分数与除法第一课时
分数与除法第一课时教案[修改版]
![分数与除法第一课时教案[修改版]](https://img.taocdn.com/s3/m/123ba32526fff705cd170a08.png)
第一篇:分数与除法第一课时教案信息窗2:分数与除法教学内容:教科书第14—19页内容。
教学目标:1.使学生正确理解和掌握分数与除法的关系,会用分数表示两个数相除的商。
2 .认识真分数和假分数,知道带分数是一部分假分数的另一种书写形式,能把假分数化成带分数或整数。
3.渗透辩证思想,激发学生学习兴趣。
教学重点:理解和掌握分数与除法的关系教学难点:假分数与带分数或整数的互化教具:课件和带有方格的纸条教学过程:第1课时一、创设情境,提出问题。
谈话:在寒假中,小红和小明自己动手制作了些日常用品,请看大屏幕。
出示课本14页的情境图,根据上面的信息你能提出什么数学问题?学生提出问题,教师板书:①平均每个衣架用多少米木条?②平均每个书签用多少米塑料板?谈话:同学们提的问题比较准确,下面我们分别来解决这些问题。
二、合作探究,获取新知1、解决问题一:谈话:平均每个衣架用多少米木条?怎么求?学生列出算式:1÷3=谈话:怎么想的?引导学生说出要求平均每个衣架用多少米木条,就是把1米平均分成三份,每份是多少?所以列式为1÷3。
谈话:1 ÷3得多少?学生可能用循环小数表示或保留两位小数。
还有可能说得三分之一。
谈话:可以,不过保留两位小数不够准确,算式的结果一般不用循环小数表示。
用1/3表示,是怎样想的?谁能说一说。
下面我们用手中的纸条表示1米来研究一下。
学生操作后交流。
谈话:两数相除,除不尽时,商可以用分数表示,1÷3就等于1/3。
2、解决问题二:平均每个书签用多少米塑料板?列出算式:2÷9=学生可能得出2/9,谈话:谁能说说你是怎么想的?生借助手中的纸条来研究。
实验后请几名学生交流各种分法,教师总结几种不同的分法。
谈话:把2米平均分成9份,每份占2米的1/9,每份是2/9米。
所以2÷9=2/9。
随机练习:1÷4=2÷5=8÷6=学生可能用小数表示,师点拨也可用分数表示。
人教版六年级数学上册精选教案9:分数除法第一课时

人教版六年级数学上册精选教案9:分数除法第一课时教学内容:本节课主要学习分数除法的概念、运算方法和应用。
学生将掌握分数除以整数、分数除以分数的运算规则,并能够灵活运用到实际问题中。
教学目标:1. 理解分数除法的概念和运算方法。
2. 学会分数除以整数、分数除以分数的运算规则。
3. 能够运用分数除法解决实际问题。
4. 培养学生的运算能力和解决问题的能力。
教学难点:1. 分数除以整数的运算规则。
2. 分数除以分数的运算规则。
3. 分数除法在实际问题中的应用。
教具学具准备:1. 教学课件或黑板。
2. 练习题和答案。
3. 计算器(可选)。
教学过程:1. 导入:通过复习分数乘法,引导学生思考分数除法的概念和运算方法。
2. 讲解:详细讲解分数除以整数、分数除以分数的运算规则,并通过示例进行演示。
3. 练习:让学生完成练习题,巩固所学知识。
4. 应用:引导学生运用分数除法解决实际问题,培养学生的解决问题的能力。
板书设计:1. 分数除法2. 重点内容:分数除以整数、分数除以分数的运算规则。
3. 示例:通过示例展示分数除法的运算过程。
4. 练习题:展示练习题和答案。
作业设计:1. 基础练习:分数除以整数、分数除以分数的运算题。
2. 提高练习:运用分数除法解决实际问题。
3. 挑战练习:综合性分数除法题目。
课后反思:本节课通过讲解、练习和应用,使学生掌握了分数除法的概念、运算方法和应用。
在教学过程中,要注意引导学生理解运算规则,培养学生的运算能力和解决问题的能力。
同时,要关注学生的学习情况,及时解答学生的疑问,确保学生能够理解和掌握所学知识。
在课后作业中,要设计不同难度的练习题,满足不同学生的学习需求,提高学生的学习效果。
重点关注的细节:教学难点在“人教版六年级数学上册精选教案9:分数除法第一课时”的教学中,教学难点是学生理解和掌握分数除以整数、分数除以分数的运算规则,以及如何将这些规则应用到实际问题中。
这些难点直接关系到学生对分数除法概念的理解和运算技能的掌握,因此,对这些难点进行详细的教学设计和说明至关重要。
分数与除法(第一课时)

师:这时,应该把什么看作单位“1”?(学生思考后回答:可能1÷2=1/2块,可能半块)
(课件演示分蛋糕过程)
师:如果把7块蛋糕分给3个小朋友,每人分得几块?(学生用手中圆片代替动手分一分小组内互相说说分的过程)
板书:7÷3=
观察算式,你发现分数与除法有什么关系。(学生观察算式,说说发现,思考交流后反馈。)
花生8千克478÷47
上面表格里的商都不能用整数的商来表示,除了可以用小数来表示,能否用其它的形式,比如分数来表示呢?等我们学完了这节课,同学们自然会找到答案的。
二、层层深入,感知关系
活动一:分蛋糕
师:我想调查一下,最近谁要过生日?(生举手表示)
师:说说你过生日的时候必须要买什么食品?(生:蛋糕)买了蛋糕是自己吃,还是同爸爸妈妈一起吃?师:同学们愿意帮***同学分一分蛋糕吗?
4、培养学生动手操作、观察、比较和归纳的能力。
教学重点
教学难点
让学生初步感知除法和分数的关系。
利用除法和分数的关系,能进行带分数和假分数的互化。
教学方法与手段
交流讨论
教学准备
课件
教
学
过
程
一、创设情境,引入关系
师:过几天老师想请大家吃东西,具体怎么分还没有计算,大家愿意和老师一起做一下详细的计划吗?
食品名称食品数量班级人数平均每人分的数量
四、总结。
今天,你都学会了哪些内容?
板书设计
分数与除法(一)
被除数÷除数=被除数/除数(除数不为0)7÷3=
教学后记
2、怎样把化成带分数?
(用以前学习的方法)学生组内用手中学具表示,老师做必要的指导,让学生归纳互化的方法。
分数与除法教学设计及设计意图第一课时

《分数与除法》教学设计一、教学内容分数与除法,教材第65、66页例1和例2二、教材分析这一教学内容属于数与代数领域。
分数与除法是在学生掌握了分数的意义,理解了单位“1”的广泛意义及平均分的意义的基础上进行教学的。
主要学习单位“1”平均分的两种方法与除法间的联系。
使学生初步知道两个整数相除,只要除数不是0,不论被除数小于、等于、大于除数,也不论能否除尽,都可以用分数来表示商,既加深和扩展学生对分数意义的理解,同时也为讲解假分数以及把假分数化为整数或带分数做好准备。
三、学情分析兴趣是学习的推动力,是获取知识的开端,是求知欲的基础。
学生的学习动力往往被学习兴趣所左右,因此在教学的重要环节以激发学生兴趣为出发点,在学习素材的选取和学习活动的安排上,更突出从学生的生活实际出发,使学生感受到数学就在自己身边,学习数学是为自己所用,是必要的,从而调动学习数学、探讨数学知识的欲望。
四、教学目标1.学生正确理解分数与除法的关系,会用分数表示两个数相除的商。
2.通过动手操作、合作交流、比较归纳等活动,培养学生观察、比较、分析、归纳等逻辑思维能力。
3.学生在经历活动的过程中,激发学习的兴趣,建立学习数学的信心。
五、教学重点与难点:教学重点:理解分数与除法的关系,会用分数表示两个数相除的商。
教学难点:用除法的意义理解分数的意义。
六、教具准备:圆片、剪刀、多媒体课件。
七、教学方法通过实际操作感悟新知识,让学生在现实的情境中体验和理解数学;在探索新知过程中,调动学生多种感官参与学习,加深对知识的理解;提供丰富的,经历“化”过程;问题寓于方法,内容承载思想。
分数与除法的关系,是一个问题解决的过程,方法自然就寓于其中;内容则承载着思想。
也就是说,知识本身仅仅是我们的一方面,更为重要的是以知识为载体渗透思想方法。
八、教学过程设计:(一)创设情境,导入新知我们班有没有同学要过生日了?今天,我们一边学数学一边帮这个同学庆祝生日好吗?(出示生日蛋糕图片)A.6个蛋糕,平均分给3个人,每人分几个?B.3个蛋糕,平均分给3个人,每人分几个?C1个蛋糕,平均分给3个人,每人分几个?【设计意图】简单的练习,让学生体验成功的喜悦,根据以往的只是经验,明确平均分用出除法计算,初步体验除法与分数的关系。
小学六年级数学教案分数除法(第一课时)

小学六年级数学教案——分数除法(第一课时)一、复习1、同学们,你能口算95930362等于多少吗?为什么?(学生回答数据太大,不好口算)如果已知265362=95930,你能说出答案吗?为什么?(引导学生说出整数除法的意义:已知两个因数的积和其中一个因数,求另一个因数的运算)二、教学分数除法的意义1、2/7 ()=1,括号内填几分之几?为什么?2、根据这道乘法算式,你能说两道除法算式吗?根据是什么?(引导说出分数除法的意义)3、完成p25做一做三、分数除以整数的计算法则1、这节课我们学习分数除法2、同学们已经了解分数除法的意义,你还想学习关于分数除法的什么知识?3、事实上,有一些分数除法同学们是会计算的。
下面口算几题:3/83/8 04/9 12/5 3/41你是根据什么知识口算这几道题的?4、上面这四道题是一些特殊的分数除法,我们继续学习其他的分数除法。
出示例题:一张纸的平均分成3份,每份是这张纸的几分之几?(图略)怎样列式?你能根据图说出算式的结果吗?怎样证明这个结果是正确的呢?(引导学生从多个角度证明结果的正确性)根据学生的回答板书:3/43 = 334 = 1/4你能归纳这种分数除以整数的计算方法吗?5、用这种方法口算:3/43 4/94 10/95 6/726、质疑你认为这种计算方法适用于所有的分数除以整数吗?能举例说明吗?7、小组讨论,自主学习分数除以整数用学生所举的例子作为教学例题(例如 1/53),在数学学习过程中,我们经常遇到新问题,这时需要考虑如何将新问题转化为已学过的旧知。
现在看一看,我们已经掌握了哪些分数除法的知识:(1)分数除以整数,用分子除以整数的商作分子,分母不变。
(2) 1除以一个分数,结果是该分数的倒数。
(3)一个分数除以1,结果是原分数。
你能将1/5 3转化成已经掌握的分数除法吗?小组讨论并将讨论结果记录下来。
8、小组汇报(1)1/5 3=3/15 3=1/15(2)1/5 3=(1/5 5)(35)=115=(3)1/5 3=(1/5 1/3 )(31/3 )= 1/51/3 1=1/15(4)你能归纳自己小组讨论的分数除以整数的计算方法吗?(1)先将分子和分母同时扩大相同的倍数,使除数能整除分子,再用前面的方法计算。
《分数与除法关系》(第一课时)ppt课件

把(
3 4
的意义是:
)平均分
成4份,表示这样的( )
份的数。
例2 把3块饼平均分给4位同学,每 个同学分得多少块?
3÷4=
3 (块)
4
3 4 的意义是:
{ { 把成4(份,单 “表3示位 1”这样的)(平1均)分 3
份的数。
说一说下列分数的意义。
把单位“1”平均分成7份,
{ 3
子里,每瓶有洗 个同学分得多少
发水多少升?
块?
1÷3= 1 (升) 3
3÷4= 3(块) 4
分数与除法有什么关系:
被除数相当于分子,除数相当于 分母,除号相当于分数线。
被除数÷除数=
被除数 除数
用a表示a被÷除b数= ,ab表示(b除≠数0)就是:
b
零不能作除数,分数的分母也不能是零。
填上适当的数。
用字母表示V=(abh )
3、正方体的体积=(棱长×棱长×棱长) 用字母表示V=( a ×a ×a)
当堂作业
1、计算下面图形的体积。
4
4 6
6 6
6
(1)
(2)
2、一块长方体的砖,长24厘米,宽12
厘米,厚6厘米。12块这样有砖的体积
是多少立方厘米?
思考题
有一个形状如下图的零件,它的 体积是多少?(单位:分米)
学习目标
1、进一步理解分数的意义。 2、理解掌握分数与除法的关 系,并会用分数表示两个自 然数的商。 3、能用分数与除法进行名数 改写。
一、复习:
1、43 的意义是:
( 把单位“1”平均分成4份,表示这样3份的 ),
43数。是由( 3
)个
1 4
分数与除法一 第一课时

1(千克) 2 1(千克) 3
练习十二 数学书51页第1题
三、课堂练习
3.一个3m 2 的花坛,种4种花,每种花平均占地多 少平方米?种5种呢?(用分数表示)
3÷4= 3÷5=
3(平方米) 4 3(平方米) 5
练习十二 数学书51页第2题
三、课堂练习
4.用分数表示下面各式的商。
24
24÷25=
25
九年义务教育六年制小学数学人教版五年级下册
分数与除法(一)
香洲区甄贤小学 毛国栋
一、复习引入
问题1:你能用分数 表示涂色部 分的大小吗?
3 4
的分数单位是 1 4
,它有3个这样的分数单位。
一、复习引入
问题2:3÷4是什么运算?它又表示什么? 这是一道除法运算。 表示把3平均分成4份,每份是多少。
被除数 除数
(除数不能为0)
三、课堂练习 1.在括号里填上适当的数。
7÷13=( 7 ) (13)
5 8
=(5)÷(8)
( 4 )÷7= 4 7ຫໍສະໝຸດ 11÷( 9 )= 11 9
做一做 数学书50页第1题
三、课堂练习
2.1千克葡萄干平均装在两个袋子里,每袋重多少 千克?平均装在3个袋子中呢?
1÷2= 1÷3=
16÷49= 16 49
2÷9= 2 9
11÷12= 11 12
练习十二 数学书51页第3题
三、课堂练习
5.王叔叔把一根木头锯成5段,一共用 了3分钟,平均每锯一次用多少分钟?
3÷(5-1)= 34(分钟)
答:平均每锯一次用3/4分钟。
三、课堂练习
6.小明23分钟行了2千米。 (1)他平均每分钟行了多少千米? (2)他平均行1千米,用多少分钟?
分数与除法-(1)PPT课件

合探提示
观察这两组算式,你发 现分数与除法之间的关系 了吗?他们的关系是什么?
-
15
如果用字母a表示被除数,b表示除数, (谁可以用字母来表示这种关系)
a ÷ b =
a b
(b ≠0 )
-
16
质疑再探
学到这里,你还有什么不 明白的问题吗?
-
17
一、我会填空
-
18
猪八戒说:“我要吃 二张饼的1/3”
-
21
运用拓展
你来当当小老师 自编题 : 请同学们根据本
节课内容 自 编 一两道 题 考 考 你 的同桌。
-
22
通过本节课的学习, 你有什么收获?
人教新课标五年级数学下册
涿鹿县实验小学
-
刘秀丽
1
-
2
我要是能化到 8张饼就好了!
-
3
这一张饼平均分 给俺师徒4人, 每人得到???
-
4
啊?!每人才能吃到4分之 1张,太少了太少了,还 不够我塞牙缝的呢!我得 继续努力!
-
5
这一张饼平均分 给俺师徒3人,每 人得到???
-
6
1÷3= 1 (张) 3 1
二、我会判断
1. 把3米长的电线平均剪成8段,每段长 米. × 2. 7÷5= × 3. 3米的 和1米的 一样长.(√ )
4. 把一个4平方米的圆形花坛分成大小相同的
5块,每块是 平方米.(√)
-
19
三、我会应用 练习十二
1÷2=
1 2
(千克)
1÷3=
1 (千克) 3
孙悟空说:“我吃一张饼 的2/3”
答:每人分得 3 张。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4 7
1、妈妈把8kg葡萄干平均装在10个袋子里,每袋装多 少千克?
8 8÷10= (kg) 10
8 答:每袋重 千克。 10
2、我们学校准备新建一个5平方米的花坛,平均种上7种 花,每种花占地多少平方米?
3÷5=
答:每种花平均占地
5 (平方米) 7 5
7
平方米。
例3、小新家养鹅7只,养鸭10只, 养鹅的只数是鸭的几分之几?
把6个蛋糕平均分给3个同学,每人得到几个? 6÷3=2(个)
总数÷份数=每份数
总数÷份数=每份数
1)每人可以分得多少 个蛋糕? 2)你是怎样分的?
答:每人分得 3 个。
1 1÷3= (个) 3 1
1÷3=
1 1÷3= (个) 3 1 答:每人分得 个。 3
把3块月饼平均分给4人,每人分得多少块?
一只蜗牛13分钟爬行了3米,
(1)蜗牛的每分钟爬行多少米?
1倍量
单位“1” 像这样 的单位 “1”用来 作除数。
3÷13=
答:蜗牛的每分钟爬行 3 米。
3 13
(米)
13
(2)蜗牛的爬行1米要多少分钟?
13÷3=
13 3
(米)
13
答:蜗牛的爬行1米要 3 分钟。
小军30分钟走了32km,
(1)平均每分钟走多少千米?
31÷5 = ( m÷n
5 12
7 8
)
)
= ( m )n≠0
31 5
n
把下列分数写成两个数相除的式子: (1)
4 3 5 4 4 2 1 3
3 10
=( 4÷3
)
(2)
(3) (4)
=( 5÷4
=( 4÷2 =( 1 ÷ 3
)
) )
(5) 13 =(13÷22 ) 22 (6) =( 3÷10 )
求养鹅的只数是鸭的几分之几, 就是求7只是10只的几分之几,把 10看作一个整体,平均分成10份, 7 每份1只,7只就是这个整体的 10 根据分数与除法的关系, 相当于7÷10,所以求养鹅的 只数是鸭的几分之几,可以用 除法计算.
7 10
小新家养鹅7只,养鸭10只, 养鹅的只数是鸭的几分之几?
把鸭的只数看作单位“ 1”,平均分成 10份,每份1 思考:是把什么看作单位“ 求一个数是另一个数的几分之几,怎么列 1 ” ? 7 只, 7只就是这个整体的 方法是:一个数÷另一个数 式了吗? 10
说说你是怎么想的?
85
85 3 10
(3)一个长方形,长1分米,宽3厘米,宽是长的_____.
王师傅把一根5米长的钢管平均分成7段,每段是这根钢管的
米是这根钢管的
1 5
。
1 7
,每
1÷5=
工程队13天完成一项工程,平均每天完成这项工 程的几分之几?5天可以完成这项工程的几分之几? 光明小学有男教师19人,女教师13人,男、女教 师各占教师总人数的几分之几?
32÷30=
32(千米) 30 答:平均每分钟走 32 千米。 30
(2)小军走1千米要多少分钟?
30 30÷32= 32 (千米) 答:小军走1千米要30 分钟。 32
9 (1)小芳每天睡眠9小时,她一天的睡眠时间占全天的____. 24
9 24
(2)东东看一本85页的故事书,已经看了48页。看了全书的 48 还没看的页数是全书的______. 37 ______. 48 85
45÷15=3
(2)小新的卡片张数是小明的几分之几?
15 15÷45= 45
比较一下这两道题目,有什么相同之处? 有什么不同之处?
四年级同学植树80棵,活了72棵,活的棵数是总 数的几分之几? 72 72÷80= 80 答:金丝猴的数量是大象的 72 。 80
把8 米长的绳子平均分成13 段,每段长多少米?
系
分母 分数值
区 别
分数是一种数,可 以看作两个数相除
分数线
(不能为0)
除法
被除数
除号
除数
(不能为0)
商
除法是一种运算
(8) 8÷15= (15 ) 3 =(3 )÷(7 ) 7 7 (7 )÷9= 9 6 21)= 6÷( 21
3÷2
2÷9 7÷8
=(
=( =(
3 2 2 9
)
) )
5÷12 = (
(30) 30cm= dm ( ) 100 ( ) 100 (2 ) 2个月= 年 (12) ( 60) 2 2 60cm = dm
口答:用分数表示 1、把4张饼,平均分给5个孩子,每个孩子分得多 少块? 2、 把2米长的钢管平均分成3份,每份长多少米? 3、一个4平方米的圆形花坛分成大小相同的5块, 每块是多少平方米?
一个数÷另一个数=
几 几
只有尝试才能有所发现。
1 1 ÷ 3 = (kg) 3 1 答:每袋重 千克。 3
这些葡萄干平均装在2个袋子里,每
袋重多少千克?平均装在3个袋子中呢?
2 ÷ 3 =
2
3
正好2kg
(kg)
2 3
千克。
答:每袋重
说一说下列分数的意义。
3 的意义是 7
{
把单位“1”平均分成7份,表示 这样3份的数。
把3平均分成7份,表示这样1份的 数。 把单位“1”平均分成13份,表示 这样5份的数。 把5平均分成13份,表示这样1份 的数。
3米 小明
3 ( 5 米)
1米
小红
1 3 3米的 与1米的 同样长。 5 5
3 ( 5
米)
1.把4米长的铁条平均截成9段,每段长多少米? 2.把2千克的糖平均分成3份,每份是这些糖的 ( ),每份是( )千克。
想:把( )平均分成3份每份是这份糖的( )。 把( )平均分成3份每份是( )千克。
1 3 1吨钢板的 和3吨棉花的 哪个重? 5 5 为什么?
比较例1和例2 ,思考讨论分数与除法有什 么样的关系?
例 1 把1块蛋糕平均分给 ②
3人,每人分得多少 个?
例2 把3块月饼平均分给4
人,每人分得多块?
1 1÷3= 3 (个)
3 ÷4 = 3 (块) 4
18 18÷35=( 35 ) 5 67 =( 5 )÷( 9 ) =(67 )÷(100) 9 100
被除数÷除数=
被除数 除数
(除数不能为0)
人教新课标五年级数学下册
龙门中心小学
王小珍
3 5
米可以理解为:
把( 1 )米平均分成( 5 )份,表示其中的( 3 )份; 把( 3 )米平均分成( 5 )份,表示其中的( 1 )份;
4 7
千克可以理解为什么?
表示把单位“1”平均分成(7 )份, 表示这样( 4 )份的数,它的分数单位 1 是( 7 ),再加上( 3 )个这样的分数 单位就是1。
4、把一根木头锯成9段,一共用了5分钟, 平均每锯一次用多少分钟?
5、有一块花布长7米,正好可以做8条同样的童 裤。 (1)每条童裤用这块布的几分之几? (2)每条童裤用布几分之几米?
练习十二
1÷2=
1 (千克) 2
1÷3= 1 (千克)
1 1 千克;答:平均装在3个袋子里,每袋重 千克。 2 3
判断下面各题是否正确:
9 1、9÷16= 16 10 2、 = 13÷10 13
(
√ )
(× )
4 3、把4块月饼分给5个人,每人分得 块饼。 5 ( ×)
这些葡萄干平均装在2个袋子里,每 袋重多少千克?平均装在3个袋子中呢?
1 正好1kg 1 ÷ 2 = (kg) 2 1 答:每袋重 千克。 2
人教新课标五年级数学下册
复习
1、 什么叫分数?什么叫分数单位?
3 2、4 表示把单位“1”平均分成( 4 ( 3 ) 份的数。
)份,取这样的
3 块饼表示把一块饼平均分成( 4 )块,取这样 3、 4
3 的( 3 ) 块。也就是一块饼的( )。 4
4、把6米长的钢管平均分成2段,每段长几米? 把一个数平均分成几份,求每一份是多少,用除法。
填空。 2 (1)把2米长的铁丝平均分成7份,每份长( 7 )米。 (2)小明骑自行车5分钟行了1千米,平均每分钟行 1 了( 5 )千米。 (3)五年级(1)班有男生25人,女生14人,男生占 14 25 全班人数的( 39 ),女生占全班人数的( 39 ), 14 女生是男生人数的( 25 )。 (4)王老师买来三种粉笔,其中红粉笔的盒数占所 1 7 有粉笔的 10 ,白粉笔的盒数占所有粉笔的 10 ,其余都 是黄粉笔,已知黄粉笔共两盒,那么红粉笔有( 1 ) 盒。白粉笔有( 7 )盒。
3
答:平均装在2个袋子里,每袋重
练习十二
3 3÷4= (平方米) 4
答:种4种花,每种花平均占地
3 4
平方米。
3 答:种5种花,每种花平均占地 平方米。 5
3 3÷5= (平方米) 5
练习十二
9 10
30 100 133 1000 79 10 56 100 53 1000
小明和小红都用彩带包装礼物送给妈妈,小明把3米 长的绳子平均分成5段,取其中的1段,而小红用1米 长的彩带平均分成5段,取其中的3段,谁用的彩带 长一些呢?
五(1)班共50人,男生24人。(1)男生人数是女生人 数的几分之几? (2)男生人数占全班人数的几分之几? (3) 女生人数占全班人数的几分之几?
米数÷人数=平均每人分几米
答:平均每人分
5 5÷6= 6 (米) 5 6
米。
课桌长度÷树的最粗直径=课桌长底是树直径的几分之几
1 1÷5= 5
8÷13=
(米)
答:平均每段长
米。