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科院各所自然地理考研真题1
(整理)中科院自然地理.

1、北半球夏至日,太阳直射点位于( ),此时北纬30度的某地的昼长( )夜长,赤道上正午太阳高度为( )度。
2、逆断层是指:①上盘相对上升,下盘相对下降的断层,②上盘相对下降,下盘相对上升的断层,③两盘沿着断层走向相对移动的断层。
3、阶地类型主要有:( )三种。
1、泥石流滑坡的成因,分布规律的原因
2、森林的作用方面的论述
新疆所2003年
一名词解释
大气环流
洪积扇
土壤结构
沙漠化
植物群落
定振波
俯冲型板块
干洁空气
雪线
潜水
二简答
1简述地球的圈层构造。
2图示大气的垂直分层。
3简述地貌的成因。
4简述主要的成土过程。
5简述生态系统的结构和功能。
三论述
1试述影响流域水量平衡的因素及水量平衡方程
3、土壤中的水分存在形式
4、冰川作用
三、论述
1、从全球变化和人地关系方面,论述青藏高原冰川研究的意义
2、选择一个你熟悉的区域,然后试述本区域内各个自然要素及其相互之间的关系
东北所2004年硕士究生入学试试题自然地理学
一、分析地貌在地理环境中的作用。(30分)
二、简述土壤发育的气候因素。(30分)
三、举例说明陆地生态系统空间分布格局及形成因素。(30分)
1、气候系统
2、成冰作用
3、河流的补给形式
4、地域分异规律
三、论述
1、冰川对地理环境和人类的作用
2、论述气候变化的原因
青藏所2007年
一、名词解释
1、沉积岩
2、断层
3、第四纪
4、潜热
5、季风
6、对流雨
(完整word版)(整理)自然地理学考研真题

一、名词解释(25分,每小题5分)1、溶沟与石芽溶沟一般长数米至数十米,其断面呈“V”型或“U”型。
石芽顶部多呈平滑的形态。
溶沟、石芽构成的棋盘格状地面比较常见,多发育在石灰岩分布区的平缓山麓地带。
2、径流系数同一流域面积、同一时段内径流深度(R)与降水量(P)的比值称为径流系数,以小数或百分数计,表示降水量中形成径流的比例,其余部分水量则损耗于植物截留、填洼、入渗和蒸发.3、沙尘暴沙尘暴是由于强风将地面大量尘沙吹起,使空气浑浊水平能见度低于1000m的天气现象。
西北地区的人们常根据沙尘暴出现时天色昏暗的程度形象地称之为“黑风”。
4、泥漠泥漠是由粘土物质组成的荒漠。
它形成于干旱区的低洼地带或封闭盆地的中心,这里是洪流从山区搬来的细粒粘上物质淤积的地方。
变干时发生多边形网状裂隙,形成龟裂地。
5、地域分异景观作为一种系统除具有整体性,另一个重要的特点是具有地域性即地域分异的规律性。
它是指地理环境各组成成分及整个景观在地表按一定的层次发生分化并按确定的方向发生有规律分布的现象。
二、影响丹霞地貌的形成条件有哪些?(25分)丹霞地貌是指发育在中生代至第三纪的水平或缓倾斜的厚层而坚硬的红色粗、中粒碎屑岩系之上,在构造运动及间歇抬升的作用下,受流水侵蚀及崩塌后退等外力作用,形成顶平、坡陡、麓缓的地貌形态.丹霞地貌的形成条件主要包括:(1)红色砂岩是形成丹霞地貌的物质基础,又是最重要的形态特征。
(2)构造运动特别是新构造运动是形成丹霞地貌的构造条件.(3)气候对丹霞地貌的形成有重要影响。
三、简述祁连山东段的垂直带谱(26分)祁连山东段每增高100m,降水量增加28.6mm,年平均气温降低0.33°C左右,由此导致了气候特征、土壤、水分、植被、动物等具有明显的垂直地带性,并构成了以下4个不同的自然带:(1)冰雪寒冻垫状植被带.(2)高寒草甸、灌丛草甸、森林灌丛草甸带.(3)山地草原、荒漠草原带。
主要是祁连山浅山区的山间盆地、石质低山,剥蚀丘陵地带和山前地带。
中国科学院地理科学与资源研究所自然地理考博历年真题

2012 年试题1. 简答1)基本地貌类型2)季风气候3)生态系统的组分2. 论述4)自然地理学的研究对象分科及各学科的联系5)试述水量平衡6)中国自然地理特征2012 年试题(硕)3. 名词7)水位8)矿物9)太阳辐射4. 简答10)地球表面的基本特征(伍P40)11)气候形成的地理因子(伍P150)12)水情要素(伍P205)13)生态系统的组成(伍P413)5. 论述14)气候系统的组成15)陆地生态系统的主要类型2011 年试题(硕)1. 名词1)总辐射2)板块3)地域分异规律4)水平气压梯度力5)径流系数6)冰盖7)原生矿物8)生物群落的演替9)生态系统10)土壤2. 简答11)简述大气分层的结构及特点(伍P88)12)简述人类活动对气候的影响(辅导P120) 13)简述河流补给形式(伍P216)14)简述冰川形成的地貌(伍P281)3. 论述15)结合气候带与植物论述陆地生态系统的类型16)试述青藏高原的形成对东亚气候格局的影响2011 年试题(博)1. 简答1)气候形成的地理因子(伍P150)2)主要成土过程(伍P338)3)生物多样性意义(伍P448)2. 论述4)中国水资源利用存在的问题(黄秉维第十四章中国水资源及其利用)5)我国地貌特征(赵济第二章地貌P4)6)综合自然区划的内容(伍光和第八章自然地理综合研究第二节自然区划P482) 2010 年试题(硕)1. 名词7)纬度8)对流层9)季风10)河流11)地下水矿化度12)地貌13)土壤质地14)生物群落15)生态平衡16)地域分异规律2. 简答17)地貌在地理环境中的作用18)土壤的一般形态19)自然区划的原则20)气候变化的原因21)水循环3. 论述22)气候系统的五个组成部分23)土壤圈在地理环境中的作用2009 年试题(博)1. 简答1)土壤的一般形态(伍光和第六章土壤圈P315)2)水情要素(伍光和第四章海洋和陆地水P205)3)自然地理环境的地域分异规律(伍光和第八章自然地理综合研究第三节自然地理环境的地域分异P463)2. 论述4)中国植被的分布规律(生物群落与生态系统)5)气候变化及其主要原因(伍光和第三章大气与气候P165)6)我国重大自然灾害及其应对策略(见北京师范大学第四章中国自然灾害及防灾减灾2008 年试题(博)1. 简答1)自然区域划分原则(赵济第十五章自然地理区划P176)2)成土学说(赵济第六章土壤地理P82)3)地球表面的基本特征(伍光和第一章地球P40)2. 论述4)陆地生态系统的主要类型(伍光和第七章生物群落与生态系统P429) 5)地球自转和公转的意义(伍光和第一章地球P25)6)中国的气候特征(赵济第三章气候P15)2007 年试题(硕)1. 名词1)变质作用2)大气环流3)风化作用4)河流阶地5)季风6)降水强度7)流量8)生物多样性9)土壤质地10)纬度2. 简答11)气候形成的地理因子12)植被分类13)土壤的一般形态14)温室效应15)主要成土过程3. 论述16)试述地理地带性17)试述中国自然界的最基本特征2007 年试题(博)1. 简答:1)水分循环(海洋和陆地水)2)生态系统结构(伍光和第七章生物群落与生态系统P414)3)简述影响成土过程的因素(赵济第六章土壤地理P82)2. 论述4)我国地貌特征及其对环境的影响(赵济第二章地貌P4)5)综合自然区划的研究内容(自然地理综合研究P)6)我国季风气候的特点和对我国的影响(大气与气候)2006 年试题(硕)1. 名词1)梅雨2)基流3)物候谱4)山海经5)光合潜力6)焚风效应7)超渗流8)雅丹地貌9)地域分异10)地理大发现2. 简答论述:11)土壤侵蚀12)尺度转化的概念和地理学意义13)地理学发展方向论述2006 年试题(博)1. 简答1)主要成土过程(土壤圈)2)群落分类(生物群落与生态系统)3)喀斯特地貌(地貌)2. 论述4)我国地理地域分异的特性(自然地理综合研究) 5)我国水资源利用现状与对策(海洋和陆地水) 6)气候变化及其影响(大气与气候)2005 年试题(硕)1. 名词1)矿物2)地下水的总矿化度3)季风4)河流5)地域分异规律6)生物群落7)对流层8)土壤2. 简答:1)生物多样性的价值2)自然区划原则3)土壤的物质组成4)地球表面的基本特征5)影响地貌的形成因素3. 论述6)陆地生态系统的主要类型7)自然地理学的研究对象分科及各学科的联系2005 年试题(博)1. 名词1)土壤质地(土壤圈)2)生物多样性(生物群落与生态系统)3)水量平衡(海洋和陆地水)2. 简答和论述4)温室效应和全球变暖(大气与气候)5)生物多样性的意义(生物群落与生态系统)6)地域分异规律(自然地理综合研究)7)有关区划(自然地理综合研究)8)有关生态需水方面9)LUCC (土地利用/土地覆盖变化)2004 年试题(硕)1. 名词1)生物圈2)气候3)太阳辐射4)降水5)径流6)风蚀作用7)植物群落8)土地退化9)土壤剖面10)地域分异规律2. 简答:11)气候变化12)基本地貌类型13)水量平衡14)成土学说15)生态系统的组分和结构3. 论述16)试述地带性学说17)试述中国自然界的最基本特征2004 年试题(博)1. 简述1)简述地貌成因(地貌)2)生态系统的组成(生物群落与生态系统)3)气候的影响因素(大气与气候)2. 论述4)我国水资源问题(海洋和陆地水)5)中国自然地理特征(自然地理综合研究)6)人地关系与可持续发展(环境保护和可持续发展) 2003 年试题(硕)1. 名词1)次生自然环境2)太阳高度角3)环太平洋地震活动带4)季风;5)水圈6)河漫滩7)地质大循环8)限制因子2. 简答:9)地球自转的地理意义。
2012年-2013年中国科学院大学自然地理学考研真题试题试卷汇编

...让知识更美味...
目 录
2012 年中国科学院大学自然地理学考研真题试题试卷·············································· 2 2013 年中国科学院大学自然地理学考研真题试题试卷·············································· 3
第 1 页,共 3 页
芝士传媒 × 题源库
...让知识更美味...
中国科学院研究生院 2012 年招收攻读硕士学位研究生入学统一考试试题 科目名称:自然地理学
考生须知:
1.本试卷满分为 150 分,全部考试时间总计 180 分钟。 2.所有答案必须写在答题纸上,写在试题纸上或草稿纸上一律无效。 一、名词解释(每题 5 分,共 50 分) 1. 矿物 2. 太阳辐射 3. 洪积扇 4. 季风 5. 降水强度 6. 水位 7. 植被演替顶级 8. 土壤 9. 生物多样性 10. 土地 二、简答题(每题 10 分,共 50 分) 1. 水情要素 2. 气候形成的地理因子 3. 土壤在地理环境中的作用 4. 生态系统的组分 5. 地球表面的基本特征 三、论述题(每题 25 分,共 50 分) 1. 陆地生态系统的主要类型 2. 试论气候系统的五个组成部分 科目名称:自然地理 第1页 共1页
科目名称:自然ቤተ መጻሕፍቲ ባይዱ理学
第1页
共1页
第 3 页,共 3 页
一、名词解释(每题 5 分,共 50 分) 1. 大气对流层 2. 气旋 3. 气候 4. 降水 5. 三角洲 6. 河流阶地 7. 风蚀作用 8. 生物适应 9. 生物圈 10. 第四纪 二、简答题(每题 10 分,共 50 分) 1. 土壤的一般形态 2. 成土学说 3. 季风气候 4. 水分循环 5. 温室效应 三、论述题(每题 25 分,共 50 分) 1. 试论生态系统的组分与结构 2. 试论自然界的地理地带性
中科院各所自然地理考研真题

中国科学院东北地理与农业生态研究所1号2005年硕士研究生入学考试试题专自然地理学6554 8814一、分析河流与地理环境的相互影响。
课二、分析植被对水循环影响的主要途径。
院三、根据蓄库不同,生态系统物质循环主要可以分为几种主要类型?每种类型的基本特征是什么?业四、举例分析地方气候对地域分异的意义。
200092五、分析人类活动对地球表层环境的作用与影响。
2010年纬度对流层季风河流地下水矿化度地貌土壤质地生物群落生态平衡地域分异规律地貌在地理环境中的作用土壤的一般形态自然区划的原则气候变化的原因水循环气候系统的五个组成部分(25)土壤圈在地理环境中的作用(25)中科院新疆生态与地理所研究生试题自然地理学试题2003年一名词解释大气环流洪积扇土壤结构沙漠化植物群落定振波俯冲型板块干洁空气雪线潜水二简答1 简述地球的圈层构造。
2 图示大气的垂直分层。
3 简述地貌的成因。
4 简述主要的成土过程。
5 简述生态系统的结构和功能。
三论述1 试述影响流域水量平衡的因素及水量平衡方程?2 论述全球气候变化的原因和未来气候可能的变化?2004年一名词解释承压水雅丹林德曼效率准平原3S ENSO 生物圈种群土地流量干燥度泥石流非地带性牛轭湖二简答题1、简述气候变化的原因2、简述冰川对地理环境的影响3、简述自然区划的原则4、简述大气中水汽凝结的基本条件5、简述风蚀作用的过程6、影响土壤发育的因素三综述题1、举例说明生态系统的调节作用2、论述我国西北干旱地区在水土开发过程中出现的生态环境问题及其调控对策中科院地理所自然地理2004年名词:1.生物圈2.气候3.太阳辐射4.降水5.径流6.风蚀作用7.植物群落8.土地退化9.土壤剖面10.地域分异规律简答:1.气候变化2.基本地貌类型3.水量平衡4.成土学说5生态系统的组分与结构论述:1.试述地带性学说2.试述中国自然界的最基本特征2005年名词:1.矿物2.地下水的总矿化度3.季风4.河流5.地域分异规律6.生物群落7.对流层8.土壤9.(忘了)10.(忘了)简答:1.生物多样性的价值2.自然区划原则3.土壤的物质组成4.地球表面的基本特征5.影响地貌形成因素论述:1.陆地生态系统的主要类型。
自然地理学考研真题

自然地理学考研真题自然地理学作为地理学的一个重要分支,研究自然环境和自然地理现象的形成、演化过程以及其与人类社会的相互关系。
考研自然地理学真题是考生备考的重要素材,今天我们将通过分析一道自然地理学考研真题,来加深对这门学科的理解和掌握。
真题题目:请你根据所学知识,回答下列问题。
1. 何谓碳循环?请简要描述碳循环的过程。
在答题之前,我们首先需要明确碳循环的概念。
碳循环是指地球上碳元素在大气、水体、岩石和生物之间不断转移和流动的过程。
碳循环的过程如下:首先,大气中的二氧化碳(CO2)被植物光合作用吸收,碳元素进入植物体内,并在光合作用中以光能为驱动力与水合成有机物质,释放出氧气。
其次,通过食物链,有机物质被传递到动物体内,碳元素进入动物体。
然后,植物和动物死亡后,其体内的碳元素会被分解成二氧化碳或甲烷等气体释放到大气中,这个过程被称为呼吸作用。
此外,一部分碳元素也会被埋藏在地下,形成石油、煤炭等化石燃料。
最后,当这些化石燃料燃烧时,碳元素再次释放到大气中,形成二氧化碳,这个过程称为燃烧作用。
通过上述过程,碳元素在大气、生物和地球内部持续转移和流动,形成了碳循环。
2. 碳循环对地球气候的影响是怎样的?碳循环对地球气候有重要影响。
二氧化碳是一种温室气体,能够吸收和重新辐射地球表面向大气的热辐射。
碳循环过程中,二氧化碳的增加会导致地球气候变暖。
当二氧化碳浓度增加时,温室效应会变得更为显著,导致地球表面的平均温度升高,从而引发全球气候变化。
全球气候变化表现为极端天气事件的增多,如暴雨、干旱、台风等极端气候现象的发生频率和强度上升。
此外,碳循环过程中,二氧化碳的增加还会导致海洋酸化,对海洋生态系统产生不利影响,破坏海洋生物的生存环境,影响海洋食物链的稳定。
碳循环对地球气候的影响是复杂的,了解和掌握碳循环过程对于研究和应对全球气候变化具有重要意义。
3. 如何应对碳循环引发的全球气候变化?碳循环引发的全球气候变化是当前全球面临的重大挑战之一。
中科院自然地理考试题

中科院自然地理考试题
一。
名词解释
土壤有机质,生态系统,热带气旋,风化作用,厄尔尼诺和南方涛动,PM2.5,海岸地貌,蓝藻,密度流,生物多样性
二。
简答题
1.生态系统的组成
2。
大气污染对植物的影响
3.人类对地表环境的影响
4.风暴潮的危害
5.三角洲的沉积结构
三。
分析题
1.碳循环过程及人类对其影响和调控途径
2.城市下垫面的变化及其效应和特征
3.自然地理学的取得的成果,及今后发展趋势,阐述自然地理学的研究方法
名词解释:
太阳辐射、洪积扇、降水强度、土壤、土地、水位、生物多样性、植被演替顶级、(还有两个不记得了)
简答:
1.土壤在地理环境中的作用
2.气候形成的地理因子
3.地球表面的基本特征
4.水情要素
5.生态系统的组成
论述:
1、陆地生态系统的类型
2、气候系统的五个组成部分。
自然地理考研试题及答案

自然地理考研试题及答案一、单项选择题(每题2分,共20分)1. 地球的赤道半径约为多少公里?A. 6000B. 6360C. 6371D. 6378答案:D2. 地球上最大的洋是哪一个?A. 北冰洋B. 大西洋C. 太平洋D. 印度洋答案:C3. 以下哪个国家不属于南美洲?A. 巴西B. 阿根廷C. 智利D. 墨西哥答案:D4. 以下哪个是地球上最深的海沟?A. 马里亚纳海沟B. 阿留申海沟C. 汤加海沟D. 秘鲁海沟答案:A5. 以下哪种气候类型主要分布在赤道附近?A. 热带雨林气候B. 地中海气候C. 温带季风气候D. 极地气候答案:A6. 地球的自转周期是多少小时?A. 23B. 24C. 25D. 26答案:B7. 以下哪个是北美洲最大的淡水湖?A. 苏必利尔湖B. 密歇根湖C. 休伦湖D. 伊利湖答案:A8. 以下哪个国家拥有世界上最高的山峰?A. 尼泊尔B. 印度C. 中国D. 巴基斯坦答案:A9. 以下哪个是地球上最大的沙漠?A. 撒哈拉沙漠B. 阿拉伯沙漠C. 戈壁沙漠D. 卡拉哈里沙漠答案:A10. 以下哪种地形是由板块运动形成的?A. 火山B. 河流C. 湖泊D. 峡谷答案:A二、多项选择题(每题3分,共15分)1. 以下哪些是地球上的主要板块?A. 欧亚板块B. 非洲板块C. 南极板块D. 美洲板块E. 印度洋板块答案:ABCE2. 以下哪些因素会影响气候的形成?A. 纬度B. 海陆位置C. 地形D. 洋流E. 人类活动答案:ABCDE3. 以下哪些是地球上的主要植被类型?A. 热带雨林B. 温带草原C. 沙漠D. 苔原E. 针叶林答案:ABCDE4. 以下哪些是地球上的主要洋流?A. 墨西哥湾流B. 秘鲁寒流C. 北大西洋暖流D. 印度洋季风洋流E. 西风漂流答案:ABCDE5. 以下哪些是地球上的主要火山类型?A. 盾状火山B. 复合火山C. 火山口湖D. 火山岛E. 火山锥答案:ABE三、简答题(每题5分,共20分)1. 请简述地球的大气层结构。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中科院地理所自然地理
2004年
名词:1•生物圈2•气候3•太阳辐射4•降水5•径流6•风蚀作用7•植物群落8•土地退化9•土壤剖面10.地域分异规律
简答:1•气候变化
2•基本地貌类型
3•水量平衡
4•成土学说
5生态系统的组分与结构
论述:1•试述地带性学说
2005年硕士研究生入学考试试题
自然地理学
一、名词解释(每题8分,共40分)
1•全球变化
2•巴山夜雨
3景观
4新构造运动
5.季风环流圈
二、简答题(每题10分,共50分)
1.一山有四季,十里不同天”的形成原因。
二、简答题(每小题10分,共40分)
1•简述自然地理学学科分支。
2.生物圈的能量循环
3•中国地貌的基本特征如何?
4.南水北调工程的三条路线是哪些?
三、论述题 (每小题20,共80分)
1.试分析中国自然环境的基本特征及其对社会经济发展的影响
2.试分析景观的涵义及其特征。
3.从地理学的角度分析土地系统与土地承载力的主要研究内容。
1、用地域分异理论分析青藏高原的自然分异特征。
2、举例说明区域土地结构与区域农业结构的关系。
中国科学院长沙农业现代化研究所
2002年硕士研究生入学考试试题 综合自然地理学
一、简答题(每题5分,共20分)
1区域发展战略主要导向模式
2景观生态规划研究的主要任务
3中尺度地域分异
4区域共轭性
二、论述题(每题20分,共80分)
1试述自然地理环境的基本特征
2试析自然地理环境中垂直带性分异的表现性质
3举例说明区域土地结构与农业结构的关系
4试述自然地理环境的节律性
2003年中国科学院长沙农业现代化所
硕士研究生入学考试试题
(综合自然地理)
一、名词 (每小题6分,共30分)
1•岩溶作用2.辐射平衡3•节律性
4•土地分等5•全球变化
2003年一名词解释
大气环流洪积扇土壤结构沙漠化植物群落简答
1简述地球的圈层构造。
2图示大气的垂直分层。
3简述地貌的成因。
4简述主要的成土过程。
5简述生态系统的结构和功能。
三论述
1试述影响流域水量平衡的因素及水量平衡方程?
2论述全球气候变化的原因和未来气候可能的变化?
2004年
一 名词解释
承压水 雅丹林德曼效率准平原3S ENSO生物圈 种群 土地 流量
干燥度 泥石流 非地带性 牛轭湖
二简答题
1、简述气候变化的原因
2、简述冰川对地理环境的影响
3、简述自然区划的原则
4、简述大气中水汽凝结的基本条件
5、简述风蚀作用的过程
6、影响土壤发育的因素
三综述题
1、举例说明生态系统的调节作用
2•试述中国自然界的最基本特征
2005年
名词:1•矿物2•地下水的总矿化度3.季风4•河流5•地域分异规律6•生物群落7•对流层
8•土壤9.(忘了)10.(忘了)
简答:1•生物多样性的价值
2•自然区划原则
3•土壤的物质组成
4•地球表面的基本特征
5•影响地貌形成因素
论述:1•陆地生态系统的主要类型。
2•自然地理学的研究对象分科以及各学科的联系
中国科学院东北地理与农业生态研究所
2004年硕士研究生入学考试试题
自然地理
一、分析地貌在地理环境中的作用。(30分)
二、简述土壤发育的气候因素。(30分)
三、举例说明陆地生态系统空间分布格局及形成因素。(30分)
四、简述不同尺度的地域分异。 (30分)
五、简述河流补给的形式及各自特点。(30分)
中国科学院长沙农业现代化研究所
4.试述地理学可以从哪些方面参与自然灾害与减灾对策的研究。
中国科学院亚热带农业生态研究所
2004年硕士研究生入学考试试题
(自然地理)
一、名词解释(共40分,每小题8分)
1、
全球变化
2、
地球表层
3、
辐射干燥指数
4、
节律性
5、
景观
、
简答题(共50分,每小题10分)
1、
简述自然地理环境的基本特征。
2、
简述影响垂直带性分异的基本因素。
1、试以你所在省(自治区、直辖市)为例,说明区域水热条件和土地结构对农业生产构成 方向和农业专门化方向的影响。
2、试就自然区划的单位等级系统谈谈你的观点和理由。
3、试从综合自然地理学角度分析人类与环境协调发展的必要性和可能性。
中国科学院长沙农业现代化研究所
2001年硕士研究生入学考试试题
综合自然地理学(581)
一、名词解释(每小题5分,共20分)
1、自然综合体
2、地域分异
3、立地
4、热力分带性
二、简答题(每小题10分,共40分)
1、为什么说生物对现代大气圈的形成具有特殊意义?
2、如何理解自然区划的区域共轭性原则?
3、如何理解省性分异?
4、土地分级、土地分类与土地分等有何区别与联系?
三、论述题(每小题20分,共40分)
中国科学院东北地理与农业生态研究所1号
2005年硕士研究生入学考试试题专
自然地理学6554 8814
一、分析河流与地理环境的相互影响。课
二、 分析植被对水循环影响的主要途径。院
三、 根据蓄库不同,生态系统物质循环主要可以分为几种主要类型?每种类型的基本特征是什么?业
四、 举例分析地方气候对地域分异的意义。200092
五、分析人类活动对地球表层环境的作用与影响。
2010年
纬度对流层季风河流地下水矿化度 地貌 土壤质地 生物群落 生态平衡 地 域分异规律
地貌在地理环境中的作用 土壤的一般形态自然区划的原则气候变化的原因水循环
气候系统的五个组成部分(25) 土壤圈在地理环境中的作用(25)
中科院新疆生态与地理所研究生试题自然地理学试题
3、
简述长江中下游平原的主要地形单元。
4、简述中国三大自然区划分的主要依据。
5、简述人类活动的自然地理效应。
三、论述题(共60分,每小题20分)
1、试述中国自然地理位置对其自然环境及人类经济活动的意义。
2、试述区域研究与类型研究的相互关系。
3、地理学在西部开发战略中可以发挥的作用与主要研究任务。
中国科学院亚热带农业生态研究所
1999年生态学硕士研究生入学试题
(综合自然地理)
一、名词解释(每小题5分,共30分)
1、节律性
2、地域分异
3、垂直带谱
4、自然区划
5、土地分级
6、天然环境
二、简答题(每小题10分,共30分)
1、简述水平地带和垂直带性的关系
2、简述自然区划中的发生统一性原则
3、简述土地分等的原则
三、论述题(每小题20分,任选2个题作答,共40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