除颤。

患者需要处于无意识状态、没有正常呼吸、没有脉搏或者心跳极不规则的情况下才需要进行电除颤。

同时,需要确保患者身上没有任何金属物品,如首饰、硬币等,以免影响电除颤的效果。

2. 确定能量。

根据患者的情况,确定合适的电除颤能量。

一般来说,初次电除颤时使用较低的能量,随后根据患者反应逐渐增加能量。

根据医疗设备的指引,选择合适的能量水平。

3. 贴上电极。

将电除颤仪的电极贴在患者的胸部上。

一般来说,一个电极贴在右侧胸部,另一个贴在左侧胸部。

确保电极与患者的皮肤充分接触,以确保电流传导的效果。

4. 发送电击。

在确认一切准备就绪后,按下电除颤仪上的电击按钮,给予患者电击。

在电击时,确保周围没有人员接触患者,以免造成伤害。

电击完成后,及时进行心肺复苏等进一步的急救措施。

5. 持续监测。

在进行电除颤后,需要持续监测患者的心跳和生命体征。

根据患者的情况,及时调整治疗方案,确保患者得到及时有效的救治。

6. 注意安全。

在进行电除颤操作时,安全始终是第一位的。

操作人员需要注意自身安全,避免触碰电击电极或者被电击。

同时,需要确保患者周围的环境安全,避免因电击而引发其他意外事故。

电除颤是一项重要的急救技术,正确的操作流程对于患者的生命至关重要。

在进行电除颤操作时,需要严格按照操作流程进行,确保每个环节都得到妥善处理。

同时,也需要不断学习和提高自身的急救技能,以更好地应对突发情况。

希望每位医护人员都能熟练掌握电除颤操作流程,为患者的生命健康保驾护航。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第三人民医院心脏电除颤技术操作规程
【目的】
用较强的脉冲电流通过心脏来消除心律失常,使之恢复窦性心律。

【评估】
1、患者心电监护波型、操作环境。

2、患者病情、神志、合作程度。

3、电除颤部位皮肤情况及是否装有起搏器。

【准备】
1、护士:按要求着装。

2、物品:心电除颤仪、心电监护仪、导电膏、盐水纱布数块、急救车、卫生纸、手消液、污物桶、护理记录单。

3、环境:安静、安全。

4、体位:去枕平卧位,暴露胸部。

【方法】
巡视病房→发现患者心律失常(为室颤)→呼叫医生→准备除颤器及急救车推至床旁→将除颤器插上电源→打开除颤器→患者取去枕平卧位→解开患者衣扣,暴露胸部→取下电极片→检查导电膏有效期→将除颤器上两侧电极板分
别涂以专用导电膏或在患者除颤部位垫上5-6层盐水纱布→选择非同步直流电除颤→选择除颤能量(单向波360J,,双向波200J)→将电极板置于标准位置(常规位置:STERNUM (左手)一块在胸骨右缘第二肋间,(右手)APEX一块在左侧腋中线与第五肋间交界处(心尖部))→按充电电钮,迅速充电至所需能量→让床旁其他人员离开患者及病床→电击时两拇指同时按压电极板上的放电按钮(放电前大声呼叫“1、2、3放电”,电极板紧贴皮肤并加压)→固定电极板→观察示波器上患者的心律恢复正常,生命体征正常,判断电复律成功(如不成功行心肺复苏5个循环后再进行除颤)→撤去电极板,关闭除颤器→用卫生纸擦拭患者胸前区导电膏→为患者行心电监护→扣上患者衣扣→整理床单元,协助患者取舒适卧位→用卫生纸擦拭电极板上的导电膏→手消→观察患者心律、血压、呼吸、脉搏、神志→记录→遵医嘱进行后续治疗→分离除颤器电源→推除颤器及急救车回治疗室→整理用物→除颤器擦拭干净后充电备用→洗手。

【评价】
1、选择除颤方式正确。

2、患者体位摆放正确。

3、除颤能量选择正确。

4、电极板位置放置正确。

5、除颤后患者皮肤无损伤。

6、除颤后能及时观察患者的生命体征。

7、整理用物能做到除颤器充电备用。

【注意事项】
1、心律为室颤。

2、涂擦导电膏切忌两个电极板相互摩擦。

3、电极板位置放置正确,左右手切勿拿反。

4、除颤时电极板紧贴皮肤,施加10-20kg的压力。

5、消瘦且肋间隙明显凹陷而导致电极与皮肤接触不良者宜用多层盐水纱布,改善皮肤与电极的接触。

6、两个电极板之间要保持干燥,避免因导电膏、盐水或汗水相连造成短路。

7、保持电极板把手干燥。

8、如安装永久起搏器的患者,需避开起搏器。

9、放电前嘱所有人员离开病床及患者。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